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癌的靶向治疗ppt培训课件
腺癌 (65%)
EGFR途径药物
• EGFR单克隆抗体结合 (cetuximab) • 下游的小分子 TKIs (erlotinib和gefitinib [Iressa]).
Gefitinib上市前
• 选择性EGFR TK inhibitor
• 2003年5月快速批准用于进展期NSCLC的治 疗 起初的研究是满意的。
肺癌的靶 向治疗
Growth factors
Angiogenesis Disseminating tumour cells
靶点
Signal transduction
Invasion
Cell cycle control
Tumour vasculature
Proliferating tumour cells
• gefitinib 联合或序贯含铂方案没有提高OS、 PFS和TTP
• Phase II trials 研究了单药解救治疗的疗效, 对于 RR、疾病控制、生存期有部分效果,毒 性也适度。
Gefitinib上市后
• ISEL (Iressa Survival Evaluation in Lung Cancer), 安慰剂对照随机的 Phase III trial。 1,600 复治病人, 结果没有统计学上的生存期的 差异。
和3/4度皮疹 (10% vs <1%)发生率稍高.
EGFR-Targeted Therapies and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Pretreated NSCLC
西妥昔单抗( C-225)
• 是免疫球蛋白IgG1 的人源化嵌合单抗, 可以阻 断EGF 和TGFα与EGFR 的结合。这一竞争性 结合的后果是抑制了相关配体结合后的酪氨酸 激酶活性和其后的肿瘤生长。
EGFR途径药物
• EGFR单克隆抗体结合 (cetuximab) • 下游的小分子 TKIs (erlotinib和gefitinib [Iressa]).
Gefitinib上市前
• 选择性EGFR TK inhibitor
• 2003年5月快速批准用于进展期NSCLC的治 疗 起初的研究是满意的。
肺癌的靶 向治疗
Growth factors
Angiogenesis Disseminating tumour cells
靶点
Signal transduction
Invasion
Cell cycle control
Tumour vasculature
Proliferating tumour cells
• gefitinib 联合或序贯含铂方案没有提高OS、 PFS和TTP
• Phase II trials 研究了单药解救治疗的疗效, 对于 RR、疾病控制、生存期有部分效果,毒 性也适度。
Gefitinib上市后
• ISEL (Iressa Survival Evaluation in Lung Cancer), 安慰剂对照随机的 Phase III trial。 1,600 复治病人, 结果没有统计学上的生存期的 差异。
和3/4度皮疹 (10% vs <1%)发生率稍高.
EGFR-Targeted Therapies and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Pretreated NSCLC
西妥昔单抗( C-225)
• 是免疫球蛋白IgG1 的人源化嵌合单抗, 可以阻 断EGF 和TGFα与EGFR 的结合。这一竞争性 结合的后果是抑制了相关配体结合后的酪氨酸 激酶活性和其后的肿瘤生长。
肺癌的靶向治疗法-PPT课件
专利名称:
一种4-氯代-7-甲氧基 喹唑啉-6-醇乙酸酯的 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
吉非替尼中间体及其 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
吉非替尼乙二醇溶剂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伊瑞可项目成果及荣誉
伊瑞可与易瑞沙空腹和餐后用药效果对比
空腹给药组受试者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餐后给药组受试者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生物利 用度
吉非替尼为苯胺喹唑啉化合物,可选择性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从而抑制EGFR激活,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的失控,加速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
肿瘤侵袭及转移等。FDA批准吉非替尼作为NSCLC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在CR+PR病人中症状改善为69.2%,SD病人中为70%,PD中为11.8%。女 性疗效优于男性,分别为19%及3%。腺癌的有效率为13%,其中肺泡癌有效率达25%~35%。非吸烟者疗效也较好。
伊瑞可与易瑞沙具有相同的体外溶出曲线
水
20
120
伊瑞可与易瑞沙在体外不用的pH 条件下具有相同释放表现。
100
Hale Waihona Puke PH 1.2溶 出 度 %
80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时间( min) 50
易瑞沙KB467 BE批C1B1204001 C1B1609001 C1B1609002 C1B1609003
伊瑞可比易瑞沙更干净
时间/分
23
易瑞沙
伊瑞可
伊瑞可与易瑞沙相比,更“干净” ,杂质更少
伊瑞可是一款性价比高的优质药物
24
与原研品相比:生物等效,完全一致
标准严格,质量保障,安全有效
与原研品相比:价格经济,患者可及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更优选择
肺癌的靶向治疗观察及护理 ppt课件
23
二 皮疹的评估
1级,无伴随症状的斑、丘疹或红斑;
2级,有瘙痒或其他伴随症状的斑、丘疹或红斑, 局部脱屑或其他损害的面积<50%体表面积;
3级,严重而广泛的红皮症或斑、丘疹或疱疹;脱 屑面积>50%体表面积;
4级,广泛表皮剥脱、溃疡性或大疱性皮炎;
5级,死亡。
24
三 皮疹的治疗
以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为主。 l级皮疹:局部抗生素和弱糖皮质激素药物,如红霉素、克
EFGR基因突变& ALK阴性& 非鳞癌
EFGR基因突变& ALK 阴性&鳞癌
EGFR TKI 一线
推荐Crizotinib 一线或二线
Bevacizumab* 适合
推荐 紫杉醇/卡铂+
贝伐单抗 或
培美曲塞/顺铂 +/-贝伐单抗
Bevacizumab* 不适合
推荐 培美曲塞或多西他 赛或吉西他滨或紫 杉醇联合铂类(顺
厄洛替尼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炎,发生率为 0.4%~5.8%,性别、吸烟史、预先存在肺纤维化 是导致ILD发生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21
四 多器官功能障碍
厄洛替尼可同时或先后导致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22
护理
一 用药健康指导 服用靶向药物前,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药物的服用
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可漏服 或超量服用;明确减量或停药是严重皮肤不良反应治 疗失败后的最终选择,只有皮肤反应持续2~4周仍无 法消除时才中断治疗。以及出现皮疹时的处理措施。
及时修剪指甲,勿抓挠皮肤,特别是有水疱和丘疹的部 位,以免加重瘙痒或皮肤感染;
甲沟炎应以预防为主,选择宽松透气的软底鞋,避免摩 擦;有足癣者可以用温水或使用盐水泡足,并涂抹润肤 露,以预防足部皮疹;
二 皮疹的评估
1级,无伴随症状的斑、丘疹或红斑;
2级,有瘙痒或其他伴随症状的斑、丘疹或红斑, 局部脱屑或其他损害的面积<50%体表面积;
3级,严重而广泛的红皮症或斑、丘疹或疱疹;脱 屑面积>50%体表面积;
4级,广泛表皮剥脱、溃疡性或大疱性皮炎;
5级,死亡。
24
三 皮疹的治疗
以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为主。 l级皮疹:局部抗生素和弱糖皮质激素药物,如红霉素、克
EFGR基因突变& ALK阴性& 非鳞癌
EFGR基因突变& ALK 阴性&鳞癌
EGFR TKI 一线
推荐Crizotinib 一线或二线
Bevacizumab* 适合
推荐 紫杉醇/卡铂+
贝伐单抗 或
培美曲塞/顺铂 +/-贝伐单抗
Bevacizumab* 不适合
推荐 培美曲塞或多西他 赛或吉西他滨或紫 杉醇联合铂类(顺
厄洛替尼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炎,发生率为 0.4%~5.8%,性别、吸烟史、预先存在肺纤维化 是导致ILD发生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21
四 多器官功能障碍
厄洛替尼可同时或先后导致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22
护理
一 用药健康指导 服用靶向药物前,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药物的服用
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可漏服 或超量服用;明确减量或停药是严重皮肤不良反应治 疗失败后的最终选择,只有皮肤反应持续2~4周仍无 法消除时才中断治疗。以及出现皮疹时的处理措施。
及时修剪指甲,勿抓挠皮肤,特别是有水疱和丘疹的部 位,以免加重瘙痒或皮肤感染;
甲沟炎应以预防为主,选择宽松透气的软底鞋,避免摩 擦;有足癣者可以用温水或使用盐水泡足,并涂抹润肤 露,以预防足部皮疹;
《肺癌免疫治疗》课件
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 ,使其更有效地识别和攻击肺癌细胞 。
肺癌免疫治疗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免疫学基础研究的起步,人们对免疫系 统有了初步认识。
21世纪初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和免疫治疗技 术的发展,肺癌免疫治疗逐渐受到重
视。
20世纪中叶
免疫治疗开始应用于临床,但效果并 不理想。
控制肿瘤进展
免疫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的进展,使肿瘤缩小或 稳定。
改善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能够减轻肺癌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04
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肺癌免疫治疗最新研究成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针对PD-1、PD-L1和CTLA-4等免疫检查点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肺癌患提供了新的治疗选 择。
细胞免疫疗法
CAR-T细胞和TCR-T细胞等细胞免疫疗法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趋势
联合治疗
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化疗、放 疗和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是未来的研 究趋势,有望进一步提高肺癌的治疗 效果。
个体化治疗
基于基因组学、免疫组学和临床表型 等信息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将逐渐 成为研究热点。
近年来
随着PD-1/PD-L1抑制剂等新型免疫 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肺癌免疫治 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肺癌免疫治疗的重要性
01
肺癌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 方法,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 治疗选择。
02
与传统化疗相比,肺癌免疫治疗 具有更低的毒性和更好的耐受性
。
肺癌免疫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 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浅谈培训课件
具体用法:
*
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浅谈
若一线化疗之前检测出ALK重排,首选用药艾乐替尼(Alectinib)、克唑替尼(Crizotinib)或色瑞替尼(Ceritinib); 若一线化疗过程中检测出ALK重排,则完成化疗用药方案,或者中断化疗,首选用药艾乐替尼、克唑替尼或色瑞替尼。 如果进展,可选择换用艾乐替尼、色瑞替尼或布格替尼(Brigatinib)。
EGFR-TKI耐药的分子机制
*
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浅谈
在TKI耐药性的EGFR突变患者中,T790M 出现的几率高达50% T790M:20外显子第790位点蛋氨酸 (M)替代苏氨酸(T),出现了位阻效应,减弱了与EGFR的ATP结合力;T790M突变增加了EGFR- L858R突变体与ATP的亲和力,而产生对TKI的获得性耐药 T790M可直接影响药物发挥作用,当患者被检测到出现T790M 突变后,即出现对厄洛替尼耐药性现象;但当突变只出现在第19位外显子时,耐药性情况则可能出现逆转基于此现象,靶向T790M突变出现了所谓第三代治疗EGFR-TKIs耐药性药物AZD9291(奥希替尼)
具体用法
*
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浅谈
首选克唑替尼,可选色瑞替尼,用法用量参照上文。
3.ROS1重排阳性
*
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浅谈
一线使用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Dabrafenib + trametinib)。发生进展后考虑一线化疗。 药物用法及用量 达拉非尼口服150mg,1日2次(间隔12小时),曲美替尼口服2mg,一日1次,达拉非尼应于每日同一时间服用,二者均应至少于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 如漏服,达拉非尼不得在下次给药前6小时补服,曲美替尼不得在下次给药前12小时内补服。
*
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浅谈
若一线化疗之前检测出ALK重排,首选用药艾乐替尼(Alectinib)、克唑替尼(Crizotinib)或色瑞替尼(Ceritinib); 若一线化疗过程中检测出ALK重排,则完成化疗用药方案,或者中断化疗,首选用药艾乐替尼、克唑替尼或色瑞替尼。 如果进展,可选择换用艾乐替尼、色瑞替尼或布格替尼(Brigatinib)。
EGFR-TKI耐药的分子机制
*
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浅谈
在TKI耐药性的EGFR突变患者中,T790M 出现的几率高达50% T790M:20外显子第790位点蛋氨酸 (M)替代苏氨酸(T),出现了位阻效应,减弱了与EGFR的ATP结合力;T790M突变增加了EGFR- L858R突变体与ATP的亲和力,而产生对TKI的获得性耐药 T790M可直接影响药物发挥作用,当患者被检测到出现T790M 突变后,即出现对厄洛替尼耐药性现象;但当突变只出现在第19位外显子时,耐药性情况则可能出现逆转基于此现象,靶向T790M突变出现了所谓第三代治疗EGFR-TKIs耐药性药物AZD9291(奥希替尼)
具体用法
*
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浅谈
首选克唑替尼,可选色瑞替尼,用法用量参照上文。
3.ROS1重排阳性
*
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浅谈
一线使用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Dabrafenib + trametinib)。发生进展后考虑一线化疗。 药物用法及用量 达拉非尼口服150mg,1日2次(间隔12小时),曲美替尼口服2mg,一日1次,达拉非尼应于每日同一时间服用,二者均应至少于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 如漏服,达拉非尼不得在下次给药前6小时补服,曲美替尼不得在下次给药前12小时内补服。
肺癌化疗及靶向治疗PPT课件
23
来源不同
规格与辅料不同
紫杉醇 规格: 30mg/瓶。 辅料: 聚氧乙基蓖 麻油,无水乙醇。 多西他赛 规格: 20mg/瓶。 辅料: 吐温(聚山 梨酯)80
紫杉醇来源于美国西部紫
杉树皮中分离得到 多西紫杉醇来源于欧洲针 叶为原料的半合成品
24
长春瑞滨 N
NP方案 长春瑞滨+顺铂
机制:与β -微管蛋白共价结合位点结合,阻滞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并 诱导微管解聚,干扰细胞有丝分裂达到抗肿瘤作用。 临床药理:通过肝P450同工酶CYP3A4代谢,半衰期18-49h。血胆红素水 平大 于1.5mg/dl的患者,第一次给药剂量应减少50%。
MTX 甲氨蝶呤 5-FU 氟尿嘧啶 FT-207 替加氟 S-1 替吉奥(替加氟 吉美嘧啶 奥替拉西钾) Xeloda 卡培他滨 GEM 吉西他滨 MTA 培美曲塞
抗恶性肿瘤药物按作用机制分类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抗嘌呤药:即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如巯嘌呤、硫鸟嘌 呤、喷司他丁等。 抗嘧啶药:主要靠抑制嘧啶的生物合成而起到抗瘤作用, 如:氟尿嘧啶。 抗叶酸药: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甲氨蝶呤。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羟基脲。 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增殖、非增殖两个细胞群 增殖细胞群:是指处于不断按指数分裂增殖的细胞,它们 对肿瘤的生长、复发和转移起决定性作用。 细胞增殖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起到第二次分裂完成 为止。 所有细胞在增殖过程中都有相似的周期过程;
细胞增殖周期分为四期
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
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ppt课件
次要终点
ASCO 2015. Abs. 8009.
ORR,% (95% CI)
P值
最佳缓解,% CR PR SD PD 无法判断
中位DOR,月 (范围)
中位TTR,月 (范围)
次要终点
Nivolumab N=135
20 (14,28)
0.0083
多西他赛 N=137
9 (5,15)
1 19 29 41 10
患者根据既往维持治疗和治疗线数分层(二线 vs 三线)
PD-L1表达利用Dako/BMS自动化IHC分析14,15
a 维持治疗包括培美曲塞,贝伐单抗,或厄洛替尼;b 由研究者评估的RECISTv1.1标准
主要终点 OS
ORR
ORR (95%CI) Odds Ratio (95%CI) P value a 最佳总体缓解,%
N=582
随机分组 1:1
Nivolumab 3mg/kg iv q2w直到疾病进展 或 不可耐受的毒性 N=292
多西他赛 75mg/m2 q3w 直到疾病进展 或
不可耐受的毒性 N=290
主要终点:
- OS 次要终点: - ORR b - PFS b - 安全性 - 根据PD-L1表达 的疗效
- 生活质量 (LCSS)
究(CheckMate 017)
ASCO 2015. Abstract 8009.
研究设计
• IIIb/IV期 鳞状NSCLC • 既往接受过1次含铂双
药化疗
• ECOG PS 0-1 • 对治疗前的肿瘤标本
(档案标本或新鲜标本) 进行PD-L1分析
N=272
Nivolumab 3mg/kg IVgtt Q2W
肺癌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7
靶向治疗的常见种类
6. 抗CD20的单抗,如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7. IGFR-1激酶抑制剂,如NVP-AEW541; 8. mTOR激酶抑制剂,如CCI-779; 9.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如Bortezomib; 10.其他,如Aurora激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s)抑制剂等。
29
范得他尼—006 号研究
• 006 号研究比较TXT 75 mg /m2+ 范得他尼( 100 mg 或300 mg) 或TXT + 安慰剂对127 例ⅢB-Ⅳ 期一线铂 类化疗失败的NSCLC 患者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 结果表明范得他尼300 mg 组的有效率, 疾病控制率 和生存明显优于范得他尼100 mg 组和TXT 单药组 ( 有效率分别为18% , 26%和11% ; 疾病控制率各组分 别为64% 、83% 和56% ; 存活时间分别为18. 7 周, 17. 0 周和12 周) 。
27
范得他尼
• Ⅰ期临床研究显示剂量限制性毒性为腹 泻、高血压和皮疹。常见的毒副作用是 腹泻、皮疹、恶心、呕吐以及无症状的 QT间期延长。毒副作用与剂量相关, 最 大耐受剂量( MTD) 为300 mg。 • 2006 年2月批准范得他尼为治疗甲状腺癌 快速通道药物。
28
范得他尼—003 号研究
11
EGFR途径药物
• EGFR单克隆抗体结合 (cetuximab) • 下游的小分子 TKIs (erlotinib和gefitinib [Iressa]).
12
Gefitinib上市前
• 选择性EGFR TK inhibitor • 2003年5月快速批准用于进展期NSCLC的治 疗 起初的研究是满意的。 • gefitinib 联合或序贯含铂方案没有提高OS、 PFS和TTP • Phase II trials 研究了单药解救治疗的疗效, 对于 RR、疾病控制、生存期有部分效果,毒 性也适度。
靶向治疗的常见种类
6. 抗CD20的单抗,如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7. IGFR-1激酶抑制剂,如NVP-AEW541; 8. mTOR激酶抑制剂,如CCI-779; 9.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如Bortezomib; 10.其他,如Aurora激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s)抑制剂等。
29
范得他尼—006 号研究
• 006 号研究比较TXT 75 mg /m2+ 范得他尼( 100 mg 或300 mg) 或TXT + 安慰剂对127 例ⅢB-Ⅳ 期一线铂 类化疗失败的NSCLC 患者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 结果表明范得他尼300 mg 组的有效率, 疾病控制率 和生存明显优于范得他尼100 mg 组和TXT 单药组 ( 有效率分别为18% , 26%和11% ; 疾病控制率各组分 别为64% 、83% 和56% ; 存活时间分别为18. 7 周, 17. 0 周和12 周) 。
27
范得他尼
• Ⅰ期临床研究显示剂量限制性毒性为腹 泻、高血压和皮疹。常见的毒副作用是 腹泻、皮疹、恶心、呕吐以及无症状的 QT间期延长。毒副作用与剂量相关, 最 大耐受剂量( MTD) 为300 mg。 • 2006 年2月批准范得他尼为治疗甲状腺癌 快速通道药物。
28
范得他尼—003 号研究
11
EGFR途径药物
• EGFR单克隆抗体结合 (cetuximab) • 下游的小分子 TKIs (erlotinib和gefitinib [Iressa]).
12
Gefitinib上市前
• 选择性EGFR TK inhibitor • 2003年5月快速批准用于进展期NSCLC的治 疗 起初的研究是满意的。 • gefitinib 联合或序贯含铂方案没有提高OS、 PFS和TTP • Phase II trials 研究了单药解救治疗的疗效, 对于 RR、疾病控制、生存期有部分效果,毒 性也适度。
肺癌最新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02 03
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肺癌细胞中存在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如PI3K/Akt/mTOR、 Ras/MAPK等。这些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可以导致细胞生长、增殖和转 移等过程的异常。
免疫逃逸
肺癌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如表达免疫抑制分子、 诱导免疫细胞凋亡等。这些机制可以降低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 肺癌的发展和转移。
一线治疗研究进展
针对EGFR基因突变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如L858R突变和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已 有多种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等获得批准。这些药物显著提高了患
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针对ALK基因重排
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已有多种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色瑞替尼和 艾乐替尼等获得批准。这些药物在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效果。
联合治疗策略
联合治疗的意义
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肺癌靶向治疗中,单一药物往往难以 完全控制肿瘤进展,联合治疗可以同 时作用于多个靶点,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已有多个临床试验在探索联合治 疗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并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
联合治疗模式
包括靶向药物联合、靶向药物与传统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联合 等模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靶向治疗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靶向治疗可分为小分子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两类。小分子抑制 剂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内关键酶或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作用,而单克隆抗体则 通过与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结合,触发免疫反应。
肺癌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
肺癌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肺癌细胞中异常表达的某些基因或蛋白质,如EGFR、ALK、ROS1等。通过抑制这些基因或蛋白质的 功能,肺癌靶向治疗可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扩散。
肺癌的靶向治疗法PPT课件
详细描述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非小细胞 肺癌占肺癌的80%以上,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亚型;小细胞肺 癌则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较快。
肺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结词
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 吸烟、职业暴露、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等。
VS
详细描述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吸 烟可增加患肺癌的风险;职业暴露于石棉 、砷、铬等有害物质也可引发肺癌;此外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对肺癌的发生起 到一定作用。肺癌的发生涉及多种基因的 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导致细胞生长和 凋亡的异常调控。
肺癌的靶向治疗法ppt课件
目录
• 肺癌概述 • 肺癌的靶向治疗原理 • 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法 • 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与进展 • 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与副作用 • 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
01
肺癌概述
肺癌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支气管或肺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非小细胞肺 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
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动能力、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 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状况评估
社会支持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等, 了解患者的情感状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评估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包括家庭、 朋友、社区等提供的支持,以了解社会支 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从而判断治疗效果。
生存期延长
靶向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 期,改善生活质量。
症状缓解
减轻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通过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评估靶向治疗对肿瘤细胞的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非小细胞 肺癌占肺癌的80%以上,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亚型;小细胞肺 癌则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较快。
肺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结词
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 吸烟、职业暴露、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等。
VS
详细描述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吸 烟可增加患肺癌的风险;职业暴露于石棉 、砷、铬等有害物质也可引发肺癌;此外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对肺癌的发生起 到一定作用。肺癌的发生涉及多种基因的 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导致细胞生长和 凋亡的异常调控。
肺癌的靶向治疗法ppt课件
目录
• 肺癌概述 • 肺癌的靶向治疗原理 • 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法 • 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与进展 • 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与副作用 • 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
01
肺癌概述
肺癌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支气管或肺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非小细胞肺 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
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动能力、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 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状况评估
社会支持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等, 了解患者的情感状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评估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包括家庭、 朋友、社区等提供的支持,以了解社会支 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从而判断治疗效果。
生存期延长
靶向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 期,改善生活质量。
症状缓解
减轻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通过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评估靶向治疗对肿瘤细胞的
肺癌免疫治疗2024医学PPT课件
02 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在晚期肺癌中 的效果有限。
03 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不同患者的基因突变和免疫状态差异大,需要个 体化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原理与优势
01 免疫治疗原理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 细胞。
02 免疫治疗优势
具有持久性、针对性和较低的副作用,可与传统 治疗手段联合使用。
不同分期患者治疗方案选择
早期肺癌患者
对于可手术的早期患者,免疫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降低复 发风险。
晚期肺癌患者
免疫治疗可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方案,与化疗、放疗等联合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复发或转移性肺癌患者
免疫治疗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手段,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联合用药策略及效果评估
发和学术交流。
国内交流
中国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学 者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
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患者教育与支持
国内外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 学者积极参与患者教育和支持工 作,提高患者对免疫治疗的认知 度和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的提
升。
04
肺癌免疫治疗安全性与副作
类型的副作用,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炎、抗
过敏、保护脏器功能等。
对于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止 免疫治疗,并给予积极的对症
支持治疗。
加强多学科协作,确保患者得 到全面、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
01 患者教育
02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免疫治疗的目的、过程及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类型及表现
免疫相关性肺炎
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 发热等,需密切关注患者 呼吸功能。
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在晚期肺癌中 的效果有限。
03 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不同患者的基因突变和免疫状态差异大,需要个 体化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原理与优势
01 免疫治疗原理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 细胞。
02 免疫治疗优势
具有持久性、针对性和较低的副作用,可与传统 治疗手段联合使用。
不同分期患者治疗方案选择
早期肺癌患者
对于可手术的早期患者,免疫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降低复 发风险。
晚期肺癌患者
免疫治疗可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方案,与化疗、放疗等联合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复发或转移性肺癌患者
免疫治疗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手段,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联合用药策略及效果评估
发和学术交流。
国内交流
中国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学 者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
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患者教育与支持
国内外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 学者积极参与患者教育和支持工 作,提高患者对免疫治疗的认知 度和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的提
升。
04
肺癌免疫治疗安全性与副作
类型的副作用,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炎、抗
过敏、保护脏器功能等。
对于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止 免疫治疗,并给予积极的对症
支持治疗。
加强多学科协作,确保患者得 到全面、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
01 患者教育
02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免疫治疗的目的、过程及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类型及表现
免疫相关性肺炎
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 发热等,需密切关注患者 呼吸功能。
肺癌靶向治疗专家共识【共49张PPT】
EURTAC: OS and PFS Across Patient Subgroups
No PFS benefit of erlotinib vs chemotherapy among former smokers
All < 65 yrs ≥ 65 yrs
Male Female
PS 0 PS 1 PS 2 Current smoker Former smoker Never smoker Exon 19 deletion L858R mutation
驱动基因检测小结
• NSCLC患者治疗前应尽量获取标本,进行EGFR基因 突变检测
• EGFR检测推荐采用高敏感度的检查方法,如ARMS 法
• 对于没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建议进行ALK和 R0S-1融合基因检测
• 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同时进行EGFR、ALK和R0S-1基 因检测
EGFR-TKI治疗
2009年,IPASS:首次证实亚裔非吸烟或曾轻度吸烟的肺腺癌患者, 吉非替尼 一线治疗优于卡铂联合紫杉醇两药化疗方案,特别是EGFR突变的患者,其 PFS显著延长(9.5个月vs. 6.3个月,HR=0.48,P<0.0001)
2010年,在《柳叶刀》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先后发表的WJTOG3405和 NEJSG002研究,再次证实了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一线吉非替尼较标准含铂 两药方案显著延长PFS分别为(9.2月vs. 6.3月, HR=0.489,P<0.0001)和 (10.8月vs. 5.4月,HR=0.30,P<0.001)
EGFR-TKI一线治疗
PFS研究结果
NEJ002研究
EGFR-TKI一线治疗
OS研究结果
EGFR-TKI一线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135
多西他赛 75mg/m2 IVgtt Q3W
N=137
PD 或不可耐受的毒性
• 首要终点:OS(预设一次中期分析,中期分析OS边界为 p<0.03) • 次要终点:ORR、PFS、安全性、QoL、PD-L1表达与疗效的关系
ASCO 2015. Abs. 8009.
主要终点
ASCO 2015. Abs. 8009.
究(CheckMate 017)
ASCO 2015. Abstract 8009.
研究设计
• IIIb/IV期 鳞状NSCLC • 既往接受过1次含铂双
药化疗
• ECOG PS 0-1 • 对治疗前的肿瘤标本
(档案标本或新鲜标本) 进行PD-L1分析
N=272
Nivolumab 3mg/kg IVgtt Q2W
Anti-PD-L1
1. Chen, et al. 2012; 2. Paterson, et al. 2011 3. Yang, et al. 2011; 4. Brahmer, et al. 2012
PD-1单抗Nivolumab对比多西他赛在先前接受过治 疗的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III期临床研
Phase I Study of Pembrolizumab Plus Ipilimumab as Second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KEYNOTE-021 Cohort D
Pembrolizumab (pembro; MK-3475) plus platinum doublet chemotherapy (PDC) as front-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KEYNOTE-021 Cohorts A and C
KEYNOTE-024: Phase III trial of pembrolizumab (MK-3475) v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that expresses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
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
病例引发思考,需求引领潮流
• 男性,72岁。
• 因“确诊左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7年复发伴胸痛、
腹胀10天”于2015年1月16日入院
• 既往治疗经过:
2014年3月起予紫杉醇+卡铂化疗3个周期. 2014年10月起予希罗达口服 d1-14. 2014年10月起予肝脏肿瘤转移灶伽马刀治疗8次.
A Phase III Study (CheckMate 017) of Nivolumab (AntiProgrammed Death-1) vs Docetaxel in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or Metastatic Squamous (SQ) Cell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抗PD-L1
抗 PD-1/PD-L1作用机制
抗PD-1阻断肿瘤细胞核PD-1之间的共抑制信 好,保留肿瘤细胞核B7.1之间的作用
抗PD-L1 可以阻断肿瘤细胞与 PD-1及B7.1之间的共抑制信号,
避免T细胞活性的下降
PD-L1
PD-1
X
TumPD-L2/PD-1 作用,
Phase II studies of nivolumab (anti-PD-1, BMS-936558, ONO4538)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quamous (sq) or nonsquamous (non-sq)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
抗CTLA-4单抗
• 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抗PD-1
Drug
Abst.No
Nivolumab
LBA109
8009
Pembrolizumab
8027 8011 8031
TPS8103
Abstract Title
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 (CheckMate 057) of Nivolumab (NIVO) Versus Docetaxel (DOC) in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Q) Cell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 是继手术、放疗、化疗、
分子靶向治疗后的第五 种抗肿瘤疗法。
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的靶点
• 詹姆斯·阿利森
(法国)
• CTLA-4 • 1987年发现
• 本庶佑教授
(日本)
• PD-1 • 1992年发现
• 邓列明教授
(中国)
• PD-L1 • 1999年发现
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 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APCs)受体和配体相互作用,调
影响免疫稳态,可能增加自
身免疫反应风险
PD-L1
PD-1
X
PD-L2
Macrophage
Anti-PD1
Tumour cell
PD-L1
X
PD-1
B7.1
B7.1
PD-1
保留 PD-L2/PD-1 作用,减 少对免疫稳态的影响,可以 防止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特别是在肺
X
PD-L1
PD-L2
Macrophage
次要终点
ASCO 2015. Abs. 8009.
ORR,% (95% CI)
P值
最佳缓解,% CR PR SD PD 无法判断
经过上述 治疗后, 肿瘤爆发 性进展
治疗策略探讨
下一步怎么办?
免疫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颈部淋巴结转移灶EGFR,ALK,KRAS均为野生型
手术?
化疗? PS=3
放疗?
放疗后病变进展
什么是免疫靶向治疗?
• 免疫靶向疗法,即免疫
检查点疗法,是通过影 响T细胞调控通路中的 关键分子来增强抗肿瘤 免疫反应,进而达到抗 肿瘤的目的。
多西他赛 75mg/m2 IVgtt Q3W
N=137
PD 或不可耐受的毒性
• 首要终点:OS(预设一次中期分析,中期分析OS边界为 p<0.03) • 次要终点:ORR、PFS、安全性、QoL、PD-L1表达与疗效的关系
ASCO 2015. Abs. 8009.
主要终点
ASCO 2015. Abs. 8009.
究(CheckMate 017)
ASCO 2015. Abstract 8009.
研究设计
• IIIb/IV期 鳞状NSCLC • 既往接受过1次含铂双
药化疗
• ECOG PS 0-1 • 对治疗前的肿瘤标本
(档案标本或新鲜标本) 进行PD-L1分析
N=272
Nivolumab 3mg/kg IVgtt Q2W
Anti-PD-L1
1. Chen, et al. 2012; 2. Paterson, et al. 2011 3. Yang, et al. 2011; 4. Brahmer, et al. 2012
PD-1单抗Nivolumab对比多西他赛在先前接受过治 疗的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III期临床研
Phase I Study of Pembrolizumab Plus Ipilimumab as Second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KEYNOTE-021 Cohort D
Pembrolizumab (pembro; MK-3475) plus platinum doublet chemotherapy (PDC) as front-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KEYNOTE-021 Cohorts A and C
KEYNOTE-024: Phase III trial of pembrolizumab (MK-3475) v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that expresses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
肺癌的免疫靶向治疗
病例引发思考,需求引领潮流
• 男性,72岁。
• 因“确诊左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7年复发伴胸痛、
腹胀10天”于2015年1月16日入院
• 既往治疗经过:
2014年3月起予紫杉醇+卡铂化疗3个周期. 2014年10月起予希罗达口服 d1-14. 2014年10月起予肝脏肿瘤转移灶伽马刀治疗8次.
A Phase III Study (CheckMate 017) of Nivolumab (AntiProgrammed Death-1) vs Docetaxel in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or Metastatic Squamous (SQ) Cell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抗PD-L1
抗 PD-1/PD-L1作用机制
抗PD-1阻断肿瘤细胞核PD-1之间的共抑制信 好,保留肿瘤细胞核B7.1之间的作用
抗PD-L1 可以阻断肿瘤细胞与 PD-1及B7.1之间的共抑制信号,
避免T细胞活性的下降
PD-L1
PD-1
X
TumPD-L2/PD-1 作用,
Phase II studies of nivolumab (anti-PD-1, BMS-936558, ONO4538)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quamous (sq) or nonsquamous (non-sq)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
抗CTLA-4单抗
• 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抗PD-1
Drug
Abst.No
Nivolumab
LBA109
8009
Pembrolizumab
8027 8011 8031
TPS8103
Abstract Title
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 (CheckMate 057) of Nivolumab (NIVO) Versus Docetaxel (DOC) in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Q) Cell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 是继手术、放疗、化疗、
分子靶向治疗后的第五 种抗肿瘤疗法。
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的靶点
• 詹姆斯·阿利森
(法国)
• CTLA-4 • 1987年发现
• 本庶佑教授
(日本)
• PD-1 • 1992年发现
• 邓列明教授
(中国)
• PD-L1 • 1999年发现
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 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APCs)受体和配体相互作用,调
影响免疫稳态,可能增加自
身免疫反应风险
PD-L1
PD-1
X
PD-L2
Macrophage
Anti-PD1
Tumour cell
PD-L1
X
PD-1
B7.1
B7.1
PD-1
保留 PD-L2/PD-1 作用,减 少对免疫稳态的影响,可以 防止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特别是在肺
X
PD-L1
PD-L2
Macrophage
次要终点
ASCO 2015. Abs. 8009.
ORR,% (95% CI)
P值
最佳缓解,% CR PR SD PD 无法判断
经过上述 治疗后, 肿瘤爆发 性进展
治疗策略探讨
下一步怎么办?
免疫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颈部淋巴结转移灶EGFR,ALK,KRAS均为野生型
手术?
化疗? PS=3
放疗?
放疗后病变进展
什么是免疫靶向治疗?
• 免疫靶向疗法,即免疫
检查点疗法,是通过影 响T细胞调控通路中的 关键分子来增强抗肿瘤 免疫反应,进而达到抗 肿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