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与分析
商丘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商丘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作者:张本元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5年第13期【摘要】商丘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该文根据商丘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可利用量和现状供用水量,对以地表水控制利用率、浅层地下水开采率的水资源利用程度进行分析,得出商丘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利用潜力,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实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商丘市水资源开发潜力1概况商丘市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的交界处,是河南省的东大门。
地理坐标为北纬33°43'~34°52',东经114°49'~116°39'。
东西横距168km,南北纵距128km,全区总面积10704km2。
商丘市属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主要特点是春季温暖大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4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11天,年平均气温14.2℃,一般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零下9℃。
商丘属淮河流域,分属洪泽湖、涡河、南四湖三大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流有涡河、惠济河、沱河、黄河故道、浍河、大沙河等。
河流大多呈西北东南流向,大致平行相间分布,多属季节性雨源型。
商丘市处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自然坡降1/4500~1/6000,地面海拔高程47~50m。
受大陆季风气候带的控制,年平均降水量715.4mm,最大1189.9mm (1979年),最小334.7m(1966年),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
年平均蒸发量1805.7mm,5、6月份蒸发量最大占全年的30%,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有包河、东沙河等自北向南流经市区,除包河部分河段有水,成为排污、纳污主要河道外,其他河流基本常年无水。
河南省重要河湖水功能区 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

河南省重要河湖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河南省重要河湖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实施细则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二?一二年二月目录1 总则 ..................................................................... .........................................................................31.1 目的与意义 ..................................................................... ................................................... 3 1.2 编制依据...................................................................... ...................................................... 3 1.3 工作范围...................................................................... ...................................................... 4 1.4 规划目标...................................................................... (4)1.4.1 水平年 ..................................................................... (4)1.4.2 目标 ..................................................................... .................................................... 4 1.5 工作任务及技术路线 ..................................................................... .. (5)1.5.1 工作任务 ..................................................................... .. (5)1.5.2 技术路线 ..................................................................... .. (5)2 现状评价...................................................................... .. (6)2.1 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 (7)2.1.1 工作内容 ..................................................................... .. (7)2.1.2 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 . (7)2.1.3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解 ..................................................................... . (7)2.2 水功能区纳污量确定...................................................................... . (8)2.2.1 工作内容 ..................................................................... .. (8)2.2.2 入河排污量调查 ..................................................................... .. (8)3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复核...................................................................... ......................................... 9 3.1基本要求...................................................................... . (9)3.1.1计算要求 ..................................................................... (9)3.1.2工作要求 ..................................................................... ............................................. 9 3.2河流纳污能力计算...................................................................... (9)3.2.1计算模型 ..................................................................... (9)3.2.2计算参数 ..................................................................... . (10)3.2.3纳污能力计算 ..................................................................... ................................... 12 3.3湖库纳污能力计算...................................................................... . (13)3.3.1计算模型及参数 ..................................................................... . (13)3.3.2纳污能力计算 ..................................................................... .. (14)4 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分解技术方案 ..................................................................... .. (14)4.1基本要求...................................................................... .. (15)4.1.1定义 ..................................................................... ................................................... 15 4.2限制排污总量确定...................................................................... . (15)4.2.1有入河排污资料 ..................................................................... . (15)4.2.2无污染物入河量 ..................................................................... . (16)4.2.3 其他情况 ..................................................................... .......................................... 16 4.3限制排污总量分解方案...................................................................... .. (17)4.3.1按照空间分解控制方案 ..................................................................... . (17)4.3.2按照时间节点分阶段控制方案 ..................................................................... . (17)5 实施意见...................................................................... . (17)5.1 组织分工...................................................................... .................................................... 18 5.2 进度安排...................................................................... . (18)1 总则1.1 目的与意义中共中央2011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商丘市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

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考虑到各水平年 减量应在 30%一50%之间 。
的水资源保护措施进 行削减 ,才 能达到
工业企业污染源按达标排放预测 ,在论
2.2030年 入 河控 制 量
规划水 平年 的规划水 质保护 目标 。通过
证水功能区水质 目标可达性时,污染物
若入河量小于纳污能力 ,则人河 计算人 河量与人河 削减量 ,可 以得 到各
其水 环境容量 :偏丰年 >平水 年 >偏 22.3t/a、8.2t]a。
根据盐河水 环境 容量动态变化 的特
枯年 >枯水年 。
建议 采取 如下措施保护盐河水环 性 ,适应区域年内、年际水资源分配不均的
盐河淮安段不同水 文频率下水环 境健康 :
状况 ,可对不同水期水环境容量资源进行
境容量较真实地反映其水环境容量动
加快 城乡污水 处理设施 建设 ,确 合理开发利用 ,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态变化情况 。50%、20%保证率下盐河 保废污水达标排放,适当调整流域农业 同时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环境的 目的■
淮 安 段水 环 境容 量 均有 盈 余 ,90% 、 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降
能区水质状况 、当地技术经济条件和经 达到功能区要求 的 ,对 于重点水系干 力的 ,计算其纳 污能力与相应 的污染物人
济社会发展,确定水功能区各水平年污 流和主要饮用水水 源区、省界水体等 河量之差 ,将其作为该水功能 区规划水平
染物入河控制量以及相应 的污染物削 重要 功能区 ,无论削减量多大 ,都应达 年的污染物入河削减量 。
一 、 污染物入河控 制量
区水质 目标 。
要 继续 削减 的 污染 物 量 占入 河 量 的 比
商丘市地轰水水质评价

惠济河 除东孙营段汛期符合 工业 用
水 区水质要求外 , 其他河段 全年 、 汛期 和
评价总数 1 个, 评价河长为 4 4 k m, 非汛期均污染严 重 , 失去供 水功能 , 主要
3 . 2蒋 河
劣于Ⅲ类 标准的河段 占 8 6 . 1 %;汛期 全年 、汛期 、非汛期均达标 ,达标率 超标项 目是五 日生化需氧量 、 氨氮。
. 4饮 用水 源 区 失 去各 种供 水 功能 的河 长 6 1 4 .、 汛期和非汛期 均符合饮用水源区水质要求 ; 民权东关公
占5 9 . 0 %; 非汛期水质 达到《 地表水 环
评 价 总 数 2个 ,评 价 河 长 为 路桥段仅汛期符合饮用水源区水质要求 ,
I 【 水质调查与评价1 1
商 丘 市 地 轰 水 水 质 评 价
臧红 霞
陈长茵
陈顺胜
河 南省 淮河 流域 商丘 市境 内 1 O 河长 2 6 3 k m, 占2 5 . 3 %; 水质劣 于 V类 1 6 . 7 %, 达标河长 1 6 9 k m, 达标率为 3 8 . 5 %。 条河流 共划定一 级水功能 区 8个 , 二 遭受严重污染失去各种供 水功能的河 2 . 6过 渡 区 级水功 能区 2 8个 ,一 级区划 河长为 长 5 7 8 . 7 k m, 占5 5 . 5 %。
评 价 总数 1 2个 ,评 价 河 长 为 闸下和 睢阳区常宋庄段全年 、 汛期和非 汛
V类满足工农业用水及景观娱乐用水 均为 8 k m, 达标率均 为 2 3 . 5 %。
. 5农 业 用 水 区 区水质要求 的河长 1 7 3 k m, 占1 6 . 6 %; 2
商丘市主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现状分析与评价

商丘市主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 口现状分析与评价
陈 顺 胜
( 河南省 商丘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河南商丘 4 7 6 0 0 0 )
【 摘 要l 本 文通过 对 商丘市主要 水功 能 区的入河排 污 口的水量 、 水质进 行 了统计, 利 用等标 污染 负荷 法和 单项 污染物 超标 法, 按《 污 水综合排
表 1商 丘 市 各 级 行 政 区 2 0 1 3年 废 污 水 排 放 量
市 、县 商 丘市 区 ( 梁园 区、睢 阳区 、开 发区 ) 夏 邑 柘 城
民权 睢县 宁陵
单 位 :万 m。
混合 合计 7 9 7 5 5 2 4
7 4 8 8 2 9
6 3 8 1 0 3 2 1 4
区水 质 要 求 的河 长1 6 6 k n, i 占2 6 . 6 %; 水质 劣 于 V类遭 受 严 重 污 染 失 去 各 种 供 水 功 能 的河 长 4 0 6 . 9 k m, 占6 5 . 3 %; 汛 期 水 质 达 到《 地 表 水 环境质量标准》 ( G B 3 8 3 8 — 2 0 0 2 ) m类 的河长1 2 2 k n, i 占1 9 . 6 %; 水质达 到Ⅳ、 V类 满 足工 农业 用水 及景 观娱 乐用 水 区水质 要求 的河 长 1 5 4 k m, 占2 4 . 7 %; 水质劣于 V类遭受严重污染失去各种供 水功能的 河 长3 4 6 . 9 k m, 占5 5 . 7 %。
放标准) X G B 8 9 7 8 — 1 9 9 6 ) 对单项污染物进行评价分析。 全面掌握了商丘市主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的污染程度, 为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管理提供依据。
河南省商丘市污水排放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河南省商丘市污水排放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序言商丘市污水排放量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商丘市污水排放量进行剖析和阐述。
商丘市污水排放量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用水人口数量,污水排放量等,对商丘市污水排放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商丘市污水排放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商丘市污水排放量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商丘市污水排放量的重要参考渠道。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第一节商丘市污水排放量现状 (1)第二节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用水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占全省用水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同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商丘市污水排放量指标分析 (7)一、商丘市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商丘市污水排放量占全省污水排放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商丘市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商丘市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商丘市污水排放量同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商丘市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表 (1)表2: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用水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占全省用水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同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商丘市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商丘市污水排放量占全省污水排放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商丘市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商丘市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商丘市污水排放量同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商丘市污水排放量同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商丘市污水排放量现状商丘市污水排放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商丘市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表第二节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指标分析一、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2: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用水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3:全省用水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三、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占全省用水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占全省用水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四、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5: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五、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6: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同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商丘市用水人口数量同全省用水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商丘市污水排放量指标分析一、商丘市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表10:商丘市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省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表三、商丘市污水排放量占全省污水排放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商丘市污水排放量占全省污水排放量比重统计表四、商丘市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商丘市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表五、商丘市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商丘市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省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表年份指标数量(万立方米)七、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商丘市污水排放量同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商丘市污水排放量同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河南省重要河湖水功能区 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

河南省重要河湖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河南省重要河湖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实施细则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二?一二年二月目录1 总则 ..................................................................... .........................................................................31.1 目的与意义 ..................................................................... ................................................... 3 1.2 编制依据...................................................................... ...................................................... 3 1.3 工作范围...................................................................... ...................................................... 4 1.4 规划目标...................................................................... (4)1.4.1 水平年 ..................................................................... (4)1.4.2 目标 ..................................................................... .................................................... 4 1.5 工作任务及技术路线 ..................................................................... .. (5)1.5.1 工作任务 ..................................................................... .. (5)1.5.2 技术路线 ..................................................................... .. (5)2 现状评价...................................................................... .. (6)2.1 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 (7)2.1.1 工作内容 ..................................................................... .. (7)2.1.2 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 . (7)2.1.3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解 ..................................................................... . (7)2.2 水功能区纳污量确定...................................................................... . (8)2.2.1 工作内容 ..................................................................... .. (8)2.2.2 入河排污量调查 ..................................................................... .. (8)3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复核...................................................................... ......................................... 9 3.1基本要求...................................................................... . (9)3.1.1计算要求 ..................................................................... (9)3.1.2工作要求 ..................................................................... ............................................. 9 3.2河流纳污能力计算...................................................................... (9)3.2.1计算模型 ..................................................................... (9)3.2.2计算参数 ..................................................................... . (10)3.2.3纳污能力计算 ..................................................................... ................................... 12 3.3湖库纳污能力计算...................................................................... . (13)3.3.1计算模型及参数 ..................................................................... . (13)3.3.2纳污能力计算 ..................................................................... .. (14)4 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分解技术方案 ..................................................................... .. (14)4.1基本要求...................................................................... .. (15)4.1.1定义 ..................................................................... ................................................... 15 4.2限制排污总量确定...................................................................... . (15)4.2.1有入河排污资料 ..................................................................... . (15)4.2.2无污染物入河量 ..................................................................... . (16)4.2.3 其他情况 ..................................................................... .......................................... 16 4.3限制排污总量分解方案...................................................................... .. (17)4.3.1按照空间分解控制方案 ..................................................................... . (17)4.3.2按照时间节点分阶段控制方案 ..................................................................... . (17)5 实施意见...................................................................... . (17)5.1 组织分工...................................................................... .................................................... 18 5.2 进度安排...................................................................... . (18)1 总则1.1 目的与意义中共中央2011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商丘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商丘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作者:祝孔卓申振荣臧红霞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7年第17期摘要:本文以商丘市各县区为分析对象。
目前,随着生产生活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地下水污染趋势越来越明显。
以城市饮水工程和农村地下水饮水安全为主要出发点,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初步调查地下水现状,分析其污染形势和成因,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关键词:商丘市;地下水;环境质量中图分类号:P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7-0001-021 商丘市浅、深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1.1 评价内容及标准、方法此次评价范围为商丘市各县区浅井及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井,全市共监测浅、深分别是72、67眼井。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根据本地区污染源特征,选择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以反映本地区地下水主要水质污染状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取监测项目为:pH、总硬度、铁、锰、铜、锌、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砷、汞、硒、镉、铅、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洗涤剂等24项。
采用单指标评价法按以上国家标准确定单井现状地下水水质的类别。
然后按照超标率(%)指标进行评价。
超标率=1.2 商丘市各县区浅、深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1.2.1 虞城县浅、深层地下水水质评价(1)浅层地下水评价。
虞城县浅层地下水9眼井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符合生活饮用水的0眼,超标率为100%。
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锰、铅、氟化物。
符合农田灌溉用水的占100%。
(2)深层地下水评价。
虞城县深层地下水10眼井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符合生活饮用水的0眼,超标率为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丘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与分析
【摘要】从水体纳污能力的概念出发,建立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算,选取适合商丘市河流状况的水质模型,计算出各水功能区现有纳污能力,从而为水资源保护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分析
水体纳污能力是指对确定的水功能区,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在给定的水功能区酥誓勘曛怠⑸杓扑俊⑴盼劭谖恢眉芭盼鄯绞较?功能区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污染物量,以吨/年表示。
受污染的水体在水中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污染物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在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这就是水体的自净作用。
影响水体自净过程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是:受纳水体的水文条件,微生物种类与数量,水温、复氧能力,以及水体和污染物的组成与污染物浓度等。
河流的污染物自净作用是形成河流纳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计算河流的纳污能力时,必须综合考虑河流水量、水质目标、污染物降解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河流纳污能力的计算模型。
1 计算范围与内容
1.1 计算范围
本次纳污能力计算对商丘市水功能区划的20个重点功能区进行纳污能力计算。
1.2 计算指标
根据区域水质现状和水污染的特点,纳污能力计算控制指标确定为CODcr、NH3-N。
1.3 计算内容
本次水域纳污能力计算是以功能区为单元,综合水文水资源状况、入河排污状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运用水质模型分析得出的,直接反映了水域的水环境承载能力。
2 计算条件
2.1 初始断面背景浓度(C0)
源头水水质:若计算河段为河源段,C0取源头水水质。
根据我省水质监测资料,河流源头水CODcr、NH3-N取Ⅰ、Ⅱ类标准值。
上断面来水水质:取上游功能区水质目标值。
2.2 水质控制目标浓度Cs
水质目标Cs值为本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值。
2.3 设计水文条件
2.3.1 设计流量的计算
设计流量的大小对纳污能力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流量资料系列太短则无法反映水文规律,资料太长则无法反映人类活动对水资源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对枯水期小流量的影
响。
为了反映全市水文年际周期变化和其中长期发展趋势,流量资料系列视资料情况取20~30年枯水期月平均流量值。
在水文实测资料较丰富的河段,选取75%保证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流量。
水功能区河段内无水文资料,可根据相邻上下游有水文站系列资料的水功能区设计流量用
内插法确定设计流量。
在资料较少,上下游水功能区均无系列水文资料时,选取平偏枯典型年的枯水期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流量。
在上下游均无水文资料的河段,利用产流面积与水系或水文站控制产流面积的比例确定枯水期设计流量。
对湖(库)则用上述对应条件确定计算水位和计算库容。
2.3.2 设计流速的计算
对有实测流量流速资料的断面,用经验公式计算该断面的设计流速:
U=αQβ(1)
式中:α、β为经验系数,由实测资料回归得到。
对没有实测流速资料的河段,借用特征相近的其他河道流量流速关系分析确定。
3 计算模型及其模型参数估算
3.1 纳污能力计算模型
水质模型是描述河流水体中污染物变化的数学表达式,模型的建立可以为河流中污染物排放与河流水质提供定量
关系。
水质模型建立的基础是物质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
(2)
对于河道流量和流速较小、水流极缓的河道的水质用零维水质模型模拟,而对于水体流动明显的河道则用一维模型模拟,对于湖泊水库和河道很宽的河流则用二维水质模型描述,对干支流交汇和污染物旁侧汇入用稀释模型。
3.1.1 零维水质模型
对于停留时间很长,水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的河段、湖泊,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均匀混合的水体进行分析,在式13-2引进污染物输入、输出项可得零维模型,并求得其稳态解析解为:
(3)
式中:――出流污染物浓度,mg/L;
――入流加权平均浓度,mg/L;
T=V/Q=L/u――水体滞留时间,d;
――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1/d;
V、L――分别为水体体积(m3)和河段长(km);
Q、u――分别为设计流量(m3/d)和流速(km/d)。
3.1.2 一维水质模型
在流动的河道中,污染物浓度沿程是变化的,对式13-2引用dt=dx/u并求得其一维水质模型稳态解析解为:
式中:x――与起始断面间的距离,km;
u――设计条件下河段平均流速,km/d;
C0――起始断面污染物浓度,mg/L;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3.1.3 二维水质模型
对于水面较大的湖泊和水库,污染物自岸边进入后,其二维扩散可用极坐标进行描述。
在式13-2引入dt=dr/u(r),对于角度为Φ弧度的岸边排放可得到二维稳态解析解:(5)
式中:r―计算点与排污口的距离,m;
h―计算区域的平均水深,m;
C―r处污染物浓度,mg/L;
C0―排污口污染物浓度,mg/L;
k―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1/d;
Q―排污流量,m3/d;
Φ―污染物在湖水中的扩散角(弧度),平直的湖岸Φ=π;
C∞―水域初始浓度,mg/L。
3.1.4 稀释混合模型
对于干支流交汇、旁侧排污用稀释混合模型描述混合水质状况,该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Q、C0――分别为混合前干流流量和污染物浓度;
Cw、Qw――分别为侧流汇入的流量和污染物浓度;
C――混合后的污染物浓度。
3.2 模型参数估值
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k是反映污染物沿程变化的综合系数,它体现污染物自身的变化,也体现了环境对污染物的影响。
它是计算水体纳污能力的一项重要参数,对于不同的污染物、不同的环境条件,其值是不同的。
该系数常用自然条件下的实测资料率定,率定方法常用二断面法和多断面法。
3.2.1 断面法
选取一个河道顺直、水流稳定、中间无支流汇入、无排污口的河段,分别在河段上游(A点)和下游(B点)布设采样点,监测污染物浓度值,并同时测验水文参数以确定断面平均流速。
综合降解系数(k)按下式计算:由式4可得到:
(7)
式中:CA――河段上断面污染物浓度,mg/L;
CB――河段下断面污染物浓度,mg/L;
x――河段长度,km;
V――河段平均流速,km/d;
ln――自然对数运算符。
3.2.2 多断面法
对于有多断面水质资料的河段可用回归分析法确定k 值:对一组lnC和x/u作线性回归,所得回归方程的斜率就为该河段的-k值。
对各水质指标应分别作k值分析。
为了本次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安排了大沙河、包河多个河段的k值实验。
通过对k值的分析,得到对k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河段流速,其次是水温。
通过对各河段k值分析,我们得到CODcr与河段平均流速的经验关系为:
k=0.050+0.68u ;NH3-N的k值则为:k=0.061+0.551u,这个关系式将用于没有k值资料的河段。
4 计算程序与方法
商丘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步骤如下是:①分析设计流量,确定区段设计流量Q和流速U;②确定来水浓度C0、出水浓度Cs。
③分析模型计算参数k值;④调查分析入河排污口分布,进行污染源概化;⑤分析计算区段现状,选取计算模型并计算纳污能力。
根据商丘市河流状况,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和零维水质模型。
纳污能力计算方法如下:
4.1 分析功能区设计流量Q和流速U
由前面所述的方法确定各水文断面的设计流量和流速,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功能区段的计算流量和流速。
4.2 确定来水浓度C0、出水浓度Cs
河源初始段面水质浓度C0采用本底值,下一河段的来水浓度C0即为上一段面的出水浓度Cs,河段的出水浓度Cs 由水区能区水质目标确定。
4.3 模型计算参数k值的确定
由前面所述方法确定。
4.4 进行污染源概化
对一个纳污能力计算区段而言,其入河排污口分布千差万别,为简化因排污口分布所带来的纳污能力计算的复杂性,将排污口在功能区上的分布加以概化。
根据具体情况,在纳污能力计算时将排污口概化为功能区中断面排污,据此排污分布推算河段的纳污能力。
4.5 纳污能力计算
根据水质模型和污染概化结果计算纳污能力,计算公式表述如下:
(8)
式中:;
W―纳污能力,g/s;
Cs―规划河段水质标准,mg/L;
C0―河段上游来水水质,mg/L;
Q―功能区设计流量,m3/s;
u―设计流量下的平均流速,km/d;
k―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1/d;
L―功能区段长,km。
5 商丘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结果分析
商丘市水功能区2011年纳污能力:COD共计1814.53t,氨氮223.22t。
商丘市各水功能区中,COD纳污能力最小的是沱河虞城景观用水区为1.1t,最大的是沱河夏邑排污控制区为390.73t;氨氮纳污能力最小的是包河商丘市农业用水区为1.0t,最大的是包河虞城农业用水区,约为39.75t。
参考文献
[1]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水利部发布.
[2]水文年鉴.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发布.
[3]统计分析与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水利部发布.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