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设绿色无锡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设绿色无锡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4.01•【字号】锡政发[2003]91号•【施行日期】2003.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设绿色无锡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锡政发[2003]91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建设绿色无锡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二00三年四月一日建设绿色无锡三年行动计划为落实无锡市十三届一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建设“绿色无锡”的工作目标,进一步优化我市生态和投资环境,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使我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全面实施“绿色无锡”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城乡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目标,构建城乡一体生态经济效益兼顾的现代城乡绿化体系,打造“绿色无锡”,创建园林城市,再现秀美山川,促进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全市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0万亩。
有林地面积达到12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3%提高到18%,林业产值年增加8%以上。
新增城市绿地1000公顷,城市绿地率达到36%,绿化覆盖率38%,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
二、总体布局总体布局是:以《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苏锡常都市圈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立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的实际,以主城区绿化为中心,以绿色通道、城郊块状绿地、环城绿带、太湖生态防护林以及市际隔离带建设为重点,各市(县)、区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公益林和成片速生丰产林、苗木花卉、经济林果等商品林基地建设为板块,形成放射状、圈层式、点、线、片、网相交融的城乡林业体系,重点实施十大工程。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 ppt课件
培育由沿江城镇发 展轴、沪宁城镇聚 合轴和澄锡宜城镇 发展轴组成的“两 横一纵”“干”字 型城镇发展轴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Wuxi City
市域城镇体系
城镇空间和等级规模
一 级 中 心 城市 ——无 锡 中心城
热烈欢迎 各位领导、专家 !
无锡市人民政府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2020)
2002年5月
规划编制过程
2001年1月,明确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 2001年3月,确定修编单位,进行准备工作 2001年4月,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正式启动
2001年4月5日,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动员会
2001年4月9日,无锡市城市规划工作及重点地区规划构思意见征询会 2001年4月—7月,规划项目组与无锡市规划局商讨规划初步方案,走访国内著名规划专家、设
计单位和管理部门 2001年6月27日,省规划院召开无锡总规专家咨询会 2001年7月31日,规划初步方案征询无锡建设系统意见 2001年8月1日,规划初步方案征询无锡各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2001年8月16日—17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召开总规专家咨询会
2001年12月4日,江苏省建设厅初审无锡总规纲要
市域城镇体系
市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九横四纵”的干线公路网络 “五横二纵”的轨道网络 “两横五纵”的内河干线航道网络 “一横一纵”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网
络
市域交通运输场站设施
无锡公路主枢纽 长江江阴港 无锡内河港 无锡新机场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Wuxi City
施统筹等内容,提出可行的规划对策 城市布局中用地的主要拓展方向和“一主一副四组团”的提法需进一步斟酌,主城
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无锡市人民政府第8号令
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正文:---------------------------------------------------------------------------------------------------------------------------------------------------- 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无锡市人民政府第8号令1992年5月1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江苏省实施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在无锡市行政区域内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办法》和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无锡市城市规划区包括中心城规划区、规划控制区和近郊规划区。
中心城规划区和规划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近郊规划区的具体范围为马山区,郊区在中心城规划区以外的部分,太湖风景名胜保护区的梅梁湖景区、蠡湖景区、锡惠景区、马山景区,水源保护区等。
江阴市、宜兴市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
第四条无锡市规划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是无锡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二)具体负责并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三)参与各县(市)属于国家和省、市批准的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可行性研究;(四)负责城市规划设计和测绘单位的资质审查,并对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勘察与测绘实行统一管理;(五)查处城市规划违法案件。
第五条各县(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受无锡市规划管理局的业务指导,主管辖区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崇安、北塘、南长、郊区、马山五个区规划管理部门业务上受市规划局领导,根据授权,分管各区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
(2011 年8 月26 日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制定2011 年9 月23 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以及相关城乡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发挥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优势,引导新兴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并符合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根据城乡规划工作的需要,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市、县级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城乡规划委员会为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审议、协调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重大事项。
城乡规划委员会的组成形式和议事制度由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六条市、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市、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派出机构,负责指定区域内城乡规划管理的具体工作。
镇人民政府依法做好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
发展和改革、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公安、民防、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市政和园林、城市管理、文化(文物)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鼓励开展城乡规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城乡规划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效能。
市、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国家、省有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城乡规划管理的实施性技术规定,向社会公布后实施。
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和修改第八条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市城市总体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构建一个卓越的湖滨城市——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简介(无锡市规划局)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市先后编制过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1980年开始编制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1986年,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于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从1993年开始,对总体规划再次进行修编;1996年5月上报国务院批准。
进入新的世纪,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经济建设面临着发展、提高、创新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迫切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依据。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城市化发展方针,结合区划调整,我市从去年4月开始,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编工作。
经专家咨询、纲要论证和公众评议,完成了规划成果。
5月19日,通过了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5月30日,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报省政府、国务院审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市区)和中心城三个层次。
市域为无锡市的行政区范围,含无锡市区、江阴市、宜兴市,面积4650平方千米;城市规划区(市区)包括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和新区,面积1658平方千米;中心城为无锡城市集中连片建设的地区,包括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新区的全部,锡山区的东亭、东北塘、查桥,及惠山区的堰桥、西漳、钱桥、藕塘、长安等8个镇的用地。
规划期限,近期为2001—2005年;远期为2006—2020年;远景为展望2050年,到本世纪中叶。
二、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现状(2000年)为159万人;近期(2005年)为170万人;远期(2020 年)为200万人。
用地规模,现状(2000年)为140平方千米;近期(2005年)为156平方千米;远期(2020年)为195平方千米。
三、城市发展方向南拓北展、东整西优。
(完整版)无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无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构筑无锡大旅游发展的新格局,实现无锡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依照《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编制《无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本规划是无锡市旅游发展的宏观指导性文件,辖区内各旅游区(点)在编制旅游开发和建设规划时,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结合无锡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以及旅游业“三大跨越”的目标要求,以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培育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及挖掘与形成无锡市特色文化为切入点,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突出太湖山水基础上的休闲度假、吴地文化的挖掘与利用和无锡城市功能旅游化三个重点方向,为无锡旅游业的发展和产业地位的提升创造坚实的基础.第3条规划基本原则1.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原则;2.保护与弘扬以古吴文化、近现代工商文化、吴地民俗文化与音乐艺术(包括地方名人)为主体的地方文化原则;3.以太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为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提高景观环境质量的度假环境营造原则;4.无锡旅游业的开发重点和时序与城市建设的总体发展阶段有机融合、城市功能与旅游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旅游与城市功能一体化原则;5.考虑市场不确定性因素、旅游项目开发与空间布局的弹性原则。
第4条规划重点市域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旅游产品与项目规划、旅游市场营销与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重要内容。
第5条规划依据1.《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2.《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GB/T 18972-2003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1)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7.《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8.“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9.“江苏省旅游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10.《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2001)11.《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02)12.“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2001)13.“无锡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2001)第6条规划范围包括无锡市行政辖区内的2市7区,即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新区、滨湖区、锡山区、惠山以及江阴市和宜兴市,总面积4650平方公里。
无锡滨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无锡市滨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文本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四月目录一、前言 (1)(一)指导思想 (1)(二)工作目的 (1)(三)工作原则 (2)(四)工作依据 (2)(五)主要任务 (4)(六)规划范围 (5)(七)规划期限 (5)二、工作背景 (6)(一)区域概况 (6)(二)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7)三、主要指标安排 (8)(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8)(二)土地利用目标 (10)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2)(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二)空间布局优化 (14)五、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16)(一)严格保护耕地 (16)(二)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16)(三)统筹利用其他农用地 (18)六、优化合理配置建设用地 (19)(一)建设用地规模安排 (19)(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21)(三)保障重大工程建设用地 (22)(四)流量指标归还计划 (23)七、土地用途分区 (23)八、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 (25)(一)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任务 (25)(二)镇(街道)主要调控指标 (25)九、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8)(一)政策措施 (28)(二)行政手段 (29)(三)公众参与 (30)(四)技术监管 (31)一、前言(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系列要求和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改革创新”的工作要求,按照“保护为先、优化为本、调控为要”的原则,以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为依据,合理调整耕地、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指标,着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严控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确保完成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到位,确保“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深入贯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滨湖建设总体要求,促进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打造极具影响力的最美湖湾新城。
无锡市新区硕放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精)
无锡市新区硕放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送审稿︶无锡市新区硕放街道办事处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 (4)第三章规划主要调控指标 (6)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8)第五章建设用地布局 (10)第六章耕地保护 (12)第七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13)第八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4)第九章土地利用分区 (15)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1)成果表1 硕放街道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22)成果表2 耕地保护控制指标表 (24)成果表3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25)成果表4 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26)成果表5 2006-2020年硕放街道用地平衡表 (27)成果表6 土地用途区面积统计表 (29)成果表7 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列表 (3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强化土地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作用,切实保护耕地,合理保障发展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综合产出效益,促进无锡市新区硕放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条规划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5)《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2000年)(6)《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3年)2.政策文件(1)《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33号)(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3.相关规划(1)《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9年)(2)《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9年)(3)《无锡市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1年)(4)《无锡市新区分区规划(2005-2020年)》(2006年)(5)《无锡空港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年)(6)其它有关专项规划4.技术标准(1)《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5-2010)(2)《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2-2009)第三条规划期限规划基期为2005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无锡市新吴区
无锡市新吴区规划矛盾图斑一致性处理方案新吴区人民政府二○二○年六月目录第一章一致性处理背景和缘由 (1)(一)区域概况 (1)(二)一致性处理背景 (1)(三)一致性处理缘由 (2)第二章一致性处理原则和依据 (4)(一)一致性处理原则 (4)(二)一致性处理依据 (5)第三章现行规划基本情况 (7)(一)规划编制概况 (7)(二)主要控制指标 (7)(三)主要规划任务 (8)(四)规划实施情况 (9)第四章一致性处理方案 (12)(一)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协调处理情况 (12)(二)一致性处理总方案 (19)(三)硕放街道一致性处理方案 (29)(四)新安街道一致性处理方案 (29)(五)梅村街道一致性处理方案 (29)(六)鸿山街道一致性处理方案 (30)第五章一致性处理方案评价 (31)(一)对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的影响评价 (31)(二)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评价 (32)(三)对于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32)(四)与相关规划的协调 (33)(五)一致性处理方案可操作性分析 (34)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5)(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35)(二)建立规划实施考评问责制 (35)(三)促进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36)(四)尽早完成县乡两级成果的更新备案 (36)附表 (37)第一章一致性处理背景和缘由(一)区域概况无锡新吴区地处无锡市东南部,东邻锡山区鹅湖,南隔望虞河与苏州相城区相望,西与无锡市滨湖区相接,北与无锡市锡山区相邻,区位条件优越,内有沪宁铁路、沪宁高速、京沪高铁、沪宁城际、环太湖高速、312国道、京杭运河、望虞河等穿境而过。
2015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无锡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省政府下发《关于调整无锡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同意设立无锡市新吴区,将无锡市锡山区的鸿山街道和滨湖区的江溪、旺庄、硕放、梅村、新安街道划归新吴区管辖,以鸿山、江溪、旺庄、硕放、梅村、新安6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新吴区的行政区域。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文本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文本(1995年-2010年)一九九五年八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无锡市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的重要文件。
在城市规划区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一九八。
八年一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的修订规划。
凡原规划与本规划有不一致处,均以本规划为准。
第三条修订规划的依据与基础资料1、无锡市人民政府C19933锡政字280号《关于修订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锡规(1993)7号文的批复》。
2、一九八八年一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方案》。
3、《上海经济区域城镇布局规划纲要(1985—2000)》。
4、《江苏省沿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5.无锡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
6、太湖风景名胜区马山、梅梁湖、蠡湖、锡惠等景区规划。
7、无锡市综合交通规划。
8、江阴、锡山、宜兴三市(县级市)市域规划。
9、国家及省有关法规。
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1、强化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无锡的区位优势,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等全面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
2、制订“山水城市”的建设模式,建设具有良好城市生态环境,融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3、构筑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格局,以利城市有机疏散和持续发展。
4、建立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加速形成区域交通枢纽,提高和增强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流通功能。
5、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现代化的城市群格局。
第五条规划修订重点1、调整城市布局,提出建设”城外城”(无锡新区)、”城中城”(无锡旧城)、”山水城”和中心商务区(CBD)的构想,以形成开敞的、分散组团式的大城市发展格局。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中心城
• 城市性质
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国内外 著名旅游胜地
中心城
人口规模
• 现状159万人 • 近期170万人 • 远期200万人
用地规模
• 现状140平方公里,88.0平方米/人 • 近期195平方公里,91.9平方米/人 • 远期195平方公里,97.5平方米/人
城市化水平 • 2005年60%左右 • 2010年65%左右 • 2020年73%左右
市域城镇体系
市域城镇体系 结构
• 构筑“多中心、开 敞式”市域空间发 展格局
• 培育由沿江城镇发 展轴、沪宁城镇聚 合轴和澄锡宜城镇 发展轴组成的“两 横一纵”“干”字 型城镇发展轴
市域城镇体系
城镇空间和等级规模
市区
空间结构
• 将洛社、玉祁作为重点 中心镇培育,承担中心 城功能扩散
• 在无锡与苏州、常州的 边界地区控制2公里左右 的禁止建设区,以避免 城市连绵成带发展
市区
〉2公里
〉2公里
市区
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市政设施建设的整 体协调、区域共享,提 高市区的整体建设标准, 如高等级公路、区域供 水、污水处理厂等
中心城
城市发展方向
• 南拓北展 • 东整西优
城市形态
• 星楔状
中心城
城市布局结构
• 形成“七片一带”的 总体布局结构,构筑 “山水城林”一体的 城市总体框架
• “七片”是城中、蠡 溪、东亭、滨湖新城、 新区、山北、锡北7 个片区
• “一带”是“Z”字形 的环太湖、五里湖的 自然山水风光带
中心城
• 中心城人口200万人,周边 城镇人口为31.3万人,乡村 人口为46.4万人
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五期技术升级项目..
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五期技术升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七月目录1 前言 (I)1.1项目概述 (1)1.2评价目的 (2)1.3评价工作原则 (2)1.4评价工作过程 (3)1.5本项目的特点 (4)1.6主要环境问题 (5)1.7主要结论 (5)2 总论 (11)2.1编制依据 (11)2.2评价因子 (15)2.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 (16)2.4评价范围 (21)2.5评价标准 (21)2.6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目标 (26)3 技改项目所地在环境特征分析 (30)3.1技改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 (30)3.2社会经济概况 (37)3.3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 (40)3.4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审查意见 (48)3.5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50)4 现有项目分析 (51)4.1现有项目概况 (51)4.2现有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情况 (70)4.3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及“以新带老”措施 (71)5 五期项目工程分析 (84)5.1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 (84)5.2占地面积、产品方案、生产安排 (84)5.3总平面布置 (86)5.4建设项目建设内容 (90)5.5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139)6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41)6.1大气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141)6.2地表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147)6.3噪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150)6.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51)6.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152)6.6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153)7 区域污染源调查 (154)7.1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及评价 (154)7.2废水污染源现状调查及评价 (155)8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56)8.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56)8.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89)8.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91)8.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92)8.5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97)9 环境风险评价 (202)9.1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202)9.2风险识别 (209)9.3源项分析 (224)9.4后果计算 (227)9.5风险评价 (232)9.6风险管理 (234)9.7风险评价结论 (258)10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59)10.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259)10.2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260)10.3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262)10.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262)11 公众参与 (264)11.1公众参与的目的 (264)11.2方法和原则 (264)11.3网上公示 (267)11.4调查结果及分析 (270)11.5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272)12 环保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273)12.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273)12.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283)12.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308)12.4固废和废液防治措施评述 (310)12.5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315)12.6厂区绿化 (316)12.7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316)13 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分析 (318)13.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318)13.2清洁生产分析 (319)13.3循环经济 (328)14 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30)14.1总量控制区域和总量控制因子 (330)14.2污染物排放总量 (330)14.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331)15 厂址的可行性分析 (333)15.1产业政策的相符性 (333)15.2选址与规划的相符性 (333)15.3与地方管理要求的协调性分析 (338)15.4高新区环保设施的配套性分析 (340)15.5选址环境可行性 (341)15.6选址可行性小结 (343)1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344)16.1经济效益分析 (344)16.2社会效益分析 (344)16.3环境效益分析 (346)17 社会影响分析 (350)18 环境监测与管理 (352)18.1环境管理 (352)18.2环境监测 (353)18.3环境监理 (355)19 结论与建议 (358)19.1结论 (359)19.2建议 (363)1 前言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法人及投资地址项目名称: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五期技术升级项目主办单位名称: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企业性质:中外合资项目性质:技术改造法人代表:朴星昱项目地址:项目位于江苏省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K7地块现有厂区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3.1—1。
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城市规划经批准后,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公布。涉及国家秘密的,按照国家保密法规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 城市规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不得妨碍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二十六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翻建房屋建筑(包括简易建筑、亭棚以及改变建筑物外形和承重结构的维修装饰工程)、小品建筑(包括宣传画廊、广告牌、公交候车亭等)、人防工程、消防工程、防洪工程、公用设施、铁路、公路、城市道路、桥梁、涵洞、码头、广场、停车场、公园、城市雕塑、城市绿地(包括环形岛、滨河绿地、住宅绿地等)、管线工程、水源井、人工渠和构筑物(包括烟囱、水塔、发射台、输电线塔)等,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第二十二条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应妥善保护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保护的具有历史或革命纪念意义、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古树名木。
第二十三条 城市综合开发应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按规定向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后,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进行配套建设。
第四条 无锡市规划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是无锡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二)具体负责并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
(三)参与各县(市)属于国家和省、市批准的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可行性研究;
(四)负责城市规划设计和测绘单位的资质审查,并对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勘察与测绘实行统一管理;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七条 无锡市城市规划按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阶段编制。
第八条 城市总体规划应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城镇体系规划。
马圩控规说明
第一章现状综合分析 (38)第二章规划总论 (49)第三章土地使用规划 (52)第四章综合交通规划 (59)第五章水系整治及绿地系统规划 (66)第六章城市设计控制 (69)第七章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72)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85)第九章综合防灾规划 (88)第十章六线控制规划 (93)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98)第一章现状综合分析一、区域背景1、地理区位马山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无锡市西南部,位于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西北部,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所在地,北壤常州市,西邻宜兴市,三面临太湖,总面积约51.4平方公里。
2、交通环境马山距无锡市中心约24公里,常州市直线距离约39公里,苏州市直线距离约50公里。
马山对外陆路有三个出入口,一是陆马快速路北上接锡宜高速,二是雪云路通过雪堰镇312接国道,或上锡宜高速公路,三是通过闾江口接沿太湖环十八湾风景旅游道路连接无锡市区。
无锡机场近在咫尺,目前已经开通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昆明、海口、长春等直达航线。
另外,水上交通也发挥重要作用,锡宜航道东连梅梁湖、五里湖以及梁溪河,西通宜兴。
同时,马山作为无锡东部环太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常州行政界限的干扰,马山被孤立于无锡城市建设区的一隅,其陆域属于城市“交通末梢”,仅由一条环太湖公路与城市主体区域连接,造成与城市中心的关联度较弱。
3、政策导向《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环太湖、五里湖的山水旅游风光带“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是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并将马山定位为“旅游度假区”,“以佛教旅游为特色”,“妥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人造景观和自然山水、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使之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一流风景如画的旅游区”。
《滨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表明“强势打造灵山胜境佛文化旅游,马山、大浮沿湖一线休闲度假旅游,鼋头渚、蠡湖景区山水旅游三大品牌,积极争取规划建设大型的旅游接待广场或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努力建成集休闲、娱乐、餐饮、旅游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湖滨城市旅游度假中心”的战略目标。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构建一个卓越的湖滨城市——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简介(无锡市规划局)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市先后编制过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1980年开始编制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1986年,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于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从1993年开始,对总体规划再次进行修编;1996年5月上报国务院批准。
进入新的世纪,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经济建设面临着发展、提高、创新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迫切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依据。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城市化发展方针,结合区划调整,我市从去年4月开始,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编工作。
经专家咨询、纲要论证和公众评议,完成了规划成果。
5月19日,通过了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5月30日,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报省政府、国务院审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市区)和中心城三个层次。
市域为无锡市的行政区范围,含无锡市区、江阴市、宜兴市,面积4650平方千米;城市规划区(市区)包括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和新区,面积1658平方千米;中心城为无锡城市集中连片建设的地区,包括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新区的全部,锡山区的东亭、东北塘、查桥,及惠山区的堰桥、西漳、钱桥、藕塘、长安等8个镇的用地。
规划期限,近期为2001—2005年;远期为2006—2020年;远景为展望2050年,到本世纪中叶。
二、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现状(2000年)为159万人;近期(2005年)为170万人;远期(2020 年)为200万人。
用地规模,现状(2000年)为140平方千米;近期(2005年)为156平方千米;远期(2020年)为195平方千米。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规定:“为了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依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指定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北)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东北)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东)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中)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南和华西)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012~2015)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012~201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14•【字号】锡政办发[2012]251号•【施行日期】2012.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012~2015)的通知(锡政办发〔2012〕251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012~2015)》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1月14日无锡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012~2015)(2012年11月)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确保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目标,根据《省政府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意见》(苏政发〔2009〕11号)、《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锡委发〔2011〕52号)、《无锡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特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规划背景党的十七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特别强调把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
2012年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无锡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五月目录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背景 (3)第一节区域概况 (3)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3)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5)第四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6)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9)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9)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10)第三节重点规划指标 (11)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 (13)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3)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5)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20)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0)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2)第三节市(区)土地利用调控 (24)第六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28)第一节耕地保护 (28)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29)第七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1)第一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1)第二节统筹城乡建设用地 (32)第三节产业集聚集约用地 (34)第八章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与建设 (36)第一节严格保护关键生态用地 (36)第二节环太湖地带土地利用 (37)第三节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与管制措施 (38)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41)第一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41)第二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引导 (42)第三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43)第十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 (46)第一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 (46)目录第二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 (47)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0)第一节经济措施 (50)第二节行政手段 (51)第三节公众参与 (52)第四节科技支撑 (53)第十二章附则 (54)附表 (55)附图 (73)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家、江苏省等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在《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基础上,结合无锡市实际,制定《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和管理部门 • 2001年6月27日,省规划院召开无锡总规专家咨询会 • 2001年7月31日,规划初步方案征询无锡建设系统意见 • 2001年8月1日,规划初步方案征询无锡各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 中心城人口200万人,周边 城镇人口为31.3万人,乡村 人口为46.4万人
空间结构
• 以沪宁交通走廊为 主轴,澄锡宜交通 走廊为次轴,中心 城为核心,建设空 间集聚、生态空间 开敞的多层次现代 都市空间格局
市区
市区
空间结构
• 2001年8月16日—17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召开总规专家咨询会
• 2001年12月4日,江苏省建设厅初审无锡总规纲要
• 2002年1月9日—10日,江苏省建设厅组织召开无锡总规纲要论证会,建设部规划纲 要审查组同时工作
• 无锡总规纲要论证后,向无锡四套班子汇报
纲要论证
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意见
• 与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协调
• 沿江开发 • 空间形态
• 与苏中、苏北空间协调 • 与上海市 • 与浙江省 • 与安徽省
规划重点
• 市区的规划重点在于基础 设施协调和空间整合
发展目标
• 最适宜创业发展的城市 • 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
市区
市区
人口
• 2020年,人口277.7万人, 城市化水平83.3%。城镇人 口为231.3万人
专题研究
无锡市城市竞争力研究 无锡市自然生态资源评价与城市发展研究 无锡市信息化城市发展研究 无锡市中心城形态演变研究 无锡市湖滨城市设计研究 无锡市历史文化保护研究 无锡市旅游发展研究 无锡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市域城镇体系
城市化水平
市域总人口 • 2005年为514万 • 2010年为524万 • 2020年为538.8万
• 无锡公路主枢纽 • 长江江阴港 • 无锡内河港 • 无锡新机场
市域城镇体系
区域客运轨道交通
• 东西向,苏锡常客运轨道线 •
空间开发建设管治
• 长江沿岸地区 • 环太湖地区 • 无锡市区 • 锡澄平原区 • 宜湖平原区 • 宜南低山丘陵区
市域城镇体系
区域协调
组团式的空间布局要充分考虑用地现状和规划实施的可能性。滨湖新城的发展要充 分考虑现有的城镇现状和对太湖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影响,其发展规模和时序应进一 步论证。东亭组团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建和基础设施,并进一步完善、配套, 作为中心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城市的副中心 • 在规划中预留机场的发展用地,对具体位置和近期的过渡方案进一步研究 • 进一步明确路网的等级、功能和结构,理顺城市快速路,处理好城市快速路与城市 用地布局结构的关系 • 安排苏锡常轻轨线在无锡的线路布局,考虑预留与苏州、常州的线路接口以及换乘 枢纽的位置 • 明确各级道路的规划技术标准 • 物流中心的规划要注意分类、分级
城市化水平 • 2005年60%左右 • 2010年65%左右 • 2020年73%左右
市域城镇体系
市域城镇体系 结构
• 构筑“多中心、开 敞式”市域空间发 展格局
• 培育由沿江城镇发 展轴、沪宁城镇聚 合轴和澄锡宜城镇 发展轴组成的“两 横一纵”“干”字 型城镇发展轴
市域城镇体系
城镇空间和等级规模
• 进一步做好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研究,统一规划,整体发展 • 从区域的角度综合考虑硕放机场的改建和新机场的建设、312国道
的改线和高压走廊的规划等重大基础设施共建问题 • 进一步做好空间形态的整合与布局结构的优化,处理好城市发展与
山水形态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主城区的更新与新区开拓的策略性问 题 • 综合协调城市道路与公路、水运等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的关系,着重 加强城市干线道路网与公路网、轨道交通网的衔接研究,加强综合 交通运输的换乘系统的综合规划 • 强化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和管理机制
公众参与
• 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布局结构、中心体系、城市特色营造、新区开发和旧 城改造、农村居民点拆迁安置等问题结合总体规划的展示进行的公众参与 调查
规划重点
解决城市发展的战略问题和策略问题 解决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和主要问题
1、布局结构的深入研究与调整 2、中心体系 3、东部地区的整合 4、交通问题 5、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特色 6、基础设施协调规划 7、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8、发展时序 9、城市发展的引导与控制
• 沿城镇轴线集并运输线 路,加强协作和衔接,形 成综合运输能力
• 沪宁线运输通道 • 沿江运输通道 • 澄锡杭运输通道
市域城镇体系
市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 “九横四纵”的干线公路网络 • “五横二纵”的轨道网络 • “两横五纵”的内河干线航道网络 • “一横一纵”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网
络
市域交通运输场站设施
热烈欢迎 各位领导、专家 !
无锡市人民政府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2020)
2002年5月
规划编制过程
• 2001年1月,明确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 • 2001年3月,确定修编单位,进行准备工作 • 2001年4月,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正式启动
• 2001年4月5日,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动员会
• 一级中心城市——无锡中 心城
• 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 域交通枢纽和国内外著名 旅游胜地,营建湖滨城市 和生态城市
• 2020年城市人口200万
市域城镇体系
城镇空间和等级规模
• 二级中心城市——江阴和宜兴 • 三级城镇——重点中心镇8个 • 四级城镇——一般镇32个左右
市域城镇体系
运输通道
(交通走廊)
纲要论证
建设部专家组技术审查意见
• 城市性质——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 无锡的城市规划区称为“市区” • 规划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在市区和中心城补充村镇建设、城乡用地调整、基础设
施统筹等内容,提出可行的规划对策 • 城市布局中用地的主要拓展方向和“一主一副四组团”的提法需进一步斟酌,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