小学心理学 第二次作业
小学心理学第一到四次作业
A:观察B:训练C:模仿D:习惯培养
5、有的学生长于写作文,有的善于学数学。这是个体心理发展的(C)
A:连续性与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6、学生的阅读、计算、写作、观察、分析是一种(B)技能
A:动作B:智力C:行为D:特殊
3、教师培养和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有哪些途径或方法?
答:小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能性,教师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这种潜在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教师本身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也会对小学生的创造力开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改变听话才是好学生、分数和名次最重要、以教参和教材的内容为唯一标准和课堂教学中禁止学生提问或讨论等错误观念。应尊重儿童的个性,树立多元化的创造力观念,接受儿童学习结果的不确定性,鼓励儿童对权威进行质疑。
A:练习B:训练C:组织D:精加工
11、创造力的最本质的特征是(D)
A:坚持性与果断性B:灵活性与新颖性C:独创性与灵活性D:新颖性与独创性
12、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是心理学家(B)。
A:斯金纳B:奥苏伯尔C:皮亚杰D:加涅
13、与意志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C)
A:意志薄弱B:优柔寡断C:易受暗示D:盲目冲动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科普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
(二)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注重师生关系建设
(2)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注意渗透的自然性、针对性和计划性。
(3)帮助小学生学会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善小学生的自我监控。
心理学答案
心理学答案第一次作业:1、主体对一定活动有了某种预先的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续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B )A:暗示B:定势C:定型D:期待2、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C )A:强、不平衡B:强、平衡、不灵活C:强、平衡、灵活D:弱3、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有(AC)A:语义编码B:语音编码C:形象编码D:想象编码4、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D)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5、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C)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论述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感觉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
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像,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像;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
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
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知觉虽然不同于并高于感觉,但它同感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在:事物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一步知觉它。
感觉与知觉也有某些共同性,它们同属于感性认知过程。
第二次作业:1、注意的心理功能有(BCD )A:引起个体活动的功能B:对心理活动指向的对象加以选择的功能C:使心理活动持续进行并在意识中得以保持的功能D:调节和监督心理活动朝预定方向进行的功能2、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理论叫(B )A:精神分析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三重需要理论D:需要演化理论3、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A )A:记忆的作用B:思维的作用C:想象的作用D:联想的作用4、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称为(C )A:后象B:假象C:表象D:想象5、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B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论述表象的特征并试着表述表象和想象的区别.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表象是在感知觉基础上产生的,感知觉中的客观事物是具体、形象、直观的,所以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1.结合实际谈谈面对挫折时应采取哪些方法?挫折是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常会遇到的问题。
面对挫折应采取以下方法:一、做好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大多数小学生对遭受挫折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教师应利用班会等适宜的场合,适当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学生明白:( 1 )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2 )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3 )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这种体验可以由自己控制,应使自己在各种挫折中锻炼、成长。
二、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挫折教育。
非常强调从小让孩子经受艰苦磨炼,使其懂得生活中还有逆境、坎坷、困难等字眼。
如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必须从小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受力。
三、注意利用榜样进行挫折教育。
对于以模仿为天性的小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此,教师如能适时向小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当然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动力。
挫折现象的普遍性决定了榜样的丰富性,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仿效的榜样主要有以下三类。
(1)在中外著名人物中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如因遭受失学挫折而奋发成才的爱迪生、法拉第、蒲松龄等,虽处境艰难但决然自强的达尔文、牛顿等,战胜病残而卓有成就的海伦?凯勒、贝多芬、张海迪等。
(2)全国著名的同龄人中的英雄模范,如赖宁,“自造”逆境,锤炼自己;成洁,失去双臂却谱写了生活的新旋律。
(3)学生身边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
要注意发现学校、班级中的这种榜样,并及时选择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实践证明,由于这样的例子发生在学生身边,因而感到真实可信。
总之,当学生能自觉地用这类英雄模范人物的榜样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时,其挫折就会成为新的努力的起点和新的成功的台阶了。
四、通过个别心理咨询进行宣泄。
69小学心理咨询第二次离线作业答案
《小学心理咨询》第二次离线作业答案5-7 章一、填空1.能力测验、学绩测验2.指导语、问题、结束语3.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神经生理学检测法4.开放型、封闭型、图画型5.教育测验、职业测验6.个别测验、团体测验;文字式、非文字式二、名词解释1、个案法个案法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或一个群体为样本,系统搜集有关资料,系统整理,综合分析,逐步形成诊断印象的一种方法。
2、溺爱(overprotection)照顾者和儿童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特征。
此时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庇护孩子,同时也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
同:过分保护。
3、指导语为测验主试编写的测验实施说明,包括说明测验的做题要求和答题方法。
如果是操作测验,还要讲清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其中说明测验的目的要求时,要注意用词不要刺激被试情绪,使其产生心理压力,以免影响测验效果。
还要有一些能解除被试思想障碍的话语,或鼓励的宽松的话语。
4、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是通过观察者把直接观察到的认为有价值的、反映被观察者行为或心理的各种表现记录下来,重点纪录被观察者显著的、典型的、新出现的行为。
5、观察者效应观察者效应,即观察者对所要观察的问题的假设有相当的已知度,可能根据对问题的预期答案带有主观吻合于研究的期望,使假设得以成立。
6、事件取样法事件取样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的方法,既可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行为资料,又能保留行为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但要把事件的内容与事件发生的背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7、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通过测量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
8、创造力创造力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但是,根据多数研究者的见解,可以把创造力看成是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新点子、新想法造新事物的认知能力9、被观察者效应被观察者效应,即观察者的期望被观察者得知后,做出投合观察者的意图或故意违背观察者的希望的行为。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盛泽实验小学周芸1.主要的学习策略有哪几种?(1)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监控、指导认知过程进行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即计划,可见计划的重要性。
计划策略即制定学习计划,包括设置学习目标、如何完成已定的目标(学什么、何时学、在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当然这些都要在对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和自己学习特点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做出,而不能盲目地制定计划。
监控策略即自我检查学习计划的执行效果。
如对未完成的任务分析原因。
自我调节策略即根据监控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
如学习环境调整、学习速度调整、任务量调整等。
(2)注意策略注意策略是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它帮助学习者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对有意注意的分配进行调节和控制。
请看下面的对话。
甲:我给你出道题。
乙:好啊。
甲:车站站台上来了一列火车,上车人数为40 人,又来了一列火车,上车人数为80 人,又来了一列火车,上了60 人,又来了一列车,上了25 人,又来了一列火车,上了45 人,你说……乙: :一共250 人。
哈,这么简单!甲:我的问题是“一共来了几列车?”乙:……问:乙为什么没能回答出甲的问题?同学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乙所注意的问题与甲所问的问题不一致,甲所问的是车数,而乙所记的是上车的人数。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自己关注的问题会记得很好。
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对重点内容应加以注意。
(3)组织策略组织策略就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和整理的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知识在头脑中的存储是以网络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说一个知识与其他一些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因此就形成一个网,形成网的过程也就是整理、归类的过程。
理解了信息的内在意义,回忆时就容易提取,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而如果不对信息进行组织整理,也就是没有与已知信息相联系,结不成“网”,新学的知识就处于游离状态,不能被很好地理解,存储一段时间后就很容易忘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张旻1.结合实际谈谈面对挫折时应采取哪些方法?答:挫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每个人来说挫折是人一生中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
从儿童到老年,其生活、学习、工作等整个人生都会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经历失败、疼苦和不如意等情况,其发生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人的身上表现的结果也不相同。
有的人能承受挫折并用自己的智慧战胜,有的人由于连续遭受打击自暴自弃,有的人能正确认识变挫折为动力使自己变得更坚强,更成熟起来。
但挫折发生在小学生身上往往会使他们心灵受到创伤而承受不了,甚至发生悲剧。
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概念抽象,逻辑性、综合性强,要学好数学,光具备数学知识而缺乏耐挫折能力和坚忍不拔、奋发进取的精神难以办到。
数学家百折不饶的精神和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耐挫教育的好材料,因此我们尝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耐挫折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家长们呵护有加,为孩子铺好顺利的大道,让孩子可以轻松走向理想的目标,正因为这样,在学习上,或者在与人交流沟通时遇到一点点挫折,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小学生更是这样,经历失败,他们的身心都会健全一些,抗挫能力才能加强。
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这时教师,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后,引导孩子去总结自己的失败之处在哪里,下一次再面对挑战或挫折时,孩子就会主动积极地去面对。
在多年的教育的教学中,我觉得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关心是远远不够的,以下是我工作中的体会:(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人生遭遇挫折是在所难免的。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视挫折,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
明确挫折不是人生的绊脚石而是推动人前进的动力。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打倒。
人生遭遇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遇到挫折时,该做的不是伤心落泪而是尽可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认真分析原因,在挫折中吸取教训。
小学心理学第二次作业
1、有什么样的学习动机,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对一的关系。
2、学生的学习困难往往是难以改变的,伴随学生的一生。
3、组织策略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学习内容进行记忆储存。
4、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缺乏逻辑思维的能力。
5、统计学的方法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最科学的方法。
6、教师提高自己的社会角色能力的唯一出路是提高自己的学历。
1、错误。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者个性不同,学习任务的难度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双向的。
2、错误。
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错误。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4、正确。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5、正确。
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量化资料,比较客观,便于分析比较,操作简便易行,统计结果一目了然,也是最科学的。
6、错误。
不是唯一的出路。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1.主要的学习策略有哪几种?答: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划线。
(2)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像、语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二)元认知策略。
它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元认知知识包括: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1)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问题、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2)监视策略(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3)调节策略(测验时跳过难题先做简单题目、阅读困难的材料时放慢速度)。
(三)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4)社会资源利用管理。
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答:人类总是在不断的交往中从事工作、学习和其他社会活动的。
人际关系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个性及健康的心理的形成,甚至会对个人成就产生深刻影响。
而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具有独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又由于过去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知识形成上,很少注意到小学生也有人际交往的需要,使得小学生交往障碍这一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威胁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顺利发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算子初始状态目标状态2、创造性思维过程3、动作或动作组4、布瑞安·赫特5、道德规范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内在6、直接用来操作学习材料的基本策略用来维持适宜心理状态的辅助策略二、选择题1、A2、AB3、ACD4、C5、D6、D7、C8、ABCD9、C10、B11、AD12、ABC14、A15、AB三、名词解释1、功能固着是指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的其他功能。
2、动作技能是习得的,能相当精确地执行且对其组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的一种操作。
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
3、头脑风暴法,是奥斯本提出的培养创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
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同学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是提出来的为止。
4、精加工是指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
与复述策略相比,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
5、动作技能的成绩随练习而不断地提高,但是在这个总的进步过程中,会出现练习时而进步、时而退步的波动起伏现象,有时甚至出现进步一时性停顿的“高原现象”四、判断题2、错3、错4、错5、对五、简答题1、问题解决是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第一,开始意识到问题;第二,识别问题;第三,收集材料形成假设第四,接受或拒绝试探性的假设,第五,问题解决和评价。
2、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孰练操作。
所谓熟练操作是指运作已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作组成成分很少或不必有意识注意的状态。
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A、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B、能利用细微的线索C、动觉反馈作用加强D、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E、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3.主要包括道德行为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意志的培养等三个方面。
心理学作业2参考答案
心理学作业2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记忆表象语词2、无意识记有意识记3、前摄抑制4、艾宾浩斯5、保持6、情绪7、本质属性内部规律性8、机械识记意义识记9、保持10、间接性概括性11、求同思维求异思维12、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13、无意想象有意想象14、客观事物需要15、激情热情16、采取决定执行决定17、目标结果18、自觉性自制性二、选择题1、BCD2、ABD3、ACD4、ABD5、B6、AC7、BCD8、C9、B 10、A 11、C 12、ABC 13、ABD 14、A15、B 16、BCD 17、D 18、B三、判断题1、学生采用机械记忆进行学习是不科学的。
(×)2、心理学中的保持意味着保持材料在数量上不会减少。
(×)3、超额学习有时对学生的学习是必要的。
(√)4、遗忘的结果就是有关记忆再也不能恢复了。
(×)5、一般来说,集中复习比分布复习的效果好。
(√)6、一般情况下,能再认就一定能重现,而能重现就不一定能再认。
(√)7、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内部的、共同的特征表征出来。
(×)8、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做梦。
(√)9、意志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意志始终是自由的。
(×)10、在情感构成意志动力的同时,意志也对情感起着控制作用。
(√)11、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越强越有助于学习。
(√)12、情感是增强学生认知活动内驱力的重要信号。
(√)四、名词解释1、后摄抑制亦称倒摄抑制,就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重现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2、超额学习就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
3、创造性思维就是当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问题时,把储存在脑中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最优组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
4、想象就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作业
1、最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品质是(C )。
A:个性倾向性B:能力C:性格D:气质
2、概念形成的典型学习方式是(A)
A:发现B:接受C:无意义D:机械
3、小学生因为认真听讲而得到教师表扬逐步形成专心听讲的习惯是(C )
A:教育结果B:训练反应C:条件反射D:连结反应
4、要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教师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D )。
A:观察B:训练C:模仿D:习惯培养
5、有的学生长于写作文,有的善于学数学。
这是个体心理发展的(C )
A:连续性与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6、学生的阅读、计算、写作、观察、分析是一种(B )技能
A:动作B:智力C:行为D:特殊
7、学生在学习上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的学习动机是(外部)。
A:任务B:成就C:外部D:内部
8、勤奋与懒惰、大方与羞怯、认真与马虎,指的是人的(B )。
A:气质B:性格C:态度D:能力
9、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C )
A:线性B:正弦曲线C:倒U曲线D:因果
10、对学习材料进行适当的复习能使信息得到记忆和保持,其学习策略是(D )
A:练习B:训练C:组织D:精加工
11、创造力的最本质的特征是(D)
A:坚持性与果断性B:灵活性与新颖性C:独创性与灵活性D:新颖性与独创性12、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是心理学家(B )。
A:斯金纳B:奥苏伯尔C:皮亚杰D:加涅
13、与意志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C )
A:意志薄弱B:优柔寡断C:易受暗示D:盲目冲动
14、下面那个不是认知结构变量(C )
A:可利用性B:可辨别性C:可接受性D:稳定性
15、奥斯本在开发人的创造力方面所发明的方法是(A )。
A:脑力激励B:手段—目的分析C:范围缩小D:尝试错误
16、儿童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其认知发展的阶段是(C )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17、某学生把考试成功归因为是自己的勤奋努力,其归因是(A )
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
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
18、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C )
A:道德认识缺乏B:道德情感异常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行为不良
19、认知技能的主要学习方法是( D )
A:范例B:重复C:过度D:练习
20、"失之东隅,收之桑瑜”的心理防卫机制是( C )
A:道德认识缺乏B:道德情感异常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行为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