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APP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研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教育APP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研究

作者:陈玲瓶,王爱民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7期

[关键词]教育APP;中学生物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9-0068-01

2011 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文件,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与移动技术的深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新发

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学模式是社会的驱动,是社会的需要。

一、基于教育APP的生物学教学优势

(一)便捷性

基于教育APP的教学具有便携性和智能化的特点。学习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者只需要轻点屏幕即可浏览并获取最新的学科知识。比如“A+教育”,在学习有关“动植

物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时,生物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在课前利用“A+教育”预习有关“动

植物细胞结构”的知识,学生利用“A+教育”APP可以随时随地地观看,根据自身的需求掌控

学习进度。

(二)个性化

在大班额制下的教学实践中很难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然而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如此背景下的教育环境中,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并非难事。例如“QQ”和“微信”,生物教师可

以利用它们的群功能,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小组间的交流谈论并将小组

交流讨论的结果分享到群里。由此教师就可以看到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从而避免了传统教学

中只有少数学生发表看法,而多数学生沉默的状态,教师也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情境互动性

许多的教育APP 不仅设有人机的互动,还具有同伴间人与人的互动,学习者可以一边学习

一边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能看他其他人的观点。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可以求助,如视频中的“弹幕”。除此之外,更多教育APP采用了虚拟仿真技术,能够让学习者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

学习。例如“A+教育”,它集结了AR和VR 技术,将生物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和日常生活不常见

的事物,如“动植物细胞”“基因”和“蝗虫”等知识进行了具体化,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手势(翻转、扩大、缩小,点击)近距离接触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物。

(四)即时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时地将师生间的交流送达,除此

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并分析学生信息。例如“问卷星”APP,教师可利用“问卷星”做一份导学案,学生课上/ 课前做,教师只需课前制作试卷,学生提交试卷的瞬间,教师就可

以获得相应的信息,知道学生前测知识。数据后台马上会分析数据,有助于教师提前掌握学生

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基于教育APP的生物教学原则

(一)由“技术导向”走向“学习导向”

当教师准备将某一移动技术带进课堂前要对该移动技术做出评析。首先分析该移动技术是否有带入的必要性,移动技术的带入不是单纯地将书本中的学习内容转换成电子版,不是简单地改变知识的传递和呈现方式。若技术的带入只是为了教师的方便,那么教师就应打消把此种移动技术带进课堂的念头。其次分析该移动技术对教师与学生的熟悉程度和难易程度,如果一项技术带入,不是让技术辅导教学,提高效率,反而是为了让技术辅导教学而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该技术,那么这样是本末倒置的。有研究显示,降低技术的难度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整合移动技术与课程教学。所以如有一项功能相似,但学生更为熟悉或是简易的接受模式,则为最佳选择。

(二)由“替代”和“扩展”层走向“重塑”和“创造”层借助数字化大背景下的教学,教学不应再停留在“替代”和“扩展”层,应当走向“重塑”和“创造”层。首先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教育APP 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的了解情况和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前置知识和学习特点设计任务环节。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其次,注重教师基于移动技术教学法知识的提升。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为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个性化的学习难以施展。因此,在开展基于移动技术的教学中,要积极打破现状,高效地利用移动技术带来的优势,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灵活地运用学习方式,如混合式学习、参与式学习等,不断地走向“重塑”和“创造”层。

(三)降低网络环境下的负面干扰

一种新技术对一个领域带来的影响总是有两面的。移动技术需要借助网络,而网络对未成年的中学生来说可谓是巨大的诱惑。对此,教师应当加强任务管理。教师在学生利用移动技术进行学习之前,应当明确学习的任务和时间,具体到用哪个浏览器,输入哪些关键词,需要获取何种的学习结果。在此之前教师应当亲身体验一遍,才可发现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针对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监督和规范。减少不必要的附加信息对学生的干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基于教育APP 的生物学教学反思

教育APP 辅助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实现师生或生生间的资源共享。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根据自身的能力调节学习的进度,可快可慢。在智能化的移动终端设备和教育类APP 应用程序为媒介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碎片式的高效个性化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泽璇,范奕博.变革型教学: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访教育技术学专家阿兰·凯灵顿和焦建利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3):4-12.

[2]宋晓玲.面向移动终端设备的学习应用程序(APP)的设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