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的麻醉应用

合集下载

【5A文】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5A文】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分子式:C17H19NO3 分子量:285.34
通用名:酒石酸布托啡诺
英文名:Butorphanol Tartrate
化学名:左旋-17-环丁甲基-3,14-二羟基吗啡喃 D-酒石酸盐
阿 片 类 受 体
μ( μ1, μ2) 受 体 κ 受 体 δ 受 体
β-内啡肽
脊髓以上镇 痛 呼吸抑制 心率减慢 依赖性
作为麻醉前用药,布托啡诺能使动物痛阈值升
高,而且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方面也都具有一定
的价值
临床研究
临 床 应 用 文 献
MEDLINE 文献检索
各类手术后自控镇痛 复合麻醉用药 分娩镇痛 门急诊手术镇痛 口腔科手术镇痛
控制吗啡等引起的瘙痒
缓解麻醉后寒战(PS) ICU 镇静镇痛 癌痛镇痛 偏头痛治疗
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确切,较芬太尼副作用更少
择期成年膝关节镜检查术40例,ASA I~II级,每组20例
布托啡诺组 8mg/100ml 负荷量: 1mg 背景剂量:2ml( 0.16mg)/h 芬太尼组 0.8mg/100ml 负荷量: 0.1mg 背景剂量:2ml(0.016mg)/h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手术后30min、6h、12h、 18h、24h、36h和48h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 镇痛评分:采用VAS标准:0为无痛,10为剧痛 评价:VAS<3为镇痛良好,3~4基本满意,>5 镇痛差 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尿潴 留、皮肤搔痒和呼吸抑制等
布托啡诺在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布托啡诺,人工合成的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药, 1978年美国上市,2000年后引入国内
药理学特性
临床研究
临床应用 其他
小结

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和观察骨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的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80例骨科手术臂丛麻醉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臂丛麻醉,B组40例在应用上述方法的同时并与采用静脉注入曲马多,比较麻醉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

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 组术后2、4、8、12、24h V 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

结论:骨科手术前使用布托啡诺行超前镇痛能够增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标签:臂丛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布托啡诺超前镇痛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的一种措施,可防止神经中枢敏感化,减少和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1]。

临床麻醉中用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经常出现阻滞不全,加之骨折手术患者精神紧张,患处疼痛,常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泰州市姜堰中医院麻醉科在术前使用布托啡诺行超前镇痛,以探讨和观察骨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80例ASAⅠ~Ⅱ级,年龄27~48岁,体重45~75kg。

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40例。

两组患者均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的禁忌症,无心、脑、肝、肾系统或神经源性疾病,未用过止痛药。

1.2 麻醉方法:全部病例术前6~8h禁食,3~6h禁饮。

患者术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g。

入室后监测ECG、HR、SpO2、Bp,开放静脉通道,A 组静脉注入曲马多100mg,B组注入酒石酸布托啡诺1ml(1mg),5min后两组患者均采用肌间沟阻滞法,行臂丛神经阻滞,分别注入0.3%罗哌卡因25ml,密切观测患者有无不适症状,手术开始前A组再次静脉推注曲马多100mg,B组再次静脉推注酒石酸布托啡诺1mg。

术中患者均给予面罩吸氧,必要时给予辅助呼吸。

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布托啡诺(Buprenorphine)是一种具有独特药理学特性的药物,常用于镇痛和药物戒断治疗。

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首先,布托啡诺是一种有机碱类药物,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

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相比,布托啡诺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亲和力,能更好地结合阿片受体并产生治疗效果。

同时,布托啡诺还具有较长的半衰期,使其在维持治疗时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疗效,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和频繁用药。

其次,布托啡诺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

研究显示,与吗啡相比,布托啡诺对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更高,其镇痛效果更为显著。

临床上,布托啡诺常用于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如术后疼痛、癌症相关疼痛等。

其镇痛作用可通过激活阿片受体而达到,同时具有较低的药物代谢产物活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除了镇痛作用,布托啡诺还可用于药物戒断治疗。

相较于其他药物戒断疗法,布托啡诺具有多种独特的优势。

首先,布托啡诺可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部分激动,起到减轻戒断症状的作用。

其次,布托啡诺具有较长的药物作用时间,可降低患者对药物的渴求和意欲。

此外,与其他药物戒断方案相比,布托啡诺的成瘾风险较低,减少了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和副作用的发生。

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布托啡诺还可用于麻醉的辅助治疗。

研究表明,布托啡诺在麻醉剂的配伍使用中可提高麻醉效果并降低剂量需求。

这一特性使得布托啡诺在手术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对麻醉剂敏感或有麻醉剂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

然而,布托啡诺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

首先,作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布托啡诺仍然具有一定的成瘾性。

临床中需谨慎选择患者,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用药。

其次,布托啡诺可引起呼吸抑制等副作用,需要严密监测和调整剂量。

此外,患者对布托啡诺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剂量和给药方案。

综上所述,布托啡诺是一种具有独特药理学特性的药物,广泛应用于镇痛和药物戒断治疗。

布托啡诺用于手术室外麻醉_2022年学习资料

布托啡诺用于手术室外麻醉_2022年学习资料

布托啡诺减少内镜检查发生体动反应-研究设计: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单纯丙-50%-泊酚组和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 每组30例。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静-40%-33.3%-脉注射布托啡诺12ug/kg,之后两组均-30%脉注射丙泊酚,丙泊酚用量以满足-反应发生率-结肠镜检查操作为准。观察布托啡诺-20%-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 查的临床效-10%-果和不良反应。-研究结果: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减少-体动反应发生P<0.05。-布托啡诺 丙泊酚组-张彤,杨志远,韩传来.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结肠镜的观察小.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12:1 71-1071.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研究设计:选择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80例患-250-者,对照组缓慢静脉注 给予芬太尼-200-1ug/kg与丙泊酚2mg/kg复合麻醉,研-丙泊盼用量-150-究组则缓慢静脉注射给 布托啡诺15ug/kg-与丙泊酚2mg/kg复合麻醉,观察和比较两-100-组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后清 时-间、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芬太尼+丙泊酚组-布托啡诺+丙泊酚组-研究结果:与芬太尼复 丙泊酚相比,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P<-0.05。-孙小琳.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结肠 检查40例中的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64:126-126.
布托啡诺在手术室外麻醉的应用
禅医主要手术室外麻醉
手术室外的麻醉-共性-◆短:诱导时间、手术或检查、麻醉恢复时间短-◆平: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平稳-◆快:快 周转、快速出院
手术室外的麻醉-个性-◆胃肠镜、纤支镜年老体弱的病人多-◆妇科门诊病人均为女性,有些是哺乳期
布托啡诺有什么特性呢?-航字6-闲因-配-得普利席1-得普利麻网-服两有的注■-酒活-10%-/ml-城g 崛-4大2-Buorphano Taiae-econ-代-指活9

布托啡诺在麻醉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在麻醉中的应用

联合其他麻醉药物使用策略
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
布托啡诺可与其他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等)联 合使用,以增强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各自药物的用量和不良 反应。
与非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
布托啡诺也可与非阿片类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局部麻醉 药等)联合使用,以发挥多模式镇痛作用,提高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措施
医疗机构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麻醉药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加 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麻醉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和规范性。
患者教育与宣传
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患者教育和宣传工作,提 高患者对布托啡诺等麻醉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技能。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展示
01
案例一
患者在进行腹部手术时,使用布托啡诺作为辅助麻醉药物,成功降低了
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应激反应,减少了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02
案例二
在一位老年患者的骨科手术中,布托啡诺与其他麻醉药物联合使用,有
效维持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了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03
案例三
对于一位有长期慢性疼痛病史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布托啡诺的
镇痛作用显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药效学特点
起效快
布托啡诺注射后起效迅速,适用于急 性疼痛的治疗
作用时间长
安全性高
在推荐剂量下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 较低
单次给药后,镇痛作用可持续数小时
药代动力学特性
吸收
布托啡诺经胃肠道吸收不完全 ,且首过效应明显,因此口服 生物利用度较低;注射给药后
吸收迅速
分布
布托啡诺在体内分布广泛,可 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布托啡诺在麻醉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在麻醉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在麻醉中的应用布托啡诺(Butorphanol)分子量:327.465 分子式:C21H29NO2 中文别称环丁羟吗喃、环丁甲二羟吗喃,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主要激动κ1受体,对“受体有弱的阻断作用。

作用与喷他佐辛相似。

其镇痛效力为吗啡的3.5~7倍。

可缓解中度和重度的疼痛,特别是内脏痛,呼吸抑制率低且较轻微。

其药效特性可升高肺动脉压、肺动脉管阻力、左心室末期舒张压和系统动脉压;加大心脏的负荷,不适应于与急性心肌梗塞有关的疼痛;镇痛效应存在性别差异,对男性的效果要略大于女性。

布托啡诺的药代学特性表现在其主要是在肝脏中代谢,消除半衰期是4~6h,代谢产物是没有活性的羟基化布托啡诺。

大多数(70%~80%)由尿排出体外,少量由粪便排出。

该药能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并进入乳汁。

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和出汗,较少见头痛、眩晕、漂浮感、嗜睡、精神紊乱等。

偶见幻觉、异常梦境、人格解体感和心悸,皮疹。

呼吸抑制较吗啡轻,最大呼吸抑制在成人出现于剂量超过4mg时,其抑制程度并不随剂量增高而加重。

纳洛酮可拮抗其呼吸抑制作用。

本品可增加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全身动脉压和心脏工作负荷,因而不能用于心肌梗死的止痛。

目的研究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布托啡诺或芬太尼用于下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以及布托啡诺在无痛人流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来说明布托啡诺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①选取腹部手术患者75例,并随机分为B组(左旋布比卡因)、BB组(左旋布比卡因+布托啡诺)和BF组(左旋布比卡因+芬太尼),各25例。

观察并记录各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完成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镇痛效果评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 AS)评分。

结果BB、BF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完成时间、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而BB组上述指标与BF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Splinter WM, O'Brien HV, Komocar L. Can J Anaesth,1995,42(6):483-436
酒石酸布托啡诺
⑹瘙痒
•布托啡诺可有效地缓解吗啡引起的瘙痒
•100%
•100%
•80% •60% •40% •20%
•0%
•62%
•瘙痒治疗有效率
•28% •12.3%
酒石酸布托啡诺
临床研究-硬膜外
•布托啡诺和吗啡硬膜外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用吗啡
•40% •30%
•30%
•20%
•10%
•10%
•0% •0%
•出现血氧饱和度低于90%
•36%
•11% •0%
•瘙 痒
•29%
•9% •0%
•恶 心
•••4生 外m理给g吗盐药啡水(+硬1组3膜m)l ••••4布 生 外m理托给g吗盐啡药啡水诺(+硬+2组1膜2mm)gl •••4布 外m托给g吗啡药啡诺(+硬3组3膜m)g
酒石酸布托啡诺 ⑵ 临床研究-和芬太尼
•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确切,较芬太尼副作用更少
• 择期成年膝关节镜检查术40例,ASA I~II级,每组20例
•布托啡诺组 • 8mg/100ml •负荷量: 1mg •背景剂量:2ml( 0.16mg)/h
•芬太尼组 • 0.8mg/100ml •负荷量: 0.1mg •背景剂量:2ml(0.016mg)/h
因阿片的拮抗 特征,本品不 宜用于依赖那 可汀的患者
年龄<18岁患者 禁用
酒石酸布托啡诺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发生率在1%或以上 主要为头晕、嗑睡(两面)、恶心和(或)呕吐
酒石酸布托啡诺

布托啡诺辅助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辅助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辅助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硬膜外麻醉因操作简便、镇痛效果确切、明显降低应激反应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但无法消除术中内脏牵拉反应及患者的紧张情绪,临床麻醉中大多辅助以镇痛镇静药。

布托啡诺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起效快,镇痛作用强,兼有镇静作用,将其与咪唑安定(力月西,恩华药业)合用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腹部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例硬膜外麻醉行腹部手术患者。

纳入标准:ASA Ⅰ~Ⅱ级,体重45~80 kg,年龄30~66岁,无明显心、肺、肝、肾疾病。

手术类型包括:妇科肿瘤切除或根治术、左或右半结肠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术、胃大部切除术等。

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咪唑安定(A组)、芬太尼+咪唑安定(B 组)。

1.2 麻醉方法:麻醉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钠0.1 g、阿托品0.5 mg。

患者入手术室后行生命体征监测,开放静脉通道,然后实施硬膜外麻醉。

上腹部手术硬膜外穿刺点为T8~9或T9~10,下腹部盆腔手术硬膜外穿刺点为T11~12或L1~2。

麻醉完成后开始吸氧,然后测定麻醉效果,麻醉效果不能满足手术要求者不列入本研究中。

辅助药物的给予:切皮前10分钟A组静脉推注布托啡诺0.02 mg/kg、咪唑安定0.04 mg/kg,15分钟后用输液泵以布托啡诺0.01 mg/(kg·h)+咪唑安定0.04 m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至关腹结束;B组静脉推注芬太尼1 ?滋g/kg+咪唑安定0.04 mg/kg。

1.3 观察指标:(1)观察辅助用药对循环呼吸的影响,监测并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分钟,探查及牵拉内脏器官时MAP、HR及SpO2;(2)术中患者镇静程度参照Ramsay镇静分级标准:Ⅰ级:患者烦躁不安;Ⅱ级:安静合作,定向准确;Ⅲ级:仅对指令有反应;Ⅳ级:入睡,轻叩眉间反应敏捷;Ⅴ级:入睡,叩眉间反应迟钝;Ⅵ级:入睡,对刺激无反应,Ⅳ~Ⅴ级为镇静满意;(3)观察并记录术中发生的牵拉反应、恶心、躁动、寒战等不良反应。

布托啡诺的麻醉应用ppt课件

布托啡诺的麻醉应用ppt课件
1. Heel RC, Brogden RN, Speight TM, Avery GS. Butorphanol: a review of its pharm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raputic efficacy. Drugs, 1979, 17: 81-110.
➢文献报道:诺扬应用于无痛人流患者,不仅在术中不引起呼吸抑制, 还能对术后宫缩痛有良好的疗效。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诺扬10μg/kg,1-3min后注射丙泊酚2mg/kg
1,2
1. 单文燕,陈艳平;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探讨 2. 张国刚 ,徐铭军;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
诺扬在麻醉科的应用
1
诺扬是什么? 诺扬优势有哪些? 诺扬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诺扬与其他药品的联用问题
2
诺扬是什么?
3
【名称】 商品名称: 诺扬 通用名称: 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
【规格】 1mL∶1mg;2mL:4mg
【性状】 无色的澄明液体 【包装】 棕色西林瓶,10瓶/盒
4
• 诺扬是κ阿片受体激动剂、μ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 • 阿片受体主要有3种亚型:κ; δ; μ
1.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2. 钟廷惠;布托啡诺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31 3. 胡鹏 ,芦智波;不同剂量布托啡诺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临床观察
30
术中——减少术后寒战
➢寒战是术后患者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寒战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 些对于患者度过围手术期是极其不利的。阿片类药物可诱导血管舒张, 改变下丘 脑体温调节机制而引起降温作用1。诺扬治疗寒战疗效确切,术中运用能够使术 后寒战发生率降低60%2 ➢用量用法为: ➢全麻手术: 术毕麻醉苏醒前,静脉注射1mg诺扬2; ➢局麻手术:寒战发生时静脉注射诺扬20μg/kg3。

布托啡诺在儿童局部麻醉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布托啡诺在儿童局部麻醉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在使用布托啡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儿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布托啡诺简介
01
02
03
药物性质
布托啡诺是一种合成的阿 片类药物,具有镇痛、镇 静和呼吸抑制等作用。
作用机制
布托啡诺主要通过与阿片 受体结合,抑制神经递质 的释放,从而发挥镇痛作 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用于各种疼痛症状的缓 解,禁忌症包括对阿片类 药物过敏、严重呼吸抑制 等。
儿童局部麻醉现状与挑战
麻醉效果及术后疼痛缓解情况
麻醉效果
在布托啡诺局部浸润麻醉下,患儿疼 痛刺激明显减轻,手术过程顺利,未 出现明显疼痛反应和体动。
术后疼痛缓解情况
术后患儿疼痛评分较低,未使用其他 镇痛药物。在随访过程中,患儿及家 长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
经验总结与启示
布托啡诺在儿童局部麻醉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作用,可有效减轻患儿 的疼痛刺激和应激反应。
VS
改进策略
针对布托啡诺存在的不足,可通过改进药 物剂型、优化给药方案等措施来降低不良 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舒适度和满意度。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布托啡诺在儿童局部麻醉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需要在严格掌握适 应症和禁忌症的前提下合理使用。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包括选择合适 的麻醉药物、给药途径和剂量等,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降低并发症风 险。
镇静效果
布托啡诺还具有一定的镇 静作用,有助于降低儿童 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 手术耐受性。
持续时间
布托啡诺的麻醉效果持续 时间较长,可满足儿童长 时间手术的需求。
安全性及副作用分析
01

布托啡诺的药理特性及其应用进展

布托啡诺的药理特性及其应用进展

布托啡诺的药理特性及其应用进展发布时间:2021-03-23T02:19:01.542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2期作者:李文栋[导读] 布托啡诺是一种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κ受体,对μ受体有激动拮抗的双重作用,其具有中度的镇痛作用,同时对呼吸循环抑制较轻,不良反应较少,广泛应用于临床镇痛工作中。

(百色市中医医院麻醉科广西百色 533000)【摘要】布托啡诺是一种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κ受体,对μ受体有激动拮抗的双重作用,其具有中度的镇痛作用,同时对呼吸循环抑制较轻,不良反应较少,广泛应用于临床镇痛工作中。

【关键词】布托啡诺;镇痛;拮抗剂【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2-0008-03The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ButorphanolLi WendongDepartment of Anethesiology,Bais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ise,Guangxi 533000,China【Abstract】 Butorphanol is a kind of agonist antagonist of opioid receptor,which is mainly activated by κ receptor and has dual effects of agonist and antagonist on μ receptor.It has moderate analgesic effect.At the same time,there was less inhibition of respiratory circulation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analgesia.【Key words】Butorphanol; Analgesic; Antagonist布托啡诺分子量为477.56Da,消除半衰期为2.5~3.5h,清除率3.8L?kg-1?min-1。

布托啡诺在无痛胃镜静脉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布托啡诺在无痛胃镜静脉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布托啡诺在无痛胃镜静脉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在无痛胃镜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2016年1月-6月拟行无痛胃镜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舒芬太尼组(S 组)、布托啡诺组(B组)和对照组(T组)。

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5ug+2mg/kg异丙酚;布托啡诺组:给予布托啡诺0.5mg+2m/kg异丙酚;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ml+2mg/kg异丙酚。

记录诱导前(T1)、检查中(T2)与苏醒后(T3)的MAP、HR、SPO2及苏醒时间,躁动评分进行比较,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三组HR、MAP、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T组SPO2下降小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躁动评分S组和B组明显小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和T组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

【关键词】:布托啡诺 ; 舒芬太尼 ;无痛胃镜【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butorphanol 's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painless gastroscopy。

Methods Atotal of 150 patients who were goingto have painless gastroscopy were included。

They were randomly and double-blingly divided into there groups : Sufentanil group(group S)、butorphanol group(group B) and blank contal group(group T),50 cases in each group。

Sufentanil group:Sufentanil 5ug+2mg/kg propofol;butorphanol group:butorphanol 0.5mg+2m/kg propofol;blank contal group:0.9%NS 5ml+2m/kg propofo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结束后将诺扬6~8 mg 与生理盐水配置成100mL, 使用硬膜外镇痛泵给药,每 小时2mL,冲击剂量为 2mL/次,锁定时间为
手术结束前30min, 静脉注射诺扬0.5~1 mg作为负荷量,手术 结束后每4~6h静脉注 射诺扬1~2mg,可持
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 注射诺扬0.5~1 mg作为 负荷量,手术结束后将诺 扬4 mg加入250mL生理 盐水持续滴注4~6 h,持
2. Kamal K, et al. Neuraxial opioid-induced pruritus: An update. 2013, 29(3): 303-307. 3. Schmelz M. Opioid-induced pruritus.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regimens. Anaesthesist 2009;58:61-5. 4. Andrew D, et al. Spinothalamic lamina I neurons selectively sensitive to histamine: A central neural pathway for itch. Nat Neurosci
什么是激动-拮抗剂?
• 激动-拮抗是相对于芬太尼等μ受体激动剂而言的
受体类型
μ1受体 μ2受体 κ受体
亲和力
芬太尼 > 布托啡诺 布托啡诺 > 芬太尼 布托啡诺 >> 芬太尼
内在活性
芬太尼 > 布托啡诺 芬太尼 > 布托啡诺 布托啡诺 > 芬太尼
• 诺扬联合芬太尼等阿片类激动剂使用时:产生更全面的镇痛作用,并 降低了芬太尼族药物激动μ2阿片受体产生的副作用
于其肝肾功能减退,而诺扬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出,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嗜睡 因此,对于术后需避免嗜睡现象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诺扬应减少剂量、延长重复
给药时间
注意事项
1. 麻醉药依赖患者不建议使用。(阿片类拮抗作用) 2. 脑损害和颅内压升高的患者慎用或不用
3. 对有心肌梗塞、心室功能障碍、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患者慎 用。发生高血压时,应立即停药
Outpatients. Anesthesiology: 1999. 91(6): 1666
快速起效
给药方式
i.v.
i.m.
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代谢
起效时间
1~5 min(平均3 min)
10~15 min
肝 脏
9
达峰时间
10-15 min
30~60 min
肾 75 %胆
汁 粪11~ 便14
半衰期
3~4 h
3~4 h
2001;4:72-77
使用方法
静脉镇痛泵(PCIA): 手术结束后将诺扬8-12mg加入100mL(或200 mL)生理盐水中,使用 静脉镇痛泵给药每小时2mL(或4ml),冲击剂量2mL(或4ml)/次, 锁定时间为10~15min,术后持续泵注48小时
硬膜外镇痛泵(PCEA): 手术结束后将诺扬6~8 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使用硬膜外镇 痛泵给药,每小时2mL,冲击剂量为2mL/次,锁定时间为 10~15min,术后持续泵注48小时。
术前:于给予局麻药前5 min静脉注射诺扬1 mg(1 mL)1
优势:

(1)增强罗哌卡因的

7
曲曲马多马组多(40例) 诺扬
诺扬组(40例)
神经阻滞效果,麻醉时
3
间长达13个小时;
11
00
(2)患者的麻醉满意 1.陶涛。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臂丛麻醉的临床观察。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两种麻醉方式及不良反应
研究表明: 1. 腹部、妇科手术术后内脏痛发生率高 2. 患者因术中内脏牵拉痛而导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达61%。1
研究表明: 位于延髓表面的三叉神经脊束核是呕吐中枢 ,2激动μ受体诱发呕吐,而激 动κ受体则抑制呕吐。3,4 诺扬在取得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致恶 心呕吐发生率低。5这与其激动κ受体,
1.李后香,殷志春;布托啡诺应用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观察
术中——减少术后寒战
寒战是术后患者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寒战可导 致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些对于患者度过围手术期是
极其不利的。阿片类药物可诱导血管舒张, 改变下丘脑 体温调节机制而引起降温作用1。诺扬治疗寒战疗效确 切,术中运用能够使术后寒战发生率降低60%2
诺扬在麻醉科的应用
1
诺扬是什么?
诺扬优势有哪些?
诺扬用法用量及注 诺扬意与事其项他药品的 联用问题
诺扬是什么?
3
【名称】 商品名称诺:扬 通用名称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
【规格】 1mL∶1mg;2mL:4mg 【性状】 无色的澄明液体 【包装】 棕色西林瓶,10瓶/盒
4
• 诺扬是κ阿片受体激动剂、μ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 • 阿片受体主要有3种亚型:κ; δ; μ
内脏疼痛的治疗是诺扬区别与 其他药物最大的优势
什么是内脏痛?
皮肤 创伤
躯体疼痛
被形容为“快痛”或 “锐痛”,具有清晰 的定位。即疼痛仅在 创伤位置被感觉到。
内脏 牵拉/ 炎症 反应
肝 胆阑
尾结 肠
心 脏食
内脏疼痛
胃道 被形容为“慢痛”
尿肾肠 或“钝痛”,痛
路 感模糊、难以定
位。 特点: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为慢痛。因为痛觉感受器在内脏的分布要比在躯体稀
1. 高效镇痛、双重作用
• 镇痛效价是吗啡的5~8倍1
• 同时治疗内脏痛和躯体疼痛,能够治疗中到重度疼痛
基础研究表明:诺扬通过激 动κ阿片受体对内脏痛起治 疗作用。2
实验设计:选取μ阿片基因敲除小鼠,对照组注射生 理盐水;诺扬组注射诺扬3 mg/kg,诺扬+κ阿片受 体拮抗剂组注射诺扬3 mg/kg+norBIN(拮抗剂) 5 mg/kg。
丙泊酚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
术后30min:宫缩痛明显; 术后宫缩痛明显 术中:呼吸抑制
术前——辅助无痛人流
解决方法——
诺扬
诺扬具有镇痛时间长(2~3h)、呼吸抑制轻微的特点。
文献报道:诺扬应用于无痛人流患者,不仅在术中不引起呼吸抑制,还 能对术后宫缩痛有良好的疗效。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诺扬10μg/kg,1-3min后注射丙泊酚2mg/kg 1,2
2 AHFS (2005) AHFS Drug Information 2005.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 Systems, Bethesda, MD. 3 . Alfentanil Causes Less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than Equipotent Doses of Fentanyl or Sufentanil in
1. Baselt RC: Disposition of toxic drugs and chemicals in man, 5th ed. Foster City, CA: CTI, 2000. 2. Soichiro Ide et al.,Abolished thermal and mechanical antinociception but retained visceral chemical antinociception induced by butorphanol in μ-opioid receptor knockout mice. Neuropharmacology.; 2008, 54(8): 1182–1188
并抑制了内脏痛的作用有关。
1. Vikramjeet Arora,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recovery characteristics of fentanyl and butorphanol when used as supplement to propofol anaesthesia.
疏得多,而且内脏感觉的传入途径比较分散。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即主要表 现为慢痛,常呈渐进性增强。治疗各种癌性疼痛(胃癌、直肠癌、食道癌等)
诺扬是什么?
诺扬优势有哪些?
诺扬用法用量及注 诺扬意与事其项他药品的 联用问题
手术结束后将诺扬812mg与生理盐水配置 成100mL(或200 mL) , 使用静脉镇痛泵给药每 小时2mL(或4ml), 冲击剂量2mL(或4ml)
用量用法为:
全麻手术: 术毕麻醉苏醒前,静脉注射1mg诺扬2;
1.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局麻手术:寒战发生时静脉注射诺扬20μg/kg 。 2. 钟廷惠;布托啡诺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3. 胡鹏 ,芦智波;不同剂量布托啡诺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临床观察
3
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 诺扬作为κ受体激动剂在产生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由于对于大脑皮层相应功能区的作 用而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在使用剂量过大时会出现嗜睡的表现。特别是老年患者,由
2.陶涛。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辅助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术中——减少痛觉超敏
临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μ阿片受体激动剂),尤其是瑞芬太尼,大量 运用可能导致患者术后痛觉超敏。
诺扬是κ受体激动剂可有效预防和减轻痛觉超敏的发生和程度。1 用法用量: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30μg/kg诺扬。1
2. 高安全性
呼吸系统:呼吸抑制轻微仅为吗啡的1/5,1且具有封顶效应 循环系统:对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影响2 胃肠道系统: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仅为芬太尼、舒芬太尼的 1/3,3对胃肠功能抑制轻微
1. Heel RC, Brogden RN, Speight TM, Avery GS. Butorphanol: a review of its pharm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raputic efficacy. Drugs, 1979, 17: 81-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