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马原课展示)

合集下载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与科学都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学问,二者是相互区别同时又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是哲学赖以成立的基础,哲学是对科学的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而产生的;同时,科学又是哲学在具体界的展示,是哲学合乎逻辑的推论,是在哲学规范和指导下的产物。

哲学本身是不能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它本身也应该是一种科学;而科学又是和人类正确的理性思维成果相一致的,它本身也应该是某种意义上的哲学。

科学对于哲学的这种基础性决定了科学可以自下而上的对哲学施加影响,但科学本身改变和发展了之后,以科学为基础的哲学也必然迟早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和发展,哲学发展对科学发展这种依赖性说明了科学是改造哲学的最强大,最基本的原动力。

其区别之处在于:①对象不同。

哲学以整体的世界作为对象,科学以某一领域作为对象。

②方式不同。

哲学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进行,具体科学以实证知识的方式进行。

③哲学是一般的、普遍的方法论,而科学则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

其联系表现为: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本源性作用。

①哲学对感性经验的理性加工所形成的确切性知识是具体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②具体科学创造知识的理性思维方式是由哲学提供的,现代科学式的思维方式则是近代后期和现代哲学所提供的辩证的、系统的、历史性的思维方式。

③科学的许多规则也来自哲学的孕育并且其合理性需要从哲学上加以论证,如科学中采用的逻辑的规则、实验的规则等等都是哲学的创造。

④科学的发展方向由哲学创造的价值坐标来确定。

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对哲学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哲学的发展历史表明,科学影响哲学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哲学前进的根本力量。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表达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物理学家马克思·玻恩说:“科学在每个时期都和当时的哲学体系相互影响,它向哲学体系提供观测事实,同时从它们得到思想方法。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严格意义上讲哲学不是科学 因为它没有可证伪性 科学是对世界具体规律的认识,而哲学是对世界整体规律的把握.科学是需要通过实践证明的,只有经过实践证明才能成为科学,而哲学是不需要实践证明,也无法通过实践证明的1.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世界观包含人生观,价值观。

它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二者对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

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3)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

哲学是科学的最高境界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科学就是为了做到这一点哲学是科学的总结和抽象。

哲学主要研究信仰问题,科学主要研究可以证明的事实或规律。

科学中也有一些用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直接证明的理论和猜想,他们就是科学假设,既非哲学也非哲学。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是一切科学之根本!哲学起初是所有学问的总汇,近代科学是从哲学的母体里逐渐分娩出来的一个孩子。

近代以来,随着知识的积累越来越丰富,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细致,才出现许多具体的学科。

哲学逐渐放弃对这些具体学科研究的领域,退而成为专门探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但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并没有隔断,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至今仍然引导着具体科学的发展。

同时,各个具体科学不断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成为哲学发展的养料。

回答者:城市无产者 - 魔法学徒 一级 12-19 11:40爱因斯坦说:"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哲学是?"我忘记了呀,宗教、艺术、哲学、科学、技术是人类文化的几个主要范畴,早期人类只有宗教,后来有的人不信宗教了,自己开始反思人生和自然等,创立一些学说,也就是哲学的开始,再后来,到了近代,人变的现实起来,开始研究眼前有形的东西,开始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这个世界了,这就是科学。

2马原辨析

2马原辨析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这是旧哲学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对具体科学和概括和总结,而不是“总和”。

哲学只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能代替具体科学。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把哲学看成是“科学之科学”,往往以主观的判断代替真实的联系,阻碍具体科学,也阻碍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统治,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变革。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将能完全代替人脑。

不正确。

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完全代替人脑,科技的发展虽然能够帮助人脑处理一些问题,但是科学技术本身的也必须依赖于人脑。

3、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

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把二者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主体是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

主体是有意识的,有自己的主观世界,但它又是物质实体,因此它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主观只是主体的一部分。

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不等于整个客观世界。

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现象,客观指实际存在的一切事物。

主观同客观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观是对客观的主观反映。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为复杂,两者存在着反映与被反映、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以及其他关系。

4.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不正确。

物质的概念是抽象的产物,而不是具体的物体。

5、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不正确。

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即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偶然性是与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

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的不确定趋势,二者不可分割,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科学探索的任务就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发现内部的必然性,偶然性是科学的“机遇”,取消偶然性的作用,也就取消了科学探索。

马原课程感悟心得体会(3篇)

马原课程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我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下简称“马原”)这门课程以来,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也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马原课程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马原课程的基本内容马原课程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

课程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通过学习,我对这些基本原理有了以下认识: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它强调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这一原理使我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一原理使我认识到,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我们要关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目的,它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和策略。

这一原理使我认识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理想,我们要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马原课程的学习感悟1. 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学习马原课程,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使我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2. 提高思维能力:马原课程要求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增强社会责任感:马原课程使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关注国家大事,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辨证关系.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辨证关系.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辨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对哲学问题的孜孜不倦的探讨、研究以及反复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就是在这些原著中不段积累总结汇编而成的,但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编纂, 这是对人类认识规律的总结, 没有那一本伟大著作可以和客观真理的价值做比较, 真理是无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一门无价的哲学。

本文就本人的简短实践以及就读马列原著给予的营养简单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辨证关系, 作为一名科学研究的工作者, 时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基本原理, 基本研究方法作为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指南, 无疑拓宽了自身的方法论规范与研究视野。

另外, 马克思主义的众多学者大多都是从研究马列原著开始, 因为这是研究的起点, 读马列原著时刻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学者思维的严密性, 创作的独到之处, 而马列原著本身也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贯穿始终的。

这给了我这样一个科学工作者一个很大的启示。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关于科学与哲学的统一辨证关系,谈对自身实践的意义。

首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利用唯物史观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使人们对历史和自然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为人类主动创造自己的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活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 以及为获得这些知识体系所从事的认识活动和所建立的社会建制。

技术是人们为了社会需要, 利用自然规律, 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控制和调节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基本特征是:它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 以实践为准绳;它始终以继承为基础, 以创新为灵魂;它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 具有特殊的社会建制。

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啊,我这一开口,感觉就像是要聊聊家里长辈和咱们小辈之间的那点事儿。

别看我平时嘻嘻哈哈的,但一说到这个,我还真得正儿八经地捋一捋思路。

你想啊,马克思主义哲学,那简直就是咱们思想界的老大哥,站得高,看得远,一套理论下来,能把世间万物都囊括其中。

它就像是家里那个最有智慧的长辈,平时话不多,但一说话,那肯定是能直击要害,让人醍醐灌顶。

而具体科学呢,就像是咱们这些各有所长的小辈们。

有喜欢研究天文的,天天盯着星空,琢磨着星星月亮那点事儿;有喜欢钻研生物的,整天跟细胞、基因打交道,试图揭开生命的奥秘;还有喜欢物理的,天天跟牛顿、爱因斯坦较劲,想要理解宇宙的规律。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这两者之间,乍一看,好像没啥交集。

但你要是仔细琢磨琢磨,嘿,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像是那个大家庭的框架和灵魂,它给咱们这些小辈们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而具体科学呢,就像是给这个大家庭添砖加瓦的砖石,每一次的新发现、新理论,都是在丰富和完善这个大家庭的内涵。

就比如说吧,我那天跟学物理的朋友聊天,他跟我讲起了量子力学。

我一开始听得是云里雾里的,但后来他跟我说:“你看啊,量子力学这些看似奇怪的现象,其实都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观点,比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我一听,嘿,还真是那么回事!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空谈,它跟咱们的生活、跟咱们的科学研究是这么的息息相关。

再比如说,我还有个学生物的朋友,整天跟细胞较劲。

他跟我说:“你知道吗?细胞分裂、进化这些过程,其实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对立统一和量变引起质变这些观点。

”我一听,心里那个激动啊,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能这么接地气!所以啊,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家里长辈和小辈之间的那种默契和互动。

长辈给咱们指引方向,提供智慧;而小辈们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不断为家庭添砖加瓦,让家庭更加繁荣昌盛。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两者虽然都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但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领域或某一特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

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

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

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三、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答:(1)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静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其一是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而言,事物没有发生机械运动。

其二是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仍处在量变阶段。

哲学、科学与宗教(马原论文)

哲学、科学与宗教(马原论文)

哲学、科学与宗教关键词:科学哲学宗教认识方式最初,人们尝试用魔咒来使大地丰产,来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残,来使幼小者降生时平平安安。

接着,他们又祈求反复无常的天神,不要降下大火与洪水的灾难;他们的烟火缭绕的祭品,在鲜血染红的祭坛上焚燃。

后来又有大胆的哲人和圣贤,制订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方案,想用思维或神圣的书卷来证明大自然应该如此这般。

但是大自然在微笑——史芬克斯式的笑脸。

注视着好景不常的哲人和圣贤,她耐心地等了一会——他们的方案就烟消云散。

接着就来了一批热心人,地位比较卑贱,他们并没有什么完整的方案,满足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只是观察。

幻想和检验。

从此,在混沌一团中,字谜画的碎片就渐次展现;人们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服从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

变化不已的图案在远方闪光;但它的景象不断变幻,却没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细,更没有揭示出字谜画的意义。

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她不可思议地保护着猜不透的史芬克斯之谜。

这是丹皮尔《科学史》的序章诗,完美的融合了哲学、科学与宗教三者,形象地给读者展示出了三者奇妙的联系,并且由此联系到现今蓬勃发展的西方文化,即使是在如今这个西方科学技术水平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的年代,绝大多数西方人仍然相信基督教,基督教在今天的西方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宗教问题了,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深深地渗透到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中。

面对科学技术与宗教信仰同步发展而非此消彼长的现象,我认为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来思考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首先,我想先谈谈哲学与科学。

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

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罗素为我们描写了一幅悲惨的状态,哲学既受到科学、又受到神学的攻击。

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

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的领域和方面,它揭示的是这些领域和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这些领域十分广泛,大致分为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和思维科学领域。

具体科学一般有比较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所分属的领地。

它们直接面对世界,探究世界中隐藏的各种奥秘和规律。

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具体科学相比具有一般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是“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

正因为哲学是探究这种普遍的、一般的规律,所以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具体科学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哲学具有“反思”的特性,是对具体知识的“再认识”、“再反思”。

因此,黑格尔把哲学比喻成猫头鹰,猫头鹰的特点是夜晚才起飞,比喻哲学的“反思”特性。

由于哲学命题具有概括性、一般性、抽象性,许多人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说成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准确地说,这种说法不够准确。

例如,哲学和物理学,常有人说它们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作为并列的学科,它们并不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应该说,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哲学并不是建立在对世界的直接观察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之上。

因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这个基础发生了变化,哲学也会随之变化。

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产生的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与近代牛顿力学的成熟相适应产生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三大科学发现相适应产生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又有最新的哲学研究成果。

但是,把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其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观与科学间的联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观与科学间的联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观与科学间的联系摘要在古代及近代西方,很多在哲学方面颇有成就的学者同时还是科学家,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科学是哲学的一部分。

科学与技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帮助着我们认识自然世界,改造世界,本文将主要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间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观科学认识论1 科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作用1.1古代及近代初期西方科学与哲学综观近代及以前的科学,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布鲁诺,再到牛顿等历史中发出璀璨光芒的名人们,无论在科学还是哲学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与哲学间存在联系。

实际上,哲学建立在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之上。

哲学的产生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具体科学为哲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成果、新的证明材料、提出新的课题。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科学的发展促进着社会的进步。

例如,中世纪末期的日心说教人用新的眼光去看世界,同时还在更重要的方面,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与信仰:地球从宇宙中心降到行星之一的较低地位。

这样一个改变不一定颠覆了人们以往的神化认识,但却肯定使人对那个信念的可靠性发生怀疑。

伴随着更多自然现象的发现及部分上由此激起的对人性的诉求,文艺复兴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此后,实验科学以及牛顿力学的建立,助推了科学的快速发展。

这一系列的科学思想推动了社会思想的解放,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哲学的进步。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基础时间来到马克思主义即将诞生的年代,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1838到1839年间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说明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同时,由于细胞本身具有变化的能力,出现了有机体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哲学人类发展进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孕育了科学,而科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改变。

一、科学与哲学关系史科学与哲学从古至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古希腊时代,二者处于原始的一体化时期。

从根本上说,二者是同源的。

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宗教与反宗教时期,科学不断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

科学与哲学的高度分化又萌发出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关系。

直至今日,科学与哲学高度综合,再次呈现新的一体化特征。

二、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1、科学与哲学的区别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其任务就是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是人类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一种理论形态.哲学所关心、表达的并非一定就是世界的真正本质或规律,而是人自己的生存状态或存在方式.2、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作用科学影响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也影响着科学的探索,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科学需要哲学的帮助才能更加进步,而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

科学与哲学之间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科学是推动哲学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科学的发展指引人们想的进步,更加清晰的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但是科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使一些人歪曲理解,形成错误的认识,只为发展,不计后果。

例如破坏环境,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等,无不警示着我们科学是有双重作用的。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比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进行食品科学的研究,就是把食品科学的理论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食品科学的理论。

假如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可见,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其实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总之,在现时代科学与哲学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对事物的研究过程中,必定是科学方法与哲学思维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的认知。

马原实践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

马原实践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

哲学无用论的泛滥!
实践形式:调查问卷 实践主题:理工科学生对哲学基本知识的 了解及对哲学指导作用的认同情况
实践内容
小组成员
数年前有人做过调查,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认为 “哲学是处事方法和态度”的人数最多,认为“哲学是抽 象、高深的理论”排名列其次,认为“哲学是政治教条” 的人数最少。超过一半的理科学生认为“哲学没有用”, 而在文科学生中认为哲学“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人数最多, 占46.9%。可以看出,被调查理工科学生对哲学显然存在 着“哲学无用论”两种倾向。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只知道15个哲学家,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能够写出10个以上哲学 家的名字。
1.辩证法“为理论自然科 学本身所建立起来的理论 提供了一个准则” 2.“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 什么样的态度, 他们还是 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 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 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 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 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 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不光是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也有相同的观点

马克思-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一、前言: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但又高于科学,科学验证或推翻哲学理论又推升哲学的高度。

二、哲学的含义:人类在谋求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需要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得不涉及的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就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在精神和物质关系的问题上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再者就是,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用辩证法的观念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三、具体科学的含义: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

它讲求证据,逻辑严密的人类认知,是不断揭示真理的过程,可以分为物质科学与非物质科学两大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关于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具体指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是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

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哲学与具体科学都研究规律,都以概念、范畴、规律的逻辑体系来反映现实。

这是它们的共性。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各门具体科学。

它以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前提,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只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家才不至于在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

因此,哲学与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的词源是“爱智慧”。

什么算是智慧?下面是我和一个朋友的讨论:一个人知道很多,有很多知识,是智慧吗?恐怕不是。

知道许多数学定理并不等于数学好,知道很多历史事件并不是历史好。

一个人擅解决问题,思路敏捷,是智慧吗?恐怕也不是,都知道存在做题机器,掌握技巧不等于掌握本质,实在说不上智慧。

最后,我们都没有解决什么是“智慧”这个问题。

科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等同于知识。

掌握科学,就是知道常识或者事实。

对于另一些受过科学训练的人来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但是如我前面所说的,这些恐怕算不上是智慧,因此也就和哲学没有什么关系了。

我说不清智慧是什么,但是我认为下面这些事体现了智慧:你觉得两个定理/物理现象/研究方法非常相似,并开始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你面对一个未知的现象,觉得这个解释更好,那个解释有问题,从中选定一个花功夫完善;你面对一个问题,有几套不同的方法,你觉得这个方法应该行得通,并决定用它来试一下。

以上这些感觉和选择,是研究和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却缺少“科学”过程的。

有人称之为直觉,可以理解为“看透本质的能力”,通常需要累积足够的经验和知识才能获得。

如果必须要给出一个解释的话,那么做出这些决策的原因(无论成败),经常涉及你如何理解学科,如何理解世界,或者说这涉及到决策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就涉及了智慧,这就是哲学的一种影响。

因此有人说,“每个科学家都是哲学家,只是他们不知道。

”而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学校里的教学中是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因为之后写在书上的总是「他们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因为:……」「这个解释其实比那个解释更好,因为:……」「这个方法其实比那个方法更有效,因为:……」但在省略号的内容出现之前,在轻描淡写的「其实」「因为」之前,那时的思考(无论成败)才是关键。

笛卡尔曾说过:“知识好比是大树,哲学是树根,科学则是树枝。

”海德格尔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哲学”,并强调“这一点适合于任何一门科学”。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论文论马与克自思然主科义学哲的学关系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2011060602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具有密切的辩证关系,同时二者之间又具有相互不可替代的特点。

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和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能取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必须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工作者应该自觉的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关系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

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的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

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的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辩证关系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辩证关系,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我们既不能把哲学问题和自然科学问题混为一谈,又不能把哲学问题和自然科学问题完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一)从社会意识形态系统的层次上来说,哲学和自然科学处于不同的层次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结晶,在社会意识形态系统里属于最高层次,自然科学(例如力学、数学、化学、医学、农学、林学等)则相对属于低一层次。

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随着时代 的发展 ,科学与哲学呈现出分离的发展状态 :哲学 家认为 具体的科学家总是被限制在某项具体的技术研究范围内 ,研究 总是限于 很小的领域内 ,而哲学则是统筹整个世界 ;而具体的科学家则认 为哲 学 家无所事事 ,一直局限于某种空想的理论当中 ,对 现实社会的发展 没有 太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而具体的某一项科 学技术则 能够直接 的促进 社 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两 种思想 对于科 学家 和哲 学家无 疑都 是有 害无 益 的 ,他们没有真正的把握科学 与哲学的内在关 系是 密不可分 的,这对 科 学与哲学 自身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哲 学 与 科 学 分 别 什 么 1 、哲 学 是 什 么


“ 哲学 ”一词 ,源 自古希腊 ,“ p h i l o s o p h i a ”,是 “ 爱智慧 ” 的意 思 , 最早 使用 这一词语 的是 毕达哥拉斯 。哲学 即社会意识形 态之一 ,是关 于 世界 观的学说 ,是理论 化 、系统化 的世界 观 ,是 自然 知识 、社 会知识 、 思维 知识 的概括 和总结 ,是世界 观和方法论 的统一 。西方 的哲学最早始 于古 希腊 时期 的 自然哲学 ,判 断依据是其 区别于迷信 ,并且 以理性 的方 式归 纳出 自然界 的道理 。后来 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 、柏拉 图以及亚里 士多德等进一步奠定 了哲学 的基础 ,他们提 出了形而上学 、知识论和伦 理学 问题 ,一直沿用至今 。 “ 哲” 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 ,在 我国古代 “ 哲 ”或 “ 哲人” 是指 善于思辨 以及学 问精深者 。我 国的哲学起源于东周时期 ,代表人 物为孔 子 的儒家 、老子 的道家 、墨子 的墨家还有法家 ,然而事实上在 这之前 的 《 易经》 一书中易经讨论了诸多的哲学 问题。1 8 7 4年 ,日本 的启 蒙家西 周最先在 《 百一新论》 中用汉 子字 “ 哲学 ”来翻译 p h i l o s o p h i a ,后经康 有为等将这一译称带 回国内 ,并逐渐 通行 。在 十九实际末 二十 实际初 , “ 哲学”一词 在我国书报杂 志上频繁 出现 ,逐 渐取代 了过去 的 “ 玄学 ” 、 “ 形而上学” 等不 准确的名词 。 2、科学是什 么 “ 科学”英 文 翻译 为 “ s c i e n c e ” ,源 于拉 丁文 “ s e i e n t i a ”,是 “ 知 识” 、“ 学 问” 的意 思。科学 一词 在我 国古 代汉 语 中解 释为 “ 科 举 之 学” 。在明治时代 ,日本著名 的启 蒙思想家首先 用汉字 “ 科学 ”来 翻译 s c i e n c e ” ,之后 由我 国进步人 士康 有为 等带入 国内 ,并且 被广 泛 的运 用 。“ S c i e n c e ”主要是指发现 、积累并公认 的普遍真 理或普遍 定理 的运 用 ,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 人类 的发展史就是 一部科 学技术 的发展史 。科学技术 的发展 给人类 带来 了空前的繁荣 ,科 学总是 在人们 的 “ 争 议 ” 中,一次 次地 取得胜 利 。随着科 学的发展 ,人类 的进 步 ,越来越 多的人在 总结 和反思哲学 与

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超
【期刊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卷),期】2021()2
【摘要】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元问题之一。

对哲学与科学关系的理解大致有4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不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不同研究方式之间的关系;元理论与对象理论的关系。

如果整个世界都将成为科学研究模式的对象,那么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就只能是元理论与对象理论的关系。

若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词的合理含义只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元理论”。

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条件,但真正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前进的,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总页数】10页(P85-94)
【作者】高超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1
【相关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从人道问题看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性变革
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的哲学概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的哲学关系问
题评说(之二)3.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评《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4.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性--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源流关系5.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追问——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第一部分:哲学与科学
既然说道哲学和科学的联系,我们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科学。

(1)哲学:研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说
《辞海》上的定义是这样的,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

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定义一直存有争议,这个领域随着历史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问题兴趣而改变着。

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

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

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中翱翔,“反思”当然就只能是在薄幕降临时悄然起飞。

特点:形式化,抽象性,概括性,理论性。

(2)科学
百度百科: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辞海》: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达尔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特点:
1、“经验的、归纳的”;
2、探求因果必然联系;
3、确定的、可证伪的。

第二部分、哲学对科学的影响
一、哲学是科学的历史前提和逻辑前提。

哲学本身就出于人类爱智之天性,是人类从蒙昧无知时代进入自觉无知时代的产物。

科学的产生则源于哲学的发展,有人说科学曾胚胎、成长于哲学的母腹之中。

当人类的学问(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知识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即人类终于又意识到了自己以往所知并非实知,人类遂变得好实问实学了,由此人类开始有了实事求是之学,既科学。

无论是孕育还是分化,哲学和科学都把自己的活动理解为一个无有穷期的过程,这是哲学与科学的共性所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故也可以说,哲学是道学,科学是
器学。

由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是先有哲学而后有科学,它们是人类智慧发展的先后阶段。

按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历史上的先在者亦必是逻辑上的先在者。

故在科学与哲学并存的历史条件下,哲学既是科学的历史前提,也是科学的逻辑前提。

(换页)
二、哲学对科学有指导作用。

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主要有两种情况: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消极的指导作用。

对科学起积极指导作用的哲学,首先是唯物主义哲学。

被后人称为“自然哲学”的古希腊物理学,是西方科学的原始形态,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动力和观念基础是朴素唯物主义。

显然这是哲学对科学所起的积极指导作用。

而唯心主义则指导人们开展对人类心灵活动的研究,使他们离开古典物理学研究的轨道,这对于古典物理学的发展来说显然具有消极意义,是为哲学对科学的消极指导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对人类心灵活动的研究,却使古希腊智者的论辩术最终发展成为逻辑学,到亚里士多德时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三段论逻辑体系,这个逻辑体系后来一直是人们探索现实世界的重要的认识工具,对于人类的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由此可知唯心主义对科学的指导作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可见,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其实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乃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对一门科学有积极的一面,对另一门科学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可谓此消彼长。

(换页)
第三部分:科学对哲学的影响
一、科学进步丰富和完善了哲学研究的内容
( 一) 现代科学的新成果, 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命题、某些结论, 还需要不断地用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来检验其科学性和真理性。

例如,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新成果, 从各方面证明了整个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换页)( 二) 现代科学的新成果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首先, 现代科学成果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范畴。

其次, 现代科学成果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再次, 现代科学的成果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换页) ( 三) 现代科学向哲学提出了许多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现代天文学发现了许多现象, 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说, 它涉及到宇宙无限还是有限的问题;
现代物理学已经深入到基本粒子内部, 提出了夸克禁闭这类世界是否无限可分
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向人们提出了诸如电脑能否完全模拟人脑, 机器人
能否像人一样有形象思维能力, 是否有感情和意志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断地探索、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提出的新问题, 才
能促进其内容的日臻完善和发展。

(换页)
二、科学进步促进了哲学方法及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一) 科学进步决定哲学方法的发展
古代的科学水平极其低下, 物质技术手段也极为落后, 这就决定了当时的
科学认识方法具有直观性、朴素性和猜测性。

这种方法限制了人们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近代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 经典力学是当时最为显著的成果,对整
个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时科学中所运用的实验研究方法, 实质上是一种单纯的典型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就决定了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方法的机械性和形而
上学性。

近代科学研究中的典型化分析方法也明显带有孤立性、静止性和片面性等历史局限性。

这种方法对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某些方面也给人类的社会实践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代科学整体化趋势, 使不同的学科之间彼此渗透, 产生了一系列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和横断学科, 科学的这种性质及与之相联系的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 就决定了现代哲学方法, 带有一定的经验性、模糊性和有限性等特点。

总之, 科学方法的功能决定了哲学方法的功能, 而科学方法的历史局限性必然
使哲学方法带有其历史局限性。

(换页)
( 二) 科学进步决定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强, 出现了社会科学数学
化的新趋势, 从而引起哲学研究方式从传统的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

马克思指出: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 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实践证明: 把数学运用于各门科学,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而且是社会科学实现手段现代化, 增强社会科学研究实用性的重要途径。

目前, 关于哲学数学化的问题争论较大, 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两种倾向: 一是否认哲学数学化。

这种观点认为, 哲学具有最高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启迪性, 哲学语言不能完全精确化, 它必须借助深厚有力的语言来表达, 如果将哲学数学化、精确化, 就会混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二是夸大哲学数学化, 抛弃了辩证法。

加拿大籍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马里奥.邦格主张: "几乎任何哲学----都可以使之精确化和明晰化, 即能够借助逻辑和数学概念重新加以表达。

"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

诚然, 哲学思维不可能完全以数理逻辑和数学中某些表述的标准来衡量, 哲学的结论一般地不被完全量化, 但哲学语言及结论并不完全排斥精确化。

哲学数学化的特点在于: 将数学的量变关系及数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哲学, 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 更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

总的来说,我们经过探讨认为,哲学与科学是统一的整体,他们密不可分。

如果把人类的智慧与知识比作一棵树,那么哲学就树根,科学就是树枝。

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