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高校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教育学》精华复习资料
2018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精品复习资料
2018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精品复习资料;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美德即知识他的思想体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第一次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佩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赫尔巴特: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梅伊曼和拉伊(两伊):反对赫尔巴特的研究方法,提出实验教育学(1879年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是心理学的标志)泰勒:课程编制模式,目标模式,泰勒模式布鲁姆:三层目标即知识、情感、动作技能知识分为六类: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 1.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地消失,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2.学生的变化需要教师终身学习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传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现代:杜威、克伯屈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班级授课制)现代教育的三中心:学生、直接经验(活动课程)、活动中心(从做中学、探究法)根本分歧: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特点有(1)鲜明的阶级性(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年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2.个体心理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方面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4.动机的基础是各种需要。
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兴趣是需要具体体现。
5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情绪过程(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意志过程(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8意志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7.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8.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9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
包括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
9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多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13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13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 ,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5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7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2018年下教师资格证考试_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点整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1、孟子最早把“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教育”最早出现在《孟子 尽心上》2、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4、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10、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① 公平性、无阶级性 ② 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③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11、奴隶社会的教育(P6) 12、封建社会的教育(P7)1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①古代产生了学校②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存劳动相脱离③④1415、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简答备考):16、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17、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18、教育学的萌芽阶段① 《学记》——战国末期诞生,全世界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教学相长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只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长善救失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性原则“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循序渐进的原则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 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传承西周的“六艺”教育重视因材施教,运用的方法是:启发诱导强调学思并重,由此提出学习的四个基本环节:学、思、习、行 提出“庶、富、教” ③ 苏格拉底: 西方最早 启发式教学产婆术四步:讽刺—助产—归纳—定义① 教育的终身化 ② 教育的全民化③ 教育的民主化 ④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⑤教育的多元化④ 柏拉图: 《理想国》 重视早期教育 寓学习与游戏 ⑤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⑥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学习过程:模仿—理论—练习 19、教育学的创立阶段① 培根:首次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②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大学教学论》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 “泛智”教育,提出普及教育 ③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反对人为干预) 最早“发现了儿童” ④ 康德: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 ⑤ 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西方第一位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 ⑥ 洛克:《教育漫画》 白板说 绅士教育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⑦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德育),强调知、情、意的统一 20、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① 凯洛夫:《教育学》 ② 马卡连柯:《教育诗》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 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③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④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长 “在做中学” 学校即社会 教育无目的论⑤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理论 ⑥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⑦ 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倡导发现教学法⑧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⑨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⑩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活的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1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掌握学习理论212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①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简答备考)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②教育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三)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三)的全部内容。
习提纲(三)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第一节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概述Ⅰ、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①过渡性②闭锁性③社会性④动荡性Ⅱ、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①阶段性与连续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Ⅲ、中学生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概述(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①自我认识;②自我体验(自尊、自爱、自豪、自卑);③自我监控(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2)自我意识发展阶段①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3岁左右基本成熟。
②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3岁以后。
③心理自我(主观自我时期),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Ⅰ、中学生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1)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2)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3)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
(4)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Ⅱ、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初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是中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1)流体智力(液体智力):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
(对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认、记忆、理解;20岁以后到达顶峰,30岁后降低)(2)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Ⅲ、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①遗传与营养②早期经验③教育与教学④社会实践⑤主观努力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1)认知发展的机制同化: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完整版)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中世纪大学:指11~17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高等学府,为近代高等教育之滥觞。
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高等教育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好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高校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
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
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高校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一般分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
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全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学》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2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4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5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6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7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8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多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和现实性。
气质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映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9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人格10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11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12意识指能为人体多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14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5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资料总结(不含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总结第一章 高等教育的本质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 毛入学率<15% 大众化教育 15%-50% 普及化教育 >50%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0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15、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16、高等教育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始于唐代的书院(最早为717年建立的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则是中国另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
17、最早产生中世纪大学的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美国1636年的哈佛学院。
我国近代建立的大学有: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18、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而科学研究的大学中并没有找到存在的位置和理由。
19、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的柏林大学的创办。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学的概念三个层次:所有教育学科的总称(也称教育科学);课程的名称;教材的名称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现象, 教育事实, 教育规律, 教育问题▪教育现象:a.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b.教育现象包含教育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构成教育问题。
只有当教育现象引起人们注意并具有研究价值时,才构成教育问题。
学习负担过重制约个性发展减轻学习负担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教育事实: a. 教育事实是对现实教育活动物质方面的概括,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下产生的。
b. 教育问题以教育事实为基础,但教育事实本身不能构成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教育问题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教育问题: a. 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b.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c. 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孔子和《论语》《学记》“教学相长”、“不凌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知识是可教的美德是可教的▪柏拉图和《理想国》在“理想国”里,“神用不同的材料造出了”三种人:金子哲学家智慧银子军人勇敢正义钢铁农民和手工业者节制“理想国”实现的制度条件:a. 共产主义制度:废除私有财产,优生优育,取消家庭b.良好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认识善和真理。
▪亚里士多德及其“和谐发展与年龄分期问题”1. 《灵魂论》,人的灵魂: 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2.植物灵魂体育(0-7岁)动物灵魂情感道德教育(7-14岁)理性灵魂智育(14-21岁)▪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创世说,原罪说,赎罪说,审判说▪基督教的神学人生观:人类的罪恶源于欲望人应该放弃一切欲望▪基督教的儿童观:性恶论控制体罚▪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培养虔诚的教士和教徒▪基督教教育的内容:渗透神学色彩的文艺(二)教育学的创立▪ 1.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a.b.c.d.e.▪▪ 3.夸美纽斯a.《大教学论》: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2018年湖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全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阳。
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
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中世纪大学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
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
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简答题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与任务?性质: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
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一章第一节
社会学基础是教育学的又一理论基础,它为教育学提供了人类社会运行
的规律和机制,是理解和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
02
社会学基础的重要性
社会学基础对于教育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
深入了解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为教育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社会学视角。
03
常见的社会学基础
常见的社会学基础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等,这些社会
哲学基础对于教育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它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为教育政策制定 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常见的哲学基础
常见的哲学基础包括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存 在主义等,这些哲学流派对教育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的定义
心理学基础是教育学的又一重要理论基础,它为教育学提供了 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和机制,是理解和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心 理发展的重要工具。
教育学的实践应用
教育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 泛应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 生、设计课程和评估教育效果。
教育学的未来发展
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学将更加注重技术与教育 的融合,如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
个性化教育的探索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育学将进 一步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方法和模式。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目标
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掌握教育实践中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理解教育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关系; 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
02
教育学的定义与性质
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2018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1、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3、广义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4、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5、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6、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7、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8、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9、教育的起源:a、神话起源说——朱熹b、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c、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儿童无意识的模仿d、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10、教育的构成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11、教育媒介是指构建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1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3、教育功能分类:a、对象——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b、方向——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c、呈现形式——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14、教育的发展历程a、原始社会—原始性、局限性,简单的教育活动,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无阶级性b、古代社会—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c、古代中国——夏代:出现序、校,是学校的萌芽西周:学在官府,六艺春秋战国:稷下学宫两汉:太学魏晋南北朝:国子学、九品中正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隋唐:六学、二馆宋元明清:四书五经、八股文d、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以僧为师、e、古代埃及:文士学校、宫廷学校、以吏为师f、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g、中世纪西欧:教会教育、骑士教育h、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i、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汇总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汇总第一部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一、教育概述(重要程度:中)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育学概述(重要程度:高)(单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原理的学科。
三、教育目的(重要程度:高)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四、教育的基本规律(重要程度:高)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遗传素质和政治经济制度也对教育产生影响。
五、教育制度(重要程度:高)一个国家的学制建立需要考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要求、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人口发展状况、国家的文化传统以及国内外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等因素。
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程度:中。
单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等。
第二部分:中学课程一、课程概述(重要程度:低)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主要观点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编制(重要程度:高)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制的主要依据,教材编写的原则包括强调不同学科的特点、基础性、考虑社会现实和教育现状、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以及同一年级各学科和不同年级同一学科的衔接。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程度: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改革的要求包括实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科整合、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培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人才等。
第三部分:中学教学(重要)一、教学概述(重要程度:低)教学不仅仅是智育,还包括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二、教学过程(重要程度:低)教学过程中可以遵循的教学规律包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等。
二、教学过程及其原则与方法(重要)教学过程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重点整理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重点整理(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环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山东省2018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题库(800题)
一,单选题1.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A. 基础性B. 专业性C. 人文性D. 科学性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及其特殊性2.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
A. 主要目的B. 最高目的C. 主要目标D. 最高目标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及其特殊性3.高等教育从性质来看是一种()。
A. 高级教育B. 人文教育C. 科学教育D. 专业教育正确答案: D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及其特殊性4.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的一门()。
A. 交叉学科B. 综合学科C. 边缘学科D. 融合学科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的内涵5.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
A. 基础学科B. 分支学科C. 重点学科D. 理论学科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的内涵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A. 学者B. 高级技术型人才C. 高级专门人才D. 研究型人才正确答案: C知识点: 高等教育现象的特殊性7.下列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C. 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D.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正确答案: A知识点: 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8.()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A. 专才教育B. 通才教育C. 自由教育D. 高等教育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教育现象的特殊性9.高等教育层次不包括()。
A. 专科教育B. 本科教育C. 研究生教育D. 博士后教育正确答案: D知识点: 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任务10.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
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美洲正确答案: C知识点: 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11.大学生作为一种青年群体,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
作为青年亚文化,它具有()的特征。
A. 反主流文化B. 反多元文化C. 反传统文化D. 反校园文化正确答案: A知识点: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特殊性12.1978年,我国的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下半年高校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教育学》精华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
2、人们普遍把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有、。
4、年,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5、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发展制约。
6、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7、高等教育具有、、、、的文化功能。
8、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
9、高等教育的出现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创立的;春秋战国时期,创建于齐桓公年间的是当时唯一的官方学府;书院始于兴于;太学创办始于。
10、1810年洪堡在德国创办,提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11、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赠地学院运动,康乃尔、威斯康星大学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的功能。
12、指明了培养成什么人的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和。
13、是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14、教育目的的性质有和。
15、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
16、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7、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
18、个人本位观源于的“自由教育”理论。
19、提出“有教无类”、
提出“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主张。
20、英国西尔佛: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涵义。
21、瑞典胡森:教育平等包括、
、三个组成部分。
22、高等教育的效率反应了教育内部的
与的关系。
23、平等与效率是的关系。
24、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25、高等教育部门体现为、
和三个层次。
26、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一些西欧的。
27、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洪堡创办了。
28、我国规定学位分、和三级。
29、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等。
30、高校的管理模式:欧洲大陆模式(以为主),美国模式(以为主)。
31、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1989年后,我国实行。
32、高等教育应实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和“、、、”协调统一的发展战略。
33、双师型是指和。
34、高校教师的任务一是、二是、三是。
35、和是高校教育和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两个主要角色,也是整个高校内部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
36、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它是由、、、、构成的系统。
37、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教师、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过程。
是学生以所知为基础,、、、结合,、、、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38、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学习的、、增强。
39、狭义的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广义的则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
40、课程分类:
1 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还是客体上,分为和
2 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分为学科和
3 从层次结构上看,分为、以及
4 从选课形式上看,分为、和
5根据课程时数看,分为、、、型课程
6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划分为和
7 根据课程是否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的,分为和。
41、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42、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基本要
求):、、、、。
43、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44、就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传授与指导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5、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由捷克教育家在《大教学论》中提出(1632年)。
我国,1862年创办的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
优点:扩大规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学合作;缺点:单一,忽视学生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46、现代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47、法可以激发学生就所讨论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48、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
49、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实地描述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
50、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计划、教学过程进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
(评价过程)
51、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
(评价结果)
二、简答题
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3、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性作用。
4、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5、科技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6、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7、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8、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9、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10、高等教育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
11、各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层次特征。
12、各国招生制度的主要类型:
13、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
14、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15、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
16、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17、高校教师的结构。
18、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
19、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21、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
22、教学过程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23、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
24、大学教学原则。
25、实行学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26、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
27、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28、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
29、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别。
30、几种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31、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3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3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34、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三、论述题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2、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
3、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
4、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5、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要求。
6、结合课程设置实际,谈谈课程建设的意义?
7、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