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柱式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_姜文忠

合集下载

义城煤矿采空区瓦期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义城煤矿采空区瓦期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供 了科 学的依 据 关 键词 :采空 区 ; 瓦斯浓度 ; 分布 中国分类 号 : D 7 2 2 T 1 . 文 献标识 码 : I
考察采空 区瓦斯浓度 分布和高浓 度区域, 对
确定瓦斯抽放参数十分重要 , 它直接影响瓦斯抽
放量、 抽放浓度等参数。这对有效地提高抽放效 果, 消除或减轻工作面瓦斯威胁 , 提高工作面安全 水平 , 有效地回收瓦斯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弄 清 阳城 、 水 矿 区房 柱 式 回采 工 作 面 沁 采空区瓦斯浓度分 布规律 , 为今后采空区瓦斯抽 放治理提供依据, 我们在义城煤矿 31 工作面进 21 行 了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测定 。
根据实际测 定结果 . 我们对所得数据进行宏 观等浓度线分析 , 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处理 , 将数
据分段 平均 , 然后 在 坐标 图上 , 制成采 空 区瓦 斯 绘 浓度分 布 图( 2 。 图 )
时 ,r 孽 ■^ 奸 二t _ ^ -

:. . .


l】 2 1 【 1
井 绝对 瓦斯 涌 出量 逐渐增 大
3 1 工作面位于 12盘区 , 向长 30m, 21 1 走 0 倾 斜宽 2 I, 5 n 煤层平均厚度 5 9 I, 5 n 倾角 r~3; 。工 作面无断层等大的地质构造 ; 采用房柱式采煤方 法, 每个仓房 宽 1 , 2 n 煤柱宽 5n 一次采全高 , I , I 放 炮落煤 . 人工装煤, 矿车运输 . 采用煤柱支撑法管 理顶板 , 术支柱支 护 : 工作面采用 “ 型通 风方 U”
() 1 通过系 统抽 取各 测点 的气样 进行 分析 . 测
定气体 的瓦斯 浓 度祁氧浓 度

7 -
维普资讯

关于090901回采工作面东部房柱式开采的安全技术措施

关于090901回采工作面东部房柱式开采的安全技术措施

关于090901回采工作面东部房柱式开采的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不浪费资源、提高采出量,根据我矿现090901回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经矿委会研究决定,在090901回采工作面东部采用房柱式开采方法进行回采,为确保安全回采,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望所有回采人员遵照执行。

一、施工方案:回采人员在回采前,首先按照技术科给定的位臵及中线掘一规格为3m×1.8m的贯眼,贯眼掘进到预定长度后,在贯眼左右两侧分别进行房柱回采,房柱回采区域工作面长7米、宽5米,在本区域回采完成后,留设长5米、宽5米的方块煤柱,在进行下一房柱回采区域回采,贯眼左右两侧回采工作面交替推进,在贯眼左帮回采时,右帮留设长5米、宽5米的方块煤柱,在贯眼右帮回采时,左帮留设长5米宽5米的方块煤柱,以此类推,直至此贯眼回采完毕为止,完成以上所述为一回采阶段。

每一回采阶段完成后,在留设5米煤壁的基础上再留设5米房柱后,进行掘进第二回采阶段的贯眼后进行房柱式回采,以此类推,直至此回采工作面推采完毕为止。

(附巷道布臵示意图)二、贯眼掘进形状及规格:1、巷道形状:矩形2、巷道规格:长:90m 净高:1.8m 净宽:3.0m三、贯眼施工方案及工艺1、施工方案:全断面一次成巷。

2、施工工艺:通风——安全检查——钻眼——装药——爆破——吹散炮烟——运煤——支护——接溜(1)、安全检查:班组长和作业人员在进入工作面时,应首先检查工作范围内的顶板及煤帮,并检查工作面机械设备有无不安全隐患,处理后才准下道工序作业;另外,要检查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最后由班组长下达开工命令进行作业。

(2)钻眼爆破作业工作面使用MZ—1.2A型手持式煤电钻,1.5M长钻杆打眼;瞬发电雷管,2#矿用乳化炸药爆破;MFB—100型发爆器放炮;黄土炮泥充填炮眼;炮眼布臵采用锤形掏槽。

(3)装载与运输工作面采用SGD420/30型刮板输送机运输,放炮后由人工用铁锹装入刮板运输机,其运输路线如下:工作面——090901上回采切眼—090901回风顺槽——0909运输上山——9#煤开拓运输大巷——联络巷——主运输大巷——主斜井——地面(4)、支护在工作面作业过程中,每向前掘进1m在离巷道左右帮两侧0.3m 处支一根戴帽单体液压支柱,要挖柱窝,支柱与支柱必须打成一条直线,并且要打紧打牢靠,严禁支在浮煤、活矸上。

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综合防治技术

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综合防治技术

·安全技术·文章编号:1003-496X(2003)11-0006-02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综合防治技术秦玉金1,王海山2,姜文忠1(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辽宁抚顺113001;2.安阳矿务局龙山煤矿,河南安阳455133)摘要:根据阳城、沁水矿区旧式采煤方法的工艺特点,叙述了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的根本原因以及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特征,详细介绍了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综合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T D712+.72文献标识码:B据不完全统计,阳城、沁水矿区已有30个矿井共发生了60次瓦斯爆炸(燃烧)事故,全部发生在旧式(房柱式)采煤工作面,其中26起发生在采空区内,所占比重高达43.3%。

由此可见,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事故已经严重地威胁着该矿区的安全生产,所以研究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综合防治技术对于保证该矿区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瓦斯爆炸(燃烧)有3个必要条件:火源、足够的氧气和适宜的瓦斯浓度,这3个条件缺少一个就不会发生爆炸或燃烧。

通过对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事故原因分析以及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机理的研究表明:在适宜的瓦斯浓度和足够的氧浓度下,顶板断裂冒落过程中砂岩之间的相互摩擦是引燃引爆采空区瓦斯的根本原因。

因此,防治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的关键就是如何阻止这3个必要条件同时具备。

根据阳城、沁水矿区房柱式采煤工艺特点和采空区瓦斯分布特征,为防止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采取了综合治理的方法。

1采空区快速密闭采空区快速密闭的作用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用特殊的密闭材料,在半开放式采空区与回采工作面之间打上密闭墙,将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完全封闭,使采空区内涌出的瓦斯不能涌向工作面,从而使采空区内瓦斯浓度迅速升高到爆炸上限以上,氧浓度急速下降到瓦斯爆炸(燃烧)所需氧气浓度下限以下,以防止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

2001年6月,利用聚氨酯快速密闭材料在沁水县加丰煤矿北巷1#回采工作面进行了快速密闭试验。

综采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分析

综采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分析

综采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分析作者:韩晓强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9年第01期摘要:文中对5802综采工作面沿着煤层倾向及走向方向的瓦斯涌出规律进行分析,并从加强回采面通风、上隅角瓦斯防治、加强矿压观测、加强回采面瓦斯抽采等方面提出了综采面瓦斯防治措施,以期能更好的对瓦斯进行治理,保证回采面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瓦斯防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煤矿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日益提升,单个回采工作面的产量得到显著的提升,数百万吨甚至千万吨回采面也不断的增加,采煤工作面煤炭产量大、推进的速度较快、煤体的破碎程度显著增加,大量的瓦斯从破碎的煤体中涌出,时常会引起回采工作面回瓦斯超限。

因此,有必要针对综采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对瓦斯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采用瓦斯防治措施,以便保障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1矿井概况山西某矿位于山西中部,为兼并整合主体矿井,矿井的保有煤炭储量在2.4亿t,设计的矿井产量在600万t/a,井田面积在7.463lkm2,矿井开拓采用斜井一平硐方式,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生产工艺,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层具有自燃发火特性。

矿井的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式,主斜井,平硐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现井下正常开采的工作面为5802综采工作面,开采的5号煤层厚度平均在4.6m,煤层瓦斯含量为5m3/t,煤层的直接顶为泥岩,厚度在4.5m,直接底为泥岩,厚度在3.5m。

2瓦斯涌出分布规律分析2.1回采面瓦斯测点布置在回采工作面从工作面的进风巷(端头位置)向回风巷(端尾位置)每隔15m设置一个瓦斯测站,分别用I、II、III--…等进行表示,具体布置如图1所示,沿着回采面走向上从煤壁向采空区方向布置测线,一个测线工布置5个测点,共布置45个测点。

2.2走向方向瓦斯分布规律2.2.1端头位置在工作面的进风侧(端头位置)取测试单元为I,从1号~5号测点,瓦斯的浓度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整体的浓度变化不大。

房柱式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技术

房柱式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技术

房柱式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技术武文财【摘要】In room and pillar tang conduit coal mine goaf of 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 roof management as the background, using the pressure release blasting technology processing room mining area coa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sign for different blasting blasting scheme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e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produces a large number of advanced fracture after blasting, the coal pillar and roof strata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mobile station and the mine pressure appear is not obvious, and prove that 22 coal pillar has instability after blasting, thus effectively avoid the rock-burst disaster occurred during coal pillar, the blasting effect is remarkable.%以唐渠沟煤矿房柱式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为背景,利用泄压爆破技术处理房采区集中煤柱,针对爆破对象不同设计了不同的爆破方案并现场进行了实施,结果表明,爆破后地表产生大量超前裂隙,位于煤柱及顶板岩层中的测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移动,现场矿压显现不明显,证明22煤煤柱在爆破后已经失稳,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过煤柱期间冲击矿压灾害的发生,爆破效果显著.【期刊名称】《煤》【年(卷),期】2017(026)003【总页数】3页(P18-20)【关键词】卸压爆破;集中煤柱;矿压显现【作者】武文财【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山西太原 030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235.37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强度的加大,一些埋藏条件较好的煤层已经逐渐开采完毕,煤炭开采逐渐向深部延伸。

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及抽放方法研究

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及抽放方法研究

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及抽放方法研究摘要:为了有效的降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涌出及上隅角瓦斯浓度,对采空区顶板裂隙变化及瓦斯流动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并根据上述理论提出了“分源抽放”的综合治理方法。

经过在**煤矿12081工作面试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隅角瓦斯浓度由原来的0.6%左右下降到0.4%,瓦斯浓度降低了33.3%,高位钻场单孔瓦斯抽放浓度平均为34%,瓦斯流量为0.062m3/min,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采空区;瓦斯;顶板;抽放在开采高瓦斯煤层,特别是开采厚煤层时,从邻近层、煤柱及采掘空间丢失的煤中向开采层采空区涌出大量瓦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采空区面积的日益增大,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占矿井瓦斯涌出总量的比例日益增大,一些矿井高达40%~60%[1]。

不仅如此,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的不断增大使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急剧增加,很容易造成瓦斯超限,给矿井安全和瓦斯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为了有效的降低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及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我们对采空区的顶板裂隙变化及瓦斯流动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抽放方法。

1 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分析1.1 采空区顶板裂隙分布规律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煤层、围岩均属于孔隙-裂隙结构体,不同的煤层、岩层的孔隙、裂隙尺寸、结构形式以及发育程度差别很大。

其孔隙、裂隙的闭合程度对地应力的作用敏感,地应力增高时,其闭合程度增大,透气性降低;在地应力降低时,裂隙伸张,透气性增加。

一般情况下,煤层开采后采空区的顶板形成两类裂隙:一类是离层裂隙,是随岩层下沉在层与层之间出现的岩层裂隙;另一类为竖向破断裂隙,是随岩层下沉破断形成的穿层裂隙。

根据煤层顶板上覆岩层的运动特征,当上覆岩层下沉稳定后,可将上覆岩层采动裂隙划分为“竖三区”和“横三区”,即在采空区沿垂直方向由下往上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在相应的区域内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竖向破坏裂隙;而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及在工作面的上下顺槽又分为煤壁支撑影响区、离层区、重新压实区,并在相应的区域内形成离层裂隙。

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及抽采方法

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及抽采方法

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及抽采方法摘要:通过对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并结合矿井的实际瓦斯情况,特别是采空区,采取了相应的抽采方法,如高位钻孔抽放,并指出了高位钻孔抽放在顺和煤矿的优化分析关键词:采空区;瓦斯;规律;抽采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goaf gas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and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mine gas, especially the practical goaf, and take the corresponding extraction methods, such as high drilling drainage, and pointed out the high drilling smoke on forever China two ore optimization analysis.Key words:Mined-out area; Gas; The rule; Extraction1 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1.1采空区瓦斯来源分析1.1.1 采空区瓦斯来源煤层开采前,原始的煤层、围岩与瓦斯流体组成的系统处于均衡状态,开采后,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工作面后方的煤层顶板不断冒落下来,形成采空区,采空区上方煤层、岩层产生变形、下沉及断裂等变化,形成裂隙、裂纹,从而改变了瓦斯原来的流动状态和赋存状态,瓦斯从煤层及围岩中通过贯穿的空隙空间向着采空区和工作面流动,甚至大量的涌出。

采空区内瓦斯涌出的能量来源于浓度差(压差)。

由于采空区深部的瓦斯浓度(压力)高于采面瓦斯浓度(压力),而气体总就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压力平衡。

此外在采空区靠近采煤工作面的空间内,由于存在着漏风,在采空区内形成通风负压。

采场范围内涌出瓦斯的地点称为瓦斯源,瓦斯涌出源的多少,各源涌出瓦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采场的瓦斯涌出量。

房柱式回采技术在洋旗矿11030工作面的应用

房柱式回采技术在洋旗矿11030工作面的应用

房柱式回采技术在洋旗矿11030工作面的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在特殊条件下采用房柱式采煤的方法、顶板管理、回收方式及安全技术措施,通过该开采方法的使用,确保了安全,提高了煤炭的产量。

关键词: 房柱式,回采,技术,应用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in the room and pillar type of mining method, roof management, recovery methods and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through the use of the mining method, ensure the safety, improve the coal production.Keywords: room and pillar type, min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1 概况洋旗煤矿位于登封市白坪乡三元村境内,于2005年8月由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原登封市白坪乡三元村一3煤矿和三元昌宏煤矿整合而成。

矿井井田面积2.8313Km2,开采煤层为一3煤层,矿井保有储量198.5万吨,可采储量98万吨,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服务年限6年。

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不易自燃。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设计正常涌水量60m3/h,最大涌水量138 m3/h,目前实际涌水量30m3/h。

矿井采用三条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有主、副斜井、回风井三个安全出口,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放炮落煤回采工艺进行采煤,目前井下布置有一个11030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分别是12轨道下山、12皮带下山。

2 问题的提出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影响,11030工作面下半部及中上部出现了薄煤带(厚度低于0.5m)和局部厚煤带(厚度超过2m),采用长壁式回采时,由于煤层太薄和局部过厚,现有支柱无法架设;如果薄煤带处采用强行法通过,工程量太大并且还要放炮,厚煤处无长支柱支护,严重影响工作面安全。

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作者:杨秀军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23期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杨秀军(开滦钱家营矿业分公司河北唐山 063301)摘要:通过对采空区顶板覆岩活动及空隙介质特征分析,采用现场束管监测的方法来测定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

根据现场观测结果进行了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状态分区,得出采空区后方0-6m范围内的瓦斯稀释的区域;6~10 m范围内的瓦斯聚集区域;10 m以外的范围是瓦斯稳定区域,并根据这个理论,本文主要分析了采空区后方的岩层活动和瓦斯浓度分布的关系,得出造成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不同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采空区瓦斯浓度状态分区岩层活动中图分类号:TD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8(b)-0000-00Goaf ga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Yang Xiujun(Kailuan Qianjiaying mining company in Hebei Tangshan 063301)Abstract: Through the roof rock activities in gob and the porosity media features analysis, Using the method of the scene beam pipe monitoring to determine he Distribution of Gas Density in Gob. According to the scene test results divided the gas density in gob into different regions. Reaching conclusion that 0-6m behind gob is gas dilution area and 0-10m behind gob is gas Gathering area and 10m beyondis gas stabilizing area. We analyzed the rough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distribution of gas density in gob and the strata movement. We get the basiccausing that the differen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gas density in gob.Keywords: Gob; the gas density ; State partitions; Strata movement1 引言随着煤层工作面向前推进,由原始的煤层、围岩与瓦斯流体组成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工作面后方的煤层顶板不断冒落下来形成采空区,采空区上方煤层、岩层产生变形、下沉及断裂等变化形成裂隙、裂纹,从而改变了瓦斯原来的流动状态和赋存状态 [1-4]。

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及分布规律分析

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及分布规律分析

图 2工作面倾斜方向瓦斯浓度 分布图

பைடு நூலகம்
( 5 )沿走向方 向的瓦斯浓度分布规律 。 在 工作面 上半部 , 瓦斯 浓度 由煤壁 向采空 区迅速减小 ; 在工作面 下半部分 ,瓦斯浓 度由煤 壁至采 空区由大到小 、再到大 ,呈一倒 “ 马
鞍 ”形 。
I 1 3 l l 8 工作面采用走 向长臂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全部垮落法管 理顶板的采煤方法,平均采 高 2 . O m 。工作面 以 u 型方式通风 ,计划 配风量 9 5 0 m 。 / m i n 。 工作 面瓦斯采用抽放和风排相结合 的方法 ,以瓦 斯抽 放为主解决瓦斯问题。
( 3 )瓦斯抽放对瓦斯浓度分布规律 的影 响。石台矿 I 1 3 1 l 8工 作面瓦斯采取 的抽放措施有 :采前顺层 孔预 抽,采 空区埋管及 高位 孔抽放 。沿工作面倾斜方 向,瓦斯浓度从进 风到 回风 瓦斯浓度逐渐 增大且尤其距 回风 3 0 米左右 瓦斯浓度较 高。究其原 因是 因为靠近 回风侧 的风流 的瓦斯是前 面巷道 瓦斯涌 出和 当前巷 道瓦斯 涌 出之 和 ,故瓦斯浓度逐渐增大 。且进风侧 由于风压 的影 响采空 区瓦斯不 能涌入工作面 ,而到靠近 回风侧时 ,随风压 的减少采空 区瓦斯涌入 工作面导致工作面瓦斯浓度增大 。而采空 区抽放可 以有效地降低采 空区瓦斯的含量 ,所 以可 以降低后一种原因对工作面瓦斯浓度增大 的影响。 沿工作面走 向方 向,瓦斯浓度 由煤壁至采空 区由大到小 、再到 大,呈一倒 “ 马鞍 ”形 ,是因为煤壁和采空 区都会有瓦斯涌出 ,所 以瓦斯浓度会出现这样的规律 。而采前预抽和采空区抽放可 以有效 地降低煤 壁和采 空区的瓦斯涌 出,所 以抽放会减弱这种变化 。 ( 4 ) 采煤机割煤时采面瓦斯分布的不稳定性。 当采煤机割煤时, 采 面瓦斯 大体上仍符合上述规律,但瓦斯涌 出更加不均衡 。通过采 煤机在 不同位置 时,对测点的澳 4 量发现, 由于采煤机位置 不断改变 且 时采 时停 ,其 位置 改变对采 面瓦斯分布影响较大,当采 煤机 由进 风侧 向工作 面中部割煤过程中,采面瓦斯涌出量增幅不大。当采煤 机在工作面 中部 继续向回风方 向割煤时,此范围内,原来漏入采空 区的风流携 带瓦斯 逐渐 返回采 煤工作面,使 采煤工作 面瓦斯涌出量 逐渐增加 。 在靠近 回风 3 0 m 范围内, 采煤机在此段采煤 、 推 留、移

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法及效果分析

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法及效果分析

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法及效果分析陈峰真;李治刚【摘要】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大幅度提高,而采空区中由于落煤、邻近层、围岩等因素导致的瓦斯涌出,在矿井瓦斯涌出量中所占比例不容忽视,单靠通风方式的改变很难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求.本文以郭庄矿为例,分析总结了几种采空区抽采方法在3313工作面的应用效果,有利于后续抽采的优化设计,并为其他采场和邻近矿井的瓦斯抽采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山东煤炭科技》【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瓦斯抽采;采空区;抽放效果【作者】陈峰真;李治刚【作者单位】山西潞安郭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长治 046000;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2+.6煤层开采过程中,因采动卸压的强烈作用,处于卸压范围以内的围岩部分,通过采动裂隙形成的网络与开采层采空区之间达成某种程度上的相互连通[1]。

因此就会形成采动裂隙带现象,这些地域就是煤矿瓦斯抽放的重点关注范围。

本文以郭庄矿为例,分析总结了几种采空区抽采方法在3313工作面采动裂隙带的应用效果。

1 矿井概况潞安郭庄矿井产量为1.80Mt/a,井田内可采煤层有3、14、15-2、15-3号煤层,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煤层厚5.13~6.35m,平均厚5.99m,含泥岩夹矸0~2层。

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砂岩。

平均抗压强度80.70MPa,平均抗拉强度3.1MPa。

3号煤层划分为三个采区,北3313为矿井南翼三采区的一个工作面。

3313回采工作面长度约200m,工作面间煤柱留设15~20m。

郭庄煤矿3号煤层实测瓦斯含量为5.41~7.18m3/t,瓦斯含量梯度为埋藏深度每增加100m,瓦斯含量增加2.26m3/t,工作面最大瓦斯涌出量为18.8m3/min,为高瓦斯矿井。

2 采空区瓦斯抽采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现有采空区瓦斯涌出量为15.25~16.25m3/min,涌出量较大,所占比例在20%左右。

论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及瓦斯抽采方法的研究

论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及瓦斯抽采方法的研究

论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及瓦斯抽采方法的研究摘要:随着煤矿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开采能力的提升,采空区瓦斯涌出问题日渐严重,目前一些矿井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已经达到全矿井瓦斯涌出总量的50%、甚至70%,极大地增加了矿井的通风负担与潜在危险隐患。

本文在分析生产采空区与封闭采空区瓦斯涌出的不同成因及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技术成熟、高效可靠、有针对性的抽放措施,保障井下作业能顺畅、安全进行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采空区瓦斯分布抽采方法1 采空区瓦斯涌出概述采空区的瓦斯涌出主要来自现采区与已采区这两个部分,目前我国多数矿井的采空区瓦斯涌出量都在全矿井瓦斯涌出总量的20%~45%左右,然而随着煤矿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开采能力的提升,采空区瓦斯涌出问题日渐严重,一些矿井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已经超过全矿井的50%,个别矿井甚至达到了70%,极大地增加了矿井作业的通风负担与潜在危险隐患。

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在深入理解采空区瓦斯涌出成因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其分布规律,并采取技术成熟、高效可靠、有针对性的抽放措施,以保障井下作业能够顺畅、安全地进行。

2 采空区瓦斯分布的规律分析采空区瓦斯的分布规律主要与煤层开采情况及赋存条件有关,下面将分别对生产采空区与封闭采空区的瓦斯分布规律做一简单分析。

2.1 生产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分析由于煤层和围岩在开采过程中会发生移动变形,使煤层在卸压后透气性增加,同时也使围岩的裂隙呈扩张的趋势,此时瓦斯便可能通过围岩裂隙渗入开采工作面与采空区。

岩层随生产采动作用沿倾斜方向发生移动,并逐渐引起缓慢下沉及破坏,促使底层应力的分布发生改变,并最终导致弯曲下沉带、裂隙带及冒落带自上而下依次出现。

通常弯曲下沉带的煤层与岩层都是非破坏性的,而仅仅呈现出整体的弯曲下沉和弹塑性形变,其瓦斯涌出至采空区的量也非常低。

裂隙带中的煤层中部分瓦斯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贯通裂隙进入采空区,其涌出强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强,大量聚积在采空区顶板附近。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及抽采方法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及抽采方法

通风与安全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及抽采方法大兴矿李继民摘要通过分析瓦斯解析、运移、积聚规律,采用地面钻井、顶板瓦斯道、顶板走向长钻孔、斜交钻孔、上隅角埋管等5种抽采瓦斯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抽采方法效果瓦斯灾害防治一直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

开采富含瓦斯煤层,采用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的回采工作面,采后由于岩体冒落会形成采空区,在采空区碎裂岩石裂隙中积存大量瓦斯一空区瓦斯。

由于通风、抽采不利,采空区瓦斯外溢,一是造成工作面瓦斯时常超限,影响正常回采;二是在工作面上隅角、煤壁片帮等风速低地点瓦斯积聚达到燃烧爆炸浓度,极易引起瓦斯事故。

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探索和掌握瓦斯解析、运移、积聚规律,遵循规律治理采空区瓦斯尤为重要。

1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1.1采空区“三带”发育规律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规律研究显示,煤层随工作面回采,在工作面周围将形成一个采动应力场,采动应力场及其影响范围在垂直方向上形成竖三带,即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横三区,即煤壁支撑影响区,离层区和重新压实区(图Do冒落带大多为不规则堆积的碎块状岩石,存在较大空隙(通常为采厚的3〜5倍);裂隙带发生岩石破裂,可导水导气(采厚的6~10倍);弯曲下沉带岩层不再破裂,裂隙发育程度低。

图1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分区分带不意图A-----壁支撑影响区(a-b);B----离层区(b-c); C—重新压实区(c-d);I——冒落带;H—裂隙带;m——曲下沉带;a—支撑影响角1.2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1.2.1采空区瓦斯来源煤层既是瓦斯的生成层,又是瓦斯的储集层。

普遍认为,瓦斯是在成煤过程中伴生,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并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的气体。

因此被埋入地下的煤层中富含大量瓦斯,未采动或未受应力影响时,瓦斯在煤体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存在,原岩应力下基本不流动。

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分析及其治理

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分析及其治理

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分析及其治理论述了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空间的分布状态,采空区瓦斯涌出的来源及其在空间状态上的分布规律与状态;分析了采空区瓦斯在铅垂方向上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分布曲线的凹向;提出了“采空区瓦斯分布线”及“采空区瓦斯等值线(面)” 的新概念。

依据采空区瓦斯对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在回风巷利用走向长钻孔瓦斯抽放原理,成功运用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系统对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有效地解决了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

标签:采空区瓦斯;瓦斯分布线;瓦斯等值线(面);钻孔抽放1 概况山西晋煤集团古书院矿建于1958年,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沁水煤田的东南缘,优质无烟煤,井田面积25.418平方公里,批准开采3#、9#、15#煤层,3#煤层已基本采完,现主要开采9#与15#煤层。

该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1.77m3/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93m3/t,属于低瓦斯矿井。

矿井开拓布置方式为斜井盘区式,工作面为走向长壁布置,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通风方式为“U”形通风。

2 采空区空间状态长壁工作面推采过后形成采空区,当采用自由垮落法管理采空区顶板时,采空区顶板自由垮落,并进一步充填采空区,使采空区空间部分上移。

一般如图1所示。

采空区空隙总空间应近似等于或略低于采空区空间采出煤(矸)体积。

3 采空区瓦斯来源及其分布采空区空间积存瓦斯的主要来源有:(1)遗失煤炭:回采过程中采空区内部不可避免的要遗留一定的煤炭,这些遗煤将会释放出一定量的瓦斯;(2)采空区顶板及上部煤层采空区瓦斯,通过顶板岩层裂隙在通风负压的作用下也会释放出部分瓦斯;(3)采空区底板及下部煤层瓦斯也会通过裂隙释放到采空区空间当中;(4)工作面落煤产生的瓦斯也会有部分流入采空区,但这部分瓦斯量仅很少。

4 采空区内瓦斯分布规律随着采空区形成时间的增长,上述来源的瓦斯将逐步释放并充填到采空区冒落空间内,采空区内的瓦斯浓度就会逐渐增加。

近距离煤层煤柱及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近距离煤层煤柱及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近距离煤层煤柱及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对浅埋近距离综采工作面过上覆房采采空区和集中煤柱时易发生动压事故,并导致大面积切顶压架事故的问题,该煤层开采引起覆岩变形破坏、岩体弹性能聚集造成冲击式来压和压架机理、地表移动规律和井下矿压规律关系等进行了研究,针对性地采取了残留煤柱爆破放顶卸压、地面钻孔注砂充填煤房和合理控制采高等控制和预防措施,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标签:煤层;房柱式采空区;事故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许多矿井上部煤层已开采殆尽,面临着上下层开采问题。

当煤层间距较小时,上部煤层的采动会对下煤层顶板造成一定范围的损伤影响,导致下煤层工作面在上部采空区和遗留煤柱的影响区域内出现应力集中、矿压显现剧烈等情况,影响了下煤层的生产安全。

顶板不易形成稳定的结构,基本顶破断运动有可能直接波及地表,工作面出现明显动载现象;顶板破断易于出现台阶下沉,严重时有可能造成压架事故;上覆煤层的残留煤柱形成较大的应力集中,可能突然失稳,或造成冲击式来压,对下部近距离煤层综采顶板管理造成安全隐患。

本文采用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现场井上下实测方法,以该煤矿煤层首采长壁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下部煤层综采工作面开采后顶板的垮落特征、上部煤层残留煤柱的破坏规律以及对下层煤工作面的影响等,为房柱式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和支护参数的合理确定提供依据。

一、煤层开采模拟试验本试验采用平面模型,模型模拟试验表明:当工作面推进38.4 m时,层间岩层下分层突然发生离层垮落,离层面范围为33.6 m,工作面继续推进,层间岩层基本在架后随采随冒,煤层煤柱与层间岩层一起垮落充填采空区。

当工作面推至67.2 m 时,基本顶离层并下沉,直接作用煤柱上,形成稳定的砌体梁结构,垮落层厚达8m,为工作面初次来压。

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的周期来压步距、强度较大。

工作面正常推进期间,上覆岩层依次周期性下沉,周期来压平均步距10m,当支架支撑力小时,有出现台阶下沉现象。

综采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分析

综采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分析

综采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分析李鹏杰【摘要】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效率,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以李村煤矿首采工作面(1301工作面)为例,对工作面煤壁垂直方向、平行方向以及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有效控制了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取得了显著成效.【期刊名称】《江西煤炭科技》【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防治措施【作者】李鹏杰【作者单位】潞安集团李村煤矿,山西长治 047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21 概述潞安集团李村煤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5.0 Mt/a,为高瓦斯矿井,现矿井内有一个采区(一采区),一采区已完成一个工作面(1301回采工作面),三个准备工作面(1302、1306、1303工作面)。

1301工作面为矿井首采工作面,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为441 m,倾向长度为240m,回采煤层为石炭系3#煤层,平均厚度为4.2 m。

根据煤炭科学总院编制的《李村煤矿3#煤层瓦斯涌出预测》,一采区3#煤层最大瓦斯含量为11.95 m3/t,残存瓦斯含量为3.29 m3/t。

残存瓦斯含量实测为2.3 m3/t,煤层瓦斯含量较高,对回采影响大。

1301工作面截至目前已回采155 m,在前期回采阶段由于未完全掌握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采取的瓦斯防治措施不合理,经常出现因瓦斯涌出量大,造成工作面断电现象,不仅降低了回采效率,而且严重威胁着安全高效回采。

对此李村煤矿通过技术研究,对1301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对策措施。

2 1301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为了进一步了解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情况,1301工作面在回采期间,从头巷距工作面15 m处开始布置瓦斯浓度检测单元,整个工作面共布置18个单元(A~R),每个单元布设五个测点(A1~A5;B1~B5;C1~C5……A1~R5)并安装五台瓦斯检测装置,其中1~4号测点位于工作面内,测点间距为1.0 m,5号测点位于采空区内,测点间距为1.5 m,见图1。

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综合防治技术

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综合防治技术

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综合防治技术
秦玉金;王海山;姜文忠
【期刊名称】《煤矿安全》
【年(卷),期】2003(034)011
【摘要】根据阳城、沁水矿区旧式采煤方法的工艺特点,叙述了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的根本原因以及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特征,详细介绍了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综
合防治技术.
【总页数】2页(P6-7)
【作者】秦玉金;王海山;姜文忠
【作者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辽宁,抚顺,113001;安阳矿务局龙山煤矿,河南,安阳,45513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辽宁,抚顺,1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12+.72
【相关文献】
1.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点火源的确定 [J], 秦玉金;姜文忠;王学洋
2.高瓦斯矿井采空区瓦斯与遗煤自燃综合防治技术 [J], 苗建中;高慧奇
3.均压综合防治技术治理邻近层采空区瓦斯涌出 [J], 汪东升
4.燃烧、爆炸过程复杂性行为的非线性动力学——突变燃烧学、突变爆炸学(Ⅱ)(上) [J], 谢之康;陈军;范维澄;王清安
5.煤矿采空区瓦斯爆炸预防技术研究 [J], 李润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残煤复采区域空巷内瓦斯分布规律研究

残煤复采区域空巷内瓦斯分布规律研究

残煤复采区域空巷内瓦斯分布规律研究刘祥龙;江东海【摘要】为研究残煤复采区域内空巷中瓦斯分布规律、计算一次采动后空巷内剩余瓦斯含量,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一次采动后瓦斯涌出量以及一次采动后空巷内剩余瓦斯含量的计算公式,得出了密闭空间瓦斯积聚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采动后空巷密闭后煤壁向空巷内的瓦斯涌出量为关于瓦斯运移时间的函数,且根据瓦斯运移时间的不同,瓦斯涌出量的计算公式也不相同.通过对现场空巷内瓦斯涌出量以及瓦斯压力的测量,验证了所得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期刊名称】《煤矿安全》【年(卷),期】2018(049)007【总页数】4页(P151-153,158)【关键词】残煤复采;空巷;一次采动;剩余瓦斯;瓦斯分布规律【作者】刘祥龙;江东海【作者单位】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潞安大学,山西长治046204;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2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开采水平较低的原因,许多矿井采用比较落后的采煤方式,造成大量的遗留煤炭资源,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稀缺,对遗留煤炭资源的回收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在回收过程中,旧采遗留空巷中的瓦斯对于工作面的安全推进带来很大困难,若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很可能造成瓦斯涌出以及瓦斯爆炸事故,严重影响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1]。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于旧采遗留空巷中瓦斯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6]。

这些研究主要针对首次回采工作面时瓦斯问题的研究,而对于残煤复采工作面揭露空巷时瓦斯涌出量以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基于山西潞安某矿1301复采工作面揭露空巷时瓦斯涌出问题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调查、理论计算,对残煤复采区域内空巷中瓦斯分布规律、一次采动后空巷内剩余瓦斯含量进行研究,为此类复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1 一次采动后瓦斯涌出量计算在掘进巷道时,煤层瓦斯受到卸压的影响,煤层中的瓦斯开始向巷道中流动,而且吸附的瓦斯也发生解吸,因此,煤层卸压之后的瓦斯流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分布及涌出规律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分布及涌出规律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分布及涌出规律
李军
【期刊名称】《山西冶金》
【年(卷),期】2018(041)006
【摘要】分析4303工作面采空区内瓦斯分布及涌出规律,根据工作面煤层围岩特性,制定了下采空区气体观测方案,并提出了采用调压的措施.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李军
【作者单位】山西汾西瑞泰正中煤业, 山西灵石03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12+.5
【相关文献】
1.顶板初次来压期间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 [J], 李江涛;张劲松;曲晓明
2.采空区瓦斯涌出运移分布规律分析 [J], 李守国
3.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李宗翔
4.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李宗翔;题正义;赵国忱
5.上邻近保护层开采Y型通风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及控制——平煤六矿戊8-32010工作面案例研究 [J], 薛俊华;马骞;李延河;李洪彪;袁占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通过对桃坪沟煤矿 3205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的实际测定 , 初步查明了房柱 式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 为今后此类工作面采空区瓦斯防治 、 防止采空区瓦斯 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 房柱式采煤工作面; 采空区 ; 瓦斯浓度 ; 分布规律 + 中图分类号 : TD712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3- 496X ( 2006) 12- 0004- 03 Study on Gas C on cen tration D istribu tion Ru les in Goaf of Room and P illar W ork ing Face
度为参考序列 , 以 X 01 = {X 01 ( k ) ( 2) 测定系统及管路。测定系统由 2X- 4 型真 空泵、 DN50 mm 钢管、 8 mm 硬胶管和光学瓦斯鉴 定器、 氧浓度测定仪组成。测定管路沿工作面开切 眼外边缘铺设, 随工作面向前推进而被埋入采空区。 测试管路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①通过真空泵抽 取各测点的气样进行分析, 测定气体的 CH 4浓度和 O 2浓度; ②随着 工作面向前推进, 各 测点相对工作 面不断向采空区后方移动 , 从而测定出距工作面不 同距离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 工作面每推进 5 m 左右开动真空取气泵取气测 定气样瓦斯和氧气浓度数据, 所测数据列入表 1 。 3 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结束后 , 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得到的数 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3 . 1 灰色关联分析 灰关联分析是根据灰色系统理论 , 比较各个自 变量 (比较序列 ) 对因变量 ( 参考序列 )影响大小 , 以 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一种分析方法。为比较采空区 高度和深度对瓦斯浓度影响的大小, 进行了灰色关 联分析 , 其步骤如下: ( 1) 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因为要研究采 空区高度和深度对气体浓度的影响, 故取 CH 4、 O 2浓
经对实测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 得到初步结 论 : 由于所测 CH 4浓度较低, 各气体浓度在采空区内 随深度和高度的变化差别不大。 O2 随深度变化稍 大于随高度的变化, CH 4随高度的变化稍大于随深
图 4 桃坪沟煤矿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图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 , 桃坪煤矿房柱式采煤工作 面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具有以下规律 : ( 1) CH 4浓度外低里高 , 采空区下部低上部高 ; O 2浓度外高里低; O2随深度变化稍大于随高度的变 化 , CH 4随高度的变化稍大于随深度的变化。 ( 2) 在走向方向上 , 采空区瓦斯浓度随采面向 前推进而逐渐升高, 但升高的幅度不同, 表现出明显 的分带性。在距工作面 0 ~ 20 m 内气体混合均匀 , 成份变化不明显 , 以后逐渐出现分带现象。在采空 区 50 m 以外, 分带明显, 这说明气体在 0~ 20 m 以 内流速较高 , 20~ 50 m 内流速逐渐降低, 50 m 后流 动变弱 , 采空区瓦斯浓度沿走向有规律地变化。采 空区瓦斯沿走向变化曲线 , 如图 5 所示。
4
煤矿安全
( T ota l 385)
试验研究
房柱式采煤工作面采空区 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姜文忠 , 秦玉金 , 张
1, 2 2

3
( 1.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 徐州 221008;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抚顺 分院 , 辽宁 沈阳 110016 ; 3. 铁法煤业集团 ,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采空区瓦斯涌出在工作面瓦斯涌出构成中占有 不可忽视的比例。对于采用房柱式采煤方法的回采 工作面 , 其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具有不同于长壁工 作面采空区的特点, 由于煤炭回采率低, 采空区丢煤 多 , 煤柱及工作面丢煤向采空区涌入大量瓦斯 , 工作 面有相当一部分风量漏入采空区, 这部分漏风携带 着采空区瓦斯经由工作面上隅角进入回风巷 , 这是 造成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瓦斯超限的重要原因。考 察房柱式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情况 , 对 提高采空区瓦斯治理效果、 消除或减小采空区瓦斯 涌出对工作面的威胁、 提高工作面安全水平、 有效地 回收瓦斯资源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采空区埋管 定点取样实测法对山西省晋城市桃坪沟煤 矿 3205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浓度进行了实测研究。 1 工作面概况 桃坪沟煤矿 3205回采工作面走向长 295 m, 倾 斜宽 40 m, 煤层厚度 5 . 8 m, 倾角 4 ~ 5 , 地质储量 110 k;t 采用巷柱式采煤方法 , 一次采全 高, 放炮落 煤 , 人工装煤 , 矿车运输, 采高 4 m, 每 15 m 开一切
测点 CH 4浓度 /% 1
# # 2
3# 0. 75 0. 82 0. 90 0. 98 1. 03 1. 15 1. 34 1. 53 1. 79 1. 86 2. 06 2. 34 2. 66 2. 96
4# 0. 70 0. 85 0. 94 1. 05 1. 12 1. 32 1. 56 1. 88 2. 05 2. 50 2. 84 2. 95 3. 00 3. 10
i k
式中
分辨系数, 可取 = 0 . 5 。 ④ 求关联度 R i 。
m R i = 1 排序, R i大的因素对
6 浓度的影响大。
煤矿安全
( T ota l 385)
试验研究
度的变化。 3 . 2 采空区瓦斯等浓度线分析结果 根据实际测定结果 , 我们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处理 , 将数据分段平均, 然后绘制成采空区瓦斯等浓 度分布图 , 如图 4所示。
JI ANG W en- zhong1, 2 , Q I N Y u- jin2, ZHANG L iang3 ( 1.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T echnology, X uzhou 221008, China; 2. Fushun Branch of Ch ina Coal R esearch Institute, Shenyang 110016 , Ch ina; 3. T iefa C oal G roup, T iefa 112700, China ) Abstrac t : By measur ing go af gas concentration d istr ibution in 3205 wo rk ing face of T aop inggou coa l m ine , w e in itia lly identified gas concentration d istr ibution rules in coa f of roo m and pillar w ork ing face , the re fo re prov ided sc ientific basis to prevent and cure gas acci dents of goa f in such wo rking face . K ey word s : roo m and p illar ; goa;f gas concentration; d istribution ru les
眼, 向两边扩帮 2 m; 采用煤柱支撑法管理顶板, 木 支柱支护 ; 该面采 用全 风压供 风, 平 均风量 为 574 m /m in ,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4 . 06 m /m in。其工作 面布置如图 1 所示。
3 3
图 1 桃坪沟煤矿 3205 工作面布置图
2 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现场测试 ( 1)测定方法。采用采空区埋管定点取样实测 法。沿试验工作面回风巷和开切眼布置一趟直径为 DN50 mm 的钢管 , 回风巷钢管长度 100 m 以上, 并 在开切眼管道的适当位置预留 4~ 5 个取样口 , 每个 取样口单独由一根外径 8 mm 的硬胶管引出, 组成 束管在外部钢管的保护下从回风巷引出 , 用真空泵
i i
( k )。
(k) =
i k
m inm in |X 0j ( k ) - X i ( k ) | + m axm ax |X 0 j ( k ) - X i ( k ) | |X 0 j ( k ) - X i ( k ) | + m axm ax |X 0j ( k ) - X i ( k ) |
0 . 80 0 . 78 0 . 81 0 . 84 0 . 85 0 . 88 0 . 95 0 . 95 1 . 00 1 . 10 1 . 25 1 . 42 1 . 60 1 . 82
0 . 78 0 . 80 0 . 85 0 . 95 0 . 98 1 . 10 1 . 25 1 . 39 1 . 46 1 . 60 1 . 77 1 . 85 2 . 13 2 . 54
处, 由于采空区漏风风流速度较小 , 对瓦斯运移作用 减弱 , 进、 回风侧瓦斯浓度差别不大。 ( 4)桃坪沟煤矿 3205 工作面采空区瓦 斯浓度 分布测定结果表明 : 在采 7 m 留 5 m 煤柱、 风量 538 3 ~ 560 m /m in 条件下, 距回采面 22 ~ 40 m 范围内 ( 即采面后方第二至第三个贯眼 ) , 采空区瓦斯浓度 处在爆炸范围 内。在 距回 采面 40 ~ 66 m 范围 内 ( 即采面后方第四至第五个贯眼 ) , 采空区瓦斯浓度 处在燃烧范围内, O2浓度 > 12 % 。这两个区域应引 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表 1 中, 1 、 3 测点取气口 高度为 1 . 5 m, 2 测点取气口高度为 0 . 5 m, 由所测 # 数值可以看出 , 2 测点所测瓦斯浓度明显低于同一 距离 1 、 3 测点所测瓦斯浓度值 , 由此可以得出, 在 离工作面相同距离的采空区内, 瓦斯浓度在垂直方 向上具有上部瓦斯浓度高于下部瓦斯浓度的分布特 点。
作者简介 : 姜文忠 ( 1967- ), 男 , 高 级工程师 , 1992 年毕 业于山东矿业学院采矿系 , 在煤炭 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从 事煤矿安全瓦斯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 , 现任瓦斯安全研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