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中央银行案例

合集下载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失灵 案例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失灵 案例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案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的案例分析】一、引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过程。

然而,并非所有的货币政策都能够如期发挥作用,有时会出现传导机制失灵的情况。

本文将通过分析案例,探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现象,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二、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的典型案例。

在此次危机中,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通过大幅度降低利率和大规模的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具体来说,这是因为金融机构在低利率环境下进行了过度放贷,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三、日本失去二十年另一个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的案例是日本失去二十年。

自1990年代初以来,日本一直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

然而,尽管日本央行多次降低利率并进行量化宽松政策,经济依然陷入停滞状态,通货紧缩问题也得不到有效改善。

这表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日本的情况出现了失灵,甚至因为长期的失效,导致了“失去二十年”的现象。

四、原因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依赖于市场的预期和信心,当市场预期与中央银行政策的预期不一致时,就会导致传导机制的失灵。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容易导致传导机制的失灵,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传导通道更加错综复杂。

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配套也会影响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五、影响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会带来严重的宏观经济影响。

失灵的货币政策将无法有效地调控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容易导致经济波动和通货紧缩。

失灵的货币政策还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另外,货币政策失灵还会削弱中央银行的政策信誉和市场预期,影响货币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

六、结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是一种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需要引起政府、中央银行和市场的高度重视。

第六章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讲述案例

第六章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讲述案例

支付时隔降至最低(甚至为零)
RTGS系统处理所有支付清算均是不可
变更和无条件的终局性的清算
39
RTGS系统设计4种支付信息发送和资金
清算流程,对支付时隔的长度及支付 风险控制有不同的影响:
40
1、V型结构 付款行先将完整的支付信息传送给中 央银行,央行完成资金汇划清算后, 再将完整的支付信息发送收款行。如
同业间清算(包括联行清算)是金 融机构之间为实现客户委办业务和
自身需要所进行的债权债务清偿和
资金划转。
28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运作
一、中央银行在一国支付清算体系 中的地位
作为支付体系的使用者 作为支付体系的成员 作为支付服务的提供者 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人
29
中清 央算 银中 行的 支地 付位
58
纽约清算所同业银行支付系统 (CHIPS)
CHIPS是世界上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属
于纽约清算所协会所有并经营。
CHIPS 是一个著名的国际大额美元支付清算系
统。1970年纽约清算所建立了中央计算机转换 系统CHIPS,并于同年4月投入运行,为同业银 行提供自动化资金转移服务。经过几十年的运 行,CHIPS已经成为跨国美元交易的主要清算 中心。目前95%的国际美元交易通过其进行支 付清算。
中央银行拥有并经营 私营清算机构拥有并经营
按支付系统 服务对象
大额支付系统 小额支付系统 (零售支付系统 )
按支付系统 服务地区
境内支付系统 国际性支付系统
(三)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即指中央银行
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
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之间
的债权和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

案例六 美联储的金融支付系统

案例六 美联储的金融支付系统

案例六美联储的金融支付系统一、基本原理金融体系支付系统也称为清算系统、支付清算系统。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

它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资金转移的规则、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

纵观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货币、银行及支付系统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出现的,并成为连接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纽带。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得到快速发展的。

由于技术的进步,资金可以通过支付体系快速转移,因而在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支付系统因其所起的作用受到普遍的重视。

支付系统成为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实现有效经济管理,特别是通过货币政策进行经济管理的必要渠道,是提高经济效率必不可少的方式。

在金融体系支付系统中,中央银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作为支付系统的所有者。

中央银行需要执行交易以转移资金,主要包括:通过支付清算系统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实施货币政策;进行政府债券的支付结算。

(2)作为支付系统的成员。

中央银行可代表自己的客户进行支付。

(3)作为支付服务的提供者。

这些服务包括:为商业银行在支付中的运作提供结算帐户;单独或与其他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一起,为支付系统提供硬件、软件、操作程序或通信网络。

(4)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者。

中央银行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者,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作为支付体系的管理者、作为支付系统成员的监督者、为支付体系提供管理和计划、争议仲裁或赔偿处理、提供技术标准及作为结算的担保人等。

作为一国支付系统的核心,中央银行支付系统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1)提供帐户服务。

在各国中央银行支付清算实践中,中央银行一般作为银行间的清算中间人,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提供结算账户,通过清算账户的使用来实现银行间转账。

(2)运行和管理支付系统。

金融学案例分析

金融学案例分析

金融学案例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作业:请阅读下列案例,任选2个案例,围绕每个案例的分析要点(可以不局限于案例后的分析要点),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述,每个案例分析不少于800字。

在案例分析中,应该观点鲜明,言之成理。

案例一一国四币:独特的货币文化现象当政治上的“一国两制”在中国取得重大突破时,经济上的“一国四币”即人民币、港币、澳门币及新台币早已在两岸四地相互流通,这种新的经济文化现象,是很具有独特性的。

据有关资料,目前在大陆流通的港币现金已超过150亿港元,占香港货币发行总量的30%左右。

而从台湾涌向大陆和香港的资金高达600多亿美元,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新台币流到大陆,已在福建等地流通。

由于受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港元、澳门元与币值稳定的人民币关系十分密切,除金融机构相互挂牌外,形成了地域性的如珠江三角洲一带互为流通使用的局面。

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接受港元、澳门元的店铺随处可见。

内地城乡居民为了使自己拥有的货币收入分散化以及投资或收藏等原因,他们也都以拥有港币、澳门元及新台币为荣。

与此同时,人民币在香港、澳门已进入流通领域,在这些地区,越来越多的人以人民币为“硬通货”及结算货币。

在香港或澳门的街头上,除银行外,还随处可见公开挂牌买卖人民币的兑换店。

更有趣的是,香港、澳门大多数的商店、饭店、宾馆等很多消费场所都直接接受人民币,一些商店门口甚至挂上“欢迎使用人民币”的牌子招揽顾客。

台湾也同样出现了人民币的流通现象,许多人将人民币作为坚挺的货币来看待,台湾警方已视伪造人民币为非法,不少台胞回大陆探亲后,都带着人民币回去使用或留作收藏纪念。

案例分析要点:1.这种独特的货币现象产生的原因。

2. 这种货币现象对大陆、港、澳、台四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这种现象会长期发展下去吗?会否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对金融、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采取什么对策。

《美联储与中国央行》课件

《美联储与中国央行》课件
行的监管重点在于银行业。
监管手段
美联储采用市场化的监管手段, 如风险评估、现场检查等,而中 国央行则更多地采用行政手段进
行监管。
跨境合作与竞争
跨境合作
美联储和中国央行在跨境合作方 面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和货 币政策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
跨境竞争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人民 币与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 益加剧,美联储与中国央行在跨 境竞争方面的关系也日趋复杂。
美联储由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和一 个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联邦储备局组成 。
美联储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和执行货 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维护金融稳 定等。
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由私人持股,但受 政府监督和管理。
美联储的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
美联储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
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美联储借款的 利率,美联储通过调整贴现率来影响 市场利率水平。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传导至实体经 济,而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则更加依赖信贷渠道 。
金融监管比较
监管机构
美联储和中国央行都承担金融监 管职责,但美联储的监管机构相 对独立,而中国央行的监管机构 则与政府相关部门存在一定的交
叉。
监管范围
美联储的监管范围涵盖银行、证 券、保险等多个领域,而中国央
《美联储与中国央行》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美联储概述 • 中国央行概述 • 美联储与中国央行的比较 • 美联储与中国央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02
03
美联储
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制 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 金融稳定。
中国央行

货币政策案例

货币政策案例

货币政策案例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货币政策案例资料1:中国央行周四公开市场操作(2009年11月4日周三)中国央行周四公开市场操作将发行人民币660亿元3个月期票据上海(道琼斯)--中国央行周三称﹐计划在周四的例行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人民币660亿元(合96.7亿美元)的3个月期央行票据。

此次发行规模小于上周四的人民币800亿元。

中国央行每周二和周四进行例行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在本周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了人民币620亿元的票据和回购协议。

本周将有人民币850亿元的票据和回购协议到期。

如果央行周四不发行任何回购协议﹐则央行本周将从货币市场净回笼资金人民币430亿元。

中国央行上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货币市场净回笼资金人民币1,330亿元。

资料2:为遏止经济衰退美联储实行零利率(2008年12月22日)上周二,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大幅削减至0~0.25%区间,不仅在降幅上超出市场预期,且零利率本身更是美联储历史上从未有过之事。

显然,美联储希望借此发出一个积极信号:为重振经济和金融市场,美联储要动用一切可用的工具。

从财政援手“两房”和金融机构,到一而再再而三下调利率,直至上周将利率下调至“零”,为遏止经济衰退,美国动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力度前所未有。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在如何阻止衰退和拯救经济上存在重大分歧。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作为凯恩斯主义的门徒,倾向用更明确和更大力度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挽救经济,但以财长保尔森为首的自由市场主义者则坚持不能丢弃市场原则。

过去一段时间里,保尔森等人的意见明显略占上风,从布什总统在G20会议上开宗明义强调坚持自由市场主义可见一斑。

不过,鉴于失业率等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持续恶化,伯南克们似乎已扭转颓势,如此出手下调联邦利率虽然给市场剑走偏锋之感,但反映美国经济哲学和政策取向可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有两件事或可作为旁证,一是美国上周末终于决定出手拯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二是即将就任总统的奥巴马最近频频表态,称要大力拯救美国经济。

中央银行案例

中央银行案例

案例 1 :美联储简介20 世纪以前美国政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中央集权的恐惧。

这不仅仅体现在宪法的制约与平衡上,也体现在对各州权利的保护上。

对中央集权的恐惧,是造成美国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抱有敌意态度的原因之一。

除此以外,传统的美国人对于金融业一向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出代表,美国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视,使得早先旨在建立一个中央银行以管辖银行体系的尝试,先后两次归于失败:1811 年,美国第一银行被解散,1832 年美国第二银行延长经营许可证期限的要求遭到否决。

随后,因其许可证期满在1836 年停业。

1836 年美国第二银行停业后,由于不存在能够向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并使之避免银行业恐慌的最后贷款人,这便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了麻烦,19 世纪和20 世纪早期,全国性的银行恐慌已成为有规律的事情。

1837 年、1857 年、1873 年、1884 年、1893 年和1907 年,都曾爆发过银行恐慌,1907 年银行恐慌造成的如此广泛的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大量损失,终于使美国公众相信需要有一个中央银行来防止再度发生恐慌了。

不过,美国公众基于对银行和中央银行的敌视态度,对建立类似英格兰银行的单一制中央银行,还是大力反对的。

他们一方面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最大的公司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也担心联邦政府利用中央银行过多干预私人银行的事务。

所以,在中央银行应该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由于争论激烈,只能妥协。

依据美国传统,国会便把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带有制约和平衡特点的制度,写入了1913 年的联邦储备法,从而创立了拥有12 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

当初建立联邦储备系统,首先是为了防止银行恐慌并促进商业繁荣;其次才是充当政府的银行。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金融世界的中心,联邦储备系统已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货币结构的独立的巨大力量。

央行案例

央行案例

中央银行概论案例集金融学院案例目录1.案例分析一几乎是世界末日的一天 (1)2.案例分析二 1930~1933年的银行恐慌—为何联储坐视恐慌的发生............................... . (3)3.案例分析三贴现用于防止金融恐慌: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股市风潮............................. (4)4.案例分析四英国、加拿大、德国、瑞士及日本五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运用............................... (5)5.案例分析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衰败与瓦解 (7)6.案例分析六银行经营风险与破产案;美国储贷协会的破产..127.案例分析七英国巴林银行倒闭 (16)8.案例分析八日本大和银行事件 (23)9.案例分析九炒作金融衍生商品巨额亏损案:美国奥兰治县破产................................ (26)10.案例分析十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破坏作用 (30)11.案例分析十一各工业化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与通货膨胀..31【案例分析一】几乎是世界末日的一天成立于1994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是一家名望卓著的投资基金机构,其合伙人包括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1988年9月23日,LTCM 濒临破产,一个由各大金融机构临时组成的财团接管了该公司的业务。

当人们从金融报刊中得知这一消息时,无不感到震惊不已。

这次LTCM危机的爆发以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对接管行动的组织都显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不受管制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可能会使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甚至有崩溃的危险。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业务主要针对那些由于流动性或风险特征不同而在收益上稍有差异的相似证券。

在一个典型的交易中,LTCM通过承诺支付新发行的30年期美国财政债券来获得资金,然后用这笔钱来购买以前发行的30年期财政债券,这些前期债券的市场比新发行的债券小,出售相对较困难(流动性较性),因此必须提供稍高的回报率。

中央银行干预货币市场的例子

中央银行干预货币市场的例子

中央银行干预货币市场的例子
1. 瑞士央行干预瑞郎:2011年,瑞士央行宣布将瑞郎汇率与欧元挂钩,以避免瑞郎升值对瑞士出口业和旅游业的打击。

该举措导致瑞郎短期内贬值了20%。

2. 美联储干预美元:在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采取了多项措施干预货币市场,包括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注入流动性、购买国债等。

这些措施旨在避免经济恶化和通货膨胀加剧。

3. 中国央行干预人民币:中国央行多次干预人民币汇率,试图维持其汇率稳定,保持出口竞争力。

最近几年,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扩大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实施货币政策等。

4. 欧洲央行干预欧元:欧洲央行曾在多个场合干预欧元汇率。

例如,在2012年欧元区债务危机期间,欧洲央行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稳定欧元汇率,并向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等国提供紧急贷款。

5. 日本央行干预日元:在过去几年中,日本央行采取了多项措施干预日元汇率,以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

这些措施包括降低利率、购买国债和股票等。

案例6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案例6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案例6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一)管制的背景美国30年代以前的金融制度基本上是非管制型的。

虽然到1913年,才通过联邦储备法案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真正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行使职能一直到20年初期才开始,在金融管制方面也仅是想通过健全银行制度来提高效益,对银行业务,银行利率等都无限制。

真正对银行利率、银行业务实行管制是从1929年——1933年大箫条之后开始的。

美国大萧条时损失最大的产业可能是金融业,据估计能正常开业的银行到1993年时只有1929年时的一半(Bernanke,1983)。

而金融业的崩溃延长了大萧条的持续时间和加深了危机的深度。

所以,美国银行业也经历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改革,最突出的一点是强化监督管理。

1933年一1935年通过了一系列金融法案,如银行法、证券法、证券交易法、联邦储备法、国民银行法案等。

其主要内容如下:(1)对银行支付存款利率进行限制;(2)限制银行对证券的投资;(3)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存款给予保险;(4)对金融市场和银行机构进行管理、监督;(5)限制新银行开业,加强联邦储备银行权力。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Q项规则诞生了。

所谓Q项规则,只是按照联储规则顺序排出的一项规则,如第一项为A项规则,而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规则正好是Q项,所以称为Q项规则,该规则规定(按银行法),银行对于活期存款不得公开支付利息,对于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设定最高限度,所以Q项规则变成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代名词。

联储系统的利率管制范围两年后从成员银行延伸到非成员投保银行,1935年银行法赋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同样的权利范围。

从那时起,两个联邦机构同时规定银行可以支付的定期储蓄存款的最高利率。

1966年的“临时利率控制法案”又将这一规定扩大至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以及未参加联邦存款保险的银行。

规定利率上限被认为基于如下两个理由。

(1)限制银行间的存款利率竞争,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本世纪20年代时,银行间为了争夺存款,在存款利率方面展开竞争,导致了银行筹资成本上升。

案例 十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宏观经济

案例 十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宏观经济

案例12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宏观经济
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差异很大,美国的中央银行是最为独特的,它是由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的联邦储备体系。

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大多由于原来的一家商业银行演变而来。

因为组织形式的差异和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各国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虽然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或总裁是由政府任命的(加拿大是个例外,它的中央银行行长由该行的管理委员会任命),但在美国,美联储总裁任期长达14年。

在有的国家,行长或总裁由政府任命后往往不对政府负责,而是对国会或独立承担政策负责,保持着类似美国那样的独立性。

在部分国家,中央银行似乎完全被政府控制,独立性较差。

在一些国家,如日本、法国,以政府角色出现的财政部拥有向中央银行的建议权。

除此之外,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有向政府提供透支、方便政府借款的义务。

表1 代表性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比较
注:表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从1(最不独立)到4(最独立)排列
在发达国家,以德国、瑞士、加拿大、荷兰和美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强;独立性最差的卢森堡、希腊和西班牙。

新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也被设计得高度独立。

中央银行的独立与一国宏观经济间的关系值得研究。

中央银行的鼓吹者认为,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改善宏观经济的运行。

因为这样,中央银行可以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把货币稳定作为政策的唯一目标。

独立性差的中央银行可能为顾及其他目标而牺牲货币稳定目标。

表1的内容较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

1、你认为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如何?
2、你认为中国有没有成立银监会的必要?。

中央银行的案例

中央银行的案例

中央银行的案例
以下是几个中央银行的案例:
1.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 System):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13年。

它的目标是维持美国的经济稳定,其中包括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和稳定金融体系。

美联储通过调整利率、实施货币政策和监管金融机构来实现这些目标。

2. 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简称ECB):欧洲央行是欧元区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98年。

它的任务是维持欧洲区域的价格稳定和货币政策一致性。

欧洲央行通过设定利率、开展开市操作和监管银行等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

3.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48年。

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中国的货币政策、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和保持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进行逆回购等工具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些中央银行的案例都是为了维护各自的国家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通过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来达到这一目标。

中央银行案例分析

中央银行案例分析

第八章中央银行案例分析金融海啸与央行货币政策在美国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通过之后,金融海啸不仅没有停止,全球股市下跌反而一浪高过一浪。

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不仅给金融市场本身增加了更大的风险与危机,也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威胁和不确定性。

面对这些危机形势,先是澳大利亚率先下调基准利率1%,香港金融当局8日宣布,将从10月9日起实际减息1%。

尔后,昨日世界各主要国家央行同时协调降息。

美联储、欧洲央行及英国、加拿大、瑞典央行都宣布降息0.5%,它们的利率分别降至1.5%、3.5%、4.5%、2.5%、4.25%。

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决定,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下调各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

与此同时,国务院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可以说,这次世界几大央行协调一致,统一降息,是史无前例的事件。

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在全球金融市场恶化、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各国央行达成了基本共识。

协调降息将对稳定全球金融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是全球金融市场新秩序建立的开始。

二是尽管这次降息的幅度不大,但由于各国央行在统一时间内行动,这说明了各国央行不仅有稳定全球金融决心,也有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工具与能力。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恶化局面会在短期内有所改善。

三是这次中国也参与全球各国央行的统一行动,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真正面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这场重大的金融危机面前,以西方为代表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已经把中国视作为其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

中国央行能够在欧美金融市场面临巨大困难之际,与世界各国央行统一行动,将有利于未来我们与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进一步交往与协作,也是中国迈向金融大国的真正体现。

不过,这次行动的真实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现在,所有的人希望并且相信,只要各国政府形成共识,放弃各自以往的成见和小算盘,一同努力,一定会度过这次世界金融市场危机,从而避免1929年那样的全球经济大动荡和大衰退。

美联储财务预算管理实践及其对我国央行的启示

美联储财务预算管理实践及其对我国央行的启示
H A I N A  ̄
l 德譬 ・ 竺 餐 耀_ 竺 _ _ _ 誊 _ 二 蒌 _
i :
美联储 财务预 算管理实践 及其对我 国央行 的启示
中 国人 民银 行 海 口中心 支行 课 题 组
( 中 国人 民 银行 海 口 中心 支 行 , 海南 海 口 5 7 0 1 0 5 )
加 上 5名储 备 银 行 的 总 裁 组 成 提 出
根据《 美 国联邦储 备法》 , 美 联 储 的 组 织 结 构 按 照 不 同地 区 在 私 营 企 业 、 政 府部 门 、 以及在 商业银行 、 商 人 和

联邦一舟叠量会
负 责 向美 联 储 提 出 建 议
公众 之 间分权 的要 求而 设立 ,主要包 括 联邦 储备 委员
年上交联 邦财政利润 。2 0 1 2年 , 联邦储 备系统 利润在支 付成员行红利及提 取留存 收益后 ,将 8 8 4亿美元盈余上
缴财政部 。
( 一) 美 联 储 的 组 织 结 构


联 邦 鲁 羹 员 会 I 任 命 储 备 I l 2 寒 联 邦 - 鲁 - 行
c y mo r t g a g e — b a c k e d s e c u r i t i e s ) 。 美 联 储 上 述 收 入 扣 除 支
出后 的净 收 入 作 为 美 国 国 家预 算 账 户 系统 的收 入 , 同时
图 2 美 联 储 财 务 预 算 总体 框 架
作 为政 府 预 算 办 公 室 在 编 制美 国政 府 部 门预 算 时 的预 期
( 二) 预 算 内 容 1 . 预算 收 入 。美 联储 收 入 的 主 要 来 源 为 美 联 储 公 开 市场账户 ( S y s t e m O p e n Ma r k e t A c c o u n t ) 下 政 府 有 价 证 券 的投 资 组 合 收 益 和 机 构 抵 押 贷 款 证 券 收 益 ( f e d e r a l a g e n —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案例之二美国公开市场业务运作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案例之二美国公开市场业务运作

案例:美国公开市场业务运作 案例: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联邦储备体系用以控制货币 供应量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 供应量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必然 成为联邦储备体系内决策的焦点。 成为联邦储备体系内决策的焦点。虽然法定准备金比率 和贴现率并非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直接决定, 和贴现率并非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直接决定,但同这 些政策工具有关的政策实际上还是在这里做出的。 些政策工具有关的政策实际上还是在这里做出的。联邦 公开市场委员会不直接从事证券买卖, 公开市场委员会不直接从事证券买卖,它只是向纽约联 邦储备银行交易部发出指令,在那里, 邦储备银行交易部发出指令,在那里,负责国内公开操 作的经理则指挥人数众多的下属人员, 作的经理则指挥人数众多的下属人员,实际操作政府或 机构证券的买卖活动。 机构证券的买卖活动。该经理每天向联邦公开市场委员 会成员极其参谋人员通报交易部活动的情况。 会成员极其参谋人员通报交易部活动的情况。
案例:美国公开市场业务运作 案例:
分 析
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政府工具而言, 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政府工具而言,具有明 显的优越性,例如主动性强,灵活性强等等。因此, 显的优越性,例如主动性强,灵活性强等等。因此, 各国货币政府的操作手段出现趋同的特征,都越来越 各国货币政府的操作手段出现趋同的特征, 依赖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依赖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于是便出现了各国货 币政策手段的趋同现象。与此同时, 币政策手段的趋同现象。与此同时,各国都大力开发 新的工具以应付新的金融环境。 新的工具以应付新的金融环境。
案例:美国公开市场业务运作 案例:
上午9时 上午 时,吉姆同几位政府证 券交易商( 券交易商(他们为私人公司或商业 银行工作)进行讨论, 银行工作)进行讨论,以便对当天 交易过程中这些证券价格的走势有 所感觉。同这些交易商见面之后, 所感觉。同这些交易商见面之后, 大约在上午10点 大约在上午 点,他收到研究人员 提交的报告, 提交的报告,附有关于可能影响基 础货币的一些短期因素的详细预测。 础货币的一些短期因素的详细预测。

中央银行案例分析

中央银行案例分析

第八章中央银行案例分析金融海啸与央行货币政策在美国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通过之后,金融海啸不仅没有停止,全球股市下跌反而一浪高过一浪。

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不仅给金融市场本身增加了更大的风险与危机,也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威胁和不确定性。

面对这些危机形势,先是澳大利亚率先下调基准利率1%,香港金融当局8日宣布,将从10月9日起实际减息1%。

尔后,昨日世界各主要国家央行同时协调降息。

美联储、欧洲央行及英国、加拿大、瑞典央行都宣布降息0.5%,它们的利率分别降至1.5%、3.5%、4.5%、2.5%、4.25%。

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决定,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下调各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

与此同时,国务院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可以说,这次世界几大央行协调一致,统一降息,是史无前例的事件。

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在全球金融市场恶化、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各国央行达成了基本共识。

协调降息将对稳定全球金融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是全球金融市场新秩序建立的开始。

二是尽管这次降息的幅度不大,但由于各国央行在统一时间内行动,这说明了各国央行不仅有稳定全球金融决心,也有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工具与能力。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恶化局面会在短期内有所改善。

三是这次中国也参与全球各国央行的统一行动,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真正面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这场重大的金融危机面前,以西方为代表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已经把中国视作为其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

中国央行能够在欧美金融市场面临巨大困难之际,与世界各国央行统一行动,将有利于未来我们与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进一步交往与协作,也是中国迈向金融大国的真正体现。

不过,这次行动的真实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现在,所有的人希望并且相信,只要各国政府形成共识,放弃各自以往的成见和小算盘,一同努力,一定会度过这次世界金融市场危机,从而避免1929年那样的全球经济大动荡和大衰退。

美联储与中国人民银行

美联储与中国人民银行

2021/6/16
10
与政府间关系的比较
2021/6/16
11
美联储
• 美联储是一个独立性相当高的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特别是独立于财政 部。 • 法律上的独立性,美国央行根据国会立法建立,直接向国会负责与总统和 政府不存在隶属关系。总统只有在国会授权时才可干预其活动。 政策上的独立性,美国央行独立制定有关金融政策,履行自己职责时美国 央行无须政府批准,即使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相对立时,美央行仍可以维 持政策不变。 • 资金上的独立性,禁止美国央行直接购买国债,为政府财政性发行货币提 供方便。 • 组织上的独立性,美国央行的7名理事须经国会批准后由总统任命,且其 任期长达14年远长于总统任期。 • 财务上的独立性,美国央行的行政费用开支,由12家联邦储备银行负担。 独立于财政部,美央行没有支持财政部发行债券的义务。
美国联邦储备局为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负责保管商 业银行准备金、对商业银行贷款及发行联邦储备券。FED共分 三层组织,最高为理事会,旗下是12个联邦储备银行和各储 备银行的会员银行。美联储是私有制银行,全部股份为私人所 有。。
FED定义
2021/6/16
2
中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英文简称 PBOC)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 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是政府部门,全部为公有制。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组成部门之一。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 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 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021/6/16
17
•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提出 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再按照国务院规定 的发行额,组织年度的货币发行。

银行支付清算典型案例

银行支付清算典型案例

银行支付清算典型案例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全球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银行支付清算成为金融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通过银行支付清算,银行机构可以实现快速、安全、高效地完成各类金融交易,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

Case 1:中国央行实现跨境支付清算在国际贸易中,跨境支付是一项十分常见的交易方式。

由于涉及不同货币和结算系统,跨境支付费用高、流程复杂、安全风险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和消费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央行依托自身优势和技术,成功实现了跨境支付清算体系。

该体系通过国际清算、跨境支付等方式,实现了境内与境外之间的快速便捷支付,同时保证了支付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这不仅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还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Case 2: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的支付清算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也是美国的支付清算中心。

该系统通过向银行机构提供结算和支付服务,确保了美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和金融风险的控制。

该系统的支付清算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交易集中处理、结算处理、账户管理和外部交易数据处理。

通过这一清算体系,美国银行机构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类支付结算,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作为中国银行间支付清算的中心机构,中国银联通过市场化的运行模式,推动了中国银行间支付系统的升级和发展。

目前,中国银行联系统已在全国通行,为各大银行、商户和个人用户提供了便捷、安全、快速的支付清算服务。

该系统的支付清算主要利用了中心清算和清算会员两个方面。

中心清算采用了多重保障措施,确保清算中心的安全和可信;而清算会员则外围运行,为各大银行和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支付清算服务。

目前,中国银行联系统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核心支付清算平台,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银行支付清算是现代金融领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我们相信银行支付清算将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推动金融行业的进步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局)
20世纪以前美国政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中央集权的恐惧。

这不仅仅体现在宪法的制约与平衡上,也体现在对各州权利的保护上。

对中央集权的恐惧,是造成英国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报有敌意态度的厚因之一。

除此之外,传统的美国人对于金融业一向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出代表,美国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视,使得早先旨在建立一个中央银行以管辖银行体系的尝试,先后两次归于失败:1811年,美国第一银行被解散,1832年,美国第二银行延长经营许可证期限的要求遭到否决。

随后,因其许可证期满在1836年停业。

1836年美国第二银行停业后,由于不存在能够向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并使之避免银行业恐慌的最后贷款人,这便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了麻烦,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全国性的银行恐慌已成为有规律的事情。

1837年、1857年、1873年、1884年、1893年和1907年,都曾爆发过银行恐慌,1907年银行恐慌造成的如此广泛的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大量损失,终于使美国公众相信需要有一个中央银行来防止将来再度发生恐慌了。

不过,美国公众基于对银行和中央银行的敌视态度,对建立类似英格兰银行的中央银行,还是大力反对的。

他们一方面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最大的公司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也担心联邦政府利用中央银行过多干预私人银行的事务。

所以,在中央银行应该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由于争论激烈,只能妥协。

依据美国传统。

国会便把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带有制约和平衡特点的制度,写入了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从而创立了拥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

当初建立联邦储备系统。

首先是为了防止银行恐慌并促进商业繁荣;其次才是充当政府的银行。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金融世界的中心,联邦储备系统已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货币结构的独立的巨大力量。

20世纪20年代是联邦储备系统取得重大战功的时代。

当经济出现摇摆的迹象时,就提高货币的增长率,当经济开始以较快的速度扩张时,就降低货币的增长率。

它并没有使经济免予波动。

但它的确缓和了波动。

不仅如此,它是不偏不倚的,因而避免了通货膨胀。

货币增长率和经济形势的稳定,使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

思考题:⊙美联储产生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习题:1.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
2.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
提示:一是说明了中央银行的特殊性,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不可能由商业银行担任。

二说明了美国对美联储设计的精巧;三是美联储的目标是币值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