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战略能力及其决定因素.

合集下载

企业战略管理知识要点

企业战略管理知识要点

企业战略管理知识要点第一章概述1、战略的概念(明茨博格)战略是一种计划多数人将战略看做一种计划,即它是一种有意识、有预计的行动程序,一种处理某种局势的方针。

------普遍的战略是一种模式战略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进行竞争而进行的重要决策、采取的途径和行动以及为实现目标对企业主要资源进行分配的一种模式。

----动机战略是一种定位明茨博格指出,战略可以包括产品及过程、顾客及市场、企业社会责任与自我利益等任何经营活动及行为。

------市场竞争的需要战略是一种观念这种定义强调,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董事会成员的整体个性对形成组织特性的影响,以及组织特性差别对企业的存在目的、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发展远景的影响。

------企业文化的载体2、战略管理的概念①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战略目标,②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③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实用文档管理过程。

3、战略环境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4、战略选择及评价战略选择及评价过程就是战略决策过程,即对战略进行探索、制定以及选择的过程。

第二章企业外部环境分析5、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宏观环境分析企业微观环境分析企业主要竞争对手分析(1)企业宏观环境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政治法律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局稳定状况、政府政策、政府管制、政治力量和立法等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购买力(消费者收支、储蓄、信贷)社会文化因素:价值观、生活方式、人口状况、文化传统、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科技环境因素:①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作用实用文档重大,能为企业带新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

②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缩短了产品寿命周期。

③同时,新技术的产生导致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刺激选择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等领域的发展。

决策的一般原理及影响因素

决策的一般原理及影响因素
一是图上作业法
22
23
二是公式计算法: ⑴利润方程式: 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⑵边际贡献表达式: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⑶用边际贡献表达的利润方程式: 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 利润=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
和彻底了解; (3)运用目标管理方法把决策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
一个执行单位和个人; (4)建立重要工作的报告制度,以便随时了解方案进展
情况,及时调整行动。
10
11
三、决策的影响因素
1、环境 外部环境对组织决策的影响表现在: (1)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决策的频率和内容;环境的
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 (2)环境中的其他行动者及其决策也会对组织决问题,是应有状况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差距。研究 组织活动中存在的不平衡,要着重思考以下方面的问 题:
(1)组织在何时何地已经或将要发生何种不平衡?这种 不平衡会对组织产生何种影响?
(2)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根源是什么? (3)针对不平衡的性质,组织是否有必要改变或调整其
24
例: A.确定损益平衡点 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元,单位变动成本1.20
元,固定成本1600元/月,计算其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设X代表企业达到损益平衡所需的销售量,在损益平
衡点,利润为零,因此可得: 0=2X-1.20X-1600,X=2000(件) B.求达到预期利润的销售量 在上例中,企业欲获得400元的利润,求销售量应达
在应用上必须坚持以匿名信函的形式进行,以免个人 意见受到他人的左右;此外,为确保趋于一致要经过 反复多次的意见征询。该方法手续烦琐,耗时较长, 费用较大,而且对专家的要求较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类模拟题2020年(75)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类模拟题2020年(75)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类模拟题2020年(75)(总分100, 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制定经营战略的开端与基础是( )SSS_SINGLE_SELA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B企业经营战略制定C企业经营战略决策D企业经营战略实施分值: 2.7答案:A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是经营战略管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制定经营战略的开端与基础,其目的是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环境变化和企业能力实现动态平衡。

2.通过对企业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充分认识和评价,以便发现机会和威胁,确定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制定与实施企业经营战略提供指导的一系列活动是 ( )SSS_SINGLE_SELA企业经营战略制定B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C企业经营战略实施D企业经营战略评估分值: 2.7答案:B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充分认识和评价,以便发现机会和威胁,确定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制定与实施企业经营战略提供指导的一系列活动。

3.存在于企业周边、影响企业经营行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的组合是 ( )SSS_SINGLE_SELA企业行业环境企业宏观环境C企业内部环境D企业外部环境分值: 2.7答案:D企业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周边、影响企业经营行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的组合。

4.可能对所有企业的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集合是 ( )SSS_SINGLE_SELA宏观环境B行业环境C微观环境D内部环境分值: 2.7答案:A宏观环境也称一般环境,是指可能对所有企业的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集合。

5.对某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外部力量是 ( )SSS_SINGLE_SELA行业环境B宏观环境C微观环境D内部环境分值: 2.7答案:C微观环境也称具体环境或特殊环境,是对某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外部力量。

6.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是 ( )SSS_SINGLE_SEL企业外部环境B企业内部环境C企业宏观环境D企业微观环境分值: 2.7答案:B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各种影响因素的总和,它是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是竞争取胜的根本。

军事理论主观题(15)

军事理论主观题(15)

贝拾文印社精编资料——军事理论主观题第一章军事思想名词解释: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事、国家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的高度概括。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的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3.战争观:战争起源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是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

4.人民军队:是指人民群众自发地并在先进阶级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战斗的军队。

5.人民战争:是指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填空:1.军事思想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军事哲学、基本军事时间指导原则。

2.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

3.近代军事思想的突出特点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确立;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得以萌芽和产生。

4.战争起源于私有阶级的出现;战争的实质是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战争的最高斗争形式是暴力行为。

5.人民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军队是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人民军队的建设方向是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

6.人民军队内的民主主义是指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在人民军队内实行的政治工作三原则是指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人。

7.人民战争的特点是:群众性、正义性、组织性。

8.战争的最终目的是消灭一切战争,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

9.我国古代著名军事思想巨著《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全书共13篇,5000余字。

11.1945年4月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问题,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建立。

12.1927年8月1日,我党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

2006年第2期第30卷(总第134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知“撇z旷肌e,z,,田塘Ⅳo舰以‰面e倦渺细c泓sc拓船e尉i砌州№2.2006V01.30General.№134【管理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郭媛媛,王季(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间涌现了许多学派和理论观点。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战略管理理论产出了三大成果: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超越竞争理论。

并每种理论观点都体现出特定的前沿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战略管理;竞争;企业[中图分类号】F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睢5226(2006)02一0137一0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经历了20世纪初至50年代的经典战略理论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后,进入了80年代的鼎盛时期。

这一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更加重视竞争,强调企业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协调;更注重企业间的合作,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竞争。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主要成果可概括为三大主要理论: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超越竞争理论。

一、竞争战略理论1.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中,曾运用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进行了阐述,大意是企业在制订战略时必须考虑其所处的行业环境;行业结构决定企业的竞争范围,从而决定企业的利润水平。

波特的竞争战略认为,在决定企业赢利性的因素中,市场结构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企业如何在各种竞争力量中确定合适的定位是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

理解行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制定的起点。

同时,波特还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

这五种力量分别是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讨价能力、供方讨价能力及现有行业内企业的竞争。

他认为一个行业的竞争状态和盈利能力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其中每种竞争力量又受到诸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理论

现代企业管理前言课程作业题目: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姓名:梁晓超学号:1007047班级:管研10级所在院系:管理学院2010年3月1日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摘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新的研究成果—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本文综述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演进、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及特征、企业动态能力的测量,最后总结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关键词:企业动态能力;企业战略理论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过20 世纪60 年代兴起的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20 世纪70 年代形成的企业契约理论,20 世纪80 年代的企业能力理论,直到现在的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它是Teece 在对企业核心能力刚性问题的思考时,于1994 年提出的一种企业能力理论。

一、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发展演进在战略管理领域,众多学者站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战略和竞争优势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论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竞争优势理论研究比较典型的模式,包括以Michael Porter等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以Penrose&Barney等为代表的资源基础理论、以Prahalad&Hamel 为代表的核心能力理论,以及以Nelson&Winter为代表的演化经济学等等。

这些理论为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Teece于1997,提出著名的动态能力研究框架和更为完整的企业动态能力定义.自Teece 提出企业动态能力后,学者们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视角研究了企业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不断地被丰富,并且产生了不同的学派。

其中,对各自学派贡献比较大的有:Teece(1994,1997)、Pisano(1994)和Seung Ho Park(2001)从战略管理视角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能力,即企业构建、重组、整合内外部胜任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

企业管理概论(第四版)期末复习要点

企业管理概论(第四版)期末复习要点

企业管理概论(第四版)期末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有限责任公司P4⼀⼈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个⾃然⼈股东或者⼀个法⼈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民币⼗万元。

股东应当⼀次⾜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

2.控制职能P17控制职能是以组织运营的作业标准和⽬标实现情况来测定实际的作业,通过将标准、计划⽬标与实际结果的⽐较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动或进⾏改进。

所以控制职能是组织的⼀切职能活动按计划进⾏并实现组织⽬标的重要保证。

3.企业管理P23企业管理,就是由企业的管理层(或管理者)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的的活动的总称。

4.事业部制P37它是⼀种⾼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适⽤于规模庞⼤、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型企业,是⼀些⼤型公司所采⽤的⼀种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是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负盈亏的⼀种形式。

5.直线参谋制P37直线参谋制是在直线制和职能制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建⽴起来的。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把企业管理机构和⼈员分为两⼤类:⼀类是直线领导机构和⼈员,按命令统⼀原则对组织各级⾏使指挥权;另⼀类是职能机构和⼈员,按专业化原则,从事组织的各项职能管理⼯作。

6.成本领先战略P66成本领先战略⼜称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在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时,其成本或费⽤明显低于⾏业平均⽔平或主要竞争对⼿的竞争战略。

或者说,企业在⼀定时期内为⽤户创造价值的全部活动累计的成本,低于⾏业平均⽔平或主要竞争对⼿的⽔平。

7.差异化战略P66与低成本战略形成鲜明对⽐,差异化战略更直接地强调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即通过向客户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8.紧缩战略P55紧缩战略是采取保守经营态度的战略形态,主要适合处于市场疲软、通货膨胀、产品进⼊衰退期、管理失控、经营亏损、资源匮乏、发展⽅向模糊的危机企业选择,可分为:转移战略、撤退战略、清算战略三种战略形式。

新时代呼唤管理理论创新——大卫·梯斯与动态能力理论

新时代呼唤管理理论创新——大卫·梯斯与动态能力理论

大卫·梯斯其人大卫·梯斯 (David J. Teece),美国经济学家、战略管理学家,是一位在技术创新与管理、战略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贡献的常青树。

战略管理肇始于强调一般管理的整合视角,其后演化至多元战略的研究;再从波特的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进阶到资源基础观的确立及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流传;而后又从动态能力视角再到最近时兴的商业模式,皇皇战略管理百年史上,梯斯至少在3个重要节点做过里程碑式的贡献,包括他早期在多元化战略的研究和最近对商业模式的探讨,尤其是他所开创的动态能力 (Dynamic Capability) 研究范式。

梯斯在其所涉猎的管理领域中的开创性贡献,成就了他在战略管李 平 杨政银 汪 潇 | 文李平: 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李达三讲席教授,美国C C L (C e n t r e f o r C r e a t i v e Leadership) 创新领导力中心大中华区研究总监)杨政银:宁波诺丁汉大学博士生汪潇:西交利物浦大学讲师新时代呼唤管理理论创新——大卫·梯斯与动态能力理论在新时代的中国和见证并参与中国复兴的全世界,迫切呼唤管理理论创新,迫切需要通过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来提升整个社会组织管理的效益和水平。

深入剖析动态能力理论的构建历程,为我们构建本土原创管理理论提供了"最佳理论"的学习和借鉴范式。

59理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在他诸多基础性学术贡献中,动态能力是截至目前他最突出、最重要的学术成就。

梯斯1948年出生于新西兰,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5)。

曾师从爱德华·曼斯菲尔德 (Edward Mansfield) 研究技术创新与管理,聚焦于企业研发和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

上学期间,梯斯还受到奥利弗·威廉姆森 (Oliver Williamson) 关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研究的影响。

【能力】企业能力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界定及关系辨析

【能力】企业能力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界定及关系辨析

【关键字】能力企业能力: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界定及关系辨析黄培伦尚航标中国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摘要:企业能力是企业的组织能力,按静态的观点称之为静态能力,按动态的观点称之为动态能力。

企业能力是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统一,以静态能力为基础、动态能力为主导。

企业的静态能力集中表现为企业实力,企业的动态能力集中表现为企业活力。

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不同组成部分。

根据现有的文献分析,阐明企业能力、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的概念。

并且对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动态能力是对静态能力的一种扬弃。

根据文中的研究,提出动态能力的研究模型。

此外,也探讨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在管理方面的含义。

关键词:企业能力;静态能力;动态能力引言学者对于“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其比赛优势”有许多不同的探讨,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比赛力量理论、战略冲突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

这三个经典理论在基于静态的假设上解释企业是如何获取并保持比赛优势的(Teece, Pisano, and Shuen 1997)。

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比赛的白炽化和环境的急剧动荡对这些忽视市场动态的理论提出挑战,使企业不断的否定其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所以要以动态的观点来审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这促使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

虽然对于动态能力的研究被视作最具发展前景的战略流派之一,但是由于动态能力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在这个研究领域出现一些争论,甚至有学者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和理论有价值么?”(鄢德春,2007)。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显然这些学者把动态能力和企业静态能力对立起来。

本文的意图:(1)通过简要的描述关于企业能力的演化轨迹,明确企业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理论界定;(2)明确企业静态能力、动态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两个不同的层面,对于成功企业来说,二者缺一不可;(3)比较动态能力与静态能力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包含动态能力逻辑推力的研究框架;(4)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理论引导。

动态能力理论源起、评述与研究展望

动态能力理论源起、评述与研究展望

企业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动态能力理论:源起、评述与研究展望祝志明L2,杨乃定1,SarlandiedeLaRobertieCatherine2,高婧1(1.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72;2.雷恩一大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法国雷恩35708)摘要:在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资源观研究的评估和梳理,确定了动态能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澄清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并识剐了反映企业阍动态能力共同特性的三个成谂因子。

构建了一个包括动态能力前因、过程和结果的整合框架的研究模型,总结了三个命题。

最后讨论了相关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动态能力;成份因子;框架模型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一0241(2008)09—0128—080引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围绕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为什么有的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好?二是组织之间绩效差异为什么可以长期存在?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共识认为,组织拥有竞争优势是比其他组织做得好的原因,持续的竞争优势导致长期的绩效差异。

围绕竞争优势来源的问题,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过程,这四个过程的划分主要依据认可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Inside)还是企业外部(Outside)而定【ll。

在早期的理论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基本上都认为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

Schumpeter(1934)认为,企业家创新精神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并以此把创新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实质。

伟大的管理史学家钱德勒(1962,1977)通过对美国等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企业史的回顾,认为正是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相结合的多单位企业的出现而在管理过程中创建和扩张的组织能力是大企业成长的动力,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源泉。

而Penmse(1959)则从管理知识的积累和服务的扩张出发,构建了企业的内生增长理论。

这些早期的理论本是想通过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思路,打开“企业黑箱”,寻找经济发展的微观源泉,却奠定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坚实基础。

动态战略能力及其决定因素

动态战略能力及其决定因素

燃态战略能力及其揍定因素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其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研究动态战咯能力决定因素尤其重要。

企业战咯管理需要以动态的形式采进行,且在公司内形成动态战咯能力。

本文主要从动态战咯能力的定义及其决定因素进行阐述。

一、动态战略能力的概念彼得德鲁克说:“竞争战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企业经营目标的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顾客。

”最终要想在竞争中胜于对手,则应从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出发,而且要把战略和能力有效地结合。

就必须以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改变其作为战咯能力基础能力的能力)的方式进行管理,形成动态战咯能力。

什么是动态战略能力呢?笔者认为,动态战咯能力是指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过程及其形成能力来说,并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或在动态环境下,企业能够创造高于市场价值的战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都无法在短期内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这种战咯能力具有独到的、短期内不可模仿或复制性,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动态战咯能力。

它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积累性学识,包括技术、管理、机制、资源、能力等方面,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洞察力和贯彻力。

洞察力和贯彻力,通俗地讲就是眼光和行动。

眼光包括理念、视野和判断,即对未来的发展能看多远、多宽、多深。

行动是对目标的规划和追求、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G E的韦尔奇和I B M的郭士纳不久前退休的世界级企业领导人为我们提供了最佳案例,这两人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靠在公司内运用动态战略能力,把正在走下坡路的大公司重新变成世界一流公司。

所以说,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动态战略能力培育或运用水平的高低,是否能将这种战略能力以动态的模式实施。

口余来文陈明二、动态战略能力决定因素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必须培育或拥有动态战咯能力。

而企业动态战咯能力决定因素主要是由动态环境、企业家战咯能力、动态能力、学习力等要素组成。

1.动态环境动态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等随着时间的变化、市场竞争在形式、内容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这些环境是处在动态变化的一种复杂多变的状态,其主要特征是动态变化。

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创新及其决定因素

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创新及其决定因素

★★★文档资源★★★摘要:在过去关于战略管理的研究中,对战略与创新的研究具有独立及片面性。

文章就是基于企业战略创新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并提出了企业战略创新决定因素是由企业家创新、积极的企业文化和持续更新的动力等方面组成。

关键词:战略创新;企业家创新;企业文化;知识管理;持续竞争优势一、企业战略及其创新在这里所说的企业战略是指经营战略,因而人们通常所讲的企业战略或企业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指企业的经营战略。

所谓企业经营战略,就是指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所采取的策略、方法和手段及它们之间的有效组合。

正是因为如此,企业战略的创新,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具体来说,企业战略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第一,企业战略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第二,企业战略是企业实现自己的理性目标的前提条件以及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第三,企业战略是企业长期、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第四,企业战略是企业充满活力的有效保证;第五,企业战略是企业及其所有员工的行动纲领。

从上述五点可以看出,企业战略创新是企业高效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企业战略创新直接涉及企业成败,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因此,无论是研究企业的人,还是经营企业的人,甚至是那些想了解企业问题的人,都应该对企业战略创新有一个全面深刻的把握。

企业战略创新,一方面,在企业层次上就是寻找新的战略方式。

伴随着适应环境的要求,战略的形成思维走过了战略计划、产业竞争力分析、战略冲突分析、基于资源观点、基于动态能力观点等一些形成方式,而每一次的变化与发展都可以说是一次战略的创新。

从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看,企业战略创新是通过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使竞争者步调不合、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生产财富的方法而重新构思已存在的产业模式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业务层次上的战略创新是以Constantinos C.Markides(1998)为代表的竞争的战略创新。

其基本观点认为:一些成功的公司并非依靠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向已经建立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发起进攻,并得出结论,成功的进攻者不是因为它们试图比竞争者更好地参与游戏,而是因为它们改变了游戏规则或者它们打破产业的游戏规则,即战略创新。

企业动态能力与持续战略能力研究

企业动态能力与持续战略能力研究

企业动态能力与持续战略能力研究徐建党1余来文2(1.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2.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摘要]关于动态能力与持续战略能力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战略管理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了充分利用动态能力,本文通过对动态能力的背景与定义、理论维度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持续战略能力构建中的关键要素是由组织和管理过程、位置和发展路径等方面组成。

[关键词]企业;动态能力;持续战略;竞争优势[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6)S1-0131-02在战略管理领域,竞争优势与持续战略能力的寻求以及企业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管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而在动态环境下,关于企业动态能力与持续战略能力的研究已经日渐成为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动态能力,通过对动态能力的定义、理论维度、关键要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动态能力与持续战略能力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一、动态能力概念提出的背景与定义20世纪80年代初期,占主导地位的战略管理理论是波特的产业组织理论,它从企业外部环境解释了竞争优势的来源,认为产业结构是企业获利的主要决定因素。

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学者在Penrose(1959)倡导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基础理论(R BV),与强调外部产业结构和竞争定位的理论相反,它集中于企业内部组织,强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重要性,认为它们是企业获利能力和持续战略能力的主要动力,从而解释了竞争优势的内生性。

特别是Pral ahal ad和H ar m el (1990)年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最具有影响力,最终成功地得以补充与取代产业组织理论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主流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战略能力之源,因为它具有无形性、知识性,不能购买,难以模仿,为企业专有且核心能力的产生和利用存在路径依赖,这一点更增强了它的不可模仿性。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概述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概述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重定向自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 DCT/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DCP)戏[编辑]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概述动态能力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环境变化的特点而产生的。

市场环境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速度加速,经济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全球化,顾客需求的多样化,造成了竞争内容越来越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越来越低,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 D’Aveni,他于1994年出版了《超越竞争》一书,全面阐述了动态能力理论的框架。

动态能力理论:是指组织为使产品快速地上市、有效地掌握变化万千的商机,以及能否持续地建立、调适、重组其内外部的各项资源与智能来达到竞争优势的一种弹性能力。

它诠释了企业是如何创造商业价值的。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利用IT技术资源、组织资源和管理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同样,企业还可以通过培育独特灵活的能力,来满足顾客和市场日趋增长的需求。

对于信息工作来说,IT资产本身并不能提供超额的回报,但人们发现,当它们被合理地应用于恰当的业务流程中时,就会稳步促进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超额回报.在战略管理领域,企业竞争优势的寻求以及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管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而在动态环境下,关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日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通过对动态能力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企业获取动态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

[编辑]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初期,占主导地位的战略管理理论是波特的产业组织理论,随着核心能力理论的快速发展,核心能力的一些局限性也浮现了出来。

但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

能力理论遇到前所未有的自身发展障碍,不能解释动态市场上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以及为什么某些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理论

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的匹配方式 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的平衡效应 • 平衡效应是指如果企业在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之 间资源分配匹配的情形下,会控制经营风险从而提升 企业绩效。 • 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是相互对照的两类活(March, 1991)。由于利用式创新主要关注当下生存,而探索 式创新主要关注未来发展,它们会互相竞争有限的资 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二者的相互平衡,进行合理 的资源分配。 H4: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的平衡效应会对短期财务绩 效和长期竞争优势产生正向的显著影响。
作为动态能力绩效机制的支撑机制,技术柔性能力和 组织柔性能力通过技术模块化和组织结构扁平化支持 企业内部的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活动。
H1:企业动态能力及其机会识别能力维度、整合重构能 力维度、组织柔性能力维度和技术柔性能力维度对利 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有积极的显著影响。
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与绩效的关系 • 利用式创新以企业现有技术能力和知识存量为基础,强调 对现有技术能力和知识进行改进和完善,主要目的是为了 提高当前运营效率,增加当期绩效水平
相关学者 • 动态能力是“组织有目的地扩建、扩展和调整其资源基础的能力” (Helfat,2007)。 • 组织的资源基础包括实物、人力和组织资产(Eisenhardt& Martin,2000)。
• 动态能力是一种习得的、稳定的行为模式,企业通过这种行为模 式可以系统地创建和调整其运行方式,从而提高企业效率 (Marcher&Mowery,2009;Zollo&Winter,2002)。 • 历史路径确定当前资产——感知机会——识别并抓住机会来提高 组织能力——配置成更能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创建新资产— —持续竞争优势(Teece,2007)。
• 探索式创新是一种更大幅度、剧烈式的创新行为,强调获 取和创造全新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研发新技术,主要目的 是为了增加未来收益,增强长期竞争能力以在市场上获得 持续竞争优势。

SWOT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局限

SWOT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局限

SWOT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局限SWOT分析最早由Learned等人于1965年提出,在战略管理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对企业内部分析而言,从最初简单的检核表(check list),到特异能耐(distinctive competence)、价值链及核心能力等概念的提出可以都看作是对优势的发展,对企业的外部分析,除了PEST分析,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以产业为对象进一步细化,这些无疑都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SWOT的基本原理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通常被用来分析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是帮助战略管理者制定如下四类战略的重要匹配工具: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 战略,这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战略分析的制定方法。

在用该方法制定战略时,不但要对企业内部的优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进行综合分析,而且还需要将这些因素与竞争对手加以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有价值的企业战略方案。

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挥企业内部优势而利用企业外部机会的战略。

所有的企业都希望获得这样的状况:既可以利用自己的内部优势去抓住和利用外部事件变化中所提供的机会。

企业通常首先采用WO、ST或WT战略而达到能够采用SO战略的状况。

当企业存在重大弱点时,它将努力克服这一弱点而将其变为优势。

当企业面临巨大威胁时,它将努力回避这些威胁以便集中精力利用机会。

弱点——机会(WO)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

适用于这一战略的基本情况是:存在一些外部机会,但企业有一些内部的弱点妨碍着它利用这些外部机会。

例如:市场对可以控制汽车引擎注油时间和注油量的电子装置存在着巨大的需求(机会),但某些汽车零件制造商可能缺乏生产这一装置的技术(弱点)。

优势——威胁(ST)战略是利用本企业的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的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考试复习题管理学基础(供参考)

国家开放大学考试复习题管理学基础(供参考)

管理学基础( A)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A( C)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 D)是管理的核心问题。

( D)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五项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B )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他的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ABCD )是其主要内容。

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B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BA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CD按照决策的条件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ACD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AB )等类型。

按照组织系统划分,沟通方式分为CDB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B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B 波特教授在产业竞争结构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它们是ACD波特—劳勒模式是以(D )为基础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D不能以实物又不能以货币来衡量的标准,如用于衡量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责任感的标准,用于衡量广告效果的标准等,被称为(D )C财务控制包括BCD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B采用轮盘式沟通模式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每个人自由沟通,因此沟通快;但由于沟通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并且降低传递信息的准确度B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B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体现,也是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保证B常见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有B成本标准和收益标准都属于实物标准B成本控制的过程包括ABCD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A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D )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 A)从组织层次上来看,绩效可以划分为ABC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BCDD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

可持续生计与生计动态能力分析:一个新的理论研究框架

可持续生计与生计动态能力分析:一个新的理论研究框架

可持续生计与生计动态能力分析:一个新的理论研究框架*兰州商学院经济学院赵锋【摘要】摘要:能力是个体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和行动效果,反映了个体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能力问题既是一个战略问题,也是一个策略问题,更是一种动力机制。

能力是家庭及个体可持续生计的重要构成部分。

从长期来看,可持续生计与生计能力经常互为条件,推动家庭及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可从整合观、生计资本观和管理观三个层面进行家庭生计动态能力的分析。

居民可持续生计动态能力的形成是资源整合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生计创新能力的复合集。

生计动态能力更注重了家庭发展的策略运用和策略“顺势应变”型的提升。

对贫困人口来说,生计动态能力更能完整描绘出其窘迫的生存状态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参考【年(卷),期】2015(000)027【总页数】7【关键词】关键词:可持续生计;动态能力;势函数;外部冲击一、能力:一个跨学科的分析能力最早是一个心理学范畴。

一般认为,能力是个体面对生产生活经常性、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和行动效果,反映了个体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在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中,能力通常被解释为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实际能力是指个人现在实际所能做的,这种能力以知识技能、资本基础和市场价值来表现。

潜在能力是指可以通过训练可能达到的水平,多蕴涵于人力资本之中。

行为学的研究表明,能力很大程度上首先是由行为主体的态度决定的:积极的、肯定的态度会将想法落实在行动上,进而改善能力,反之,消极的、否定的态度不仅会扼杀良好的思想,甚至根本不可能去行动,因而也难以有能力的改善与提升。

教育学范畴的能力观认为,个人能力主要由教育、健康、技能培训等决定。

教育赋予人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健康的心灵和人格,是人得以发展的动力。

尤其在现代工业和后工业时代,人获取生产生活的能力往往需要通过特定的实践和教育培训去获得,教育在能力形成的影响日益凸显。

在经济学领域,能力分析的理论抽象和实践运用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其一是有关贫困和饥饿问题层面的可行能力的研究;其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表述与分析。

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变革分析

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变革分析

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变革分析近年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专门猛烈,已进入竞争白热化时期;同时,企业所处的行业与环境都趋向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的进展过程中。

因为企业进展的过程确实是在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积存自身内部能力的动态过程。

为了保证企业可连续进展,基于环境的变迁和自身资源与能力的变化,有必要对原有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实施战略变革(所谓企业战略变革,项国鹏、陈传明认为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可连续竞争优势,依照所处的外部环境或内部情形差不多发生或推测会发生和想要使其发生的变化,并结合环境、战略、组织三者之间的动态和谐性原则,涉及企业组织各要素同步支持性变化,改变企业战略内容的发起、实施、可连续化的系统性过程。

)。

而在战略变革过程中,有的企业元气大伤甚至破产倒闭,有的企业通过战略变革高速成长。

其中缘故,的确值得深思与探讨。

在动态环境下,研究企业战略变革预备因素专门重要。

本文认为企业有效推行战略变革其决定因素要紧由动态能力、企业家战略能力、组织学习、连续创新等要素组成。

下面对这些因素进行阐述。

一、构建企业动态能力企业战略变革机制的核心是战略弹性。

战略弹性是指以企业动态能力和组织操纵力为支撑的企业战略对外部环境或内部情形变化的适应性反应程度。

战略弹性越强,企业的变革、企业战略的机制就越灵活,适应或改变外部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因为企业战略的变革能够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更新来展开,受核心刚性的阻碍,战略弹性便成为企业战略变革机制的枢纽。

而战略弹性的核心确实是企业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要紧强调是基于环境快速变动的特点,战略治理的角色作用在于适应、整合和重组企业内外的技能、资源和功能的能力,使之能应环境变动而变化。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改变其作为战略能力基础能力的能力;能快速进行产品创新且拥有整合和配置企业内外资源的战略治理能力的企业,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获得成功。

由过去静态能力到动态能力,代表了一种战略观的转变。

假如说对稀缺资源的操纵是利润的源泉,那么诸如技能的猎取、知识和诀窍的治理以及学习就成为全然性的战略问题,因而动态能力成为战略变革的基础和猎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战略管理知识点整理

战略管理知识点整理

第十章战略控制与战略变革1、战略控制:企业战略管理者依据已有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对企业战略实施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发现偏差、纠正的活动。

本质是降低企业战略实施的不确定性。

2、战略变革: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发现颠覆企业战略的行为,对企业产品、市场领域及其组合的重新组合。

涵盖企业战略目标的重新设计,是企业战略整体优化。

3、战略变革的动因:外因。

内因:企业领导者、企业生命周期、企业资源能力。

4、持续性战略变革:增强企业战略柔性(在动态环境中企业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制造变化以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建立居安思危的企业文化。

第九章领导与战略1、费德勒领导权变模型: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任务结构(任务能够清楚地得到阐明的程度和人员对之负责的程度)、职位权利(一个领导者利用来自组织的职位赋予的权力令下属遵从他的指挥的程度)。

2、经理班子组建原则:能力相互匹配原则,需要拥有4种能力:生产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企业家资质、综合能力。

3、公司治理的内涵:通过包括正式与非正式、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来协调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害关系,保证公司的科学决策(目的),从而维护公司相关利益的一系列制度。

公司治理的原因:解决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导致的代理成本问题。

4、现代公司制特点:公司是法人、股份可以自由转让、有限责任制度。

5、现代公司的优势特征:(1)股权结构的分散化: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意味着产权关系明确清晰,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运行;股份转让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小股东无法参与公司的决策,降低了积极性,为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便利。

(2)两权分离:突破所有者的决策能力和经营能力的限制,实现产业资本和智力支持的结合,创造更高的价值。

6、代理问题:当授权关系所涉及的双方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力时,被授权方可能不一定按照授权方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行事,这种授权后不尽力的行为成为代理问题。

不恰当的多元化可以分散高管的职业风险,扩大公司规模,便利高管提高报酬和声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战略能力及其决定因素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外部环境不断的变化其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

企业战略管理需要以动态的形式来进行,且在公司内形成动态战略能力。

本文主要从动态战略能力的定义及其决定因素来进行阐述。

一、动态战略能力的概念彼得·德鲁克说:“竞争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企业经营目标的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顾客。

”也就是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能力竞争。

最终要想在竞争中胜于对手,则应从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出发,而且要把战略和能力有效地结合。

我们可以把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看作近期能力,把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看作远期能力,并且远期能力则关系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因为以往的积累形成现在的能力,而对现在能力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则必须以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改变其作为战略能力基础能力的能力。

)的方式进行管理,才能形成动态战略能力。

什么是动态战略能力呢?笔者认为,企业动态战略能力是指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过程及其形成能力来说,并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或在动态环境下,企业能够创造高于市场价值的战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都无法在短期内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这种战略能力它具有独到的、短期内不可模仿或复制性,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动态战略能力。

它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积累性学识,包括技术、管理、机制、资源、能力等很多方面,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洞察力和贯彻力。

洞察力和贯彻力,通俗地讲就是眼光和行动。

眼光包括理念、视野和判断,即对未来的发展能看多远、多宽、多深。

行动是对目标的规划和追求、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GE的韦尔奇和IBM的郭士纳不久前退休的世界级企业领导人为我们提供了最佳案例,这两人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在公司内靠运用动态战略能力,把正在走下坡路的大公司重新变成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一流公司。

所以说,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动态战略能力培育或运用水平的高低,是否能将这种战略能力以动态的模式实施。

二、动态战略能力决定因素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必须培育或拥有动态战略能力。

而企业动态战略能力决定因素主要是由动态环境、企业家战略能力、动态能力、学习力等要素组成。

下面主要针对以上因素进行阐述。

1、动态环境动态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产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等随着时间的变化、市场竞争在形式、内容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这些环境是处在动态变化或不确定性的一种复杂多变的状态,其主要特征是动态变化。

在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动态化和复杂化的情况下,企业战略制定、选择与管理的问题也就相应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

首先,动态环境使企业战略内容(包括经营范围、资源分配、竞争优势)的变化;其次,企业战略变化也会导致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因为企业总是身处于竞争激烈与动态经济环境中,企业所处动态环境对于竞争优势的获得、发展及其动态战略能力的形成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第一,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源自某种突发性的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这种变革打破了原先市场的平衡;第二,企业外部环境本身并无任何变化,但企业对环境特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或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与能力发生了变化;第三,上述两者的结合。

战略管理本身就是对动态环境下各种环境变化时应采取对策的管理和通过变化进行动态的战略管理。

由于环境的动态、多变性,产业环境对企业战略能力的获得和维持的影响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变动性,不同产业环境之间的变动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不同的产业环境状态对战略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也不相同。

一般来说,每一个企业都身处在外部动态环境之中,宏观环境主要通过产业环境对企业产生影响力。

产业环境相对于宏观环境而言,对个体企业具有更大和更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宏观环境一般不直接影响个体企业的决策与经营绩效,而是通过产业环境产生间接影响或发展作用。

由此,企业所处的动态环境是企业动态战略能力形成的外在条件。

2、企业家战略能力企业家是企业的异质性资源,同时企业面对的是资源稀缺的竞争环境。

企业家这种资源所具有的功能恰恰能有效地对资源进行整合,使有限的资源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

企业家能力所表现出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一种从未存在的稀缺性资源,通常就是通过对现有资产、技能和能力的整合。

企业家能力在资源生成模式中先于其他模块,具有起因的作用。

企业拥有的资产、技能和能力本身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润,企业家能力将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从未存在的稀缺性资源。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家还必须具有战略能力。

简单地说,企业家战略能力就是企业家把握与处理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问题的能力。

只有具备战略能力,企业家才能在领导活动中有效把握全局,运筹帷幄,才能使企业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企业家应具有的战略能力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战略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就是在战略观念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对战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是企业家能力的思想基础。

第二,预测能力。

企业家是作为企业战略规划与实施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企业家必须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且运用准确、科学地预测进行有效的战略规划。

第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表现为企业家善于敏锐地洞察旧事物的缺陷,准确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提出大胆新颖的设想,继而进行周密的论证,拿出可行的方案来付诸实施。

第四,战略规划能力。

战略规划能力就是企业家把握全局,为组织确定方向,指明道路,制定组织发展战略的本领和水平。

战略规划是企业家的第一大事,每个企业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的职责,其心中就是须有一个组织发展的清晰蓝图,知道组织应该向何处去,怎么去。

只有明确了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具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与全局意识,才能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

3、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改变其作为战略能力基础能力的能力(Teece,pisanoandShuen,1992:Teece、RumeltandWinter,1994)。

动态能力这一崭新的概念被提出来,其理论随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Teece等学者认为,具有有限动态能力的企业,不能培养战略能力、竞争优势并使战略能力的来源适应时间的发展,企业最终会失去其生存的基础。

而具备很强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使它们的资源和能力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并且能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来创造战略能力的新源泉。

动态能力理论是改变企业能力的能力,从本质上分析,企业动态能力是一种开拓性的能力,强调以开拓性动力克服能力中的惯性。

它更加关注企业的动态效率。

开拓性动力通过促进创新和创造新的规则与能力为企业的战略能力提供了长期基础。

在动荡的环境中,动态能力崇尚建立开拓性学习能力。

开拓性学习能力是为了在长时间内向企业提供新的战略观念而进行的侧重于变革的学习。

其显示了对路径的较少依赖,也显示了以试错法为基础和以建立新能力、新规则为特征的研究过程。

企业动态能力作为企业内部学识、吸收性学识或引进性学识有机结合的产物,强调建立从外部途径吸纳知识(包括资源、能力与机会的特殊能力)。

吸收性知识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与能力之间起到上一页了桥梁作用。

动态能力通过其开放性而获得灵活性,从而减少了能力中的刚性。

从本质上分析,动态能力表现出一种动态的非均衡状态。

在一个变化无常的超竞争环境中,能力持续不断地培养、开发、运用、维护和扬弃,这正是动态能力本质之所在,即通过不断的创新而获得一连串短暂的战略能力,从而从整体上体现出企业的持续战略能力。

4、学习力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总和,企业员工必须具有较强的学习力,才能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才能获得惟一持久的竞争力。

因为企业惟一持久的战略能力,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企业动态战略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创新、积累、转移和共享,这就要求企业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企业和知识型企业,在不断修炼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产和隐性的不可模仿性知识等。

在新的竞争时代,光靠雄厚的资源和强大的规模并不能保证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学习的能力才是突破生存不利格局、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只有重视学习、用心学习,企业才能适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市场,才能获得持续战略能力。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动态环境中,企业获得战略能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多快的速度获取新知识。

现实企业如此短命的原因是企业在学习能力上有缺陷,这种缺陷使企业在环境改变时不能迅速应变,从而严重影响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而有效的企业学习是在一定背景环境下发生及持续的,如何培育一个知识共享、创造和使用的背景环境?则是建立学习力的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创造共同的愿景。

共同的愿景是对组织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也反映了组织内全体成员利益的共同性。

共同的愿景不仅能集中企业资源、统一企业意志、振奋企业精神,更能指引、激励企业取得出色的业绩。

因此,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个人强烈学习欲望的源泉。

第二,建立组织学习机制。

建立组织学习机制,就是说应该通过制度化的结构或程序安排来促进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机制的精髓是激励学习和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第三,培育信任文化。

培育信任文化取决于一种信任、关怀、坦诚公开、平等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在知识集约过程和知识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在员工间实现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知识发展和创新的关键,是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它直接制约着知识的生成和交流,更关系到知识的管理和效果。

要着力于实现知识的共享,就要求组织内部形成相互信赖的关系和统一的价值观。

信任是使信息在组织内部得以流动和传播的润滑剂。

知识和信息可以在不断变化的、广阔的范围内自由流动,并能更加放任的学习。

第四,提供知识获取、共享及交流的平台。

组织的信息网络是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平台。

应构建敞开的、无障碍的、人性化的开放性的综合信息网络。

通过将内部和外部各种所有应用数据用统一的界面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上,使得企业与内部员工、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及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流得到畅通、高效的处理。

这样,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获取、共享及交流,就不仅是局限于内部,而且和外部市场紧密相联,这个平台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两大应用的结合,并为组织学习的动态性和知识有效性、精确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极大的加强企业面对复杂而动荡的外部环境快速应变的能力。

所以说,真正能够笑到最后的企业必将是那些能够想方设法使组织内所有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三、结论企业动态战略能力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积累性学识,动态战略能力决定因素或者说主要来源是形成这种能力累积资源的重要途径,动态变化是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企业动态上一页战略能力获得与保持的决定因素。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胜,就需要不断培养企业家战略能力、动态能力、持续创新及其不断学习并转化为企业内部“核能”,企业最终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