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发明可自我溶解的牛奶胶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教信息

德国发明可自我

溶解的牛奶胶嚢

德国马丁 .路德大学研究人 员发明了一种在热饮料里可自我 溶解的牛奶胶囊,这种胶囊可方 便地用在会议、飞机等快捷热饮 供应场所,减少牛奶的塑料或纸 壳包装。这项发明刊登在最近的 《化学工程和技术》杂志上。

据马丁 •路德大学的韦尔纳 博士介绍,发明这项牛奶胶囊工 艺的是其导师,马丁 •路德大学工 程科学中心的约阿希姆•乌利齐 教授。牛奶胶囊是利用糖皮作为 胶囊外壳,里面含有方糖、牛奶和 炼乳,当牛奶胶囊接触到热液体 时会自动溶解。

生产胶囊的方法相当简单,首先是将牛奶和糖按配方制成奶 液,然后将热奶液注入成形模具 中,再控制温度使其冷却。液体边 缘多余的糖会随着温度变化产生 结晶,并形成内含奶糖溶液的胶 囊。整个生产步骤看似非常简单,但研究人员通过反复试验,才掌 握了生产牛奶胶囊的最佳配方和 冷却工艺。

目前已研制出甜味和微甜两 种牛奶胶囊,还在研究原味牛奶 胶囊,以满足不同口味的消费者 需求。韦尔纳博士称,牛奶胶囊可 按不同的形状生产,能在常温下 存放,生产出的胶囊至少可保存3 个星期。他们的工艺还可应用于 其他液体胶囊,例如水果汁浓缩 胶囊。

约阿希姆•乌利齐教授领导 的团队多年前就开始研究胶囊制 作工艺,并研究如何使结晶成形 工艺适合药物胶囊等工业化应用。乌利齐教;授称,新型的自我溶 解胶囊具有很多潜在用途,如替代目前在会议或飞机航班上大量

使用的塑料盒咖啡炼乳。乌利齐

教授发明的这项工艺2015年已

申请了专利,但还没有成为产品,

大量廉价的牛奶胶囊工业化生产

工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摘自《科技日报》)

不用割掉美科学家用

基因编辑“去掉”奶牛角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

分校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

育出一种不长角的牛,希望农民、

路人和其他动物因此更少受到伤

害。学校动物遗传学家艾利森•范

艾尼纳姆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

上说,他和同事利用一种改名为

C R IS P R的基因编辑技术,除去

了荷斯坦奶牛负责角生长的

D N A。用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

技术培育出两头天生不长角的荷

斯坦奶牛,本应长角的地方被一

层絨毛覆盖。

为了保护挤奶工和其他动物

安全,饲养员会在牛出生后不久

割掉牛角或用烙铁把牛角尖端熨

平。不但给牛造成很大痛苦,也十

分麻烦。

范艾尼纳姆说,基因编辑技

术能在牲畜育种计划中精确地加

入基因变异,可以弥补传统育种

技术的不足。不过,这一技术当前

仍存在争议。(新华网)

基因组选择时代的自

主培育种公牛战略

奶牛基因组选择的育种方

案,极大地突破了奶牛育种世代

间隔的约束瓶颈,提高传统育种

效率,进而为奶牛育种企业提高

效益提供新途径。通过基因组选

择可以实现初生公牛的早期选

择,进而可以节约待定青年公牛

的养殖成本,提高乳用种公牛的

平均选育效益。通过直接销售基

因组选择公牛的冻精,不仅缩短

了奶牛育种的世代间隔,增加遗

传进展,同时更直接降低了奶牛

育种企业的运行成本,增加企业

收益。

2017年6月17日,中国奶

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

“基因组选择时代的自主培育公

牛战略”专场于南京国际博览会

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专场由中

国农业大学教授王雅春主持,出

席本次专场还有中国农业大学

张沅教授、张勤教授、全国畜牧

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孙飞

舟副处长、中国农业大学张胜利

教授、孙东晓教授、宁夏大学史

远刚教授、北京奶牛中心刘林博

士、上海奶牛育种中心有限公司

刘光磊博士、张华林博士和山东

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高运

东总经理。来聆听的观众不仅有

来自科研院所的教师、学生,也

有来自育种企业的销售、技术经

理,还有来自种公牛站及奶牛场

的一线技术人员;除了遗传育种

专业的观众,还有一些奶牛营

养、草业、繁殖专业的技术人员,

15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张勤教授就“奶牛基因组选

择技术进展”作了报告。他首先

介绍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基本过

程,随后又介绍了中国荷斯坦牛

的基因选择项目以及建立我国荷

斯坦奶牛核心群和自有遗传评估

体系的必要性。较低联系性的牛

群之间遗传评估成绩参考的可靠

性会显著降低,联系性建立于相

似的养殖环境,饲养条件和基因

新疆畜牧业2017年第32卷第10期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