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能否起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生层次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效果的分层、作业评价的分层四个方面尝试进行分层教学,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课开展的深入,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重点。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认为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中值得一提。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都有所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我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
每个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层次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有些同学接触电脑比较早,接受能力比较强,学习起来比较感兴趣,有些同学则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对电脑并没有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这样,他们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另外,要承认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
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较高层次的学生电脑操作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中层的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一般化,课堂学习中基本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较低层次的学生双基情况比较差,对电脑没有兴趣,接受能力及学习
习惯都比较差。
根据前面的三层标准,在每个学期上课时,我都有意地将各层次
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置,同时,要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乐
观主义态度和学习信心,正确对待分组方式,明确教师的分组目的,防止优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
产生。
二、根据学生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层次水平的知识。对高层次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
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中层次学生,在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要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低层次学生,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
三、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分层的基本要求是:对优生适当放开,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鼓励和扶持为主,重在带领学生学习。另外,在自学的过程中,要求高层次学生尽力辅导低层次学生,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让高层次学生在辅导帮助中完善自我,因为帮助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锻炼。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分层教学的目标,准备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对高层次水平学生进行适当扩展和补充,让学生自己摸索探究,并进行谈论;对低层次学生在练习时进行个别辅导,还要手把手地指导。对中等学生更应注意
他们的学习动机,落实好大纲的要求。
四、在作业的评价过程中实施分层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给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并针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承认学生实际掌握水平之间的差异,充分肯定他们各自的成绩,并鼓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各自提高。例如:每一次操作课给学生打的实践综合分,既包括了学生的实际上机成绩,也包含了对这个同学个人努力的一种承认,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实质上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为不同层
次的学生设计施教方法和内容,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成功的机会,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最终达到让
全体学生都能掌握信息技术这一技能,提高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 孙建国,《课堂差异分层教学策略》,《中国教育报》,2002年第4版
[3] 黎志明,《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