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1. 引言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实现生产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企业制定高效、科学的生产作业计划。
2. 生产作业计划的定义生产作业计划是根据产品的需求和生产资源的情况,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的详细计划。
它包括了生产任务的分配、生产工序的安排、生产资源的调配等内容,旨在实现生产目标,优化生产过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3.1 客观原则生产作业计划必须以客观的生产条件为依据,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工序,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3.2 综合原则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应综合考虑产品需求、生产资源、生产能力、人力资源等因素,利用资源最大化,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3.3 灵活原则生产作业计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便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4 可执行原则生产作业计划必须具备可执行性,要考虑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4.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步骤4.1 收集信息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生产信息,包括产品需求量、生产能力、生产资源情况等。
4.2 确定生产目标根据产品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能力,确定生产目标,包括生产数量、交货期限等。
4.3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确定的生产目标,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任务的分配、工序的安排、生产资源的调配等。
4.4 调整和完善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生产计划,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5 审核和批准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完成后,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注意事项5.1 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平衡在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平衡,既要能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又要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
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1. 目标和任务分析- 确定本次作业计划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完成时间、质量标准、成本预算等方面的要求。
2. 资源分配和调配- 分析车间所需的人力、设备、材料等资源,合理安排和调配,保障作业计划的顺利执行。
3. 作业流程设计- 制定车间作业的流程图,明确各个环节的关键节点和操作步骤,确保整个作业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4. 时间安排和进度控制- 制定作业的时间安排表,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重要节点的时间点等,加强进度监控,确保作业计划按时完成。
5. 质量管理和品质保障- 设立质量管理措施和标准,加强对作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的监控,确保作业产品质量达标。
6. 安全环保和风险管理- 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排除各种可能的风险和隐患,保障作业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7. 作业计划执行和评估- 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执行作业计划,记录和评估作业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指标,及时调整和完善计划,确保作业计划的有效执行。
8. 过程改进和总结- 结合作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过程改进和总结,不断提高作业计划的质量和效率,为以后的作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车间作业计划编制是指在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对车间内的具体作业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按质完成。
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到生产任务的复杂性、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广泛的外部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首先,在制定作业计划之前,需要对本次作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完成时间、质量标准、成本预算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目标和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本次作业计划的基本框架和范围,为后续作业的具体安排提供指导。
其次,对车间内的资源进行分配和调配,包括人力、设备、原材料和环境等方面。
在资源分配和调配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的可利用性、局限性和成本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调配资源,以充分保障作业计划的顺利执行。
在制定作业流程时,需要制定作业的流程图,明确各个环节的关键节点和操作步骤。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1. 引言生产作业计划是制造企业进行生产和物流运作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个确定性时间表,规定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资源的使用情况。
一个有效的生产作业计划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按时交付给客户。
2. 编制要求2.1 详细了解生产需求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之前,必须详细了解生产需求。
这包括了解产品数量、交付日期以及产品的特殊要求等。
只有准确了解了生产需求,才能合理安排生产作业计划。
2.2 分析生产能力与资源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进行详细分析。
这包括了解设备的产能、工人的技能水平、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以及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
通过分析生产能力与资源,可以确定生产作业计划的可行性,并做出合理的调度安排。
2.3 设定生产作业计划的时间范围生产作业计划的时间范围是指计划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段。
根据生产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时间范围。
时间范围应该充分考虑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动和调整。
2.4 制定生产计划流程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制定清晰的计划流程。
计划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生产需求、分析生产能力与资源、制定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排程、跟踪执行情况和进行调整等。
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应明确规定。
2.5 制定生产作业的优先级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制定生产作业的优先级。
优先级高的生产作业应优先安排,以确保重要订单的及时交付。
2.6 考虑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
比如设备故障、原材料短缺、人员调整等。
为应对这些风险,应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并在生产作业计划中进行合理的安排。
2.7 确定生产作业计划的监控指标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确定适当的监控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是生产效率、交付准时率、资源利用率等。
通过监控指标的设定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如何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如何编制生产作业计划1. 确定生产目标: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生产多少产品,或者是为了满足多少订单。
根据这些目标来确定生产的时间表和量产需求。
2. 了解生产资源:详细了解可用的生产资源,包括人力、物料、设备和工时等。
根据这些资源的状况来制定生产计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产出。
3. 分析生产流程:分析生产的具体流程,将生产过程进行细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装配和质检等环节。
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都得到充分考虑。
4. 确定生产顺序:根据生产流程和资源情况,确定生产的顺序和时间表。
确保不同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衔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延误。
5. 制定生产时间表:根据资源情况和生产顺序,制定生产的时间表,包括每个环节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最终的交付时间。
这样可以让每个环节的安排更加具体和可行。
6. 考虑风险因素: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原材料供应、设备故障和人力不足等。
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有相应的预案和解决方案。
7. 管理和跟踪生产进度:完成生产计划后,需要进行实时的生产进度跟踪和管理,确保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对于出现的偏差和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和解决,保证生产计划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编制生产作业计划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只有合理的生产计划,才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个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确保产品质量。
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下面将继续介绍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8. 优化生产流程: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
通过分析每个环节的效率和成本,找出瓶颈和不必要的环节,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9. 考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生产作业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1. 引言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规范工作流程,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生产作业计划是一种详细的工作安排,旨在明确生产工序、时间安排和资源分配,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包括目标、原则和步骤等内容。
2. 编制目标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和资源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
•保证产品质量:明确工序和工艺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
•规范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提高员工满意度: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3. 编制原则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确定优先级:根据生产工序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确定优先级,合理安排工作顺序。
•考虑资源限制:根据工序所需的人力、设备和材料等资源的可用性,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瓶颈。
•考虑风险因素: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如设备故障、材料短缺等,制定应对措施,并适时调整计划。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反馈信息,及时对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改进和优化计划。
4. 编制步骤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确定生产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的需求和目标,包括产品类型、数量、交货日期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考虑所需的生产资源和条件。
4.2 制定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的生产要求和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图。
明确每个工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
4.3 确定作业顺序和时间安排根据工艺流程图,确定每个工序的作业顺序和所需的时间。
考虑到资源的限制和优先级,合理安排作业顺序和时间。
4.4 分配资源根据每个工序所需的人力、设备和材料等资源的需求,提前准备好相应资源,并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
4.5 制定监控措施制定相应的监控措施,以监督和控制生产作业的进度和质量。
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审查和决策制度(5篇)
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审查和决策制度月生产作业计划是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分解和实施,是完成年度生产计划的基础和保证,根据生产管理的实际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月生产作业计划指标必须由上级主管科室下达。
2、每月矿生产计划安排前,各生产科室专人要会同生产单位主管负责人进行现场勘察下月生产作业位置。
3、矿井生产的各期计划,由生产技术科根据有关规定,组织人员编制。
4、呈报和下达年、季、月生产计划指标,要结合本矿实际情况,通过矿领导班子研究,矿长负责确定。
5、月度计划指标,应根据有关劳动定额,结合本矿具体接续情况编制提出,并组织有关人员审议后,由矿长确定。
6、一经确定的年度、季度、月度计划,由生产技术科负责编制表册,及时呈报,发至各有关科室。
7、生产月度作业计划,要在计划实施前____天下发。
8、各单位按照矿下达计划,要尽快研究制订出落实完成计划指标的方案和措施,并做好相应的传达、布置工作。
9、生产技术科负责落实矿井产量进尺、工程计划的生产组织和生产设备、材料、物资供应的安排和布置工作。
物资供应站按计划负责材料、物资的采购供应。
10、矿利用生产会、调度会和班前会形式,调度、平衡生产计划及指标的落实,主要由生产技术科向有关单位根据计划布置具体生产工作。
并及时分析、研究、总结旬、月生产组织、计划指标及有关布置工作的落实情况,汇报和提出下步打算要求。
11、各生产及有关科室,必须接受矿计划性工作指导,按矿领导、生产技术科和有关会议布置积极组织落实,完成矿和生产技术科布置下达的生产工作任务及有关指标。
12、会后根据生产单位建议计划和会上各方面意见进行作业图设计,确定可行的作业方案。
13、待月度验收图纸工作完成后,核算、调整后完成图纸绘制。
成图后由主管矿长审查并屡行汇签手续方可出图,____日前发给有关单位。
14、月生产计划图发出以后,生产单位必须按图纸要求的工程位置和采掘方法进行组织生产,有关单位必须按要求完成生产准备工作。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引言在现代制造业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成为了关键的工作。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包括确定生产任务、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资源,生产作业控制则涉及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以保证计划的顺利执行。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和生产作业控制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编制和控制的实用方法。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是制定生产任务并安排生产时间和资源的过程。
一个好的生产作业计划能够合理分配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是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流程:1. 确定生产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的目标和需求。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销售部门的预测,确定要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2. 评估可用资源根据生产需求评估可用资源的情况。
包括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和原材料等。
确保资源足够以满足生产需求,如有不够的情况,需要及时补充。
3.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包括生产任务的安排、生产时间的确定和所需资源的分配等。
4. 分解生产任务将生产计划分解成具体的生产任务。
生产任务可按产品种类、工序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5. 确定生产工序根据生产任务,确定具体的生产工序和工序之间的顺序。
这有助于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资源。
6. 安排生产时间根据生产任务的工序顺序和所需资源,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考虑到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7. 跟踪和调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跟踪生产任务的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进。
生产作业控制生产作业控制是保证生产作业计划顺利执行的过程,它涉及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调整。
合理的生产作业控制能够确保生产活动按计划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生产作业控制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1. 监控生产过程通过监控生产过程,实时获得生产情况。
这可以通过物理检查、数据收集和设备监控等手段实现。
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和问题,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1. 简介生产作业计划是一份包含详细生产过程、资源分配和时间安排的计划。
它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指南,用于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生产能力、员工技能、设备情况和物料供应等因素。
合理而有效的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从而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过程,包括计划的制定、任务分配、资源调配和监控等关键步骤。
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步骤2.1 制定计划目标和要求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计划的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生产任务的数量、质量标准、交付时间等。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可以帮助确定生产作业的规模和周期,为后续步骤提供指导。
2.2 分析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在制定计划之前,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生产能力包括设备能力、人力资源和生产工艺等方面。
资源情况包括原材料供应、设备可用性、人员技能等。
通过对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的分析,可以确定计划的可行性和制约因素,为后续的任务分配和资源调配提供依据。
2.3 分解任务和工序将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和工序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关键步骤。
任务的分解是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可执行的子任务。
每个子任务可以根据工序和所需资源来定义。
工序的分解是将每个子任务进一步划分为更具体的操作步骤。
每个工序需要定义所需的时间、人员和设备。
2.4 分配资源和时间根据任务和工序的分解,可以进行资源和时间的分配。
资源的分配包括人员、设备和物料的调配。
要确保每个工序所需的资源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
时间的分配包括每个工序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要确保整个生产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5 制定监控措施为了确保计划的执行和达成目标,需要制定监控措施来跟踪生产进展和识别潜在问题。
监控措施可以包括生产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进度的追踪和报告、问题的解决等。
通过有效的监控措施,可以及时调整计划,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
25 (1批)
4 100 20
60 (3批)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三、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三各层次:
厂级生产作业计划
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
日常生产派工
(一)在制品定额法
1。原理:通过在制品定额和实际结存量的差异来决定投入和产出的 数量,以消除这种差异,从而得出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
生产的企业。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某车间的投入提前期 = 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 + 该车间的生产周期 某车间的出产提前期 = 后车间的投入提前期 + 保险期
(2)前后车间批量不相等的情况
车间 毛坯 机加工 装配
批量 240 120 40
生产周期 20 50 30
间隔期 60 30 10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毛坯周期 保险期 1~240
-200 -1100 ----------
---2000 ----------
10200 42400 ---------
投入量
11500 44900 ----------
表3:某月份加工车间日历进度计划
零件件 号及名 称
计划出 产量 (件)
计划投 入量 (件)
项目
日历进度
1
2
3
4
…
计划
0 1 - 10200
因此,车间内部在制品的批数取决于T0/R和具体的投入出产日期。即: ① T0 < R ,月末可能有一批,也可能没有; ② T0 = R ,任何时间都有一批在制品; ③ T0 > R ,T0/R就是月末车间在制品的批数。
[车间之间] 也即库存在制品
Zmax = nd×Dst = nd× Ri = Qi Dst —— 库存天数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1. 引言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是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资源、控制生产进度和质量等方面,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以及优化生产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状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任务和生产资源。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步骤如下:2.1 确定生产目标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目标。
生产目标可以包括产量目标、交货期限、质量要求等。
只有明确了生产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生产计划。
2.2 分析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品需求量。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销售数据分析等方法来获取客观的市场需求信息。
2.3 确定生产能力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设备能力、人力资源等方面。
根据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2.4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可以按照产品、工序、时间等进行划分,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5 调配生产资源根据制定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资源的调配。
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原材料供应等方面。
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资源的协调和顺畅。
3. 生产作业控制生产作业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计划的执行进行监控和控制。
主要包括生产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资源协调等方面。
3.1 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控,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可以采用生产进度表、生产报表等方式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生产进度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3.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生产作业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制定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查流程,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
可以通过抽样检验、工艺控制、专业人员的质量检查等方式进行质量控制。
3.3 资源协调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源不足或者过剩的情况。
2024年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管理计划(二篇)
2024年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管理计划为确保生产任务在受控状态下按时按期完成任务,提高生产控制的综合管理能力,生产处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作业计划的编制与考核管理办法。
本标准由生产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和实施。
一、生产计划的编制1、生产处接到销售部门下达的市场销售计划后,生产处根据计划及预测计划,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2、编制生产计划的内容:包括产品计划、工艺装备计划和设备保养计划,明确品种、数量、规格、产值、入库日期。
3、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完成后,上报企管办审核、批准,然后分解计划到车间、工段。
4、车间接到生产处下达的生产作业计划有异议及看法,可在当日向生产处提出。
如无异议要根据车间设备及实际情况进行分解到工段及操作工人,并明确任务完成的时间和日期,并向生产处汇报落实计划的分解情况。
5、销售急需的计划外产品,可编制临时计划优先安排。
二、考核内容1、按时检查月计划、旬计划完成情况,查数量、质量、查影响生产的因素。
对当月计划质量数量完成不成任务的、又无特殊原因影响的,给予车间负责人一定的经济处罚;对连续二个月完不成任务的除给予经济处罚外,还需行政处罚;对连续三个月完不成任务的单位负责人,要予以调离岗位。
2、每月进行一次工装设备精度验证,查原始记录、查落实情况(由后方车间落实)。
3、各类报表是否真实,是否按时上报。
迟交处罚:表格迟交一天罚款____元;迟____天罚款____元;多次迟交者调离工作岗位。
4、文明生产、设备保养每周检查奖罚分明,机台设备检查一次不合格罚款____元,情况严重的罚款____元。
5、多方论证小组应针对产品的质量、成本、生产率制定持续改进的方案,各车间负责落实相应方案,生产处负责跟踪检查其落实情况。
6、与各部门的横向协调工作的主动性。
2024年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管理计划(二)一、编制计划1.明确目标:确定2024年的生产作业目标,包括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等。
确保目标具体、可实现和可衡量。
(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要求
(⽣产计划)⽣产作业计划编制要求⽣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1.⽬的和作⽤企业的⽣产计划确定后,为了便于组织执⾏,还要进⼀步编制⽣产作业计划。
企业的计划,应当是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既要做好长期规划,明确企业的发展⽅向,规划企业的战略⽬标和⽅针,⼜必须加强短期计划⼯作,使战略⽬标和⽅针得到贯彻落实。
⽣产作业计划就是企业短期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编制⽣产作业计划把企业的全年⽣产任务具体分配到各车间、⼯段、班组以⾄每个⼯作场地和⼯⼈,规定他们在⽉、旬、周、⽇以⾄轮班等具体⽣产任务,从⽽保证按品种、质量、数量、期限和成本完成企业的⽣产任务。
2.管理职责2.1企业市场营销部应根据产品销售订单及各⽚区要货的情况,于每⽉25⽇前编制出下⽉的产品销售计划,经部门主管审核签字及报总经理批准后,应于25⽇准时将计划发到⽣产计划部门。
2.2⽣产计划部门在每⽉25⽇接到销售计划后,应⽴即进⾏下⽉的⼚级⽣产作业计划编制,并于27⽇完成。
该计划经部门主管审核签字报总经理批准后,⽴即发送到物流管理部门、质量检验部门、成本控制部门、技术管理部门以及⽣产车间。
2.3各⽣产车间在每⽉27⽇接到⼚级⽣产作业计划后,应根据本车间的⽣产任务要求内容,编制车间⽣产作业计划,并于两天内完成,报⽣产作业部进⾏最后的统筹平衡检查,批准后正式实施。
2.4各职能部门在接到⽣产计划部门的⽣产作业计划后,应⽴即按⽣产任务内容的要求,进⾏技术、物资等⽅⾯的准备⼯作,为⽣产计划任务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
2.5企业主管⽣产技术的副总经理,应对⽣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和管理进⾏⼯作跟踪督察,加强对各部门间的⼯作协调和统⼀指挥。
3. 编制⽣产作业计划的⼯作内容3.1会同营销部门编制⽣产作业计划以及车间内部的⽣产作业计划,就是把企业的⽣产计划(⼀般是年度分季)具体分解为各⼚的⽣产作业计划(⼀般是按⽉编制),并进⼀步规定车间、⼯段、班组在短时期内(⽉、旬、周等)的具体⽣产任务。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管理办法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管理办法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并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本文就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编制计划的基本原则1. 明确目标:生产计划的编制应该以企业的整体目标为依据,即制定的每一个计划都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2. 确定优先级:企业需要根据生产需求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确定编制计划的优先级,保证关键节点的生产任务能够得到优先满足。
3. 合理安排时间:生产计划应该根据生产资源的数量和生产能力的水平,合理安排生产时间,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或产能过剩的情况。
4. 风险评估与备份计划:在编制生产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备份计划,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5. 信息共享与沟通:生产计划的编制应该充分考虑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保证各个部门的工作能够协调一致。
二、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步骤1. 客户需求分析:首先要分析客户需求,了解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和交货时间等要素,作为编制生产计划的基础。
2. 产能评估: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评估企业的产能,确定可用于生产的资源和设备。
3. 订单确认:与销售部门进行沟通,确认客户订单的数量和交货期限,以便根据订单需求进行计划编制。
4. 产能平衡:根据订单需求和产能情况,进行产能平衡,确保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客户需求和产能情况,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任务的数量、时间安排、工序流程等。
6. 计划审核与调整:生产计划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审核和调整,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生产计划的考核管理1. 绩效指标的设定:根据生产计划的目标,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包括交货时间、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
2. 数据收集与分析: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包括生产期间的各种指标数据,以评估计划执行情况。
3. 考核评估:根据收集的数据,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评估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1. 引言生产作业计划是制定生产过程中所需资源的详细规划,包括任务分配、生产时间、生产成本等内容。
编制一个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过程和注意事项。
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步骤2.1 确定生产目标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的目标和要求。
包括生产数量、生产周期、质量要求等等。
只有明确了生产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
2.2 任务分解将生产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并为每个任务分配资源。
根据任务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确定所需要的人力、设备、原材料等资源。
同时,合理分配任务的时间,确保任务的完成不会拖延整个生产进程。
2.3 制定时间表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关联性,制定生产时间表。
合理安排任务的顺序和时间,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生产能力的低效利用。
同时,还要考虑到生产线的平衡性,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过度负荷或空闲的情况。
2.4 风险评估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
例如,原材料供应不稳定、设备故障等等。
通过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
2.5 优化调整生产作业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或者调整需求。
因此,在编制计划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合理的调整空间,根据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
3.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注意事项3.1 确保信息准确性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信息,例如任务分配、资源需求、时间安排等。
这些信息必须准确可靠,否则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延误。
因此,在编制计划之前,要确保所使用的信息是准确的,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
3.2 合理利用资源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合理分配人力、设备、原材料等资源,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生产效率。
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3 与相关部门协调编制生产作业计划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密切合作和协调。
生产部门生产计划编制规定
生产部门生产计划编制规定1. 概述生产部门生产计划编制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合理调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旨在规范生产部门编制生产计划的流程和要求。
2. 编制责任生产计划的编制由生产部门负责,生产部门负责人担任计划编制的主要责任人。
生产部门的其他相关人员(例如生产主管、物料管理人员等)协助负责人完成计划编制的任务。
3. 计划编制流程3.1 确定编制周期根据企业的生产场景和需求,确定生产计划的编制周期,可以是每日、每周、每月等。
3.2 收集信息收集前一周期内生产情况、销售情况、供应链情况、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以及下一周期内的产品需求、原材料供应情况等。
3.3 数据分析和预测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结合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等因素,合理评估下一周期内的生产需求和计划产量。
3.4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预测结果,制定下一周期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时间、生产线次序等。
3.5 资源调度根据生产计划,调度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6 生产计划评审生产计划编制完成后,进行内部评审,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7 信息汇报和沟通将生产计划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如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确保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4. 编制要求4.1 准确性生产计划的编制应准确反映市场需求和资源供应情况,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生产计划策划。
4.2 合理性生产计划应根据企业可支配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合理调配,避免资源浪费和生产能力过载。
4.3 可行性生产计划必须具备可行性,考虑到生产设备的运行能力、人员配备、工艺流程等因素,确保计划能够成功实施。
4.4 灵活性生产计划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和资源供应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生产计划的及时更新。
5. 监督和改进生产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生产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控制引言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控制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编制流程以及控制方法。
一、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生产作业计划是根据企业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的计划。
它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时间、生产资源分配等内容。
生产作业计划不仅关系到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交货周期。
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流程1.确定生产任务:根据市场需求、销售订单等信息确定生产任务。
生产任务包括产品型号、数量、交货时间等要求。
2.分析生产能力:分析企业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人力、原材料等资源的可用性,制定生产计划的前提条件。
3.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包括生产工序、生产时间、生产数量、所需资源、工序间的先后顺序等。
4.分配生产任务:根据生产计划,将生产任务分配给各个生产环节。
确保每个环节能够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协调生产进度。
5.跟踪生产进度:通过生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及时跟踪生产进度。
如果出现偏差,需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或加强资源配置,确保生产进度达到预期。
6.总结经验教训: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生产作业计划。
持续改进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生产作业计划的控制方法1.预测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历史数据分析等方法,预测产品需求量。
根据需求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避免过剩或供不应求的情况发生。
2.合理安排生产能力:分析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资源。
充分发挥设备、人力资源的效益,确保生产计划的实施。
3.引入生产计划软件:利用现代化的生产计划软件,实现对生产作业计划的自动化管理。
通过软件的功能,及时调整计划和资源分配,提高生产计划编制和控制的效率。
4.制定生产绩效指标:制定科学的生产绩效指标,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对比实际生产情况和计划,找出偏差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审查和决策制度范本(四篇)
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审查和决策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本制度旨在规范和指导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审查和决策,确保生产作业的有序进行并提高生产效率。
二、编制原则1. 全面性原则: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应覆盖企业全年生产活动,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车间调度和产品交付等。
2. 可行性原则:年度生产作业计划要具备实施可行的特点,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生产能力,确保生产计划的完成。
3. 灵活性原则:年度生产作业计划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市场需求和生产变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编制步骤1. 信息收集:收集和汇总上一年度的生产数据和销售情况,包括生产产能、产品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情况等。
2. 目标设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确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的总体目标,包括生产产量、产品质量、交付时间等。
3. 分解计划:将总体目标逐级细化,制定月度、季度和年度的生产作业计划,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责任。
4. 资源配置:根据生产作业计划,评估企业资源情况,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支持生产计划的实施。
5. 完善细节:细化生产作业计划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工序,制定相应的专项计划,并确保与其他相关计划的协调一致。
四、审查流程1. 初稿编制:各部门根据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初稿,并提交给生产计划部门。
2. 内部审查:生产计划部门对初稿进行审查,包括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协调性等方面的评估。
3. 调整修改:根据内部审查的结果,对初稿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
4. 上级审批:完成调整和修改后,将最终版本的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提交给企业领导层进行审批。
五、决策制度1. 决策机构:企业领导层负责对年度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最终决策,包括批准计划、调整资源配置和制定激励措施等。
2. 决策依据:决策过程应参考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的可行性和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协调性等因素进行决策。
3. 决策执行:企业领导层根据决策结果,指导各部门按照年度生产作业计划进行生产活动,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生产作业计划书的编制
生产作业计划书的编制1. 引言生产作业计划书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文件之一,它是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生产能力,编制出来的一份详细计划,用于指导和安排生产作业的进行。
一个完善的生产作业计划书能够确保生产工序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并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书的编制过程和要点。
2. 生产作业计划书的编制目的生产作业计划书的编制目的在于:•确定生产计划的时间表,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分配生产任务,明确每个生产工序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控制生产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确保按时交付产品;•协调生产和供应链的关系,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及时供应。
3. 编制步骤和要点生产作业计划书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和要点:3.1 了解生产需求和生产能力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书之前,首先要了解企业的生产需求和生产能力。
了解生产需求包括产品种类、数量、交付时间等,而了解生产能力包括设备、人力、原材料等方面的情况。
在了解生产需求和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3.2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需求和生产能力的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包括以下要点:•生产任务:明确每个生产工序的任务内容和要求,分配生产资源;•生产时间:确定每个生产工序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制定生产进度表;•生产数量:确定每个生产工序的产量,确保与客户需求相匹配;•资源安排:根据生产任务和资源情况,合理安排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的使用;•进度控制:设定进度指标,监控生产进度,及时调整计划。
3.3 安排生产工序根据生产计划,安排每个生产工序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生产工序安排应包括以下要点:•工序描述:详细描述每个生产工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工序顺序:确定每个生产工序的顺序,遵循生产的逻辑流程;•工序时长:估计每个生产工序所需的时间,确保总时长与生产计划相符;•资源调配:分配所需的设备、人力和原材料,为每个生产工序提供必要的支持;•质量控制:确定每个生产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审查和决策制度
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审查和决策制度1. 简介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审查和决策流程,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2. 编制2.1 编制原则1.科学原则:生产计划必须符合生产技术规程、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等要求;2.合理原则:生产计划要以企业生产能力为基础,兼顾市场需求,合理分配生产任务;3.经济原则:生产计划要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2.2 编制程序1.确定生产目标: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行业市场状况,制定年度生产目标;2.确认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3.编制生产计划:依据生产计划要求,制定生产计划表,并根据生产单位的工艺流程图、设备配备情况和技术标准,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需要;4.汇总生产计划:将各生产单位的计划进行汇总,得出整个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5.填写年度生产计划申报表: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填写年度生产计划申报表;6.审核生产计划:对年度生产计划申报表进行审核,核实计划的合理性,确定是否需要修改。
3. 审查3.1 审查原则1.科学原则:审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等要求进行;2.规范原则:审查过程中要规范操作,遵守程序,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和经济性;3.公开原则:审查过程要公开透明,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形成多数人的共识。
3.2 审查程序1.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申报表,对计划进行逐一审查;2.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形成改正意见;3.将改正意见反馈给编制单位,要求其对计划进行修改;4.重新审核修改后的计划,直至审查无误。
4. 决策4.1 决策原则1.科学原则:决策过程必须符合生产技术规程、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等要求,保证计划的质量; 2.公平原则:决策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听取多方面意见和建议,形成多数人的共识; 3.领导决策原则:最终决策要由企业领导进行审定。
4.2 决策程序1.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申报表,对其进行整体审核,提出修改意见;2.编制单位完成修改后,重新提交计划,提交企业领导审定; 3.企业领导审定通过后,生产计划正式生效。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管理办法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管理办法一、背景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和考核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管理办法,以确保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目的1. 确保生产作业计划符合企业生产目标,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生产作业;2. 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避免生产计划的漏洞和失误;3. 完善生产作业考核机制,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计划编制管理1. 根据生产目标和需求,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并及时下发给相关人员;2. 生产作业计划应明确任务、时间、数量、质量等要求,并尽量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3. 针对特定生产任务,可以组织专门的会议或工作组进行计划编制;4.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应和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性;5. 针对长期生产计划,可以制定详细的年度、月度和周度计划,以确保整体生产目标的实现;6.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的意见。
四、计划考核管理1. 设立生产作业计划的考核指标,包括计划完成率、生产效率、质量指标等;2. 定期对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3. 对于计划完成率较低的生产任务,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4.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其进行认可和奖励;5. 建立生产作业计划考核档案,定期汇总和统计考核结果;6. 生产作业计划考核的结果可以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改进措施与总结1. 定期对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2. 根据评估和总结的结果,及时更新和完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管理办法;3. 加强对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考核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4. 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和考核管理机制;5.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在计划编制和考核过程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1 :6 60000
60000 ---------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序号
1 2 3
表2:某月份加工车间投入与出产计划任务
件号 名称
每台 件数
装配投入 需要量
库存定 额差额
外销量
出产量
01-051轴 02-034齿轮 ------------
1 4 ------
10400 41500 ------------
… … 31 … … 460 … … 408
… … 1796 … … 1696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二)提前期法(累计编号法)
多品种成批生产条件下,产品轮番上下场,不可能有稳定的在制品 数量,在制品变动不易掌握。但可以从产品完工期推算出各工艺阶段需 要投入和出产的日期,然后通过以期转化为量的方法,从期的衔接达到 量的衔接。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1。具体方法
(1)计算产品在各车间计划期末应达到的累计出产和投入的号数 ① 某车间出产累计号数 = 成品出产累计号数 + 该车间出产提前期定额×成品的平均日产量 ②某车间投入累计号数 = 成品出产累计号数 + 该车间投入提前期定额×成品平均日产量
(2)计算各车间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出产量和投入量 计划期车间出产(投入)量= 计划期末出产(投入)累计号数 -计划期初已出产(投入)累计号数
因此,车间内部在制品的批数取决于T0/R和具体的投入出产日期。即: ① T0 < R ,月末可能有一批,也可能没有; ② T0 = R ,任何时间都有一批在制品; ③ T0 > R ,T0/R就是月末车间在制品的批数。
[车间之间] 也即库存在制品
Zmax = nd×Dst = nd× Ri = Qi Dst —— 库存天数
批量。 (2)以期定量法
①统一规定为数不多的互为倍数的标准的生产间隔期(见下表) ②根据零件的价值、体积、工艺复杂度、生产周期等情况进行分类; ③根据生产间隔期和生产任务确定批量 (3)两者的结合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批类 日批 三日批 周批 旬批 半月批 月批 季批 半年批
标准生产间隔期表
生产间隔期(天) 批量(月产量)
2。具体方法:在制品定额法是按照反工艺顺序,从产品的最后一个 车间开始,逐渐向前推算。
(1)某车间的出产量 = 后车间投入量 + 该车间外销量 +(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库存半成品结存量)
(2)某车间的投入量 = 该车间出产量 + 该车间预计废品量 +(车间在制品定额-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1
1/24
3
1/8
6
1/4
8
1/3
12
1/2
24
1
72
3
144
6
每月批次 24 8 4 3 2 1
一季一次 半年一次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二)生产周期
1。定义:是指从原材料投入开始到成品出产为止的全部日历 时间(或工作日数)。
铸锻毛坯 生产周期
保 险 期
机械加工 生产周期
保 险 期
部件装配 生产周期
(4)生产任务的临时调整
(5)鼓励职工的劳动热情
5。生产控制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二)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
1。是建立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项重要手段。
(1)工人心中有数,干部的日常管理有了秩序; (2)保证了各部门和车间之间的衔接配合; (3)及时检查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保 险 期
总装、油 漆、包装 生产周期
保 险 期
毛坯周期 加工周期 部装周期 总装周期
产品生产周期 机械产品生产周期示意图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2。确定 (1)零件工序生产周期 Top = ( n×t0 / T效×S×K t )+ T准 n —— 批量 t0 —— 工序单件工时定额 T效 —— 日有效工作时间 K t —— 工时定额完成系数 T准 —— 工序准备结束时间 (2)零件工艺阶段的生产周期 To = ∑Topi·λ+ (m-1) ·td λ—— 平行系数 td —— 平均每道工序的间隔时间 m —— 工序数目 (3)产品的生产周期
Ri —— 前车间出产间隔期 Qi —— 前车间出产批量 Zst = Zmax / 2 = Qi / 2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件 全月 批
工
作
日
期末
号 任务 量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 在制品
1 100 50
50 (1批)
2 100 50
0
3 100 25
网络图的关键路线的长度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三)生产提前期
1。定义:指产品在各生产环节出产或投入的时间与成品出产时间
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有投入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两种。
2。制定:
(1)前后车间生产批量相等的情况
毛坯周期
保险期
机加工周期 保险期 装配周期
装配投入提前期 机加工出产提前期 机加工投入提前期 毛坯出产提前期 毛坯投入提前期
2。生产作业计划起着具体落实生产计划的作用。
(1)空间上 (2)时间上 (3)计划单位上细分生产任务
3。平衡试算更细致,有利于充分的利用生产能力。 4。是企业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确保了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 顺利实现。 5。是规定全体职工奋斗目标,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6。有利于实现均衡生产。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某车间的投入提前期 = 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 + 该车间的生产周期 某车间的出产提前期 = 后车间的投入提前期 + 保险期
(2)前后车间批量不相等的情况
车间 毛坯 机加工 装配
批量 240 120 40
生产周期 20 50 30
间隔期 60 30 10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毛坯周期 保险期 1~240
A: 1 :1 10000
10000 -------1000 600 10400 -------800 1000 10200 100 1800 600 11500 500 2000 3000 11000 800 400 300 11900
10000台
B: 1 :4 40000
40000 -------5000 3500 41500 2000 6000 7100 42400 1400 4500 340 44900 6100 10000 10000 51000 -------2500 1500 52000
(3)注意: ①反工艺顺序 ②最后车间出产量就是成品出产量,它与车间的半成品外销量
都是根据生产计划任务确定的。 ③车间预计废品量是按计划规定的废品率计算的。 ④期初库存半成品和在制品结存量一般由计划时实际结存量加
上计划时到期末的预计发生量确定。 (4)一般步骤: ①计算各车间投入和出产量(表1) ②编制各车间月度计划(表2) ③把月计划按月分配(表3)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1)以量定期法(经济批量法)
最小批量法和经济批量法
经济批量法是一种根据费用来确定合理批量的方法。
设备调整费用(Ca) 库存保管费用(Cb)
①年度设备调整费用
费
Ca = A × (N / Q)
用
A —— 每次设备调整费用
N —— 年产量 Q —— 批量
②年库存保管费用
Cb = (Q / 2) × C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流水线之间] 当供应流水线和需求流水线的节拍相等时,存在运输在 制品和保险在制品;节拍不等时,存在周转在制品和保险在制品。
(2)成批生产条件下,在制品定额的确定 [车间内部] 取决于产品生产的计划期末停留在车间内的产品的批数和 批量。具体来讲就是:
Zin = Q ×(T0/R) = nd×T0 nd —— 平均每日产量
[累计编号] 指从年初或从开始生产这种产品起,以成品出产的先后 顺序,为每一件产品编上一个累计号码。
[提前量] 在同一时间上,产品在某一生产环节上的累计编号,同成 品的出产累计号数相比,相差的号数。提前量的大小与提前期成正比,
即: 提前量 = 提前期×平均日产量 [提前期法] 根据预先制定的提前期,通过平均日产量转化为提前量, 从而得出同一时期产品在各生产环节上的提前量,来保证各车间之间数 量上的衔接的计划制定方法。
2。确定: (1)大量流水生产条件下,在制品定额的确定 [流水线内部] ①工艺在制品:流水线的各个工作地上正在进行加工和检验的在制品。 ②运输在制品:处于连续流水线的运输过程中或放置在运输装置上的 在制品。只在连续流水线上才计算。 ③周转在制品:在间断流水线上由于相邻两工序的生产率不同而形成 的在制品。 ④保险在制品:当流水线上某一工序发生意外时,为保证整个流水线 仍能正常工作而设置的在制品。
(一)批量和生产间隔期
1。概念
(1)批量: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或出产的数量。 (2)生产间隔期: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或零件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 (3)二者关系: 批量 = 生产间隔期 × 平均每日产量
2。确定
按照一定的生产间隔期和批量组织生产就是成批生产的节奏的均衡生产关系很大。
二、期量标准的制定
(一)期量标准的种类
1。品种单一的大量生产:节拍、批量、节奏、在制品占用 量定额、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等;
2。稳定的成批生产:批量、产品的投入与出产间隔期和提 前期、生产周期、在制品占用量定额等;
3。单件小批生产:生产周期、提前期等。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二、几个重要的期量标准的制定
-200 -1100 ----------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