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专题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训练题(含简单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训练题(1)求点C对应的数.(1)若点P为的中点,直接写出点PAB(1)M、N两点间的距离为,点P表示的数是 (用含(2)经过多少秒时点P与点N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1)______,______,并在数轴上标出=a b =(1)写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点(1)写出点B 表示的数;(2)如图1,当点A 、B 位于原点O 的同侧时,动点P 、Q 分别从点时相向而行,动点P 的速度是动点Q 的速度的2倍,4秒后两动点相遇,当动点达点5时,运动停止.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时,求点(3)如图2,当点A 、B 位于原点O 的异侧时,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3PQ =(1)数轴上点对应的数是 ,点(1)化简:;(1)写出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 ;B 2a b a b a ++--MP=NP= (1)若点在线段上运动,当时,;P AB7(1)a的值为______,b的值为______c的值为(2)点P是数轴上A,C两点间的一个点,当数.同时出发,求:①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 重合?②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16.如图,点A ,B 是数轴上两点,点A 表示的数为,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动点P 、Q 分别从A 、B 出发,点P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1)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2)若点P ,Q 同时出发,t 为何值时,这两点相遇?(3)若点P ,Q 同时出发,t 为何值时,点P 和点Q 刚好相距5个单位长度?17.如图,已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12,是数轴上位于点左侧一点,且,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1)数轴上点表示的数是______,点表示的数是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若为线段的中点,为线段的中点,在点运动的过程中,线段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不变,请求出这个长度;如果会变化,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这个长度;(3)动点从点处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点运动多少秒时与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18.如图,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是最大的负整数,,.16-()0t t >A B A 32AB =P A t B P t M AP N BP P MN t Q B P Q P Q A B C a b c a 11AB =2AC =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上动点问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上动点问题专项练习1.已知数轴上有两点A、B,点A对应的数为﹣12,点B在点A的右边,且距离A点16个单位,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点P到点A,B的距离之和为20?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Q是数轴上另一个动点,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点M为AP的中点,点N在线段BQ上,且BN=BQ,设运动时间为t(t>0)秒.①分别求数轴上点M,N表示的数(用含t的式子表示);②t为何值时,M,N之间的距离为10?2.如图,已知点A,B是数轴上原点O两侧的两点,其中点A在负半轴上,点B在正半轴上,AO=2,OB=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后立即返回,速度不变;动点Q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当点Q到达点B时,动点P,Q停止运动.设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1)当点P从点A向点B运动时,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当点P从点B 返回向点O运动时,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以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当t为何值时,点P,Q第一次重合?(3)当t为何值时,点P,Q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3.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9,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5.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t>0)秒.发现:(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探究:(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 同时出发,问,为何值时点P追上点Q?此时P点表示的数是多少?(3)若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点P 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在备用图中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拓展:(4)若点D是数轴上一点,点D表示的数是x,请直接写出|x+6|+|x﹣9|的最小值是.4.阅读理解:若A,B,C为数轴上三点且点C在A,B之间,若点C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的3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好点.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A的距离是3,到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好点;又如,表示﹣1的点D到A的距离是1,到B的距离是3,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好点,但点D是【B,A】的好点.知识运用:(1)若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6,点N所表示的数为2.数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数所表示的点是【N,M】的好点;(2)若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点B在点A的右边,且点B在A,C之间,点B是【C,A】的好点,求点C所表示的数(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3)若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33,点B所表示的数为27,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如果P,A,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求t的值.5.阅读理解:点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点A的距离是点C到点B的距离2倍,我们就称点C是有序点对[A,B]的好点.例如,如图①,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有序点对[A,B]的好点;但点C不是有序点对[B,A]的好点.知识运用:(1)同理判断:如图①,点B[D,C]的好点,点B[C,D]的好点(两空均填“是”或“不是”);(2)如图②,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数轴上数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3)如图③,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40,点B所表示的数为2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①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B=,PA=;②当t为何值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6.阅读理解:【探究与发现】如图1,在数轴上点E表示的数是8,点F表示的数是4,求线段EF的中点M所示的数对于求中点表示数的问题,只要用点E所表示的数﹣8,加上点F所表示的数4,得到的结果再除以2,就可以得到中点M所表示的数:即M点表示的数为:.【理解与应用】把一条数轴在数m处对折,使表示﹣20和2020两数的点恰好互相重合,则m=.【拓展与延伸】如图2,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点A表示的数是﹣6,点B表示的数是8.AC=18.(1)若点A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C同时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点A运动t秒后,它在数轴上表示的数表示为(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当点B为线段AC的中点时,求t的值.(2)若(1)中点A、点C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不变,点P从原点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A、C、P三点同时运动,求多长时间点P到点A、C的距离相等?7.已知数轴上的A、B两点分别对应的数字为a、b,且a,b满足|4a﹣b|+(a﹣4)2=0.(1)直接写出a、b的值;(2)P从A出发,以每秒3个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当PA=PB时,求P运动的时间和P表示的数;(3)数轴上还有一点C对应的数为36,若点P从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同时,Q从B点出发,以每秒1个长度的速度向正方向运动,点P运动到C点立即返回再沿数轴向左运动.当PQ=10时,求P点对应的数.8.如图,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10和﹣3,点P和点Q同时从原点出发,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Q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先沿数轴负方向运动,到达点B后再沿数轴正方向运动,当点P到达点A后,两个点同时结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1时,求线段PQ的长度;(2)通过计算说明,当t在不同范围内取值时,线段PQ的长度如何用含t的式子表示?(3)当点Q是BP的中点时直接写出t的值.9.某校为准备运动会,在一条笔直的跑道上画一段跑道AB,如图,主席台0为原点,A 点表示数a米,B点表示数b米,且关于x多项式﹣5x5﹣bx2+2ax3+x+40x2+120x3﹣4不含x的3次项和2次项.(1)a=;b=;AB跑道为米赛跑跑道.(2)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0出发,甲向A以3米/分速度画线,乙向B以2米/分速度画线,甲、乙两机器人到达终点A、B后,立刻按原速度返回到0点.设两机器人运动时间为t分钟,用含t的式子求出它们从0出发到回到0的过程中,甲、乙两机器人的距离.(3)在(2)的条件下,t为何值时,两机器人相距60米?并直接写出两机器人相距60米时,各自所在位置所表示的数.10.如图,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4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点A、点B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3)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点运动,当遇到A点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 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点追上A点时,C点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参考答案1.解:(1)∵点A对应的数为﹣12,点B在点A的右边,且距离A点16个单位,∴点B对应的数为4,∵点P到点A,B的距离相等,∴x﹣(﹣12)=4﹣x,∴x=﹣4.∴点P对应的数为﹣4..(2)当点P在点A左边时,﹣12﹣x+4﹣x=20,解得:x=﹣14;当点P在点A,B之间时,PA+PB=16<20,∴此情况不存在;当点P在点B右边时,x﹣(﹣12)+x﹣4=20,解得:x=6.综上所述:存在这样的点P,使点P到点A,B的距离之和为20,且x的值为﹣14或6.(3)①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P对应的数为6t﹣12,点Q对应的数为4﹣4t,∵M为AP的中点,点N在线段BQ上,且,∴点M对应的数为3t﹣12,点N表示的数为.②∵MN=10,∴.解得:,t2=6.答:t为或6时,MN距离为10.2.解:(1)由题意知,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t﹣2.当点P从点B返回向点O运动时,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2﹣2t.故答案是:2t﹣2;22﹣2t;(2)由题意,得2t=2+t,解得t=2;(3)①当点P追上点Q后(点P未返回前),2t=2+t+3.解得t=5;②当点P从点B返回,未与点Q相遇前,2+t+3+2t﹣12=12.解得,t=;③点点P从B返回,并且与点Q相遇后,2+t﹣3+2t﹣12=12解得t=综上所述,当t的值是5或或时,点P、Q间的距离是3个单位.3.解:(1)设点B表示的数为x,则有:AB=9﹣x=15解得:x=﹣6;∵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经t秒后点P走过的路程为5t∴点P表示的数为:9﹣5t故答案为:﹣6;9﹣5t;(2)设点P运动t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如图则AC=5t,BC=2t,∵AC﹣BC=AB∴5t﹣2t=15解得:t=5,∴点P运动5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当t=5时,9﹣5t=9﹣25=﹣16.此时P点表示的数是﹣16.(3)没有变化.∵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PM=AP,PN=BP.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如图):∴MN=MP+NP=AP+BP=(AP+BP)=AB=10;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如图):∴MN=MP﹣NP=AP﹣BP=(AP﹣BP)=AB=10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0.(4)①当x<﹣6时,|x+6|+|x﹣9|=﹣(x+6)﹣(x﹣9)=﹣x﹣6﹣x+9=3﹣2x ∵x<﹣6∴3﹣2x>15;②当﹣6≤x≤9时,|x+6|+|x﹣9|=x+6﹣(x﹣9)=15③当x>9时,|x+6|+|x﹣9|=x+6+x﹣9=2x﹣3∵x>9∴2x﹣3>15综上,当﹣6≤x≤9时,|x+6|+|x﹣9|取得最小值15.故答案为:15.4.解:(1)由题意知,数0或6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数﹣4或﹣10所表示的点是【N,M】的好点;故答案是:0或6,﹣4或﹣10;(2)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c,依题意得(3)依题意得,AB=60①P是【A,B】的好点②P是【B,A】的好点③B是【A,P】的好点④B是【P,A】的好点答:当时,P,A,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5.(1)因为BD=2,BC=1,BD=2BC,所以B是[D,C]好点,但不是[C,D]好点.(2)因为MN=6,6÷3=2,当为[M,N]好点是,左边距离是右边距离的2倍,所以左边为4个单位,右边为2个,所以这个数是2.(3)①因为AB=60,PB等于2t,所以AP等于60﹣2t.②因为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所以分为5种情况讨论,分别如下:第一种:P为【A,B】的好点,由题意得,x﹣(﹣40)=2(20﹣x),解得:x=0,t =20÷2=10(秒).第二种:A为【B,P】的好点,由题意得,20﹣(﹣40)=2(x﹣(﹣40)),解得:x=﹣10,t=(20﹣(﹣10))÷2=15(秒).第三种:P为【B,A】的好点,由题意得,20﹣x=2(x﹣(﹣40)),解得:x=﹣20,t=(20﹣(﹣20))÷2=20(秒).第四种:A为【P,B】的好点,由题意得,x﹣(﹣40)=2(20﹣(﹣40)),解得:x=80(舍).第五种:B为【A,P】的好点.由题意得,20﹣(﹣40)=2(20﹣x),解得:x=﹣10,t=(20﹣(﹣10))÷2=15(秒).此种情况点P的位置与②中重合,即点P为AB中点.综上可知,当t为10 秒、15 秒或20 秒,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6.解:m==1000;故答案为:1000;(1)①点A向右移动的距离为3t,因此点A从数轴上表示﹣6的点向右移动3t的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3t﹣6,故答案为:3t﹣6,②当点B为线段AC的中点时,Ⅰ)当移动后点C在点B的右侧时,此时t<4,如图1,由BA=BC得,8﹣(3t﹣6)=(12﹣t)﹣8,解得,t=5>4(舍去)Ⅱ)当移动后点C在点B的左侧时,此时t>4,如图2,由BA=BC得,(3t﹣6)﹣8=8﹣(12﹣t),解得,t=5,答:当点B为线段AC的中点时,t的值为5秒.(2)根据运动的方向、距离、速度可求出,点P、C相遇时间为12÷(2+1)=4秒,点A、C相遇时间为18÷(3+1)=秒,点A追上点P的时间为6÷(3﹣2)=6秒,当点P到点A、C的距离相等时,①如图2﹣3所示,此时t<4,由PA=PC得,2t﹣(3t﹣6)=(12﹣t)﹣2t,解得,t=3;②当A、C相遇时符合题意,此时,t=,③当点A在点P的右侧,点C在点P的左侧时,此时t>6,∵点A追上点P时用时6秒,之后PA距离每秒增加1个单位长度,而PC每秒增加4个单位长度,∴不存在点P到点A、C的距离相等的情况,因此:当点P到点A、C的距离相等时,t=3或t=.7.解:(1)∵|4a﹣b|+(a﹣4)2=0∴4a﹣b=0,a﹣4=0,解得a=4,b=16.答:a、b的值分别为4、16.(2)设P运动的时间为t1秒,P表示的数为x.根据题意,得x﹣4=16﹣x,解得x=10.3t1=x﹣4=10﹣4=6,∴t1=2.答:P运动的时间为2秒,P表示的数为10.(3)设点P、Q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2秒,则P对应的数为(3t2+4),Q表示的数为16+t2.根据题意,得|4+3t2﹣(16+t)|=10解得t2=1,或t2=11(舍去),∴3t2+4=7.当P返回时,设时间为t,则P表示的数为36﹣3t,Q表示的数为+t,则列出方程36﹣3t+10=+t,解得t=,∴P表示的数为.答:P点对应的数7或.8.解:(1)当t=1时,P点对应的有理数为1,Q点对应的有理数为﹣3×1=﹣3,所以PQ=1﹣(﹣3)=4;(2)①当0<t<1时,P点对应的有理数为t,Q点对应的有理数为﹣3t,PQ=t﹣(﹣3t)=4t;②当1≤t<3时,P点对应的有理数为t,Q点对应的有理数为3t﹣6,PQ=t﹣(3t﹣6)=﹣2t+6;③当3≤t≤10时,P点对应的有理数为t,Q点对应的有理数为3t﹣6,PQ=3t﹣6﹣t=2t﹣6.综上所述,PQ=;(3)①当0<t<1时,则﹣3t×2=﹣3+t,解得t=;②当1≤t<3时,则(3t﹣6)×2=﹣3+t,解得t=.故t的值是或.9.解:(1)﹣5x5﹣bx2+2ax3+x+40x2+120x3﹣4=﹣5x5+(40﹣b)x2+(120+2a)x3+x ﹣4,∵关于x多项式﹣5x5﹣bx2+2ax3+x+40x2+120x3﹣4不含x的3次项和2次项,∴120+2a=0,40﹣b=0,解答a=﹣60,b=40,∴AB=40﹣(﹣60)=100.故答案为:﹣60,40,100;(2)甲到达A点用时t==20(分),乙到达B点用时t==20(分).①如果t≤20,甲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3t,乙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t,所以甲、乙两机器人的距离为:2t﹣(﹣3t)=5t(米);②如果t>20,甲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60+3(t﹣20)=3t﹣120,乙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0﹣2(t﹣20)=80﹣2t,所以甲、乙两机器人的距离为:80﹣2t﹣(3t﹣120)=200﹣5t(米);(3)①如果t≤20,令5t=60,解得t=12,符合题意,此时甲表示的数为﹣36,乙表示的数为24;②如果t>20,令200﹣5t=60,解得t=28,符合题意,此时甲表示的数为﹣36,乙表示的数为24.答:两机器人相距60米时,两次都是甲表示的数为﹣36,乙表示的数为24.10.解:(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t个单位,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t个单位,由题意,得3t+3×4t=15,解得:t=1,∴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如图:(2)设x秒时原点恰好在A、B的中间,由题意,得3+x=12﹣4x,解得:x=1.8.∴A、B运动1.8秒时,原点就在点A、点B的中间;(3)由题意,得B追上A的时间为:15÷(4﹣1)=5,∴C行驶的路程为:5×20=100单位长度.。
专题 8方程的应用——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专题8方程的应用——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刷难关距离问题[2024广东广州期末,较难]在数轴上,点A 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原点的右侧,点A距离原点12 个单位长度,点B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1)点A 对应的数为,点B 对应的数为,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若点P 为数轴上一点,且BP=2,求AP的长;(3)若点N,Q,M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点N从点A 出发,点Q 从原点出发,点M 从点B 出发,且点N的运动速度是每秒6个单位长度,点Q的运动速度是每秒8个单位长度,点M 的运动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运动过程中,当其中一个点与另外两个点的距离相等时,求这时三个点对应的数各是多少.相遇问题2[2024河南洛阳期末,中]数轴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若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如:点A表示的数为2,点B 表示的数为3,则AB=|2-3|=1.(1)问题提出:填空: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2,点B 表示的数为13,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拓展探究: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 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①用含t的式子表示:t秒后,点P 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为;②求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并写出相遇点所表示的数.(3)类比延伸:在(2)的条件下,如果P,Q两点相遇后按照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当各自到达线段AB的端点后立即改变运动方向,并以原来的速度在线段AB上做往复运动,那么再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第二次相遇.请直接写出所需要的时间和此时相遇点所表示的数.追击问题3[2024安徽安庆质检,较难]已知数是个大招鸭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6,0,-4,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另一动点R 从B出发,以每秒4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则点P运动秒时,追上点R.专题8 方程的应用——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刷难关解读|距离问题1.表示终点:起点位置表示的数为a₀,终点位置表示的数为a₀±vt(v表示运动速度,t表示运动时间,向右为加,向左为减).2.求距离:①相对位置确定时:距离=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左边的点表示的数;②相对位置不确定时:距离=|b-a|(a,b分别表示始点与终点所表示的数).3.解方程.1.【解】(1)因为点A在原点的左侧,距离原点12个单位长度,所以点A对应的数为-12,同理可得点B 对应的数为2,所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12)=2+12=14,故答案为-12,2,14.(2)分两种情况:①当点 P 在点 B 的右侧时,AP=AB+BP=14+2=16;②当点 P 在点 B 的左侧时, AP =AB −BP =14−2=12..综上,AP 的长是16 或12.(3)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则动点 N,Q,M 对应的数分别为-12-6t,-8t,2-2t.分三种情况:①当NQ=QM 时, −8t −(−12−6t )=2−2t −(-8t),所以 t =54,此时,点 N 对应的数为 −12−6×54=−19.5,点 Q 对应的数为-8× 54=−10,点M 对应的数为 2−2×54=−0.5.②当NQ =NM 时, −12−6t −(−8t )=2−2t −(-12-6t),所以 t =−13(舍).③因为点M 的速度小,所以. MN =MQ 不存在.综上,当其中一个点与另外两个点的距离相等时,点N 对应的数为-19.5,点 Q 对应的数为-10,点M 对应的数为-0.5. 大招解读|相遇问题1.表示终点:起点位置表示的数为a ₀,终点位置表示的数为a ₀±vt(ν表示运动速度,t 表示运动时间,向右为加,向左为减);2.求距离:两点同时相对出发,相遇时, s₁+s₂=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即 v₁t +v₂t =|a₀−b₀|;3.解方程.2.【解】(1)因为点A 表示的数为-2,点 B 表示的数为13,所以AB=|13-(-2)|=15,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 13−22=112.故答案为15,112.(2)①t 秒后,点P 表示的数为-2+3t,点Q 表示的数为 13-2t.故答案为-2+3t,13-2t. ②根据题意得-2+3t=13-2t,解得t=3,相遇点所表示的数为-2+3×3=7. 所以当t 为3时,P ,Q 两点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7. (3)由已知得点 P 运动5秒到达点 B ,点 Q 运动 152秒到达点A ,返回途中,点 P 表示的数是13-3(t-5),点 Q 表示的数是 −2+2(t −152).根据题意得 13−3(t −5)=−2+2(t −152),解得t=9,第二次相遇点所表示的数为13-3×(9-5)=1. 所以P ,Q 两点第二次相遇所需时间为9秒,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 1. 大招解读|追击问题1.表示终点:起点位置表示的数为a ₀,终点位置表示的数为a ₀±vt(v 表示运动速度,t 表示运动时间,向右为加,向左为减);2.求距离:两点同时同向出发,到达同一位置时s8−s y=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即v₁t−v₂t=|a₀−b₀|;3.解方程.3.5 【解析】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R,则AC=6x,BC=4x.因为AC-BC=AB=10,所以6x-4x=10,解得x= 5,所以点P运动5 秒时,追上点R.。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训练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数轴上一动点P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当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问几分钟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2.如图,已知数轴上的A点对应的数是a,点B对应的数是b,且满足()2510+-=+.||a b(1)求数轴上到点A、点B距离相等的点C对应的数;(2)动点P从点A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是否存在某个时刻t,恰好使得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已知M=(a+18)x3﹣6x2+12x+5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b和c,在数轴上A、B、C三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b、c,数轴上有一动点P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则a=___,b=___,c=___.(2)当点P运动到点B时,点Q从点O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在点O和点C之间往复运动,①求t为何值时,点Q第一次与点P重合?①当点P运动到点C时,点Q的运动停止,求此时点Q一共运动了多少个单位长度,并求出此时点Q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有理数.①设点P,Q所对应的数分别是m、n,当6<t<8时,|c﹣n|+|b﹣m|=8,求t的值.4.如图,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2秒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为1:3(速度单位:每秒1个单位长度).(1)动点A的运动速度为每秒______ 个单位长度,动点B的运动速度为______个单位长度.(2)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2秒时的位置;(3)若表示数0的点记为O,A、B两点分别从()2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再经过多长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5.在如图的数轴上,一动点Q从原点O出发,沿数轴以每秒钟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来回移动,其移动方式是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1)求出2.5秒钟后动点Q所处的位置表示的数是_______;(2)求出5秒钟后动点Q所处的位置表示的数是_______;(3)数轴上有一个定点A与原点O相距10个单位长度,问:动点Q从原点出发,可能与点A 重合吗?若能,则第一次与点A重合需多长时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6.已知:数轴上点A 、C 对应的数分别为a 、c ,且满足27(1)0a c ++-=,点B 对应的数为3-,(1)求数=a ______,c =______;(2)若动点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 的速度为3个单位长度/秒;点Q 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求经过多长时间P ,Q 两点的距离为43;(3)在(2)的条件下,若点Q 运动到点C 立刻原速返回,到达点B 后停止运动,点P 运动至点C 处又以原速返回,到达点A 后又折返向C 运动,当点Q 停止运动点P 随之停止运动.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两点P ,Q 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7.已知:ABC 中,BC a =,AC b =,AB c =,a 是最小的合数,b 、c 满足等式:()2560b c -+-=,点P 是ABC 的边上一动点,点P 从点B 开始沿着ABC 的边按BA AC CB →→顺序顺时针移动一周,回到点B 后停止,移动的路径为S ,移动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如图1所示.(1)试求出ABC 的周长;(2)当点P 移动到AC 边上时,化简:436445S S S -+-+-;(3)如图2所示,若点Q 是ABC 边上一动点,P 、Q 两点分别从B 、C 同时出发,即当点P 开始移动的时候,点Q 从点C 开始沿着ABC 的边顺时针移动,移动的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试问:当t 为何值时,P , Q 两点的路径(在三角形边上的距离)相差3?此时点P 在ABC 哪条边上?8.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数a ,点B 表示数b ,点C 表示数c ,b 是最小的正整数,a ,c 满足()2380a c ++-=.(1)a =_____,b =_____,c =_____;(2)若动点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点P 以速度为3个单位长度/秒向右运动;点Q 以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向左运动,求经过几秒后P 、Q 两点重合?(3)点A ,B ,C 在数轴上移动,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t 秒后,点A ,B ,C 分别移动到点1A ,1B ,1C ,若点1A 与点1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11A B ,点1B 与点1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11B C ,试问311B C ﹣211A 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9.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CD =10,AD =BC =6.动点P 从点A 出发,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 →B 匀速运动,到B 点停止运动;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C →B →A 匀速运动,到A 点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1)点P 在AB 上运动时,P A =______,PB =______,点Q 在AB 上运动时,BQ =______,QA =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求当t 为何值时,AP =BQ ;(3)当P ,Q 两点在运动路线上相距3个单位长度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10.如图,点A 表示的数是a ,点B 表示的数是b ,满足210(8)0a b -++=,动点P 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t t >秒,动点P 表示的数是p .(1)直接写=a ______,b =______,p =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①问点P 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①问点P 运动多少秒时与点Q 相距4个单位长度?并求出此时点P 表示的数;(3)点P 、Q 以(2)中的速度同时分别从点A 、B 向右运动,同时点R 从原点O 以每秒7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是否存在常数m ,使得23QR OP mOR +-的值为定值,若存在请求出m 值以及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已知在数轴上有A ,B 两点,点A 表示的数为8,点B 在A 点的左边,且AB =12.若有一动点P 从数轴上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解决问题:①当t =1秒时,写出数轴上点B ,P 所表示的数;①若点P ,Q 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问点P 运动多少秒与Q 相距3个单位长度? (2)探索问题:若M 为AQ 的中点,N 为BP 的中点.当点P 在P 、Q 上运动过程中,探索线段MN 与线段PQ 的数量关系(写出过程).12.已知数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8,0,4-,(1)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另一动点R从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点P运动________秒追上点R,此时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2)若点M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从A点出发,点N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从B点出发,设点M、N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试探究:经过多少秒时,点M、N两点间的距离为5个单位?-,2-,1,3.5及其所对应的点A,B,C,D;13.(1)在数轴上标出数: 4.5(2)A,D两点间的距离=;(3)若动点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设P、Q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已知点P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问①t为何值时P,Q两点重合?①t为何值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14.已知数轴上,M表示-10,点N在点M的右边,且距M点40个单位长度.点P,点Q 是数轴上的动点.(1)直接写出点N所对应的数.(2)若点P从点M出发,以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N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向左运动,设点P,Q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点D表示的数.(3)若点P从点M出发,以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N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向右运动,问经过多少秒时,P,Q两点相距8个单位长度?15.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为AB的中点,直接写出点P对应的数;(2)数轴的原点右侧有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8.请直接写出x的值.x=;(3)现在点A、点B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0.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表示数1的点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16.如图,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2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3(速度单位:1个单位长度/秒).(1)求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分别从(1)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①问经过几秒钟,原点恰好处于两个动点的正中间;①再经过多长时间,OB=2OA?17.如图,已知点A ,B ,C 是数轴上三点,点C 对应的数为6,4BC =,12AB =.(1)求点A ,B 对应的数;(2)动点P ,Q 同时从A ,C 出发,分别以每秒6个单位和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M 为AP 的中点,N 在CQ 上,且13CN CQ =,设运动时间为(0)t t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训练(1)则B点表示的数为;(1)______,______.(2)若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处同时向右移动,点P 的速度为(1)当点Q 到达点B 时,点P 对应的数为 ;=a b =(1)当秒时,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2)当点都运动到折线段上时,(1)当动点P 在上时,把点P 到点A 的距离记为,则_______式表示);(2)当动点P 在上时,把点P 到点O 的距离记为,则_______2t =M N 、M N 、O B C --OA AP AP =OB OP OP =(3)若动点P 运动的终点是点C ,动点Q 运动的终点是点A,动点P 、Q 是否同时到达终点,请说明理由;(4)当点Q 在上时,Q 、B 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P 、O 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时,t 的值为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7.如图,数轴上点、、对应的数分别为、、,且、、使得与互为同类项.动点从点出发沿数轴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当点运动到点之后立即以原速沿数轴向左运动,动点从点出发的同时动点从点出发沿数轴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1)填空:______,______,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与何时相遇?(3)若动点从点出发的同时动点也从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长度,是否存在非负数使得在一段时间内为定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如果存在,求出非负数.8.已知式子是关于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数轴上,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和.(1)则______,______;,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2)有一动点从点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再在此位置第三次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到第2023次时,求点所对应的有理数;(3)若点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C A B C a b c a b c 1212a b x y z --35c x y z P A P C P A Q B t =a b =Q t P Q P A M C n nQM PM +n 32(4)625M a x x x =++-+x b A B a b =a b =A B P A P A BAI(1)点A 表示的数为 ;点B 表示的数为 (1)数轴上点表示的数是 ;当点运动到(2)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B P Q B(1)a 的值为 ,b 的值为 ,(2)点P 是数轴上A 、C 两点间的一个点,当(1)线段的长为 ,点表示的数为 ;(2)若、、三个动点分别从,,三点同时出发,均沿数轴负方向运动,它们AC B P Q R A B C(1)写出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与(1)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点A C(1)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1)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A B B参考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专题08 线段上动点问题的三种考法(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
专题08 线段上动点问题的三种考法类型一、求值问题例.数轴上有A ,B ,C 三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m ,n ()m n <,点C 在B 的右侧,2AC AB -=.(1)如图1,若多项式()371231mn x x x +--+-是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请直接写出m ,n 的值:(2)如图2,在(1)的条件下,长度为1的线段EF (E 在F 的左侧)在A ,B 之间沿数轴水平滑动(不与A ,B 重合),点M 是EC 的中点,N 是BF 的中点,在EF 滑动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若点D 是AC 的中点.①直接写出点D 表示的数____________(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 ②若24AD BD +=,试求线段AB 的长.【变式训练1】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巧点”.(1)线段的中点__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2)如图2,已知AB=15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运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运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s),当t=__s时,Q为A,P的“巧点”.【变式训练2】已知:如图1,M是定长线段AB上一定点,C、D两点分别从M、B出发以1cm/s、3cm/s 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在线段AM上,D在线段BM上)(1)若AB=11cm,当点C、D运动了1s,求AC+MD的值.(2)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3AC,直接填空:AM=BM.(3)在(2)的条件下,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2MN3AB的值.【变式训练3】如图,数轴上有两点,A B ,点C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在线段OA 上运动,点D 从点B 出发,以每秒4cm 的速度在线段OB 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满足4OD AC =,若点M 为直线OA 上一点,且AM BM OM -=,则ABOM的值为_______.类型二、证明定值问题例.如图,已知线段AB m =,CD n =,线段CD 在直线AB 上运动(点A 在点B 的左侧,点C 在点D 的左侧),若()21260m n -+-=. (1)求线段AB ,CD 的长;(2)若点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4BC =,求线段MN 的长;(3)当CD 运动到某一时刻时,点D 与点B 重合,点P 是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下列两个结论:①PA PB PC -是定值,②PA PBPC+是定值,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并加以说明.【变式训练1】已知线段AB=m,CD=n,线段CD在直线AB上运动(A在B的左侧,C在D的左侧),且m,n满足|m-12|+(n-4)2=0.(1)m=,n=;(2)点D与点B重合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①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若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D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②P是直线AB上A点左侧一点,线段CD运动的同时,点F从点P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向右运动,点E是线段BC的中点,若点F与点C相遇1秒后与点E相遇.试探索整个运动过程中,FC-5DE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2】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6,3,点P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1)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那么MN的长为________;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6,那么MN的长为________;(2)点P在射线AB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的过程中,MN的长是否发生改变?若不改变,请写出求MN的长的过程;若改变,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3】(1)如图1,在直线AB 上,点P 在A 、B 两点之间,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点N 为线段AP的中点,若AB n =,且使关于x 的方程()46n x n -=-无解. ①求线段AB 的长;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有关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2,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P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试说明PA PBPC+的值不变.类型三、数量关系例.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 在数轴上运动,点C 在点E 的左边,且8,CE =点F 是AE 的中点.(1)如图1,当线段CE 运动到点,C E 均在,A B 之间时,若1CF =,则AB =_________,点C 对应的数为________,BE =________;(2)如图2,当线段CE 运动到点A 在C E 、之间时,画出草图并求BE 与CF 的数量关系.【变式训练1】如图,已知线段AB,延长线段BA至C,使CB=43 AB.(1)请根据题意将图形补充完整.直接写出ACAB=_______;(2)设AB=9cm,点D从点B出发,点E从点A出发,分别以3cm/s,1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①当点D在线段AB上运动,求ADCE的值;②在点D,E沿直线AB向左运动的过程中,M,N分别是线段DE、AB的中点.当点C恰好为线段BD的三等分点时,求MN的长.【变式训练2】已知点C在线段AB上,AC=2BC,点D、E在直线AB上,点D在点E的左侧,(1)若AB=18,DE=8,线段DE在线段AB上移动,①如图1,当E为BC中点时,求AD的长;②当点C是线段DE的三等分点时,求AD的长;(2)若AB=2DE,线段DE在直线上移动,且满足关系式32AD ECBE+=,则CDAB=.课后作业1.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从左到右顺次为A ,B ,C ,其中b 是最小的正整数,a 在最大的负整数左侧1个单位长度,BC=2AB . (1)填空:a= ,b= ,c=(2)点D 从点A 开始,点E 从点B 开始, 点F 从点C 开始,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1个单位长度、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向左运动,点F 追上点D 时停止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试问: ①当三点开始运动以后,t 为何值时,这三个点中恰好有一点为另外两点的中点?②F 在追上E 点前,是否存在常数k ,使得DF k EF +⋅的值与它们的运动时间无关,为定值.若存在,请求出k 和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2AC BC =,点D 、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点E 的左侧.若18AB =,8DE =,线段DE 在线段AB 上移动.(1)如图1,当E 为BC 中点时,求AD 的长;(2)点F (异于A ,B ,C 点)在线段AB 上,3AF AD =,3CE EF +=,求AD 的长.3.已知线段AB ,点C 在直线AB 上,D 为线段BC 的中点.(1)若8AB =,2AC =,求线段CD 的长.(2)若点E 是线段AC 的中点,请写出线段DE 和AB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已知:如图1,M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定点,C 、D 两点分别从M 、B 出发以1cm/s 、3cm/s 的速度沿直线BA 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 在线段AM 上,D 在线段BM 上)(1)若AB =11cm ,当点C 、D 运动了1s ,求AC +MD 的值. (2)若点C 、D 运动时,总有MD =3AC ,直接填空:AM = BM . (3)在(2)的条件下,N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N ﹣BN =MN ,求2MN3AB的值.5.如图,在数轴上A 点表示的数为a ,B 点表示的数为b ,C 点表示的数为c ,b 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 ,c 满足()2390a c ++-=.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 后立刻返回到点C ,到达点C 后再返回到点A 并停止.(1)=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2)点P 从点B 离开后,在点P 第二次到达点B 的过程中,经过x 秒钟,13PA PB PC ++=,求x 的值. (3)点P 从点B 出发的同时,数轴上的动点M ,N 分别从点A 和点C 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和每秒5个单位长度,假设t 秒钟时,P 、M 、N 三点中恰好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的值.6.七(1)班的学习小组学习“线段中点”内容时,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请跟随他们一起思考.(1)发现:C E F在线段AB上,当点,E F是线段AC和线段BC的中点时,线段EF的长为如图1,线段12AB ,点,,_________;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按题目要求将图补充完整),得到的线段EF与线段A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2)应用:如图3,现有长为40米的拔河比赛专用绳AB,其左右两端各有一段(AC和BD)磨损了,磨损后的麻绳不再符合比赛要求. 已知磨损的麻绳总长度不足20米. 小明认为只利用麻绳AB和一把剪刀(剪刀只用于剪断麻绳)就可以得到一条长20米的拔河比赛专用绳EF. 小明所在学习小组认为此法可行,于是他们应用“线段中点”的结论很快做出了符合要求的专用绳EF,请你尝试着“复原”他们的做法:①在图中标出点E、点F的位置,并简述画图方法;②请说明①题中所标示,E F点的理由.7.问题背景整体思想就是从问题的整体性质出发,突出对问题的整体结构的分析,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整体处理,整体思想在代数和几何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1)如图1,A、B、O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射线OD和射线OE分别平分∠AOC和∠BOC,则∠DOE的度数为(直接写出答案).(2)当x=1时,代数式a3x+bx+2021的值为2020,当x=﹣1时,求代数式a3x+bx+2021的值.(3)①如图2,点C是线段AB上一定点,点D从点A、点E从点B同时出发分别沿直线AB向左、向右匀速运动,若点E的运动速度是点D运动速度的3倍,且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满足CE=3CD,求ACAB的值;②如图3,在①的条件下,若点E沿直线AB向左运动,其它条件均不变.在点D、E运动过程中,点P、Q分别是AE、CE的中点,若运动到某一时刻,恰好CE=4PQ,求此时ADAB的值.8.已知:如图1,点M 是线段AB 上一定点,AB =12cm ,C 、D 两点分别从M 、B 出发以1cm /s 、2cm /s 的速度沿直线BA 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 在线段AM 上,D 在线段BM 上)(1)若AM =4cm ,当点C 、D 运动了2s ,此时AC = ,DM = ;(直接填空) (2)当点C 、D 运动了2s ,求AC +MD 的值.(3)若点C 、D 运动时,总有MD =2AC ,则AM = (填空) (4)在(3)的条件下,N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N ﹣BN =MN ,求MNAB的值.9.如图,数轴正半轴上的A ,B 两点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O 为原点,若3a =,线段5OB OA =.(1)=a ______,b =______;(2)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x 轴正半轴运动,求运动时间为多少时;点P 到点A 的距离是点P 到点B 距离的3倍;(3)数轴上还有一点C 表示的数为32,若点P 和点Q 同时从点A 和点B 出发,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点运动,P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刻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求点P 和点Q 运动多少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10.已知数轴上三点M,O,N对应的数分别为-3,0,1,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1)如果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那么x的值是______;(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M,点N的距离之和是5?若存在,请直接写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果点P以每分钟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左运动时,点M和点N分别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和每分钟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且三点同时出发,那么几分钟时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答案)11.如图,P是定长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1)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说明P点在线段AB上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AB的值.(3)在(1)的条件下,若C、D运动5秒后,恰好有1CD AB2,此时C点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D点在线段PB上),M、N分别是CD、PD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PN的值不变;②MNAB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专题08 线段上动点问题的三种考法类型一、求值问题例.数轴上有A ,B ,C 三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m ,n ()m n <,点C 在B 的右侧,2AC AB -=.(1)如图1,若多项式()371231mn x x x +--+-是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请直接写出m ,n 的值: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长度为1的线段EF (E 在F 的左侧)在A ,B 之间沿数轴水平滑动(不与A ,B 重合),点M 是EC 的中点,N 是BF 的中点,在EF 滑动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点D 是AC 的中点.①直接写出点D 表示的数____________(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 ②若24AD BD +=,试求线段AB 的长.【答案】(1)5m =-,1n =;(2)不变化,理由见解析;(3)①12m n ++;②103【解析】(1)解:由题可知,n -1=0,7+m =2, ∠1n =,5m =-故答案为:5m =-,1n =(2)解:MN 的长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 由题意,得点C 表示的数为3,设点E 表示的数为x ,则点F 表示的数为1x +∠6AB = ,2BC = ,5AE x =+ ,6AF x =+ ,3EC x =- ,BF x =-, ∠点M 是EC 的中点,N 是BF 的中点 ∠32x MC ME -==,2x NF -=,即311222x x MN ME EF FN --=--=--=(3)解:①∠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m ,n ()m n <又点C 在B 的右侧,∠AB =n -m ∠2AC AB -=,∠AC = n -m +2∠点D 是AC 的中点,∠AD =12AC = 12(n -m +2)∠D 表示的数为:m +12(n -m +2)=12m n ++ ②依题意,点C 表示的数分别为2n + ∠AB n m =-,1122m n n mAD m +-=+-=+ ∠1122m n m n BD n +-=+-=+,22122m nBD m n -=+=-+ ∠24AD BD +=,即1242n mm n -++-+= 当20m n -+>时.()1242n mm n -++-+=,2m n -= ∠m n <,∠2m n -=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20m n -+<时.()1242n m m n -+--+=,103n m -= 综上所述,线段AB 的长为103.【变式训练1】如图1,点C 在线段AB 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 ,AC 和BC ,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 (1)线段的中点__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2)如图2,已知AB =15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cm /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运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BA 向点A 匀速运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 (s ),当t =__s 时,Q 为A ,P 的“巧点”.【答案】是 7.5或457【解析】(1)若线段中点为C 点,AB =2AC ,所以中点是这条线段“巧点”(2)设A 点为数轴原点,作数轴,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最大=7.5,A :0,P :0+2t =2t ,Q :15﹣t ,①Q为AP中点,20152tt+-=,∠t=7.5;②AQ=2PQ,AQ=15﹣t﹣0=15﹣t,PQ=2t﹣(15﹣t)=3t﹣15,∠AQ=2PQ,∠15﹣t=2(3t﹣15),∠457t=;③PQ=2AQ,得3t﹣15=2(15﹣t),∠t=9>7.5(舍去).综上所述:t=7.5或457.故答案为:(1)是;(2)7.5或457.【变式训练2】已知:如图1,M是定长线段AB上一定点,C、D两点分别从M、B出发以1cm/s、3cm/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在线段AM上,D在线段BM上)(1)若AB=11cm,当点C、D运动了1s,求AC+MD的值.(2)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3AC,直接填空:AM=BM.(3)在(2)的条件下,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2MN3AB的值.【答案】(1)7cm;(2)13;(3)13或23【解析】(1)解:当点C、D运动了1s时,CM=1cm,BD=3cm ∠AB=11cm,CM=1cm,BD=3cm∠AC+MD=AB﹣CM﹣BD=11﹣1﹣3=7cm.(2)解:设运动时间为t,则CM=t,BD=3t,∠AC=AM﹣t,MD=BM﹣3t,又MD=3AC,∠BM﹣3t=3AM﹣3t,即BM=3AM,∠AM=13 BM故答案为:13.(3)解:由(2)可得:∠BM=AB﹣AM∠AB﹣AM=3AM,∠AM=14 AB,①当点N在线段AB上时,如图∠AN ﹣BN =MN ,又∠AN ﹣AM =MN ,∠BN =AM =14AB ,∠MN =12AB ,即2MN 3AB =13. ②当点N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AN ﹣BN =MN ,又∠AN ﹣BN =AB ,∠MN =AB ,∠MNAB=1,即2MN 3AB =23.综上所述2MN 3AB =13或23【变式训练3】如图,数轴上有两点,A B ,点C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在线段OA 上运动,点D 从点B 出发,以每秒4cm 的速度在线段OB 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满足4OD AC =,若点M 为直线OA 上一点,且AM BM OM -=,则ABOM的值为_______.【答案】1或53【解析】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点M 表示的数为m则OC=t ,BD=4t ,即点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 ,点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b -4t , ∠AC=-t -a ,OD=b -4t ,由OD=4AC 得,b -4t=4(-t -a ),即:b=-4a , ①若点M 在点B 的右侧时,如图1所示:由AM -BM=OM 得,m -a -(m -b )=m ,即:m=b -a ; ∠=1b a B O mA m M m-== ②若点M 在线段BO 上时,如图2所示:由AM -BM=OM 得,m -a -(b -m )=m ,即:m=a+b ;∠=4543b a b a a a m a AB b a a OM ----===+- ③若点M 在线段OA 上时,如图3所示:由AM -BM=OM 得,m -a -(b -m )=-m ,即:433a b a am a +-===- ∠此时m <0,a <0,∠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舍去; ④若点M 在点A 的左侧时,如图4所示:由AM -BM=OM 得,a -m -(b -m )=-m ,即:m=b -a=-5a ;而m <0,b -a >0, 因此,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AB OM 的值为1或53. 类型二、证明定值问题例.如图,已知线段AB m =,CD n =,线段CD 在直线AB 上运动(点A 在点B 的左侧,点C 在点D 的左侧),若()21260m n -+-=. (1)求线段AB ,CD 的长;(2)若点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4BC =,求线段MN 的长;(3)当CD 运动到某一时刻时,点D 与点B 重合,点P 是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下列两个结论:①PA PB PC -是定值,②PA PBPC+是定值,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并加以说明.【答案】(1)12AB =,6CD =;(2)9;(3)②正确,2PA PBPC+=,见解析 【解析】(1)由()21260m n -+-=,()212600m n ≥--≥,,12=06=0m n --,, 得12m =,6n =,所以12AB =,6CD =; (2)当点C 在点B 的右侧时,如图,因为点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4BC =, 所以()()1124118222AM AC AB BC ==+⨯+==,()()111645222DN BD CD BC ===++=, 又因为124622AD AB BC CD =++=++=, 所以22859MN AD AM DN =--=--=, 当点C 在点B 的左侧时,如图,因为点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 所以()()1111244222AM MC AC AB BC ===--==,()()111641222BN ND BD CD BC ===--==, 所以126414AD AB CD BC =+-=+-= 所以14419MN AD AM DN =--=--=. 综上,线段MN 的长为9; (3)②正确,且2PA PBPC+=.理由如下: 因为点D 与点B 重合,所以BC DC =,所以6AC AB BC AB DC =-=-=,所以AC BC =, 所以()()222PC AC PC BC PA PB PC AC BC PCPC PC PC PC++-++-====.【变式训练1】已知线段AB =m ,CD =n ,线段CD 在直线AB 上运动(A 在B 的左侧,C 在D 的左侧),且m ,n 满足|m -12|+(n -4)2=0. (1)m = ,n = ;(2)点D 与点B 重合时,线段CD 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①如图1,点C 在线段AB 上,若M 是线段AC 的中点,N 是线段BD 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②P是直线AB上A点左侧一点,线段CD运动的同时,点F从点P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向右运动,点E是线段BC的中点,若点F与点C相遇1秒后与点E相遇.试探索整个运动过程中,FC-5DE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解析】(1)∠|m-12|+(n-4)2=0,∠m-12=0,n-4=0,∠m=12,n=4;故答案为:12;4.(2)由题意,①∠AB=12,CD=4,∠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D的中点,∠AM=CM=12AC ,DN=BN=12BD∠MN=CM+CD+DN=12AC +CD+12BD=12AC +12CD+12BD+12CD=12(AC +CD+BD)+12CD=12(AB +CD)=8;②如图,设PA=a,则PC=8+a,PE=10+a,依题意有:81013231a a,解得:a=2,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BD=2t,BC=4+2t,∠E是线段BC的中点,∠CE= BE=12BC=2+t;∠.如图1,F,C相遇,即t=2时F,C重合,D,E重合,则FC=0,DE=0,∠FC-5 DE =0;∠.如图2,F,C相遇前,即t<2时FC =10-5t,DE =BE-BD=2+t-2t=2-t,∠FC-5 DE =10-5t -5(2-t)=0;∠.如图3,F,C相遇后,即t>2时FC =5t-10,DE = BD - BE=2t –(2+t)= t-2,∠FC-5 DE =5t-10 -5(t-2)=0;综合上述: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FC-5 DE的值为定值,且定值为0.【变式训练2】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6,3,点P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1)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那么MN的长为________;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6,那么MN的长为________;(2)点P在射线AB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的过程中,MN的长是否发生改变?若不改变,请写出求MN的长的过程;若改变,请说明理由.【答案】(1)6;6;(2)不发生改变,MN为定值6,过程见解析【详解】解:(1)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如图1),则AP=6,BP=3.∠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4,NP=23BP=2,∠MN=MP+NP=6;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6(如图2),则AP=12,BP=3.∠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8,NP=23BP=2,∠MN=MP-NP=6.故答案为:6;6.(2)MN的长不会发生改变,理由如下:设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a(a>-6且a≠3).当-6<a<3时(如图1),AP=a+6,BP=3-a.∠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23(a+6),NP=23BP=23(3-a),∠MN=MP+NP=6;当a>3时(如图2),AP=a+6,BP=a-3.∠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23(a+6),NP=23BP=23(a-3),∠MN=MP-NP=6.综上所述:点P在射线AB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的过程中,MN的长为定值6.【变式训练3】(1)如图1,在直线AB上,点P在A、B两点之间,点M为线段PB的中点,点N 为线段AP 的中点,若AB n =,且使关于x 的方程()46n x n -=-无解. ①求线段AB 的长;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有关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2,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P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试说明PA PBPC+的值不变.【答案】(1)①AB=4;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无关,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解:(1)①∠关于x 的方程()46n x n -=-无解.∠4n -=0,解得:n=4.故AB=4. 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无关,理由如下: ∠M 为线段PB 的中点,∠PM= 12PB .同理:PN=12AP ..∠MN=PN+PM= 12(PB+AP )=12AB=12×4=2.∠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无关. (2)设AB=a ,BP=b ,则PA+PB=a+b+b=a+2b . ∠C 是AB 的中点,1122BC AB a ∴== 12PC PB BC a b ∴=+=+,2212PA PB a bPC a b ++∴==+, 所以PA PBPC+的值不变.类型三、数量关系 例.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 在数轴上运动,点C 在点E 的左边,且8,CE =点F 是AE 的中点.(1)如图1,当线段CE 运动到点,C E 均在,A B 之间时,若1CF =,则AB =_________,点C 对应的数为________,BE =________;(2)如图2,当线段CE 运动到点A 在C E 、之间时,画出草图并求BE 与CF 的数量关系.【答案】(1)16;2;2;(2)2BE CF =,画图见解析. 【解析】(1)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12(4)16AB ∴=--=8,1CE CF ==7EF CE CF ∴=-=点F 是AE 的中点,7AF EF ∴==,6AC AF CF ∴=-=6AC AO CO =+=,2CO ∴=,C ∴对应的数是2,2BE AB AF EF ∴=--=故答案为:16;2;2; (2),BE AB AE CF CE EF =-=-,点F 是AE 的中点,2AE EF ∴=162,8BE AB AE EF CF CE EF EF ∴=-=-=-=-,2BE CF ∴=故答案为:(1)16;2;2;(2)2BE CF =,画图见解析.【变式训练1】如图,已知线段AB ,延长线段BA 至C ,使CB =43AB .(1)请根据题意将图形补充完整.直接写出ACAB= _______; (2)设AB = 9cm ,点D 从点B 出发,点E 从点A 出发,分别以3cm/s ,1cm/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①当点D在线段AB 上运动,求ADCE的值; ②在点D ,E 沿直线AB 向左运动的过程中,M ,N 分别是线段DE 、AB 的中点.当点C 恰好为线段BD 的三等分点时,求MN 的长. 【答案】(1)13,(2)3,(3)12cm 或24cm .【详解】解:(1)图形补充完整如图,∵CB =43AB ,∴CA =13BC AB AB -=,13AC AB =,故答案为:13; (2)①AB = 9cm ,由(1)得,133CA AB ==(cm ),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93)DA t =-cm ,(3)CE t =-cm ,93=33AD tCE t-=-,②当3BD CD =时,∠AB = 9cm , 3CA =cm ,∠212CB CD ==cm , ∠6CD =cm ,318BD CD ==cm ,运动时间为:18÷3=6(秒),则6AE =cm ,15BE BA AE =+=cm ,3ED BD BE =-=cm ,∠M ,N 分别是线段DE 、AB 的中点.∠ 1.5DM =cm , 4.5BN =cm , 12MN BD DM BN =--=cm ,当3BD CB =时,∠AB = 9cm , 3CA =cm ,∠12CB =cm ,∠336BD CB ==cm ,运动时间为:36÷3=12(秒),则12AE =cm ,21BE BA AE =+=cm ,15ED BD BE =-=cm , ∠M ,N 分别是线段DE 、AB 的中点.∠7.5DM =cm , 4.5BN =cm ,24MN BD DM BN =--=cm ,综上,MN 的长是12cm 或24cm .【变式训练2】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AC =2BC ,点D 、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点E 的左侧,(1)若AB =18,DE =8,线段DE 在线段AB 上移动, ①如图1,当E 为BC 中点时,求AD 的长; ②当点C 是线段DE 的三等分点时,求AD 的长;(2)若AB=2DE,线段DE在直线上移动,且满足关系式32AD ECBE+=,则CDAB=.【答案】(1)①AD=7;②AD=203或283;(2)1742或116【详解】解:(1)∠AC=2BC,AB=18,∠BC=6,AC=12,①∠E为BC中点,∠CE=3,∠DE=8,∠CD=5,∠AD=AC﹣CD=12﹣5=7;②∠点C是线段DE的三等分点,DE=8,∠CE=13DE=83或CE=23DE=163,∠CD=163或CD=83,∠AD=AC﹣CD=12﹣163=203或12-83=283;(2)当点E在线段BC之间时,如图,设BC=x,则AC=2BC=2x,∠AB=3x,∠AB=2DE,∠DE=1.5x,设CE=y,∠AE=2x+y,BE=x﹣y,∠AD=AE﹣DE=2x+y﹣1.5x=0.5x+y,∠32AD ECBE+=,∠0.532x y yx y++=-,∠y=27x,∠CD=1.5x﹣27x=1714x,∠171714342==xCDAB x;当点E在点A的左侧,如图,设BC=x,则DE=1.5x,设CE=y,∠DC=EC+DE=y+1.5x,∠AD=DC﹣AC=y+1.5x﹣2x=y﹣0.5x,∠32AD ECBE+=,BE=EC+BC=x+y,∠0.532y x yx y-+=+,∠y=4x,∠CD=y+1.5x=4x+1.5x=5.5x,BD=DC+BC=y+1.5x+x=6.5x,∠AB=BD﹣AD=6.5x﹣y+0.5x=6.5x﹣4x+0.5x=3x,∠5.51136==CD x AB x , 当点E 在线段AC 上及点E 在点B 右侧时,无解, 综上所述CD AB 的值为1742或116. 故答案为:1742或116. 课后作业1.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从左到右顺次为A ,B ,C ,其中b 是最小的正整数,a 在最大的负整数左侧1个单位长度,BC=2AB . (1)填空:a= ,b= ,c=(2)点D 从点A 开始,点E 从点B 开始, 点F 从点C 开始,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1个单位长度、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向左运动,点F 追上点D 时停止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试问:①当三点开始运动以后,t 为何值时,这三个点中恰好有一点为另外两点的中点? ②F 在追上E 点前,是否存在常数k ,使得DF k EF +⋅的值与它们的运动时间无关,为定值.若存在,请求出k 和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1,7;(2)①t=1或t=52;②k=-1 【解析】(1)∠最小正数为1.最大的负整数为小-1,a 在最大的负整数左侧1个单位长度 ∠点A 表示的数a 为-1-1=-2,点B 表示的数b 为1, ∠AB=1-(-2)=3∠223=6BC AB ==⨯,∠点C 表示的数为c=1+6=7, 故答案为:-2,1,7;(2)①依题意,点F 的运动距离为4t ,点D 、E 运动的距离为t,∠点D 、E 、F 分别表示的数为-2-t ,1-t , 7-4t,当点F 追上点D 时,必将超过点B , ∠存在两种情况,即DE=EF 和DF=EF ,如图,当DE=EF ,即E 为DF 的中点时,()21=274t t t ----+,解得,t=1,如图,当EF=DF ,即F 为DE 中点时,()74=21t t t ---+-2,解得t=52,综上所述,当t=1秒和t=52时,满足题意. ②存在,理由:点D 、E 、F 分别表示的数为-2-t ,1-t ,7-4t,如图,F 在追上E 点前, ()74-2=93DF t t t =----,()74-1=63EF t t t =---, ()()93639633DF k EF t k t k k t +⋅=-+-=+-+,当DF k EF +⋅与t 无关时,需满足3+3k=0, 即k=-1时,满足条件.故答案为:(1)-2,1,7;(2)①t=1或t=52;②k=-1 2.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2AC BC =,点D 、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点E 的左侧.若18AB =,8DE =,线段DE 在线段AB 上移动.(1)如图1,当E 为BC 中点时,求AD 的长;(2)点F (异于A ,B ,C 点)在线段AB 上,3AF AD =,3CE EF +=,求AD 的长. 【答案】(1)7;(2)3或5【解析】(1)2AC BC =,18AB =,6BC ∴=,12AC =, 如图1,E 为BC 中点,3CE BE ∴==,8DE =,∴8311BD DE BE =+=+=,∴18117AD AB DB =-=-=,(2)Ⅰ、当点E 在点F 的左侧,如图2,或∵3CE EF +=,6BC =,∴点F 是BC 的中点, ∴3CF BF ==,∴18315AF AB BF =-=-=,∴153AD AF ==,∵3CE EF +=,故图2(b )这种情况求不出; Ⅱ、如图3,当点E 在点F 的右侧,或12AC ,3CE EF CF +==,∴9AF AC CF =-=, ∴39AF AD ==, 3AD ∴=.∵3CE EF +=,故图3(b )这种情况求不出; 综上所述:AD 的长为3或5.3.已知线段AB ,点C 在直线AB 上,D 为线段BC 的中点.(1)若8AB =,2AC =,求线段CD 的长.(2)若点E 是线段AC 的中点,请写出线段DE 和AB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3或5(2)2AB DE =,理由见解析【解析】(1)解:如图1,当C 在点A 右侧时,∠8AB =,2AC =,∠6C AB C B A =-=, ∠D 是线段BC 的中点,:∠132CD BC ==; 如图2,当C 在点A 左侧时,∠8AB =,2AC =,∠10BC AB AC =+=, ∠D 是线段BC 的中点,∠152CD BC ==;综上所述,3CD =或5; (2)解:2AB DE =.理由是:如图3,当C 在点A 和点B 之间时,∠E 是AC 的中点,D 是BC 的中点,∠2AC EC =,2BC CD =, ∠222AB AC BC EC CD DE =+=+=; 如图4,当C 在点A 左侧时,同理可得:()2222AB BC AC CD CE CD CE DE =-=-=-=; 如图5,当C 在点B 右侧时,同理可得:()2222AB AC BC EC CD EC CD DE =-=-=-=.4.已知:如图1,M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定点,C 、D 两点分别从M 、B 出发以1cm/s 、3cm/s 的速度沿直线BA 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 在线段AM 上,D 在线段BM 上)(1)若AB =11cm ,当点C 、D 运动了1s ,求AC +MD 的值. (2)若点C 、D 运动时,总有MD =3AC ,直接填空:AM = BM . (3)在(2)的条件下,N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N ﹣BN =MN ,求2MN3AB的值. 【答案】(1)7cm ;(2)13;(3)13或23【解析】(1)解:当点C 、D 运动了1s 时,CM =1cm ,BD =3cm ∠AB =11cm ,CM =1cm ,BD =3cm∠AC +MD =AB ﹣CM ﹣BD =11﹣1﹣3=7cm .(2)解:设运动时间为t ,则CM =t ,BD =3t ,∠AC =AM ﹣t ,MD =BM ﹣3t , 又MD =3AC ,∠BM ﹣3t =3AM ﹣3t ,即BM =3AM ,∠AM =13BM ,故答案为:13.(3)解:由(2)可得:∠BM =AB ﹣AM ,∠AB ﹣AM =3AM ,∠AM =14AB ,①当点N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AN ﹣BN =MN ,又∠AN ﹣AM =MN ,∠BN =AM =14AB ,∠MN =12AB ,即2MN 3AB =13. ②当点N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AN ﹣BN =MN ,又∠AN ﹣BN =AB ,∠MN =AB ,,∠MNAB=1,即2MN 3AB =23.综上所述2MN 3AB =13或235.如图,在数轴上A 点表示的数为a ,B 点表示的数为b ,C 点表示的数为c ,b 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 ,c 满足()2390a c ++-=.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 后立刻返回到点C ,到达点C 后再返回到点A 并停止.(1)=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2)点P 从点B 离开后,在点P 第二次到达点B 的过程中,经过x 秒钟,13PA PB PC ++=,求x 的值.(3)点P 从点B 出发的同时,数轴上的动点M ,N 分别从点A 和点C 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和每秒5个单位长度,假设t 秒钟时,P 、M 、N 三点中恰好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的值.【答案】(1)3-,1-,9;(2)13x =或1x =或53x =或233x =;(3)167t =,1,2617,8,12【详解】解:(1)∠b 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 ,c 满足()2390a c ++-=, ∠b=-1,a+3=0,c -9=0, ∠a=-3,c=9.故答案为:-3;-1;9.(2)由题意知,此过程中,当点P 在AB 上时. ∠PA+PB=AB=b -a=-1-(-3)=2. ∠()13-=13-2=11PC PA PB =+.又∠BC=c-b=9-(-1)=10.∠PB=PC-BC=11-10=1.当P从B到A时,如图所示:∠PB=1,可以列方程为:3x=1,解得:x=1;当P从A到C时,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P在线段AB之间时,如图所示:可以列方程为:3x=3,解得:x=1,②当P在线段BC之间时,如图所示:∠PA+PB+PC=13,AB=2,BC=10,∠PB+PC=10∠PA=13-10=3,∠PB=PA-AB=3-2=1,可列方程为:3x=5,解得:53x=.当P从C到B时,如图所示:可列方程为:3x=23,解得:233x=.综上所述,13x=或1x=或53x=或233x=.(3)当点从为PN中点时,当0<t<23时,点P向A运动,.此时,P=-1-3t,M=-3+4t,N=9-5t.(-1-3t)+(9-5t)=2(-3+4t),解得t=78(舍去).当23≤t≤43时,点P从A返回向B运动.此时,P=-3+3(t-23)=3t-5.3t-5+9-5t=2(-3+4t),解得t=1.当P为MN中点时,t>43.(9-5t)+(-3+4t)=2(3t-5),解得t=167.当点N为PM中点时,t>43.(-3+4t)+(3t-5)=2(9-5t),解得t=2617.综上所述,t的值为1,167或2617.6.七(1)班的学习小组学习“线段中点”内容时,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请跟随他们一起思考.(1)发现:如图1,线段12AB=,点,,C E F在线段AB上,当点,E F是线段AC和线段BC的中点时,线段EF的长为_________;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按题目要求将图补充完整),得到的线段EF与线段A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2)应用:如图3,现有长为40米的拔河比赛专用绳AB,其左右两端各有一段(AC和BD)磨损了,磨损后的麻绳不再符合比赛要求. 已知磨损的麻绳总长度不足20米. 小明认为只利用麻绳AB和一把剪刀(剪刀只用于剪断麻绳)就可以得到一条长20米的拔河比赛专用绳EF. 小明所在学习小组认为此法可行,于是他们应用“线段中点”的结论很快做出了符合要求的专用绳EF,请你尝试着“复原”他们的做法:①在图中标出点E、点F的位置,并简述画图方法;②请说明①题中所标示,E F点的理由.【答案】(1)6;补图见解析,12EF AB=(2)①见解析(答案不唯一)②见解析.【详解】解:(1)点,,C E F在线段AB上时,因为点E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CE=12AC,因为点F是线段BC的中点,所以CF=12BC,所以EF=CE+CF=12AC+12BC=12AB,又AB=12,所以EF=6.。
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动点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沿着直线y=x+1向右平移a个单位后,得到的点B的坐标为()。
A.(2+a,3)B.(3+a,2)C.(2+a,2)D.(3+a,3)2. 若点P(x,y)在直线y=2x+1上,那么点P到原点O的距离d=______。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点B在直线y=3x+2上,且点A到点B的距离为3,那么点B的坐标是______。
4. 若点P在直线y=2x+3上,且点P到点Q(4,5)的距离为5,那么点P的坐标是______。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______。
6. 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5,那么点P的坐标形式为______。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4),点B在直线y=2x-1上,若点A到点B的距离为5,那么点B的坐标是______。
8. 若点P在直线y=-x+1上,且点P到点Q(-2,3)的距离为4,那么点P的坐标是______。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点B在直线y=-2x+5上,若点A到点B的距离为4,那么点B的坐标是______。
10. 若点P在直线y=3x+2上,且点P到点Q(-1,2)的距离为3,那么点P的坐标是______。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沿直线y=x+1向左平移a个单位后,得到的点B的坐标是______。
12. 若点P在直线y=2x+1上,那么点P到原点O的距离d=______。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点B在直线y=3x+2上,且点A到点B的距离为3,那么点B的坐标是______。
14. 若点P在直线y=-x+1上,且点P到点Q(4,5)的距离为5,那么点P的坐标是______。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4),点B在直线y=2x-1上,若点A到点B 的距离为5,那么点B的坐标是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专题1.如果数轴上的点A 和B 表示的数分别是-2,1,数轴上的点P 到点A 或点B 的距离为3,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所表示的数是什么?2如图,在数轴上有一条可以移动的线段AB .若将线段AB 向右移动,使得点A 移动到点B 处,这时点B 对应的数是18;若将线段AB 向左移动,使得点B 移动到点A 处,这时点A 对应的数是6.如果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求:(1)线段AB 的长度为多少厘米?(2)起初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是多少?,3.在数轴上,表示数m 与n 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n m -。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3与2的点之间的距离是235--=,表示数-4与-1的点之间的距离是)(143---=.利用上述结论解决如下问题(1)若35=-x ,求x 的值;(2)点A 、B 为数轴上的两个动点,点A 表示的数是a ,点 B 表示的数是b ,且 )(6a b b a >=- 点C 表示的数为-2,若A 、B 、C 三点中的某一个点是另两个点组成的线段的中点,求b a ,的值.4.点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已知AB=3,BC=2,CD=4.(1)若点C 为原点,则点A 表示的数是___;(2)若点A 、B 、C 、D 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c ,d ,则|a-c|+|d-b|-|a-d|=___;(3)如图2,点P 、Q 分别从A 、D 两点同时出发,点P 沿线段AB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B 点后立即按原速折返;点Q 沿线段CD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C 点后立即按原速折返.当P 、Q 中的某点回到出发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①当点停止运动时,求点P、Q之间的距离;②设运动时间为t(单位:秒),则t为何值时,PQ=5?5.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它们可以沿着数轴左右移动,请回答:(1)将点B向右移动三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D,点D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2)移动点A到达点E,使B、C、E三点的其中任意一点为连接另外两点之间线段的中点,请你直接写出所有点A移动的距离和方向;(3)若A、B、C三个点移动后得到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它们既可以表示为1,a,a+b的形式,又可以表示为0,b,的形式,试求a,b的值.6.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B=60,点A对应的数是40.(1)若BC:AC=4:7,求点C到原点的距离;(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出发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向左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经过5秒,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的速度;(3)如图3,在(1)的条件下,O表示原点,动点P、T分别从C、O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点P、T、R的速度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秒、1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点M为线段PT的中点,点N为线段OR的中点.请问PT-MN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相应的数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练】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 、B 、C ,AB=60,点A 对应的数是40.(1)若AC=2AB ,求点C 到原点的距离;(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 、Q 两点同时从C 、A 出发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 从点A 向左运动,已知点P 的速度是点R 的速度的3倍,点Q 的速度是点R 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经过5秒,点P 、Q 之间的距离与点Q 、R 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 的速度;(3)如图3,在(1)的条件下,O 表示原点,动点P 、T 分别从C 、O 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 从点A 出发向右运动,点P 、T 、R 的速度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秒、1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点M 为线段PT 的中点,点N 为线段OR 的中点,证明MNOT PR 的值不变.若其它条件不变,将R 的速度改为3个单位长度/秒,10秒后的值为___.7.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训练(带答案)
人教版七上期末复习数轴类动点压轴题1.如图,点A、B都在数轴上,O为原点.(1)线段AB中点表示的数是;(2)若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了t秒,当点B在点O左边时,OB=,当点B至点O右边时,OB=;(3)若点A、B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而点O 不动,t秒后,A、B、O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求t的值.2.已知,如图所示,A、B、C是数轴上的三点,点C对的数是6,BC=4,AB=12.(1)写出A、B对应的数;(2)动点P、Q同时从A、C出发,分别以每秒6个单位,3个单位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M是AP的中点,N在CQ上且CN=CQ,设运动时间为t(t>0).①求点M、N对应的数(含t的式);②x为何值时OM=2BN.3.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b=,c=(2)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P为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0到2之间运动时(即0≤x≤2时),请化简式子:|x+1|﹣|x﹣1|+2|x+5|(请写出化简过程)(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4.如图,数轴上A,B,C三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b,14,满足BC=6,AC=3BC.动点P从A点出发,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匀速向右运动,同时动点Q从C点出发,沿数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匀速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1)则a=,b=.(2)当P点运动到数2的位置时,Q点对应的数是多少?(3)是否存在t的值使CP=CQ,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5.如图,点O为原点,A、B为数轴上两点,AB=15,且OA:OB=2:1 (1)A、B对应的数分别为、;(2)点A、B分别以4个单位/秒和3个单位/秒的速度相向而行,则几秒后A、B相距1个单位长度?(3)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运动,M为线段AP的中点,N为线段PB的中点.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6.如图,已知点A、B、C是数轴上三点,O为原点,点A表示的数为﹣10.点B表示的数为6,点C为线段AB的中点.(1)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是;(2)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①当t为何值时,点O恰好是PQ的中点;②当t为何值时,点P、Q、C三个点中恰好有一个点是以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三等分点(是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三等分的点).(直接写出结果)7.【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图中有三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巧点”.(1)填空:线段的中点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或“不确定是”);【问题解决】(2)如图②,点A和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20和40,点C是线段AB的巧点,求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应用拓展】(3)在(2)的条件下,动点P从点A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两个点运动同时停止.当A、P、Q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巧点时,直接写出运动时间t(s)的所有可能取值.8.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b=,c=;(2)数轴上a、b、c三个数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此时,A与B两点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3)数轴上a、b、c三个数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A、B、C同时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①t秒钟过后,AC的长度为(用t的关系式表示即可);②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9.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6)2+|a+b|=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b=,c=(2)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P为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A、B之间运动时,请化简式子:|x+1|﹣|x﹣1|﹣2|x+5|(请写出化简过程)(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n(n>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n个单位长度和5n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经过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 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10.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a和b,且满足|a+4|+(b﹣3)2=0,点M为数轴上一动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直接写出a、b的值,并画出图形;(2)点M为数轴上一动点,点A、B不动,问线段BM与AM的差即BM﹣AM的值是否一定发生变化?请回答.(3)设点A以每秒x个单位向左运动,点M从表示y数的点以每秒x个单位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y个单位向右运动t秒后①A、B、M三点分别表示什么数(用x、y、t表示);②线段BM与AM的差即BM﹣AM的值是否一定发生变化?请回答,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1)线段AB中点表示的数是:=﹣1.故答案是:﹣1;(2)当点B在点O左边时,OB=4﹣3t,当点B至点O右边时,OB=3t﹣4;故答案是:4﹣3t,3t﹣4;(3)①当点O是线段AB的中点时,OB=OA4﹣3t=2+tt=0.5②当点B是线段OA的中点时,OA=2OB2+t=2(3t﹣4)t=2;③当点A是线段OB的中点时,OB=2OA3t﹣4=2(2+t)t=8.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t的值是0.5,2或8.2.解:(1)∵C表示的数为6,BC=4,∴OB=6﹣4=2,∴B点表示2.∵AB=12,∴AO=12﹣2=10,∴A点表示﹣10.故点A对应的数是﹣10,点B对应的数是2;(2)①AP=6t,CQ=3t,如图1所示:∵M为AP的中点,N在CQ上,且CN=CQ,∴AM=AP=3t,CN=CQ=t,∵点A表示的数是﹣10,点C表示的数是6,∴点M表示的数是﹣10+3t,点N表示的数是6+t;②∵OM=|﹣10+3t|,BN=BC+CN=4+t,OM=2BN,∴|﹣10+3t|=2(4+t)=8+2t,∴﹣10+3t=±(8+2t),当﹣10+3t=8+2t时,t=18;当﹣10+3t=﹣(8+2t)时,t=.∴当t=18或t=时,OM=2BN.3.解:(1)∵b是最小的正整数,∴b=1.根据题意得:c﹣5=0且a+b=0,∴a=﹣1,b=1,c=5.故答案是:﹣1;1;5;(2)当0≤x≤1时,x+1>0,x﹣1≤0,x+5>0,则:|x+1|﹣|x﹣1|+2|x+5|=x+1﹣(1﹣x)+2(x+5)=x+1﹣1+x+2x+10=4x+10;当1<x≤2时,x+1>0,x﹣1>0,x+5>0.∴|x+1|﹣|x﹣1|+2|x+5|=x+1﹣(x﹣1)+2(x+5)=x+1﹣x+1+2x+10=2x+12;(3)不变.理由如下:t秒时,点A对应的数为﹣1﹣t,点B对应的数为2t+1,点C对应的数为5t+5.∴BC=(5t+5)﹣(2t+1)=3t+4,AB=(2t+1)﹣(﹣1﹣t)=3t+2,∴BC﹣AB=(3t+4)﹣(3t+2)=2,即BC﹣AB值的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另解)∵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右运动,∴A、B之间的距离每秒钟增加3个单位长度;∵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B、C之间的距离每秒钟增加3个单位长度.又∵BC﹣AB=2,∴BC﹣AB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4.解:(1)∵c=14,BC=6,∴b=14﹣6=8;∵AC=3BC,∴AC=18,∴a=14﹣18=﹣4;(2)[2﹣(﹣4)]÷2=3(秒),14﹣1×3=11.故Q点对应的数是11;(3)P在C点的左边,则18﹣2t=t,解得t=6;P在C点的右边,则2t﹣18=t,解得t=18.综上所述,t的值为6或18.故答案为:6;18.5.解:(1)设OA=2x,则OB=x,由题意得,2x+x=15,解得,x=5,则OA=10、OB=5,∴A、B对应的数分别为﹣10、5,故答案为:﹣10;5;(2)设x秒后A、B相距1个单位长度,当点A在点B的左侧时,4x+3x=15﹣1,解得,x=2,当点A在点B的右侧时,4x+3x=15+1,解得,x=,答:2或秒后A、B相距1个单位长度;(3)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分两种情况:①当P在点B的左侧时,如图1,∵M为线段AP的中点,N为线段PB的中点,∴PM=AP,PN=PB,∴MN=PM+PN=AP+PB=AB=;②当P在点B的右侧时,如图2,同理得:PM=AP,PN=PB,∴MN=PM﹣PN=AP﹣PB=AB=;综上,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AB=.6.解:(1)因为点A表示的数为﹣10.点B表示的数为6,所以AB=6﹣(﹣10)=16.因为点C是AB的中点,所以AC=BC=AB=8所以点C表示的数为﹣10+8=﹣2故答案为:﹣2;(2)①设t秒后点O恰好是PQ的中点.由题意,得10﹣2t=6﹣t解得,t=4;即4秒时,点O恰好是PQ的中点.②当点C为PQ的三等分点时PC=2QC或QC=2PC,∵PC=8﹣2t,QC=8﹣t,所以8﹣2t=2(8﹣t)或8﹣t=2(8﹣2t)解得t=;当点P为CQ的三等分点时(t>4)PC=2QP或QP=2PC∵PC=2t﹣8,PQ=16﹣3t∴2t﹣8=2(16﹣3t)或16﹣3t=2(2t﹣8)解得t=5或t=;当点Q为CP的三等分点时PQ=2CQ或QC=2PQ∵PQ=3t﹣16,QC=8﹣t∴3t﹣16=2(8﹣t)或8﹣t=2(3t﹣16)解得t=或t=.综上,t=,5,,,秒时,三个点中恰好有一个点是以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三等分点.7.解:(1)因原线段是中点分成的短线段的2倍,所以线段的中点是这条线段的巧点,故答案为:是;(2)设C点表示的数为x,则AC=x+20,BC=40﹣x,AB=40+20=60,根据“巧点”的定义可知:①当AB=2AC时,有60=2(x+20),解得,x=10;②当BC=2AC时,有40﹣x=2(x+20),解得,x=0;③当AC=2BC时,有x+20=2(40﹣x),解得,x=20.综上,C点表示的数为10或0或20;(3)由题意得,AP=2t,AQ=60﹣4t,PQ=,i)若0≤t≤10时,点P为AQ的“巧点”,有①当AQ=2AP时,60﹣4t=2×2t,解得,t=;②当PQ=2AP时,60﹣6t=2×2t,解得,t=6;③当AP=2PQ时,2t=2(60﹣6t),解得,t=;ii)若10<t≤15时,点Q为AP的“巧点”,有①当AP=2AQ时,2t=2×(60﹣4t),解得,t=12;②当PQ=2AQ时,6t﹣60=2×(60﹣4t),解得,t=;③当AQ=2PQ时,60﹣4t=2(6t﹣60),解得,t=.综上,所求运动时间t(s)的所有可能取值为,6,,12,,.8.解:(1)∵b是最小的正整数,∴b=1.∵(c﹣5)2+|a+b|=0,∴,∴a=﹣1,b=1,c=5.故答案为:a=﹣1,b=1,c=5;(2)AB=1﹣(﹣1)=2,故AB的长为2个单位;(3)①由题意,得t秒钟过后A点表示的数为:﹣1﹣t,C点表示的数为:5+3t,∴AC=5+3t﹣(﹣1﹣t)=6+4t;故答案为:6+4t;②由题意,得BC=4+2t,AB=2+2t,∴BC﹣AB=4+2t﹣(2+2t)=2.∴BC﹣AB的值是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其值为2.9.解:(1)∵b是最小的正整数,∴b=1,∵(c﹣6)2+|a+b|=0,(c﹣6)2≥0,|a+b|≥0,∴c=6,a=﹣1,b=1,故答案为﹣1,1,6.(2)由题意﹣1<x<1,∴|x+1|﹣|x﹣1|﹣2|x+5|=x+1+x﹣1﹣2x﹣10=﹣10.(3)不变,由题意BC=5+5nt﹣2nt=5+3nt,AB=nt+2+2nt=2+3nt,∴BC﹣AB=(5+3nt)﹣(2+3nt)=3,∴BC﹣AB的值不变,BC﹣AB=3.10.解:(1)如图1,由题意得:a+4=0,b﹣3=0,则a=﹣4,b=3;(2)线段BM与AM的差即BM﹣AM的值发生变化,理由是:设点M对应的数为c,由BM=|c﹣b|,AM=|c﹣a|,则分三种情况:①当点M在点B的右侧时,如图2,BM﹣AM=c﹣b﹣c+a=a﹣b=﹣4﹣3=﹣7,②当点M在点A与B之间时,BM﹣AM=b﹣c﹣c+a=a+b﹣2c=﹣4+3﹣2c=﹣1﹣2c,③当点M在点A的左侧时,BM﹣AM=b﹣c﹣a+c=b﹣a=3+4=7,(3)①点A表示的数为:﹣4﹣tx;点B表示的数为:3+yt;点M表示的数为:y﹣tx;②线段BM与AM的差即BM﹣AM的值一定发生变化,理由是:∵y>0,∴M不能在A的左侧,所以分二种情况:i)当点M在点B的右侧时,如图2,BM﹣AM=﹣AB=﹣(3+yt+4+tx)=﹣7﹣yt﹣tx,ii)当点M在点A与B之间时,如图3,BM﹣AM=3+yt﹣y+tx﹣(y﹣tx+4+tx)=﹣1﹣2y+tx+yt,。
七年级数学上册 曲线上的动点问题专题训练
七年级数学上册曲线上的动点问题专题训练问题一:动点问题1. 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y = 3x + 2上有一动点P(x, y)。
若点P到x轴的距离是5,求点P的坐标。
解析:由于点P到x轴的距离是5,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y = 0 + 5 = 5。
将这个y值代入曲线方程y = 3x + 2中,可以得到3x + 2 = 5,解得x = 1。
因此,点P的坐标是(1, 5)。
2. 设点A(2, 5)和点B(-3, -4)在坐标平面上,动点P在直线AB 上,且AP = 2BP。
求点P的坐标。
解析:假设点P的坐标为(x, y)。
根据已知条件AP = 2BP,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x - 2)^2 + (y - 5)^2) = 2√((x + 3)^2 + (y + 4)^2)。
将此方程化简并整理后,得到(x + 2)^2 + (y - 9)^2 = 4(x +3)^2 + 4(y + 4)^2。
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3x^2 + 16y^2 + 2x - 149y+ 180 = 0。
因此,点P的坐标满足方程3x^2 + 16y^2 + 2x - 149y + 180 = 0。
问题二:曲线上的斜率1. 设曲线y = 2^x在点P(x, y)处的斜率为k,求k值。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需要求曲线y = 2^x在点P(x, y)处的斜率。
斜率可以通过求导得到,所以我们需要对曲线方程y = 2^x进行求导。
求导后的结果为dy/dx = 2^x * ln(2)。
将点P的坐标代入求导后的方程中,可以得到斜率k = 2^x * ln(2)。
2. 设曲线y = x^2 + 3x在点P(x, y)处的斜率为2,求点P的坐标。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需要求曲线y = x^2 + 3x在点P(x, y)处的坐标。
斜率为2说明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斜率为2。
切线斜率为2的点可以通过求导得到,所以我们需要对曲线方程y = x^2 + 3x进行求导。
七年级数学上册 平面上的动点问题专题训练
七年级数学上册平面上的动点问题专题训练1. 直线运动问题1.1. 问题描述在平面上,有一个点A开始以固定的速度沿着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另一个点B也开始以固定的速度沿着同一直线运动。
我们需要找出在何时、何地两点会相遇。
1.2. 解题思路1. 确定两点的起始位置和速度;2. 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确定两点的轨迹方程;3. 将两个点的轨迹方程联立,解方程得出相遇的时间和位置。
2. 圆周运动问题2.1. 问题描述在平面上,有一个点A以匀速绕着固定点O做圆周运动。
我们需要找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点A所处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2.2. 解题思路1. 确定点A和点O之间的距离值;2. 确定点A的运动速度和方向;3. 利用圆的性质,建立点A的轨迹方程。
3. 综合运动问题3.1. 问题描述在平面上,有两个点A和B同时开始沿着不同的直线运动。
我们需要找出在何时、何地两点会相遇。
3.2. 解题思路1. 确定两点的起始位置和速度;2. 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确定两点的轨迹方程;3. 将两个点的轨迹方程联立,解方程得出相遇的时间和位置。
4. 追及问题4.1. 问题描述在平面上,有一个点A开始以固定的速度沿着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另一个点B也开始以不同的速度沿着相交的直线运动。
我们需要找出在何时、何地点A会追上点B。
4.2. 解题思路1. 确定两点的起始位置和速度;2. 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确定两点的轨迹方程;3. 将两个点的轨迹方程联立,解方程得出追及的时间和位置。
以上是《七年级数学上册平面上的动点问题》的专题训练内容。
通过这些问题的训练,同学们可以提高对平面上动点问题的理解和解题能力,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线段的动点综合问题大题专项训练(重难点培优)同步培优含答案
【讲练课堂】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人教版】专题4.7线段的动点综合问题大题专项训练(重难点培优)一、解答题(共30题)1.(2022·山东青岛·期末)如图,动点B在线段AD上,沿A→D→A以2cm/s的速度往返运动1次,C是线段BD的中点,AD=10cm,设点B的运动时间为t秒(0≤t≤10).(1)当t=2时,①AB=________cm;②求线段CD的长度.(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运动过程中线段AB的长度.(2)点C在线段AM上,点D在线段BM上,C、D两点分别从M、B出发以a cm/s、b cm/s的速度沿直线BA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其中a、b满足条件:|a―1|+|b―3|=0.(1)直接写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2)若2cm<AM<4cm,当点C、D运动了3s,求AC+MD的值;AB,点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MN与AB的数量关(3)如图2,若AM=13系.D的左侧),且CD=2,E为BC的中点.(1)如图1,当AC=4时,求DE的长.(2)如图2,F为AD的中点.点C,D在线段AB上移动的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会,请说明理由;若不会,请求出EF的长.按A一B一A的路径从点A出发,到达点B后又返回到点A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0≤t≤10)秒.(1)当t=6时,AC= .(2)用含t的式子表示线段AC的长;当0≤t≤5时,AC= ;当5<t≤10时,AC= .(3)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在点C运动的过程中,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化,求出MN的长,【答案】(1)8(2)2t,20―2t;(3)MN的长度不变,长度为5【分析】(1)根据点C的运动速度和AB=10可得答案;(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求AC的长度;(3)分情况讨论,再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答案.(1)当t=6时,动点C运动了2×6=12个单位,∵AB=10,∴BC=2.∴AC=10―2=8.故答案为:8;(2)当0⩽t⩽5时,AC=2t;当5<t⩽10时,BC=2t―10∴AC=AB―BC=10―(2t―10)=20―2t.故答案为:2t,20―2t;是点C到点B的距离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美好点.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美好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美好点,但点D是[B,A]的美好点.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7,点N所表示的数为2.(1)点E,F,G表示的数分别是―3,6.5,11,其中是[M,N]美好点的是________;写出[N,M]美好点H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N开始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t为何值时,点P恰好为M和N的美好点?【答案】(1)G,―4或―16(2)1.5或3或9【分析】(1)根据美好点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美好点的定义,分三种情况分别确定P点的位置,进而可确定t的值.【详解】(1)解:根据题意得∶EM=(―3)―(―7)=4,EN=2―(―3)=5,此时EM≠2EN,故点E不是[M,N]美好点;FM=6.5―(―7)=13.5,FN=6.5―2=4.5,此时FM≠2FN,故点F不是[M,N]美好点;GM=11―(―7)=18,GN=11―2=9,且二次项系数为b,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a,b.(1)a=___________,b=___________,线段AB=___________;BC,点M为AB的中点,求MC的长;(2)若数轴上有一点C,使得AC=32(3)有一动点G从点A出发,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点H从点B出发,以5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在数轴上作同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30),点D为线段GB的6GB,在G,H的运动过程中,求中点,点F为线段DH的中点,点E在线段GB上且GE=13DE+DF的值.BC,AB=30,∵AC=32∴AC=18,BC,AB=30,∵AC=32∴AC=90,y满足|x―5|+(y―4)2=0,一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米的速度沿着A→D→C→B运动,另一动点Q从B出发以每秒2米的速度沿B→C→D→A运动,P,Q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1)x=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2)当t=4.5时,求△APQ的面积;(3)当P,Q都在DC上,且PQ距离为1时,求t的值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折线A→B→C运动,到点C停止;同时动点Q从点B 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在B、C间作往复运动,当点P到达终点C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是x(秒),△APC的面积是S(cm2)(S>0).(1)点Q共运动______秒.(2)当点P沿折线A→B→C运动时,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P(BP>0)的长.(3)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S.(4)当P、Q两点相遇时,直接写出x的值.【答案】(1)169.(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已知AB=20,BC =80,点M、N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动点到达C点时,M、N 同时停止运动.已知点M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N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秒.(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AM的长度为________;(2)当t为何值时,M、N两点重合?(3)若点Р为AM中点,点Q为BN中点.问:是否存在时间t,使PQ长度为5?若存在,请说明理由.故存在时间t,使PQ长度为5,此时t的值为30或50.【点睛】本题考查与线段有关的动点问题,线段的和与差,与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以及解一AB.数轴上的三个点,且A,B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AB=12,AC=13(1)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2)若点P从点B出发沿着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则经过______秒时,点C 恰好是BP的中点;(3)若点Q从点A出发沿着数轴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线段QB的中点为M,当MC=2QB时,则点Q运动了多少秒?请说明理由.点A表示的数为a,B表示的数为b,且a、b满足(a―10)2+|b+6|=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2)当点P在点B的左侧运动时,M、N分别是PA、PB的中点,求PM-PN的值(3)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点P运动多少秒时P、Q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10-8t)-(-6-4t)=±4,解得:t=3或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代数式表示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2.(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南通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1)如图1,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2)在(1)的条件下,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2cm/s的速度沿AB向右运动,终点为B,点Q以1cm/s的速度沿AB向左运动,终点为A,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求运动多少秒时,C、P、Q三点有一点恰好是以另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理解新知)如图①,点M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M和BM,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M是线段AB的“奇妙点”,(1)线段的中点这条线段的“奇妙点”(填“是”或“不是”)(2)(初步应用)如图②,若CD=24cm,点N是线段CD的“奇妙点”,则CN=cm;(3)(解决问题)如图③,已知AB=24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速度沿AB向点B匀速移动,点Q 从点B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移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请求出为何值时,A、P、Q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奇妙点”.试题)【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若BC=πAC,则称点C是线段的圆周率点,线段AC、BC称作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1)若AC=2,求AB的长;(2)在(1)的条件下,若点D也是图①中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不同于点C),试求出线段BD的长,并判断AC与BD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3)如图②,现有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将圆片上的某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并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无滑动性的滚动1周,该点到达C的位置,求点C 所表示的数;若点M、N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求MN的长;(4)图②中,若点D在射线OC上,且线段CD与O、C、D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请直接写出点D所表示的数(答案保留π).如图①,点M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M和BM,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M是线段AB的“奇点”.(1)线段的中点______这条线段的“奇点”(填“是”或“不是”)【初步应用】(2)如图②,若CD=18cm,点N是线段CD的奇点,则CN=______cm;【解决问题】(3)如图③,已知AB=15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1cm/s速度沿AB向点B匀速移动:点Q 从点B出发,以2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移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请直接写出t为何值时,A、P、Q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奇点?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6.(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潜江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期末数学试题)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若数轴上点A、点B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a b2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8,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填空:①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 ,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 .②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 ;点Q表示的数为 .③当t= 时,P、Q两点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为 .AB.(2)当t为何值时,PQ=12(3)若点M为PA的中点,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的长.题)如图,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12、b、c,且b、c满足(b―9)2+|c―20| =0,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1个单位/秒速度向左运动,O、B两点之间为“变速区”,规则为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之后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时间为t秒.(1)b=____,c=____,A、C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个单位;(2)①若动点P从A出发运动至点C时,求t的值;②当P、Q两点相遇时,求相遇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3)当t=___时,P、Q两点到点B的距离相等.则有AB=21,AP=2t,PB=21-2t,BC=11,BQ=11-t∵BP=BQ,∴21―2t=11―t,解得:t=10(不符合题意,舍去);②当6<t≤11时,如图所示:∵点P的速度为1单位/秒,Q速度不变,∴PB=21―[12+(t―6)×1]=15―t,BQ=11-t,∵PB=BQ,∴15―t=11―t,方程无解;③当点Q的速度变为3单位/秒时,即11<t≤14,如图所示:∴PB=15-t,BQ=CQ―CB=BQ=3(t―11)=3t―33,∵PB=BQ,∴15―t=3t―33,解得t=12,④当点Q和点P都过了“变速区”,即t>15,如图所示:∴PB=2(t―15)=2t―30,BQ=OQ+OB=1×(t―14)+9=t―5,∵PB=BQ,∴2t―30=t―5,解得:t=25;综上所述:当t=12或25时,点P、Q到点B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12或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及线段的和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及线段的和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8.(江苏省无锡市省锡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若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点P对应的数记为a,请你利用数轴解决以下问题:(1)若点P与表示有理数2的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则a的值为.(2)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5与2之间,则|a-2|+|a+5|=.(3)代数式|a+4|+|a-5|+|a-1| +|a+3|的最小值是.(4)已知点M、N在数轴上,点M对应的数是-1,点N对应的数是3,令点P在点N左侧运动,在点P、M、N中,若其中一点与其他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3倍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原式=5-(-4)+[1-(-3)]= 9+4= 13;(4)①当P在M左侧时,当PM = 3MN时,P1=-13当PN= 3PM时,P2=-3;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是 ;(2)数轴上存在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0,则x= ;(3)若将数轴折叠,使﹣1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3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4)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1(M在N的左侧),且M、N两点经过(3)折叠后互相重合,则M,N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M: ,N: .【答案】(1)1;(2)﹣4或6;(3)5;(4)﹣1014.5,1016.5【分析】(1)根据题意可直接进行求解;(2)对点P的位置分情况讨论如下:①点P在点A左边,则有点P到点A的距离为3,进而求解即可;②点P在线段AB上,不符合题意,舍去;③点P在点B右边,则有点P到点B的距离为3,进而求解即可;(3)若将数轴折叠,使﹣1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对折点对应的数值为1,然后根据题意进行求解即可;(4)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1(M在N的左侧),且M,N两点经过(3)折叠后互相重合,则对折点对应的数值为1,然后根据题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点P为线段AB的中点,∴点P对应的数为1;故答案为:1;(2)∵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0,对点P的位置分情况讨论如下:①点P在点A左边,∵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0,且线段AB的距离为4,∴点P到点A的距离为3,∴x=﹣4;②点P在线段AB上,不符合题意,舍去;③点P在点B右边,∵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0,且线段AB的距离为4,∴点P到点B的距离为3,∴x=6;∴综上所述:x=﹣4或6;故答案为:﹣4或6;(3)若将数轴折叠,使﹣1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对折点对应的数值为1,∵﹣3到1的距离为4,∴5到1的距离也为4,∴则﹣3表示的点与数5表示的点重合;故答案为:5;(4)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1(M在N的左侧),且M,N两点经过(3)折叠后互相重合,则对折点对应的数值为1,∴点M到1的距离为1015.5,∴M对应的数为﹣1014.5,∵点N到1的距离为1015.5,∴N点对应的数为1016.5.故答案为:﹣1014.5,1016.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及线段中点,熟练掌握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及线段中点是解题的关键.20.(2022·山东聊城·七年级期末)如图,P是线段AB上一点,AB=12cm,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运动的时间为t.(1)当t=1时,PD=2AC,请求出AP的长;(2)当t=2时,PD=2AC,请求出AP的长;(3)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求出AP长;【答案】(1)4cm(2)4cm(3)4cm【分析】(1))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PC,再由已知条件PD=2AC求得PB=2AP,由此求得AP的值;(2)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PC,再由已知条件PD=2AC求得PB=2AP,由此求得AP的值;(3)结合(1)、(2)进行解答;(1)解:依题意知,当t=1时,PC=1×1=1(cm),BD=2×1=2(cm),∴BD=2P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M为AP的中点,设P的运动时间为x秒.(1)P在线段AB上运动,当PB=2AM时,求x的值.(2)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求(2BM―BP)的值.(3)如图2,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N为BP的中点,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不变,求出MN的长度.如变化,请说明理由.分别从M、B出发以1cm/s、3cm/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在线段AM上,D在线段BM上)(1)若AB=11cm,当点C、D运动了1s,求AC+MD的值.(2)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3AC,直接填空:AM= BM.(3)在(2)的条件下,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2MN的值.3AB的速度从点A沿线段AC向点C运动;同时点Q以1cm/s从点C出发,在线段CB上做来回往返运动(即沿C→B→C→B→…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C时,点P、Q都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1时,PQ= cm;(2)当t为何值时,点C为线段PQ的中点?(3)若点M是线段CQ的中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时间段,使PM的长度保持不变?如果存在,求出PM的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走,数字越大,原点左侧则相反.于是,我们可以假设:若点P从原点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则t秒后点P表示的数是0+3t;反之,若点P从原点出发,沿数轴的负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则t秒后点P表示的数是0―2 t.【探究】已知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b,且a,b分别为―4,8.(1)如图1,若点P和点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都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6个单位长度,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t秒后,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点Q表示的数是________;②当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时,则t的值为_______.(2)如图2,若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到点B时停止运动,M,N分别是线段AP,BP的中点,则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为定值?若是,请直接写出线段MN的长度;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5.(2022·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线段AC=8m,AB=2 BC.机器狗P从点A出发,以6m/s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后立即以原来的速度返回;机械猫Q从点C出发,以2m/s的速度向右运动,设它们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xs.当机器狗P与机械猫Q第二次相遇时,机器狗和机械猫同时停止运动.(1)BC=______m,AB=______m;(2)试通过计算说明:当x为何值时,机器狗P在点A与机械猫Q的中点处?(3)当x为何值时,机器狗和机械猫之间的距离PQ=2m?请直接写出x的值.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直线AB上运动.M为AP的中点,N为BP的中点,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秒.(1)若点P在线段AB上的运动,当PM=10时,PN=;(2)若点P在射线AB上的运动,当PM=2PN时,求点P的运动时间t的值;(3)当点P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运动时,线段AB、PM、P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你的理由.b满足|a+2|+(b﹣10)2=0.(1)求线段AB的长;(2)线段CD在点A左侧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经过线段AB需要10秒,经过点O的时间是2秒,求CD的长度;(3)点E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6,点F与点B重合.线段EF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P从点A左侧某处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G是线段BE的中点,点P与点E相遇t秒后与点G相遇.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PE=kFG恒成立,求k 与t的值.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运动后点表示的数及线段长度是解题关键.28.(2020·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点A、B、E和线段CD都在数轴上,点A、C、D、B、E起始位置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0、3、12、18;线段CD沿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当点D与点E重合时停止运动,移动时间为t秒.(1)当t=0时,AC的长为______,当t=3时,AC的长为______.(2)线段CD在运动过程中,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AC的长为______.(3)当t=2时,BD的长为______,当t=5时,BD的长为______.(4)线段CD在运动过程中,求BD的长(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2,8(2)2t+2(t≤7.5)(3)5,1(4)|2t―9|(t≤7.5)【分析】(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算出点C的位置,即可得AC的长;(2)先算出移动t秒后点C的位置,由题可知,当D与E重合,CD运动停止,即3+2t =18,解得t=7.5,即可得;(3)算出t=2时,点D的位置,即可得,算出t=5时,点D位置,即可得;(4)先算出移动t秒后,点D的位置,由(2)得t=7.5,CD运动停止,即可得.(1)解:当t=0时,CD未移动,则AC=|-2-0|=2,当t=3时,此时C位置的数为:0+3×2=6,则AC=|―2―6|=8.(2)解:移动t秒后点C位置的数为:0+2t=2t,由题可知,当D与E重合,CD运动停止,即3+2t=18解得t=7.5,则AC的长度为:AC=|―2―2t|=2t+2(t≤7.5).(3)解:当t=2时,D的位置的数为:3+2×2=7,则BD=|7-12|=5;当t=5时,D位置的数为:3+5×2=13,则BD =|13―12|=1.(4)解:移动t 秒后,D 位置的数为:3+2t ,由(2)得t =7.5, CD 运动停止,∴BD =|2t +3―12|=|2t ―9|(t ≤7.5).【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绝对值和列代数式.29.(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已知:如图1,M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定点,C ,D 两点分别从M ,B 出发以1cm/s ,3cm/s 的速度沿BA 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 在线段AM 上,D 在线段BM 上)(1)若AB =10cm ,当点C ,D 运动了2s ,求AC +MD 的值;(2)若点C ,D 运动时,总有MD =3AC ,试说明AM =14AB ;(3)如图2,已知AM =14AB ,N 是线段AB 所在直线AB 上一点,且AN ―BN =MN ,求MN AB 的值.∵AN―BN=MN,AN―AM=MN,1∵AN―BN=MN,AN―BN=AB,∴MN=AB,AN―BN≠MN,这种情况不可能,MN1AC:BC=5:2,DC:AB=1:4.点P从点A出发以4厘米/秒的速度沿射线AD向点C运动,点P到达点C所在位置后立即按照原路原速返回,到达点D所在位置后停止运动,点Q从点B出发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着射线BC的方向运动,点Q到达点D所在的位置后停止运动.点P和点Q同时出发,点Q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线段AD的长度;(2)当点C恰好为PQ的中点时,求t的值;(3)当PQ=7厘米时,求t的值.。
(完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专题
七年级上期末动点问题专题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数轴上一动点P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当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问几分钟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2、如图,在射线OM上有三点A、B、C,满足OA=20cm,AB=60cm,BC=10cm(如图所示),点P从点O出发,沿OM方向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O上向点O匀速运动(点Q运动到点O时停止运动),两点同时出发.(1)当PA=2PB时,点Q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求点Q的运动速度.(2)若点Q运动速度为3cm/s,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相距70cm.(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上时,分别取OP和AB的中点E、F,求OB-AP/EF的值.①3、甲、乙物体分别从相距70米的两处同时相向运动.甲第1分钟走2米,以后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米,乙每分钟走5米.(1)甲、乙开始运动后几分钟相遇?(2)如果甲、乙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折返,甲继续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米,乙继续每分钟走5米,那么开始运动几分钟后第二相遇?4、如图,线段AB=20cm.(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3厘米/秒运动,几秒钟后,P、Q两点相遇?如图,已知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1)求线段AB的长;(2)若P为射线BA上的一点(点P不与A、B两点重合,M为PA的中点,N为PB的中点,当点P在射线BA上运动时;MN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②③5.已知:如图1,M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定点,C 、D 两点分别从M 、B 出发以1cm/s 、3cm/s 的速度沿直线BA 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 在线段AM 上,D 在线段BM 上)(1)若AB=10cm ,当点C 、D 运动了2s ,求AC+MD 的值.(2)若点C 、D 运动时,总有MD=3AC ,直接填空:AM=________ AB .(3)在(2)的条件下,N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N -BN=MN ,求 MNAB 的值.6.如图,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点,C 、D 两点分别从P 、B 出发以1cm/s 、2cm/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1)若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 ,请说明P 点在线段AB 上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Q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Q -BQ=PQ ,求 PQAB 的值.(3)在(1)的条件下,若C 、D 运动5秒后,恰好有 CD=12AB ,此时C 点停止运动,D 点继续运动(D 点在线段PB 上),M 、N 分别是CD 、PD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 -PN 的值不变;① MNAB 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7、已知线段AB=m,CD=n,线段CD在直线AB上运动(A在B左侧,C在D左侧),若|m-2n|=-(6-n)2.(1)求线段AB、CD的长;(2)M、N分别为线段AC、BD的中点,若BC=4,求MN;(3)当CD运动到某一时刻时,D点与B点重合,P是线段A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下列两个结论:① PA-PBPC 是定值;① PA+PBPC是定值,请选择正确的一个并加以证明.8、如图,已知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1)求线段AB的长;(2)若P为射线BA上的一点(点P不与A、B两点重合),M为PA的中点,N为PB的中点,当点P 在射线BA上运动时,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3)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d=|a+b|-|-2-b|-|a-2c|-5,试求7(d+2c)2+2(d+2c)-5(d+2c)2-3(d+2c)的值.④⑤ 9、在长方形ABCD 中,AB=CD=10cm 、BC=AD=8cm ,动点P 从A 点出发,沿A①B①C①D 路线运动到D 停止;动点Q 从D 出发,沿D①C①B①A 路线运动到A 停止;若P 、Q 同时出发,点P 速度为1cm∕s ,点Q 速度为2cm∕s ,6s 后P 、Q 同时改变速度,点P 速度变为2cm∕s ,点Q 速度变为1cm∕s .(1)问P 点出发几秒后,P 、Q 两点相遇?(2)当Q 点出发几秒时,点P 点Q 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 ?10、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E 分别是线段AC 、CB 的中点.(1)若线段AB=10cm ,求线段AC 和线段DE 的长度;(2)若线段AB=a ,求线段DE 的长度.(3)若甲、乙两点分别从点A 、D 同时出发,沿AB 方向向右运动,若甲、乙两点同时到达B 点,请你写出一组符合条件的甲、乙两点运动的速度.。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专项练习带解析,给孩子期末复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专项练习带解析,给孩子期末复习!1.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2b﹣6|+(a+1)2=0,A、B之间的距离记作AB,定义:AB=|a﹣b|.(1)求线段AB的长.(2)设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x,当PA﹣PB=2时,求x的值.(3)M、N分别是PA、PB的中点,当P移动时,指出当下列结论分别成立时,x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①PM÷PN的值不变,②|PM﹣PN|的值不变.解:(1)∵|2b﹣6|+(a+1)2=0,∴a=﹣1,b=3,∴AB=|a﹣b|=4,即线段AB的长度为4.(2)当P在点A左侧时,|PA|﹣|PB|=﹣(|PB|﹣|PA|)=﹣|AB|=﹣4≠2.当P在点B右侧时,|PA|﹣|PB|=|AB|=4≠2.∴上述两种情况的点P不存在.当P在A、B之间时,﹣1≤x≤3,∵|PA|=|x+1|=x+1,|PB|=|x﹣3|=3﹣x,∴|PA|﹣|PB|=2,∴x+1﹣(3﹣x)=2.∴解得:x=2;(3)由已知可得出:PM=1/2PA,PN=1/2PB,当①PM÷PN的值不变时,PM÷PN=PA÷PB.②|PM﹣PN|的值不变成立.故当P在线段AB上时,PM+PN=1/2(PA+PB)=1/2AB=2,当P在AB延长线上或BA延长线上时,|PM﹣PN|=1/2|PA﹣PB|=1/2|AB|=2.2.如图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的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PA=|x+1|;PB=|x﹣3|(用含x的式子表示)(2)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P以1个单位/s的速度从点D向右运动,同时点A以5个单位/s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20个单位/s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AP、OB的中点,问:AB-OP/MN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解:(1)∵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的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PA=|x+1|;PB=|x﹣3|(用含x的式子表示);故答案为:|x+1|,|x﹣3|;(2)分三种情况:①当点P在A、B之间时,PA+PB=4,故舍去.②当点P在B点右边时,PA=x+1,PB=x﹣3,∴(x+1)(x﹣3)=5,∴x=3.5;③当点P在A点左边时,PA=﹣x﹣1,PB=3﹣x,∴(﹣x﹣1)+(3﹣x)=5,∴x=﹣1.5;(3)AB-OP/MN的值不发生变化.理由:设运动时间为t分钟.则OP=t,OA=5t+1,OB=20t+3,AB=OA+OB=25t+4,AP=OA+OP=6t+1,AM=1/2AP=1/2+3t,OM=OA﹣AM=5t+1﹣(1/2+3t)=2t+1/2,ON=1/2OB=10t+3/2,∴MN=OM+ON=12t+2,∴AB-OP/MN=25t+4-t/12t+2=2,∴在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AP、OB的中点,AB-OP/MN的值不发生变化.3.如图1,直线AB上有一点P,点M、N分别为线段PA、PB的中点,AB=14.(1)若点P在线段AB上,且AP=8,求线段MN的长度;(2)若点P在直线AB上运动,试说明线段MN的长度与点P在直线AB上的位置无关;(3)如图2,若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①PA-PB/PC的值不变;②PA+PB/PC的值不变,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其值.解:(1)∵AP=8,点M是AP中点,∴MP=1/2AP=4,∴BP=AB﹣AP=6,又∵点N是PB中点,∴PN=1/2PB=3,∴MN=MP+PN=7.(2)①点P在AB之间;②点P在AB的延长线上;③点P在BA的延长线上,均有MN=1/2AB=7.(3)选择②.设AC=BC=x,PB=y,①PA-PB/PC=AB/x+y=14/x+y(在变化);PA+PB/PC=2x+2y/x+Y(定值)4.如图,P是定长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cm/s 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1)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说明P点在线段AB上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AB的值.(3)在(1)的条件下,若C、D运动5秒后,恰好有,此时C点停止运动,D 点继续运动(D点在线段PB上),M、N分别是CD、PD的中点,结论:①PM﹣PN的值不变;②MN/AB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解:(1)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PC∵PD=2AC,∴BD+PD=2(PC+AC),即PB=2AP,∴点P在线段AB上的1/3处;(2)如图:∵AQ﹣BQ=PQ∴AQ=PQ+BQ;又AQ=AP+PQ,∴AP=BQ,∴PQ=1/3AB,∴PQ/AB=1/3当点Q'在AB的延长线上时AQ'﹣AP=PQ'所以AQ'﹣BQ'=3PQ=AB所以PQ/AB=1/3;(3)②PQ/AB的值不变理由:如图,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1/2AB,∴CM=1/4AB∴PM=CN-CP=1/4AB-5∵PD=2/3AB-10∴PN=1/2(2/3AB-10)=1/3AB-5∴MN=PN-PM=1/2AB当点C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时,MN的值不变,所以,MN/AB=(1/12AB)/AB=1/12。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专项练习 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
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 .右边点表示的数....... -. 左边点表示的数.......。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
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
即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 ,向左运动b 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 -b ;向右运动b 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 。
3.数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基础题1.如图所示,数轴上一动点A 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点.(1)求动点A 所走过的路程及A 、C 之间的距离.(2)若C 表示的数为1,则点A 表示的数为 .2.画个数轴,想一想(1)已知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和表示8的点之间的距离为5个单位,有这样的关系5=8-3,那么在数轴上表示数4的点和表示-3的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单位;(2)已知在数轴上到表示数-3的点和表示数5的点距离相等的点表示数1,有这样的关系11(35)2=-+,那么在数轴上到表示数a 的点和表示数b 的点之间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在数轴上表示数x 的点到表示数-2的点的距离是到表示数6的点的距离的2倍,求数x .C BA 250-20-16-12-8-4201612840应用题1、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 问多少秒后,甲到A 、B 、C 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⑵ 若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⑶ 在⑴ 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 、B 、C 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
七年级上册数学动点问题题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1.如图,已知数轴上两点M N 、对应的数分别为3-、5,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 到点M 、点N 的距离相等,则点P 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_.(2)数轴上存在点P 到点M 、点N 的距离之和为10,求x 的值.(3)若点P 从M 点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移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 ,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得点P 到点M 距离等于点P 到点N 距离的3倍,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已知a b 、为常数,且满足()212200a b -++=,其中a b 、分别为点A 、点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E F 、分别从A B 、同时开始运动,点E 以每秒6个单位向左运动,点F 以每秒2个单位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求a b 、的值:(2)请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点E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________;点F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________;(3)当E F 、相遇后,点E 继续保持向左运动,点F 在原地停留4秒后向左运动且速度变为原来的5倍,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E F 、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时,请直接写出运动时间t 的值.3.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7-,点B 表示的数为1-,点C 表示的数为9,点D 表示的数为13,在点B 和点C 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如图所示,我们称点A 和点D 在数轴上相距20个长度单位,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D 出发,沿着“折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它们在“水平路线”射线BA 和射线CD 上的运动速度相同均为2个单位/秒,“上坡路段”从B 到C 速度变为“水平路线”速度的一半,“下坡路段”从C 到B 速度变为“水平路线”速度的2倍,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问:(1)求动点P 从点A 运动至D 点需要时间(2)求动点Q 运动到点O 时,点P 所在位置表示的数.(3),P Q 两点重合时,求运动时间t 秒.4.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则点P 对应的数为________,(2)利用数轴探究:找出满足316x x -++=的x 的所有值是________(3)当点P 以每秒6个单位长的速度从O 点向右运动时,点A 以每秒6个单位长的速度向右运动,点B 以每秒钟5个单位长的速度向右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秒后P 点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5.动点A 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 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4秒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 、B 的速度比是1:3(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 、B 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4秒时的位置;(2)若A 、B 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3)在(2)中A 、B 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 同时从B 点位置出发向A 运动,当遇到A 后,立即返回向B 点运动,遇到B 点后立即返回向A 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 追上A 时,C 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 一直以2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 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单位长度?6.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4-,10-,10,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1)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PA=____,PC =____.(2)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则点P 出发17秒后QA =____,PQ =_____.(3)在点Q 开始运动后,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 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 对应的数是a ,点B 对应的数是b ,且满足()2510a b ++-=(1)求数轴上点A 、点B 对应的数;(2)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请用含t 的式子表示B 、P 之间的距离;并求P 点需要运动几秒到达B 点;(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某个时刻t ,恰好使得点P 到点B 的距离是P 到点A 的距离的12,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已知数轴上A ,B ,C 三个点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c ,且100c -=,若点A 沿数轴向右移动12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B ,且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1)a 的值为______,b c -的值为______;(2)动点P ,Q 分别同时从点A ,C 出发,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点Q 以每秒m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 移动,点P 表示的数为x .①若点P ,Q 在点B 处相遇,求m 的值;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是点P 的2倍,当点P ,Q 之间的距离为2时,求此时x 的值.9.对于数轴上的A B C ,,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与其它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盟点”.例如:数轴上点A B C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34,,,此时点B 是点A C ,的“联盟点”.(1)若点A 表示数3-,点B 表示的数3,下列各数,101-,,所对应的点分别123,,C C C ,其中是点A B ,的“联盟点”的是;(2)点A 表示数6-,点B 表示的数12,P 在为数轴上一个动点:①若点P 在点B 的左侧,且点P 是点A B ,的“联盟点”,则此时点P 表示的数是;②若点P 在点B 的右侧,点P A B ,,中,有一个点恰好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盟点”,则此时点P 表示的数是.10.对于数轴上的A B C ,,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与其它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盟点”.例如:数轴上点A B C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34,,,此时点B 是点A C ,的“联盟点”.(1)若点A 表示数3-,点B 表示的数3,下列各数,101-,,所对应的点分别123,,C C C ,其中是点A B ,的“联盟点”的是;(2)点A 表示数10-,点B 表示的数5,P 在为数轴上一个动点:①若点P 在点B 的左侧,且点P 是点A B ,的“联盟点”,求此时点P 表示的数;②若点P 在点B 的右侧,点P A B ,,中,有一个点恰好是其它两个点的“联盟点”,求此时点P 表示的数.11.如图,长方形ABCD 的长AB 、宽CB 分别为a 米、b 米,a 、b 满足2420a b -+-=,一动点P 从A 出发以1米/秒的速度沿A →D →C →B →A 运动,另一动点Q 从B 出发以2米/秒的速度沿B →C →D →A →B 运动,设P 、Q 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为(83t <).(1)求a 、b 的值;(2)用含t 的式子表示APQ △的面积(写出推理过程);(3)若点P 、Q 相遇后点P 沿原路立即返回,当点Q 运动到距离A 点13米处时,求此时点P 距离A 多远?12.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 、B 、C ,其中点A 到点B 的距离为4,点C 到点B 的距离为9,如图所示,设点A 、B 、C 所对应的数的和是m .(1)若以A 为原点,则m =___________;若以B 为原点,则m =___________.(2)若原点O 在图中数轴上,且点B 到原点O 的距离为6,求m 的值.(3)动点M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动点N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t 秒后M ,N 两点间距离是2,则t =___________秒(直接写出答案).13.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点C到点A,B的距离相等,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点C表示的数为.(2)当点P运动到达点A处时运动时间t为秒.(3)运动过程中点P表示的数的表达式为;(用含字母t的式子表示)(4)当t等于多少秒时,P,C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14.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3、9,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向右移动5个单位到达点A,则点P对应的数为___________;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则点P对应的数为___________;(2)数轴上存在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6,求x.(3)若点P从A点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移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在移动过程中,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点P到点A距离等于点P到点B距离的2倍,请求出t的值.AB=.若15.已知在数轴上有A,B两点,点A表示的数为8,点B在A点的左边,且12有一动点P从数轴上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秒时,写出数轴上点B,P、Q所表示的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1)当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点P,Q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与点Q重合时,求t的值;(3)若M 为线段AQ 的中点,点N 为线段BP 的中点.当点M 到原点的距离和点N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求t 的值.16.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数a ,点B 表示数b ,点C 表示数c ,b 是最小的正整数,a ,c 满足()2380a c ++-=.(1)a =_____,b =_____,c =_____;(2)若动点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点P 以速度为3个单位长度/秒向右运动;点Q 以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向左运动,求经过几秒后P 、Q 两点重合?(3)点A ,B ,C 在数轴上移动,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t 秒后,点A ,B ,C 分别移动到点1A ,1B ,1C ,若点1A 与点1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11A B ,点1B 与点1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11B C ,试问311B C ﹣211A 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17.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CD =10,AD =BC =6.动点P 从点A 出发,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 →B 匀速运动,到B 点停止运动;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C →B →A 匀速运动,到A 点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1)点P 在AB 上运动时,PA =______,PB =______,点Q 在AB 上运动时,BQ =______,QA =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求当t 为何值时,AP =BQ ;(3)当P,Q两点在运动路线上相距3个单位长度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18.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已知数轴上A,B两点表示数a,b满足|a+2|+|b ﹣6|=0,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x与﹣4之间的距离表示为.(3)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现在点A,点B分别以2单位/秒和0.5单位/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当点A与点B 之间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时,求点A所对应的数是多少?参考答案:1.(1)1(2)4-或6(3)存在,t 的值为3或62.(1)1220a b ==-,(2)126202t t --+,(3)154秒或133秒272秒或292秒3.(1)15s (2)14(3)215秒4.(1)1(2)2-或4(3)2秒或4秒5.(1)A 点的运动速度是1单位长度/秒,B 点的速度是3单位长度/秒,图见解析(2)2秒(3)150单位长度6.(1),34t t -;(2)9,8;(3)能,4,2,3,4--.7.(1)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为5-,点B 对应的数为1(2)B 、P 之间的距离为62t -,P 点需要运动3秒到达B 点(3)2t =或68.(1)6-;4-;(2)①13m =;②43-或0;9.(1)13C C 、(2)①57133-,,;②547,,10.(1)13C C ,(2)①P 点表示的数是0或5-或25-;②P 点表示的数为20或35或12.511.(1)4,2a b ==(2)2Δ2,013,12883,23APQ t t S t t t t t ⎧⎪≤≤⎪=-+<≤⎨⎪⎪-<<⎩(3)32或76米12.(1)17;5(2)m 的值为23或13-(3)6或213.(1)1(2)5(3)24t -(4)1.5秒或3.5秒14.(1)-8;3;(2)x =-5或x =11;(3)4或12.15.(1)4-;5;2-(2)2.4(3)816.(1)-3,1,8(2)经过1秒后P、Q两点重合(3)不变,311B C﹣211A B=1317.(1)t,10﹣t,2t﹣6,16﹣2t(2)当t=2s或t=6s或t=10s时,AP=BQ(3)当t=133s或t=193s时,P、Q两点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318.(1)8(2)(﹣4﹣x)或(x+4)(3)存在,﹣6或10(4)103或14答案第3页,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练习-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点C表示数c,b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c满足︱a+3︱+︱c-5 ︱=0(1)a=,b=,c=.(2)如果点P表示的数为x,当P点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为8时,x=(3)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则AB=,BC=.(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4)3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2.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4|+(b-3)2=0.(1)则a=,b=;并将这两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A,B表示出来;(2)数轴上在B点右边有一点C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11,若点C的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x,求x的值;(3)若点A,点B同时沿数轴向正方向运动,点A运动的速度为2单位/秒,点B运动的速度为1单位/秒,若|AB|=4,求运动时间t的值.3.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分别代表-40,2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其中甲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处时运动停止.乙以4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1)A,B两点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乙到达A点时一共运动了秒.(2)甲、乙在数轴上运动,经过多少秒相遇?(3)多少秒时,甲、乙相距10个单位长度?(4)若乙到达A点后立刻掉头并保持速度不变,则甲到达B点前,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所对应的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点C表示数c,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c满足|a+2|+(c−6)2=0.(1)a=,b=,c=;(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点A与点C重合,则数轴上折痕所表示的数为,点B与数表示的点重合,原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3)动点P、Q同时从原点出发,点P向负半轴运动,点Q向正半轴运动,点Q的速度是点P 速度的3倍,2秒钟后,点P到达点A.①点P的速度是每秒▲ 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 个单位长度;②经过几秒钟,点P与点Q相距12个单位长度.5.如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完成下列各题.(1)若点A表示数-2,将A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2)若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B;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3)若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t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终点B6.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满足|a+2|+|b−3|=0;(1)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2)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t=1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当t=3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②试探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直接写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7.如图,已知点A、B、C是数轴上三点,O为原点.点C对应的数为3,BC=2,AB=6.(1)则点A对应的数是、点B对应的数是;(2)动点P、Q分别同时从A、C出发,分别以每秒8个单位和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M在线段AP上,且AM=MP,N在线段CQ上,且CN=14CQ,设运动时间为t(t>0).①求点M、N对应的数(用含t的式子表示);②猜想MQ的长度是否与t无关为定值,若为定值请求出该定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③探究t为何值时,OM=2BN.8.数轴上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20,点B表示的有理数为﹣10,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往左运动,到达点B后立即返回,返回过程中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运动至点A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单位:秒).(1)当t=5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2)在点P往左运动的过程中,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当点P与原点距离5个单位长度时,t的值为.9.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1)请写出与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M所对应的数;(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你知道C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吗?(3)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请问:当它们运动多少时间时,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10.在数轴上,如果A点表示的数记为a,点B表示的数记为b,则A、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记作|a-b|或|b-a|,我们把数轴上两点的距离,用两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如图,在数轴上,点A,O,B表示的数为-10,0,12.(1)直接写出结果,OA=,AB=.(2)设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①若点P为线段AB的中点,则x=.②若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则|x+10|+|x-12|的化简结果是.(3)动点M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在A,B之间向右运动,同时动点N从B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在A,B之间往返运动,当点M运动到B时,M和N两点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值,使得OM=ON?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10和20.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Q同时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发沿数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