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超自然的主题 哥特式的恐惧——爱伦·坡小说中死亡的四种观念模式
尽管弗洛伊德希望死的理论是难以置信 ,可是希望结束生 命有其 自身存在 固有的传统 。自从浪漫主义兴起以来 , 西方文化 在拉德克利夫等作家 的影 响下 ,爱 伦・ 坡吸取 了哥 特式 的 中死的愿望 H渐 明显。与此 同时 , 哥特式小说 和“ 情感 ” 稳定 的出 恐怖成分 。 怪诞故事集》 14 ) 在《 ( 0 的前 中, 8 他把恐惧说成是他 现, 歌德 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 1 7 )像传染病 似的席卷 1 世纪 (7 4 “ 8 作 品基本的“ 主题 ”l 【 而且是 超 自然的。超 自然主题 的多种技巧 l , 的欧洲”1自杀成为时 尚, [ 3 , 或者说 , 因长期受 到理智 、 信仰及社会 有助于唤起恐惧感—— 带有哥特式的心灵 的恐 惧。超 自然物虽 情感得到了宣泄 。 马斯 ・ 托 查特顿是“ 因异化” 为 然 以不 同形 式 , 如精灵 马 、 鬼怪船 , 或活灵 活现的尸 体出现 , 但 陈规陋习的束缚 , 浪漫主义者而死的“ 第一范例 ”。 后来 , 在生活和文学中突然发生 是, 它通 常使生 与死互相渗透 、 戏剧化 , 也使超感 觉的对立 面戏 一 剧化 。 相信夜 间有吸血鬼的迷 信 、 灵魂的转生 、 唯灵论 、 鬼怪现象 的 自杀表现 了对于现代死亡恐惧 的一 种有趣的反应 。一眼看去, 对必死性害怕的结果怎么会是 这种经常出现的主题表现 了人 肉体的命运 和灵魂 的毁灭 。 然而 , 这似乎是一种不符合逻辑的推测 : 在有些情况下死亡恐惧症反常地 当成摆脱死亡恐惧 坡超越 了哥特式小说惯用 的手 法而去发 掘死 亡不 同的新 观念 。 死的愿望呢? 驱使个人走向死亡 。因此浪漫的 自杀风气在坡 的小说 通过鬼怪主题所提供的象征性标 示 ,我们 可以识别四种主要 观 沉夔负担 , 中得到体现 , 也反映 j现代人苦恼本质的另一个侧面。 ' 念模式 : 灭、 毁 被迫 、 分离和变形 。 在《 任性的顽童》 被迫的死亡利用 毁灭 的恐惧 , 中, 寻找“ 其 恐惧 的快乐 ” 。死亡是令人厌恶的 , 但现在则成 _具有魅 力和渴 r 二、 四种观念模式 念的对象 。《 任性的顽童》 清楚地表明 了自杀性冲动的 自白。《 梅 1毁 灭 。 . 岑格斯滕》 瓶 中手稿》 和《 使用超 自然 的主题来说 明被迫 自杀的 在富有启发性研 究《 否认 死亡》 , 内斯 特 ・ 中 欧 贝克尔认 为 : 内一, 界。 《 t l 世 在 梅岑格斯滕》 有一 匹“ 中, 神秘 的骏 马” 强行把梅岑 “ 亡是人最大的特殊忧虑 。”坡 采用 传统 象征 死亡 的手法 , 死 日 如 格斯滕 引向死亡并完成报复任务 。 显然 , 这匹马体现了男爵本人 颅骨、 骨骼象征 “ 死神” 腐烂的尸体 , 、 加剧 主人公 的忧虑 。 贝克尔 残酷 的恶意行为 , 男爵感到一种 “ 以抵 制的忧 虑” “ 难 , 他有像一 的分析说 明, 我们可 以体验到死亡 是一种 “ 复杂的象征” 它随着 , 口棺材 ” 掉下来 似的“ 感觉” 。坡把 邪恶 和死 亡联 系在一起 , 而 从 人的意识经历不 同阶段的变化 而变化 。 可是 亡隐含 的根本意 死 塑造 了梅岑格斯滕难逃 厄运这一形象 。 义也就是令人害怕的毁 灭的意义。对于死亡生理功能和 肉体的 《 中手稿》 瓶 的讲述 人希望进入深渊 , 寻求 他 自身毁灭。“ 看 形象化描写是坡的毁灭模式 的特 色 . 毁灭模式经常暗示在船上 、 来我 , t里这份惊骇 根本无从 想象 ; 即使我 万念俱灰 , l 但 还是满怀 屋内 、 旋涡里、 墙后面 、 坟墓里有形的陷阱。 好奇 , 急于要看透这些地 区的秘密 , 而且情愿看看这万分 可怕 的 毁灭模式在坡的多数故事里都可 以找到 ,如 :幽灵_ 一 《 -_ 死亡景象 ” 。小说极 度的超 自然 主义迫使人们 认识有关 死亡 的 个寓言》 红死魔的假 面舞》 这些作品创造 了一种忧思期盼的氛 《 。 “ 这些可怕地区” 在“ , 永恒夜 晚” 漆 黑” , 的“ 中 幽灵似的水手怀着 围。 害怕瘟疫的一群人不慌不忙地躲在墙里 , 死亡 以有形的形式 “ 热切 的希望而不是 失望的情感” 达致命的旋涡。他们死亡的 抵 闯入他们的生活 , 使他们难免此 厄运 。 幽灵》 《 的结尾使人听到很 绝妙年纪和对死 I 二的认 同使讲述 人充满了新奇和期望感 ,因此 多幽灵 的说话声 , 还有从远处传来 的安慰声 , 些声 音使会众 从 这 尽管有压抑不住 的恐惧感 , 但他仍等待可能得到 的启示。 在这层 座位上站起来 ,带着恐惧 的神情发抖 , “ 而且战栗得很厉害 , H 显 { 意思上 , 被迫的故事 企图取代 另外两种模式 : 离与变形 。 分 惊骇 的样子” 。毁灭模式描写同死亡忧虑一丝不挂的相遇。 3 离。 . 分 《 红死魔 的假 面舞》 时间与死亡联 系在一起 。所有 狂欢 者 把 在提倡 “ 愉悦之死 ” 理念 的时代 里 , 最后 时刻成 了铺 张浪费 都观察到带着假面的人 出现 时 ,作 为 自我错觉 的幽灵便失去 了 讲排场。感 到患上缠绵疾病 的人 以写信 、 作诗 、 日记等方式来 记 可信性。坡将瘟疫描写得极其可怕致 命 :有激烈 的疼痛 和突然 “ 解除久病所带来 的痛苦 ,并 怀有 对今生今世的思考和对死后 的 的眩晕 , 因大量流血而死亡 。” 甚至更可怕 的是 ,这种疾病从发 “ 希望 。 对神灵相会 的信念使临终时 情景充满着愉快的期望 , 也是 作到死亡 只有半小 时”即红死魔引起 奇形怪状 的丑陋 , , 且瞬 间 种难以忍受的分 离” 生离死别本身就是一种惯常的事 ; 了 。 为 尸体就腐烂 。 一见到腐烂 的尸体 , 人们对于独特的人性和不死 的 美化死亡形象 , 奉献 鲜花极为寻常 。由于衰败生理 的压抑 、 必死 灵魂 的相信便 消失 了。红死魔使人想起恐惧 ,寻欢作乐 的人倒 性从苦难经历 中分离出来。 坡把“ 美女之死 ” 当成“ 世界上最富有 下, 钟停了 , 三足鼎的火 熄灭 了。瘟疫 以“ 暗和腐 败” 黑 统治着人 诗 意的主题” 发掘 出了 1 , 9世纪 文化共 同的主题 , 为“ 的恐 因 坡 的世界 , 而人 的世界被带假面具游乐 的人 的寂静主宰着 。 可怕 的 惧还往往和 ‘ ’ 生并存”1 美 共 [ 5 。与 , 的人 与生俱来 的分 离引起 t爱 l 无形 的寂静 , 证实 了灵魂的毁灭。
论爱伦_坡创作中的死亡之美
论爱伦・坡创作中的死亡之美姜水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 要:美国19世纪作家爱伦・坡的作品常以死亡为主题。
他笔下的死亡充满了悲伤之美、恐怖之美和浪漫之美,他认为死亡之美才是极致之美。
他如此钟情于死亡之美,有这么深的死亡情结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他对死亡的描写也体现了他在失意的人生中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关键词:死亡; 悲伤之美; 恐怖之美; 浪漫之美; 死亡情结中图分类号:I1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08)03-0069-02Comments on the B eauty of Death in E llan Poe πs WorksJ I ANG Shui -e(College o 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Guangxi Normal Univer 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Abstract :Death is the theme in the w orks of American 19th century writer -E llan P oe.The death in his w orks was full of the beauty of s orror ,terror and romance.He thought that the beauty of death was the extreme beauty.His love of death and deep death complex had great relations with his life experiences.His description about death als o exposed his pursuit of beauty in his frustrating life.K ey w ords :death ; the beauty of s orrow ; the beauty of terror ; the beauty of romance ; death complex收稿日期:2008-01-03作者简介:姜水娥(1982-),女,河南周口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面的研究。
爱伦·坡诗歌中死亡主题的生命内涵
爱伦坡诗歌中死亡主题的生命内涵邹霞【期刊名称】《大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1【摘要】爱伦·坡在诗歌中着力刻画死亡和黑暗,力图在丑恶中发现美,唤醒人们在污浊的物质世界中对美的渴望,并通过文字来实现美的永恒以及表达对生命的热爱。
透过描写美女的死亡,爱伦·坡实践了其“为诗歌而诗歌”的美学取向,塑造了美的极致“天国之美”,以正视死亡的方式肯定了生命的可贵。
%By portraying death and darkness in poems, Allan Poe aims at discovering beauty in death and awakening people's thirst for beauty in the filthy material world. He tries to realize eternal beauty and express his love for life in writing. Poe successfully puts his aesthetic principle "poetry for poetry's sake" into practice through his depicting beautiful women's deaths in poems and accomplishes supreme beauty "beauty in the heaven". Meanwhile, life is highly affirmed by means of facing death boldly.【总页数】4页(P39-42)【作者】邹霞【作者单位】大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大理6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2【相关文献】1.李贺与爱伦·坡诗歌中死亡主题的比较 [J], 王晶2.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论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J], 贾琳琳3.人生之超越——对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解读 [J], 高彦4.从柏拉图美学的角度解读爱伦·坡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J], 王智文5.象似性视角下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艺术表达 [J], 张哲;黄晓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文化视野中的爱伦坡的死亡小说论文
社会文化视野中的爱伦坡的死亡小说论文社会文化视野中的爱伦坡的死亡小说论文摘要:天才作家爱伦·坡以其奇特的人格和作品而闻名。
本文从其人生经历、社会文化现实、哥特文学影响和个人艺术观等方面解释其死亡小说的成因。
关键词:社会文化;爱伦·坡;成因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天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其奇特的人格和作品而闻名。
他的恐怖惊悚小说成就最高,主要以死亡为主题,描写了恐怖之死、怪诞之死、复仇之死、浪漫及超越之死等。
世人从不同的角度探析其死亡小说的成因。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指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事物不可能独立于他事物而存在,它必定存在于某种关系中,事实则一定是关系的集合。
所以大体可以说,世界是关系的总和,文学所要表现的也就是关系:围绕人所产生的种种关系。
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人自己的关系。
因而爱伦坡的死亡小说是其人生经历、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关系的总和。
1、爱伦·坡人生经历的体现爱伦·坡周岁时父亲离家出走,2岁丧母,后被富商约翰,爱伦非正式收留,但坡与养父关系一直不和,他曾在弗吉尼亚大学就读一年,养父给的生活费极少,因酗酒、而未完成学业,后人西点军校。
因故意触犯军规被开除出校。
18岁时,出版他的诗集《帖木耳》,无人问津。
27岁时与13岁的表妹结婚,1829年,养母去世。
当他38岁时,24岁的妻子因肺结核病去世。
两年后,他本人神秘去世,仅活了40岁。
可以说。
贫穷、疾病和失败伴随着他短暂的一生。
对社会的不公、对养父的不满、对世人的不平,使他需要发泄。
另外,坡和他的父亲和养父一样酗酒,加上他怀才不遇,生活无着落,同时,他又具有非凡的文学创作才能,这一切促使他处在疯狂的创作中,写“死亡”成了他最佳的发泄方式和途径。
死亡小说是他创作的产物。
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苦难对于作家的益处就是深度体验人生的机会与强烈的怀疑精神的养成。
浅析爱伦·坡短篇小说的主题
浅析爱伦·坡短篇小说的主题作者:徐俊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徐俊(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重要的作家,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短篇小说是爱伦·坡创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主要表现了美的幻灭、死亡的恐怖、孤独的逃离以及对自我的疑惧。
通过这些主题,爱伦·坡极具洞见,超前的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爱伦·坡;短篇小说;主题中图分类号:I7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157-03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作家,同许多艺术家一样,他在生前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甚至同时代的作家对他的作品也多有批评。
霍桑、麦尔维尔、爱默生、马克·吐温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对爱伦·坡的创作就颇有微词。
而真正发现爱伦·坡作品价值的是象征主义先驱波德莱尔,他公开承认爱伦·坡对其创作的影响。
于是人们对爱伦·坡的作品进行了重新审视,认识到了爱伦·坡的价值。
爱伦·坡的“统一效果论”、“为艺术而艺术”、诗歌“音乐性”、对想象力的强调,以及诗歌美与真结合与善分离的文学理论,对早期象征主义理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爱伦·坡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作为诗人和小说家,爱伦·坡的小说和诗歌主题一脉相承。
在他的作品中,总是能找到孤寂、恐惧、烦恼、绝望的情绪。
也总是有病态少女、怪异男子、分裂人格这些类型的人物。
在这些人物身上,死亡、孤独如影随形。
在爱伦·坡生活的时代,对人性阴暗面的表达是很难被大家接受的,人们只在爱伦·坡身上看到悲观、消极、颓废、病态、扭曲,却不能理解爱伦·坡作品的预见性。
关于爱伦·坡短篇小说死亡主题的探析
关于爱伦·坡短篇小说死亡主题的探析摘要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一生创作了60多部短篇小说,而死亡主题贯穿于其作品的始终。
本文通过对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综合性考察,探讨了死亡主题在其短篇小说中的表现及其原因,并从对死亡的承担者——小说中的人物进行透彻分析,力求梳理出不同小说中的人物所具有的相似死亡形式,究其原因,探其意义。
关键词:埃德加·爱伦·坡死亡缺失相似死亡形式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唯美倾向的作家,被称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和西方推理小说的鼻祖。
爱伦·坡1809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1849年死于贫病。
他一生病痛缠身,却始终为家人的生计劳累奔波,虽然命运多坎坷,可是他却为诗歌和小说的创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扎进死亡的黑洞里阅读爱伦·坡作品,读者会发现有一种常见的死亡形式就是谋杀,作家力图通过对一个普通人放任恶侵蚀内心的书写,表达伤害周围人的性命必将付出代价——最终自己也会被送上绞刑架。
以《黑猫》为例,爱伦·坡通过这个故事描述了谋杀者心中的反常和邪念。
在故事中,爱伦·坡运用第一人称方式说明了叙述者的囚犯身份,但他并非穷凶恶极。
故事中的普路托是一只黑猫,也是叙述者最喜欢的宠物。
叙述者嗜酒成性,曾因为喝醉酒将普路托的一只眼睛剜下来,最后又在树上吊死了普路托。
其实作者是借这些情节描述来说明主人公具有一定的人格缺点,他代表了一类人,他们比起普通人更敏感而脆弱,他们心中的理智绷得过紧,因而当面对无法让他们应付的事情时,就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故事中,作者设置了主人公房子突然起火,虽然他与妻子侥幸逃脱,可他全部的财产却都毁于大火之中。
由于无法接受打击,主人公嗜酒成性。
当他用斧头在地下室里砍向黑猫时,妻子为了阻止他的暴行被他谋杀并砌在了墙里。
以《乌鸦》为例,浅析爱伦坡写作中的死亡主题
以《乌鸦》为例,浅析爱伦坡写作中的死亡主题发布时间:2021-11-28T10:48:21.66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月上作者:孟文滔[导读] 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擅长发掘人的内心深处和思想世界,其作品打破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障栏。
爱伦坡热衷于死亡主题,他的诗歌向人们展示出哥特文学独有的特征,这些作品超越了美国文学史上主流的文学作品,形成其独特的写作特征。
本文以爱伦坡典型的死亡类诗歌《乌鸦》为分析对象,从死亡美学方面系统全面的阐释坡的死亡主题。
并且分析死亡主题想要传达的思想内容以及爱伦坡通过死亡主题所展现出的死亡观。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孟文滔摘要: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擅长发掘人的内心深处和思想世界,其作品打破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障栏。
爱伦坡热衷于死亡主题,他的诗歌向人们展示出哥特文学独有的特征,这些作品超越了美国文学史上主流的文学作品,形成其独特的写作特征。
本文以爱伦坡典型的死亡类诗歌《乌鸦》为分析对象,从死亡美学方面系统全面的阐释坡的死亡主题。
并且分析死亡主题想要传达的思想内容以及爱伦坡通过死亡主题所展现出的死亡观。
关键词:爱伦坡《乌鸦》死亡观一、简介在爱伦-坡的所有成就中,他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是其鲜明的特点,这一点已为大众所熟知。
在世界文学中,有很多作家致力于死亡主题。
但在美国,坡是第一个直接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家。
坡有自己的文学思想,对死亡有独特的创作主题和特殊的比喻。
概括地说,他的大量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品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恐怖的死亡、怪诞的死亡、复仇的死亡、浪漫的死亡和超然的死亡(常耀信,2008)。
作为一个擅长死亡题材的著名文学家,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怪诞、恐怖、神秘、人物的病态心理、精神崩溃、人性的扭曲、行为的异化等,在他那个时代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然而,他的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他在哥特式文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创新。
爱伦坡有选择地继承了前人作品中阴森、凄凉、荒诞的背景设置来营造气氛,并开创了心理恐怖的描述。
人生之超越_对爱伦_坡诗歌死亡主题的解读
收稿日期:2009-05-20作者简介:高彦(1982-),女,山西忻州人,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
第8卷 第4期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 l.8N o.42009年08月JOU RN A L OF HU A IBEI PRO FESSION A L A ND T ECH N ICAL COL L EGE A ug.2009人生之超越)))对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解读高 彦(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摘要:爱伦#坡的诗歌多以死亡为主题,充满了绝望情绪和悲观主义色彩,可同时其悲观绝望中又蕴涵着一种超现实的理想,一种对生的渴望、对爱的追求,耐人探寻品味。
关键词:新生;超越现实;死亡;理想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09)04-0032-02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 llan P oe 1809~1849)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作家,他在诗歌、短篇小说、文学评论三个领域内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他的创作风格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堪称欧美文学上的奇葩。
爱伦#坡在诗歌创作方面注重描写内心,探索灵魂。
直至今日,他仍然是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最具创造力的诗人之一。
在短暂的一生中,爱伦#坡创作了许多优秀诗歌。
其诗歌以极大的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其诗歌至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作品留给我们的那些难以索解的谜。
爱伦#坡的作品多以死亡为主题,描写了死亡的恐怖、神秘,充满了悲观主义色彩,但同时又总是一边不断地书写着对纯美、对理想的爱、对完美人生的看法。
这看似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却蕴涵着其深刻的死亡内涵。
透过爱伦#坡的死亡主题,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的渴望,对爱的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超越自我,超越人生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一、死亡主题的现实追溯爱伦#坡1809年生于几美国波士顿,但他的童年主要在南方度过。
埃德加·爱伦·坡视角下的“死亡”主题——从现实中的死亡到文学作品中的“死亡”
On Edgar Allen Poe's "Death"Theme:from the "Death" in Reality to the "Death" in Literature 作者: 张诗瑶
作者机构: 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分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出版物刊名: 凯里学院学报
页码: 137-139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死亡”主题 文学作品 埃德加.爱伦·坡 现实生活
摘要:"死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埃德加·爱伦·坡对这一主题情有独钟,他的许多作品都表现了这一主题。
实际上,是"死亡"主题选择了坡,因为坡的短暂的一生历经了诸多亲人的早逝。
坡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坡的痛苦经历造就了其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灵魂的崩溃
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灵魂的崩溃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哥特小说和诗歌作家,他的作品以描写恐怖、死亡和荒诞为主题,深受读者的喜爱。
《灵魂的崩溃》(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是坡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家族的衰落和诡异的事件,展现了人类灵魂的崩溃和恐惧。
小说以名为Usher的家族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与他的朋友Roderick Usher在一次惊人的灾难中的遭遇。
Roderick是家族中最后的一位成员,他的妹妹Madeline突然死去,Roderick对此感到极度恐惧,担心自己也会遭到相同的命运。
他请求朋友来帮助他,但最终,一切都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灾难。
小说中,Roderick Usher的心灵和精神状态被描绘得非常深刻,他的恐惧和痛苦几乎是身临其境的。
在坡的笔下,他成为了一个连自己的灵魂都难以控制的人,最终导致了家族的崩溃。
这种灵魂的崩溃是小说的核心,也是坡作品的典型特征之一。
在小说中,Roderick Usher的心灵崩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死亡的恐惧:Roderick对死亡的恐惧是他心灵崩溃的主要原因。
他害怕自己会遭受与妹妹相同的命运,这种恐惧逐渐侵蚀了他的心灵,使他变得孤僻和疑神疑鬼。
在小说中,Roderick时常表现出一种对死亡的病态恐惧,这种恐惧最终导致了他的精神崩溃。
2. 内心的孤独和绝望:Roderick Usher是一个内向、孤独的人,他的内心充满了绝望和悲伤。
他感到自己无法摆脱家族的阴影和命运的束缚,这种绝望使他的灵魂逐渐崩溃。
在小说中,Roderick的内心世界被描绘得非常深刻,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和绝望。
3. 对现实的逃避:面对家族的衰落和自己的命运,Roderick选择了逃避现实。
他沉迷于自己的幻想和恐惧之中,逐渐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控制。
这种对现实的逃避最终导致了他的灵魂的崩溃,使他无法自拔地陷入了自己制造的幻想世界之中。
(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一个陌生女人来信的人物性格分析2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3 从《一间自己的屋子》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意识4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5 从《竞选州长》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6 《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7 评《河湾》主人公-萨林姆的非洲观8 Analyzing Rh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Mixture of Fire and Ice9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10 亲属称谓:英汉社会文化差异11 《福尔摩斯历险》所折射的英国侦探小说的要素12 解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13 从文体风格谈培根散文《论美》的翻译14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15 英汉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16 论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技巧17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18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19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20 A Study of Cultural Influence upon Internet Language21 An Ecocritical Analysis on Lady Chatterley’s Lover22 立法语言模糊现象研究——以刑法为视角23 从文化角度谈动物习语的翻译24 中英婚礼习俗中的红和白颜色文化的研究25 从句法模式论英语公益广告语气系统的人际意义26 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探讨网络命名的文化倾向27 追求自然和谐的童真理想—解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儿童形象28 翻译呼啸山庄的感想(英译中)29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30 英语歧义初探及其排除方法31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32 《红字》中不可缺少的珠儿33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34 广告翻译策略初探35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36 身势语在初中与高中英语课堂中的不同应用37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38 中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与翻译39 英语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探究40 关联理论视角下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解读41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42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43 从“进步”话语解读《苔丝》中环境因素与人物性格44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45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46 跨国广告的在华本土化策略浅析47 从《小妇人》看男性缺失时十九世纪美国女性的成长48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49 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50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5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开题报告+论)52 谁能给苔丝提供一段真正的婚姻?—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婚姻观53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其翻译技巧54 合作性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55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英语复杂句汉译56 An Analysis of Ecological Ideas in Walden57 Psychoanalytical Study of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58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59 中英数字习语的翻译60 《海的女儿》中安徒生的悲剧情结分析61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Writing Skill through Cohesive Devices62 美国律师辩护中的预设63 《红楼梦》中的颜色词及其翻译64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65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66 论基督教教义对美国人慈善观的影响67 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68 The Horror Elements in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69 浅析小说《教父》中教父的心理转变及其成因70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当代启示71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72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73 体态语在中美交际中的差异及原因74 论狄兰托马斯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75 中译英口译活动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实证研究76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77 刘易斯小说《巴比特》中的都市景观和人物描写分析78 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79 Differ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s of Think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80 从《印度之行》看东西方文化冲突81 解析《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82 从传递文化信息视角探讨《红楼梦》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策略83 浅谈时代背景对于《飘》中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84 广告中反语现象的关联分析85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应用86 浅析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87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88 家乐福定价策略研究89 论《飘》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追求幸福的不同方式90 中华老字号英译顺应论分析91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Obama’s Victory Speech92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93 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4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95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96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97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98 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99 英汉色彩词的语用对比研究100 论英汉成语翻译101 On Emily Bronte's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102 A study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standards:faithfulness,fluency and beauty 103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104 性别与语言风格105 《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106 论文化背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107 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开题报告+论)108 简爱的独立性格剖析109 《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10 原罪论与赎罪观对西方文化的影响111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11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英汉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探究113 Comparisons between Chinese Educationists and Western Educationists114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字幕翻译115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116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117 浅析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118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119 浅析《动物庄园》中极权主义形成的必然性120 从《绝望主妇》看美国人的婚姻观121 广告中英语口号语言特点的分析122 论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异123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124 分析与比较中美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及其未来的发展125 《欢乐之家》孤独灵魂的自我发现126 On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Te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27 论艾略特《荒原》中的宗教信仰与价值观128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129 论英汉动物隐喻的异同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启示130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131 哥特文化--十字架背后的光132 论杰伊·盖茨比的悲剧133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134 论童话《小王子》的象征创作135 An Analysis of Two Women in the Fi lm of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Victorian Woman vs. Modern Woman136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的研究137 美国动画片名的翻译138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139 中英礼貌用语差异140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141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42 论马克.吐温的种族观--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例143 《奥兰多——一部传记》中译者女性主义干预方式研究144 中学英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145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146 平衡的维系——《天钧》中的道家思想147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148 控制学对英语家教影响的实证分析149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150 对中英语“丑”词的文化和认知解读151 从《画皮》及《暮色》比较分析中西人鬼文化152 An Approach to the New Wom en’s Consumerism in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e Dreiser153 英语新词的发展研究154 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语用研究155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156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157 论《等待戈多》中的荒诞与象征158 文化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159 中美商务交往中的语用失误分析160 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61 On Trademark Translation of Automobiles162 从Hofstede的文化维度角度解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63 照进黑暗的光--电影《弱点》主题阐释164 商务英语信函文体分析165 Schema Theory on the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166 从等效理论视角看汉英外宣翻译167 数字模糊语义的汉英翻译168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169 On Aestheticism in Oscar Wilde's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70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171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172 英汉文化中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173 从跨文化视角解读中美商务谈判中的冲突174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175 分析中美家庭观念的差异-以李阳家暴事件为例176 爱伦坡哥特式小说探析177 称呼语的语用分析—个案分析:以《傲慢与偏见》中的称呼语为例178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分析179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老友记》字幕中的幽默翻译180 浅谈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181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182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183 《无名的裘德》主人公人物形象浅析184 关于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影响的研究185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186 中英文法律谚语比较及互译技巧187 英语体育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对策188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元素分析189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190 爱伦.坡的《乌鸦》中的浪漫主义分析191 斯嘉丽---一朵铿锵的玫瑰192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193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194 适者生存—解读《野性的呼唤》中的“生命的法则”195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196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197 (日语系毕业论文)关于食品比喻表现的中日对照研究198 An Analysis of Gilmore’s American Existentialism in The Executioner’s Song 199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Bo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200 浅谈英语在未来的国际地位。
浅析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浅析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A Comparison between Tess and Hester’s Tragic Destiny2 英文商务索赔信的人际意义功能分析3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4 “Terror of the Soul”:On the Gothic Writing Features in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5 公共标识翻译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6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7 《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凯特的自我救赎之路8 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生成语境与基本特征9 文化背景下英文电影名称的中译10 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匹克威克的性格特点11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95 80 35 64012 语言艺术与目的性操纵的杂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13 对“老人与海”中人物的分析14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15 《嘉莉妹妹》和《名利场》中的女性的性格及命运对比分析16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17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人物形象的特点探析18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19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20 简析班纳特太太的婚恋观21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爱玛》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22 (英语系经贸英语)成本领先战略与英国易捷航空23 A Contrast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24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25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写作技巧剖析26 An Analysis of Snobbery in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Mansfield Park27 The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28 A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lor Ter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29 我国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30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旅游手册中文化因素的翻译31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德伯家的苔丝》32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33 人力资源管理浅谈34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35 《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物分析36 《当幸福来敲门》和《肖申克的救赎》两部电影主人公的对比分析37 对比研究中西文化中的委婉语38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39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40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41 《小妇人》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爱情观对比研究42 玛莎?诺曼戏剧中的母女关系研究43 乔伊斯的生活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他是怎样刻画人物的4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5 中式菜谱的翻译46 海斯特白兰的反叛主义47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48 中美商务接待文化差异49 “理想化”和“反理想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题辩析50 The Impact of High and Low Context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51 浅析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52 On Symbolism in The Wizard of Oz53 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54 On Success of Gone with the Wind55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企业简介汉英翻译56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为例57 《紫色》女主人公性格分析58 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和埃莉诺的成长研究59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60 《灿烂千阳》中女性人物的忍耐,斗争和重生61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的哥特情结62 分析场独立与场依赖对任务型教学的影响63 《白鲸》的生态解读64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仿拟翻译的应用分析6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66 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色分析67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 View of Body Language68 怪,或不怪--《小镇畸人》中的主要人物解读69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7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71 浅谈中式英语的成因及解决方法72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73 “去十九号房”中的自由观74 小议《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人性的回归75 现代人对超人的需求--超人形象演变综述76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中的人生观分析77 谈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78 中西幽默异同探析79 论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的应用80 论尤金?奥尼尔《毛猿》中的悲剧根源81 从创伤的角度解读《最蓝的眼睛》82 ESA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83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84 电影《暮色》中人物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85 《白噪音》的后现代特色86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87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88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者尼克分析89 论英语教学中交际法应用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90 一个典型的拜伦式英雄——论《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91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92 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93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94 走出精神的困境:论托尼.莫里森小说《爵士乐》中维奥莱特的自我救赎95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96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97 探讨法国葡萄酒营销与中国白酒营销中的民族特色98 An Analysis of Hamlet’s Delay of Revenge in Hamlet99 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与郭沫若《女神》对比研究100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101 小学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字母教学比较研究102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103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104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105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海狼》两个译本106 翻译腔成因浅探107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108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109 《嘉莉妹妹》中的空间和城市主题110 中国大学机构名称汉英翻译策略研究111 中式英语特点及发展趋势112 从足球看中西文化差异113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汉译114 《飘》的成长主题解读115 中美商务礼仪差异的跨文化解析116 非言语交际文化117 英汉动物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意义及翻译118 扼杀在萌芽中的期许—“一小时里故事”中的女权渴望119 《围城》中文化词的英译策略120 试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传统意识121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Misreading in Translation 122 试析《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色彩123 英源外来词的翻译方法124 英汉称谓语对比分析125 中西美食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126 论美国垮掉的一代和中国后127 A Study on Chinglish of EFL Learn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128 超验主义和美国个人主义129 Discussing the history of basketball and current situationof Americ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130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131 北京奥运官网英译:功能主义视角132 Application of TPR Teaching Method in Facilitating Pupils' English V ocabulary Learning 133 从爱情观的转变谈《飘》中斯嘉丽的成长历程134 质本洁来还洁去——解读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情人生135 浅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13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37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138 中式思维模式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139 中英寒暄语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对比140 论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1 Using Maslow’s Hierarchy Needs Theory to Analyze Sister Carrie’s Destiny142 对于高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调查研究143 英语中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主要神祇姓名词汇的认知探索144 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145 《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之哥特风格146 On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with Xu Y uanchong’s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as an Illustration14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48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149 A Study of Angel Clare’s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50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15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52 On Chinese-English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kopos Theory 153 从“啃老”现象看后啃老族的生活态度154 An Analysis of Gender in Oh,Pioneers!155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156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疯癫157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奶妈与《西厢记》中红娘的人物形象对比158 从花语的不同含义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159 跨文化视角视阈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160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美国动画电影的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系列为例161 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162 You-attitude 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163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资产阶级特征164 中英文法律谚语比较及互译技巧165 英语与汉语中的称谓研究166 O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tertainment News Reports Viewed from the Stylistic Perspective167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16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69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标题研究170 《日用家当》中的黑人文化意象分析171 《呼啸山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分析172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Greetings173 论《教授的房子》中圣彼得教授对自我的追求174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175 英美电视剧中双关语的字幕翻译176 浅析中学英语写作教学177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178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179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80 浅析MSN交谈中的话语标记语181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浅析广告创意对营销的影响——以聚美优品为例182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形象解析183 英汉动物习语的对比分析研究184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词汇对比研究185 《葬花吟》两英译本的比较研究186 对比不同思维方式下事物的中英文描述差异187 The Comparison of Marriage Tradi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188 英汉基本颜色词研究189 中美商务谈判中恭维语的分析190 女性主义视野下林黛玉与简?爱的比较研究19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and Thunderstorm192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19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194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195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英文禁忌语的对比研究196 对爱德加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象征手法的研究197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 ess of the D'Urbervilles198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s Roxana and Emily Zola’s Nana199 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技巧分析200 小说《老人与海》中曼诺林的象征意义。
浅析《厄歇尔府的倒塌》中的死亡主题
h e o n n w a e t n w t t eo ra s :s hn meo , ecngt ok o emoi f o i’ ip h v Pt
tgi :tsh c t t o n s t s a be rvda i s iitef t a w me ’ s t s eni o e s e a u h a h u mp
 ̄ ds f u o t ad o e r ipbipae oe t r ,n l t sn u l l . o ah i y s v mae c c
爱伦・ 坡在 1 9世纪美 国文 学史上有 举足轻重 的地位 , 其对后世作 家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 的 但 爱伦・ 坡一生穷
ms nd hed s tn c s aiy c o e s m e n ba ,s oe n’ e e s rl h os o o e whoha he st ' a oco o m i tt o h rf m iy qu ls i ec no c saust e a l.Bu hi st e tt si he k y
罗德里克的长期自我封闭使得他在孤独中变异生活极不正常还有严重的精神问题他内心过于敏感深陷于过分的忧郁中不能自拔精神世界极其难以得到平静而孤僻冷漠使得他失去在正常的社会活动中治愈的能力陈汝冰2010
圉MV u o is tfg iDi e se o 浅析《 厄歇 尔府的倒塌 En co,rrsdno mHMhvn,iaeao ietsladti t lrrlVet e y n osP mib Iee e, s n . aifmainei 功 en t a b u y ot s ae如n y v l t wa f 中的死亡主题
alwy rt l e us a d’ re d hes c e sul s a e a e hep h r o h b n sfin ,s u c s f l e c p s y ’ m m e tc s a e whe e wo e ho l l g;b r s r O do si p c r m n s u d beon y c os—
浅析埃德加爱伦坡《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死亡主题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浅析唐诗翻译的难点和策略2 On Women’s Status in the Early th Century Seen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3 顺句驱动原则下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研究4 《那个读伏尔泰的人》英译汉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5 唯美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解析王尔德的矛盾性6 从毛姆《刀锋》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知识分子形象7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95 80 35 6408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9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10 浅析官方委婉语及其语用功能11 女性人格的双重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比分析凯瑟琳和简爱12 对《卡斯特桥市长》主人公亨查德矛盾性格的分析13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14 小说《忠犬八公的故事》和电影《八公》动物叙事技巧的比较15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16 《麦田里的守望者》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分析17 《蝴蝶梦》中女主角吕蓓卡的人物形象分析18 浅论现代汉语新增词语的英译方法19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20 合作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2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2 以《生活大爆炸》为例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分析美剧中的双关语23 (英语系经贸英语)解读国际知名度假村产业创新模式—以地中海俱乐部为例24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in Wuthering Heights25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26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体系及霍尔顿的精神世界27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28 浅析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29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30 中英文化背景下的金融英语翻译分析31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32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33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34 浅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35 Tentative Strategies for Im proving Chinese Students’Oral English36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37 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38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39 浅析英语歧义句的成因及消除40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41 Modern Views on Marriages in Wuthering Heights42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43 修辞学角度下的女性商品广告的语言分析44 浅析交替传译过程中停顿现象45 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开题报告+论)46 On Beautiful Women’s Death in Poe’s Fictions4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8 《莎乐美》中月亮的意象——从原型批评视角进行分析49 论杜鲁门•卡波特《蒂凡尼的早餐》中霍莉的漂泊人生50 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策51 《冰与火之歌》的人文主义分析52 《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生死哲学53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象征主义54 On Freudian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55 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56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57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58 从《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的性格发展看维吉妮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59 从《简爱》看知识改变女性命运60 论“老友记”中的幽默翻译61 浅析美国慈善捐赠的文化动因62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63 《老人与海》和《白鲸》的个人主义比较64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65 中英手机短信的修辞特点分析66 从E.B.怀特的三部儿童文学作品看模糊叙事艺术67 解析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修辞运用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68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美动画片对比69 迷信思想起源研究70 从存在主义视角研究J.D.塞林格《泰迪》71 如何培养初中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72 On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with Xu Y uanchong’s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as an Illustration73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若干信息处理手段74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75 英汉自谦语的对比研究76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77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78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anguag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79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80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81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82 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看福克纳小说中贵族的没落83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两性意象的象征研究84 从《绝望主妇》看美国人的婚姻观85 An Archetypal Study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86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Chinese and British Wedding Culture87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88 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翻译的研究89 《石头天使》中哈格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90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91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92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News Headlines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93 电影《风月俏佳人》中的意识形态符码94 从《暴风雨》看凯特•肖班的自由派女性主义思想95 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96 从卡明斯的L(a 看视觉诗的可译潜势97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98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99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100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旅游手册中文化因素的翻译101 从肢体语言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02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103 在冲突与迷茫中凋零--浅析苔丝悲惨命运的必然性104 中西文化差异对品牌翻译的影响10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hinese Rendi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10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107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中式菜肴的英译108 《雾都孤儿》中批判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分析109 试析《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110 诠释《儿子与情人》中儿子、母亲、情人之间的关系111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贵妇画像》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选择112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113 电影《苔丝》的缺失——与原著《德伯家的苔丝》的比较114 The Pragmatic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11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Metaphors of FIR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116 英译汉语序比较研究117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118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119 公共标识翻译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120 A Brief Discussion on Creative Treason in Poetry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Isles of Greece121 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对比研究122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123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应用124 中美商务交际礼仪之差异12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Gratitude Expressing Approach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latives 126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127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128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s Shown in Forrest Gump129 The Contrast between Carrie’s “Fall” and “Rise”130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131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132 英汉委婉语中体现的文化异同133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134 从文化视角下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35 《红楼梦》饮食词语英译策略探析136 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的《莎乐美》中的女性意识137 外语学习中学习动机的影响138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策略139 汉语习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140 浅谈《竞选州长》中的幽默与讽刺141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差异142 论跨文化人才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143 Influ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Food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es 144 《理智与情感》的现实主义特征145 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146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147 浅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挣扎148 跨文化视角中中英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149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翻译的影响150 英汉称呼语的对比研究151 Women and Art: A Historical Review of Women’s Role in Western Art152 “狗”在中西文化中的对比研究153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154 哈代的女性观在苔丝中的反映155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156 车贴中的语言污染现象研究157 《圣经》与人类文明起源158 《纯真年代》中的双性同体和自我实现159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160 中英文称谓语的比较与翻译161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中英语外来语及翻译162 从功能派目的论角度看商品说明书的英汉翻译163 《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164 A Feminist Narratologic al Analysis of th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65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认知隐喻166 Gender Difference in Daily English Conversation167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168 英汉习语中价值观的差异169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170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171 《边城》英译本中杨宪益的翻译策略分析172 威廉•布莱克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研究173 浅议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英文歌曲汉译174 浅析中西方颜色词所隐含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175 英汉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176 从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看英语歧视性词汇的变化177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178 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179 从女性主义看《兔子,跑吧》中女性形象180 浅谈中西体态语的差异181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182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餐具比较——筷子和刀叉183 中美商务谈判的风格差异184 希思克厉夫—一个拜伦式英雄185 《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18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ne Austen and Emily Dickinson187 《彼得潘》中的“成长”主题188 浅析构词法及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189 从中药化妆品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190 英国足球文化研究191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192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ontex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Reflected through Translation193 英国战争史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94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nimal Idio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195 英汉品牌名的文化差异196 《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形象分析197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198 中西方饮料的跨文化差异199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200 论《呼啸山庄》中女性悲剧的根源。
死亡_重生_美_谈爱伦_坡死亡小说中的生命观
情和生命的渴望成为面对 “死亡” 时的具有神气力量的武器。 情都表明了爱情的伟大与永恒。画家妻子虽然为艺术, 或者
始了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 ……也许, 恐惧是我发病的原因, 这一点上, 而是以书写──这一追求永生的符号实践──努
阴森恐怖都看做单纯的想象──但是, ……它们必须睡去, 不 然就会把我们吞噬──他们必须陷入沉睡, 否则我们就会灭 亡!” (爱伦・坡, 在 中, 352) 《厄舍古屋的坍塌》 坡让厄舍的妹 妹恐怖地复活后, 却又安排她与厄舍以及这个腐朽古老的古
屋一起毁灭。 这种乱伦的爱情和对生命的留恋带来了死亡的 复活, 之后则遭遇了又一次死亡。 爱伦・坡制造恐惧, 却又安 排让这一切恐惧结束。由此可见, 坡在这儿安排的复活只是 为了又一次死亡。 而第二次的死亡才是真正的具有毁灭性的 死亡。而这种毁灭性的死亡却在同时又暗含有消除陈旧的, 开始崭新的生活的创造性意味。 这是一场毁灭与重新开始的 ( 战争。这种毁灭性的死亡在 《红死魔的面具》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中以红死魔的面貌为这个富丽堂皇却又极尽奢 侈与腐朽没落的城堡带来无法逃脱的终结死亡。 我们关注的 是这种彻底死亡背后所暗示的 “生命” 的重新开始。 (三) 爱情与艺术的永恒 《艾雷奥瑙拉》 《椭圆形画像》 和 中死去的美丽女子并没有 像前面所说的肉体的复活, 然而她们却是另一种形式的复活, 即灵魂的永生。这种永生是在肉体的消失之后, 是她们对爱 情忠贞不渝的追求与无悔的付出。 艾雷奥瑙拉死后对情人的 追随并给予了最后的祝福, 画像中年轻少女那栩栩如生的风 更正确的说是为了爱情, 而付出了生命, 但是她的美却也因此 被艺术保留而不死。这种将人短暂生命永恒化的艺术, 正可 以说明爱伦・坡对文学艺术的狂热追求, 更可以说明他对美 和生命的渴望。但是, 这种被永恒化的艺术同时却也是悲怆 的。 四、 结论 爱伦・坡认为人生的美的极致便是死亡。 他通过制造惊 险、 恐怖和强烈情感的效果, 将人类的复杂情感强力压缩至极 致, 产生绚丽, 哀怨和悲怆的美的碰撞。 “爱伦・坡的创造性 在于,将生命放置在临界状态, 让垂死者说出孤独的灵魂生 活, 一种被死亡霸道地主宰着的灵魂生活。但坡没有停留在 力超越死亡。 因为, 书写, 延异了死亡。 ” (任翔, 曹曼 2004:35) 指出坡的思想和作品中的这种 “生中有死, 死中有生” 的矛盾 对立暗示了他内心深处饱含着超越人生的渴望与追求, 对甜 美、 温暖和爱情的向往 (2000:67-68) 。爱伦・坡借 “死亡” 来 表达超越人生之渴望。 在坡那里, 死亡不是终结, 而是新生。 坡所全心倾注的 “死亡” 主题, 就是指通过肉体的消逝,而产 生一种更高的精神的东西, 就是精神的自由。通过向我们昭 示了存在的境遇: 人的存在的荒谬性和有限性, 他强调了死亡 的双重意义。
爱伦_坡死亡主题的内涵读解
收稿日期:1999-09-16作者简介:曹曼(1955—),女,河南南阳人,湖北教育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与语言研究。
第39卷第2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3月Vol.39 No.2Journal of Centr al China Nor mal Univer 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r.2000爱伦·坡死亡主题的内涵读解曹 曼(湖北教育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60)摘要:爱伦·坡文学创作的主题是死亡。
他的作品描写了死亡、恐怖、神秘、梦幻和宿命。
本文通过对爱伦·坡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他的死亡主题所蕴涵的内容和意义。
文章认为,他的死亡中表现了忧郁悲怆之美、恐怖神秘之美和浪漫梦幻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生的渴望,对爱的追求。
他的死亡主题蕴涵了他超越人生、追求不朽和永恒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爱伦·坡;死亡;悲怆;恐怖;超越人生中图分类号:K 7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0)02-0063-06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 1809—1849)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浪漫主义作家。
他既是一位小说家,又是一位诗人和文学批评家。
这位一生穷困潦倒,英年早逝的天才艺术家,一生竭尽全力在生死的海洋里搏斗,试图在美国文学的主流里找到一块立足之地,但等待他的经常是冷遇、嘲讽、悲观和失望。
他的作品以死亡为主题,描写了死亡的恐怖、神秘,充满了悲观主义色彩。
150年来,国外各派评论家对爱伦·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青睐,尽管人们在对他的作品的评价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值得指出的是,各派评论家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研究的内容,其评论也都是围绕他作品的死亡主题而展开的。
较之国外的研究,我国对爱伦·坡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甚少,研究也很不深入。
爱伦_坡小说中死亡美学刍议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5借鉴与比较摘要爱伦·坡将孤独、忧郁、死亡、恐怖活生生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展现了生活的阴暗面,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以及心灵的震撼。
他大胆的打破传统的审美观念,将死亡的恐怖、丑恶纳入他的审美范畴。
本文将从爱伦·坡笔下死亡的残酷美、悲剧美以及崇高美三个方面来探究坡的死亡美学。
关键词:爱伦·坡死亡美学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童年的幸福感可以让一个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充满信心,勇敢的面对一切生活的挑战和挫折。
相反,童年的不安全和不确定性容易加深一个人对悲剧性的想象力,创伤性记忆又把一个人经常性的推往与现实比对的边缘。
”爱伦·坡幼年失怙,在母亲病榻前度过的时光使死亡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地烙印,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过于敏感与早熟,特殊的经历让他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他认为人类均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一切来自虚无终将回归虚无。
死亡并不可怕,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灵魂获得自由。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爱伦·坡笔下的死亡在带给人们恐惧的同时,散发着诡异、荒诞的美,使人为之迷恋。
一爱伦·坡小说中死亡的残酷美坡曾说:我问我自己,根据人们的一般理智,在所有忧郁论题中,什么是最抑郁的论题呢?显而易见,是死亡。
坡笔下的死亡极其残酷与恐怖,其中许多血淋淋的镜头似乎透露出的不是作者的厌恶而是某种莫名的快感。
比如:“她颤颤巍巍、摇摇晃晃在门口站立了一会儿———然后随着一声低低的呻吟,她朝屋内一头栽倒在她哥哥身上,临死前那阵猛烈而痛苦的挣扎把她哥哥也一并拽倒在地上,厄舍倒下时已成了一具尸体,成了他曾预言过的恐怖的牺牲品。
”(《厄舍古屋的坍塌》)这种死亡的残酷之美就在于,给读者带来一种特殊的阅读快感。
同时“建构黑暗是为了洞见光明”,在欣赏了死亡的残酷美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生命。
难怪生存美学认为,死亡作为生命的起源与归宿,比生命更接近历史,或者,甚至可以这样说,死亡来自历史,又返回历史,它简直就是历史的同义语,所以死亡比生命更有延续性。
爱伦·坡短篇小说死亡主题研究
爱伦·坡短篇小说死亡主题研究爱伦·坡短篇小说死亡主题研究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从1832年爱伦·坡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梅岑格施泰因》直至1849年去世,他累计创作了60多部短篇小说,而对死亡的关注则贯穿了坡小说创作的始终。
本文通过对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综合性考察,探讨死亡主题在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表现以及其原因。
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是本文研究的对象,故而本文将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尽可能拥有丰富的文本资料,并从死亡的承担者——小说中的人物着手进行分析,力求梳理出不同小说中的人物所具有的相似死亡形式,并探究其原因所在。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关注最终步入死亡的主人公,以《黑猫》、《威廉·威尔逊》和《椭圆形画像》为例,分析其各自所代表的谋杀、自杀、病逝的原因,通过文本细读,证明理智的缺失、道德的缺失和爱的缺失分别是以上三种死亡的根本原因,并探讨以上几种缺失在推动死亡的过程中如何发生影响。
第二章关注另外一种类型的主人公,他们身处死亡的重压之下,却最终生存了下来,可以说他们是有临界死亡经历的人,以《莫斯肯漩涡沉浮记》和《丽姬娅》为例,分析理智和意识的存在又是如何在逃离死亡的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第三章提出爱伦·坡具有复杂的变动的死亡观这个观点,并从文学承继、人生经历等方面着手考察,力求更加全面对爱伦·坡的死亡观的成因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以小说人物为切入点,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既以时间为横轴考察不同时期爱伦·坡在小说中所描述死亡的态度同异,又从表层文本现象向下纵深,尝试分析表层结构之下的深层结构对于死亡主题的构建有着何种意义。
摘要4-5Abstract5-8前言8-13一、研究意义8-9二、研究现状9-12三、研究方法12-13第一章步入死亡13-23第一节谋杀13-16一、《黑猫》13-15二、谋杀:理智的缺失15-16第二节自杀16-19一、《威廉·威尔逊》16-18二、自杀:道德的缺失18-19第三节疾病19-23一、《椭圆形画像》19-21二、疾病:爱的缺失21-23第二章超越死亡23-32第一节逃生23-26一、《莫斯肯漩涡沉浮记》23-24二、逃生:理智的存在24-26第二节复活26-28一、《丽姬娅》26二、复活:意志的存在26-28第三节缺失与存在28-32一、缺失与恶化28-29二、存在与改善29-32第三章爱伦·的死亡观解读32-37第一节爱伦·坡的死亡观32-33一、复杂的死亡观32-33二、变动的死亡观33第二节爱伦·坡死亡观成因分析33-37一、文学背景34-35二、知识与兴趣35三、个人经历35-37结语37-38参考文献38-40致谢40-41。
爱伦·坡小说的死亡主题解读
爱伦·坡小说的死亡主题解读一.死亡的奇异之美坡十分注重美学效果,他强调作品对读者所能唤起的心情和发生的效果。
他以为,“那种最剧烈最高尚同时又最纯真的快乐存在于对美的凝神观照之中,美是灵魂的激动,或许说是灵魂愉悦的升华。
”[1]坡经过制造惧怕奥秘的气氛,怪诞新奇的情节来烘托死亡的奇异之美,让人的内心震撼,灵魂得以升华。
坡在小说的故事气氛方面承袭了传统哥特小说的梦境气氛,又大肆渲染暴力与惧怕,突出了封锁压制的共同效果。
故事大都发作在鬼魅的中央——幽闭的城堡、古宅、卧室、书房、地窖、藏尸所。
这些场景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整天不见阳光、黑暗压制,给人以一种朦胧而惧怕骇人的气氛。
而作者也经过各种惧怕的词汇,如坟墓、阴霾、病态等,来渲染死亡的气息。
《厄舍府的倒塌》是最能表现这种惧怕气氛的短篇小说。
故事自始至终都弥漫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氛。
坡的小说惧怕不只体如今缜密的气氛营建上,还体如今精巧的故事情节布置上。
坡经过大胆奇异的想象设计了光怪新奇的故事情节,使惧怕的局面一步步延伸,让全文到达高潮。
《厄舍府的倒塌》中玛德琳死尸复生一段是这篇小说最为惧怕新奇的情节。
坡首先为死尸复生作了一系列铺垫,如叙事者总是尽力压制自己的惧怕心思,觉得玛德琳并没有真正死去,在那个灾难性的夜晚,他有一种难以忍受、十分剧烈的惧怕感。
于是,为了减轻这样的惧怕他末尾阅读《疯狂的特里斯特》,而故事中那啪啪啦啦的破门声、毒蛇临死前的惨叫声与理想中玛德琳棺材的劈开声、囚牢铰链的摩擦声和地下室的挣扎声交相辉映,使小说的惧怕抵达了高潮。
当披着血袍、“体无完肤”、“骨瘦如柴”的玛德琳站在门口,“摇摇晃晃……重重地摔倒在哥哥身上……他被拽到地上,成了具尸体,一个惧怕的牺牲品”,[2]小说到此惧怕的力气全部迸发了出来,随着古邸的轰然倒塌,读者的心灵也遭到了无比的震撼。
这篇小说每一个情节都旨在营建一个惧怕的效果,让读者真正体会到了“心灵的惧怕”,感遭到了惧怕的魔力,奥秘而梦境,充溢了奇异的美,震撼人的心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一个陌生女人来信的人物性格分析2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3 从《一间自己的屋子》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意识4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5 从《竞选州长》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6 《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7 评《河湾》主人公-萨林姆的非洲观8 Analyzing Rh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Mixture of Fire and Ice9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10 亲属称谓:英汉社会文化差异11 《福尔摩斯历险》所折射的英国侦探小说的要素12 解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13 从文体风格谈培根散文《论美》的翻译14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15 英汉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16 论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技巧17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18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19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20 A Study of Cultural Influence upon Internet Language21 An Ecocritical Analysis on Lady Chatterley’s Lover22 立法语言模糊现象研究——以刑法为视角23 从文化角度谈动物习语的翻译24 中英婚礼习俗中的红和白颜色文化的研究25 从句法模式论英语公益广告语气系统的人际意义26 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探讨网络命名的文化倾向27 追求自然和谐的童真理想—解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儿童形象28 翻译呼啸山庄的感想(英译中)29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30 英语歧义初探及其排除方法31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32 《红字》中不可缺少的珠儿33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34 广告翻译策略初探35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36 身势语在初中与高中英语课堂中的不同应用37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38 中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与翻译39 英语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探究40 关联理论视角下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解读41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42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43 从“进步”话语解读《苔丝》中环境因素与人物性格44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45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46 跨国广告的在华本土化策略浅析47 从《小妇人》看男性缺失时十九世纪美国女性的成长48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49 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50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5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开题报告+论)52 谁能给苔丝提供一段真正的婚姻?—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婚姻观53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其翻译技巧54 合作性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55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英语复杂句汉译56 An Analysis of Ecological Ideas in Walden57 Psychoanalytical Study of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58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59 中英数字习语的翻译60 《海的女儿》中安徒生的悲剧情结分析61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Writing Skill through Cohesive Devices62 美国律师辩护中的预设63 《红楼梦》中的颜色词及其翻译64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65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66 论基督教教义对美国人慈善观的影响67 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68 The Horror Elements in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69 浅析小说《教父》中教父的心理转变及其成因70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当代启示71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72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73 体态语在中美交际中的差异及原因74 论狄兰托马斯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75 中译英口译活动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实证研究76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77 刘易斯小说《巴比特》中的都市景观和人物描写分析78 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79 Differ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s of Think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80 从《印度之行》看东西方文化冲突81 解析《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82 从传递文化信息视角探讨《红楼梦》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策略83 浅谈时代背景对于《飘》中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84 广告中反语现象的关联分析85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应用86 浅析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87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88 家乐福定价策略研究89 论《飘》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追求幸福的不同方式90 中华老字号英译顺应论分析91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Obama’s Victory Speech92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93 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4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95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96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97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98 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99 英汉色彩词的语用对比研究100 论英汉成语翻译101 On Emily Bronte's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102 A study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standards:faithfulness,fluency and beauty 103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104 性别与语言风格105 《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106 论文化背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107 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开题报告+论)108 简爱的独立性格剖析109 《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10 原罪论与赎罪观对西方文化的影响111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11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英汉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探究113 Comparisons between Chinese Educationists and Western Educationists114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字幕翻译115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116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117 浅析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118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119 浅析《动物庄园》中极权主义形成的必然性120 从《绝望主妇》看美国人的婚姻观121 广告中英语口号语言特点的分析122 论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异123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124 分析与比较中美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及其未来的发展125 《欢乐之家》孤独灵魂的自我发现126 On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Te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27 论艾略特《荒原》中的宗教信仰与价值观128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129 论英汉动物隐喻的异同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启示130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131 哥特文化--十字架背后的光132 论杰伊·盖茨比的悲剧133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134 论童话《小王子》的象征创作135 An Analysis of Two Women in the Fi lm of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Victorian Woman vs. Modern Woman136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的研究137 美国动画片名的翻译138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139 中英礼貌用语差异140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141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42 论马克.吐温的种族观--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例143 《奥兰多——一部传记》中译者女性主义干预方式研究144 中学英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145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146 平衡的维系——《天钧》中的道家思想147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148 控制学对英语家教影响的实证分析149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150 对中英语“丑”词的文化和认知解读151 从《画皮》及《暮色》比较分析中西人鬼文化152 An Approach to the New Wom en’s Consumerism in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e Dreiser153 英语新词的发展研究154 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语用研究155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156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157 论《等待戈多》中的荒诞与象征158 文化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159 中美商务交往中的语用失误分析160 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61 On Trademark Translation of Automobiles162 从Hofstede的文化维度角度解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63 照进黑暗的光--电影《弱点》主题阐释164 商务英语信函文体分析165 Schema Theory on the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166 从等效理论视角看汉英外宣翻译167 数字模糊语义的汉英翻译168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169 On Aestheticism in Oscar Wilde's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70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171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172 英汉文化中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173 从跨文化视角解读中美商务谈判中的冲突174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175 分析中美家庭观念的差异-以李阳家暴事件为例176 爱伦坡哥特式小说探析177 称呼语的语用分析—个案分析:以《傲慢与偏见》中的称呼语为例178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分析179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老友记》字幕中的幽默翻译180 浅谈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181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182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183 《无名的裘德》主人公人物形象浅析184 关于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影响的研究185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186 中英文法律谚语比较及互译技巧187 英语体育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对策188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元素分析189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190 爱伦.坡的《乌鸦》中的浪漫主义分析191 斯嘉丽---一朵铿锵的玫瑰192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193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194 适者生存—解读《野性的呼唤》中的“生命的法则”195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196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197 (日语系毕业论文)关于食品比喻表现的中日对照研究198 An Analysis of Gilmore’s American Existentialism in The Executioner’s Song 199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Bo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200 浅谈英语在未来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