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知识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名词解释集锦二

合集下载

药理学名词解释 (2)

药理学名词解释 (2)

药理名词解释1、离子障(ion trapping):绝大多数药物均为弱酸性或弱碱性电解质,在体液内均不同程度的解离。

分子状态的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状态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脂质层的现象。

2、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

3、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

4、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

5、肝药酶(非专一性酶):存在于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上可促进药物转化的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

6、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milination kinetics):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呈正比,也称线性动力学(linear kinetics)。

TD:大多数药物属于、比率恒定、半衰期=0.69/k。

7、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emilination kinetics):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也称非线性动力学(nonlinear kinetics)。

TD:少数药物属于、半衰期可变。

8、稳态浓度(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Css):等量等间隔连续多次给药,经4~5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称为~,亦称为坪值。

TD:消除药量与吸收药量相等、水平波动在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之间、坪值波动与每次剂量和给药间隔呈正比、达坪时间与半衰期呈正比、首剂加倍立即达坪。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科学。

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治疗作用:是指符合用药目的,并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的作用。

4.不良反应:是指上市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5.副作用: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6.毒性反应:是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7.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巴比妥类)8.变态反应:是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9.继发反应: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不良反应。

如二重感染。

※10.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细菌被杀灭,而耐药菌株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11.停药反应:是指患者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发生病情恶化的现象。

(苯妥英钠、可乐定)12.特异质反应:指少数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发生了改变。

13.依赖性: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强迫要求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其目的是感受药物的精神效应,或避免由于停药造成身体不适应。

14.最小有效量:是指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低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15.最大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效应强度随之增加。

但当效应增强到最大时,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增强。

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又称效能。

16.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

17.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死亡的药量。

18.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与ED50的比值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为治疗指数。

19.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

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

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转化和消除过程的科学,包括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方面。

下面是对药物代谢动力学中常见的几个名词的解释。

1. 吸收(Absorption):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

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可以通过测定血药浓度或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来评估。

2. 分布(Distribution):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药物可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其中受到脂溶性、蛋白结合等因素的影响。

3. 代谢(Metabolism):指药物在体内被生物机体的酶系统(尤其是肝脏酶)分解和转化的过程。

药物经过代谢后,可以变得更具活性或无活性,也可以转化为代谢产物,包括活性代谢物和无活性代谢物。

4. 代谢酶(Metabolic enzymes):是参与药物代谢反应的特殊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和其他药物代谢酶。

这些酶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方式,将药物转化为更易排泄的物质。

5. 代谢酶亚型(Metabolic enzyme subtype):指同一酶系统内的不同亚型,这些亚型在基因结构和催化特性上略有差异。

不同患者、种族和个体之间的代谢能力差异可能与代谢酶亚型的多样性有关。

6. 半衰期(Half-life):指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

半衰期是指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长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需较长时间才能消除。

7. 排泄(Excretion):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肾脏、肝脏、肺、肠道、皮肤等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其中肾脏是主要的排泄途径,通过尿液排泄的药物称为肾排药物。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对于新药开发、合理用药和药物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过程,可以帮助科学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导药物剂量的选择和给药方式的优化。

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

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

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
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一门学科,涉及到一系列特定的名词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
1. 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转化过程,通过代谢作用,药物可以被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或无活性代谢产物,以及被清除出体外。

2. 代谢酶:代谢酶是参与药物代谢反应的酶类蛋白,负责催化药物分子的转化。

常见的代谢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酶)和UDP-葡萄糖转移酶(UGT)等。

3. 代谢途径:代谢途径是药物在体内发生代谢反应的不同路径。

代谢途径可以是氧化、还原、水解、酯化、葡萄糖苷化等。

4. 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是药物代谢反应的终产物。

代谢产物可以是活性代谢产物,具有药理活性或毒性;也可以是无活性代谢产物,无药理作用或低药效。

5. 半衰期:药物的半衰期是指体内的半数药物浓度消失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通常用于衡量药物的清除速度和给药间隔。

6. 受体饱和:当药物在体内代谢酶的催化下发生代谢反应时,代谢酶可能会达到其最大催化能力。

当药物浓度超过代谢酶的饱和点时,药物的代谢速率将不再线性增加,而是逐渐趋于饱和。

这些名词和概念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药物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药理学必考的名词解释

药理学必考的名词解释

药理学必考的名词解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众多专业术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一些药理学必考的重要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发生的转变过程。

代谢能力可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性。

常见的代谢途径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甲基化等。

肝脏是药物主要的代谢器官,肾脏也参与药物代谢的一部分。

二、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药物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对生物体的作用。

药物的吸收速度、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都是动力学的研究对象。

三、药效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效应和作用机制。

它关注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作用位点以及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药效学的研究对于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四、药物互作药物互作是指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产生的相互影响或相互加强作用的现象。

药物互作可以使药物的效果增强或减弱,也可以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相互配伍和合理搭配。

五、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指使用药物后所引起的不利效应或不良事件。

不良反应可能是药物的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也可能是患者对药物成分的过敏反应。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机制,有助于合理用药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六、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安全性评价是通过研究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毒性、不良反应、耐受性等方面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它对新药的研发和上市以及现有药物的使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评价合格的药物安全性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七、药物信效学药物信效学是评价药物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学科。

它注重将药物的药效学和临床试验的信息对接,探索药物与人体的相互关系。

通过信效学的研究,可以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和预防、减轻疾病的能力。

总结:本文介绍了药理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及其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2.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理学即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即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

3.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又称药动学。

4.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5. 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

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

6. 代谢:药物作为一种异物进入体内后,机体要动员各种机制使药物从体内消除,代谢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

7. 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尿排泄,其次经粪排泄。

挥发性药物主要经肺随呼出气体排泄。

药物的汗液和乳汁排泄也是药物的排泄途径。

8. 离子障:不论弱酸性或强碱性药物的pKa都是该药在溶液中50%离子化时的PH值,各药有其固定的pKa值。

当与pH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浓度比值以指数值相应变化。

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一侧,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

(书上暂时未找到,来自百度)9. 首关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百度)10. 药酶诱导剂:凡能诱导药酶活性增加或加速药酶合成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

11. 药酶抑制剂:一种能抑制某种酶活性的化学物质。

它通过控制某种酶的活性,来调节或阻抑某些代谢过程,还可抑制耐药性细菌的钝化酶,故可用于某些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12. 干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干肠循环。

药物代谢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药物代谢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药物代谢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1. 药物代谢学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代谢学术语的解释: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代谢学术语的解释:- 代谢酶: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类物质。

代谢酶: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类物质。

- CYP酶:一类常见的代谢酶,包括CYP3A4、CYP2D6等亚型,将药物转化为更容易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

CYP酶:一类常见的代谢酶,包括CYP3A4、CYP2D6等亚型,将药物转化为更容易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

- 药物代谢途径:药物代谢的不同途径,包括氧化、还原、羟基化等。

药物代谢途径:药物代谢的不同途径,包括氧化、还原、羟基化等。

- 一级代谢:药物在经过首次通过肝脏时发生的代谢。

一级代谢:药物在经过首次通过肝脏时发生的代谢。

- 二级代谢:药物在经过一级代谢后再次发生的代谢。

二级代谢:药物在经过一级代谢后再次发生的代谢。

- 代谢产物:药物经过代谢后形成的新化合物。

代谢产物:药物经过代谢后形成的新化合物。

2. 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动力学术语的解释: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动力学术语的解释:- 生物利用度:口服药物在体内吸收的程度和速度。

生物利用度:口服药物在体内吸收的程度和速度。

- 最大浓度(Cmax):药物在体内达到的最高浓度。

最大浓度(Cmax):药物在体内达到的最高浓度。

- 药物半衰期:药物在体内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药物半衰期:药物在体内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 清除率:单位时间内将药物从体内清除的能力。

清除率:单位时间内将药物从体内清除的能力。

- 药物分布体积:药物在体内分布的范围。

药物分布体积:药物在体内分布的范围。

- 药物排泄: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主要通过肾脏和肝脏完成。

药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药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3 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重要研讨机体对药物的感化及其感化纪律,解释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4 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研讨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更.6 不良反响:因为药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有些药物有多方面的感化,一些与治疗无关的感化有时会引起对病人晦气的反响.7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旌旗灯号传导的蛋白质,能辨认四周情况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资,起首与之联合,并经由过程中介的信息放大体系,触发后续的心理反响或药理效应.8 治疗指数:治疗指数(TI)= LD50/ED50半数致逝世量(LD50):50%的试验动物逝世亡时对应的剂量,半数有用量(ED50):50%的试验动物有用时对应的剂量.9 效价强度:效价即效价强度,是指药物达到必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平日以毫克计).10.1高兴药:凡能使机体心理生化功效加强的药物.10.2克制药:凡能引起功效运动削弱的药物.11.1冲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涵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联合冲动受体产生效应.11.2拮抗药:能与受体联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涵活性的物资.12 肝药酶:肝细胞的腻滑内质网脂质中的微粒体酶是药物代谢最重要的酶体系,称为“肝药酶”,影响药物的药效.13 生物运费用:药物制剂中的活性药物被全身运用的程度,包含进入全身血液轮回的剂量和速度.14 半衰期: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须要的时光.15 首过(关)效应:又称第一关卡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接收后,经门静脉到肝脏,有些药物在经由过程粘膜及肝脏时极易代谢灭活,在第一次经由过程肝脏时大部分被损坏,进入血液轮回的有用药量削减,药效降低的现象.17 耐受性:指药物中断多次运用于人体,其效应逐渐削弱,必须不竭地增长用量才干达到本来的效应.18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感化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感化就显著降低.19 协同感化:协同感化是指不合激素对统一心理效应都施展感化,从而达到加强效应的成果.20 反跳现象:长时光运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在症状根本掌握或临床治愈后忽然停药,由此造成的疾病逆转叫药物“反跳”现象. 21 化学治疗:对所有病原体,包含微生物.寄生虫,甚至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22 抗菌谱:系泛指一种或一类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所能克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类.属.种规模.23 二重沾染:又称反复沾染,系指在一种沾染的进程中又产生另一种微生物沾染,平日因为运用抗菌药物所诱发.24 胆碱危象:即新斯的明过量危象,多在一时用药过量后产生,除上述呼吸艰苦等症状外,另有乙酰胆碱蓄积过多症状:包含毒碱样中毒症状(吐逆.腹痛.腹泻.瞳孔缩小.多汗.流涎.气管渗出物增多.心率变慢等),烟碱样中毒症状(肌肉震颤.痉挛和压缩感等)以及中枢神经症状(焦炙.掉眠.精力错乱.意识不清.描搐.晕厥等).25 水杨酸反响:水杨酸样反响:系指水杨酸纳和乙酰水杨酸等引起的反响,当大剂量运用该类药物时,可消失头痛,眩晕,恶心,吐逆,耳鸣,视听减退,重者消失精力错乱,皮疹,出血等症状,称为水杨酸样反响.26 首剂现象:又称首剂分解征或首剂现象,系指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因为肌体对药物感化尚未顺应而引起不成耐受的强烈反响.27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指对处于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各期(G1.S.G2.M)或是休止期的细胞(C0期)均具有杀灭感化的药物.它们大多能与细胞中的DNA联合,阻断其复制.从而表示其杀伤细胞的感化.28 细胞周期特异性生物(CCSA):仅对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中某一期细胞有杀灭感化的药物.29 金鸡纳反响:轻者消失耳鸣.掉听.胃肠不适,轻微者右消失头痛.皮肤潮红.复视.羞光.视色障碍.谵妄.神志不清.精力掉常.31 完整冲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涵活性,能与受体联合产生最大效应.32 部分冲动剂:具有必定的亲和力但是内涵活性低,与受体联合之后只能产生较弱的效应.33 自动转运:某些物资(如Na+.K+)以细胞膜特异载体蛋白携带下,通细致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进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称为自动转运.自动转运的特色是:必须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须要能量.34 自动转运:包含单纯集中和易化集中两种情势. (1)单纯集中:指小分子脂溶性物资由高浓度的一侧通细致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进程.(2)易化集中: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资在特别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通细致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的进程.34 一级动力学清除:药物的清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单位时光内清除某恒定比例的药量.35 零级动力学清除:单位时光内清除向等量的药物,也称权衡清除动力学.36 房室模子:药物可按其在血浆清除的速度分成一室模子或二室模子的药物.(1)一室模子:是假定药物进入体轮回后在体内的散布是瞬即均衡的.(2)二室模子:是假定身材由一个中心室和一个周边室相衔接的模子,药物进入体轮回后,向中心室的散布是瞬即均衡的,但进入周边室则有一个散布进程,须经一准时光才干同中心室保持均衡.药理学名词解释1.副感化:因为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运用做治疗目标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响.2.治疗感化:凡相符用药目标或能达到防治疾病后果的感化.3.停药反响:是指忽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响.4.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己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5.毒性反响: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产生的伤害性反响,一般比较轻微.6.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运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迟钝性降低,也称抗药性.7.依附性:是在长期运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心理性的或是精力性的依附和需求,分心理依附性和精力依附性两种.8.成瘾性:是指运用某些药时产生欣快感,停药后会消失轻微的心理机能的杂乱和戒断症状.9.习惯性:中断用药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力上的依附性.10.受体向上调节:中断运用受体冲动药,使受体数量削减.11.受体向下调节:中断运用受体拮抗药会使受体数量增多.12.受体脱敏:是指在长期运用一种冲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冲动药的迟钝性和反响性降低的现象.13.受体增敏: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冲动药程度降低或长期运用拮抗药而造成.14.效能:在量反响中,中断增长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再中断上升,反应药物的内涵活性.15.效价(效应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响(一般采取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16.治疗指数:是指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用以暗示药物的安然性.17.化疗指数:是权衡化疗药物临床运用价值和安然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一般可用动物试验的LD50/ED50或LD5/ED95的比值暗示. 18.生物运费用:是指经由肝脏首关清除的药物能被接收进入体轮回的相对量和速度,用F暗示:F=A/D×100%.19.半衰期:平日指血浆半衰期,即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须要的时光.20.冲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涵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归并冲动受体而产生效应.21.拮抗药:能与受体联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涵活性(a=0)的药物.22.css:暗示稳态血药浓度(坪值),即按一级动力学清除的药物,在以恒速恒量给药后,经由5个半衰期后,给药速度与清除速度达到均衡,血药浓度处于稳固在必定程度的状况.23.首关清除:药物接收后经由过程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初次经由过程肝脏就产生转化,削减进入体轮回的量,又称首关效应. 24.肝肠轮回:被渗出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品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渗出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接收经肝脏进入血液轮回,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轮回.25.二重沾染:又称菌群瓜代症,指长期运用某种广谱抗生素,可使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均衡产生变更,迟钝菌被克制,耐药菌乘机大量滋生,造成新的沾染.26.抗菌后效应:将细菌吐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造就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准时光规模内(常以小时计)细菌滋生不克不及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生素后效应. 27.零级动力学:是指清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无关,一准时光清除必定量,即恒量清除.28.一级动力学:是指药物的清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成必定比例,即恒比清除.29.调节痉挛:当动眼神经高兴或运用拟胆碱药毛果芸喷鼻碱时,环状肌向瞳孔中间偏向压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长,从而使远处物体不克不及成像在视网膜上,故视远物时隐约不清,只合适视近物.30.调节麻木: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能使睫状肌松懈而退向外缘,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成扁平,其折光度降低,故不克不及快要距离物体清楚地成像于视网膜上,造成视近物隐约不清,只适于看远物,这一感化称为调节麻木.32.部分冲动药:是指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仅有较弱的效应力的药物.33.不良反响:凡与用药目标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苦楚的反响.34.pKa:是指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溶液中50%解离时的溶液PH 值.35.半数致逝世量:是指使试验动物半数逝世亡的剂量或浓度.36.表不雅散布容积: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散布达到均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散布时所需体液容积.37.停药分解征:接收药物治疗的病人在长期反复用药后忽然停药可产生停药症状.38.内涵拟交感活性:有些B受体阻断药具有部分冲动药的受体动力学特点.它们除有阻断B受体感化外,尚对B受体有部分冲动感化.39.冲动剂:即能与受体联合又有内涵活性的药物.40.早后除极:是指在完整复极之前的2或3相中产生的除极,重要由Ca2+内流增多所致.部分药理学名词解释PAE:(抗生素后效应)细菌和药物短暂接触后,药物浓度低于MIC或消掉,细菌发展仍然受到中断性克制的效应.PD50:抗沾染药呵护50%的动物免于逝世亡的剂量.化学治疗:是指用化学药物克制或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清除或缓解由他们所引起的疾病.抗菌药:由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及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抗菌谱:药物克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规模.抗菌活性:才能MIC:(最低抑菌浓度)可以或许克制造就基内细菌发展的最低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可以或许杀灭造就基内细菌发展的最低浓度.耐药性: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迟钝性降低甚至消掉.不良反响:与治疗无关的感化,有时会引起对病人的晦气的反响,与用药目标无关.冲动剂:既有亲和力又有内涵活性的药物.拮抗剂:对受体有亲和力,但没有内涵活性,联合后非但不产生生物效应,还使冲动剂不克不及与受体联合施展生物学感化.竞争性拮抗剂:拮抗剂与冲动剂竞争雷同的受体,可逆,与冲动剂合用效应取决与二者浓度,亲和力.非竞争性拮抗剂:不争取雷同的受体,但与受体联合后可妨害冲动剂与受体联合,不成逆.量效关系:药物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的大小或浓度高下成必定关系.量反响:在个别上反响的效应强度,并以数量的分级来暗示.效反响:在某一群体中,某一效应的消失,以阳性反响消失的频率或%暗示.LD50:半数致逝世量 ED50:半数有用量药峰浓度Cmax:用药后能达到的最高浓度,与剂量成正比.生物运费用:药物制剂被肌体接收的速度和接收的程度的一种器量.表不雅散布容积:药物散布在规模和程度的指标.T1/2:清除半衰期血药浓度降至一半所需时光.。

药物代谢动力学 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物代谢动力学 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转化的速率和机制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到药物在体内转化的各个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对于合理使用药物、开发新药以及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药效和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被转化成代谢产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来完成的,主要发生在肝脏中的细胞内。

药物代谢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相应代谢和非相应代谢。

相应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以一定比例被转化为代谢产物,而非相应代谢则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转化不受药物剂量的影响。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对于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和代谢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药物的功效和副作用。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可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提高药物的疗效。

此外,药物代谢动力学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导致药物的药效或毒性发生变化。

通过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我们可以预测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药物疗效的安全性。

总之,药物代谢动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药物的合理使用、药物治疗以及药物研发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为临床使用和研究提供基础和指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1)引言:介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和背景,说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性并阐述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2)正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2.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详细解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含义,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区分。

2.2 药物代谢过程:介绍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2.3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性:讨论药物代谢动力学在药物研发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药效学的优化和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等。

药理学中重要名词解释

药理学中重要名词解释

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又称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经过细胞组成的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pKa值: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弱碱性或弱酸性药物在溶液中50%离子化时的pH值。
离子障: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细胞膜,而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细胞膜的一侧,不易穿过细胞膜,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
半数最大效应浓度(EC 50):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
半数致死量(LD 50):能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半数中毒量(TD 50):能引起50%实验动物中毒的剂量。
效能:继续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上升称为效能(即最大效应)。
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
协同作用:指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以达到增加疗效的目的。
拮抗作用:指联合用药以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
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时直接发生理化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效。
快速耐受性:指药物在短时间内反复应用数次后,药效递减直至消失。
耐受性:指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可保持药效不减。
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以恒比消除,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药物半衰期与药物浓度高低无关,是恒定值,一次给药后,经过5个t1/2 体内药物已基本消除,每隔1个t1/2 给药一次,5个t1/2后可达稳态。
稳态血浓:每隔1个t1/2给药一次,剂量相等,则经过5 个t1/2后,消除的药量与进入体内的药量相等,即为稳态。
化学治疗:应用药物对病原体(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

药物代谢动力学考研及期末名词解释汇总

药物代谢动力学考研及期末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1.biomarkerbiomarker 生物标志物:是指那些可以表征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指标。

它常常是一些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相关性的生理生化指标,因为它们一方面可以作为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志,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药物药效的评价指标。

与药物作用密切相关的,基于药物作用机制的筛选,并经过严格验证的biomarker才能够发展成为替代终指标。

2.loading dose负荷剂量(Loading Dose):首次给药即可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剂量称为负荷剂量。

3.EMs and PMsEMs 和PMs :是指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

同一种属中不同个体间某一P450酶的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可以将个体代谢速度分为强代谢型EM或者弱代谢型PM。

强代谢型EMs代谢某种药物的酶的活性较强,代谢半衰期较短。

弱代谢型PMs代谢同种药物的酶活性较弱,因此药物的半衰期延长,会导致药物的药理作用甚至毒性反应作用时间延长,多剂量给药时易产生蓄积效应。

4.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群体药物动力学:是将药物动力学理论与统计模型结合起来而提出的一种药动学理论。

群体药物动力学可以将病人的个体特征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联系起来,并作为病人临床个体化给药的依据。

5. bio waiverbio waiver 生物豁免:生物豁免即免除仿制药品的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是针对速释固体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等)的仿制和剂型改革(如片剂改胶囊等)采用体外研究(如溶出度测试) 代替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的一种方法。

简答:1.PK-PD模型的分类。

①direct link vs indirect link 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②direct response vs indirect response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③hard link vs soft link 硬链接和软连接④time invariant vs time variant 时间非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①direct link vs indirect link 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直接连接:血药浓度与作用部位可以迅速达到动态平衡,无滞后现象。

药理学知识: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名词解释集锦二

药理学知识: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名词解释集锦二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理学中的重要知识。

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学习过程中,掌握下面药理学中的重要名词解释。

13.药物作用机制:通过药物的理化性质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产生药理效应发挥非特异性作用;作用于酶和受体如对受体的激动和拮抗;影响递质的释放和激素的分泌;影响自身活性物质;影响酶活性;影响离子通道等发挥特异性作用。

14.受体概念及受体的特性: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且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继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体内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也称第一信使。

15.受体的特性有: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高亲和力、结构专一性、立体选择性、区域分布性、亚细胞或分子特征、配体结合试验资料与药理活性相关性、生物体存在内源性配体。

16.受体类型:①按受体蛋白结构、信息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分为:含离子通道型的受体、G白偶联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等。

②按受体存在标准分:细胞膜受体、胞浆受体、胞核受体。

受体的调节:向下调节和向上调节、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

17.细胞信使:胞内信息的转导有C-蛋白、cAMP、肌醇磷脂、钙离子等。

激动剂与拮抗剂18.激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

19.部分激动剂: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与受体结合后只产生较弱的效应。

20.拮抗剂:与受体结合后非但不产生生物效应,却使激动剂不能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

21.拮抗参数(pA2):是指使激动药剂量加倍而效应维持不变所需的竞争性拮抗药摩尔浓度的负对数。

22.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相互竞争相同的受体的拮抗剂(其拮抗作用是可逆的)。

23.非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不争夺相同的受体,但与受体结合后可妨碍激动剂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使不断提高激动剂浓度也不能达到单独使用激动剂时的最大效应。

药理学名词解释(2)

药理学名词解释(2)

第 1 章药理学总论-绪言1、药理学 (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2、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

3、药物 (drug) :指能够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疗和治疗药疾病的化学物质。

4、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

5、售后调研 (postmarketing surnamics) :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连续进行的受试新药安全性有效性评论,在宽泛长久使用的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响,该期对最后确定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

第2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4 页1、首过效应 (first pass effect) :药物经过肠粘膜及肝脏时经过灭活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2、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药物制剂给药后此中能被汲取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份量及速度。

3、时量曲线 (time-concentration):药物在血浆的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所作的曲线。

4、半衰期 (half-time) :血浆药物浓度降落一半所需的时间。

5、房室观点 (compartment concept):按药物散布速度,以数学方法区分的药动学观点。

6、表观散布容积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散布达到均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

7、稳态血药浓度 (steady state of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C88) :属于一级动力学的药物,经恒速恒量给药后,血药浓度稳固在必定水平的状态。

8、一级除去动力学 (first 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每隔一段时间降到原药物浓度的必定比率。

药理学名词解释人卫第七版

药理学名词解释人卫第七版

药理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言1、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

3、再分布(redistribution):首先分布到血流量大的脑组织发挥作用,随后由于其脂溶性高又向血流量少的脂肪组织转移,以致病人迅速苏醒,这种现象称为药物在体内的~。

4、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

5、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milination kinetics):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呈正比,也称线性动力学(linear kinetics)。

TD:大多数药物属于、比率恒定、半衰期=0.69/k。

6、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emilination kinetics):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也称非线性动力学(nonlinear kinetics)。

TD:少数药物属于、半衰期可变。

7、稳态浓度(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Css):等量等间隔连续多次给药,经4~5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称为~,亦称为坪值。

TD:消除药量与吸收药量相等、水平波动在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之间、坪值波动与每次剂量和给药间隔呈正比、达坪时间与半衰期呈正比、首剂加倍立即达坪。

时间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

时间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

时间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时间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词解释导语:时间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注的是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与时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时间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对药物疗效和用药策略的重要性。

一、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经一系列生化转化作用,逐渐转变成代谢产物或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代谢的主要发生在肝脏及其他组织,其中肝脏是最主要的代谢器官。

药物代谢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药物的极性,使其易于排泄,同时减少药物的毒性。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与时间的关系。

它包括药物代谢的速率、速度常数、半衰期和清除率等参数的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对于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和预测药物的效果至关重要。

1. 药物代谢速率:药物代谢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被代谢的数量。

通常用药物消失的速度来表示,可以通过测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

药物代谢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差异、药物特性、饮食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2. 药物代谢速度常数:药物代谢速度常数是描述药物代谢速度的参数,表示单位时间内代谢的分数或百分比。

药物代谢速度常数可以用于推测药物代谢的速率,帮助确定用药策略和个体化药物剂量。

3. 药物半衰期:药物半衰期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在体内衰减到一半的时间。

半衰期较短的药物会更快地被代谢和排泄,对疗效的持续时间较短;而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则代谢和排泄较慢,对疗效的持续时间较长。

药物半衰期是衡量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的重要指标。

4. 药物清除率:药物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完全清除药物的量。

清除率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剂量的调整。

清除率受到肝脏和肾脏功能的影响,还可以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测定进行评估和预测。

三、时间药物代谢动力学在药物研发和用药策略中的重要性:时间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对于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药物代谢速率、速度常数、半衰期和清除率等参数,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的行为和效果,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2)

[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2)

• 弱酸药丙磺舒(pka=3.4)在胃液与血液之间简 单扩散的定量计算
胃(酸侧)
血(碱侧)
pH=a=1.4

1
物 [HA]
+

10(1.4-3.4) = 0.01
[ A ]
pH=b=7.4
[HA] [ A ]
1 + 10(7.4-3.4) = 10,000
总计 1.01(份)
总计
10.001(份)
高 生 物膜

2.载 体 转 运
(1)主动转运:
• 逆浓度差
• 耗能

• 需要载体
• 有饱和限速及竞争性抑制
(2)易化扩散:
低 物膜 高
二、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
(一)药物的解离度和体液的酸碱度
药物
解离型
非解离型
pKa pH
生物膜
非解离型
离子障(iontrapping)
分子状态(非解离型)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
CL=CL肾脏+CL肝脏+CL其它 CL=Vd·Ke 或 0.693·Vd/t1/2
或 CL=FD/AUC
三、表观分布容积: 指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 与血药浓度的比值(Vd或 V) Vd=D/C Vd非体内生理空间 意义:药代动力学参数
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血药浓度 越高,Vd越小反之,Vd越大。
(四)舌下给药: 由舌下静脉,不经肝脏 而直接进入体循环, 适 合经胃肠道吸收时易被 破坏或有明显首关消除 的药物。如硝酸甘油.
(五)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血药浓度; 静脉>肌注>皮下
二、分布(distribu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理学中的重要知识。

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学习过程中,掌握下面药理学中的重要名词解释。

13.药物作用机制:通过药物的理化性质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产生药理效应发挥非特异性作用;作用于酶和受体如对受体的激动和拮抗;影响递质的释放和激素的分泌;影响自身活性物质;影响酶活性;影响离子通道等发挥特异性作用。

14.受体概念及受体的特性: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且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继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体内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也称第一信使。

15.受体的特性有: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高亲和力、结构专一性、立体选择性、区域分布性、亚细胞或分子特征、配体结合试验资料与药理活性相关性、生物体存在内源性配体。

16.受体类型:①按受体蛋白结构、信息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分为:含离子通道型的受体、G白偶联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等。

②按受体存在标准分:细胞膜受体、胞浆受体、胞核受体。

受体的调节:向下调节和向上调节、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

17.细胞信使:胞内信息的转导有C-蛋白、cAMP、肌醇磷脂、钙离子等。

激动剂与拮抗剂
18.激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

19.部分激动剂: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与受体结合后只产生较弱的效应。

20.拮抗剂:与受体结合后非但不产生生物效应,却使激动剂不能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

21.拮抗参数(pA2):是指使激动药剂量加倍而效应维持不变所需的竞争性拮抗药摩尔浓度的负对数。

22.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相互竞争相同的受体的拮抗剂(其拮抗作用是可逆的)。

23.非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不争夺相同的受体,但与受体结合后可妨碍激动剂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使不断提高激动剂浓度也不能达到单独使用激动剂时的最大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