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辅导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教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自我意识的相关理论;2、能对个人的自我意识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内容:1、自我意识的含义;2、自我意识的结构;3、怎样简单分析个人的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1、自我意识的结构;2、个人自我意识的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从结构上分析自我意识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心理测验教学时数:2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早起的鸟儿有虫吃”VS“早起的虫儿被鸟吃”二、自我意识的含义(1)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的认识和体验;(2)个体对自己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三、“20个我是谁”心理测试(1)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写20个关于“我···”的句子。

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特征的语句。

(2)评估陈述①评估自我接纳程度在你列出的每句话的后面加上正号(+)或负号(-)。

正号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肯定满意的态度”,负号的意义则相反,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不满意、否定的态度”。

②评估自我意识的时间特征看看这些陈述中哪一些是指向过去的,哪些是指向现在的,哪些是指向将来的。

③评估自我意识的结构四、举例讲解从内容上划分自我意识的结构1、生理自我个体对自己生理属性的认识。

包括:性别、身高、年龄、仪表、体重、健康状况等方面。

2、社会自我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认识。

包括:所在群体、角色、名望、地位、人际关系等方面。

3、心理自我: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

包括:①情绪状况;②才智状况;③人格特征。

五、举例讲解从形式上划分自我意识的结构1、自我认知(知):认知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内容。

2、自我体验(情):属于情绪、情感的范畴,主要包括自尊、自信、自卑、自负、自责、自豪感等方面内容。

3、自我调控(意):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调节,主要包括自主、自立、自律、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等方面。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调整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调整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调整在人的一生中,大学阶段被视为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从一个青春期的青年进入成年社会,大学生们面临着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新的挑战。

在这个时期,他们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适应新的社交圈子、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情绪。

因此,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心理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自我意识:认识自己的价值与定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指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了解。

它是大学生个体的核心,影响着他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观。

在大学生阶段,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它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自信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并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学校和家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提供个人成长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家庭也应该积极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积极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心理调整:适应新环境与压力管理大学生的心理调整是指他们适应新环境、处理压力和情绪的能力。

大学生不仅面临着学业的压力,还要应对社交关系的变化、就业压力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调整能力,大学生可能面临焦虑、抑郁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整能力,有几个关键的方面需要注意。

大学生应该学会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不过度自责和消极情绪。

建立积极的社交网络和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减轻压力。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放松活动也可以缓解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

对于大学生来说,自我意识和心理调整是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良好的自我意识,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发展。

良好的心理调整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保持身心健康。

因此,学校、家庭和个人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心理调整。

学校可以开展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服务;家庭可以给予大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而个人则应该积极主动地思考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提升自身的自我意识和心理调整能力。

第五章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辅导

第五章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辅导

第五章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辅导第五章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辅导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P78---79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他们正经历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的、矛盾、统一和转化的过程。

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过程。

大学生逐渐从原来的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的特点,转向内部认识自己。

逐渐从理想自我(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向现实自我(我现在是怎样的人)过渡。

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地调节自身的言行奠定了基础。

当代大学生富于理想,自我期望值也较高,当他们在详细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时,不情愿地看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他们常常感到焦虑、苦恼、失望、无能为力。

处于这种矛盾状况的大学生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力求获得自我意识的重新统一,实现这种统一,通常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坚持自己理想中的自我标准,努力改善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一致。

(二)一方面修正理想的自我,另一方面改善现实的自我,使二者相接近。

(三)放弃理想自我的标准,自暴自弃,以迁就现实的自我。

显然,前两种途径是积极的,而第三种途径是消极的、不可取的。

不论采取哪种途径,都会导致原有自我意识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自我意识。

这样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只有经过多次反复,才能使自我意识逐渐趋于稳定,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总之,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分化、矛盾、统一、转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它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大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特征的重要前提条件。

因此,这一过程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利时机,再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他们将逐渐成熟起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心理调节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较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都有了较大发展,他们积极追求理想的自我,深切关心自己的发展,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他们重视把自己和集体、国家结合起来;能主动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所确立的自我形象更为丰富、完整、概括和稳定;他们的自我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敏感而且易于波动;他们的成人感很强,独立意识趋于成熟和稳定。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PPT课件
26
二、自我增强
➢ 自我增强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 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 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 或受到提升。
➢ 通俗的说,就是“有选择的接受对自己有利的、 肯定的评价。”即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来 自我保护。
27
向下的社会比较 选择性遗忘 有选择的接受反馈 缺陷补偿 自我防御性归因 自我设障
①一个人自己生活的情境记忆 ②一个人自己人格特征的表征 ③一个人自己生活中的事实知识 ④时间连续性的体验 ⑤个人主体感和自主权 ⑥自我反思的能力,形成元表征
13
✓ 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朱滢提出,自我可以 从三方面进行研究:
✓ ①作为知觉的自我(主要涉及自我面孔识 别方面的研究);
✓ ②作为记忆的自我(主要涉及自传体记忆 方面的研究);
✓ 个性因素:自我意识倾向
16
试一试:测量一下你的自我觉知程度
当你独处时,你会在多大程度上关注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取自于费尼格斯坦(Fenigstein)、沙尔(Scheier)和 巴斯(Buss)1975年设计的量表,其目的是测量内在自 我意识(即自我觉知的习惯性倾向)。
使用说明:请尽可能诚实与正确的回答下列问题,回答时 以1-5的数字来表示不同的程度: 1=极不相符(跟我很不像) 2=相当不相符 3=既不是不相符也不是很相符 4=相当相符 5=非常相符(跟我很像)
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社会自我社会自我对自己的名望地位角色性别义务责任力量的认识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自恋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心理自我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课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心理课自我意识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意识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4.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1. 自我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自我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3. 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分析。

2. 如何将自我意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自我分析问卷3. 案例分析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自我意识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分享自己对自我意识的理解。

二、讲解自我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1. 教师讲解自我意识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

2. 讲解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如: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提升等。

三、自我分析的方法和技巧1. 介绍自我分析的方法,如:心理测验、日记记录、他人评价等。

2. 讲解自我分析的技巧,如:客观、全面、深入等。

四、案例分析1. 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自我意识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分析。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自我意识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课后进行了自我分析吗?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二、学生分享自我分析结果1. 学生分享自己的自我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鼓励学生从自我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三、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培养1. 讲解如何培养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如: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自我接纳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将自我意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 各组分享讨论结果。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我意识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
在大学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心理健康意识呢?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重要性。

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压力,学习、社交、未来规划等等问题都可能带给我们心理上的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并学会如何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意识,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帮助以及如何寻求帮助。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这包括充足的睡眠、良好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和管理,不要把负面情绪压抑在心底,而是要学会倾诉和释放。

最后,我们需要学会建立健康的心理模式和态度。

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学会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并保持心理健康。

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去培养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大学生活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并取得成功。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意识-悦纳自我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意识-悦纳自我教案
再者,要培养自我关爱的习惯。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给自己足够的关爱和照顾。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最后,要学会放下过去的包袱。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选择放下它们,专注于未来。不要让自己一直沉浸在过去的错误或遗憾中,要勇敢地向前看,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
4.引导学生学会悦纳自我,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
自我认知方法:引导大家可以通过定性的方法,比如通过他人评价、通过社会比较或内省来认识自己也可以通过定量的方法,比如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自我接纳问卷或自尊量表等方法进行自我认识。
教学难点
纳悦自我的方法;客观认识自我、无条件接纳自我、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有效控制自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意识-悦纳自我教案
章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悦纳自我
计划课时数
1
内容
1.正确进行自我认知的作用
2.自我认知的方法
3.悦纳自我的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完成本章节的教学任务
1.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3.培养学生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增强心理韧性。
五、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
六、课堂小结(大家谈收获,老师补充)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人际关系,从而促进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七、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本次教学的得失,以便进一步优化教要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纳悦自我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课题,它涉及到我们如何接纳和喜欢自己。
三、解决重难点(自我认识的方法、悦纳自我的方法、无条件接纳自我....)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调整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调整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调整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面临各种重要的选择和挑战。

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心理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含义、影响因素以及心理调整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提高幸福感。

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份、角色、价值观和情感状态的认知和评价。

对于大学生来说,自我意识包括对个人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目标和追求的认知。

自我意识决定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

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因素大学生自我意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

1.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特点、态度和行为习惯。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往往与其个人因素有密切关系。

例如,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的人更容易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而内向、自卑的人可能更容易形成消极和不健康的自我意识。

2. 家庭背景家庭背景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中的支持、关爱和教育方式会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意识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正面的自我意识;相反,苛刻和批评则可能导致消极和不健康的自我意识。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会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意识产生影响。

例如,社会对职业选择、外貌、社交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期望和标准,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大学生如何进行心理调整心理调整是指一个人通过某种途径或方法改变或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和情绪。

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有效地进行心理调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1. 接受现实接受现实是进行心理调整的第一步。

大学生要明白并接受现实中存在着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

只有真实地面对问题,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才能摒弃幻想和避免情绪上的困扰。

2. 树立积极态度积极态度是心理调整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调整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调整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调整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从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自我意识和心理调整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因此需要拥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有效的心理调整策略来适应这样的变化和压力。

自我意识的重要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包括对自己的特点、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认知。

在大学生时期,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对于个人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

首先,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了解自己的兴趣、优点和潜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想要追求的事业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学会接受和调整。

其次,健康的自我意识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面对各种挑战和竞争时,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相信自己具备实现目标所需的能力,才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并取得成功。

最后,拥有健康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价值观念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方式的不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合作和解决冲突。

心理调整策略除了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外,大学生还需要具备一些有效的心理调整策略来应对各种困难和压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心理调整策略:1. 寻求支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孤单地承受压力。

寻求身边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减轻负担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2. 积极应对压力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大学生需要学会积极应对压力。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放松身心,同时建立合理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分配时间和精力处理不同任务。

3.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是缓解压力和提高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可以尝试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志愿者工作,丰富自己的业余时间,并与他人建立共同话题。

4. 注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大学生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作息以及适量运动来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五章维护大学生心理及生理健康安全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五章维护大学生心理及生理健康安全

第一节 关注心理健康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情绪,是人们的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每 个人都有丰富的情绪体验,大学生也是如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多数情况下都应保持情绪的 稳定和良好的心境:富有朝气和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既 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困难和挫折面 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
学习目标
1.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了解情绪的含义及大学生的情绪特点,明白大学生常面临的情绪问题,掌握相关的 调适方法。 3.了解自杀及其原因,懂得寻求心理帮助。 4.了解各种流行性疾病,掌握预防疾病的方法。
01
关注心理健康
第一节 关注心理健康
5.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十分重要的条件。大学生要乐于与人交往。交往中要做到动机端正、 不卑不亢、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保持独立人格、客观公正地评人评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第一节 关注心理健康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正视现实,善于 将自己融入不同的环境,积极地适应环境,积极投身生活,善于在生活中感受到乐趣。当发现自己的 需要、愿望和社会发生矛盾时,能迅速进行自我调节,力求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致。
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亨·奥斯汀
第一节 关注心理健康
4.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完整是指个体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统一的,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如气质、能力 、性格、理想、信念等方面)能平衡发展,保持完整统一,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2024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自我意识

2024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自我意识

定义与内涵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行为表现以及与环境关系的认知、体验和调控能力。

它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层面,涉及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3自我意识有助于个体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情感、动机、价值观等,从而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

促进自我认知通过自我意识,个体能够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适应社会环境和满足个人需求。

调节自我行为良好的自我意识有助于个体保持心理健康,及时识别并应对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强心理韧性。

维护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的重要性01生理基础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大脑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前额叶皮层的成熟对于自我意识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02社会互动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自我意识,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比较,认识自己的特点和地位。

03文化影响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的自我意识产生深远影响,塑造着个体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对自我认知逐渐从表面向深层发展,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人生目标等。

自我认知的深化自我体验的丰富自我控制的增强随着生活经历的增多,大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如自尊心、自信心等的发展。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相对增强。

03020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自我认知的偏差部分大学生对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如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导致自信心的不足或自负。

自我体验的困扰一些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情感体验,如自卑、焦虑等。

自我控制的不足尽管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增强,但仍存在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表现出冲动、易怒等行为。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父母的期望、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自我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教案

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教案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识别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3.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关系。

4. 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2. 心理测试量表(如自我评价量表)3. 案例分析材料4. 小组讨论指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通过提问“你了解自己吗?”引导学生思考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2.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

二、自我意识理论讲解(20分钟)1. 解释自我意识的定义: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监控。

2. 阐述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对人格成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意义。

3. 介绍自我意识的三方面内容: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三、自我分析(20分钟)1. 分发心理测试量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 组织学生分享测试结果,引导他们识别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一个关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案例。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处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关系。

五、小组讨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自己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有哪些差距?- 你打算如何缩小这些差距?- 你认为自我调控在大学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第二课时一、回顾与总结(10分钟)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2. 强调自我分析和小组讨论的重要性。

二、自我提升策略(20分钟)1. 介绍以下自我提升策略:- 设定合理的目标- 培养积极的心态- 学会时间管理- 增强沟通能力2. 分享一些实际案例,展示这些策略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

三、自我调控训练(2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自我调控训练:- 深呼吸- 正念冥想- 写日记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这些训练,以提升自我调控能力。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来更好地认识自己。

1.2 教学内容自我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

自我认知的技巧和方法。

如何通过自我反思来认识自己。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自我意识的含义。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我认知的认识。

自我反思: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介绍,包括优点和缺点。

第二章: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让学生学会自我肯定的技巧。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面对挑战。

2.2 教学内容积极的自我形象的定义和重要性。

自我肯定的技巧和方法。

如何树立自信和面对挑战。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讨论积极自我形象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我肯定的方法和经验。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困难面前保持自信的场景。

第三章: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让学生了解自我激励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掌握自我激励的技巧。

3.2 教学内容自我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自我激励的技巧和方法。

如何通过自我激励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我激励的方法和经验。

制定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个自我管理计划,包括学习、生活和兴趣爱好。

第四章:自我发展和成长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

让学生学会自我提升的技巧。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

4.2 教学内容自我发展和成长的定义和重要性。

自我提升的技巧和方法。

如何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

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意义。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我提升的方法和经验。

成长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个个人成长计划,包括目标、方法和时间安排。

第五章: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处理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

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自我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自我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意识的重要性,理解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估自我,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我,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资源:PPT、心理测试问卷、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二、自我意识概述(20分钟)1. 解释自我意识的概念,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方面。

2. 分析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自我效能感、自尊、自我价值感等。

3. 通过PPT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三、自我认识与评估(30分钟)1. 分发心理测试问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评估。

2. 教师讲解问卷结果,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自我认识水平。

3. 小组讨论:如何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四、自我管理与心理健康(20分钟)1. 介绍自我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

2. 分析自我管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理问题等。

3. 案例分析:如何通过自我管理改善心理健康?第二课时一、回顾与总结(10分钟)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总结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自我认识、自我管理方面的收获。

二、小组讨论与分享(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意识?- 如何运用自我管理技巧改善心理健康?-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认识自己?2. 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三、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自我意识-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自我意识-PPT课件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问题及调适
1、过度自卑 2、过度自我接受 3、自我中心 4、苛求完美
1、过度自卑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 情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 果。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 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长处, 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 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 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 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 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
调适方法
(1)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需要不断完善。 (2)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3)要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 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
3、自我中心
主要表现
(1)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能设身处地进行 客观思考。只关心自己,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 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自卑的表现
• 自我评价低 • 超概括化和泛化 • 过分敏感、多疑 • 消极地看待问题,遇事习惯往坏处想 • 意志消沉 • 自我掩饰 • 不愿意改变,难以接受新事物
调适方法
(1)对其危害有清醒的认识,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 (2)客观、正确、自觉地认识自己、无条件接受自己, 欣赏自己所长,接纳自己所短,做到扬长避短。 (4)调整对自己的期望、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 (5)正确对待得失,勇于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
• 与人坦率相处,让别人看见你的长 处和缺点,也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 与痛苦。
4、 不断超越自我
(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已关系中认识 自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
2、 积极悦纳自我
养成接纳自我的好习惯
1、不要给自己贴上消极标签。如,我笨、我无能。 2、不要将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你是独特 的,学会欣赏这种独特之处。 3、人人都有他人所不知的弱点,即使最自信的人, 也有感到不安的方面。 4、处世积极、喜欢与你同行并享受人生的朋友交往。 5、笑口常开,培养幽默的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辅导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P78---79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他们正经历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的、矛盾、统一和转化的过程。

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过程。

大学生逐渐从原来的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的特点,转向内部认识自己。

逐渐从理想自我(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向现实自我(我现在是怎样的人)过渡。

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地调节自身的言行奠定了基础。

当代大学生富于理想,自我期望值也较高,当他们在详细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时,不情愿地看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他们常常感到焦虑、苦恼、失望、无能为力。

处于这种矛盾状况的大学生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力求获得自我意识的重新统一,实现这种统一,通常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坚持自己理想中的自我标准,努力改善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一致。

(二)一方面修正理想的自我,另一方面改善现实的自我,使二者相接近。

(三)放弃理想自我的标准,自暴自弃,以迁就现实的自我。

显然,前两种途径是积极的,而第三种途径是消极的、不可取的。

不论采取哪种途径,都会导致原有自我意识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自我意识。

这样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只有经过多次反复,才能使自我意识逐渐趋于稳定,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总之,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分化、矛盾、统一、转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它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大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特征的重要前提条件。

因此,这一过程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利时机,再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他们将逐渐成熟起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心理调节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较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都有了较大发展,他们积极追求理想的自我,深切关心自己的发展,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他们重视把自己和集体、国家结合起来;能主动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所确立的自我形象更为丰富、完整、概括和稳定;他们的自我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敏感而且易于波动;他们的成人感很强,独立意识趋于成熟和稳定。

当代大学生经过大学生活的训练和教育,随着个体心理和意识的不断发展,其自我意识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等逐步趋于成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趋于协调发展;自我意识的核心---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基本确立。

总的来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发展的,并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主要特点(一)自我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大学这一特殊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博览群书、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新天地,这个新天地为他们的自我认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有种条件。

大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关心的社会问题也更多了,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也更高了。

这时,他们的自我认识不只涉及到自我的气质、风度和性格等一般问题,而且还涉及到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自我价值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达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

(二)自我认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学校学习阶段,在他们面前摆着许多深刻的课题:我将来做个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事业,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贡献等等。

他们总是十分感兴趣而又急切地思考着这些问题,强烈地期待着一个满意的答案。

这种思考比少年时期更主动、更自觉、具有较高水平。

(三)自我评价能力不断提高随着大学生活的继续,大学生的知识增加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全面、客观了,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较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并能选择自己的长处进行发展,开始具备在自觉基础上的“自知之明”。

但是,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二、大学生自我控制方面的主要特点(一)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大学生精力旺盛,富有朝气,但也是极为冲动、多变的。

这是因为青年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处于低年级的大学生,冲动性还较明显,进入中年级,特别是进入高年级后,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生活阅历的增加,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水平逐渐提高,他们能够根据别人的评价对自己行动的结果进行反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实现目标的要求。

这说明大学生行为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而盲目性和冲动性逐渐减少。

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明显提高,还表现在他们的行为和目标能以社会期望社会要求为转移。

例如,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今天,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单看文凭,更看重真才实学。

面对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大学生能对自己的目标及时进行调整,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注重培养各种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当然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还缺乏一定的稳定性一,还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自我设计的愿望强烈大学生有设计自我,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他们根据自我设计的“最佳自我形象”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性格与品德。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是最强的,他们不愿做一个碌碌不为的人,都想干出一番事业,能对社会、对祖国有所贡献,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但是,大学生的自我设计常会与社会要求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学生都支持改革开放,希望有一个公平、民主、自由的社会,强烈地反对腐败行为;另一方面,在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又对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表示认同,有人甚至为了所谓的自我实现而损人利己。

(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独立意识,也叫独立感,是指个体力图摆脱监督、支配和管教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

大学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完全具备了成人的特点,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通过对自我认识、体验、控制、调节,他们在心目中已逐渐确立一个新的自我---成人式的自我,成人感特别强烈。

自信心是从独立感中派生出来的一种相信自己精力和能力的自我意识倾向。

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维灵活、记忆力最强,这是他们产生自信心的生理及心理基础,而“天之骄子”、“‘时代宠儿”的优越感则是大学生充满自信的社会基础,他们不仅对自己的才华、学识充满自信,而且对自己的风度、能力也充满自信。

但他们易于过分自信,而且容易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自信。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十分宝贵,它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的心理基础,因此要加以适当的保护和引导,而不要因为一时的偏差而冷眼待之。

一般来说,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会逐步表现得客观和稳定。

三、大学生自我体验方面的主要特点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迅速发展,使得他们自我体验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一)大学生自我体验形式的特点1、丰富性。

大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为他们发展自我体验的丰富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例如,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成熟就产生了成人感;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品德的高低而产生了自豪、自尊或自卑、自惭等体验;由于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而产生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一般来说,在自我体验方面,男生比女生更有自信心,更富于活力,但容易急躁;女生则更热情,内心舒畅感更明显,但容易多愁善感。

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情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但要注意增强自我意志的指向能力,提高自我认识水平,这将有助于大学生自我体验的丰富性向健康方面发展。

2、波动性。

大学生由于对自我的认识还在不断进行中,个性还不够成熟和稳定,也缺乏驾驭情感的力量,因此,他们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和波动性。

他们可能因一时的成功而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也可能因一时的挫折、失败而低估自我或丧失自信心,甚至悲观失望。

到了高年级,当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比较确定后,这种波动性才逐渐减少。

3、深刻性。

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是深刻的,他们的自我体验不仅与自己的个性特点相联系,而且还与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格倾向相联系。

当自我的生活信念和人格倾向为别人所悦纳,或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格倾向时,他们就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否则就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体验。

(二)大学生自我体验内容的特点1、自尊心和好胜心强烈。

自尊心是指一个人悦纳并尊重自己、对自己抱肯定态度的情感体验,是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和自尊自爱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

自尊心是一种内驱力,指由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唤起的,并使个体指向于实现一定目标的某种内存倾向,它激励自我不断奋发努力,创造佳绩,尽可能使自己的言行得到别人的尊重,以维护自己的荣誉和社会地位。

大学生由于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强烈地要求肯定自己和保护自己,自尊心很强,对触及自尊心的刺激十分敏感。

好胜心是一个人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

好胜心往往与自信心有着密切联系,因为丧失了自信心,就不可能去争取成功。

具有极强自信心的大学生,好胜心也是十分强烈的,他们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希望能用行动表明自己是人生道路上的强者。

2、自卑感和孤独感明显。

自卑感是指一个人看轻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体验。

当代大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强烈的,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具有自卑感。

轻微的自卑可以超越,过度的自卑则可导致精力不集中、意志消沉、自信心极低,甚至自暴自弃,严重的可导致自杀行为。

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及时克服自卑感,恢复自信,提高自尊,以便顺利完成学业,早日成才。

孤独感是指一种由于缺乏他人的理解,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情感体验。

研究表明,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了主要原因是青年期的闭锁性心理。

大学生自尊心强、独立欲望强烈,但内心世界一般不轻易向外人袒露,这就造成了一定时期的心理闭锁性。

他们虽然生活在父母、师生之间,却感到缺少可以向之吐露心曲的人,因而常常产生莫名的孤独感。

孤独感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平衡,影响他们之间正常友谊关系的建立。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减轻闭锁性心理,就要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尽量多和别人交往,以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学习别人的长处,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学习,这样,孤独感就自然可以消除了。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表现大学期间,大学生的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等各种自我意识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独立感大学生的独立感表现为:总是喜欢向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和教师宣布自己独立自主的要求,激烈地阐述自己的主张;喜欢独立思考和行动,不喜欢父母和老师的管教;希望自立和自制,不喜欢旁人过多地干涉等等。

与独立感相联系的一种特征是逆反心理,对逆反心理作客观的分析和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引导大学生的独立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