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冠心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措施
国内外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及其预防对策
·综 述·国内外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及其预防对策俞顺章1 沈洪兵2 我国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低发区,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期望寿命的延长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呈现上升趋势。
西方国家在冠心病预防方面已取得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本文简要概述国内外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及其预防对策。
一、国内冠心病上升的一些报道:先看一下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有关冠心病的一些数据(附表)。
从附表可见,不论城市和农村,近年来我国人群冠心病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1995年与1988年比较,城市上升41.78%,农村上升39.74%,按照年均增长速度公式X=(a n/a0)1/n-1,我国城市和农村冠心病死亡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11%和4.90%。
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统计资料也证明我国冠心病死亡率近年来有增多趋势[1,2]。
如参照WHO提供的1988年疾病死亡统计资料,按Segi世界人口作调整,所得我国人群35~74岁年龄标化冠心病死亡率,农村男女分别为40/10万和28/10万,属低发病率地区,城市死亡率高于农村,男女分别为88/10万和52/10万,比日本略高[1]。
附表 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冠心病死亡率(/10万)3地区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城市41.8843.4147.4846.2051.2954.6758.0559.38农村19.1719.8022.8221.0323.4422.1024.8626.79 3引自卫生部《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1988~1995年 二、国外冠心病上升的一些报道:与我国类似,东欧一些国家1970~1985年期间30~69岁年龄标化冠心病死亡率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男性的上升趋势较女性更为明显[3]。
如保加利亚1970~1985年15年间男性冠心病上升60%,波兰上升38%,捷克、东德、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上升幅度在10%~20%之间,而女性冠心病死亡率的变化较小,上升幅度均小于20%,捷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女性冠心病还略有下降。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与预防措施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与预防措施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病,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
它是指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
这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常见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了解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冠心病是目前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因之一,其流行病学特征如下:1. 年龄特征:冠心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许多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
2. 性别特征:男性在冠心病发病率上具有较高的风险。
一方面,男性患者相对于女性而言更容易受到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另一方面,雄性激素在保护心血管健康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3. 区域特征:冠心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富裕阶层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这些区域的环境、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二、冠心病的预防措施1. 合理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预防冠心病至关重要。
适量的摄入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类、水果、蔬菜可以降低血压和血脂的水平;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有利于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2. 积极运动:适量的体力活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
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肌供血,促进心脏功能,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
3. 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并及时治疗这些慢性疾病,以维持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正常水平,对于冠心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4. 不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因此,戒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5.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避免过度饮酒等,对于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冠心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措施
50
40
30
20
10
150
200
250
300 0
血清胆固醇 (mg/dl)
总胆固醇水平 1%
冠心病危险性 2%
Gotto AM Jr, et al. Circulation. 1990;81:1721-1733. Castelli WP. Am J Med. 1984;76:4-12.
≤204 205-234
235-264 265294
≥295
血清胆固醇 (mg/dl)
总胆固醇水平 1%
冠心病危险性 2%
2、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全身中、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 纤维化,管壁增厚和官腔狭窄,导致心、脑、肾组织缺血,
60%的高血压病人合并冠心病。另外,血压波动损伤血管内膜
细胞引起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阻塞血管。
地区分布 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地理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表现为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 我国各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地区性差
别,总趋势北方>南方,城市>农村。
世界冠心病年龄标化死亡率,女性,2008年
世界冠心病年龄标化死亡率,男性,2008年
2008年中国城乡不同性别人群冠心病死亡粗率比较
共 <3两/日,其中,鱼每周不小于2次
奶制品
无脂或1%的低脂牛奶及其制品, 至少半斤/日
蛋类
2个/每周
水果
中等大小1-2个
蔬菜
8两-1斤
谷物、大米和干豆 4-6两/日
选择全麦、豆类食物,少吃精制食品、油
炸食品和糕点,可偶尔吃低脂或水果的甜食。
必要时:2-3克植物固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冠心病的预防和保健
冠心病的预防和保健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有资料统计35岁以下的青年人群患冠心病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因此,对冠心病的预防对象应扩展至青壮年人群,普遍增强人们对冠心病的预防保健意识。
1预防第一条主动预防强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主动预防意识,一切饮食生活习惯要有健康观念。
预防冠心病的第一条措施就是彻底戒烟,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冠心病患者可以适度饮用低浓度酒,如啤酒、葡萄酒、黄酒等,日本医学专家研究表明:经常喝少量低浓度酒能促进人体大量制造溶解血栓的物质,有助于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发生。
2注意做好饮食管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饮食习惯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喜食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保持合理膳食结构是促进心血管健康的关键,多吃蔬菜、水果,减少畜肉、食盐和食用油摄入。
(1)注意饮食摄入总热量的平衡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要有规律,不要过饥或过饱,根据平时饮食习惯有一基本的定量。
另外,要注意食品品种多样化,不可过分单调和偏食。
这样才能做到膳食营养平衡,保持热能相对平衡。
如果伴有肥胖症,就要注意控制体重,通过限食及运动相结合使体重降下来,至少应使体重不再增加。
(2)限制碳水化合物(糖类)的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在总热量中构成比应为55%~7O%,是主要的热能物质。
如果大量摄入糖类特别是单双糖和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则易使甘油三酯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研究证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
因此,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摄入量,一般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O%为宜。
而普通饮食中的谷类、稻米、小麦等所含为多糖,多糖对甘油三酯的影响不明显,并且含大量多糖的谷物常富含膳食纤维,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效果。
因而,每日主食应以谷米为主。
(3)限制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对于脂类的摄入,总的原则是低脂饮食,使脂肪比例仅占总热量的15%~25%,其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为1:1.5,胆固醇控制在每日300g内。
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预防
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预防一、心血管疾病简介心血管疾病是指一类由于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的疾病。
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二、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1. 发病率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因,尤其是在发达国家。
数据显示,在美国,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而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2. 高危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沉迷烟酒、缺乏运动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年龄、性别也是患病的因素,男性、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3. 病因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十分复杂,包括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等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1.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改变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的锻炼、戒烟限酒、减轻压力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2. 控制疾病对于已经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控制疾病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3. 定期体检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可以有效避免病情的恶化。
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方法。
例如,冠心病的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球囊扩张术等。
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紧急的血管介入治疗(PCI)等。
此外,适当的药物治疗也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和控制疾病的发展。
五、结语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预防和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方式改变、控制疾病、定期体检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同时在治疗方面也需要根据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方法。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可以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策略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策略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其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增加了社会的医疗负担。
了解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采取相应的防控策略,对于预防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段1:引言)近年来,冠心病以其高发病率和严重的并发症而备受关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冠心病,其中大多数是中低收入国家的居民。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有效的防控策略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段2: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冠心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
其流行病学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年龄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冠心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中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风险人群,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这与血管硬化、体力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
其次,男性更容易患冠心病。
男性激素的存在可能对疾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此外,男性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也与女性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男性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
再次,冠心病与个体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
家族史阳性者患病的风险较高,这说明遗传因素对于冠心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些先天性疾病和基因突变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最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是冠心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吸烟等都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此外,环境因素如污染物、工作压力等也可能对冠心病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段3:防控策略)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流行,以下几种策略被认为是最为关键和有效的:首先,健康教育的普及十分重要。
人们需要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
医疗机构、学校和社区应加强冠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知程度。
其次,生活方式的改善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及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习惯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地区分布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地区分布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了解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地区分布,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甚至坏死。
其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年龄特征:冠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男性。
通常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明显上升,7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普遍。
2. 性别差异:冠心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中年男性中更为显著。
而女性在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逼近男性。
3. 家族史因素:家族史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4.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如高脂高盐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习惯。
5. 慢性疾病关联:冠心病与慢性疾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这些疾病可引起血管壁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二、冠心病的地区分布冠心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其地区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同地理区域之间以及城乡间的差异。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由于长期高脂高盐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而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2. 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冠心病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分布也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城市地区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
同时,高海拔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可能与氧气稀薄、寒冷气候以及生活习惯有关。
3. 城乡差异:城市地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而农村地区由于相对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预防
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预防心血管疾病是指冠心病、高血压和脑卒中等以心血管系统为主要累及对象的一类疾病。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传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特点心血管疾病在全球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其特点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城市化程度较高地区。
据统计,心血管相关死亡率是世界上所有死因中最高的。
1. 世界范围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原因。
这些逝者主要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并且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人口。
2. 国内情况:我国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心血管疾病负担。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报告,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300万,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口主要死因之一。
二、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发生规律的重要手段。
为了有效地开展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下几种方法常被应用:1. 横断面调查:通过横断面调查可以采集大量数据,包括人口特征、生活习惯、健康状态等信息,以此来确定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2. 队列调查:队列观察可追踪同一组人长期的变化情况,在该过程中可以测量危险因素和结果的关联性,并揭示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和机制。
3. 病例-对照研究:这种方法通过比较已患心血管疾病者(即“案例”)与未患者(即“对照”)之间的差异,探究潜在的危险因素。
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许多风险因素相关。
根据丰富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1.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过度、不规律的饮食等都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2.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可控制危险因素之一,长期未能有效干预高血压将增加罹患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3. 高胆固醇:高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这是引起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防冠心病
预防1 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
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
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2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4 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
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
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6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7 预防冠心病应积极降压。
下列病人达标血压应为130/80mmHg,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CAD)等危状态、颈动脉病(颈动脉杂音、超声或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异常)、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
Framingham危险评分≥10%。
无以上情况达标血压为140/90mmHg。
有心肌缺血表现病人,血压应慢慢下降,糖尿病人或>60岁者舒张压(DBP)低于60mmHg要小心降压。
老年高血压病人脉压大者,收缩压(SBP)下降时,DBP也会降得很低(<60mmHg)。
要密切注意心肌缺血症状。
很老的老年人(>80岁者),降压治疗能减少脑卒中危险,但是否能减少CAD,还不肯定。
冠心病患者莫忘常补水水有止渴、镇静、稀释血液、散热、润滑、利尿、运送营养等功效,已有研究证明,水与老年人冠心病发作密切相关。
据统计,心绞痛、心肌梗死多在睡眠时或早晨发作。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等各种因素,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也较高。
人在夜间因呼吸和出汗会消耗部分水分,加之老人常有起夜(小便多)习惯,水随之消耗也较多。
冠心病的危害和预防
调脂药物的使用应注意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等 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以预防血 栓形成,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风 险。
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包括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应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心理负担加重
冠心病患者常因病情反复、治 疗费用高昂等因素产生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社会功能受限
冠心病患者因病情需要休息和 治疗,可能影响工作和社会活 动参与。
并发症与死亡率
01
02
03
心力衰竭
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收 缩力下降,最终引发心力 衰竭。
猝死
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肌 梗死可能导致猝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器官功能衰竭
02
冠心病危害
对心脏功能影响
心肌缺血
冠心病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使心肌供血不足 ,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心肌顿抑
长时间的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肌顿抑,即心肌收缩 力下降,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房颤 动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对全身血液循环影响
80%
外周循环障碍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个性化运动处方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运 动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和
时间等。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从而降 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运动形式 可以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
柔韧性练习等。
运动安全
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运动安全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
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与展望
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与展望一、概述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全部死亡原因的40以上。
这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同时也给国家的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涉及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预防和管理仍然是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关键。
本论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现状、危险因素、防治策略和未来展望,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控,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 心血管疾病的定义与重要性心血管疾病,泛指由于高血脂、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和周围血管发生的缺血或出血性疾病。
它涵盖了心脏血管和周围血管的所有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心病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对个人健康的严重威胁上,还体现在其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和医疗资源分配的影响上。
据统计,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超过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持续增长。
而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心血管病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年龄也呈年轻化趋势。
这种趋势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如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吸烟等,都是导致心血管病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心血管疾病,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
通过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管理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冠心病的全球趋势
冠心病的全球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隐患。
本文将通过对冠心病的全球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冠心病的全球流行情况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狭窄和堵塞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其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并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发达国家,冠心病已成为主要的人口健康问题。
例如,美国每年有数百万人患上冠心病,其中数十万人因此失去生命。
同样,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也面临着严峻的冠心病流行形势。
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和生活方式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
二、冠心病流行的原因分析1. 生活方式改变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脂肪、高盐、高糖饮食的普及、缺乏体育锻炼、吸烟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了冠心病的增加。
2. 人口老龄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趋势。
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冠心病,因此人口老龄化也是冠心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3. 遗传因素冠心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某些人群的基因突变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因此,遗传因素也是冠心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冠心病的预防措施为了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冠心病预防建议:1. 健康饮食适度摄入低脂、低盐、低糖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减少红肉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2. 积极运动定期进行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要尽量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的接触。
4. 控制血压和血脂定期检测血压和血脂水平,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它们的水平,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5. 心理压力管理长期承受过度的心理压力可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因此,要学会有效管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策略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策略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许多人的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探讨一些应对策略。
一、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病的类型,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缺血引起。
这种疾病发病率高且致死率较高,正因如此,对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疾病的流行趋势、高危人群分布、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群体进行调查,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而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二、冠心病的常见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调查方法,可以通过编制问卷,针对特定的人群进行调查。
例如,可以通过问卷了解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生活习惯、疾病史等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冠心病的流行情况。
2.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常用于观察患者与非患者之间的差异。
将一组患者与一组健康的对照人群进行比较,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并找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3. 随访调查随访调查是一种长期追踪和观察的调查方法。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可以了解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同时,也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
三、冠心病的防控策略针对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提出几个可行的防控措施:1.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冠心病非常重要。
人们应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结构、戒烟限酒等。
此外,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也是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关键。
2. 加强教育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冠心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范意识。
例如,可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制作宣传资料等,帮助人们了解冠心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3. 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对于患有冠心病的人群,建立稳定的医疗体系非常重要。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全文版)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全文版)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全文版)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一、我国心血管病流行现状心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
近30年来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卒中和周围血管病)死亡率、发病率和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提前。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我国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自1980年以来,XXX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和医疗费用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增加迅速。
2015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总数1 887.7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12.87%。
2015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住院费用中,急性心肌梗死153.40亿元,颅内出血为231.99亿元,脑梗死为524.26亿元。
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0.13%、18.06%和23.47%[2,3]。
三、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必要性冠心病、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
尽管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尚有待研究,但其主要危险因素已经明确。
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血脂异常(主要是胆固醇增高)、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不健康的饮食惯是心血管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我国队列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中,80%归因于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和糖尿病[13]。
改善可以改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目前心血管病防治的目标。
国内外很多临床试验和社区综合防治研究证明,针对可以改变的心血管病首要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步伐,能降低社区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和心血管病发病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
20世纪80年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已经提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战略,包孕:(1)面向人群,控制和降低人群团体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战略;(2)针对高危患者的筛查和干预,即高危战略。
一些发达国家经验已证实,心血管病治疗手艺前进和一级预防的实施,对大幅度降低心血管病出生率起了重要作用。
2024年冠心病的防治知识ppt课件
定义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由于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的心脏病。
发病机制
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 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导致冠 状动脉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终 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冠心病的防治知识ppt课件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冠心病概述 • 冠心病诊断方法与标准 • 冠心病治疗原则与措施 • 并发症防范与处理策略 •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01 冠心病概述
2024/2/29
3
定义与发病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24/2/29
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 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提高应对困难 和挑战的能力。
促进生活方式改变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 饮食等,从而降低冠心病复发的风险。
22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2024/2/29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冠心病定义、流行病学及 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其发 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高血 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 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冠心病患者常出现心绞痛、心 肌梗死等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 状动脉造影等。
心梗的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
心梗的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心梗,也被称为冠心病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心血管疾病。
它是由于冠状动脉提供的血液流动受阻,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而引起的。
心梗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了解心梗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心梗的流行病学特征心梗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加普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大约1,500万人患心肌梗死,其中约有700万人因此去世。
心梗的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心梗,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和家族史也会增加患心梗的风险。
此外,缺乏体育锻炼、饮食不健康以及长期暴露于高压生活环境中也会增加心梗的发病风险。
2. 心梗的预防控制措施2.1 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心梗的预防至关重要。
首先要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改善心血管健康。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等。
其次,戒烟,尽量避免被动吸烟。
吸烟是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梗的风险。
此外,健康的饮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可以降低心梗的发生率。
2.2 控制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导致心梗的重要因素。
因此,控制这些疾病对于预防心梗至关重要。
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
通过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水平,可以减少血管内的斑块形成,从而降低心梗的风险。
2.3 应对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心梗的风险。
因此,及时应对和缓解心理压力对于预防心梗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和深呼吸等,减轻心理压力。
此外,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也有助于减少心理压力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与预防措施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与预防措施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临床表现。
冠心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防措施。
一、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冠心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一大重要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因冠心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700万人,而其中绝大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年龄分布不均:冠心病发病年龄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
尽管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年轻人也有可能患上冠心病,但中老年人仍然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
2. 性别差异:男性患上冠心病的风险要高于女性。
这是因为女性在更年期之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冠心病的发生率较低。
然而,随着女性进入更年期,冠心病的风险逐渐提高,尤其是在65岁以上的女性群体。
3. 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饮食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吸烟、过度饮酒以及长期处于高压、高脂肪环境中等,都会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风险。
二、冠心病的预防措施针对冠心病的高发病率和危害程度,预防措施非常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
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可以有效降低患上冠心病的风险。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调节体重,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3. 停止烟草使用:吸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冠心病在内。
戒烟可以明显降低患病风险,并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4. 控制体重: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控制体重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度的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
国内外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及其预防对策
国内外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及其预防对策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里不断增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探讨国内外冠心病的发病现状以及其预防对策。
一、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常表现为胸痛、心绞痛等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冠心病,占总死因的28%。
中国是冠心病高发国家之一,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成为我国的首要疾病之一。
冠心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因。
此外,吸烟、过度饮酒、坐姿不正、饮食不健康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二、冠心病的预防对策预防冠心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个人和政府都应采取积极措施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
1.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
个人要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定期运动、保持正常体重等,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学校可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企事业单位也可通过组织员工体检、开展健康讲座等活动,促进员工的健康生活方式。
2. 加强冠心病筛查和早期诊断冠心病筛查和早期诊断对于减少冠心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大对冠心病筛查的投入,鼓励公众进行定期体检以及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脂检测等。
同时,还应提高医生对冠心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加强对患者定期复查的监督。
3. 发展心脏病的新治疗方法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
心脏支架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技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此外,药物治疗也在不断创新,新型降脂药物和抗凝药物的应用使冠心病患者受益匪浅。
政府要加大对医疗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研发和应用先进的冠心病治疗技术。
此外,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新治疗方法的了解和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4. 建立完善的冠心病管理体系有效的冠心病管理体系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高发人群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高发人群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高发人群,以提高对冠心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
一、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流行病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年龄特征:冠心病主要发生在中年及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年轻人中发生冠心病的情况相对较少,但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年轻人中出现冠心病的趋势也在逐渐增加。
2. 性别特征:男性在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均高于女性。
这一差异主要与女性在生理周期中分泌的雌激素有关,雌激素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随着女性更加平等地参与到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3. 地域特征:冠心病的发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但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冠心病高发,其中包括北美、欧洲等。
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主要与经济水平、生活方式以及预防措施的落实程度有关。
二、冠心病的高发人群冠心病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性疾病,但某些人群存在较高的患病风险。
以下是冠心病高发人群的主要特征。
1. 高血压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的患者,由于血管壁的损伤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易导致冠状动脉病变,从而增加发生冠心病的风险。
2. 高血脂患者:高血脂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液中的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水平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3. 吸烟者:吸烟是冠心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会对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黏稠度产生不良影响,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4.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和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
心血管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 —
25-
283
6
2.12
1
16
30-
694
19
2.74
11
57
35-
1057
40
3.78
15
37
40-
1432
101
7.05
46
45
45-
2761
322 11.66
104
32
50-
4063
664 16.34
195
29
55-
5041
1131 22.44
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戒烟 • 合理膳食 • 经常的有氧运动 • 有益的社会心理环境 • 高血压的管理 • 高血脂的管理 • 糖尿病的管理
高血压的生活方式指导
控制体重
BMI保持在20-24
限盐
6-8克
规律的有氧运动
每周3-5次
限酒
男性每日饮酒精<30克, 女性<20克
保持乐观心态
合理膳食
限制总热量, 减少脂肪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生物 因素 变
因素
障碍
可利 目标 目标 目标 倾向 促成 激励 行为 用的 人群 人群 人群 因素 因素 因
服务 人口 分级 行为
学特 征
改变 阶段
分析
干预策略的选择
• 过去证明有效的战略 • 覆盖最大的人群 • 社区自我参与和自助的能力 • 经费少效益大 • 可行性
以事实求是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和评价为贯穿始终的基础。 • 有效性(卫生利益)
营养政策
• 食品标签 • 食品供应要鼓励生产有利于健康的食品 • 学校供应营养午餐 • 学校和全民的营养教育 • 建立国家食品和营养政策 • 卫生政策与农业和食品工业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位基因 2
等位基因 3
同原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9、其他:
国外资料表明,微量元素如铬、锰、锌、硒的摄入量减少, 铅、镉、钴的摄入量增加,则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性情急 躁,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强,工作专心而不注意休息,为成就 而奋斗的A型性格者,易致本病。
三、冠心病预防措施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疾病防治经验 ——预防使西方心血管疾病死亡近年显著减少
50
40
30
20
10
150
200
250
血清胆固醇 (mg/dl)
总胆固醇水平 1%
300 0
冠心病危险性 2%
Gotto AM Jr, et al. Circulation. 1990;81:1721-1733. Castelli WP. Am J Med. 1984;76:4-12.
≤204 205-234
地区分布 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地理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表现为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 我国各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地区性差
别,总趋势北方>南方,城市>农村。
世界冠心病年龄标化死亡率,女性,2008年
世界冠心病年龄标化死亡率,男性,2008年
2008年中国城乡不同性别人群冠心病死亡粗率比较
冠心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措施
主要内容
冠心病的流行概况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
引言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根 据WHO的临床分型标准,可分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
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冠心病、脑卒中等)对人类 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和生 命最主要的疾病。
24
6、缺乏运动:
长期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思想负担重,较少活动可促进 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7、年龄与性别:
虽然冠心病在40岁左右后发病,但实 际上在青少年时期已开始形成冠脉粥样硬 化病变,只是随着年龄增长,病变逐渐加 重,才产生引起人们注意的症状,此时病 变已较严重且难以逆转
8、遗传因素:
同一家族中有多人患冠心病,尤其在55岁之前发病者其近 亲发病率显著增高。国外资料表明,双亲中有一人患冠心病 者其子女冠心病的发病率二倍于无冠心病家族史者。双亲均 早期患冠心病,其子女冠心病的发病率5倍于无冠心病家族史 者。
西太区域WHO/ISH冠心病风险预测
糖尿病患者
年龄
男性 不吸烟者 吸烟者
女性
不吸烟者
吸烟者
胆固醇
1、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是罪魁祸首。
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 (MRFIT) (n=361,662)
Framingham 研究 (n=5209)
10年冠心病死亡率
(死亡数/1000)
每1000人中冠心病发病数
死 1800
亡
人 数
1600
1400
1200
1200万
1530万
1670万
1750万
1000 1992年
1997年
2002年
2005年
2002-2008年城乡地区冠心病粗死亡率变化趋势比较
2002-2008年城乡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粗死亡率变化趋势比较
人群分布
年龄 40岁后,随年龄增大而升高; 性别 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女性 种族 死亡率黑人>白人>黄种人 民族 苗族患病率>汉族>新疆维吾尔族>蒙古族 职业 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
二、冠心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
发达国家是第一位死亡原因; 我国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阶段。 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城乡差别逐渐减小; 农村地区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
流行特征
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后和速度 不一致,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 文化背景存在差异。
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入各阶段的年 代、各阶段持续的时间和危害的程度,以及 目前发展所处的阶段是不同的。
235-264 265294
血清胆固醇 (mg/dl)
总胆固醇水平 1%
≥295
冠心病危险性 2%
2、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全身中、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 纤维化,管壁增厚和官腔狭窄,导致心、脑、肾组织缺血,
60%的高血压病人合并冠心病。另外,血压波动损伤血管内
膜细胞引起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阻塞血管。
时间分布
世界范围,呈上升趋势; 北美、西欧、澳大利亚开始下降; 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近30年逐步上升。
时间趋势:发达国家流行的四个阶段:
死 0.8 亡 0.7 构 0.6 成
0.5
0.4 0.3
0.2 0.1
0
第一期
(低发期)
第二期
(上升期)
第三期
(高峰期)
第四期
(下降期)
世界范围来看,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15-24/日
25/日
吸烟者每日吸烟量
Willett. N Engl J Med. 1987;317:1303
4、糖尿病:长期血糖增高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动脉粥
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且 病情重、预后差。
刺血针装置
5、饮食习惯:
肥胖、常食富含高热量、动物脂肪、高饱和脂肪酸和胆固 醇的饮食、精制糖和精制食物与冠心病发病有关。
3、吸烟及饮酒:吸烟者的心血管事件意外发生率三倍
于不吸烟者,冠心病中吸烟者较不吸烟者死亡率高五倍。大 量饮酒后加重心肌耗氧,使心肌供需失衡,诱发缺血事件的 发生。
相 12 对 10 风 险8
95 6 %
可4 信 区2 间0
吸烟使死于冠心病的危险增加 -量效关系
1.0
非吸烟者
5.4 3.7 1.7
1-14/日
中国城市地区不同性别、年龄组 人群冠心病死亡专率比较,2008
1/10万 2000
男性
女性
1000
0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危险因素
疾病因素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 不良生活方式 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高脂高 胆固醇饮食等 社会、心理因素:抑郁、焦虑 遗传因素:家族史、年龄性别等因素 其他 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和糖尿病是最重要的
年龄35-69的所有血管疾病死亡
中年人死亡 年龄35-69的所有非血管疾病死亡
每
千
人
死
亡
率
,
年
龄
调
整
老年人死亡
每
年龄70-79的所有血管疾病死亡
千
人
死
亡-79的所有非血管疾病死亡
BMJ 2009;339:b3513
芬兰, 曾经全球CHD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却呈80%的下降
35-64岁人群1951年-2004年的CHD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