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概论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一甲骨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甲骨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甲骨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甲骨文是古代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起源于商朝晚期,流传至西周时期。

它是通过在龟骨或兽骨上打刻纹饰,以记录宴会、祭祀、政治、军事等活动的一种文字。

甲骨文的出现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是对高一学生所需了解的甲骨文知识的总结。

一、甲骨文的概述甲骨文是古代中国最早的一种文字,由于存世较多的甲骨刻文主要出土于商代遗址,所以又称商代文字。

甲骨文主要以象形字和指事字为主,发展至商末周初逐渐转为会意字和形声字。

甲骨文的解读主要依靠现代学者对甲骨文字的研究和总结。

二、甲骨文的基本特点1. 图形简洁明了:甲骨文中的字形多以物象作为汉字的表意成分,在刻写时简化为几笔,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

2. 笔画形状多样:甲骨文的字形笔画多样,既有直线、曲线,也有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

3. 字义广泛:甲骨文的字义广泛,一字多义的现象相当普遍。

三、甲骨文的分类根据甲骨文的特点和用途,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祭祀用甲骨文:主要记录各种祭祀活动,如祭祀天地、祖先、贵族等。

2. 史书用甲骨文:主要记录国家重大事件,如战争、外交、宴会等。

3. 国政用甲骨文:主要记录有关政治和行政活动的内容,如贵族的任命、赏罚等。

4. 商业用甲骨文:主要记录商业和贸易活动,如买卖、物资库存等。

5. 工艺用甲骨文:主要记录工匠技艺和工艺制品的制作过程,如铁器、陶器等。

四、甲骨文的解读方法解读甲骨文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主要包括:1. 字形解读:通过对甲骨文中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其含义。

2. 造字法解读:将甲骨文中的字形与其他已知字形进行比较,找出相似之处,以推断其含义。

3. 声韵学解读:结合甲骨文中的声韵部分,来推测其音值和字义。

4. 文化背景解读:通过对甲骨文所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了解,来推断其含义和用途。

五、甲骨文的研究进展自20世纪以来,对甲骨文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包括:1. 甲骨学的建立:20世纪初,甲骨学作为学科正式建立,成为研究甲骨文的学科。

中国甲骨文讲解

中国甲骨文讲解

中国甲骨文讲解中国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它主要出现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龟甲、兽骨上。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它的出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甲骨文的发现始于1899年,当时中国的学者们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一批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

这些文字是以刻划的方式出现在甲骨上,形状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这些文字是商代时期贵族进行卜筮活动时所使用的,记录了当时的天文、地理、政治、社会等方面的信息。

甲骨文的特点是形态古朴、结构复杂、用字繁多。

甲骨文的字形多采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字体系。

甲骨文的字形虽然有些难以辨认,但它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和文化的重要材料。

甲骨文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商代时期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祭祀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甲骨文中还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名字、地名等信息,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甲骨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鉴定和考释两个步骤。

鉴定是指通过对甲骨文的字形、结构、用词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其字义和音义。

考释是指通过对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进行解读和研究,还原当时的历史情景。

甲骨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古代文字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甲骨文的字形和用词对后来的金文、篆文、隶书等有很大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文字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欣赏和学习甲骨文。

甲骨文的研究也成为了一门学科,许多学者致力于甲骨文的研究工作,以推动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它的出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甲骨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鉴定和考释两个步骤,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商代时期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祭祀活动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甲骨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古代文字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来的文字发展奠定了基础。

甲骨文解读古代文字

甲骨文解读古代文字

甲骨文解读古代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字,它起源于公元前14世纪的商代晚期,流传至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早期。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甲骨文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甲骨文的解读和古代文字的意义。

一、甲骨文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当时的人们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文字。

这些记录主要用于卜辞和祭祀,目的是与神灵交流和预测未来。

甲骨文的发展经历了商代和周代的演变,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文字系统。

二、甲骨文的解读方法甲骨文的解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以甲骨文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进行研究。

通常,甲骨文的解读包括三个方面:形状解读、意义解读和语法解读。

形状解读主要是对甲骨文的字形进行分析和解读。

甲骨文的字形复杂多变,其中包括象形文字、指事文字和会意文字等多种形式。

通过对字形的分析,可以理解字的基本含义。

意义解读是对甲骨文的具体含义进行研究。

通过对甲骨文中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推测出其具体的含义。

此外,还需要结合古代文献和历史背景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解读的准确性。

语法解读是对甲骨文句法结构的研究。

甲骨文的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需要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以及对语法规律的研究,才能理解甲骨文的完整语义。

三、甲骨文的意义和价值甲骨文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甲骨文是研究古代汉字发展演变的重要证据,它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轨迹。

其次,甲骨文通过对古代社会、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再次,甲骨文的解读不仅仅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理解古代人类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具有深刻的启示。

四、甲骨文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甲骨文的研究对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甲骨文的解读也为现代汉字的表意系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对于文字学、教育和文化传媒等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 讲解

甲骨文 讲解

甲骨文讲解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之一,起源于商代晚期,主要用于刻划龟甲和兽骨上,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系统之一。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无疑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文化贡献了重要的资料,对于研究古代文字、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经济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甲骨文的特点非常鲜明,它的文字形态多种多样,由于是刻划于硬质的龟甲和兽骨上,每一次的刻划都象征着当时的宗教活动或者祭祀仪式。

这样独特的文字系统,赋予了甲骨文独特的历史价值。

甲骨文的字形结构较为简单,大多数字由几笔直线或弯折的线条组成,形态各异,非常生动,给人一种具有艺术感的美感。

甲骨文所反映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包括祭祀、卜辞、用历、宗教信仰、社会事务等。

这些内容主要与古代的宗教祭祀仪式和社会活动有关,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甲骨文中的卜辞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未来的渴望和求知欲望,它们展示了古代人们对命运和吉凶祸福的追寻和猜测。

同时,甲骨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姓氏、姓名、官职、地名等信息,为我们研究古代人物、地理和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甲骨文的研究对于推动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不仅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字学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我国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甲骨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拓宽历史的眼界,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渊源。

总之,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的独特文字形态和丰富多样的内容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线索。

通过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轨迹,传承中华文明的精髓。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更是一种对祖先智慧的致敬,也是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文化基因。

古文字理论(甲骨文)

古文字理论(甲骨文)

古文字理论(甲骨文)【前言】:梳理古文字的思路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可以是依据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秦系文字等这样的时间线;二是可以是根据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这样的不同的文字书写系统。

我采取的是后一种。

【知识点目录】:一、甲骨文概述二、甲骨文的发掘与著录三、甲骨的占卜与契刻四、甲骨的分类与分期【知识点梳理】:一、甲骨文概述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说:“汉字字体的演变可以分成古文字和隶楷两个大的阶段,前一阶段起于商代终于秦代。

”甲骨文盛行于商代,但并不代表商代的文字都是甲骨文,因为这一时期也有金文,正如秦代不仅有属于古文字的篆书,也有尚未成熟的早期隶书。

所以当你真的开始系统接触古文字的时候,有些经常听到的说法就要摒弃,比如“甲骨文就是商代的文字”等等。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细致的论述才有助于我们理解古文字的基本概念、内涵。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殷商王室的卜辞,也有一些方国诸侯卜辞和非卜辞。

所以严格来说,甲骨文的内涵大于甲骨卜辞的概念。

大部分的甲骨文是用刀刻出来的,少部分用毛笔蘸墨或朱砂书写。

这也决定了甲骨文在字体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多为方形、勾廓和细笔。

按照我个人的概括,象形程度越高意味着被当做正体的可能性越大,这其中的两点原因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里已经提及:一是因为古人对待族名的保守态度造成,二可能是因为记名金文具有装饰性。

另外,甲骨文的字形方向大多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向左向右,还是向上向下都表示的是这个字。

二、甲骨文的发掘与著录规模较大的三次甲骨文发掘分别在河南安阳小屯村、陕西周原和安阳花园庄东地H3甲骨坑。

据不完全统计,周原甲骨先后出土了21000余片,其中有字者293片;安东H3挖掘甲骨1583片,有刻辞者689片。

可谓数量巨大。

著录的书籍最具代表性的有《铁云藏龟》、《殷墟书契》、《殷墟书契精华》、《殷墟卜辞》等等。

著录的形式大致有三种:拓本、照片和摹本。

甲骨文知识点总结

甲骨文知识点总结

甲骨文知识点总结甲骨文,是中国古代商代至西周时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卜卦预测和记录祭祀事宜。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宗教信仰与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信息。

以下将从甲骨文的发现、形态特点、文字结构、考古价值等方面进行总结介绍。

一、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最早是在20世纪初发现的。

1903年秋天,曹寅在河南安阳发现了甲骨文的第一块残片。

1917年,南京余东成在一家古董店里买到了书刻有甲骨文的一块甲胄,这标志着甲骨文的发现进入了一个小小的热潮。

这一系列的发现使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引发了大量的考古研究。

目前已经发现甲骨文有数以千计的文字,这些文字大多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为后人了解商周时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甲骨文的形态特点甲骨文的形态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形态规整,二是笔画沉稳,三是线条优美。

1. 形态规整:甲骨文字形态规整,由于刻写工艺精湛,字形笔画显得端庄秀美。

就文字结构而言,甲骨文中有不少字已经具备了这些字的基本结构,其形态有规整之处,也有其处独特之处。

这种规整性不但反映在字形之上,也反映在字邱之中。

从这些方面可以很感觉中国古代的文字书法的规范化。

2. 笔画沉稳:甲骨文的笔画磅礴,线条有力,形势铿锵有力。

甲骨文字虽为古代篆体,但其直指的方针与中华文明的沉靡有关,更与恪守“字如其人”的书法信念相适。

因此墨迹的沉稳让人感觉到它的大气凛然。

3. 线条优美:甲骨文的线条优美,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活力。

看上去就像是文字的整体形态骨骼都动上,使人感觉到每一个笔划好像都在那里产生着一种有生气的书法风貌。

三、甲骨文的文字结构甲骨文的文字构造,主要体现在字形、构造和构图三个层次。

1. 字形:甲骨文的字形规整、多样。

甲骨文中的字形以小篆字为基础,与甲骨文先民的日常用语根本相合,因而其字形,自然呈现出多样的特点。

刻录的用料有龟骨、牛骨、鹿骨等。

字形多样,也是因地域范围广大,岷峙群体文化豐富且多样。

商朝的文字商代甲骨文的解读与研究

商朝的文字商代甲骨文的解读与研究

商朝的文字商代甲骨文的解读与研究商朝的文字:商代甲骨文的解读与研究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文字的来源之一。

商代甲骨文是商朝时期流传下来的重要文字材料,对于研究商朝文化、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商代甲骨文的解读与研究进行探讨。

一、商代甲骨文的特点商代甲骨文是商朝时期使用的一种文字形式,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卜辞、祭祀、记录等用途。

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象形性:商代甲骨文以图画形式表达意思,多采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事物。

例如,用“人”字形表示人类,用“木”字形表示树木等。

2. 指事性:商代甲骨文中的一些字形,通过简化、抽象的方式来表示某个特定的事物。

它们不再是直接的图画,而是将事物的关键特征抽象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字形。

3. 会意性:商代甲骨文中的一些字形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图画组合在一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思。

这种组合的方式使得字形更具有象征性和表达力,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字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商代甲骨文的解读与研究商代甲骨文的解读与研究是对这些古老文字进行整理、分类和研究,以揭示其背后的含义、语法结构和文化内涵。

在这方面,学者们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贡献。

1. 字形解读:学者们通过对甲骨文中的字形进行系统研究和比较,逐渐揭示了其基本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通过对“人”字的演变追踪,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于人类形象的观察和描绘。

2. 词语解读:学者们根据甲骨文中的词汇和句法结构,推测其中的词义和语法规则。

通过对大量的文献材料的比对和分析,逐步解读出了一些商代甲骨文的常用词汇和短语。

3. 文化与历史研究:商代甲骨文的解读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本身,它还为我们研究商朝的社会、政治、宗教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通过对甲骨文中的卜辞、祭祀记录等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窥视商朝的宗教信仰、社会习俗和政治制度。

三、甲骨文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甲骨文作为中国文字的起源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秘的甲骨文中国古代文字的解读

神秘的甲骨文中国古代文字的解读

神秘的甲骨文中国古代文字的解读神秘的甲骨文:中国古代文字的解读引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古代文字一直引起广泛的兴趣和研究。

其中,甲骨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字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分支,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本文将从甲骨文的起源、特点以及解读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带领读者一窥这段神秘的文字背后的奥秘。

一、甲骨文的起源甲骨文是指中国商代后期至西周初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写的文字。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卜辞,最初是用来记录卜筮的结果和颁发祭政仪式的命令。

后来,甲骨文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甲骨文的特点1. 形状独特:甲骨文的笔画多为直线和弯曲线组成,形状各异,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艺术性。

2. 印记明显:由于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甲骨文的笔画有明显的印痕和浮雕感,使得甲骨文更加生动有趣。

3. 简洁而规范:甲骨文的字符结构简练,由符号和象形文字组成,每个字符都有固定的字形和含义,具有很高的规范性。

三、甲骨文的解读方法1. 笔画解析法:通过对甲骨文字符中的笔画进行分析,了解字符的组成和形态,并根据相似的笔画推测其含义。

2. 语言关联法:根据已知的古代文字、诗词等资料,与甲骨文中的字符进行对比研究,推测含义。

3. 上下文推断法:通过研究甲骨文所出现的文物、器物等背景信息,结合其上下文的语境和内容,推导出其中的意义。

结论甲骨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窗口之一。

通过对甲骨文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并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虽然甲骨文的解读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争议,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发现。

通过本文的论述,相信读者对甲骨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今天的数字时代,我们不应忘记和尊重古代文字的价值,并积极探索其中的智慧与知识。

愿这段神秘的文字能够继续为人们所研究和传承,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历史甲骨文解读

中国历史甲骨文解读

中国历史甲骨文解读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特殊的古文字,那就是甲骨文。

此类文字主要刻划在龟骨和兽骨之上,也称为“龟甲”和“兽骨”。

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早的文字之一,它是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载体之一。

但是,要想准确理解甲骨文,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有难度的,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国历史甲骨文解读”。

一、认识和了解甲骨文的基础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文字,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甲骨文:1. 起源。

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之间。

2. 特点。

甲骨文的书写方式将文字刻划在乌龟背甲、兽骨等上,所以呈现为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如其笔画构造不规则、笔画粗细不匀等等。

3. 数量。

目前已经发现的甲骨文文物达到十万件左右,对于研究商朝史、文化、经济、宗教、语言等有很大的助益。

二、掌握甲骨文的基本符号了解了甲骨文的基础知识,我们就要开始学习甲骨文中的基本符号了,甲骨文的基本符号包含天干、地支、方位、用途类符、物象类符等。

尤其是天干、地支,是甲骨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符号,此外还有人物、动物、植物、器皿、天文地理、纹饰等。

三、甲骨文的解码与解释甲骨文的解释需要综合考虑字体、形状、背景等各种信息。

一个形似而音不同的符号,在不同的结构中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字义。

因此,学习甲骨文需要多做练习、结合实例进行解析。

四、甲骨文在研究中的应用甲骨文是甲骨文时期商朝及周代的重要史料,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极其重要的资源。

它们记录了商代王族、部族的分布状况、宗教及祭祀仪式、日常生活、法律制度、工艺技术等许多方面的信息,为研究商周社会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之,甲骨文是中国历史独有的古文字,它通过不同的形态、用途等对于研究商周社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掌握甲骨文的解读技能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考古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甲骨文简论

甲骨文简论

甲骨文简论
甲骨文是一种古老的汉字书写形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起源于商代晚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甲骨文主要刻写在龟甲和兽骨的表面,用于卜辞、祭祀和记载等目的。

以下是有关甲骨文的简要介绍:
1.起源和历史背景:
甲骨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主要出现在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甲骨文最初是用来进行卜辞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用于祭祀、纪事和行政记录的书写形式。

2.书写材料:
甲骨文主要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这些材料被用于卜辞和祭祀活动。

刻写时使用石器或金属器具。

3.书写方式:
甲骨文的书写方式较为简单,结构清晰。

它采用了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等字形构造方式,是汉字演化的起点。

4.用途和内容:
甲骨文最初是用于卜辞,通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卜卦预测未来。

后来,它逐渐被用于祭祀和纪事记录,包括祭祀活动、宗庙事务、王室族谱等内容。

5.研究与解读:
甲骨文的解读和研究由来已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语言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甲骨文的解读需要专业的甲骨学者,对古汉字的演变、古代社会制度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6.保护与保存:
甲骨文的保存主要集中在商代的殷墟遗址,同时也在其他一些地方有所发现。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了多方面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甲骨文是中国书写系统的雏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对后来汉字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讲义:甲骨文基础概述

讲义:甲骨文基础概述

讲义:甲骨文基础概述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甲骨文的出土:1、最初甲骨文還沒有被認識2、甲骨文被王懿榮認識以後私人挖掘出土3、考古科學發覺出土甲骨文是晚清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的。

安阳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国都遗址“殷墟”的所在地。

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十万块。

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零星甲骨文和类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中期延续到春秋。

甲骨文的发现,促进了各国学者对中国上古史和古文字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甲骨学。

甲骨文于清朝末年1899年被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所发现,盛行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甲骨文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

甲骨學早就的對象:1、對甲骨文自身所固定固有的規律系統的研究。

如甲骨文的文字,釋讀,卜法文例,書法,分期斷代,占卜鉆凿,辭例,龜,骨版等。

2、通過甲骨文對殷商历史和上古文化史的研究3、通过甲骨文对汉语言文字的研究4、通过甲骨文对中国上古文学的研究5、通过甲骨文对世界科学文化的研究汉字的鼻祖——甲骨文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

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

甲骨文专题‖课件

甲骨文专题‖课件
02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和传播,可 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
THANKS
甲骨文的字形和结构与现代汉字有着明显的区别,需要通过专门的释读才能理解其 含义。
甲骨文与殷墟文化的关系
殷墟是商朝晚期的都城遗址,也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遗址之
一。
甲骨文是在殷墟遗址中发现的, 是殷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殷墟文化不仅代表了商朝的文化 艺术成就,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之一,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之一 ,其演变过程经历了从简单到 复杂、从抽象到具象的发展过 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甲骨文字逐 渐由图画文字向符号文字转变 ,字形结构也更加规范和稳定 。
甲骨文字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汉 字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汉
甲骨文与金文、小篆、隶书、楷 书等文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
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早期形式,对后来 的汉字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 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甲骨文所记录的商代历史和卜辞,为 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 的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 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甲骨文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01
甲骨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价值。
商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
商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并制定了各种法 律和规章制度,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甲骨文的卜辞内容
甲骨文是商朝晚期的一种文字,主要用于卜辞和祭祀记录。
卜辞是商朝统治者为了预测未来而进行的一种占卜活动,卜辞的内容涉及国家大事 、军事战争、祭祀典礼等多个方面。

甲骨文的书写方式

甲骨文的特点和意义介绍

甲骨文的特点和意义介绍

甲骨文的特点和意义介绍甲骨文是指中国古代商代和西周时期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篆刻文字之一,也是最早的语言记载形式之一、它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并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象形性:甲骨文的文字形状通常是与物象或动物形象相似的象形图案,如日月、雨滴、鱼等。

这种象形性的特点使得甲骨文在字符的表达上具有直观性,易于理解。

2.指事性:除了象形图案外,甲骨文还有一些抽象概念的符号,这些符号通常表示物体的部分或特定的概念。

这种指事性的特点使得甲骨文能够表达更为抽象的概念,拓展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3.附加符号:甲骨文中常常会有附加的符号,用来表示词类或语法关系。

这些符号通常附在文字的旁边或下面,起到修饰或限定的作用。

例如,用来表示动词的符号“青螭”通常放在动词的上方。

4.书法特点: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篆刻文字,具有鲜明的书法特色。

它的线条流畅、简练,形似刀刻,刚劲有力。

习得甲骨文需要具备一定的刀法技巧和书法功底。

甲骨文的意义在于它对于中华文明的研究和了解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甲骨文的发现及解读,对于研究商代和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形式的问世,为后来的汉字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大量商代和西周时期的历史记录,包括商代的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西周的政治体制、军事制度等方面的资料。

这些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形成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次,甲骨文的研究还对于重要的术数和卜辞的解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对于研究古代祭祀、迷信、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此外,甲骨文的研究对于探索古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了解古代文字的形态和结构,以及词语的变迁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认识到汉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

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

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

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最早出现在商朝晚期的龟甲和兽骨上。

当时,人们将这些龟甲兽骨视为神物,用来进行祭祀和卜卦。

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主要用来记录各种祭祀仪式和预测祸福吉凶。

196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一堆保存完好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文字记录的史料。

随着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和价值,甲骨文也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一大重要资料来源。

为了解读甲骨文,首先需要对甲骨文的形式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甲骨文的字形比较古朴,大部分都是由简单的符号组成,且笔画多为直线、弧线或者点。

甲骨文的语言形式比较简洁明了,通常不涉及太多修辞和文学手法,而是采用简单直白的表述。

此外,甲骨文中还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符号和组合方式,需要通过具体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文献进行解读。

解读甲骨文需要同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首先是语言学的研究。

甲骨文是最早的古汉语形式之一,它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和拼字方式。

这些都对后来汉字的产生和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甲骨文中存在的许多外来词汇和方言,这些也反映了当时商代各地方言之间的区别和融合。

除此之外,解读甲骨文还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持。

例如,甲骨文中常常出现一些动物、植物和器物的名称,这需要进行考古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来识别它们的实际物种和用途。

此外,甲骨文也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祭祀仪式和神话传说等,这需要进行宗教学和神话学的研究。

解读甲骨文还具有一定的学术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甲骨文中包含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可以成为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但也有学者认为甲骨文只反映了当时官方祭祀和占卜的内容,无法反映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全貌。

不管怎样,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和文字演变提供了珍贵材料,也为我们了解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于 甲骨文 的研究报告

关于 甲骨文 的研究报告

关于甲骨文的研究报告1. 前言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系统中最早的记载形式之一,于龟甲、兽骨等上刻写而成。

它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对甲骨文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甲骨文的来源、发现和研究方法、甲骨学的意义,以及甲骨文对古代社会的相关洞见。

2. 甲骨文的来源2.1 起源甲骨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商代晚期,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

当时,商代的王朝使用甲骨进行卜辞,将问题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然后通过烧烤或刺痕的方式读取神谕。

2.2 资源甲骨文主要来源于殷墟,即今天河南安阳附近的一个遗址。

殷墟是商朝时期的都城,经过几十年的发掘,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碑铭。

2.3 研究成果甲骨文的发现对研究商代历史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殷墟的考古挖掘和甲骨文的解读,我们对商代社会的政治、宗教、经济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方法3.1 发现方法甲骨文的发现主要依靠考古发掘。

在殷墟的考古工作中,考古学家常常会发现刻有甲骨文的龟甲和兽骨。

3.2 解读方法甲骨文的解读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专业知识。

常见的解读方法包括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等。

通过对甲骨文中文字的词法、语法的分析,可以逐渐揭示甲骨文中隐藏的含义。

4. 甲骨学的意义4.1 辟谣功能甲骨学有助于解开许多历史谜团。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验证或纠正早期关于商代历史和文化的一些错误观点。

4.2 文化传承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甲骨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制度等。

4.3 文字学研究甲骨学是中国文字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比较古代文字系统,对于研究文字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5. 甲骨文对古代社会的洞见5.1 社会结构与制度通过对甲骨文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商代社会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

例如,甲骨文中记录了古代政治系统中的君主、贵族、祭祀等重要角色。

甲骨文的解读

甲骨文的解读

甲骨文的解读
甲骨文是一种古代的文字,最早出现在商朝的龟甲和兽骨上,主要用于卜辞和记录祭祀、宗庙等活动。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甲骨文逐渐演变成为汉字的前身。

对于甲骨文的解读,早在清朝时代,就有很多学者开展过研究,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甲骨文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首先,甲骨文的文字形式特点需要我们了解。

甲骨文早期的字形主要是由简单的直线、弧线和尖角线组成的,而且字形非常独特。

比如,“益”的甲骨文形状是两个水滴叠在一起,表示增加;而“灶”的甲骨文像是一个半太阳形,表示火炉;“龙”的甲骨文则是一条弯曲的长龙形状,表示祥瑞等。

其次,甲骨文的解读需要我们了解卜辞的含义。

在古代,甲骨文主要用于卜辞,通过铸造龟甲和兽骨来卜问天命。

所以甲骨文中很多文字都与占卜有关,如“卜”、“请神”等。

此外,甲骨文中还有很多关于祖先、宗庙等内容的记录,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然后,甲骨文的解读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比如,要了解甲骨文中的笔画和组合规律,以及不同时期的甲骨文字形和
用法的变化。

此外,甲骨文中的多音字也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以避免造成歧义。

最后,甲骨文的解读需要我们懂得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诸如数字化影像技术、三维重建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出现,在解读甲骨文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还原甲骨文原貌,并进一步研究其奥秘。

因此,对甲骨文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文化,还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汉字演变的认识。

同时,对于现代汉语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内涵和象形本质。

甲骨文的研究报告资料

甲骨文的研究报告资料

甲骨文的研究报告资料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殷商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语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甲骨文的发现历程甲骨文的发现颇具戏剧性。

1899 年,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药材“龙骨”上偶然发现了刻有类似文字的痕迹。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于是开始大力收购。

此后,刘鹗、罗振玉等学者也对甲骨文进行了收集和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甲骨被发掘出来,为甲骨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二、甲骨文的特点1、象形性强甲骨文的字形大多是对事物的直接描绘,具有很强的象形特征。

比如“日”字就是一个圆形中间加一点,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形状;“山”字则像三座山峰并列。

2、结构多样甲骨文的结构并不固定,有的是独体字,有的是合体字。

合体字的组合方式也较为灵活,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3、笔画粗细不均由于是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甲骨文的笔画粗细不均,线条刚劲有力。

三、甲骨文的内容甲骨文的内容主要包括祭祀、战争、农业、狩猎、天文历法等方面,为我们了解殷商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1、祭祀殷商时期,祭祀是非常重要的活动,甲骨文中有大量关于祭祀祖先、神灵的记载,包括祭祀的时间、地点、祭品等。

2、战争有关战争的记录也是甲骨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出征的将领、军队的规模、战争的结果等。

3、农业当时的农业生产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甲骨文中有关于农作物种植、收成、田猎等方面的描述。

4、天文历法通过甲骨文,我们还能了解到当时的天文现象观测和历法制定情况,如日食、月食、节气等。

四、甲骨文的研究方法1、字形分析通过对甲骨文字形的结构、笔画、形态等进行分析,推测其本义和演变过程。

2、辞例比较将不同甲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辞例进行比较,以确定文字的含义和用法。

3、与其他古代文献对照将甲骨文与后世的古代文献如《尚书》《诗经》等进行对照,有助于理解其在历史传承中的演变。

甲骨文字分析

甲骨文字分析

甲骨文字形體分析
《周易·系辞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人尸匕身尾鬼何羌
老長頁女從北
望企视妾僕
鬥,、
大 天 交 文
亦 黑 無 立
異 美 逆 並 子 毓
右 爪


止 之

正 涉





興,起也。

舆,共举也
首 目 臣 眉 自

甲骨金文
息齒舌心
衣裘冬束牀(床)舟車冊樂壴zhu 鼓喜彭貝鬲
鼎斗皿血益豆
酉酒爵肉多宜
其网弓引射刀刃勿力
从网之字甚
多,比如置,
署,
帚禽

草生屯米麦禾香桑
竹朱
土封高、堂曲

甲骨文
(像尖圆的
顶盖)(一
扇小门)
(像储粮的小
型圆塔),
开仓倉
济南大辛庄甲骨
、御四母彘豖豕豕
祭祀四位母,分别有野猪阉猪与家猪
它豕豖豭彘鹿麋麇
牟牵
与犬有关诸字:
狩獸吠

哭笑两字都与犬无关,人形,一表示嚎啕大哭,一表示大笑,后演变而为犬
石申气

11。

对甲骨文的简单研究报告

对甲骨文的简单研究报告

对甲骨文的简单研究报告
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用于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的卜辞记录。

甲骨文最早被发现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此后又陆续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形式非常特殊,主要使用牛骨、龟甲等兽骨或甲壳作为书写材料。

人们会在这些骨头上刻画出象形的图案,并在图案的旁边刻上线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字形式。

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卜辞,即对未来进行预测或者祈求的祭祀文字。

卜辞中包含了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名称,例如动植物、方位、时间、天气等等。

这些卜辞往往摄于一些祭祀活动中,人们通过卜辞记录下祭祀的过程和结果,并期望得到神灵的指引和护佑。

甲骨文的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甲骨文,人们可以了解到商代晚期的社会制度、宗教观念、商业贸易、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甲骨文也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对于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然而,甲骨文的研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首先,甲骨文的数量有限,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只有一小部分,很多内容已经难以辨认。

其次,甲骨文的解读需要专业知识和技巧,对研究者的要求较高。

总之,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研究甲骨文可
以了解到商代晚期的社会和文化情况。

同时,甲骨文也为我们理解汉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相信甲骨文的研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篆书字体与书体研究小序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和学问。

艺术——然,学问——所以然。

书法是以毛笔为表现工具、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线条结构为表现语言借以抒情写意的一种民族艺术形式。

书法的基本要素:一.表现工具——文房四宝。

※毛笔★以篆书举例1.产生于甲骨文之前,历史悠久。

2.特点鲜明,“唯软则奇怪生焉”3.表现力强(大小、中侧……)二.表现手段——写意-小篆(兰亭序)、抒情-金文(祭侄文稿)、表现-六国文字(徐渭、郑板桥)。

三.表现语言——笔法(执、使、转、运)--执笔五字法字法(正、欹、擒、纵)章法(起、承、转、合)墨法(浓、淡、燥、湿)四.表现对象——汉字。

1. 创生观河图洛书仓颉造字“苍首四目,通于神明”———————形象“仰观…俯察…,采众美,合而为字”—过程“天雨粟,鬼夜哭” ————————效果结绳而字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载体。

2. 艺术素质甲骨文的象形性.doc①形象性(六书)②丰富性(量大、形丰、体多)③独特性(组合、行文方式)④传承性(发展过程、包容书家书作)张怀瓘有言:“其后能者,加之以玄妙,故有翰墨之道生焉。

”形象性————抽象性————泛象性(甲骨、大篆)(小篆)(其余书体)五.表现内容宏观:——宇宙观念、自然意识。

(天圆地方、阳舒阴惨、二仪有象)——传统意识、民族文化。

(崇古观念、人本思想、道技两进)——哲理精神、辩证思维。

(易变、儒仁、道逸、释虚)——人生观与君子风范。

(为己之学、君子儒)微观:——书法素质——艺术积淀。

——情感变化——心理状态。

——生活阅历——另类情绪。

唐代张怀瓘有言:“书者,如也、舒也、著也、记也……何幽不贯,何远不径?”如:如其人、如其境、如其才…… 舒:舒其心、舒其情、舒其意……著:表其心、叙其思、发其愤……记:记其事、录其史、臧丕其人……不能数典忘祖,耻崇家范,做“无根的漂浮”篆书篆书的种类——见另文篆书种类 2.doc甲骨文概述一释名: 1.殷墟文字(着眼于材料出土地)2.契刻文字(着眼于书写方式)3.卜辞(着眼于文字内容)4.龟甲兽骨文字(着眼于文字载体)5.甲骨文(全面、准确。

既包含卜用者、也包含非卜用者;既包含契刻文字,也包含朱、墨所写的文字;既包含商代甲骨,也包含周原甲骨。

甲骨文是中国商王朝晚期、西周早期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最古老文字系统甲骨文主要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发现。

这里是殷的京城旧址,所以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

这些甲骨多是王室的档案材料,以后不断发现,先后出土达十几万片。

殷墟甲骨文产生在商代后期,约为公元前十四至前十——世纪。

商代早期的甲骨文字也有发现,考古工作者曾经在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三件有字的骨,其中两件各有一字,另一件有十个字。

这些字的形制与殷墟甲骨文差不多,但书写年代早于殷墟三百多年,考古家认为是为练习刻字而刻的。

河北藁城县台西商代遗址里也发现过一些刻在陶器上的文字和符号,时代稍早于商代后期。

殷墟甲骨文的内容多和占卜有关。

据研究,殷人占卜的程序是这样的:先用火烧炙龟甲或兽骨,观察出现的裂痕,根据裂痕的形状,判定吉凶。

因为裂痕多显现“卜”的形状,“占卜”之名因此而来。

占的上部也是“卜”字,其下从“口”,意思就是揭示“卜”的涵义。

殷人不论祭祀、征战、田渔、出入、收成、风雨、疾病等都要占卜,并且把占卜的时间,占卜者的姓名,占卜事情的结果、应验情况等用刀刻在龟甲或牛骨上面。

因为多是与占卜有关的文字,因此甲骨文亦称“卜辞”或“龟甲”文字。

从殷墟发现的甲骨文的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汉字的“六书”原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2003年底在陕西岐山县城北的周公庙的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周代刻字的甲骨,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周人与商人的关系,以及周人早期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研究尚在进行之中。

二.甲骨文产生的原因1.文化原因:甲骨文前文字时代,文字的雏形已经具备,甚至已经有大致系统。

图例:新闻:河南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选关于甲骨文的新闻河南发现世上最古老的文字.doc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上古时代-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用结绳来记事。

到黄帝时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仓颉创造了文字。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

《说文解字‘叙》里说:“及种农氏结绳为清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指鸟兽行走留下的痕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书契就是契刻文字。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

<韩非子)、《淮南子》、《说文解字》等书中都认为仓颉创造了文字。

仓颉的身份是史官.史官是文化较高的人,以记事记言为职责.是最需要文字的人.凶此町以认为.初始的汉宁是以仓颉为代表的史官创造的。

《淮南子》有“昔者仓颉作辑而天雨粟、鬼夜哭”的记载。

汉字的产生惊天地,泣鬼神,天上下起了粟米粮食+鬼抻在黑夜里哭泣。

汉字的产生为何会使“天雨粟,鬼夜哭”?耶是因为有了汉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战鬼夜哭”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简单地说,那就是汉字的产牛真正揭开了天地的奥秘.汉字使中华民族与天地有了精神上的沟通,鬼神从此不能作怪,因此只能在黑夜里哭泣。

中华民旗因为有了文字,变得更聪明,思想更开闻.道德更完美.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人从蒙昧时代步人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上天为了奖赏中国古人的伟大发明,因此“天雨粟”。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契,刻画。

据考古学资料显示,中国最早的文字,当在中国的夏代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现在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刻画符号,是距今八九千年的河南漯河市舞阳县的贾湖遗址的刻画符号。

这些符号如同甲骨文一样刻在龟骨上,形状也与甲骨文相似,有一些学者经过研究,认为这应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一九八六年在安徽蚌埠吴郢乡双墩村,发掘了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其年代大约距今有六七千年.出土的陶碗、陶钵及喇叭形高圈足上描绘有鱼、猪、鹿、鸟等动物以及植物形象。

此外,多在器物底有符号。

比较有名的当属西安半坡等关中地区的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

这些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距今大约5500一6000年:符号主要刻划在陶器上,因为具有相同符号的文化遗址有的相距l00公里,因此这些符号的适用范围很广.说明这些符号很可能代表相同的含义。

有更多的学者认为这些符号就是文字。

山东泰安等地的大汶口文化(大约4500年前)也出现一些刻在陶器上的符号。

众多学者认为,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或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刻画符号在各地的新石器文化中还有不少,其中时间较晚但比较著名的有江浙良渚文化的刻面符号,以及山东龙山文化的丁公陶文,丁公陶文五竖行1l字,似用毛笔书写.带连笔。

学界已经公认丁公陶文是一种文字。

文字学家冯时先生读为:“魅卜,阿普渎祈,告,吉长,百鸡拐爪。

”是用鸡骨占卜的卜辞。

但是这种文字随着文化的没落而消亡。

2.社会原因:殷商时代以神意史观为社会主导意识,迷信天命、鬼神、宗教,巫史文化盛行,世间万事皆须占卜。

龟卜作为一种古老的占卜方式,来源于古人“动物之灵”的观念。

出于对神灵的崇拜,古人常用龟甲占卜问卦。

各地龟卜方式不尽相同,太史公说“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指的就是这种现象。

随着龟卜习俗的发展,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甲骨文便产生了,由此揭开了中华文明史。

这些甲骨的内容多是占卜。

因古人崇尚迷信,不论祭祀、征战、田渔、出入、收成、风雨、疾病等都要占卜,并且把占卜的时间,占卜者的姓名,占卜事情的结果、应验情况等用刀刻在龟甲或牛骨上面。

因为多是与占卜有关的文字,因此甲骨文亦称“卜辞”或“龟甲”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灵,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3.物质原因:①龟与龙、麟、凤为古之“四灵”,为圣人所养,有道之世才现于世,也称为“玄武”。

②龟出奇的长寿,甲骨为生死物,弥漫着神秘的的气息,宜为天人对话的中介物。

③生产力低下,物质贫乏,当时此地为“泽国”,龟甲自然不少,甲骨又为“废物”,与国计民生无大益,故以此为载体甚为合适。

④甲骨坚硬、不易损失、易于保存。

⑤甲骨大者为外来进贡、交易而来,专为帝王占卜所用。

小者为王公大臣所用。

补充:龟卜的基本过程⒈选龟———杀龟———整龟———凿龟庄子有“七十二钻而无遗策”之语,最多的204个灼洼。

⒉灼龟(示龟、作龟)以灼木放在凿好的凹槽内,龟板就会有不同走向的裂纹,叫兆纹,龟裂时的声音叫“龟语”。

⒊占龟根据兆纹的走向判断吉凶⒋刻凿卜辞⒌掩埋甲骨三.甲骨文的发现: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迹村民偶拾→理发师李成做止血药→山东潍坊古董商范维卿试购→天津王襄、孟定生浅鉴、少购(错任古简)→王懿荣收藏(见之狂喜,因其非篆非籀,以厚值留之)王懿荣→近一千五百块王襄→1000多片甲骨和甲骨拓片孟定生→四百余块王懿荣抗击八国联军,为国捐躯后,刘鹗收藏,并出版《铁云藏龟》,从此甲骨文得以扬名于世,甲骨学产生并成为一门显学。

“自雪堂(罗)导夫先路,观堂(王)继以考史,彦堂(董)区其时代,鼎堂(郭)发其辞例,故以极一时之盛。

”—唐兰随着甲骨文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渐发现和出土,甲骨文的知识越来越普及,甲骨文中记载的内容对人们了解商周时期的文化、经济、自然、军事、艺术等社会状况的帮助也越来越大.。

甲骨学著作一览:刘鹗《铁云藏龟》→收录甲骨1051片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续编》、《殷墟书契菁华》、《铁云藏龟之余》→收录甲骨5400片王国维《戬jian寿堂所藏殷虚文字》→收录甲骨655片林泰辅(日)《龟甲兽骨文字》→收录甲骨1023片王襄《簠室殷契征文》→收录甲骨1125片董作宾《新获卜辞写本》→收录甲骨摹本381片商承祚《福氏所藏甲骨文字》→收录甲骨44片《殷契佚存》→收录甲骨1000片容庚《殷契卜辞》→收录甲骨874片郭沫若《卜辞通纂》→收录甲骨921片孙诒让《契文举例》是甲骨文考释的开山之作。

总数在十四万片左右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出版《甲骨学商史论丛》。

李学勤与裘锡圭也是研究甲骨的学术巨匠。

四.甲骨文的种类:⑴商殷甲骨文①盘庚迁殷→→→→→商纣王②殷墟开掘→→→→→中国现代考古学建立⑵周原甲骨文①1951年以后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山东陆续出土西周甲骨。

北京昌平西周燕国贵族墓地、房山琉璃河燕都遗址都有甲骨出现。

②1977年至1979年在周人的发祥地—陕西扶风、岐山的周原遗址出土甲骨一万七千多片,有字甲骨三百余片。

五.甲骨文的文字内容:⑴政治类(祭祀、王事、承嗣、战争、外交……)《东方曰析》记录四方之神《王涉》记录王室活动《征鬼方》记录战争情况⑵经济类(年成、交易、收获、农事……)《受年》丰收祭告神灵《令众黍》农业活动的记录⑶习俗类(求告、婚嫁、生育、迁徙……)《妇好冥》主持婚嫁的记录《鼻痆》古人鼻子有病的事⑷自然类(天时、灾害、雨雪……)《出虹》完整天象——虹出现的最早记录《令雨》《夕风》《雷雨》⑸记事类(行程、事件……)《百工》商代工匠的记录《甲子》完整的干支表《作学》建立宫廷学校的过程⒈叙辞:记述占卜的时间、地点、占卜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