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校联盟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湖北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八校联考文综试题

湖北省鄂南离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撼离中襄阳四中’E阳五中2019川市:第三次联号八校文科综合试题命踵学校:现1q·1/i� ., .• 命踵人:)j价:饶!干’在I:_风悴陈{;fJ�审脑学校:荆州小学审题人:i,. t句;J;1L斌筷辩|叫�树杰l家将监制:全川大联号·武汉今:,•u•,.微fi抖!i ff限公'iJ注意事项:考试时间:2019年3月28 ff t: ,,: 9 z O O11 , 3 ()食祝考试顺利食I . 斗年跑前,先将自己的性名、对,�号i ii��.:.i t'('' J (1 L点也和|抖;也|、f. ' ) f:将推号ul�\ J·条彤的枯贴在符题仨i;的捎定仪树。
2.逃押.陋的作答:n i小跑出ll l将在,,�- .川J21 \仙吧把科跑k I· ,<,t山跑川的将来标号涂黑.'1.J (f i式怒、市:稿纸和!答磁卡i:的1t号称题以城均龙锁.3.非选押.岖的作答:JIJ照色筷子吧1'1;;在抖J(I:芥也j f�·J·.A·t J,汪的特跑以域内刊'IJ (I:试在、。
:楠纸和!答跑卡上的非答也j i灭城均龙嗷d叶-�考题的作将::先把所选跑门的足g\ ;· (t:样也非l:捎定的位’捋�JIJ 2 £i俯宅涂熙a符案可件:将跑卡1二义,t J\\l的粹是Ii(茨域内.写在试卷、命:偏纸和!梓跑卡上的斗,:科跑民域均λ;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跑长l:交。
一、选择姐:本届共35小踵,每小踵1分,共l· 1 ( >分。
在每小踵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擅自要求的。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在国东经济结构和战略布局中共有安要作用.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城具有重要影响的城市。
截止2018年.由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9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高三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本试题卷共15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此题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24.在《左传》《国语》等文件记录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其实许多见。
此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目之多,尤其惹人注视。
因而可知A.礼乐制在楚地宽泛流传C.楚人华夏认可意识增强B.楚文化系统完整形成D.楚文化神奇色彩浓重25.民间传说西汉淮南王刘何在安徽八公山与“八公”修仙炼丹,有时发了然豆腐。
当前发现最早记录豆腐的文件,是五代陶谷撰写的《清异录·官志门》,此中记录的“小宰羊”即指“豆腐”。
A由上述资料能够推测A.豆腐的发源不晚于东汉B.豆腐发明与道家炼丹关系亲密C.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五代时豆腐已在中国各地普及26.宋神宗期间,东南六路(两浙、淮南、江东、江西、湖北、湖南)的两税、商税、盐酒课、茶税、免役钱等项目所占国家财政收入总数数仅是北方(开封府、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的79:6%。
这反应.商业税开始成为政府的主要财路B.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渐趋削弱C.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D.北方主要赋税收入小于东南地域27.罗尔纲先生经考据后以为《水浒传》应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出自不一样作者之手,前部分红书于元末明初,后部分红书于明中叶。
有此判断的原由之一,是《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由“替天行道救生民”转变为“替天行道存忠义”。
由此可知.理性判断与解说利于历史研究的打破.只有大批的考据才能靠近历史的真切C.史家对史料的解读带有激烈主观色彩.历史研究的深入惟有依靠丰富的史料28.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这一变化主要反应了A.民主科学观点人心所向B.近代女权意识渐渐增强C.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髦D.封建正统思想已经崩溃29.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期间”是“新青年”,此后则是“进步青年”。
2019届湖北省市级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湖北省市级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2019年2月1.汉水流域襄阳境内周台遗址和郭家庙墓地的周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与中原姬周文化遗存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B. 频繁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C. 分封制推动了族群融合D. 礼乐制度维系了等级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水流域的文化遗址具有”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说明此时周朝的文化对于周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推动西周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是分封制的推行,故C选项正确;材料中主旨是周朝文化对于周边的影响,而宗法制度主要是解决贵族内部的矛盾,对于文化传播到其它地区作用不明显,因此A选项错误;战争往往带有破坏性,它与文化的交流关系并不明显,故B选项错误;礼乐制度主要是维系统治阶级的等级秩序,而非将周朝的文化传播到其它地区,故D选项错误。
2.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主张的是清谈或玄谈。
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
玄学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 门阀士族垄断仕途B. 社会动荡与政治黑暗C. 佛教对儒学的冲击D. 传统儒学的理论局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远离政治,回避现实”结合魏晋时期战争不断、政治黑暗,推知玄学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是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为此知识分子对于政治和现实失望而选择逃避,故B 选项正确;材料中并无体现门阀制度对于玄学产生的影响,同时门阀垄断仕途包含于政治黑暗之中,故A选项错误;佛教因素在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且属于思想文化因素而非社会因素,故C选项错误;D选项在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且儒学理论的缺陷属于思想文化因素而非社会因素,故D选项错误。
3.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A. 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 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C. 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 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代诗人的主要分布区在关中一代,这与当时政治经济重心的分布有很大关系,而宋代时期的政治重心分别在开封和杭州,经济重心则继续南移,故在宋代词人的分布上分别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下游地区,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综上所述属于地域差异影响文化特点形成,故D选项正确;材料中的诗人和词人的分布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材料中分布的地点民族融合并不明显,故A选项错误;根据宋词词人的分布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下游,并不是全部集中于南方,故无法推出文化中心南移,因此B选项错误;材料仅仅是唐代诗人和宋代词人分布情况简介,而无法推断两个朝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优劣,故C选项错误。
湖北省市级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市级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文综历史试题24.汉水流域襄阳境内周台遗址和郭家庙墓地的周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与中原姬周文化遗存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B.频繁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C.分封制推动了族群融合D.礼乐制度维系了等级秩序25.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主张的是清谈或玄谈。
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
玄学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门阀士族垄断仕途B.社会动荡与政治黑暗C.佛教对儒学的冲击D.传统儒学的理论局限26.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27.江浙地区唐宋以后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东南之田,所种惟稻”。
但到了明中后期,“农田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植者,则十之七八”,各地广种棉花、甘蔗、果木、烟草等作物的记载也多见于史书。
这种现象反映了江浙地区A.经济重心地位日渐凸显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D.小农经济逐步瓦解28.1877年,郭嵩焘到达英国伦敦,成为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接着刘锡鸿被任命为驻德公使,不久清政府相继在其他各国首都设立了使馆。
中国驻外使馆设立后,又相继在一些国家的商埠(如旧金山、横滨、大阪等地)设立领事馆。
这反映了A.清政府重视对外交往的开端B.驻外机构已成为侨民的后盾C.中外交往事务的近代化趋势D.国家间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29.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统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派向革命派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和谈条件,推选袁世凯建立北京政府,中国实现暂时的稳定与统一。
湖北省八校联盟2019届高三原创精准冲刺试卷(二)历史试题

湖北省八校联盟2019届高三原创精准冲刺试卷(二)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C.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2.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
这反映了当时()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C.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D.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3.孝廉和秀才的察举,在魏晋时都采用了考试之法,郡举孝廉考试经术,州举秀才考试策论。
梁武帝向寒微人士开放了策试之途,还允许自学者申请考试。
据此可知()A.当时已建立了考试选官制度B.寒门人士成为了入仕主流C.察举成儒家宣传的主要工具D.这对科举制产生了影响4.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湖南湖北省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湖南湖北省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文综历史试题24.有学者总结了汉初的经济政策,如下表所示。
这些政策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确立B.促进了盐铁官营的实施C.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D.协调了农工商业的关系25.厘金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
厘金制度的推行A.解决了清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问题B.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C.有利于西方国家占领中国的市场D.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根本因素26.据考证,商代青铜铭文的内容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
到了西周,青铜铭文记载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诰、征伐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以及家史、婚媾等等。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A.推动了文字体系创新B.促进了宗法分封制的形成C.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D.使甲骨文失去了存在价值27.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
据下表可知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28.恩格斯曾这样评价,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这说明古罗马法律A.与时代内容密不可分B.仅适用于当时的时代C.对公有制社会无益处D.不能被后世充分借鉴29.“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
”英国此举A.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B.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C.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D.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30.1923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陈独秀提出“二次革命论”,认为革命的前途是资产、阶级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在中国高度发展之后,才能搞社会主义革命。
湖北省黄冈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历史试卷

黄冈八模2019届高三文综模拟测试卷(二)命题:黄冈市文海教科院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24.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年的称稷。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 多次, 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 次和10次。
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A.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B.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C.《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D.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25. 1983年湖北张家山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包括《二年律令》,内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
”这一规定A.旨在增强中央权威维护统一B.促进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C.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责任意识D.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26. 图示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
其变化趋势说明A. 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B. 经济重心南移的逐渐完成C. 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的边缘27. 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
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
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
此制度A.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B.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C.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运用D.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28. 清皇室在某道诏书中宣布:“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
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表明A. 清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南京的革命政权B.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把持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C.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由革命势力和军阀均分D. 清王朝以和平退让的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29. 李大钊评论近代俄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今以俄人庄严璀灿之血,直接以洗涤俄国政界积年之宿秽者,间接以灌润吾国自由之胚苗”,从而使那些军阀政客、官僚耆旧们明白“专制之不可复活,民权之不可复抑,共和之不可复毁,帝政之不可复兴”。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部分).doc

届 高 三 第 二 次 联 考文科综合能力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综合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请考生务必将姓名、考号、班级、学校填写在答题卷密封栏中相应位置。
3.考生答题时,第I 卷请用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 卷请用黑色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
古代图书严格按照此种分类法编撰的是 ( )A .“四书五经”B .《永乐大典》C .《四库全书》D .《古今图书集成》13.《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先生认为“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那些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线条,实际是从写实的形象演化而来,其内容(意义)已积淀(溶化)在其中,于是,才不同于一般的形式、线条,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根据此论断,图7中艺术作品审美倾向体现汉唐时期积极的时代精神的是( )14.美国30年代的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中国古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的农业部长华莱士以中国古典经济学为样板开始初步的常平仓实验,国家成立了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和商品信贷公司,前者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收购过剩农产品分发给城市贫民,后者是对农场主投放信贷。
据此可看出美湖北省八校黄冈中学 黄石二中 华师一附中 荆州中学孝感高中 襄樊四中 襄樊五中 鄂南高中国的农业新政主要是受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法令的影响:()①方田均税法②青苗法③募役法④农田水利法⑤市易法⑥保甲法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⑥D.②⑤15.《旧唐书·安禄山传》:“安初山者,本营州杂胡(杂胡指唐朝粟特人。
湖北省八市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高三3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
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A.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B.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C.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D.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25.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
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26.郑樵《通志》卷二十五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
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
”这一变化A.显示了“公天下”的趋向B.反映了文官政治的形成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D.表明了封建等级秩序的重构27.表1为《清前期诸帝通商谕旨粗略统计表》表1A.设榷关增收入B.政策具有灵活性C.闭关政策松弛D.实行农商并重的政策2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
这一历程A.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B.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C.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D.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松动29.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实行特殊物资统购统销政策,即统一管理机构、统一定价、统一收购、统一运输,还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来确保对特殊物资的管理,这一做法A.适应了特殊时期的需求B.有利于缓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C.体现了国民党的经济独裁D.直接推动官僚资本主义的崛起30.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9届高三文综第二次联考试题(历史)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12.《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方物之灵。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民本思想B.天人感应C.人文精神D.唯物主义13.“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
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
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
……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
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政治基础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14.史学家胡三省(1230~1302年)在注《资治通鉴》时感叹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之子孙十居六七矣。
氏族之辨,果何益哉?”此段材料反映了()A.少数民族内迁,冲击了汉族的宗法制度B.隋以后少数民族人物的成就超过汉族C.民族融合加强,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D.中国经济政治中心转移至黄河中下游l5.《国富论》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
……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八校联盟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依序排列上交。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自己保管好,以供相关教师讲评试卷时使用。
8、本科目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做好试卷讲评和质量分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学者冯天瑜在《“封建论”考论》中指出:“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所以又是对殷商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
”材料旨在说明分封制A.废除了血缘政治关系 B.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范围C.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25.图8是汉代教育发展体系图示,由此反映出A.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 B.私学成为国家教育的主流C.学校学制系统基本形成 D.太学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26.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交易铺”,生意兴隆。
这可以佐证A.都城的布局出现了突破性的变化 B.市开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C.都城设计理念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27.明代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
这反映了明代文学A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B.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C.动摇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 D.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28.梁启超指出:世界是的政治制度经历多君为政之世、一君为政之世、民为政之世三个阶段,中国也必定会发展到民为政之世。
据此,梁启超强调A.变革政治制度要立足于国情 B.维新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清朝专制制统治势在必行 D.实行民主政治符合历史规律29.图9 是近代重庆出版的出版的《广益丛报》第84期刊头,其刊发时间标注有“大清光绪31年”“西1905年”字样,其栏目分为政事、学问、文章等,刊载内弃包括“敬告我国资本家”、“孟德斯鸠法意”、“兴女学以退神权说”、“爱国魂传奇(小说)”等内容这表明《广益从报》A.是典型的政治性报刊B.主要宣扬民主科学思想C.具有启迪民众的作用D.有浓厚的崇洋媚外色彩30. 1934年,有人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今则知之;昔日认为须由皇帝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竹理国家,可以选举委员、当主席。
”这表明当时A.民主共和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日长 B.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提升C.苏维埃政权有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 D.中共开始重视农民阶级的作用31.描绘国际关系的名词由“对峙”、“剑拔弩张”转变为“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战略伙伴关系”等,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说明当今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利益和实力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变化C.各国外交政策发生实质性转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32.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
由此可知,罗马法A.强调法律至上 B.维护公民平等 C.蕴涵人文主义 D.追求司法公正33. 1830年英国议会颁布《啤酒法》,解除地方治安法官对啤酒经营许可的发放权,大量啤酒馆涌现,民众中不道德行为、贫穷和堕落惊人增长;1879年,议会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
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英国A.自由主义内涵的渐变 B.立法为经济利益服务C.工业化推动议会改革 D.中央与地方权力较量34.法国历史、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法国的贵族阶级迫切地保持着与其他阶级的割裂,但没过多久,他们迅速衰亡,……与之相反,贵族阶层最为不屑的资产阶级却日益富裕,他们的教养与日俱增,……高傲的贵族发现资产阶级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接着成为他们的敌人,最后成为他们的主人。
”材料表明A.贵族与资产阶级的地位发生了对换 B.大革命导致贵族的地位日益衰落C.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D.资产阶级的财富和教养优于贵族35.《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联邦的安定、繁荣与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大法官之手。
没有他们,宪法只是一纸空文。
行政权也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权则依靠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
”此学者意在说明美国A.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 B.民主制度受到了司法干预C.立法和行政部门冲突不断 D.司法权在体制中举足轻重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
都铎王朝时期(1485- 1603年),地方自治开始向近代转变,治安法官取代郡长,逐渐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力。
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03-1688年),经历两次内战和共和国的实验,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
18世纪,治安法官按照地方习俗进行管理,完全不受议会法令的影响,地方自治发展到鼎盛时期。
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l8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国家立法机关主动控制地方自治主体的现象。
1835年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 1894年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
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地方逐步仰仗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一一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材料二西方地方自治观念传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1907年清政府的地方自治序幕在江苏的“上江”(上元和江宁)两县拉开,自治局、调查局、调查官署局等自治机构先后成立)同年,清廷令各省设立咨议局。
)1908年开始,清政府先后颁布《洛议局章程》、《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等,从而形成了由城镇乡自治到府厅州县自治的等级地方自治架构。
但地方自治未脱离“官治”,自治章程严格规定业务范围、活动规则;在相关政策的宣讲过程中,出现了民众误会、反对等现象。
1909年,各省议员赴京请愿速开国会,遭到清廷坚决拒绝,矛盾很快激化,地方自治运动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
——摘编自丁旭光《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11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地方自治与近代英国地方自治的相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14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成书于1772年,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编幕的。
该书主要收集以往各类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有3 5000多册书,7.9万卷。
其中经部包括书类、礼类、春秋类等十大类;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等十五大类;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农家类、天文算法类、医学类等十四大类;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词曲等五大类。
法国《百科全书》是在狄德罗的主持下编撰的,1751-1772年共出版28卷。
从涉及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宗教信仰、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提倡科学技术,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平等、思想自由。
狄德罗在编撰过程中却遭遇了阻碍、迫害,甚至以“思想危险”的罪名被投入监狱,第1、2卷出版后,又被教会指责为“异端”。
―据郭伯恭《四库全书篆修考》等。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材料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上海浦东地区1992年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浦东的开发作为未来I 0年中国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主要战略之一。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都强调,浦东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要走在前面,浦东的发展战略定位为“金融、贸易、高新技术先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第二产业升级换代。
上海市政府则制定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开发方针。
浦东经济总量从 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9651亿元,年均增长15.1 %;财政总收入从浦东开发之初 1993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938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已超过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3万亿元。
——摘编自(美)库恩《中国30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浦东开发的条件。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浦东开发的战略意义。
(7分)46.【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汤阴人,绍兴年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历来人们在谈及岳飞之死时,大多归根于秦桧的陷害,而与士大夫们无关。
其实,自宋太祖、太宗确立了文人政治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扩大和完善,士大夫逐渐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政治利益集团,对可能威胁其利益的其他势力(主要是武将)均不余遗力的打击摧毁……由此,在多重因素之下造成了岳飞之死。
淳熙五年(1178年),宋孝宗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
明神宗时,人们将岳飞和关公合祀于武庙,民间从此以“关岳”并称。
清初,康熙帝却对岳飞一概否定。
同盟会建立后,岳飞作为反抗异族的英雄受到崇敬。
抗战时,岳飞再度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代表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