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码转换国内外研究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码转换国内外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语言学家开始注意到双语者话语中的转换现象,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也随之展开。国外语码转换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有不少研究者深入到多语社区对语码转换进行实地观察,如Myers-Scotton。国外对语码转换的研究较为详细,而国内对其的研究起步晚且多为定性研究,但有学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提出了新思路,认为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可分为四个路径,即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径、心理学研究路径、会话分析研究路径及句法学研究路径。

关键词:语码转换;研究综述

一、语码转换国外研究综述

语码转换研究在20世纪50、60年代只是少数几个专家的事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边缘课题。这些专家意识到了双语者话语中的转换现象,如Uriel Weinreich就说理想的双语者根据言语情形的合适变化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语言。这期间重要的代表的人物有Einar Haugen和Uriel Weinreich,他们为语言接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Haugen自己杜撰了Code-switching这个术语,它包括一个双语者从另一语言中引入了完全不相同的词语到自己话语里

的各种情形。早期的语言接触研究把语码转换看作是“干扰”(interference)现象。而Labov也把语码转换看作是令人不解的问题。Myers-Scotton进行了长达10年的非洲多语社区语言使用的田野工作,直到1972年才认识到语码转换是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开始寻找更为普遍性的限制,主要涉及词

类的转换。这期间的大多数学者研究认为语码转换应被看作是一类带有社会动机的技巧性行为,如Gumperz和Heller。Auer,P.讨论语码转换的会话功能。Myers Scotton也讨论了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此外对语码转换进行研究的还有Romaine和Appeal,R.& Muysken,P.。20世纪90年代则建立了一些普遍原则来解释词类的转换现象,特别是代词的转换现象。这期间学者对语码转换研究更加关注,他们在80年代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拓展其研究路向,同时,对以前的理论和方法的讨论进行反思,出版了许多论文集和专著。

近几年来,国外学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情况则大致如下:(1)对原来的理论作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如Rodolfo Jacobson。(2)更关注会话语篇语码转换的研究,如Journal of Pragmatics关于会话语码转换的专辑。(3)语码转换的微观研究,用民族志学方法来研究某一语域的语码转换现象,如教育领域里课堂语码转换。

Ho-Dac Tuc则讨论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地区越南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模式。(4)类型学研究,Muysken更多地关注语码转换的元理论建构和语码转换的类型学研究。(5)跨学科视角,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语言学及语法理论等学科理论综合考察,如Gardner运用社会语言学、语法理论和心理语言学等多学科视角来分析考察语码转换。

二、语码转换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要比国外晚得多,从研究的成果看其是从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近20年来,国内的语言学专家、学者不断关注并讨论和研究语码转换现象,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成果。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是研究语码转换的综述、评介类的文章。如祝畹瑾的如祝畹瑾的《语码转换与标记模式——<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评介》;何自然、于国栋的《语码转换研究述评》等。

二是对语码转换的模式研究。于国栋的《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王瑾、黄国文的《从会话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等。

三是对语码转换的实证及应用性研究。例如,陈立平的《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语码转换调查》;李经纬的《语码转换与称呼语的标记作用》。

四是国内汉语界对少数民族语之间、汉语和少数民族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研究。例如,金钟太的博士论文《朝汉语码转换的多视角研究》等。

尽管有上述成果,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语码转换研究仍略显单薄。表现在:引述和介绍的成果占多,实证和应用的成果较少,同时缺少有影响的专著,特别是对国内语言环境下的语码转换研究还很少。

另外,语码转换的研究路向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向。这一路向一方面强调社会性,另一方面则强调语言性。因此语码转换研究领域有两个:一是把语码转换看作是其他现象如社

会顺应的一个方面,一是研究语码转换本身。二是心理学路向。在社会心理学方面,学者考察语码转换是从交际者基于各自的言语行为相互之间所作出的各种评价性推断的角度来研究的,这包括说话者的个性和社会特征及他们使自己的行为规约顺应其他交际者的

意愿的程度,还有他们对交际者的角色关系意味着什么等。三是会话分析路向。这一路向研究发生在会话里的各种类型的转换,因为它们通常是实现各种会话策略的手段。四是语言学路向(句法学路向)。句法学研究语言的句内转换领域,特别是讨论两种语言中形成特定结构的规则差异。

参考文献:

[1] Appel,R.& Muysken,nguage Contact and Bilingualism[M].London:Arnold,1987,27(1):9-32.

[2] Auer,P.Code 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Language,Interaction and Identity[M].London:Routledge,1998.

[3] Auer,P.A discussion Paper on Code-switching[A].In Papers for the Workshop on Concepts,Methodology and Data[C],Strasbourg: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1990:69-88. [4] 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现代外语(季刊)第24 卷2001年第1期(总第9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