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溶出度测定法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f7cb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8.png)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溶出度是指固体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是评价溶解性能的重要指标。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是体外溶出度测试法。
这种方法是将药物制剂放入模拟体液中,通过模拟人体的生理条件来模拟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过程。
通常使用的模拟体液有pH 1.2的盐酸缓冲液、pH 4.5的乙酸缓冲液、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等。
在一定的温度和速度下,通过体外溶出度测试法可以测定出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从而评价药物的释放性能和溶出度。
其次,还有离体器官溶出度测试法。
这种方法是将药物制剂放入离体器官(如离体肠道、离体皮肤等),通过模拟人体器官内部的生理条件来测定药物的释放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更贴近人体内部的情况,对药物的释放性能和溶出度进行更真实的评价。
另外,还有离体动物溶出度测试法。
这种方法是将药物制剂放入离体动物的器官内(如离体动物肠道、离体动物皮肤等),通过模拟动物体内的生理条件来测定药物的释放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更贴近动物体内部的情况,对药物的释放性能和溶出度进行更真实的评价。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体内溶出度测试法、仿体溶出度测试法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药物的溶出度测定,但其原理和操作方法都与上述方法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在进行药物的溶出度测定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药物溶出度的准确测定,可以为药物的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中国药典测定溶出度的方法
![中国药典测定溶出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6d0dc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3.png)
中国药典测定溶出度的方法摘要:一、引言二、中国药典测定溶出度的方法概述1.定义与意义2.测定方法的发展三、中国药典测定溶出度的具体方法1.仪器与设备2.试药与试剂3.实验操作步骤4.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四、方法的评价与探讨1.优点2.局限性与改进方向五、结论正文:一、引言溶出度是指药物在特定介质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它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我国药典对溶出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本文将介绍中国药典测定溶出度的方法,以期为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二、中国药典测定溶出度的方法概述1.定义与意义溶出度是指药物在规定条件下从固体制剂中释放出来的量。
测定溶出度有助于评估药物制剂的质量,确保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与改进,对提高药物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测定方法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药典对溶出度测定方法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
目前,中国药典收录了多种测定溶出度的方法,包括篮式法、桨式法、小杯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方面各有特点,为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多种可选方案。
三、中国药典测定溶出度的具体方法1.仪器与设备中国药典测定溶出度常用的仪器有溶出度仪、崩解仪等。
设备要求精确、稳定,能满足各种实验条件的需求。
2.试药与试剂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试药和试剂包括药物制剂、溶剂、指示剂等。
试剂的选用要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操作步骤主要包括:样品准备、仪器校准、试验分组、溶出度测定等。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药典规定,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实验数据处理包括计算各时间点的溶出度、累积溶出度等。
结果表示通常采用表格、曲线等形式展示。
四、方法的评价与探讨1.优点中国药典测定溶出度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方法涵盖了多种制剂类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119溶出度测定法
![119溶出度测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42aa2f5727a5e9856a611b.png)
编制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20页(通则0931) 内容: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普通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制剂中也称释放度.仪器装置第一法(篮法)(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其形状尺寸如图1所示.篮体A 由方孔筛网(丝径为0.28mm±0.03mm,网孔为0.04mm±0.04mm)制成,呈圆柱形,转篮内径为20.2mm±1.0mm,上下两端都有封边.篮轴B的直径为9.75mm±0.35mm,轴的末端连一圆盘,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一通气孔(孔径为2.0mm±0.5mm);盖边系两层,上层直径与转篮外径相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相同;盖上的3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2)溶出杯一般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底部为半球形的1000ml杯状容器,内径为102mm±4mm,高为185mm±25mm;溶出杯配有适宜的盖子,盖上有适当的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其他孔供取样或测量温度用.溶出杯置恒温水浴或其他适当的加热装置中.(3)篮轴与电动机相连,由速度调节装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使篮轴的转速在各品种项下规定转速的±4%范围之内.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包括装置所处的环境).转篮旋转时,篮轴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离均不得大于2mm,转篮下缘的摆动幅度不得偏离轴心1.0mm.(4)仪器一般配有6套以上测定装置.第二法(桨法)除将转篮换成搅拌桨外,其他装置和要求与第一法相同.搅拌桨的下端及桨叶部分可涂适当的惰性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其形状尺寸如图2所示.桨杆对称度(即桨轴左侧距桨叶左边缘距离与桨轴右侧距桨叶右边缘距离之差)不得超过 0.5mm,桨轴和桨叶垂直度 90°±0.2°;桨杆旋转时,桨轴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差均不得大于2mm;搅拌桨旋转时A、B两点的摆动幅度不得超过0.5mm.第三法(小杯法)(1)搅拌桨形状尺寸如图4所示.桨杆上部直径为9.75mm±0.35mm,桨杆下部直径为 6.0mm±0.2mm;桨杆对称度(即桨轴左侧距桨叶左边缘距离与桨轴右侧距桨叶右边缘距离之差)不得超过0.5mm,桨轴和桨叶垂直度90°±0.2°;桨杆旋转时,桨轴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差均不得大于2mm;搅拌桨旋转时,A、B两点的摆动幅度不得超过0.5mm.(2)溶出杯一般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底部为半球形的250ml 杯状容器,内径为62mm±3mm(圆柱部分内经最大值和内径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0.5mm),高为126mm±6mm,其他要求同第一法仪器装置(2).(3)桨杆与电动机相连,转速应在各品种项下规定转速的±4%范围之内.其他要求同第二法.第四法(桨碟法)方法1搅拌桨、溶出杯按第二法,溶出杯中放入用于放置贴片的不锈钢网碟(图5).网碟装置见图6.方法2除将方法1的网碟换成图7所示的网碟外,其他装置和要求与方法1相同.第五法(转筒法)溶出杯按第二法,但搅拌桨另用不锈钢转筒装置替代.组成搅拌装置的杆和转筒均由不锈钢制成,其规格尺寸见图8.测定法第一法和第二法普通制剂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转篮或桨叶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25mm±2mm.分别量取溶出介质置各溶出杯内,实际量取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应在±1%范围之内,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0.5℃后,取供试品6片(粒、袋),如为第一法,分别投入6个干燥的转篮内,将转篮降入溶出杯中;如为第二法,分别投入6个溶出杯内(当品种项下规定需要使用沉降篮时,可将胶囊剂先装入规定的沉降篮内;品种项下未规定使用沉降篮时,如胶囊剂浮于液面,可用一小段耐腐蚀的细金属丝轻绕于胶囊外壳.沉降篮的形状尺寸如图9所示).注意避免供试品表面产生气泡,立即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转速启动仪器,计时;至规定的取样时间(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不得过±2%),吸取溶出液适量(取样位置应在转篮或桨叶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10mm 处;需多次取样时,所量取溶出介质的体积之和应在溶出介质的1%之内,如超过总体积的1%时,应及时补充相同体积的温度为37℃±0.5℃的溶出介质,或在计算时加以校正),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内完成.取澄清滤液,照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粒、袋)的溶出量.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照普通制剂方法操作,但至少采用三个取样时间点,在规定取样时间点,吸取溶液适量,及时补充相同体积的温度为37℃±0.5℃的溶出介质,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内完成.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粒)的溶出量.肠溶制剂按方法1或方法2操作.方法1酸中溶出量除另有规定外,分别量取0.1mol/L 盐酸溶液 750ml 置各溶出杯内,实际量取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应在±1%范围之内,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0.5℃ ,取供试品6片(粒)分别投入转篮或溶出杯中(当品种项下规定需要使用沉降篮时,可将胶囊剂先装入规定的沉降篮内;品种项下未规定使用沉降篮时,如胶囊剂浮于液面,可用一小段耐腐蚀的细金属丝轻绕于胶囊外壳.),注意避免供试品表面产生气泡,立即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转速启动仪器,2小时后在规定取样点吸取溶出液适量,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内完成.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粒)的酸中溶出量.其他操作同第一法和第二法项下普通制剂。
溶出度测定的七种方法
![溶出度测定的七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69a30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f.png)
溶出度测定的七种方法
嘿,你知道吗?溶出度测定可有七种超级厉害的方法呢!第一种就是桨法,就好像划船一样,让样品在溶液里“畅游”。
比如说,咱们拿一片药放进去,看着它在那晃悠晃悠地溶解。
还有转篮法,这就像是把东西放在一个小篮子里转呀转,可有趣啦!就像把糖果放在小篮子里,然后观察糖果怎么一点点消失。
你说神奇不神奇,还有小杯法呢!就像是小小的杯子里藏着大大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揭开。
你能想象把一点点样品放在小杯子里观察它的变化吗?
另外还有流池法,感觉就像是让溶液像小溪一样流淌,样品在里面顺流而下地溶解。
这不就像是小树叶在溪水里漂呀漂的嘛!
再说说往复筒法,就好像是来来回回地捣鼓,让样品乖乖地溶出来。
哎呀,就像不停地摇晃一个小箱子一样。
还有循环法,这简直是溶液的奇妙旅行啊,样品在其中不断循环溶解。
这不就像是把一个球在轨道上不停地滚来滚去嘛!
最后是桨碟法,桨和碟一起合作,就像是好伙伴一起完成任务。
就像一个人和他的小狗一起玩耍一样有趣。
怎么样,这七种方法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溶出度测定的这七种方法各有各的奇妙之处,都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利用呀!。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254a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e.png)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
溶出度是指溶质在特定条件下从固体药品中释放出来的速度和
程度,是评价固体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有
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三种,分别是离体溶出法、离体释放法
和原位溶出法。
首先,离体溶出法是指将固体制剂放入模拟消化液中,通过模
拟人体的胃肠道环境,测定溶出度。
这种方法模拟了固体制剂在人
体内的释放过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情况。
离体溶出法适用于片剂、胶囊剂等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其次,离体释放法是通过将固体制剂放入离体器官中,模拟人
体的离体器官环境,测定药物的释放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真实
地模拟出固体制剂在人体内的释放过程,对于一些特殊的固体制剂,如缓释剂、控释剂等,离体释放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其释放特性,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最后,原位溶出法是指将固体制剂直接放入动物的胃肠道中,
通过测定动物体内的药物浓度,来评价固体制剂的溶出度。
这种方
法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出固体制剂在活体内的释放过程,对于一些特殊的固体制剂,如胶囊剂、缓释剂等,原位溶出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其在体内的释放情况,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意义。
综上所述,离体溶出法、离体释放法和原位溶出法是目前常用的三种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方法,它们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的固体制剂类型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溶出度的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方法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0596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c.png)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溶出度是指药物在给定的时间内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百分比,是评价固体制剂溶出性能的重要指标。
正确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对于评价药物的释放性能和制剂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一、离体溶出度测定法。
离体溶出度测定法是指将药物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置于一定的溶出介质中,通过适当的条件,模拟体内环境,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内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百分比。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体内情况,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之一。
二、流体床溶出度测定法。
流体床溶出度测定法是指将固体制剂放置在流体床中,通过流体的作用,模拟体内环境,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内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百分比。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能够模拟体内环境,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之一。
三、旋转桨溶出度测定法。
旋转桨溶出度测定法是指将固体制剂放置在旋转桨中,通过旋转的作用,模拟体内环境,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内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百分比。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能够模拟体内环境,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之一。
四、桶式溶出度测定法。
桶式溶出度测定法是指将固体制剂放置在溶出桶中,通过溶出桶中的溶出介质,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内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百分比。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体内情况,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之一。
五、振荡溶出度测定法。
振荡溶出度测定法是指将固体制剂放置在振荡器中,通过振荡的作用,模拟体内环境,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内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百分比。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能够模拟体内环境,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之一。
六、真空溶出度测定法。
真空溶出度测定法是指将固体制剂放置在真空条件下,通过真空的作用,模拟体内环境,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内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百分比。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体内情况,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之一。
总之,正确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对于评价药物的释放性能和制剂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溶出度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ca78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a.png)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溶出度是指药物在特定条件下从给药形式中被释放出来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固体制剂释放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对于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离体溶出度法、体外溶出度法和体内溶出度法。
离体溶出度法。
离体溶出度法是指将固体制剂置于模拟体液中,通过一定的条件模拟给药形式在体内的释放过程,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释放量,从而评价给药形式的释放性能。
常用的模拟体液有pH 1.2的盐酸缓冲液、pH 4.5的醋酸缓冲液和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
离体溶出度法可以模拟给药形式在胃肠道中的释放情况,是评价固体制剂释放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体外溶出度法。
体外溶出度法是指通过使用体外溶出度仪器,模拟给药形式在体内的释放过程,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释放量。
体外溶出度法可以模拟给药形式在不同部位的释放情况,如口服片在胃肠道的释放情况、外用药在皮肤的释放情况等。
通过体外溶出度法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给药形式在体内的释放情况,是评价固体制剂释放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体内溶出度法。
体内溶出度法是指通过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测定给药形式在体内的释放情况。
体内溶出度法可以模拟给药形式在体内的释放情况,真实反映给药形式在体内的释放速度和程度。
体内溶出度法通常用于新药的研发过程中,通过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来评价给药形式的释放性能。
体内溶出度法是评价固体制剂释放性能的最直接和最真实的方法之一。
结语。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对于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离体溶出度法、体外溶出度法和体内溶出度法各有其特点,可以相互补充,综合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片剂溶出度测定方法
![片剂溶出度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7d59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0.png)
片剂溶出度测定方法
片剂溶出度测定方法是药物质量控制中的一项重要实验手段。
溶出度是指药物在一定时间内从片剂中溶出的量,它与片剂的质量、结构以及药物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正确测定片剂溶出度可以评估片剂的释放性能,提供合理的药物治疗效果。
测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疗效需要以及现有的仪器设备条件来确定。
目前常用的片剂溶出度测定方法主要有无机离子取代法、离线采样法、在线采样法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1.无机离子取代法
无机离子取代法是通过测定离子在水相或溶液中的溶解度来评价片剂溶出度。
该方法可以直接在试剂中进行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常用的无机离子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
2.离线采样法
离线采样法是在一定时间内离线收集溶液样品,并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来测定药物的含量。
先在特定条件下将片剂放入溶解器中,溶出介质中的溶液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取出一定量的溶液样品,再经过分析技术(如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法、比色法等)来测定其中药物含量。
3.在线采样法
在线采样法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在线采样器实时采集溶解介质中的溶液样品。
采样器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自动采集溶液样品,再通过色谱分析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来测定溶液中药物的含量。
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片剂溶出度测定方法,适用于高亲
脂性的药物。
该方法通过在反相色谱柱中使用适宜的移动相,使药物能够
从固定相中溶解出来,并在检测器中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准确度和重复性好的优点,能够对溶出度进行较为精确的测定。
2020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方法
![2020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93686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0.png)
2020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方法溶出度这个事儿啊,在药品研究和质量控制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就好比我们吃包子,得知道这包子皮儿多快能在肚子里化开,馅多快能被吸收一样,药品的溶出度就是衡量它在规定条件下从制剂里溶出的速度和程度的指标。
2020中国药典里的溶出度测定方法,那是有多种手段的。
咱先说转篮法吧。
想象一个小篮子,就像咱们平时用来洗菜的那种小篮子的缩小版。
把药品制剂放在这个特制的小篮子里,然后把小篮子放到溶出介质中,这个溶出介质呢,就好比是包子在肚子里遇到的胃液或者肠液之类的环境。
小篮子就开始慢悠悠地转起来,就像公园里的旋转木马一样。
在这个转动过程中,药品就会慢慢溶出到溶出介质里。
这时候我们就得检测溶出介质里药物的量啦,就像数包子馅里的肉粒子有多少溶到肚子里的消化液里了。
还有桨法呢。
这桨就像船桨一样,在溶出杯里搅啊搅。
制剂就在这桨的搅动下,把药物释放到溶出介质中。
这感觉就像是在锅里煮粥,勺子在锅里搅来搅去,米就慢慢煮出香味,释放出营养到粥水里。
这种方法在很多时候也特别实用,不同的药品制剂就像不同种类的米,在桨的搅动下各自有着不同的溶出表现。
还有小杯法。
这小杯就像是一个精致的小碗,虽然小,但也能很好地进行溶出度的测定。
对于那些量比较小的制剂,小杯法就像是为它们量身定做的小舞台。
药品在这个小杯里,同样在溶出介质的包围下,按照自己的节奏溶出药物。
那这些测定方法到底为啥这么重要呢?从药厂的角度来说,如果溶出度没测好,就好比厨师做包子没掌握好面皮和馅料的比例和质量,做出来的包子要么皮太厚咬不动,要么馅太散不好吃。
药厂生产的药品溶出度不达标,那药品的疗效就可能大打折扣。
患者吃了这样的药,就像吃了个没熟的包子,不但病好不了,可能还会有其他的不良反应。
从监管的角度看呢,溶出度测定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卡。
就像检查包子店的卫生一样,得确保每个包子都符合一定的标准。
药品的溶出度必须符合药典的规定,这样才能进入市场,让患者放心使用。
溶出度测定法
![溶出度测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a36e25e2bd960590c67752.png)
溶出度测定法1简述1.1溶出度(《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C)系指活性药物成分从偏激、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它是评价药物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一个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建议试验方法。
1.2溶出度测定法是将某种制剂的一定量分别置于溶出度仪的转篮(或溶出杯)中,在37℃±0.5℃恒温下,在规定的转速、溶出介质中依法操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取样并测定其溶出量。
1.3《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三种方法,第一法为篮法,第二法为浆法及第三法为小杯法。
1.4除另有规定外,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在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2仪器与用具2.1溶出度仪2.1.1仪器的组成溶出度仪由电动机、恒温装置、篮体、篮轴、搅拌桨、溶出杯及杯盖组成,详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C。
2.1.2仪器的装置与组成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及《中国药典》对溶出度的规定进行安装与使用。
2.1.3仪器的适用性及性能确认试验为使药物的溶出度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应对新安装的溶出度仪按溶出度标准片说明书进行性能确认试验,对已使用过得仪器也应定期(或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性能确认试验。
2.1.4仪器的调试2.1.4.1检查仪器水平及转动轴的垂直度与偏心度,使用水平仪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转轴的垂直程度应与容器中心线相吻合,用直角三角板检查转动轴与溶出杯平面的垂直度;检查转篮旋转时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离均不大于2mm,检查转篮旋转时摆动幅度不得偏离轴心的±1.0m m;或检查搅拌桨旋转时A、B两点的摆动幅度不得大于0.5mm。
2.1.4.2篮轴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包括仪器装置所放置的环境)2.1.4.3转速与允差范围检测仪器的实际转速与其仪器的电子显示的数据是否一致,稳速误差不得超过±4%。
2.2取样器注射器(5、10、15、20ml等合适的注射器)及取样针头。
实时溶出度测定法
![实时溶出度测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fcbcde5fbfc77da269b12e.png)
实时溶出度测定法实时溶出度测定即指直接在药物溶出液中实时、连续、定量地监测药物的溶出过程,从而得到完整的药物溶出度曲线,以评价药品的内在质量。
与目前常用的单点溶出度测定相比,这种实时测定方法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药物的溶出性能和内在质量,特别是能反映出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异,对于考察药物体外释药情况,控制药品内在质量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手段。
随着药物溶出度检查方法的发展,为满足溶出度检查的要求,对溶出度测定仪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的发展,溶出度检查技术有了更大的飞跃,药物溶出度检测仪器也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能够实现药物溶出过程的实时在线监测。
目前能进行原位、实时、自动化检测的溶出度检测仪器有美国Hanson公司的Fiber Optic Dissolution System、西德Pharma-Test 公司的IDS-1000 In-Situ Dissolution Test System和国产的FODT-601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
其中光纤原位药物溶出度试验改变了传统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将药物溶出仪和光谱分析仪结为一体,探头浸入溶出杯中,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光纤照射到探头,然后经探头反射,将液体的光谱信号通过光纤输入检测系统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药物溶出过程的原位、实时监测。
下面主要介绍国产实时溶出度测定仪对药物溶出度的实时监测。
1、FODT-601仪器的应用特点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监测试验是集光导纤维浸入式探头、光导纤维传输系统、CCD检测、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一体化的自动溶出度测定方法。
FODT-601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的应用特点:(1)光纤传感原位在线检测、可变光程,勿需取样、过滤、稀释;(2)6通道CCD全光谱数据采集,可得到即时UV/VIS光谱;(3)触摸屏智能工作站,自动输出溶出曲线和回归方程。
2、FODT-601仪器检测原理根据Lamber-Beer定律A=ECL(A:吸光度,E:吸光系数,C:溶液浓度,L:光通过厚度),可知单色光通过吸光介质后,吸光度A与浓度或厚度之间是简单地正比关系。
0931 溶出度测定法 - 国家药典委员会
![0931 溶出度测定法 - 国家药典委员会](https://img.taocdn.com/s3/m/2a9ee62faaea998fcc220e4a.png)
0931溶出度测定法1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 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常规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中也称释放度。
凡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缓释、控释、肠溶制剂的分类照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指导原则(附录XIX D)的规定。
仪器装置 第一法(篮法) (1)转篮 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或其他惰性材料(所用材料应不影响被测物质的测定)制成,其形状尺寸如图1所示。
篮体A由方孔筛网(丝径为0.28mm±0.03mm,网孔为0.40mm±0.04mm)制成,呈圆柱形,转篮内径为20.2mm±1.0mm,上下两端都有封边。
篮轴B的 直径为9.75mm±0.35mm,轴的末端连一圆盘,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一通气孔(孔径为2.0mm ±0.5mm);盖边系两层,上层直径与转篮外径相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相同;盖上的3个弹 簧片与中心呈120°角。
(2)溶出杯一般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底部为半球形的1000ml杯状容器,内径为102mm±4mm,高为185mm±25mm;溶出杯配有适宜的盖子,防止在试验过程中溶出介质的蒸 发;盖上有适当的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其他孔供取样或测量温度用。
溶出杯置恒温水浴 或其他适当的加热装置中。
(3)篮轴与电动机相连,由速度调节装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使篮轴的转速在各品种项下 规定转速的±4%范围之内。
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包括 装置所处的环境)。
转篮旋转时,篮轴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离均不得大于2mm,转篮 下缘的摆动幅度不得偏离轴心1.0mm。
(4)仪器一般配有6套以上测定装置。
1 本法系根据原溶出度测定法和释放度测定法整合修订而成。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4112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a.png)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溶出度是指药物在体外释放的速度和程度,对于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对于药物的研发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离体溶出度测定法、体外溶出度测定法和体内溶出度测定法。
首先是离体溶出度测定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通常用于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和研究。
其原理是将药物制剂放置于模拟体液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振荡或搅拌,使药物逐渐溶解,并通过分析仪器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被广泛应用于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和研究中。
其次是体外溶出度测定法。
与离体溶出度测定法不同,体外溶出度测定法通常用于液体制剂或者胶囊剂的溶出度测定。
其原理是将药物制剂放置于模拟体液中,通过体外溶出度仪器模拟人体消化道的环境,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度。
这种方法可以更真实地模拟人体内的药物释放过程,对于液体制剂和胶囊剂的溶出度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是体内溶出度测定法。
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通常用于药物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其原理是将药物制剂直接给予动物或者人体,通过采集血液或者其他生物样本,测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从而评价药物的溶出度。
这种方法能够更真实地模拟药物在人体内的释放过程,对于药物的临床研究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离体溶出度测定法、体外溶出度测定法和体内溶出度测定法是三种常见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它们在药物的研发和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药物制剂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药物制剂中溶出度的快速测定方法
![药物制剂中溶出度的快速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033f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c.png)
药物制剂中溶出度的快速测定方法溶出度(dissolution)是指药物制剂在给定条件下从固体制剂中溶解出来的量,在制药工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溶出度测试是一个关键的质量控制参数,可以提供有关药物在体外的释放速率和溶解性能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快速测定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一、旋转桨溶出仪法旋转桨溶出仪(rotating paddle apparatus)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制剂溶出度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将固体制剂置于溶液中,通过旋转桨产生扰动,使药物从固体制剂中溶解出来。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旋转桨溶出器放入溶剂中,使溶剂和旋转桨完全接触。
2. 加入药物制剂,注意药物的均匀分布。
3. 启动旋转桨溶出仪,设置合适的溶出条件,如转速和温度。
4. 根据溶出曲线,测定药物的溶出度。
二、流通池溶出法流通池溶出法(flow-through cell method)通过在固体制剂表面保持恒定的溶剂流动速度,使溶剂中的药物浓度保持稳定,加快药物的溶出过程。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片剂和软胶囊制剂的溶出度测试。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流通池溶出器装配好,并连接到流速控制泵和溶液采样器。
2. 调整药物制剂的位置,使水平投影面积达到最大。
3. 设置合适的溶剂流速和溶液温度。
4. 开始流通池溶出测试,收集溶出液样品。
5. 根据样品中药物的浓度和时间绘制溶出曲线,并计算溶出度。
三、离线溶出法离线溶出法(offline dissolution method)是通过在不同时间点采集溶出液样品,然后通过适当的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药物的含量,从而确定药物的溶出度。
该方法适用于大颗粒和悬浮剂等特殊制剂。
以下是具体步骤:1. 准备溶出器和溶液采样器。
2. 加入药物制剂并设置合适的溶剂和溶液温度。
3. 在预定时间点采集溶液样品,注意样品的取用量和保存方法。
4. 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紫外吸收法,测定样品中药物的含量。
氢氯噻嗪片抽验结果及溶出度实时测定法的考察
![氢氯噻嗪片抽验结果及溶出度实时测定法的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ef891952804d2b160b4ec0aa.png)
1 . 3 检验标准
按 中国药典 2 0 1 0年版二部 “ 氢 氯噻嗪片 ”
2 . 2 . 3 溶 出度 试 验 方 法
按 中 国药 典 2 0 1 0年 版 二 部 规 定
项下 检验 … , 主要检验项 目为 【 性状】 、 【 鉴别】 、 【 检查 】 、 【 其
他】 、 【 含量测定 】 。
1 . 4 检验结果 抽验 氢氯 噻嗪 片样品数 3 3 9批 , 检验结 果 均符合规定 , 合格率为 1 0 0 %。全军各 大区抽 取样品 的检验
结果未见明显差异。 2 溶 出度 实 时测 定 法 的考 察
的氢 氯 噻 嗪 片 溶 出度 测 定 条 件 , 取 6片采 用 转 篮 法 测 定 , 由
[ 关键词 ] 氢氯噻嗪片 ; 抽验 ; 光纤药物溶 出度 实时测定法 [ 中图分类号 ] R 9 2 7 。 2 [ 文献标识码 ] B 天普分析仪器有 限公司 ) 。 2 . 1 . 2 试药 氢氯噻嗪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
含量 9 9 . 8 %; 批号 : 1 0 0 3 0 9—2 0 0 7 0 2 ) ; 氢 氯噻 嗪片 ( 规格 : 2 5 mg ) : A厂 : 3 批, 批号 1 0 1 0 1 9 , 标示为样 品 1 ; 批号 1 0 1 2 1 1 , 标 示 为样 品 2 ; 批号 1 1 0 3 1 8 , 标 示 为样 品 3 ; B厂 2批 : 批 号
进 行 线性 回归 , 得 到 6条 标 准 曲线 。 结 果 显示 , 在 测定 范 围 内 线 性关 系 良好 , 且 6个 通 道 测定 结 果 的均 一 性较 好 ( 表2 ) 。
表 2 标 准 曲线 测 定 结 果 《 n=5 )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4f07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d.png)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溶出度是指药物在给定时间内从固体制剂中溶解出来的百分比,是评价固体制剂溶解性能的重要指标。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对于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和生物利用度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一、固体制剂的离体溶出度测定方法。
1. 旋转桨溶出度法。
将固体制剂放入溶出度试验仪中,加入模拟体液,通过旋转桨的旋转使模拟体液中的药物溶解,并通过取样分析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度。
2. 流通池溶出度法。
将固体制剂放入流通池中,通过流通池中的模拟体液对固体制剂进行溶解,然后通过取样分析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度。
3. 离体扩散池溶出度法。
将固体制剂放入离体扩散池中,通过模拟体液对固体制剂进行溶解,然后通过取样分析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度。
二、固体制剂的体内溶出度测定方法。
1. 肠道袋法。
将固体制剂放入肠道袋中,通过置入动物体内使固体制剂与模拟体液接触,然后通过取样分析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度。
2. 肠道灌流法。
将固体制剂置入动物体内,通过肠道灌流的方式使模拟体液与固体制剂接触,然后通过取样分析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度。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操作步骤,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溶出度测定对于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和生物利用度评价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6c41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2.png)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溶出度是指药物在特定条件下从固体制剂中释放出来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固体制剂释放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确的测定溶出度对于评价固体制剂的质量、疗效和生物利用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溶出度测定方法。
1. 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仪器。
常见的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仪器有流体循环式溶出度仪、桨式溶出度仪和振荡式溶出度仪。
不同的仪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固体制剂,选择合适的仪器对于准确测定溶出度至关重要。
2. 流体循环式溶出度仪测定方法。
流体循环式溶出度仪是一种常用的溶出度测定仪器,适用于片剂、胶囊等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测定时,将制剂样品放入溶出度仪的样品槽中,加入模拟消化液,通过循环泵将模拟消化液循环流动,模拟体内环境,测定药物的释放速度和程度。
3. 桨式溶出度仪测定方法。
桨式溶出度仪适用于颗粒、颗粒包衣制剂等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测定时,将制剂样品放入溶出度仪的样品槽中,加入模拟消化液,通过桨的旋转将模拟消化液搅拌,促使药物释放,测定溶出度。
4. 振荡式溶出度仪测定方法。
振荡式溶出度仪适用于颗粒、颗粒包衣制剂等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测定时,将制剂样品放入溶出度仪的样品槽中,加入模拟消化液,通过振荡器将模拟消化液振荡,促使药物释放,测定溶出度。
5. 溶出度测定方法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溶出度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合适的溶出度测定仪器,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控制好测定条件,包括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因素,保证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最后,进行测定时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人为因素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总结。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测定仪器和严格控制测定条件对于准确测定溶出度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测定方法,才能准确评价固体制剂的释放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对于大家有所帮助。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4c3f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8.png)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
溶出度是指药物在给定条件下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它是评价固体
制剂释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三种,分别是离体溶出法、体外释放法和体内释放法。
离体溶出法是指将已包衣或未包衣的固体制剂置于一定溶出介质中,通过不同
的溶出设备和条件,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内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常规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但是,它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环境对固体制剂溶出的影响,因此在评价缓释、控释和靶向制剂时存在局限性。
体外释放法是指通过模拟人体生理环境,如模拟胃肠道的 pH 值、体温、溶出
介质的流动速度等条件,测定固体制剂在模拟体内环境中的溶出度。
这种方法能更真实地模拟体内环境,对于评价缓释、控释、靶向制剂的溶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体外释放法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模拟人体生理环境,因此成本较高。
体内释放法是指通过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直接测定固体制剂在体内的溶出度。
这种方法最能真实地反映固体制剂在体内的溶出情况,对于评价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体内释放法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因此成本和时间都比较高。
总的来说,不同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要根据具体的
制剂特性和研究目的来决定。
在实际研究中,可以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全面评价固体制剂的溶出性能。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会有更多更准确、更便捷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出现,为固体制剂研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640d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f.png)
溶出度三种测定方法溶出度是指溶质在给定温度下在溶媒中的最大可溶解量。
溶出度对于药物制剂的研发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种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1. 逐批采样法逐批采样法是一种传统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如5、15、30、45、60分钟等)从溶出度测试仪采集样品,并对其进行分析,确定溶出曲线。
根据溶出度曲线,可以计算出药物的溶出度参数,如初始溶出速率、总溶出度和50%释放时间等。
逐批采样法操作简单,可以直接获得溶出度曲线,但需要较长的测试时间和较多的样品操作。
2. 连续流通系统法连续流通系统法是一种快速测定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连续流通系统,通过调节流速和采样时间,可以快速得到溶出度数据。
连续流通系统方法的特点是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测试时间短,但与逐批采样法相比,无法直接获得溶出度曲线。
3. 改进型流通系统法改进型流通系统法是对连续流通系统法的改良和发展。
该方法在连续流通系统中增加了在线测试工具,如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可以实时监测药物溶出度的动态变化。
改进型流通系统法具有溶出度动态监测、实时数据收集和在线分析等优点,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药物的溶出性能,并可用于控制和优化制剂工艺。
总结起来,逐批采样法是一种传统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操作简单但测试时间较长;连续流通系统法是一种快速测定药物溶出度的方法,测试时间短但无法获取溶出度曲线;改进型流通系统法是对连续流通系统法的改良,可实时监测药物溶出度的动态变化,具有更全面的优势。
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样品特性、测试目的和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
这些溶出度测定方法在制药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药物制剂的研发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时溶出度测定法
实时溶出度测定即指直接在药物溶出液中实时、连续、定量地监测药物的溶出过程,从而得到完整的药物溶出度曲线,以评价药品的内在质量。
与目前常用的单点溶出度测定相比,这种实时测定方法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药物的溶出性能和内在质量,特别是能反映出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异,对于考察药物体外释药情况,控制药品内在质量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手段。
随着药物溶出度检查方法的发展,为满足溶出度检查的要求,对溶出度测定仪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的发展,溶出度检查技术有了更大的飞跃,药物溶出度检测仪器也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能够实现药物溶出过程的实时在线监测。
目前能进行原位、实时、自动化检测的溶出度检测仪器有美国Hanson公司的Fiber Optic Dissolution System、西德Pharma-Test 公司的IDS-1000 In-Situ Dissolution Test System和国产的FODT-601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
其中光纤原位药物溶出度试验改变了传统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将药物溶出仪和光谱分析仪结为一体,探头浸入溶出杯中,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光纤照射到探头,然后经探头反射,将液体的光谱信号通过光纤输入检测系统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药物溶出过程的原位、实时监测。
下面主要介绍国产实时溶出度测定仪对药物溶出度的实时监测。
1、FODT-601仪器的应用特点
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监测试验是集光导纤维浸入式探头、光导纤维传输系统、CCD检测、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一体化的自动溶出度测定方法。
FODT-601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的应用特点:
(1)光纤传感原位在线检测、可变光程,勿需取样、过滤、稀释;
(2)6通道CCD全光谱数据采集,可得到即时UV/VIS光谱;
(3)触摸屏智能工作站,自动输出溶出曲线和回归方程。
2、FODT-601仪器检测原理
根据Lamber-Beer定律A=ECL(A:吸光度,E:吸光系数,C:溶液浓度,L:光通过厚度),可知单色光通过吸光介质后,吸光度A与浓度或厚度之间是简单地正比关系。
E称为吸光系数,在给定单色光、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系数是物质的特征常数,表明物质对某一特定波长的吸收能力。
因此,只要选择一定
的波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即可求出浓度。
根据上述原理,如图1所示,仪器利用光纤作为信号传输介质,将紫外-可见光传输到测定溶液,通过浸入溶出杯的传感器探头,再将信号反馈到CCD光检测器,由采集装置采集后传输到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检测样品的吸收光谱、吸光度和溶出度。
图1仪器检测原理简图
3、FODT-601仪器系统结构
FODT-601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由FODT-601RC溶出仪和FODT-601FX分析仪两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仪器包括了溶出系统、光学及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和软件系统等4个子系统。
图2仪器基本结构图4、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5、操作示例
格列齐特片实时溶出度的测定
(1)仪器:FODT-601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
(2)打开FODT实时监测系统,搜索药品信息库,确定格列齐特片为暂无标准曲线的品种。
进入标准品/对照品测定模式下,按表1中的条件设置相关参数。
表1FODT法测定格列齐特片的参数
转速温度溶出
介质
溶媒
体积
测定
方法
探头
规格
测定
波长
参比
波长
测定
时间
100 r/min 37℃
磷酸盐
缓冲液
900 ml 浆法1mm 228nm 550nm 30min
(3)对照品溶液的配制与测定:按照药典方法配制溶出介质—磷酸盐缓冲液(pH7.4),用溶出介质配制系列浓度格列齐特对照品溶液。
以溶出介质为空白,在228nm处测定各浓度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得一组工作曲线(C=a+bA),见表2。
表2线性方程的系数a、b值和回归系数R2
通道一通道二通道三通道四通道五通道六B值161.6 158.6 164.3 164.2 164.1 162.9 A值-3.1 -2.4 -3.1 -1.8 -3.1 -2.8
回归系数0.9999 0.9999 0.9999 0.9998 0.9998 0.9998 (4)实时溶出度的测定:进入溶出度测定模式下,核对药品参数与线性方程各项无误,以定位球定位并固定各浆杆,量取规定体积的溶出介质至各溶出杯中,将6
片药品同时投入6个溶出杯中,并开始测定溶出度,30min后得一组完整的溶出曲线,如图3所示。
图3两厂格列齐特片实时溶出度曲线
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过FODT-601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的原位过程监测,可以得到完整的药物溶出曲线,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固体制剂在处方与生产工艺上存在的差异。
6、遇到问题怎么办?
问:如何选择参比波长?
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可以使用参比波长来提高信噪比,参比波长应选择被测成分没有吸收的波长段起始点后10nm,一般选择550 nm。
问:溶出曲线测定采样间隔如何选择?
答:速释制剂采样间隔一般选择15秒种;普通固体制剂采样间隔一般选择30秒钟;缓控释制剂采样间隔建议选择1~2分钟或更长。
问:探头中有气泡干扰光路怎么办?
答:首先要用溶出介质使探头充分浸润,在探头浸入溶出杯后,发现探头光程中有气泡,可用弯头长注射针注射器吸取介质注射将气泡赶走。
这种情况在短光程探头中更易发生。
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可在测定前用无水乙醇清洗探头,去掉探头表面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