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禅定解脱

合集下载

三种选择一种解脱的方法

三种选择一种解脱的方法

三种选择一种解脱的方法解脱是指从困境、痛苦或压力中摆脱出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扰和痛苦,所以解脱方法也有很多种,包括心理和身体上的方法。

以下将介绍三种选择一种解脱的方法。

首先是修行方法。

修行是一种对内心和灵魂的提升和净化。

在不同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中,修行有着不同的具体方法,但其根本目标都是帮助人们解脱苦难,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例如,佛教强调通过觉察和明智的行动来解脱,修行包括打坐、念佛、禅定等。

而道教追求的是自然的无为而治,修行包括炼丹、炼性、以及作者的悟道等。

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修行都需要借助于禅修、瑜伽和冥想等方式来培养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其次是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是一种通过对个体心理过程的干预来帮助人们摆脱心理困扰的方法。

心理疗法可以通过面对面的咨询和讨论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问题和情感,并提供解决方法。

心理疗法一般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调整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来帮助解脱的方法,通过正向思维和积极行动来调整消极情绪和改变自我认知。

而精神分析疗法则通过研究个体潜意识中的欲望和焦虑等问题来帮助解脱,通过理解和认识这些潜意识问题来改变消极和痛苦的情绪状态。

最后是身体健康调节方法。

身体健康调节方法是通过调整身体状态来帮助人们解脱困境和痛苦。

身体健康对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态是解脱的前提之一。

身体健康调节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和休息调整等。

饮食调理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种类来保持身体健康,如合理搭配膳食、避免暴饮暴食等。

运动锻炼则是通过适度的运动来释放身体压力和消耗体内负面情绪,如慢跑、瑜伽等。

休息调整是通过适度的休息和放松来缓解身体疲劳和压力,如旅行、冥想等。

选择一种解脱的方法总是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倾向。

然而,在选择解脱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切实关注自己的内心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什么是开悟?

什么是开悟?

关于开悟的一点浅见一、关于开悟所谓开悟,即开佛知见,悟无生,在禅宗里面叫做破初参,破初关。

修行人通过长期甚深的禅定,或观修,彻底照破五蕴身心的假相,彻见一切所追求的,留住的,拥有的,所修所证的,所见之诸境界都是因缘假合的梦幻泡影,从来没有真正生过,也没有真正灭过,那个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本来面目,具足一切,清净无余,能生万法。

这时行人会彻底明心,局部见性,会见到自性的冰山一角,但还不是真正的自性,会明白,心妄起去修行,只不过是虚妄的造作,从此便成无事人。

开悟前是除贪嗔的虚妄造作,开悟后是随缘观照去习性,同时圆满智慧的过程,习性去除一分,法身圆满一分。

➢行人开悟破初参,断见惑,证我空,转七识末那识(恒常我执)为平等性智;➢进一步去除习性断思惑,破重关证法空,转六识意识(分别思虑)为妙观察智;➢通过服务众生,圆满智慧,去除根本无明,断尘沙惑破牢关,转八识阿赖耶识和前五识为大圆镜智和成所作智,证入非空非有的一真法界。

所谓证入亦是方便说,实无一法可证,一法可得,一果可成。

二、为什么要开悟?所谓小悟千千万,彻悟只有一次。

用六祖的话说就是:不论方便解脱,只论见性。

不管修行什么法,中观也好,止观也好,念咒也好,密宗也好,禅宗也好,动中禅也好,今生要成就,就要回到明心见性的路上来,如果没有见性,再究竟的法行人也会修成方便法,如果见性,再方便的法对行人来说反而修成了究竟法。

所以,历代祖师对未见性之前称谓盲修瞎练,都在感觉和境界里打转,因为方向不明确,一直在门外,无论再怎么用功,再怎么精进都无法解脱,而且很容易退失道心,自损慧命。

见性后,才算真正入门,道心才真正坚固,对法,对世间万事万物都不再有疑惑,会得到相对的大自在,这个时候修行才算正式开始。

三、彻悟时的特征1、贪、嗔之心彻底熄灭,不再复燃。

这个现象比较明显和强烈,当这个点到来时每个人都很清楚,明白,不需要任何人认证,自证自知。

就像行驶的汽车,突然没油发动机熄火,没有了驱动力,贪嗔没有了造作的源泉,妄心从此彻底熄灭,遍计烦恼消失,但因习性而产生的根本烦恼还在,所以车子还会习惯性的往前走一段距离才会停下。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略说(上)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略说(上)

宋代禅宗《⼗⽜图颂》略说(上)宋代禅宗《⼗⽜图颂》略说⼀、引⾔宋代以来,禅宗门下流传有诸多版本的《⼗⽜图颂》,也叫做《牧⽜图》,⽤来⽐拟禅者修⾏的过程。

其中,以宋代廓庵禅师之版本为开端,其影响也最为卓著,所述之修⾏次第,与禅宗见性之宗旨极为贴合。

据《住⿍洲梁⼭廓庵和尚⼗⽜图颂并序》记载,廓庵禅师是在宋代清居禅师《⼋⽜图》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幅图,⽽成为《⼗⽜图》,并⼀⼀拟出对应的偈颂和着语,成为《廓庵和尚⼗⽜图颂》流传于世。

廓庵禅师⽣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之间,是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随元静禅师之⾼徒,他的《⼗⽜图颂》为后世历代禅师及修⾏⼈所推崇,甚⾄被镌刻在了著名的⼤⾜⽯刻之宝顶⼭⽯刻群当中,⾄今已存世⼋百多年。

廓庵禅师的《⼗⽜图颂》在元代由⼀⼭⼀宁禅师(浙江临海⼈)携带并传授到了⽇本;近代,还由⽇本的铃⽊⼤拙推荐给了西⽅世界,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的《牧⽜图》版本。

到了明代,由于莲池⼤师作序与宣扬,另外⼀个《牧⽜图》版本,即出⾃普明寺的《普明禅师牧⽜图颂》(年代不详,据有关资料,⼤约也属于宋代),也开始付梓流传,并有许多明、清两代的禅师们做颂相和,影响也很⼤。

本⽂将对这两个版本的《⼗⽜图颂》予以简要介绍,并略说其基本含义。

⼆、“牧⽜”的含义及其溯源中国古代的所谓“禅师”,在南北朝时期,是指专注于禅修,并已经得到禅定与三昧的⾼僧,因此,当时是以“禅定”为“禅”。

到了唐代以后,由于六祖⼤师对于“见性成佛”的弘扬,逐渐演变成了以“明⼼见性”为“禅”,这才是“中国禅”的真正内容。

⽽“禅师”呢,从此以后,通常指的是已经明⼼见性的⾼僧。

⾄于在见性的同时,是否具有禅定与神通,则⼀概不论了。

这是有充分依据的,正如《六祖法宝坛经》当中,印宗法师问六祖:“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师回答:“指授即⽆,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之所以不论禅定、解脱,那是因为,⽆上禅门传佛⼼印,直指⼈⼼深处之本来⾯⽬,本来不乱,本来⾃在⽆拘,本来⾮⽣⾮灭,本来妙⽤⽆穷;对此只要能够充分认识明了,明⼼即是菩萨,就不必依赖于禅定,也不必另外寻找解脱了。

中国佛教禅宗发源地---黄梅

中国佛教禅宗发源地---黄梅

中国佛教禅宗发源地-------黄梅丛林兴衰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印度,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传入中国,东晋时传入黄梅。

东晋咸和年间(326—334),高僧支遁(204—366,陈留在今河南开开封市南)游历江南后,来黄梅蔡山首建江心寺和摘星楼,并在寺前栽种白梅一棵(世称“晋梅”,又称“二度梅”)。

东晋著名高僧慧远(334—416,佛教净土宗创始人)在主持庐山东林寺时,曾与大诗人陶渊明结友渡江北上,到黄梅创建张家湖柘林寺。

梁武帝时,印度高僧菩提流支来黄梅广福山董家城创建“菩提寺”,后卓锡于多云山广福寺。

不久印度高僧千见报宝掌和尚来黄梅紫云山创建道场,后人称为“老祖寺”。

佛教禅宗四祖道信继承三祖僧粲衣钵,于唐武德七年(624)春,来黄梅双峰山(亦称西山)创建“幽居寺”,现称“四祖寺”。

在道信住持下,修建殿堂阁楼达800多间,名胜古迹80多处,僧众一千多人,是当时中国佛教寺观规模最大、僧徒最多、香火最旺、声誉最高的名刹之一,也是全国首聚僧众集体定居传法,过团体生活,实行农禅双修的典范寺院。

历代有许多大德高僧、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中外游客,慕名前来浏览朝拜,并留下无数题额和诗篇。

禅宗五祖弘忍,承四祖道信衣钵于唐永徽五年(654),从西山来到东山,创建“禅定寺”,后名“东山寺”(亦称东山禅寺,现称五祖寺)。

在其极盛时期,修建殿堂楼阁达1000多间,僧徒1300多人,轰动华夏,“四方清益,日逾千计”,香火十分旺盛。

黄梅佛教最盛时期是唐、宋。

唐代全县各地大兴土木,立宇造像,出现“十里三座庙,无路不逢僧”的盛况。

全县有寺、庙、庵、堂、阁等约400座,(其中黄梅县城周围就有30多座),僧尼2000多人。

全县2.9万多人,约有2万人信奉佛教。

宋代,黄梅佛教又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南宋高宗赵构称帝,大力弘扬佛教,大光宝刹,黄梅庙宇亭阁,星罗棋布。

据统计,全县有大小寺庙500多座,僧尼3000多人,庙田、山林8万多亩,收藏佛经典籍3000多卷。

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禅思想

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禅思想

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禅思想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禅思想吴言生内容提要:“即心即佛”是大乘经典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禅宗内部普遍流行的思想。

在禅宗史上,马祖道一大师由于标举“即心即佛”而使得“即心即佛”进一步为禅门所重,引起了禅宗对其意义的长期探讨与追寻。

在马祖禅思想中,与“即心即佛”相联系的“非心非佛”,也同样引起了禅宗的高度重视。

本文通过对禅宗典籍中有关“即心即佛”的资料进行梳理,以期对宗门对“即心即佛”的禅体验作较为全面的了解。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梳理的方法,力图将“即心即佛”放在禅宗语境中予以审视,以禅宗文献的自身来“说明”其意义,以禅说禅。

关键词:马祖道一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见性成佛破除执著作者简介:吴言生,陕西师范大学佛教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禅学》主编一“即心即佛”的思想溯源1.大乘经典《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六十华严》卷十)《楞伽经》:“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马祖开示时称引《楞伽经》的这两句经文,见《景德传灯录》卷六。

圆悟克勤评论道:“‘马大师尝举《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乃云:‘诸人要识佛语心么?只尔如今语便是心,心便是佛,故云佛语心乃是宗也。

此宗无门乃是法门,古人太煞老婆,拖泥涉水。

若一举便透,犹较些子。

或穷研义理,卒摸索不著。

”’(《圆悟录》卷十五,参《圆悟录》卷十六、《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四)指出这两句出自《楞伽经》的,则有《碧岩录》卷二、《无门关序》、《宗镜录序》、《宗镜录》卷一、卷五十七、卷八十三、卷一百,《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等。

2.唐前禅者2—1.傅翕小b王铭》:“慕道真士,自观自心。

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心明识佛,晓了识心。

离心非佛,离佛非心。

非佛莫测,无所堪任。

执空滞寂,于此漂沉。

”(《善慧大士录》卷四《心。

王铭》,《景德传灯录》卷三十,《联灯会要》卷三十,《五灯会元》卷二,《禅门诸祖师偈颂》下之上,《居士分灯录》卷上)2—2.宝誌《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奢摩他”、“三摩地”、“毗婆舍那”是什么意思?

奢摩他”、“三摩地”、“毗婆舍那”是什么意思?

奢摩他”、“三摩地”、“毗婆舍那”是什么意思?1,“奢摩他”、“三摩地”、“毗婆舍那”是什么意思?在梵语中有七个名词皆被汉译为“定”,他们之间有细微的不同,但传统汉传佛教世界较不重视。

这七个名词分别为三摩地(samadhia)、三摩鉢底(Samapati)、三摩呬多(Sanmanita)、驮那演那(Dhyāna,⼜译为禅那)、奢摩他(Samatha)、现法安乐(Dadharma-sukhavihra)、质多医迦阿羯罗多(Citta-eka-agrat)等。

印度佛教认为,只要⼼不散乱,制⼼⼀处,都可以称为三昧。

在⼀切三昧境界中,佛教特别重视智慧与定⼒同等重要的⾊界四种禅定境界,⼜称禅那。

三昧主条⽬:三昧三昧(samadhi),或称三摩地,意为等持,只要⼼不散乱,专注于所缘境,皆可称为三摩地。

三摩鉢底(Samapati),意为等⾄,指⼼⾄平和之境,范围较三摩地为⼴,包含⼀切有⼼定、⽆⼼定、甚⾄⽚刻的定⼼。

三摩半那(samapduua)则指已⼊定中。

三摩呬多(Sanmanita),意为等引,指摄⼼⾄于安定平和之境。

禅那主条⽬:禅那禅那(Dhyāna),与三昧(samadhia,⼜译为定)基本上可视为同义词。

两者的分别在于,禅那的范围窄⽽定的范围宽。

禅那专指⾊界以上的四种禅境界,⽽欲界诸定因智慧狭⼩,不能称为禅。

因为佛陀与其弟⼦多以第四禅定⼒证⼊涅盘,所以第四禅⼜称根本定〈dhyana-maula〉。

奢摩他(samatha,⼜译为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意思是⽌、寂静、能灭等。

⽌息⼀切杂念、⽌息诸根恶不善法,所以能够熄灭⼀切散乱烦恼。

质多医迦阿羯罗多〈citta-eka-agrat〉,意为善⼼⼀境性。

以四禅为基础,远离妄想,⾝⼼寂灭,安住在现前的法乐之中,就是现法安乐〈dadharma-sukhavihra〉,或称现法乐住(drsta-dharma-sukha-vihara)。

禅定的层次主条⽬:四禅⼋定欲界禅定:凡夫、外道和⼩乘共修之禅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地定(未来禅)⾊界禅定:初禅(⼜名:离⽣喜乐定)第⼆禅第三禅第四禅⽆⾊界禅定空⽆边处定识⽆边处定⽆所有处定⾮想⾮⾮想处定灭尽定(⼜名灭受想定,需先断三?结,不共外道、凡夫)舍第七识的受、想⼼所(末那识)舍第六识(意识)可证得阿罗汉果(已证初果,且⾄少证初禅)禅定的种类法华⽞义卷四上记载禅可以分为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等三种禅。

《坛经》禅法解读

《坛经》禅法解读

《坛经》禅法解读相关推荐《坛经》禅法解读 中国佛教撰述中唯⼀被奉为经典的《坛经》,主要内容是禅宗六祖惠能⼤师于韶州⼤梵寺讲堂某次传法授戒的记录。

今存四种版本,学界⼀般认为皆经过后⼈的删添修改,虽然敦煌本出世最早,但传承不明,错字满篇,亦⾮原本。

从考据学和内容的双重⾓度看,笔者赞同净慧法师的意见,认为经北宋云门宗⼤禅师契嵩所校定的“曹溪古本”,⽂、义最为可取。

元代“德异本”被认为据此本刊印,⼀年后根据三种版本(包括德异本)改编的“宗宝本”,题名《六祖⼤师法宝坛经》,⽂字最繁,成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流⾏本。

《坛经》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所阐述的禅法——南宗禅的修习和教学⽅法,这种⽅法作为⼀种明⼼见性的技术,⾄今仍然具有实⽤性,对当今禅的修习和传扬,乃⾄⼼理学、⼼理治疗,能提供切实的启⽰。

从禅法的⾓度看,四种《坛经》版本的思想基本⼀致,可以说既反映出了惠能⼤师禅法的本⾯,⼜是经历代禅师印可修订的集体作品。

本⽂拟根据内容最丰富、最为流⾏的德宝本,对惠能⼤师的禅法作⼀现代解读,⼒图勾提出⼀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禅法体系。

南宗禅的基本⽅法是应机“随⽅解缚”,强调“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不建⽴刻板的修证阶次,与藏密极重“道次第”颇为不同。

但从《坛经》中,我们发现,对⼀般参禅者尤其是今天的参禅者来说,其实还是可以理出⼀个修学道次第的。

本⽂仿藏密之法,将《坛经》的修习道次第分为前⾏与正⾏两⼤步,第三步为禅的教学法。

前⾏——依⽌善知识、传⾹、 忏悔、发⼼、皈依、得正见,在⽣活中修⾏ 前⾏或加⾏,是正式修⾏的准备、前提,这是各种佛法修习道都须先具备的。

惠能⼤师所开创的南禅,其实也有前⾏、加⾏,不过因当时来参学者⼤多皆已学习经教、持戒修⾏乃⾄参禅多年,具备了前⾏加⾏,所以未像藏密那样制定⼀个千⼈⼀律的前⾏、加⾏法。

《坛经》所讲须备的前⾏、加⾏,有依⽌善知识、传五分法⾝⾹、⾏⽆相忏悔、发四弘誓愿、受⽆相三归戒、得正见、在⽣活中修⾏等内容,主要是在《忏悔第六》所说。

谈道教对佛教的影响

谈道教对佛教的影响

(原创)谈道教对佛教的影响道教,广义地说就是以"道"教化众生。

它以‚道‛为最高信仰,奉老子李耳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形成于东汉中叶,距今1800多年。

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

佛教,产生于印度,于晋代传入中国,属外来宗教本土化。

正是因为如此,为了能在中国站稳脚跟,就注定要接受中国文化对它的影响,使之中国化,并为广大中国人们所接受。

另一方面,中国人也会利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待和利用佛教。

而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对佛教的影响就是必然的事情。

一、在佛教传入初期,道教对佛教的影响。

佛教从传入中国的那一天开始,就与当时中国流行的神仙方术思想结合起来了。

《后汉书。

襄楷传》载:‚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

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屠。

‛袁宏《后汉纪》说‚浮屠,佛也。

西域天竺国有佛道焉。

佛者,汉言觉也,将以觉悟群生也。

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静。

佛长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而大济群生。

‛可见,当时的人们是把佛教与老黄道等量齐观的,主张的都是清虚、无为,而佛与神仙也别无二致。

甚至还有把佛教看作是老子所创的说法,‚或言老子入夷锹为浮屠。

‛初期佛教译经,也深受道教的影响.。

如《四十二章经》就‚与《太易》、《庄》、《老》相表里‛安世高译《安般守意经》释‚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为名,是清静无为也。

‛开创佛教本无宗的道安,以《老子》语解《般若经》:‚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所滞,滞在未有。

若宅心本无,则异想便息。

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

‛不难看出,这是源于老子‚无名末地之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

二、从南北朝到宋元时期,佛教处于一个发展与兴盛时期。

它与道教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但道教仍然对佛教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天台宗三祖的慧思,就大量吸收神仙方术思想。

在其所著《誓愿文》中说:‚今故人入山,忏悔修禅,学五通仙,求无上道,愿先成就五通神仙,然后乃学第六神通,受持释迦十二部经及十方佛。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壹十叁壹十叁佛法自六祖惠能大师在中国大起,六祖教化无量,留下《坛经》。

从六祖得法的有很多,最为出色的:南岳怀让,青原行思,永嘉玄觉,菏泽神会,南阳慧忠。

其中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的六祖法嗣。

根据达摩祖师,五祖基六祖的旨意。

衣钵不再传。

六祖下第一世(以后,以此类推,六祖下二世,三世。

)南岳怀让禅师,俗家姓杜,出生时有白气上属天,当时唐朝天子问太史主何吉凶,太史说:国之法器,不染世荣。

唐高宗遂下旨让金州太守前往慰问。

长到十岁时,只喜欢读佛教经典,年十五出家。

常感叹:大丈夫应“当为无为法。

”后来遇到修行同学坦然,就一起拜访嵩岳慧安禅师。

慧安禅师看出他的因缘在六祖,就让他到曹溪参拜六祖。

禅师既得法于六祖,(关于禅师开悟事迹,参见‘禅宗大师开悟诗’六祖一贴)又在六祖身边侍奉十五年,才到衡岳般若寺住持。

怀让禅师得法时,六祖曾对他说: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曾经预言,你的门下会出一匹壮马,将会踏破这个世界。

(即后来的马祖道一禅师)门下有一个小沙弥道一,经常专心坐禅。

阐释知道是法器,就问:你坐禅为了什么?道一答:为了做佛。

禅师就取来一块砖头,在道一面前就这石头磨。

道一奇怪,就问:师傅磨砖做什么?禅师说:磨镜子阿。

道一笑了:砖头怎能磨成镜子?怀让禅师就等他这一问,说:磨砖不成镜子,坐禅又怎能成佛呢?道一似有所悟:那么怎样才是佛?怀让禅师就问他:比如牛车不走了,你是用鞭子打牛还是打车?道一无语沉思。

禅师接着说:汝学坐禅,为学坐佛。

若学坐禅,禅非坐卧。

若学坐佛,佛非定相。

于无住法不应取舍,如若坐佛,即使杀佛。

若执坐相。

非达其理。

道一听到教诲,如饮醍醐。

礼拜了又问: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禅师说:你学心底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就像雨露。

因缘合和就可见道。

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道一自此开悟,心意超然,又侍奉禅师九年,佛法日益玄奥。

禅师有入室弟子六人,对弟子们印证说:汝等六人同证吾身,一人得吾眉,善威仪(指弟子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盼(指弟子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指弟子坦然-当年同学),一人得我鼻,善知气(指弟子神照),一人得我舌善谭说((指弟子严峻),一人得我心,善古今(指弟子道一)。

风动,幡动,心动

风动,幡动,心动

三祖见到二祖时说:望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二祖说:哪个把你束缚了呢?三祖说:没有人束缚我呀!二祖说:好,既然没有人束缚你,你又求什么解脱呢?三祖于是言下大悟。佛法是不二法门,有两样法就不是佛法。“唯此一真实,余二皆非真”。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且具足完满不欠分毫,还须要去修证吗?自性本不动摇,还需要去“定”吗?自性本自清净,还需去律范吗?自性本不生灭,还需要去解脱吗?所以祖师说: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既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金刚经》说:如来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2001年我在柏林禅寺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夜不能寐,以致不能继续读书而回到常住寺院,当时的一个好友门辉法师给我写过一封信,信中说:万境本闲,心自如如,这句话真是良药,此后的失眠毛病竟靠这句话好了起来。
一直说自己在修心,因为发生过无数事情让自己心神动荡,总是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让自己能够平静下来,如今想起想起“仁者心动”,想起“万境本闲”,忽然觉得:人,总要静下心来,净下心来。宽慰别人的时候,我经常说这样的话:“外面碧水蓝天,花开满山,这么美丽的季节里,居然有人会因为悲伤,而看不到任何风景,烦恼是不是自找的啊,抓紧出去逛逛……”说这句话时,此时的我停下手指的敲打,看着窗外的阴霾天气,忘记了原因,却记住了那句话和那副场景。
憨山大师看到这里就开悟了。大师在五台山修行时,由于风大,定不下来。妙峰禅师就对他说:境由心造,是你自己的心没有静下来啊,于是,憨山大师就在水涧旁坐下来禅修。久而久之,他就听不到流水的声音。再进一步,又听不到了风声、鸟声。为什么呢?一般人把一个一个的时间点连结起来,就能听能见,如果功夫专一,止在一个时间点上不动,就什么也听不见了。这里一起变化,那边宇宙也在变化。境与心是一种微妙的关系,是活的。憨山在这个时候想休息一下,出去走走,在走时,就感到风吹过来时,这个身体好像是空的,对风没有阻力,走到一个地方,忽然间一念脱落,就得定了。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心得感悟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心得感悟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心得感悟1.《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

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必须要受,该喝的蜜你必须要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我们知道易经里面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六十四卦的卦辞跟爻辞,所谓算命其实是易经将世间所有情况统一归纳到六十四卦中去,每一卦为一个情景,然后对号入座,将你对应到某一卦中,再去详细分析该卦的卦辞。

这里先强调一下,六十四卦中除了谦卦之外,其他六十三卦都有阴阳两面,也就是无所谓好无所谓坏,因为物极必反,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去定。

先看一下六十四卦的由来,古云,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两仪生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生八卦(天,风,火,泽,地,雷,水,山),八卦再演绎成六十四卦,其实就相当于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分析每一个卦都应该将它分为上卦跟下卦两部分来看,例如乾卦,上下皆为天,为纯阳之卦,坤卦则为纯阴,但谦卦却是上卦为地,下卦为山,这就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想象一下为什么了,可以任意发挥,但是要能自圆其说,所以说为什么找不同的人算命算出来可能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可能算命先生会根据你的表述来判别,然后强硬地塞入卦辞里面,以示这是古人说的,来增强说服力。

很多卦其实都很有哲理,例如坤卦,未济卦,既济卦,咸卦,丰卦等等,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一阴一阳,亦阳亦阴,阳中含有阴,阴中亦含有阳,看着自己的手就想到了阴阳说,有时想想也不无道理,阴不能缺少阳,而阳亦不能缺少阴存在,就像大拇指与四个手指一样,一奇一偶,一阳一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人生来其实就已经于已经相关。

从《易经》里,我也学会了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顺应规律,一切不需要强求,也不必着急。

该来的必然要来,该去的终究要去。

比如生命,比如四季。

斗转星移,周而复始,交替而已,变化而已,轮回而已,用一个字来总结,就是--易。

皮浪主义

皮浪主义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怀疑派:皮浪主义皮浪认为,万物一致而不可分别,因此,我们既不能从我们的感觉也不能从我们的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还是假的。

所以我们不应当相信它们,而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

皮浪的口号是:“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

”“悬搁”的意思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皮浪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

皮浪声称,事物都同样是没有差别的、不可测定的不可判别的。

由于这一原因,我们的感觉和意见都不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因此,我们一点也不能相信它们,而应该无意见、不介入、不动摇,对任何一个东西都说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同为是和非,又不同为是和非。

真正采取这种态度的结果首先是沉默,然后是没有任何烦恼。

皮浪主义认为,哲学的目的是获得安宁,而安宁由悬而不决、不作判断而来。

如同当时的其他哲学派别一样,怀疑论的最终目的也是寻求幸福,也是要达到不动心或宁静的心境。

恩披里柯指出,怀疑论的起因是希望获得安宁。

在各种相互矛盾的事物中做出判断,必然会引起争论,使心灵不得安宁。

无论什么样的判断,都会引起困惑,因为“对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因此,只有悬搁判断,才能避免争论和困惑。

皮浪也说:“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

”“悬搁”不仅是一种认识论的态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皮浪的怀疑论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皮浪所说的“不动心”指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完全消极的状态,既无思想和情感的冲动,又无积极的作为,另一种是随遇而安的心境。

“不做任何决定,悬搁判断”【原文】1.“万物一致而不可分别。

因此我们既不能从我们的感觉也不能从我们的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者是假的,所以我们不应当相信它们而是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

不应作任何判断,对任何一件事物都说它既不不存在,也不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而也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

”2.它既不是这样的,也不是那样的,也不是这样和那样的。

心本无生因境有

心本无生因境有

心本无生因境有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当下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

※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加嘴,莫生异见,总不出汝心。

※云何识自心?如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有相貌,亦无方所,亦无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

※你的微笑也是佛性作用,行住坐卧不离汝性,忧悲苦恼不离汝性,乃至慈悲喜舍亦不离汝性,珍重!※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异,即心即佛,若离于心,更别无佛。

※但无生死烦恼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故佛言:佛说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若欲无境,当空其心;心空境空,自性现前。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五蕴如梦无自性,响、影、焰幻化无自性。

若法无自性,是法无相,是法一相,若法无相,所谓无相。

※众生及诸法,非以入无余涅槃时乃空,从本以来常空。

※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

※六凡不离心,四圣不离心,离心无凡,离心无圣,凡圣空寂故。

※人生一念受一身,百念受百身,千念受千身。

※如来劝人称念佛号,正摄伏一切妄念归于一念,念至一念不起,自然证见阿弥陀佛。

※本来法本净,因昧分别起,念念不昧时,心心从此止。

※以相取相,都成幻妄;以真求真,转见不亲。

※本来非末初,那得有终始;示语参玄人,应参本来底;吾今本本来,一口吞生死。

※妙性圆明,如如不动;触处相逢,是何面孔!※触境不随境流,世事何须更厌;若也别作别为,必也堕坑落堑。

※诸佛众生,本无异相,只缘迷悟,见有差殊;迷时本体不曾迷,悟时本体不曾悟,迷悟都不干本体之事。

※发大勇猛精进心,莫问会与不会,见性不见性;但只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靠著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究竟必登涅槃彼岸。

※念佛不离心,日日时时,不要放舍,绵绵密密,如鸡抱卵,常教暖气相接,即是净念相继,更加智照,则知净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修进功夫。

禅定解脱的原理

禅定解脱的原理

禅定解脱的原理禅定解脱的原理是基于佛教的思想体系和修行方法而建立的。

在佛教中,解脱意味着从世俗的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以及对生死轮回的解脱。

禅定则是佛教修行的方式之一,通过禅定可以获得解脱。

以下是禅定解脱的原理:1. 禅定修行禅定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通过专注和冥想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禅定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摆脱世俗的烦恼和杂念,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禅定的修行需要通过不断地修炼,提高专注力和冥想的能力,最终达到拥有稳定的内心和智慧的境界。

2. 对无常的觉悟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无常深刻觉悟。

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包括生老病死和世间的一切烦恼和苦难。

当人们对无常有了深刻的觉悟之后,就能摆脱对世俗欲望的执着和執著,实现内心的解脱。

3. 对苦的觉悟佛教教导人们要对苦的本质有深刻的觉悟。

生命中的苦难和不如意都是无法避免的,人们常常因为对苦的回避和逃避而使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

通过对苦的觉悟,人们可以摆脱对苦的执着,达到心灵的解脱。

4. 对无我的觉悟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无我的观念有深刻的觉悟。

人们常常因为对自我的执着和執著而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和苦难之中。

通过深刻的无我的觉悟,人们可以摆脱对自我的执着,达到心灵的解脱。

5. 禅定与般若智慧禅定和般若智慧是佛教修行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禅定修行需要通过专注和冥想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般若智慧则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觉悟而获得的智慧。

禅定与般若智慧相辅相成,通过禅定修行可以培养出般若智慧,而般若智慧则可以指导禅定的修行,最终达到心灵的解脱。

6. 缘起空性佛教的缘起空性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和空性的,没有永恒的自体实体。

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没有永恒不变的自体实体,一切都是空的。

通过对缘起空性的理解和觉悟,可以摆脱对事物的执着和執著,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7. 反思与觉察禅定解脱的原理还包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与觉察。

人们需要通过反思和觉察来觉知自己内心的执着和烦恼,以此来寻求内心的解脱和平静。

唯论见性

唯论见性

唯论见性六祖说“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这是禅宗顿悟法门的根本特征。

为什么?我们看看六祖为印宗法师的讲解:“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

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这就是说,禅定解脱是二法,有禅定即有散乱,有解脱即有束缚。

自性即佛性,非定非乱,也无有束缚,这才是佛法的不二法门。

自性能知能觉,是真菩提;自性不生不灭,是无寿之寿;自性不垢不净,是真清净;自性无为无不为,是真作为,自性无妄啊!明心见性是佛法的不二法门,是无上正法。

一禅的起源禅的起源,应当追溯到释迦牟尼睹明星悟道这一禅宗第一公案。

释迦牟尼,他的生平经历,正如举世皆知,出身于印度贵族阶级,家庭地位,历历可凭,不必另加衬托,就已极尽人世的光荣显赫了。

他父亲是国王,他本人为太子,这也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二千年来人所共知的事。

世俗的生活,他可以随心所欲,要什么有什么。

但他有烦恼,无法解脱。

这世人所共有的生、老、病、死,无时不在他心头萦绕。

想想目前所拥有的,转眼就会失去,哪么现在的拥有又有什么意义?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生,生存的意义何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从王宫里逃了出来,开始了他的参访求道的工作。

他到大雪山,也就是现在的喜马拉雅山,参访各处仙人,学习了禅定的修法。

他的禅定功夫可以达到第八层非想非非想处,这在当时修行界已经是最高的修为了。

但他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于是开始了六年苦行的生活,日食一粟!六年过去了,大道渺茫,身体却垮了。

他不想大道未得身先死,放弃了苦行,接受牧羊女的供养,调理好身体,来到尼连禅河,洗了一个澡。

好舒服的一个澡,把他六年来的积垢全部洗漱个干干净净。

于是,他来到菩提树下,发誓:不取得无上正觉,不起此坐!有说这一坐就是四十九天,也有说是七天。

行由·第十节-作文

行由·第十节-作文

行由·第十节佚名慧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

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

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

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一众骇然。

印宗延至上席,徵诘奥议,见慧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

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慧能曰:不敢。

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慧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慧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慧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

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议,犹如真金。

于是为慧能祝发,愿事为师。

慧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慧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

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

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慧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

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

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译文慧能后来到了曹溪,又被恶人寻找追逐,于是躲到四会,与猎人为伍以避难,一共过了十五年,经常随机给猎人们讲说佛法。

猎人们常让我看守捕获猎物的网罟,我每见到活猎物误入网罟,就放走它们。

每到吃饭的时候,我把素菜放在猎人们的肉锅里捎带煮熟。

有的人问我为什么不吃肉,我就回答:我只吃肉边的素菜。

慧能对于“禅、定”的创造性诠释与南宗禅教育方式的变革

慧能对于“禅、定”的创造性诠释与南宗禅教育方式的变革

慧能对于“禅、定”的创造性诠释与南宗禅教育方式的变革内容简介:慧能说:“吾所说法,不离自性。

”慧能本心自性为起点,对于禅定、定、坐禅等概念作了和传统不同的创造性诠释,并在此诠释的基础上,批判了北宗的不和大乘佛教精神的“禅定观”和教育方式,并创造了具有南宗禅特色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新时代。

关键词:禅定禅宗创造性诠释教育方式《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说法的记录,记录者是会能弟子法海等人。

慧能去世以后,《坛经》多有伪本流行,至元代,有德异、宗宝二僧,校订《坛经》,刊行于世,即为传本之《坛经》》除传本外,现还有敦煌本《坛经》传世。

笔者认为,传世文献的义理经过历史的筛滤,其义理价值往往要高于出土文献,因此本文所引皆为传本《坛经》。

在《坛经》中,慧能对丁•佛法的很多概念进行了创造性的全新诠释,比如对于禅定、定、坐禅、戒定慧都作了和传统不同的解释。

慧能从新途释的基础就是他对予“自性”的证悟,这使他能超越神秀等人源于“意识”思维和“住心观净”的见地,直接契合大乘佛法的精髓,并由此开创了具有南宗禅特色的教方式。

一、创造性的诠释的根源--说法不离自性慧能说:“吾所说法,不离自性。

”[1]他以本心自性为起点,随机设教,开创禅宗教育的新面貌。

那么,什么是自性呢?据《坛经》记载,慧能于五祖讲解金刚经之时,大悟自性,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0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自性具有本商清静、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诸种体性。

慧能还明指茴性就是“含藏识”,即如来藏阿赖耶识。

他说:“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

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

” [2](《坛经付嘱品第十》)坛经的自性说这与大乘经典中的如来藏思想是一致的。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云:“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论禅定解脱、唯论见性
禅宗虽以禅名宗,但从其主旨而言,实际上并非以大乘佛教六度中的“禅那波罗蜜”为中心,而以“见性”为宗。

禅宗之禅,非“禅那”的简称,而专指“见性禅”。

《坛经》中,禅过六祖慧能说,其师弘忍“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明示其学不以禅定为宗。

慧能常称见性为“般若”。

般若属大乘佛教六度中的“般若波罗蜜”所摄。

这种般若,非指一般属知识范围内的智慧,据称即是佛心,亦即是佛内心的体验。

故禅宗中人又称自家为“佛心宗”。

《佛学大辞典》禅宗条说:“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则与其谓禅宗,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


禅宗以见性得慧为主旨,但见性得慧,亦不离禅定。

不过这种禅定,与小乘、大乘佛教从止入观的一般禅定不同,强调定慧一体,止观不二。

《坛经。

定慧品》即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

…….定慧一体,不是二。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按这种说法,则见性之时,其慧必在定心中,不过这种定有其特殊性,慧能名之为“般若三昧”、“一行三昧”、“一相三昧”,这几种三昧之名,都出自大乘佛经,大体皆以“系念法界”为门,契证真如为要,即《大乘起信论》所说“真如三昧”。

慧能所说三种三昧,就其哲学含义而言,实际上也都惟定心真如为中,未出大乘经中所说这类三昧的本义。

还过慧能直指真如为人的“本心”、“本性”、“自性”,本心、本性、自性即《起信论》所说:“心真如”,大乘佛经中所说“心性”,实际上与真如、法性同义。

就心性的实践意义及
契证的方法而言,慧能所说,较大乘佛经中所说真如三昧、一行三昧更为深入。

《坛经》解释本宗的禅定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

”由此而言,禅宗之禅,无疑不属禅定一类,不过不是一般的禅定,而是大乘佛教经论中“一行三昧”等的发挥和深化。

它与天台宗的“圆顿止观”,都可归入九种大禅中的“自性禅”。

禅宗南派中人为强调禅宗之禅与佛教一般禅定的不同,把佛教经论中所说诸禅定能称“如来禅”------即释迦牟尼口说的禅。

而本宗之禅称“祖师禅”------即达摩禅宗祖师“心传”的禅。

其实,“如来禅”本出于初期禅宗主要所依的《楞伽经》,原义为唯佛所内证的禅。

,用来称禅宗之禅,实际上最符合其本义,但禅宗中入团不重经论,对“如来禅”一语从字面上作了别解故称为教外别传。

禅宗南派之禅虽不拘坐禅的形式,但实修也多以坐禅为主,后来发展到参究、看话禅、默照禅,也未曾离佛教禅定摄心入定的通途。

参禅过程中,也往往深入四禅八定;即禅宗所标榜的“自性定”,也会出现身心上的气功效应。

禅宗之禅既属禅定的一种,虽然与现代各种气功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共通点,包括气功的内容。

对气功界所称“开慧”来说,禅宗之禅尤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坛经》为不少气功师所推崇。

“明心见性”是禅宗的中心口号,也为天台宗、华严宗、真言宗等大乘佛教宗派所共唱。

心指人心,“性”指不变不动的本性、共性或未被人的意识所掩盖、歪曲的“本来面目”。

…….修行,达到初
地菩萨位时,始能见性,实证真如,禅宗提出的当念见性成佛。

禅宗的这种“顿悟”说,在大乘佛教经中也可以找到根据。

…….
按禅宗著述中的说法,神秘的开悟、见性,在实践上相当简单,无非是教人离一切概念分别,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特殊心态下获得对自心的了悟。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禅宗开悟,粗略地说,乃是在“无意识”或“纯粹意识”下地直觉。

……..禅宗著述中对这种神秘经验的描述,大致不出空寂与了知两个方面。

空寂,指无任何要领,无时空、主观、自他、物我之别,无任何情绪,如《坛经》慧能偈所说:“本来无一物”。

又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

”了知,指这种无任何概念及情绪的空寂心,非如土石无知中,非同睡眠昏昧,而是“了了知常”、“昭昭灵灵”。

这种空寂寂照心境,对一般人来说确实神秘,但对参禅有素者来说,虽然未必有很多人实际体会,但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可能有的、或是禅宗人编造的。

…….知成佛之道,世界观、心理结构从而发生质变。

若保持这种超越了小我的绝对心,当然会超越一般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处事待人的态度会发生根本变化。

性为体,念为用,体用不二,故若见性之时,并非仅仅是沉沦于无意识的空白心境,而是心心念念,都成真如之用,所谓“一真一切真,万法自如如”(《坛经.行由品》)。

不妨随缘应物,办事用心,乃至日理万机。

对于彻悟者来说,主观客
观的对立完全打破,宇宙万物,都看作自己真心的显现,所谓“物物是,头头是”,我一不是真心妙用。

禅宗说一念之间顿然见性,仅属“悟”的范围,悟后还须“保任”,念念不迷失,达到“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坛经》的境地,才能真正称为“见性”或“见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