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
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
测定法 第一法和第二法 略 第三法 略 第四法 略 第五法 略 第六法 内容见《中国药典》2020 年版四部通则增修订内容(第十二批) 的公示 第七法 普通制剂 量取规定体积的溶出介质置于各溶出杯中,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 在 37±0.5℃,取供试品 6 片(粒)置于 6 个往复筒中,注意避免供试品表面产 生气泡,立即按品种正文项下规定的筛网孔径、往复筒进入溶出杯之后开始往复 运动前的停留时间、往复筒由一列溶出杯出来进入下一列溶出杯之前的停留时间、 单排管或多排管等试验条件进行试验,计时;在向上和向下的运动过程中,往复 筒移动的距离为 9.9~10.1cm;至规定的取样时间和取样位置,吸取规定体积的溶 出液,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过滤,自取样至滤过应在 30 秒内完成。照该品种 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粒)的溶出量。 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照普通制剂的方法操作,但至少采用三个取样点,在 规定取样时间点和取样位置,吸取规定体积的溶出液,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 30 秒内完成。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粒)的溶出量。 肠溶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按第一法与第二法中肠溶制剂的要求进行,采 用正文中规定的体积,一列用作酸中溶出量的试验,另一列用作缓冲液中溶出量 的试验。 以上七种测定法中,除第七法往复筒法外,当采用原位光纤实时测定时, 辅料的干扰应可以忽略,或可以通过设定参比波长等方法消除;原位光纤实时 测定主要适用于溶出曲线和缓释制剂溶出度的测定。 结果判定 略
2020 年版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0931 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
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普通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 的速率和程度,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制剂中也称释放 度。
医药制造业的溶出度与释放度检测
医药制造业的溶出度与释放度检测溶出度与释放度是医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它们用于评价药物制剂在特定条件下的溶出速率和释放特性,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它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用于评价药物的生物可用性。
溶出度检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如篮法、桨法、旋转 disk 法等。
篮法是最常用的溶出度检测方法之一。
在该方法中,药物制剂被放入一个篮子中,然后将篮子放入溶出介质中。
通过测量药物从制剂中溶出的速率,可以评价药物的溶出性能。
桨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它通过搅拌溶出介质来模拟胃肠道环境。
旋转 disk 法是一种较新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它通过旋转 disk 来加速药物的溶出。
溶出度检测的结果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来表征,如溶出速率、溶出百分比、溶出曲线等。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价药物的溶解性能和制剂的质量。
释放度是指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到溶液中的速度和程度。
它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用于评价药物的持续释放性能。
释放度检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如桨法、流池法、动态渗透法等。
桨法是最常用的释放度检测方法之一。
在该方法中,药物制剂被放置在一个桨子上,然后将桨子放入溶出介质中。
通过测量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到溶液中的速率,可以评价药物的释放性能。
流池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释放度检测方法,它通过在制剂和溶出介质之间建立流动来模拟胃肠道环境。
动态渗透法是一种较新的释放度检测方法,它通过模拟体内的渗透过程来评价药物的释放性能。
释放度检测的结果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来表征,如释放速率、释放百分比、释放曲线等。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价药物的持续释放性能和制剂的质量。
溶出度与释放度是医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它们用于评价药物制剂的溶出速率和释放特性,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进行溶出度与释放度检测,可以评价药物的溶解性能和制剂的质量,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这是医药制造业的溶出度与释放度检测的内容。
中国药典 测定释放度的品种
中国药典测定释放度的品种:《中国药典》是一部收载药品标准的国家药品标准,其中包含了各种药品的详细质量要求、制备方法、性状、鉴别、含量测定和释放度测定等信息。
释放度测定是一种用于评估药品在一定时间内释放程度的方法,对于许多剂型的药品,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都需要进行释放度测定。
1. 片剂和胶囊剂:这些药物通常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逐渐释放药物成分,以达到持久的药效。
2. 缓释和控释制剂:这类药物需要有控制释放速度和时间的特性,以避免药物浓度的突然波动,并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3. 透皮贴剂和贴敷剂:这类药物需要通过皮肤释放,因此需要测试其在不同时间点的释放情况。
4. 注射剂和植入剂:这类药物通常需要在体内释放,以达到局部或全身的治疗效果。
需要测试药物的释放速度和完全释放的时间。
5. 眼用和吸入制剂:这些药物需要在特定的部位释放,以达到局部治疗效果需要测试药物的释放特性和在特定部位的存留情况。
总之,大多数药物都需要进行释放度测试,以确保药物在体内释放的速度和程度符合预期,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补充:《中国药典》中包含了多种释放度测定方法,以适应不同药品和剂型的需要。
具体测定方法包括:1. 溶出度法:溶出度法是一种经典的释放度测定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固体制剂。
溶出度法通过在不同时间点测量溶液中药品的质量,来计算药品的释放程度。
2. 扩散系数法:扩散系数法适用于透皮贴剂、胶剂等剂型。
该方法通过测量单位面积上药品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来计算药品的释放程度。
3. 动态渗透法:动态渗透法适用于微粒剂、粉雾剂等剂型。
方法通过在恒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测量药品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特定的膜材料渗透出的质量,来计算药品的释放程度。
4. 流池法:流池法适用于口服溶液、注射剂等剂型。
该方法通过在一定的液体流速下,测量不同时间点流出的液体中药品的质量,来计算药品的释放程度。
5. 比色法:比色法适用于一些具有明显颜色变化的药品,如维生素C等。
崩解时限,溶出度,释放度的区别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释放度系指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
溶出度一般是针对普通制剂而言,看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否能够释放出来。
一般测一个点。
释放度主要针对特殊制剂(包括缓控释制剂),测试时最少测三个点,第一个点看药物有没有突释,第二个点是药物释放一半左右的点,主要考察药物释放的特征,第三个点则是考察药物释放是否完全。
难溶药物检查溶出度,易溶药物检查崩解时限,检查溶出度的药物就不需要再检查崩解时限。
1.对于确定的药物,如何选择“崩解时限”与“溶出度”在上篇指导原则中介绍了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建立溶出度的判断方法:①如果制剂设计为修饰释放,则需建立释放度的标准(包括缓释、控释、胃溶和肠溶等)②如果制剂没有设计为修饰释放,则做如下考察:考察一次剂量的原料药在37±0.5℃,pH1.2-6.8范围内,在不多于250ml水中是否完全溶解。
如果不溶解,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溶解,则继续考察③以上考察的意义在于原料药的溶解性是综合剂量和胃容量来考虑的,即验证一次服用量的原料药在胃中(250ml)是否完全溶解。
这使一些溶解性能并不好、但剂量小,在250ml中可以完全溶解的药品可选择做崩解时限而不做溶出度检查。
③该制剂在15分钟内,在pH1.2、4.0、6.8条件下能否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
如果达不到80%的溶出量,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能达到80%的溶出量,则继续考察④③步考察的意义为在考察原料的溶解性能后,还要考察在该处方和工艺条件下制成的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在胃中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否则,溶解性能好的原料,由于处方工艺影响了制剂溶出,依然要做溶出度检查。
④崩解时限与溶出度之间有否相关性。
没有的话,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有的话就建立崩解时限检查标准。
在原料和制剂都达到判断程序的正结果后,还要考虑制剂的崩解时限和溶出度是否正相关。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
例5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 C第一 法),以磷酸盐缓冲液( pH7.2 ) 900ml 为溶 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 120转,依法操作,经 30 分钟时,取溶液 10ml ,滤过,取续滤液作 为供试品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 计算每片中布洛芬与盐酸伪麻黄碱的溶出量。 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布洛伪麻片)
另取尼莫地平对照品约 10mg ,精密称定,置 100ml量瓶中,加乙醇10ml,振摇使溶解,加 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 置 50ml 量瓶中,加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 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取供试品溶液与 对照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 录Ⅳ A),在238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 计算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 85% , 应符合规定。 (尼莫地平分散片)
6. 溶出介质的体积一般应符合漏槽条件。
7. 应注意胶囊壳对测定产生干扰的可能性,应 取同批不少于6粒的空胶囊(或尽可能完全除尽 内容物的空胶囊),置同一溶出杯内,用溶出条 件下同样体积的溶出介质溶解空胶囊壳,并按溶 出试验同样的分析方法测定,折合成每个空胶囊 的空白值,作必要的校正。校正值不得大于标示 量的25%。如校正值不大于 1.标示量的2%,可 忽略不计。 拟用加酶法测定溶出度时,首先应有符合溶出 度测定要求的试剂酶,对试剂酶应有活力和纯度 要求,其空白校正值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例6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 C第二 法),以磷酸盐缓冲液( pH5.8 ) 900ml 为溶 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 50 转,依法操作,经 30 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取续滤液作 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含量测定项下的对 照品溶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溶出介质稀 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 两种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 分别计算每片呋塞米与盐酸阿米洛利的溶出 量。限度均为标示量的75%,应符合规定。 (复方呋塞米片)
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
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好吧,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蛮有意思的东西,那就是照溶出度与释放度的测定法。
乍一听,感觉像是在说什么高大上的化学实验,其实这玩意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挺有关系的呢。
想想看,咱们吃的药、喝的饮料、甚至是吃的糖果,里面的成分是怎么释放到身体里的?这就需要靠照溶出度和释放度来搞定。
先来讲讲溶出度。
这就好比咱们泡茶,茶叶在水里慢慢释放出味道。
你泡得时间长,茶就越浓,越香。
溶出度就是用来测量某种物质在溶液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
就像喝可乐的时候,气泡咕噜咕噜上升,喝一口下去,哎呀,那种爽快的感觉,就是溶出的效果。
你想象一下,如果药片在胃里像茶叶一样慢慢释放,那就太好了,这样才能让药效更持久。
接下来是释放度。
这个词听起来也许有点拗口,但其实就像是咱们打开一包零食,撕开包装的一瞬间,里面的香味扑鼻而来。
释放度就是指药物或物质在特定条件下释放到体内的速度。
这就好比你拿出一块巧克力,放在嘴里慢慢化开,甜蜜的味道充满了口腔。
你说,如果这个释放速度太慢,那可就麻烦了,没等它发挥作用,咱们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再说说这两者的测定方法。
别担心,这听起来虽然专业,但实际上也没那么复杂。
实验室里一般会用一些仪器,像是那种高大上的分光光度计,来帮助科学家们搞清楚这些物质在溶液中究竟溶出得有多快、释放得有多彻底。
就像用显微镜观察细胞,那种神奇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结果出来之后,研究人员就能分析出药物的效果、稳定性,甚至是如何改进配方。
要说这两者的关系,其实就像是兄弟俩,一个负责前期的溶出,另一个负责后期的释放。
缺一不可。
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选了一堆零食,最后发现你根本吃不下,那可就真是白忙一场了。
所以,这个测定法在药物研发中,尤其是对于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真是重中之重。
它能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设计出让人满意的药物配方,让病人吃上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
不过,大家也别以为只有药物需要关注溶出度和释放度。
溶出度(释放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溶出度(释放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现性,在未知样品的检测前必须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2.范围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药品生产工艺变更时、制剂组分发生变更时、原分析方法修订时均应进行溶出度或释放度测定的方法学的验证。
3.责任人检测员、项目负责人、各级项目经理:要求系统、全面验证含量测定方法并记录整理验证数据。
4.程序4.1 验证内容(以下为溶出度验证方法,释放度具体详见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溶出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方法。
它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个完整的溶出度方法验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溶出介质及介质体积的选择;(2)溶出方法(转篮法与桨法)及其转速的选择;(3)溶出量测定方法的验证,(4)溶出度均一性试验(批内)、重现性试验(批间)等。
4.2 验证方法(一)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选择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选择包括溶出介质及介质体积的选择、溶出方法(转篮法与桨法)及其转速的选择。
根据《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溶出介质通常采用水、0.1mol/L盐酸溶液、缓冲液(pH值3~8为主)。
对在上述溶出介质中均不能完全溶解的难溶性药物,可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检查方法转篮法以100转/分钟为主;桨法以50转/分钟为主。
应该注意的是(1)溶出介质的体积需使药物符合漏槽条件,大杯法(第一、二法)常用体积为500~1000ml,小杯法(第三法)常用体积为100~250ml。
部分品种为满足在溶出量测定时药物浓度的需要,可采用低于上述限度范围的溶剂。
(2)介质、方法、转速的选择一般根据溶出曲线测定结果确定。
部分资料简单地通过比较主药在各溶剂中的溶解度来选择溶出介质,我们认为相同的溶剂可能会导致对不同制剂溶出行为的差异,且工艺的选择、辅料的加入能改变主药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行为,故仅考虑溶解度是不适合的;部分资料根据单点测定结果进行方法和转速选择,如盐酸左旋多巴甲酯片申报资料中采用篮法100rpm和桨法75rpm比较,结果45min溶出均大于95%,故选择桨法75rpm测定溶出度,单点测定不能很好区分不同处方和生产工艺的溶出情况,也影响溶出拐点的确定,故不合适;考虑今后大生产工艺,申报单位确定溶出度检查方法中常采用高转速或延长取样时间,取样时间与溶出曲线的拐点位置相距较远,导致溶出度测定区分能力不明显,溶出度取样时间常选择溶出曲线的拐点处后推10~20分钟,如果时间较长或太短,可通过适当提高或减低转速等手段重新测定溶出曲线。
崩解时限,溶出度,释放度的区别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释放度系指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
溶出度一般是针对普通制剂而言,看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否能够释放出来。
一般测一个点。
释放度主要针对特殊制剂(包括缓控释制剂),测试时最少测三个点,第一个点看药物有没有突释,第二个点是药物释放一半左右的点,主要考察药物释放的特征,第三个点则是考察药物释放是否完全。
难溶药物检查溶出度,易溶药物检查崩解时限,检查溶出度的药物就不需要再检查崩解时限。
1. 对于确定的药物,如何选择“崩解时限”与“溶出度”在上篇指导原则中介绍了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建立溶出度的判断方法:①如果制剂设计为修饰释放,则需建立释放度的标准(包括缓释、控释、胃溶和肠溶等)②如果制剂没有设计为修饰释放,则做如下考察:考察一次剂量的原料药在37±0.5℃,pH1.2-6.8范围内, 在不多于250ml水中是否完全溶解。
如果不溶解,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溶解,则继续考察③以上考察的意义在于原料药的溶解性是综合剂量和胃容量来考虑的, 即验证一次服用量的原料药在胃中(250ml)是否完全溶解。
这使一些溶解性能并不好、但剂量小, 在250ml中可以完全溶解的药品可选择做崩解时限而不做溶出度检查。
③该制剂在15分钟内,在pH1.2、4.0、6.8条件下能否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
如果达不到80%的溶出量,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如果能达到80%的溶出量,则继续考察④③步考察的意义为在考察原料的溶解性能后, 还要考察在该处方和工艺条件下制成的固体口服制剂是否在胃中达到80%以上的溶出量,否则, 溶解性能好的原料, 由于处方工艺影响了制剂溶出, 依然要做溶出度检查。
④崩解时限与溶出度之间有否相关性。
没有的话,则建立单时间点的溶出度检查标准;有的话就建立崩解时限检查标准。
2010版-溶出度
释放度
依然是三种方法:第一法用于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第二法用于肠溶制剂,第三法用于透皮贴剂。 第一法:增加了补充介质的温度 (37℃±0.5℃) 第二法:增加了缓冲液中释放量,加入介质的温度 (37℃±0.5℃)。方法2缓冲液中释放量,直接弃去酸液, 加37℃±0.5℃的缓冲液,这样可以使pH更准确。 第三法:未调整 (不锈钢网碟,释放面朝上,介质 温度为32℃±0.5℃)
15
正文修订更合理
本版药典对大部分难溶性口服固体制剂进 行了筛选,除增加了大量品种的溶出度检 查项外,同时也修改了一部分原有的不合 理的溶出度方法,使参数更合理,药品安 全性显著提高。 例如:非洛地平片 P454 2005:三法(小杯法),转速100转/分, 2010:二法(桨法),转速50转/分,
21
新版更加环保
1、很多盐酸盐原料药的含量测定由传统的加入醋 酸汞试液后高氯酸滴定的方法改为电位滴定方法测 定,即可不用醋酸汞了。例如:盐酸二甲双胍,盐 酸曲马多,盐酸美西律,盐酸氯丙嗪等 2、试验中用到的毒性大,有放射性等试剂的方法 都改成了对人无危害的试剂来试验。例如:a.薄层 色谱展开剂中用到苯的都用其它试剂取代了。b、 钠盐鉴别试验取消了醋酸氧铀锌试液鉴别法。c、 锌盐鉴别试验取消了硫氰酸汞铵试液鉴别法。 3、新版HPLC中已明确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17
溶出度测定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品种未能按附录的修订而在文字上作相 应修订。(例如:溶出介质量没有在品种中具体说明,
右旋糖酐铁片 、灰黄霉素片 、氢氯噻嗪片 等)
2、部分难溶性品种因建立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 究还未成熟,未能收入药典中。 3、个别品种溶出度测定方法中的参数欠合理, 仍要继续完善。
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方法
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方法溶出度是指固体药物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条件下溶解到介质中的程度,一般使用溶出度仪来进行测定。
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包括:1.离体释放法:将药物样品装入溶出度杯中,并将溶出度杯放入溶出度仪中,通过搅拌或振荡,使介质中的药物溶解,并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测定溶出度。
离体释放法适用于针对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2.血浆蛋白结合法:药物在体内往往与血浆蛋白结合,只有游离态的药物才能被有效地吸收和发挥药效。
该方法通过测定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来评估药物的体外释放动力学特性。
3. 细胞透过性法:该方法主要用于研究药物在体内过程中的渗透和吸收性能,常用的方法包括Caco-2细胞模型和MDCK细胞模型等,通过测定药物透过透过率或透过系数来评估溶出度。
释放度是指药物在给定时间范围内从给定剂量的制剂中释放到介质中的比例。
一般采用释放度仪来进行测定,常用的释放度测定方法包括:1.离体释放法:该方法通过将给定剂量的固体药物制剂装入释放度杯中,将释放度杯放入释放度仪中,通过搅拌或振荡,使药物从制剂中释放,然后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测定释放度。
该方法适用于评估固体制剂的释放度。
2.体内释放法:该方法用于研究药物在体内释放的动力学特性。
通常将药物制剂直接给予动物内,通过采集从体内取出的样品,使用分析方法来测定药物的释放度。
3.微弹簧法:利用微弹簧将药物制剂固定在其表面,然后将微弹簧放入释放度仪中,通过弹簧的压缩来实现药物的释放。
该方法适用于固体制剂和微球制剂的释放度测定。
总结起来,溶出度和释放度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离体释放法、血浆蛋白结合法、细胞透过性法、体内释放法和微弹簧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能够获得药物在溶解和释放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为药物研究和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
溶出度与释放度方法应用指导原则
1、选择合适的模拟液:模拟液的pH值必须与受试药物的最终用药体
内溶液的pH值相近,如非用pH不可掌握,可以选用普通pH值为7.4的
生理盐水为模拟液;受试药物在模拟液中的溶解度与其在体内溶液中的溶
解度有一定的关系,模拟液中溶解度越高,在体内溶液中的溶解度就越高,反之亦然。
2、选择合适的受试药物:受试药物的浓度应尽量接近受试药物的最
终用药体内释放浓度,使实验结果更容易被模拟。
3、确定相容性:在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实验中,容器的材料对实验
结果有很大影响,要评估容器材料对受试药物的溶出度及释放度的影响,
可以采用相容性试验法;若实验结果表明容器材料与受试药物相容,则可
以安全地使用该容器材料进行实验。
4、确定所需实验时间:由于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实验的耗时较长,
考虑到受试药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稳定性,因此,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实验的
时长是很重要的。
5、确定所需实验温度: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实验中,由于温度会影
响受试药物的溶解度,因此,实验温度应尽量靠近体内释放温度。
中国药典溶出度_溶出度-2015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201兹舉版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普通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制剂中也称释放度。
仪器装置第一法(篮法>(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其形状尺寸如图1所示。
篮体A由方孔筛网 (丝径为 0. 28mm士 0. 03mm,网孔为 0. 40mm士 0. 04mm) 制成,呈圆柱形,转篮内径为20.2mm±0mm,上下两端都有封边。
篮轴B的直径为 75mm士0.35mm,轴的末端连一圆盘,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一通气孔(孔径为 Omm土0.5mm);盖边系两层,上层直径与转篮外径相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相同;盖上的3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
角。
(2)溶出杯一般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底部为半球形的1000ml杯状容器,内径为102mm 土 4mm(圆柱部分内径最大值和内径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0.5mm),高为185mm ±25mm;溶出杯配有适宜的盖子,盖上有适当的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其他孔供取样或测量温度用。
溶出杯置恒温水浴或其他适当的加热装置中。
(3)篮轴与电动机相连,由速度调节装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使篮轴的转速在各品种项下规定转速的士4%范围之内。
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包括装置所处的环境)。
转篮旋转时,篮轴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离均不得大于2mm,转篮下缘的摆动幅度不得偏离轴心 Omm。
(4)仪器一般配有6套以上测定装置。
75±0.3575±0.3520.2 士 0 -IO.IS8+|..9£ZZolr+lofs■ 70±5,0 -单位咖图1转篮装置图2搅拌桨装置第二法(桨法>除将转篮换成搅拌桨外,其他装置和要求与第一法相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同。
搅拌桨的下端及桨叶部分可涂适当的惰性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其形状尺寸如图2所示。
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
溶出曲线表示制剂的整个溶出过程,相同处方同一 生产工艺的产品,其溶出曲线应该是相近的。
一、溶出度的基本概念
溶出度与溶出曲线?
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 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规定条件中的时间如果是一点,测得的溶出量就是 单点溶出度;时间如果是连续的多个点,测得的溶出量 按次序连起来就是溶出曲线。
转轴的晃动
篮法:晃动在2.0~5.0mm时,水杨酸和泼尼松标准片溶出比晃动在2.0mm时增加 5% 桨法:晃动在1.0~2.0mm时,水杨酸和泼尼松标准片溶出比晃动在0.5mm时增加 8%和5%
处理方法:
设计时考虑:
转轴杆越短越好 转轴杆实行双点固定,两个固定点距离越大越好,下固定点至杆底的距离越 小越好 检测转轴杆的垂直度 转轴杆应垂直挂放,不得横放,防止变形
四、影响溶出度测定的因素
2、介质的影响
脱气程度
气泡对药物溶出的影响复杂,因药物品种而异,使结果重现性不好
气泡的影响
影响流体力学效应 影响制剂与介质的接触面积 影响筛网的通透性 聚集崩解的颗粒 吸附在杯壁的气泡提供了崩解颗粒的聚集场所
泼尼松标准片在脱气的水中,溶出比未脱气的高约30%
四、影响溶出度测定的因素 3、流体力学的影响 溶出杯一致性(尺寸配套)
二、溶出度测定法在中国药典中的发展
1、方法发展 1985年版 篮法、桨法
1995年版
2、品种发展 1985年版 1990年版 1995年版 2000年版 2005年版 2010年版
0931 溶出度测定法 - 国家药典委员会
0931溶出度测定法1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 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常规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中也称释放度。
凡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缓释、控释、肠溶制剂的分类照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指导原则(附录XIX D)的规定。
仪器装置 第一法(篮法) (1)转篮 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或其他惰性材料(所用材料应不影响被测物质的测定)制成,其形状尺寸如图1所示。
篮体A由方孔筛网(丝径为0.28mm±0.03mm,网孔为0.40mm±0.04mm)制成,呈圆柱形,转篮内径为20.2mm±1.0mm,上下两端都有封边。
篮轴B的 直径为9.75mm±0.35mm,轴的末端连一圆盘,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一通气孔(孔径为2.0mm ±0.5mm);盖边系两层,上层直径与转篮外径相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相同;盖上的3个弹 簧片与中心呈120°角。
(2)溶出杯一般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底部为半球形的1000ml杯状容器,内径为102mm±4mm,高为185mm±25mm;溶出杯配有适宜的盖子,防止在试验过程中溶出介质的蒸 发;盖上有适当的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其他孔供取样或测量温度用。
溶出杯置恒温水浴 或其他适当的加热装置中。
(3)篮轴与电动机相连,由速度调节装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使篮轴的转速在各品种项下 规定转速的±4%范围之内。
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包括 装置所处的环境)。
转篮旋转时,篮轴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离均不得大于2mm,转篮 下缘的摆动幅度不得偏离轴心1.0mm。
(4)仪器一般配有6套以上测定装置。
1 本法系根据原溶出度测定法和释放度测定法整合修订而成。
溶出度和释放度指导方法
溶出度和释放度指导方法溶出度和释放度是药学领域中对药物溶解和释放性能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溶出度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固体药物溶解成溶液中的可溶性药物的能力;释放度则是药物从固体制剂中迅速或逐渐释放的程度,并在生理环境中可用于吸收的方式。
在新药研发、药物质量控制和制剂设计中,准确评价药物的溶出度和释放度对于保证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溶出度和释放度的基本原理、评价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指导。
首先,溶出度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离线法和在线法两种。
离线法是指将固体药物溶于溶剂中,然后通过分析溶液中的药物浓度来计算溶出度。
常见的离线法有体外流散器法、漏斗法和取样分析法等。
在线法是指通过测量固体药物溶解的速度或离子浓度来评价溶出度,常见的在线法有离子选择电极法和超过饱和法等。
在选择评价方法时,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特点进行选择,并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其次,释放度的评价方法则包括离线法和在线法以及体外-体内相关性评价。
离线法是指将固体制剂放入溶液中,然后通过分析溶液中的药物浓度来计算释放度。
离线法常用的方法有振荡器法、滚筒法和静态曲线法等。
在线法是指通过测量药物的溶解速度或药物在释放过程中相关参数的变化来评价释放度,常见的在线法有闪光法、荧光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等。
体外-体内相关性评价是指通过体外释放度和体内药物吸收性能的相关性来评价释放度。
该评价方法包括体外结构亲和法、体外模型预测法和体外-体内连用法等。
在选择评价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要求进行选择,并综合考虑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最后,为能够准确评价溶出度和释放度,需要注意以下指导原则:1.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出或释放介质,根据药物的溶解性质和释放机制进行选择。
例如,根据药物的疏水性或亲水性选择适当的溶剂和pH值。
2.控制测试条件的一致性,例如温度、搅拌速度和介质的体积等。
确保在不同批次或不同实验中的条件一致,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3.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技术。
溶出指导方法
缓释制剂释药曲线的累积释放量一般应大 于标示量的90%,
从释药曲线图中至少选出5个取样时间点, 同时应根据给药时间间隔不同,适当增加取 样点。
一般第一个取样点为0.5~1小时,用于考察 药物是否有突释,中间取样时间点,用于确 定释药特性,最后的取样时间点,用于考察 释药是否基本完全。控释制剂,较全面地考 察体外药物恒速或几乎恒速释放情况。
拟用加酶法测定溶出度时,首先应有符合溶出 度测定要求的试剂酶,对试剂酶应有活力和纯度 要求,其空白校正值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8. 溶出液的测定采用自身对照法仅限于 没有化学对照品的多组分药品,在制定方 法时,应对对照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验证, 以保证其完全溶出,限度一般规定为75% 以上。
9. 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每个溶出杯中 只允许投入1片(粒、袋)供试品不得多投。
10. 溶出度取样时间及限度应首先考虑临床 用药要求,结合制剂特点,并考察溶出曲线 再订出,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取样时间为45分钟, 限度(Q)为标示量的7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释放度:
释放度是评价药物质量的一个指标,是模 拟体内消化道的条件,用规定的仪器,在规 定的温度、介质、搅拌速率等条件下进行药 物释放速率试验,用以检测产品的生产工艺, 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3) 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的成分,选 桨法比转篮法好。
(4) 对于漂浮于液面的制剂,如果辅料不堵塞 网孔,应选用转篮法。否则,选用桨法并将供 试品放入沉降篮中,并在正文中加以规定。但 采用小杯法时不能使用沉降篮。
总之,对于不同药物不同处方的口服 固体制剂,在制订溶出度检查的方法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目的是建立 一种科学的溶出度评价方法,既保证溶 出结果的准确、可靠,又对质量不同的 制剂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
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 PPT
三、溶出度测定法
2.篮法(第一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胶囊、丸剂、片剂、 漂浮的制剂
不适用于:崩解型片崩解后颗粒 下沉的片剂,或粘性 易堵塞筛网的制剂
装置: 篮与转轴:不锈钢或其他惰 性材料 溶出杯:硬质玻璃或其他惰 性材料
操作时,应先降篮,再开电机
三、溶出度测定法
2.篮法
优点: 应用广泛 装置简单、成熟
溶出度-----
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普通制 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在缓释制剂、控释 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制剂中也称释放度。
溶出度试验-----
是一种控制药物制剂质量的体外检测方法,是以实验为基础,以 溶解为理论,并用数学分析手段处理溶出度试验数据,是研究制剂 所含主药的晶型、粒度、处方组成、辅料品种和性质、生产工艺等 对制剂质量统一性的方法。
二、溶出度测定法在中国药典中的发展
1、方法发展 1985年版 篮法、桨法 1995年版 篮法、桨法、小杯法
2、品种发展 1985年版 7个 1990年版 44个 1995年版 128个 2000年版 205个 2005年版 275个 2010年版 418个
3、仪器发展:第一代:常规溶出度试验仪;第二代:自动取样溶出 度试验仪;第三代:光纤原位实时在线溶出度试验仪
(3)漏槽条件尽可能的模拟胃肠中药物的吸收。
二、溶出度测定法在中国药典中的发展
漏槽条件
漏槽条件是指药物所处释放介质的浓度远小于其饱 和浓度,生理学解释为药物在体内被迅速吸收,制剂的 体外包括释放度等测定需要模仿体内生理条件的,满足 药物溶解-吸收的过程,漏槽条件起到了修正作用,一般 释放介质的体积为药物饱和溶液所需介质体积的3~7倍。 漏槽条件即做溶出的最佳条件,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溶 出介质的体积为500ml、1000ml和900ml 。
中美英三国药典溶出度、释放度检查方法比较 共32页PPT资料
于规定限度(Q);除另有规定外,Q应为标示量的70%
2
6
6片(粒)中仅有1~2片(粒)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
其平均释放量不低于Q
3
12
6片(粒)中如有1~2片(粒)低于Q,其中仅有1片(粒)
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释放量不低于Q时,应另
取6片(粒)复试;初复试的12片(粒)中有1~3片(粒)低于
1990年版(第22版)增加了测定透皮贴剂的三种装 置桨碟法:(paddle over disk)、筒 法(cylinder)、往复碟法 (reciprocating disk)
2019年版(第23版)仪器增至7种 2000年版(第24版)进一步增加和完善设备
. . . . .
2019年版(第30版) 7种仪器设备 篮法 basket 桨法 paddle 往复筒法 reciprocating cylinder 流通池(流室)法 flow-through cell 桨碟法 paddle over disk 筒法 cylinder 往复架法 peciprocating holder
2.装置四(流通池法)主要用于缓释、难溶剂型的 测试。
3.装置五(桨碟法)和装置六(筒法)专门用于透 皮吸收贴剂的测试。
• 英国药典
1973年版规定了地高辛片的溶出度和释放度检查 1988年版引入溶出度检查法,篮法、桨法 1993年版增加流通池法装置,未规定药物释放度
检查法 2019年版增加透皮每个点测得的释放量,如有1~2片(粒)超出 规定范围,其中仅有1片(粒)超出规定范围的10%,但未超过规 定范围的20%,且其平均释放量未超出规定范围,应另取6片(粒) 复试;初复试的12片(粒)中,在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如 有1~3片(粒)超出规定范围,其中仅有1片(粒)超出规定范 围的10%,但未超出规定范围的20%,且其平均释放量未超出规定 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溶 出 杯 一 般 由 硬 质 玻 璃 或 其 他 惰 性 材 料 制 成 的 底部为半球形的1000ml杯 状容 器 ,内 径 为 102mm 土 4mm(圆柱部分内径 最大值和内径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0.5mm) , 高为 185mm±25mm; 溶出杯配有适宜的盖子, 盖上有适当的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其 他孔供取样或测量温度用。溶出杯置恒温水 浴或其他适当的加热装置中
4.仪器一般配有6 套以上测定装置。
3.篮轴与电动机相连,由速度调节装置控制电 动机的转速,使篮轴的转速在各品种项下规 定转速的士4% 范围之内。运转时整套装置应 保持平稳,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包 括装置所处的环境)。转篮旋转时,篮轴与 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离均不得大于测定法
通则 0931第一法
1.转 篮 分 篮 体 与 篮 轴 两 部 分 ,均为不锈钢 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其 形 状 尺 寸 如 图 1 所 示 。篮 体 A 由方孔筛网(丝径为 0. 28mm士 0. 03mm,网孔为 0. 40mm士 0. 04mm)制成,呈 圆 柱 形 ,转 篮 内 径 为 20.2m m ±1.0m m , 上下 两端都有封边。篮 轴 B 的 直 径 9.75mm士 0.35mm, 轴的末端连一圆盘,作 为 转 篮 的 盖 ; 盖 上 有 一 通 气 孔 (孔径 为2. Omm土0 .5 m m );盖 边 系 两 层 ,上 层 直 径 与 转 篮 外 径 相 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相同;盖 上 的 3 个弹 簧片与中心呈 120。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