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战车教案
〔北师大版〕疯狂的战车 教学PPT课件3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英 国
法 国
占 领 苏 台
德德 区 国
意 大
利
×
英 国
法 国
1938年9月, 德国根据慕尼黑 协议进入苏台德区
占 领 苏 台
德德 区 国
慕尼黑
意 大利× Nhomakorabea扩张后的
德国
荷 兰
比 利莱 时茵 区
法 国
德国
波兰
捷捷克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
德国进攻波兰
英国 和法国 英 被迫对 德宣战 国
法 国
1939年9月,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第7课 疯狂的战车
2.莫斯科保卫战
芬 兰
列宁格勒
⑴时间: 1941年6月到11月,
德军占领了苏联 150 1941 年 9月 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1942年4月 控制了苏联大约40% ⑵战果: 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 业区。 波 歼灭德军 50多万
苏
莫斯科
联
斯大林格勒
⑶意义:
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 话,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到 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标志着德 国闪击战的破产;给世界人民 以极大鼓舞,促成了国际反法 西斯联盟的建立。
第 7课
疯狂的战车
学习目标 1. 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 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 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 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 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一、和平到来了吗?
1.
①
慕尼黑会议 背景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
德德国 国
奥地利 奥地
利
希特勒在奥地利阅兵
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德国轰炸英国本土,不列颠之战开 始
1941年6月22日 德国突袭苏联,大战进一步扩大
日本突袭珍珠港,大战达到最大规 1941年12月7日 模
一、和平到来了吗?
1.
② ③ ④
慕尼黑会议 1938年9月 时间 参加国 英、法、德、意 内容 签订《慕尼黑协定》,要求捷 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地区割让 给德国。
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牺牲捷克、祸水东引)
1938年9月,英、法、 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 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 给德国。
台 德 区
二、闪击波兰
1.
① ② ③ ④
闪击波兰 时间 进攻方向 方式 影响
1939年9月1日 西南、西北、北部 闪击战 标志二战爆发 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 界大战全面爆发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疯狂的战车》word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疯狂的战车》word 教案一.课前预习(一)学习目标1.了解二战的爆发和扩大的史实。
2.把握慕尼黑会议和“绥靖政策”,认识“绥靖政策”的危害。
3.识读相关的示意图,增强识图能力。
4.本课的重点是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要紧史实。
(二)学法指导1.可结合前面学习一战的知识,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通过、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来加深学习。
2.学习德国闪击波兰、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宝港时可结合相应的示意图,认真读图,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意识,变抽象为直观,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明白得。
3.查阅二战相关史史书、网络、影视等,收集二战的历史小故事,激发学习本课的爱好。
(三)预习导航二.互动课堂探究1:什么缘故说《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英法一再实行绥靖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英法为自己的绥靖政策付出了如何样的代价?背景:《慕尼黑协定》 1、时刻:______年___月2、签订国:____、_____、_____、______3、内容:(1)规定捷克必须把______区和______地区割让给德国(2)英法应对捷克的新边界安全给予“_______”4、结果:是________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爆发: _______年6月,德军闪击_______,_______对德宣战 1.____年6月,德军向_______发动突然的全面进攻, ______的胜利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2._____年12月7日,日本舰队对______发动了突然突击 扩大 疯狂的战车探究2.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什么缘故节节失利?探究3:什么缘故说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这次战争的胜利,有什么意义?三.巩固练习(一)自主评判1.《慕尼黑协定》签订时,捷克斯诺伐克本国代表被拒绝在了会场之外,而是由四国首脑隐秘签订的,这四个国家是( )A、德.英.法.俄B、德.意.英.法C、德.奥.英.法D、德.美.英.法2.二战发生前,西方大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表现出绥靖政策:( )①《反共产国际协定》②不干涉西班牙内战③听任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④听任日本入侵中国⑤签订《幕尼黑协定》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3.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德国闪击波兰B、英国对德国宣战C、日本偷袭珍宝港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4.德国入侵波兰的军事行动是按照下列哪一打算进行部署的( )A、白色方案B、巴巴罗萨打算C、联合国家宣言D、霸王打算5.“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能够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不管道路多么遥远和艰巨,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疯狂的战车》课件
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张伯伦 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
1939年8月,德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互不侵犯,划定东欧势 力范围,有效期10年。
(纵容)
(签订条约) 德国
英 (祸水 慕 尼 黑 东引)
法
会议
苏联
捷克斯洛伐克 (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闪击波兰
德国突然袭击波兰,二战爆发
1、《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
D
A.重新划定德国东部和西部的国界
B.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诺伐克
C.承认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D.将捷克斯诺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A 2、德国入侵波兰的军事行动是按照下列哪一计划进行部署的 A.白色方案 B.巴巴罗萨计划 C.联合国家宣言 D.霸王计划
B 3、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纳粹攻占莫斯科 B.1941斯大林红场阅兵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苏军攻克柏林
❖ A、劳合·乔治
B、张伯伦
❖ C、丘吉尔
D、罗斯福
❖ 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时,德国与苏联签定了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而,希特勒却不守诺言,对苏
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这一天是( C )
❖ A、1939.9.1.
B、1939.9.3.
❖ C、1941.6.22. D、1941.12.7.
❖ 7.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是
3、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4、世界各国人民没有互相配合,使局部战争
走向了世界大战。
疯 狂 的 战 车
时间: 1938年9月底
和平到来了吗
慕尼黑会议
参与国:英、法、德、意
主要内容:签定《慕尼黑协定
第7课 疯狂的战车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疯狂的战车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扩大的过程;慕尼黑阴谋和英法的“静坐战争”绥靖政策;的国土波兰、德军西线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概括,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后果。
2.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不断扩大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它的扩大在客观上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重点、难点:慕尼黑阴谋;苏德战争爆发;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日、意、德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和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
回顾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形势: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态度?(英、法采取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一、和平到来了吗?1.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1936年,法西斯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进军莱茵非武装区;1938年,又兵不血刃吞并了奥地利。
德国的这些扩张举动,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
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要求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2.慕尼黑协定的签订(1939年9月)及影响为了解决德、捷边界问题,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了会议。
在没有捷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区交给德国。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英、法两国与捷克斯洛伐克本无利害冲突,况且法国还是捷的同盟国,它们为什么与意大利一起支持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呢?(学生思考、讨论)其原因:第一,英、法国内普遍存在着畏战情绪,千方百计想避免战争;第二,英、法企图将祸水东引,驱使德国进攻苏联。
第7课疯狂的战车教学案
第7课疯狂的战车
课程标准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学习重点
慕尼黑阴谋,苏德战争。
学习难点
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
教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基础积累,整体把握学习目标。
(一)预习检测:
请回答:
(1)材料中“那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2)材料中胡锦涛认为中国和苏联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请你写出中国、苏联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各一重大战役。
(3)时光飞逝,“那场战争”已经结束60多年了,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世界至今都不能遗忘。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2)上述材料表明,英国和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预测一下战争发展的趋势
五、巩固反馈——目标达成
1、(2008南通)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这一协定体现的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
A.使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B.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C.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引发了德国的反犹狂潮
7、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摘自胡锦涛讲话
2、(2008贵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每一个阶段,往往都是以进攻的一方发动突然袭击开始的。下列战役中不属于突然袭击的军事行动是()
北师大 九年级上册历史疯狂的战车PPT教案
疯 狂 的 战 车
和平到来了吗
闪击波兰
时 间 : 1939年 9月 1日 凌晨 影 响 : 二 战 全面爆 发
“巴 巴 罗 萨 计 划” 突 袭 苏联
“虎 ! 虎 ! 虎 !” 日 本 偷袭 珍珠港
慕尼黑会议
时 间 : 1941年 6月 22日 影 响 : 二 战 进一步 扩大 莫 斯 科 保 卫 战的胜 利:打 破德军 “天下 无敌” 的神话
1941年 12月 7日 珍珠港
太 平 洋 战 争 爆发, 之后美 国等20多 个国 家对日 宣战, 二战达 到最大 规模。
第17页/共27页
德 军 “ 天 下 无敌” 的神话
时 间 : 1938年 9月 底 参 与 国 : 英 、法、 德、意 主 要 内 容 : 签定《 慕尼黑 协定》 标 志 : 绥 靖 政策达 到顶峰 后 果 : 加 速 二战爆 发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 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 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1日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第26页/共2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2.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3.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 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16页/共27页
疯 狂 的 战 车
和平到来了吗
闪击波兰
时间: 影响:
“巴 巴 罗 萨 计 划” 突 袭 苏联
“虎 ! 虎 ! 虎 !” 日 本 偷袭 珍珠港
时间: 参与国: 主要内容: 标志: 后果:
1939-1942年德意在第欧8页洲/共2的7页 扩张
二、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疯狂的战车教案 北师大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疯狂的战车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2. 简述德国进攻波兰、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二、教学重难点:慕尼黑阴谋;苏德战争爆发;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三、教学过程:(多媒体课型)1.导入:由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对世界的影响导入2.引领:通过图片与文字带领学生分析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到底带来怎样的恶果呢。
下面学习第7课《疯狂的战车》3.出示:本课学习目标4.检测:学生预习目标达成检测5.补充:利用本课图片、材料对预习内容简单的重复,加深学生印象。
6.小结:结合预习内容概括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年 会议将这一政策推到顶峰 影响: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按照计划“ ”突袭波兰。
时间: 德国进攻苏联 德军的进攻计划: 计划。
二战的扩大 苏联的反击: 保卫战,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时间: 年。
日本偷袭珍珠港 代号: 。
后果: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也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7.方法:总结介绍学习目标的记忆方法(内容关键词记忆)开始,扩大,进一步扩大(最大规模)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8.巩固:学生把知识点背诵3分钟(多媒体展示)9.探究:针对本课重点和难点,利用各类史料尽量把设计的问题简单化,对相关知识点的解释通俗易懂,语言精练,贯穿情感渗透。
①《慕尼黑协定》的签订的原因及影响②莫斯科保卫战的意义③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影响④针对史料对二战性质的理解10.小结:对本课知识内容的小结和情感的升华。
11.巩固:通过适量的练习,巩固本课学生所学。
四、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疯狂的战车
7 疯狂的战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扩大的过程,掌握慕尼黑会议和“绥靖政策”、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基本史实。
通过识读《德国进攻波兰示意图》《“巴巴罗萨”要图》《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增强读图、识图能力;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原因的分析,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归纳能力和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教材有关材料的学习和分析,增强处理材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幻灯片,直观形象的感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注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分析,认识绥靖政策的危害。
对“和平与发展”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有认同感。
通过对英国、苏联等国反法西斯战争有关知识的学习,要认识到不屈不挠、英勇战斗的精神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武器。
二、课堂教学:(一)复习导入:(幻灯片1---5)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特点?2、为解决危机,各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效果如何?3、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步步侵略,英法美等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4、绥靖政策的含义是什么?5、列举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二)和平到来了吗?---慕尼黑阴谋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慕尼黑会议的背景、时间、与会国、结果、《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
2、小组讨论并展示;(幻灯片6---8)3、引导学生思考:(幻灯片9)(1)英法与捷克斯洛伐克并无厉害冲突,而且法国还是捷克的盟国,他们为什么与意大利一起支持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2)《慕尼黑协定》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绥靖政策的实质、目的和危害?(幻灯片10)5、展示资料:张伯伦的两段话。
引导学生分析张伯伦的险恶用心。
(幻灯片11)6、图示:慕尼黑阴谋导致欧洲集体防御体系的失败过程。
(幻灯片12)(三)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战争进程;2、学生展示。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疯狂的战车教学简案 北师大版 教案
让学生初步具体的知识要点
教
师
导
学
一、
自主构建
1、和平到来了吗?--《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时间、地点、内容、国家、影响
1、完成《学考精练》填空。
2、在课本找到自主学习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掌握文艺复兴的基本知识点。
二、
启导精思
阅读材料比较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前任首相张伯伦在法西斯面前的态度和立场有何不同?
疯狂的战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构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设置问题,激发思考,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扩大的过程;
2、慕尼黑阴谋和英法的“静坐战争”绥靖政策;
3、波兰、德军西线的进攻;
4、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1.思考设置的问题。
2.个别提问、展示结果。
让学生在练当中掌握有关知识点,突破重难点
三、
自主提升
为什么战争初期苏军节节失利呢??
1.思考,小组讨论交流,2.个别提问,展示结果
让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
课堂检测
《学考精练》基础达标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答案。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
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及二战从全面爆发到逐步扩大的基本史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预设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展示、爆发和扩大的过程;
2.慕尼黑阴谋和英法的“静坐战争”绥靖政策;
3.波兰、德军西线的进攻;
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初二历史说课稿:第7课 疯狂的战车说课稿
初二历史说课稿:第7 课疯狂的战车说课稿
说课,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向同行阐述自己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施教方案的设计以及施教效果的预测与反思等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疯狂的战车说课稿供大家参考!
一、说教材
《疯狂的战车》这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是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轴心国集团以后,不断侵略扩张的史实。
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西方大国采取了以《慕尼黑协定》为代表的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
德国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国突然袭击苏联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说教学目标
《疯狂的战车》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和线索,而且还要加强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加强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掌握慕尼黑会议的召开和《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后果,德国闪击波兰,德国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
2、能力方面要加强学生分析问题方法的培养,主要通过思考,讨论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进一步扩大和达到最大规模的进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归纳和说理分析的能力,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使学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3、在情感价值观方面,通过慕尼黑协定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深受其害。
法西斯国家扩张侵略,。
第7课《疯狂的战车》教案5
三、训练反馈:
(一)自制表格,反映二战从全面爆发到逐步扩大的基本史实。(4分)
时间
事件
1939、9、1
(1)
(2)
德国轰炸22
(3)
(4)
日本偷袭珍珠港,战争达到最大规模
(二)阅读探究(共6分)
2、1939年9月1日,按照早已制定的”白色方案”,德军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德军很快逼近莫斯科,但苏联军民浴血奋战,取得了
的胜利,打破了德军的神话。
4、1941年12月7日,日本特遣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
学习内容
第7课疯狂的战车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扩大的过程,掌握慕尼黑会议和“绥靖政策”、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等基本知识。
2、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归纳和说理分析的能力。
3、认识不屈不挠、英勇战斗的精神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武器。
学习重点
1、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2分)
坐失良机:
自食其果:
2、二战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论断?(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请你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学习感悟:
二战的爆发、发展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法西斯肆孽全球,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学习了本课,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
时间
战争代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疯狂的战车》教案
一、教材内容
《疯狂的战车》这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是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轴心国集团以后,不断侵略扩张的史实。
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西方大国采取了以《慕尼黑协定》为代表的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
德国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国突然袭击苏联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教学目标
《疯狂的战车》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和线索,而且还要加强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加强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掌握慕尼黑会议的召开和《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后果,德国闪击波兰,德国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
2、能力方面要加强学生分析问题方法的培养,主要通过思考,讨论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进一步扩大和达到最大规模的进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归纳和说理分析的能力,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使学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3、在情感价值观方面,通过慕尼黑协定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深受其害。
法西斯国家扩张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徳、意、日法西斯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必要性,认识正义的力量只是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提问: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对内进行专治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犯下了哪些罪行,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出示表格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2、讲述:在徳意日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得到英法美等国的纵容,法西斯国家,尤其是德国的侵略愈发嚣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战争的乌云笼罩在整个欧洲的上空。
出示板书课题第7课《疯狂的战车》
检查学生导学案预习情况
学习新课
1、和平到来了吗
①讲述:英法等国的软弱退让非但没换来和平反而造成了法西
斯的步步进逼。
很快吞并了奥地利,又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底,英、法、徳、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后,张伯伦拿着一纸空文高兴的回到了英国,并进行了以下广播,出示课件。
让学生模仿张伯伦进行广播。
出示课件,进行问题的讨论。
师:对,由于英法大国的绥靖政策,希特勒德国得寸进尺,出示课件,很快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影响(出示课件):希特勒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他的野心并没有得到满足,他想吞并整个欧洲,这就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闪击波兰
①讲述:英国首相张伯伦参加完慕尼黑会议回到伦敦后曾自鸣得意地称自己为欧洲带来了和平,但怎么没料到,不足一年,《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1939年9月1日,按照“白色方案”,德军从三个方向突然侵袭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②出示图片和视频。
(视频:德国闪击波兰)
③总结: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英法走投无路,被迫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但英法的优势兵力隐藏在坚固的工事中,按兵不动数月之久,这场战争因此被称为“静坐战争”。
波兰人民孤军奋战,仅20多天波兰就灭亡了。
波兰人民惨遭践踏,在整个战争中,被害的波兰人多达600万。
④讲述:德国又向北欧、西欧发动突然进攻,短短时间内,整个欧洲就只剩下英国在孤军奋战。
我们看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是如何表态的(出示课件)让学生有感情的读。
学生思考问题。
师:英国人民在新任首相丘吉尔的领导下进行了坚决抵抗。
希特勒德国第一次遭到了重大挫折。
3、“巴巴罗萨计划”
①讲述:德国要独霸欧洲,还有两个障碍,分别是英国和东部的苏联,在英国它碰了壁,因为空战和海战徳国没有优势。
于是希特勒决定改变原来的军事部署,先攻苏联,再取英国。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向苏联发动了突然地全面进攻。
②讨论:德国突袭苏联标志着什么?板书“巴巴罗萨计划”
③总结:标志着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张。
④出示图片。
⑤讲述: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神话。
4、“虎!虎!虎!”
①讲述:法西斯在欧洲的扩张,刺激了日本的野心。
1941年12月7日,日本特遣舰队按照“虎!虎!虎!”的行动代号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军在几个小时内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使其丧失战斗力达半年之久。
②出示视频(日本偷袭珍珠港)。
③讨论:日本偷袭珍珠港有什么影响?(出示课件)
下面我们看各国的反应,想一想如下问题。
生回答
④总结:一是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
二是震惊了美国朝野,美国决定对日宣战。
三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到达最大规模。
法西斯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英美等过先后放弃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
为了共同的目的,被侵略的国家日益走向联合,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小结本课:教师出示图表
拓展延伸: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人类追求和平的步伐仍然在继续,以史为鉴,请你设计一条呼吁和平的宣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