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申报建设项目
省级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
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示范专业建设项目
申报书
申报单位:凤翔县职业教育中心
申报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
主管部门:凤翔县教育体育局
申报时间: 2013年10月12日
陕西省教育厅Array陕西省财政厅
二〇一三年九月
填报说明
1、重点学校情况是指国家级重点、省级重点或是非重点。
2、申报类型是指示范专业或是精品专业。
3、本专业已投入建设经费指已经用于本专业设备购置、师资培养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部经费。
4、实训设备清单、申报报告、项目实施方案表格不够,可自行延长,但实习实训设备只填价值5000元以上的设备,申报报告和实施方案要要言简意明。
5、项目实施方案中应包括项目实施所需资金量、实施进程、建成后达到的效果等。
6、配套资金承诺书应对配套资金做出承诺,明确配套金额,并有提供配套在基金的单位盖章。
7、项目申报书需报送10份。
8、相关内容可以附页,并加盖有关部门或院校公章。
注:申报学校必须如实填写本表各项数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评审资格。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重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新闻学专业
建设内容
分值
具体内容
专业建设规划(15分)
15
(15分)获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10分)达到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水平
(8分)获得市级重点建设专业
师资队伍建设(22分)
专业负责人
6
(6分)1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名师
(4分)1名以上教师达到省级教学名师水平
(3分)1名以上教师获得市级教学名师
2009年
1。《行走的新闻:新闻学实务课程开放式、立体化、应用型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宁波市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中国新闻史上的突发事件传播》,浙江省社科联第二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实战式”教学改革2008年学院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2009年
新闻创造生机:新闻学实践教学创新范式,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申 报 书
所在分院法律与传媒分院(盖章)
专业名称新闻学
负责人邵培仁
申报时间2011年4月
二○一一年三月
一、简表
专业名称
新闻学
所在分院
法律与传媒分院
修业年限
4
学位授予门类
文学
本专业设置时间
2001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540
首届毕业生时间
2005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295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 名
专职教师人数
9
其中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比例
≥56%
教师中老(50岁以上)、中、青(40岁以下)的比例为
2∶2∶5
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
≥88%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启动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启动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5.11.11•【字号】教发规〔2015〕979号•【施行日期】2015.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启动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教发规〔2015〕979号各普通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豫政〔2015〕41号)等文件精神,加快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提高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决定启动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以下简称“示范校”)建设计划,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2015-2018年,遴选确定10所左右普通本科学校进入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计划。
到2020年,将示范校建设成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区,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的示范区,高水平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先进技术创新、转移与服务的重要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
第一批示范校从我省15所转型发展试点本科学校中遴选,第二批示范校从全省普通本科学校中遴选。
二、建设方案根据省教育厅专家组对15所转型发展试点本科学校评估情况,确定黄淮学院、许昌学院、周口师范学院、黄河科技学院等4所学校为第一批示范校。
第一批示范校建设周期为2015—2019年,请以上4所学校按照示范校的建设目标,制定具体建设方案,提出建设思路、重点任务、主要措施等,并将建设任务分解细化到具体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建设内容、实施进度、资金需求和来源、阶段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于2015年11月26日前连同附表报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
敢为天下先,坚定走应用科技大学发展道路--专访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
2019年4月,黄河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被认定为“第四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这是河南省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中第一个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这也是黄河科技学院成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以来取得的诸多成果之一。
2015年,《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指导意见》颁布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尤其是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获得高度关注。
作为我国民办高校的领跑者,黄河科技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大学建设过程中打造了创新创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学校“名片”,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应用型高校是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
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在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技学院院长杨雪梅曾建议,要引导应用型高校争创一流。
争创世界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黄河科技学院一直努力的方向。
为了进一步了解黄河科技学院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中的新探索,本刊记者采访了杨雪梅校长。
敢为天下先,坚定走应用科技大学发展道路——专访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文/本刊记者 马孝民最大的优势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河南教育》(高教):杨校长,您好!黄河科技学院是我国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也是应用性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的佼佼者。
作为这样一所大学的校长,您如何看待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杨雪梅: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必然的。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校趋同发展导致高等教育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
高校为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现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职能,同时促进高校本身的发展,就要转型。
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64终关注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职业发展的意义,为学生走入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打好、打牢基础。
关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发展建议“机电工程学院总结
关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发展建议”—-机电工程学院总结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产物。
截至2014年3月,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达324所,占全国877所普通本科院校的36.94%,已在普通本科院校序列中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促进高校办学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
2013年7月,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特别提到“引导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我校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顺应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紧迫需求,凸显办学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朝着应用技术大学的方向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一、我校发展面临的阶段性问题1.本科办学经验不足.我校刚由高职高专升格而成,从原来的优质专科变为本科“阵营”中的“新兵".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重新定位.而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在选择办学定位时,对学校的发展方向不能准确把握:一种情况是将学校办成高职高专的“放大版";第二种情况是照搬照抄老牌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经验;第三种情况是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的模仿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培养学术型人才。
办学定位的模糊导致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摒弃了原来的优势专业,盲目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千校一面",难以办出特色.2. 服务地方能力不强,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
我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但对地方的产业政策和发展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岗位需求缺乏准确的调查研究,因此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缺失,造成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改进。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四五”时期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四五”时期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9.19•【字号】•【施行日期】2021.09.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四五”时期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各本科高校:为充分发挥我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以下简称“示范校”)在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现将“十四五”时期示范校建设重点工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新发展理念,锚定“两个确保”,围绕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和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聚焦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等要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服务发展方式、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二、建设目标围绕将示范校建设成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区,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先进技术创新、转移与服务重要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要平台的“两区两基地一平台”建设要求,巩固建设成果,扩大建设范围,创新办学模式,探索评价机制,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引领水平,打造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各具特色、高峰凸显的河南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体系。
三、重点任务(一)科学谋划示范校建设工作。
各示范校要坚定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坚持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职责使命,加快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建设工作,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制定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4.01.16•【字号】粤教高函[2014]8号•【施行日期】2014.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8号)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粤府〔2013〕17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03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决定实施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
现将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2014年1月16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粤府〔2013〕1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03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四重”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3〕25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决定实施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以下简称“创新强校工程”)。
为做好“创新强校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1.加强统筹。
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充分发挥协同创新引领作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紧紧围绕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统筹考虑高等教育发展各方面要素和资源,有效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
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申报书
附件1: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申报书(2011年本科院校申报使用)学校名称申报类型填表日期山东省教育厅制山东省财政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填写说明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申报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学校类型从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中选择一个填报。
3.办学思路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要成绩需附以下个佐证材料:1)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2)学校2010年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3)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2010年报表(理、工、农、医类);4)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2010年报表(人文、社科类);5)其他有效材料4.重点建设专业可加附页。
5.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一式10份上报。
21指启用现在校名前的办学基础,例如学校合并、升格前的一所或多所学校名称,以及学校合并、升格的时间—3 —4—5 —6—7 —8—9 —附件2:重点建设专业情况简表(本科)专业(一)名称:,专业代码:。
该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是否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是否博士点(),是否硕士点()。
已有毕业生届数:届;现有在校学生数:人;主要就业地区(近3届);主要行业(近3届)。
10—11 —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填在编教师、退休后聘任为本单位的全职教师,不含基础课、公共课教师。
3)代表性科研成果(限填15项)。
公办高校引进人员填写调入本单位之后的成果,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填写以本校名义完成的成果。
只填独编或主编的著作和教材(不含参考书),独撰或第一作者的论文,署名第一名的省级以上获奖和鉴定。
4)只填承担省级及以上的科研和教改项目。
公办高校引进人员填写调入本单位之后的项目,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填写以本校名义承担的项目。
只填署名第一名教师的科研和教改项目。
5)校外实习基地要签有合同,并学生实习过。
6)在复制本表时,应保持原格式不变,并用A4纸打印。
2016年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方案
×××学院应用型大学建设方案(2016-2020年)2016年1月目录一、学校概况与建设基础 (3)二、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 (5)(一)建设思路 (5)(二)建设目标 (8)三、重点建设任务与主要建设项目 (9)(一)校企合作发展建设任务 (10)(二)专业集群与特色学科建设任务 (11)(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任务 (13)(四)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平台建设任务 (16)(五)“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任务 (19)(六)“应用驱动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任务 (20)(七)“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任务 (23)(八)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改革任务 (25)四、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27)(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7)(二)深化配套制度改革 (27)(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28)(四)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29)(五)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29)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启动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教发规【2015】***号)》的要求,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政【2015】**号)》等文件精神,全面完成示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任务,加快××××学院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步伐,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学校概况与建设基础××××学院创办于197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诞生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秉承“××××××××”的办学宗旨,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之路。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模式及要素分析
级人才,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从而以产品的高 技术含量来增强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 欧洲国家将高等学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 学。研究型大学使命在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理论知 识的研究与传播,应用型大学承担着应用型专业人 才的培养、实践性知识的研究与转化。这样的划分, 昭示知识没有等级之分,大学亦没有等级之分,只有 用途上区分,二者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源 和支撑。诸多数据表明,荷兰、瑞士、英国等欧洲国 家高等教育的这种按教育任务的二分结构的调整促 进了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 遍认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 育,满足了学生家长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满足了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要。但随着经济社会 的进一步发展,以学科为基础构建的高等教育体系 越来越突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主要表现为大 学组织的趋同化发展、学生实践知识与技能不足、毕 业生知识结构性失调产生的失业现象随着毕业人数 的逐年增多等现象。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逐 渐处于高原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的原初愿望。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
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运行的成功典范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两种类型构建含有异种同形的大学组织的高等教育系统以进一步明晰各高校组织人才培养方向与定位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和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我国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2014年12月 第30卷第6期
教育科
学Dcc,2014
V01.30
No.6
Education Science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 转型发展的模式及要素分析*
王
鑫,
温恒福
150000)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应用型本科高校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建设思路与一般模式研究
第33期2023年11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33November,2023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项目名称:地方本科院校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机制研究:基于建筑类专业的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21JSJG263㊂2023年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名称: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土木水利专硕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构建与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KT23_C053㊂金陵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重点课题;项目名称:地方本科高校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YJG202105㊂金陵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名称:钢箱梁顶板-纵肋焊接细节应力松弛行为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项目编号:jit -b -202201㊂作者简介:钟雯(1991 ),女,安徽铜陵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建筑㊁桥梁节能减排和运维教科研㊂∗通信作者:刘志峰(1975 ),男,江西赣州人,教授,硕导;研究方向: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㊂应用型本科高校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建设思路与一般模式研究钟㊀雯,刘志峰∗,马颖忆(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9)摘要:当前,建筑及规划设计行业普遍存在产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供给之间的不匹配㊁传统产教融合得不深入不广泛㊁单一维度的校企项目合作式的泛融合等问题㊂文章针对地方高校的服务定位与专门人才的能力需求,立足建筑产业 数智化 转型发展中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为例,构建多元化产教融合生态系统,设计了建筑类专业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选取典型对象展开实践尝试,并对实践成效展开科学评价,探索产教融合机制,总结经验,致力于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㊁适应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一般模式㊂关键词:产教融合;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应用型本科中图分类号:G642.3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产业学院是进行转型发展㊁产教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1-2]㊂当前,建筑及规划设计行业普遍存在产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供给之间的不匹配㊁传统产教融合得不深入不广泛㊁单一维度的校企项目合作式的泛融合,以及高校缺乏考评倒逼机制的无效融合等问题[3-5]㊂因此,针对地方高校的服务定位与专门人才的能力需求,亟须立足建筑产业 数智化 转型发展中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㊂在建设中选择合适的产业学院模式,正确处理建设中的多方关系,才能够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实力,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㊂1㊀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组建需求分析1.1㊀国家需求㊀㊀国家及住建部明确 数智化转型 为超㊁特大城市及建筑产业的发展导向, 智慧建筑与建造 专门人才需求急迫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打造宜居㊁韧性㊁智慧城市㊂由此可见, 数智化转型 成为大城市中建筑产业全链式发展的趋向㊂此外,住建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个国家部委层面的顶层战略设计均指向建筑产业这一国计民生重要产业部门的 数智化 发展转型㊂由此投射至人才链㊁高教链,表明经济社会发展亟须一大批建筑工程领域,涵盖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建筑整体运维及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6-8]㊂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服务本地需求时,应强调传统工科转型发展,探寻人才培养路径与机制创新,持续充分地为地方输送行业产业急需人才,以此促进建筑产业链㊁创新链㊁高教链㊁人才链的彼此衔接㊂1.2㊀地方需求㊀㊀ 智慧江苏 及省会南京 双智 试点㊁ 典范城市 等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地方的专门人才培养急迫需求㊂江苏作为经济强省,建筑业是全省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㊂202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对智慧江苏㊁智慧城市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和重点工作任务,为全省有序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遵循㊂同时,南京是2022年11月住建部新批复的全国首批智能制造试点城市,也是全国第二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联网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是极少的 双智 试点城市㊂试点重要领域之一即是 建筑智能化 ㊂作为服务地方的新兴应用型大学,围绕地方 智慧城市㊁韧性城市㊁数字基础设施 设计㊁施工㊁运维相关需求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是新时期办学要旨之一,这为智慧建04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发展注入强劲的外源动力,并充分激发内生动力㊂1.3㊀行业需求㊀㊀传统基建中建筑行业应对新时期发展冲击和争取机遇的 数智化 转型肯定了行业对 智慧建筑与建造 的人才需求㊂智慧建筑与建造,成为2020年教育部新批复增设的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82807T),可见,建筑行业产业对新的专门人才需求的明晰化和具体化㊂作为数字孪生㊁建筑工程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支撑,聚焦行业新生需求,突出 校行企㊁政校城㊁产科教 多维度融合,强调融合发展㊁合作共赢㊁协同育人㊂ 智慧建筑与建造 产业学院是新时期各利益主体 政产学研用 协同的优良载体,一方面能够为合作企事业行业协会提供研发㊁人才培养甚至区域营销中心,另一方面也是高校的产学研发基地㊁学生实践基地和 双创 基地㊂因此,本产业学院的建设提升是政校城㊁校行企各层面利益统一的建设重点,其建设必要性和价值不言而喻㊂2 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建设思路与组织架构2.1㊀建设思路㊀㊀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的总体建设思路是立足建筑产业 数智化 转型发展中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向智慧建筑与建造行业,以产业链㊁创新链㊁高教链㊁人才链 四链 衔接为导向,构建 地方高校㊁政府部门㊁行业企业㊁行业协会 四维主体共建的多主体育人共同体,发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牵引作用,突出产业经验与专业教育融合㊁社会实践与业务拓展融合㊁产业发展与专项研究融合㊁人力资源与人才培养融合㊁整体战略与区域资源融合㊁品牌战略与社会形象融合,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共建方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增强产业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并在以下3个方面凸显建设思路的改革要旨㊂(1)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专业知识逻辑遵循下,高校为单一主体的院系专业布局,建立了一个基于产业价值链和创新链的跨学科跨专业跨界交叉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㊂(2)充分内置OBE理念,围绕 学生中心 ,紧扣其职业生涯规划和从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聚焦 成果导向 ,强调 持续改进 ,着意培养学生集 理论基础㊁工程技术㊁创新能力㊁职业素养 四位一体的复合型能力㊂(3)产教共商共育共赢,多主体共建,涵盖协作机制建立㊁培养目标制定㊁毕业要求确立㊁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㊁课程体系㊁ 金课 金教材 金师 金专业 等专业体系化建设, 双师型 师资队伍的协同打造,实践创新基地及优质资源平台协同建设,科研项目㊁技术开发与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协同共建(见图1)㊂2.2㊀组织管理模式㊀㊀积极发挥 高校-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四图1㊀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建设思路维共建并参与产业学院日常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挥共建方在协同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㊂为完善产业学院的管理与运行建立院务会,由产业学院共建方共同推举产业学院院长㊁副院长等院级管理团队,形成日常协调工作机制,保障产业学院正常运行㊂产业学院可依托多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有面向建筑产业数智化转型,由设计集团为智慧建筑设计,建设中心为建筑工程智慧化施工㊁管理㊁运维一体,由安装行业协会为智慧建筑管理与运维及全产业链的数智化技术支持,联合形成的人才培养基地,由共建方共同指派平台管理主任及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产业化培养㊁工程化教学与跨领域融合优势㊂为保障产业学院的高效运行与快速发展,促进产教深入融合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产业学院将从3个层次㊁一条主线上逐步出台落实:机构运行管理㊁产教岗位设置㊁资金使用管理㊁教研培养管理㊁评聘认证考核㊁产学成果培育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全面完善学院运行管理制度保障体系㊂具体包含如下内容:第一层次为决策层,包括‘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决策议事制度“‘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管理工作监督制度“;第二层次为管理层,包括‘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实践与教学质量监督制度“;第三层次为工作层,包括‘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资金使用及管理制度“‘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绩效工作考核办法“‘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实验室运行及管理制度“‘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管理办法“㊂一条主线为基于智慧建筑与建造专门人才培养理实一体㊁校行企互通共融的产教深融合理念㊂2.3㊀一般模式㊀㊀产业学院以江苏省建筑智能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㊁江苏省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1个省市级教科研重点平台为载体,搭建专业知识培养实训和工程应用能力平台,通过学校-企事业单位-工程现场 两地双师 / 三地双师 教育模式,培养 1+X 智慧建筑与建造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实现学生工程素质与职业能力共同培养的育人目标㊂2.3.1㊀共建多元招录㊁统筹选拔㊁全面输出的培养新模式㊀㊀产业学院的学生招录与选拔采用社会多渠道招 14录㊁学校统筹选拔的模式,覆盖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全方位人才培养目标,向行业内全面输出㊂(1)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㊂针对全日制学历教育,对 建筑学 土木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3个专业学生,采取 理论+实践 学校+企业 学校+事业 多重模式㊂学生在学校经过低年级(1~2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后,通过统筹选拔,根据产业链需求,进行人才分类培养,在企事业单位/工程现场开展综合化实践锻炼,实现 1+X 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如下:①选拔学生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岗进行实践训练,定向培养具有系统化智慧建筑规划与设计㊁智慧建造施工的专业人才;②根据企事业单位亟须的人才类型,选拔学生在企事业单位管理类岗位进行实践锻炼,针对性地培养智慧建筑与建造相关的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㊁规划师㊁结构工程师等管理岗位人才;③选拔学生在工程现场进行实践锻炼,重点培育企业项目管理与运行的中坚骨干人才㊂(2)专业职业人员培养㊂针对有志于从事智慧建筑与建造行业的人员,开展特殊㊁特种职业资格认证㊂该类人才培养由产业学院牵头,继续教育学院组织协调,行业协会参与,培养高级建筑师㊁注册建筑师㊁注册规划师㊁注册结构工程师㊁注册电气工程师㊁智能楼宇管理员㊁消防员等社会认可的专业从业人员㊂目前,产业学院已完成 国家智能楼宇管理员实操考核平台 建设㊂(3)技能培训服务㊂针对智慧建筑与建造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服务㊂目前,产业学院已具备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 培训资质㊁ 建(构)筑物消防员技能培训实验实训 条件,先后组织了两期培训,培训人员达到97人㊂2020年,产业学院将进一步开展并完善 建(构)筑物消防员技能培训 工作,扩大对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㊂2.3.2㊀师资团队建设与考核模式㊀㊀(1)建设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急需的 双师双能 型师资团队㊂产业学院师资初期由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㊁继续教育学院和合作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㊂在学院运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内培外引,优化专业师资职称结构㊁政策引导和措施落实等手段,不断完善基层教学组织,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保障专业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满足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建设需要的 双师双能型 师资团队㊂具体如下:①以产业发展㊁专业建设为龙头㊁技术开发研究为基础,对内大力培养和对外积极延揽双管齐下,培育学科带头人㊁专业负责人及后备人才,继续培养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急需的领军型人才和教学名师;②强化产业学院骨干教师 双师双能 素质,加强交流与协作,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深入智慧建筑与建造领域各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和交流合作,提升工程实践技能水平和国际化办学水平;③强化产教研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明确专业负责人㊁产教研工作室㊁工程项目组和教师四级职责,分级保障㊁上下联动,形成有利于开展教研教改㊁实践锻炼与产教融合的格局㊂(2)实施突出成果导向的企业化绩效考核模式㊂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的师资主要由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学㊁土木工程㊁建筑电气与智能化3个专业的自有教师㊁企事业单位骨干工程师及行业优秀工程师3个部分构成,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对教师的聘用与考核针对性制定了考聘办法㊂金陵科技学院教师考评按照‘金陵科技学院师资考评办法“与教育部最新发布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和政策文件精神,同时引入企事业单位的实体项目参与度考核㊁企业岗位实践能力考核与校企合作产出考核等指标,加强成果产出与成果转化,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企事业单位配套的工程师师资采取双向考评机制,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对企事业师资进行业绩及绩效考评,工程师所在企事业单位对其进行业务绩效考评;行业优秀工程师主要由行业协会独立考评,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为考评提供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能力数据支持㊂2.3.3㊀建立 三链能力+多元培养 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㊀㊀秉承 需求导向㊁能力为本㊁知行合一㊁重在创新 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产业学院坚持以技术链㊁工程链㊁职务链的 三链能力 培养为主线,重构具有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多元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体现 德育为先㊁能力为本㊁合作培养㊁开放创新 特点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方案㊂(1) 一观㊃二练㊃三结合 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㊂外出观摩 一观 ㊂观摩经典案例和大师作品,培养感知,触发思考,引发兴致,如青奥公园㊁南京眼等㊂校内校外 二练 ㊂引入企事业单位的真项目校内练,如 汤山历史文化展示中心设计 等真项目开展校内实践教学,到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校外练等㊂学做创研 三结合 ㊂强调专业核心课一贯执行边学边做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开展案例教学的 学做结合 常态化,鼓励团队教师通过学科竞赛㊁大创项目㊁虚拟创客班等方式指导学生参加高级别学科竞赛㊁申报专利㊁创新创业的 学创结合 多样化㊂通过科教融合等专项训练促进 学研结合 协同化,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形成 实基础㊁强技术㊁重创新 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㊂(2) T+P+VR 教学和 MOOC+翻转 教学联用,是有效培养高阶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教学模式㊂探索线上大规模,校内线上小规模,线下 翻转 ,虚拟仿真的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9-10]㊂建立学生人人参与科技创新㊁创业大赛的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育人环境(见图2)㊂(3) 自主研学 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创新的有效教学形式㊂产业学院所有的校内实验室㊁工程技术中心和部分校外实践基地,均实行实践时间㊁内 24图2㊀新课程教学模式容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开放,学生自主安排实践时间和开展实践锻炼㊂培养学生自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㊂3 结语㊀㊀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起于产教融合㊁校企合作㊁转型发展之需,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㊂智慧建筑与建造产业学院建设与实践表明,以产业链㊁创新链㊁高教链㊁人才链 四链 衔接为导向,构建 地方高校㊁政府部门㊁行业企业㊁行业协会 四维主体共建的多主体育人共同体,发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牵引作用,突出产业经验与专业教育融合㊁社会实践与业务拓展融合㊁产业发展与专项研究融合㊁人力资源与人才培养融合㊁整体战略与区域资源融合㊁品牌战略与社会形象融合,全面调动企事业单位共建方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全面增强产业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㊂参考文献[1]陈春晓,王金剑.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㊁困境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 131-136.[2]刘国买,何谐,李宁,等.基于 三元融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新型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62-66.[3]王辉,戴庆,李丹丹,等.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12):61-62. [4]张伟,陈锡坚,陈英俊,等.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究 以肇庆学院的产业学院建设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21 (6):113-117.[5]郭建耀.深化产教融合助推应用型大学建设[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0(2):1-6.[6]晋艳.数字建筑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与育人机制构建分析[J].安徽建筑,2023(5):116-117.[7]丁烈云.智能建造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1-4.[8]刘占省,刘诗楠,赵玉红,等.智能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建筑技术,2019(7):772-779. [9]赵晓丽,李铁磊,吴迪,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设计优化路径[J].南方农机,2023(11):161-166.[10]纪凯.基于慕课与PBL的‘建筑工程测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1):46-48.(编辑㊀姚㊀鑫)Construction thinking and general model research o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college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Zhong Wen Liu Zhifeng∗Ma Yingyi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211169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is a widespread mismatch between the demand for industrial talent and the supply of experienced talent in local univers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dustry and in the traditional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s such integration is not deep or extensive and it is a one-dimensional school enterprise project in terms of coopera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ervice positioning of local universities the demand for specialized talent and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high-quality experienced talent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intellig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Taking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a diversified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ecosystem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an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architecture majors has been designed.Typical objects were selected for practical experiments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arrive at practical results.The mechanism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has been explored and experiences have been summarized.We are committed to form a general model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that has promotion value and that adapts to the cultivation of first-class experienced talent.Key words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college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34。
关于西昌学院2018年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和高等教育人才
关于西昌学院2018年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公示校内各单位:我校于2018年6月启动校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工作,经个人申报、教学单位初审推荐、专家盲评和现场评审等环节,拟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5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9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项、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7项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2项为校级项目(详见附表)。
现予公示。
公示期5天。
联系人:王凌云(负责1-4项),郑飞(负责5-8项)。
联系电话:2580020。
附表:1.西昌学院2018年校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拟立项一览表(45项)2. 西昌学院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拟立项一览表(15项)3. 西昌学院校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拟立项一览表(9项)4. 西昌学院校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拟立项一览表(7项)5. 西昌学院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拟立项一览表(4项)6. 西昌学院校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拟立项一览表(2项)7. 西昌学院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拟立项一览表(7项)8. 西昌学院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拟立项一览表(2项)西昌学院教务处2018年11月23日附表1:西昌学院2018年校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拟立项一览表(45项)附表2:西昌学院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拟立项一览表(15项)附表3:西昌学院校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拟立项一览表(9项)附表4:西昌学院校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拟立项一览表(7项)附表5:西昌学院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拟立项一览表(4项)附表6:西昌学院校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拟立项一览表(2项)附表7:西昌学院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拟立项一览表(7项)附表8:西昌学院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拟立项一览表(2项)。
新建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质量工程建设探索
湖北函授 大学学报 (O 1 第 2 2 l ) 4卷第 3期 点建设特色专业 。 的紧密结合。 ( 构建“ 台 + 块”、 专业 + 一) 平 模 “ 专长” 人才培养方案和 ( 强化教学常规 管理 , 四) 建立健 全质 量监控 与保 障体 系,
项 目化 、 体 化 的课 程 体 系 一
曾 兰 燕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 学院 , 广东广州
[ 摘
5 4 ) 14 2 1
要】新建 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 , 由于新建时 间不 长 , 办学条件较 弱, 贯彻 实施 “ 在 质量 工程” 建设进程
中存在 不少的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学校应科 学定位 、 合理规划 , 积极探 索人 才培养模 式改革和创 新 , 才能有效促 进“ 质量工程” 建设 , 全面提 高学校 的整体 办学质量 。
一
、
上, 应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面向生产 、 建设、 管理 、 服 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 , 动学 校建设 一支教学 水平高 、 推 结构 务第一线 的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动 手能力强 的高级技 术应 用 合理 、 可持续发展 的教师队伍 。 型和复合型人才 ; 在学科定位 上 , 学院应坚持 以优势学科为主 , 四、 坚持 以技术应用型本 科人 才培养模 式改 革为主线 . 以 多学科协调发展 ; 在服务 面 向定 位上 , 学院应定 位于立 足经 济 教学改革为中心, 以试点专业为重点 , 从课程体 系改革入手 . 全 较发达地区 , 向先进制 造业和现 代服务业 , 区域经 济培养 面 推进 教 育质 量 工程 , 建 技 术 应 用 型 本 科 院 校 面 为 创
力 。继 续 发 挥 教务 处 在 教 学 管 理 中 组 织 、 调 、 查 、 导 、 协 检 指 服 的研究与实践 , 带动本科各专业教学改 革 , 可设立专项资金 , 重
河南工程学院:做实行业学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河南工程学院:做实行业学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作者:汪诗怀来源:《河南教育·高教》2019年第06期近年,河南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建设“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为契机,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以行业学院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产教融合的路径、方式与方法,切实推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落地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的“2019全国应用大学排行榜”中,学校在全国891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综合指数排名第73位,应用指数排名第48位。
明确发展目标定位,构建制度保障体系明确发展目标,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抢抓高校分类改革机遇,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明确提出,要以建设位居同类高校先进行列、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018年,学校在第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强调将产教融合作为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重要举措,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明确发展路径,健全产教融合制度体系。
学校根据确定的发展目标,坚持制度先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出台了《关于推进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行业学院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
尤其在推进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中,学校结合校情明确了共建共管行业学院、共建共享实验实习实训资源、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与培训、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等8种产教融合方式。
特别针对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不明确导致的“不愿干”“不敢干”问题,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思想解放、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激励性措施,有力地激励了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推动了实质性、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我校应用型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和若干建议
我校应用型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和若干建议为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之后,福建省教育厅于2017年6月再出新举措,集中力量建设100个应用型学科,以提高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厘清应用型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深化对应用型学科建设的认识,有助于加快我校转型发展。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办学中,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两个永恒的话题,一个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一个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为目的,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主要源于学科与专业的区别与联系:1. 学科与专业的区别第一,概念内涵不同。
学科侧重于以科学知识的分类而形成的组织,而专业则是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
第二,目标不同。
学科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学科以本学科研究的成果为目标。
专业则是把培养为社会服务的各行各业专门人才为己任,适应社会不同部门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第三,构成要素不同。
专业的构成要素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学科的构成要素是知识单元,知识单元的系统化构成了知识体系,即成为学科。
第四,划分原则不同。
学科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发展逻辑的原则进行划分,而专业则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求来设置的,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
2. 学科与专业的联系:第一,交叉关系:专业是对学科知识的切块重组。
一个学科可以组成若干专业,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
第二,依存关系: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基地。
第三,课程中介:学科与专业的联系以课程为中介来实现。
总之,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工作,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学科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亮点”工作,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发展性、选择性。
两者都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既要在专业建设的平台上,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建设,也要注重围绕课程建设与校园学术氛围的营造两方面进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
加强技术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二 、 术 应 用 型 本 科 实 践 教 学 的 现 状 分 析 技
( ) 乏对 技 术应 用 型 本 科教 育的 深 刻 理 解 一 缺 突 出“ 用 ” 应 用 型 本 科 教 育 的核 心 . 是应 用 型 本 科 应 是 也
教 育 的科 学 定位 和 办 学 立 足 点 。 实 践 教 学 足 技 术 应 用 型 本 科 教 育 区别 于普 通 本 科 教 育 的重 爱标 志 , 是体 现技 术 应 用 型 本 科 办 学 特 色 的 关键 。但 许 多新 建 本 科 院 校 一 方 面 由 于 受 传 统 思 想 观 念 的束 缚 , 另一 方 商 由 于 没有 办本 科 的 经 验 而 受 传 统 本 科 院校 的影 响 , “ 用 型 本 科 教 育 ” 一 新 的 教 育 概 对 应 这 念 内涵 没有 足够 的认 识 , 思 想 上 对 “ 术 立 校 、 用 为本 ” 在 技 应 的办 学 指 导思 想 也 缺 乏 深 刻 的 理 解 。其 结 果 是 对 实 践 教 学 仍 然 没 有 给 予 足 够 和 应 有 的重 视 , 实践 教 学 依 附 于理 论 教 学
加 强 实践教 学建设 的 内外动 因, 当前技 术应 用型 本科 院校 实践教 学存在 着 一些 突 出问题 , 为加 强 实 践 教 学建设 必须从 理论 与 实践 方面作 出改 革 。 [ 关键词 ] 技 术 应 用型本科 ; 实践 教 学
[ 者 简介] 林 雪燕 ( 9 3 , , 作 1 7 一) 女 集美 大学 工程技 术 学院助理 研 究 员, 主要 从 事 高 等教 育管
的传 统 思 想 依 然 不 同程 度 地 存 在 着 。表 现 在 教 学 上 , 是 以 就
理 论 教 学 为 主 , 践 教 学 为 辅 , 实 践 教 学 仅 仅 看 作 是 理 论 实 把 教 学 的一 个 环 节 、 一种 补 充 。这 种教 学 模 式 导 致 学 生 的 实 际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04•【字号】安政办〔2021〕55号•【施行日期】2021.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安阳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12月4日安阳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豫政〔2021〕2号)精神,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加快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更好地满足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崇尚技能的价值导向,优化技能社会建设环境,提升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水平,打造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为建成“一个强市”,实现“八个领先”奋斗目标,推进安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通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逐步健全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使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贡献和重大作用日益凸显,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
全国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质量报告
全国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质量报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逐渐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为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国范围内开展了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的建设工作。
本文将为您详细阐述这些建设单位在质量提升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一、建设单位概述全国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分布在我国各地,涵盖了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财经院校、师范院校等多种类型。
这些建设单位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二、质量报告1.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建设单位加大投入,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据统计,100所建设单位共有专任教师8万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达到50%以上。
此外,各建设单位还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等项目,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2.教育教学改革各建设单位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优化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其次,推广小班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再次,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3.科研与社会服务100所建设单位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各建设单位共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万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万余篇,申请专利1万余项。
同时,各建设单位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平台,助力地方产业升级。
4.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化方面,各建设单位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外知名高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据统计,100所建设单位共有国际合作项目2000余项,师生国际交流人数逐年增长。
5.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多年的建设,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6.07.20•【字号】豫教发规〔2016〕95号•【施行日期】2016.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豫教发规〔2016〕95号各省辖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各普通本科高校:为进一步提升我省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引导我省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建立定位准确、类别清晰、结构合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具有河南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要求,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等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通过项目带动、资金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引导部分本科高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二、实施原则(一)坚持统筹规划原则。
系统总结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坚持改革创新,围绕内涵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加强区域内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增强学校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以及为区域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申报建设项目
(简要内容参照)
1.项目名称:××××××××研究中心
2.项目负责人:
3.建设内容:
校企共同合作建设专业、课程、实训室等,更加科学完整地进行规划学生实训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专业成才环境:
①校企共筑合作平台,促进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的提高;
②把优质的企业“搬进”校园,把企业课程植入学院,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③研究中心链接企业与学校共同为本地区政府、企业提供规划咨询培训等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服务。
4.实施进度:
本中心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系党总支书记担任,成员由分院领导、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和客座教授等组成,全方位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研究中心工作,并邀请企业家到中心指导,选派教师和学生到企业顶岗锻炼,形成校企合作机制。
根据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从四个层面上全面推进研究中心的工作。
2015年12月-2016年6月:研究中心成立期初筹备工作;
2016年7月 -2017年6月:全面启动,积极全方位规划和组织研究中心工作;持续加强、提升研究中心创新团队力量;
2017年7月-2019年11月: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在职业培训、企业技术咨询方面实现突破,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以河南经济发展特色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合格人才,积极推动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合作培养、合作管理。
2019年12月:对研究中心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并给与指导性建议,提出新阶段目标和任务。
5.资金需求与来源:
研究中心的经费来源主要由学校划拨、以及在面向社会企业服务收入构成。
6.阶段目标任务:
①以研究中心为平台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机制(行业、企业全方位过程参与)
②建设企业优质核心课程(实现行业及相关行业、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注培养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④打造“创新型”结构优秀教学团队,加强“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
⑤拓展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应用性创新活动,为企业、行业服务。
⑥将校园文化与先进的企业文化融合,以校园文化促进专业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服务为本、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专业文化,推进专业文化建设。
7.主要措施:
①坚持服务和发展相结合
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管理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坚持行业指导、校企共建的专业建设机制,充分运用政策、法规、资源配置等手段,引导和调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②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相结合
坚持特色发展,充分发挥建设专业对专业群及学院整体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率先突破,带动管理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
③推进校企对接
以交通行业、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④探索系统培养
采用校企共同从行业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标准调研分析入手,建构起相关企业参与进来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应用性的培养。
⑤强化实践育人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院、行业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⑥打造“双师双能”结构教学团队
建立和完善“双师双能”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合作教学机制、培养激励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
⑦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加强校企合作,校际交流,共同完善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建立“全面、全员、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通过系统设计、独立监控、企业参与方式来组织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以及服务企业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