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石门坎 百年苗疆的超常规奇迹

贵州石门坎 百年苗疆的超常规奇迹
贵州石门坎 百年苗疆的超常规奇迹

余老师定的题目:(一声叹息贵州石门坎)

贵州石门坎:百年乡村的超常规奇迹

用当地人话说,偏居乌蒙山腹地的石门坎是贵州“西部之西、边远之远”,这里曾经几乎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但朱雨翔可以毫不费力地带着你穿过齐膝的荒草,找到已经废弃多年的游泳池、篮球场。从这位熟知石门坎历史的苗族教师口中,“苗族文化复兴圣地”、“西南苗族文化最高区”等词眼所承载的繁荣便得以复活。

近期,伴随着寄望的慕名拜访,记者一行从贵阳行车一直往西,在乌蒙山腹地千壑万仞中颠簸近十小时后,走进了这片蜚声海外的文化高地。

香港文汇报记者虎静郎艳林威宁石门坎报道

稿一、

苗疆乡村的超常规发展

1985年,刚出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在干部见面会上,出人意料地和当地干部讲起了一个外国人的故事:1904年,一个名叫柏格理的英国人在贵州威宁县一个非常贫穷、荒凉的地方开创了一系列教育奇迹。

胡锦涛最后还对当地干部说到:“柏格理用实践告诉人们:进步的科学文化和艰苦创业,可以在贫困落后的地区,实现教育的

超常规发展。”

“龙年得道”迎来“救星”(小标题)

石门坎,正是胡锦涛语中提到的”非常贫穷、荒凉的地方“,一个被当地人称为“西部之西、边远之远”的苗族村寨。半个多世纪以前,这个位于贵州省威宁县最西部山区的小村庄,一度被建设成为“苗疆文化圣地”和“西南文化最高区”。

1905年,为逃避杀戮,一支被称为“大花苗”的苗族逃到了滇黔川最偏僻荒凉的石门坎。在这里他们没有土地,靠租种彝族土司的土地为生,过着刀耕火种、结绳刻木的生活。

就是在这个被当时“大花苗”称为“龙年得道”的7月12日,威宁和水城一带的四个大花苗人跋山涉水,走了几天,找到了当时在云南昭通圣经公会布道所的牧师柏格理。

当时柏格理已经40岁,对于这位已在中国传道17年的牧师来说,他一直希望能像到非洲传道的同胞李文斯顿那样,在中国引领一个民族归信。“尽管他在昭通做过很多传教的工作,还曾冒着生命危险到金沙江附近的凉山彝族去传教,但收效甚微。”朱雨翔说。

据史料记载,正是在四个大花苗人的邀请下,这年冬天,柏格理和四名苗族以及昭通的汉族信徒来到了滇黔交界处的石门坎。

对于已在中国生活了17年的柏格理来说,初入石门坎时,当地苗民半农半奴的生活场景还是令他十分震惊。由于生活极其

艰苦,当时的苗民大多头盘长辫,身穿粗麻布衣,赤脚或穿草鞋,身上不但肮脏污秽,而且气味很重。

朱雨翔曾听父辈们讲过,当时,附近苗寨里几乎找不出一个人能数到两位数,略识些字的只有两个在彝族土司家做高级家奴的苗民。

初入石门坎的柏格理马上换下洋服,身着粗麻布的苗服和草鞋。在走访一些苗寨的时候,他不但苗民们同吃玉米、荞麦饭,有时还一同睡在跳蚤成群的麦草堆里,有两次他竟在牛棚里与一头母牛及其牛仔同睡于一捆干草之上。

柏格理很快被苗民们接纳,当地苗民视他为最可信赖的人,他们还称他为“拉蒙”(苗王)。在现在石门民族学校校史馆内,还有这段历史完整的文字记录。

兴办教育创建苗文(小标题)

最初,柏格理在苗疆的传教工作并未得到教会的资助。为办学校和修建教堂,柏格理非常巧妙地向当地彝族首领讨到了一块80多亩的土地。

至今,在当地苗民还流传着柏格理智讨土地的传说:当时柏格理向彝族首领安荣之讨要一块土地修建教堂和学校,说只需要“一张牛皮”大小就可以。首领以为微不足道,答应把这块地送给他,但是,柏格理却将牛皮割成细条,最后围起来的土地竟有80多亩。

在柏格理用这样的方式讨到土地后,苗民们又每人出100

个铜板凑出来100万个铜板。1906年,柏格理修建的学校开班授课。

第一批20多个学生全部是基督教徒。随后,这座最初只有一个“初小班”的学校,逐步发展扩大,并且还开创了近代男女同校的先河。“为了既尊重当地人的传统,又保证妇女受教育的权利,石门坎还建立了光华女子学校,实行男女同校学习。”朱雨翔说。

经过六年发展,学校已成为一个完善的小学,设有高级、初级班以及男女两部,并取名为“光华小学”,意即“光复中华”。柏格理还在学校后面建造了宿舍、礼堂、游泳池和运动场。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没有进到学校读书的成年人,教会还开办了“平民学校”,苗族信徒在主日进礼拜堂的时候,不仅要礼拜,晚上还要分班学习,通读苗文《平民夜读课本》。

据文献统计,在1905至1949年45年间,柏格理和继任者在苗族地区总共建了54所学校;共培养出了3个博士、1个硕士和100多本科大学生,高中和初中生众多。这些苗族学生中,有10多人担任过省部级的高官。

1949年后,威宁县一次教育普查显示,当地苗族接受现代教育的人口比例超过其他少数民族,甚至超过汉族。当时的石门坎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教育基地和“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

对当时普遍信教的苗民来说,在掀起了一场普及教育的运动后,柏格理及牧师们还为苗民们创造了文字。

和许多少数民族一样,苗族原本没有文字,祖先的历史都是用古歌来口口相传。1905年,柏格理同精通英文的汉族教徒和苗族教徒杨雅各、张武一起研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结合苗族衣服上的符号花纹,于为苗族创立了一套简明易学的拼音文字。

用这套文字,柏格理与牧师们合作,很快翻译了老苗文版的《圣经》和赞美诗,学校也用苗文来编写《苗文基础》、《苗族原始读物》等教材,并出版了苗文报。

后来的苗族人则用以通信,记账,记录民族歌谣、故事和传统知识等。从此,苗族的传说、历史、文化有了新的载体。翻开校史馆里的《苗族原始读本》,可以看这样的内容,如:“问: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答:是圆的。问:地球上有几大洲?答:七大洲。”

后继有人延续“革命”(小标题)

1908年初,中国整整20个年头的柏格理踏上了回英国休养的旅程。朱雨翔还听父辈们说起过,“在柏格理回国经过一个又一个村寨时,当地苗民还用苗语向他喊道:“再回来看我们!”柏格理也在日记中写道:“我答应了他们,我一定要回来。”

结果他真的回来了,而且永远留在了这块苗民的居住地。

1915年7月,一场可怕的传染病“伤寒”在石门坎爆发,这是苗民口中最可怕的“黑病”。很多苗民和学生相继病倒,学校山崖下的一个山洞被当作临时隔离治疗室。

伤寒爆发时,柏格理一直守护着病人。在守护中,他不幸也

被感染上。他坚持把有限的药品留给村民,而他自己却再也没有起来。9月15日,他因感染伤寒不幸去世,时年51岁。

据《昭通教会史》记载:“柏牧师死于石门。出殡时,苗、彝、汉送殡者有好几百人,无一人不痛哭失声,陵壑相应”。

在他去世后,当地苗民为他捐资修建了坟墓。熟知这段历史的朱雨翔说到:“下葬那天,大批的苗民不肯离去,就围绕着坟墓守护了七天七夜,以至后来,当地苗民去世,都要埋葬在他的坟墓周围,希望永远跟着他走下去。”

墓地就坐落在一个可以俯视石门坎的小山坡上,墓碑两边刻有“人竟宿于石门,神将赐以木铎”。至今,还能看见很多葬有苗民的土堆围绕着柏格理的坟墓。

柏格理去世后,石门坎的进步并没有停止,继任者们继续在医疗和农业科技推广上进行着乡村建设运动。

据朱宇翔介绍,在1918年,来自英国康沃尔郡的张道惠在教会申请到了资金,在现在的柳树村建起了中国近代第一个麻风病救治中心。

当时这个辐射滇东北、黔西北的麻风病救治中心容纳了威宁、云南昭通、彝良一带的几十名麻风病患者。很多病人在这里接受治疗后,就一直在这里过着集体生活。至今,这个麻风村还生活着58位麻风病人及其家属。

在1926年,一位名叫吴性纯的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毕业生来到这里,和石门坎另一位博士张超伦将中国第一所平民医院。

但在农业生产方面,石门坎也陷入了低谷。在1918年,因粮食歉收,次年发生了严重饥荒,1922年再次歉收,次年又发生大饥荒。面对饥荒,教会当时采取了一种叫以工代赈的方式开展救济。借助一笔来自英国的捐款,教会在学校附近山坡上还建起了一所孤儿院。

1920年以后,石门坎还设置了“推广委办”。到1942年,又成立了种子试验站和推广布厂,专门负责培育各种农作物良种,培训手工毛纺织技术人员,然后让他们再到各教区进行推广。

据说,至今让滇黔川交界一带农民获益的洋芋(土豆)都是那个时代引进来的。在土地贫瘠的高寒山区石门坎、洋芋比传统农作物荞麦成熟更早、也更适宜石门坎的土地条件。

从很多方面看,当时的石门坎各方面都在进行着一场乡村社会改良运动。

稿二、

返乡教学薪火相传

从石门坎培育出第一批小学毕业生开始,返乡教学几乎成了所有石门坎学生的选择。他们往往外出攻读本科甚至博士学位,然后回到学校教书。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文革”前,石门坎学校的历任校长,都曾是该校毕业生,而且都是本科以上学历。

朱焕章,1929年入华西大学深造,1935年本科毕业时曾得到蒋介石的赏识,留他在成都绥靖公署工作,但朱焕章毅然回石

门坎从事苗族教育。

他还曾一度前往昭通市一所中学担任教导主任。然而他发现,苗族学生仍然难以进城求学,于是在1943年再次回到石门坎,与本族精英分子一起在原小学的基础上,创办了石门坎私立边疆民族初级中学,一度成为邻近三省近20个县市的最高学府,共管理着96所小学、5所中学、1所神学院和一些医疗机构。

朱焕章卖马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石门坎山路难行,朱校长喜欢养马,既能代步,也能改善生活。每当他知道有穷学生要出去深造,就要卖一匹马资助学生,剩下的钱就换成盐巴,敲碎了分给教员们。

“有一次,朱焕章到云南昭通办事,路途中遇到一匹马望着自己长啸不止,走近一看,原来正是之前自己卖掉的马匹,消瘦不堪,可能是日常背负太重,背上有一块块破皮。”朱雨翔说。

在石门坎,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硕士张有轮谢绝母校的挽留,回到石门坎教书;博士张超轮毕业后,曾放弃大城市大医院的工作,回到石门坎行医,为苗人治病。

1952年,石门坎学校被政府接管。在整个50年代,威宁县的教育系统,苗族的教育程度首屈一指,苗族老师仍然占80%左右。如今,石门坎旧址保留下的《石门坎溯源碑》上,还刻着“裂开泉石,牍启心门”这样的句子。

稿三、

世纪文明惨遭浩劫

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石门坎的知识阶层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劫难,精英断层影响至今。

60年代,石门坎被设想为最可能发生“敌特空投空降”的地区,是防务的重中之重。1965年,来自县人武部的工作组砸毁了学校的汉苗双语“溯源碑”,砍断学校最重要建筑“大教室”柱椽装饰,捣毁柏格理的墓穴。学校还被称为“小台湾”,老教师们被赶下讲台,青年们丧失了参军升学的资格。

石门坎最早的共产主义者张斐然被打成右派分子,放回原籍;石门坎学者杨荣新等人死于浩劫。

劫难继续延续着,石门坎周遭的柏木在“大跃进”的时候被砍伐。当时的欧式建筑群现在只剩下了继任者——牧师高志华一天也没有住过的一栋别墅。

这栋别墅成了石门坎保存下来的、最好的建筑。昔日茂密的森林如今已光头透顶;当年的医院、麻风病院、孤儿院、敬老院、农科实验站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石门民族学校里,只有大教室遗址、游泳池、老柏树和石阶能依稀看出往日的风貌。

稿四、

“外来使命”转为“本土使命”?

20世纪末,石门坎重新向世界开放。给石门坎重新带来新生机的,有全球的关注,更多的是国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本土

力量的坚持。这一轮以公民社会为切入点的全球化,离不开本土学者、发展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努力,“外来使命”转换为“本土使命”。石门坎,期待以人为主体的文化复兴。

2005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打电话给即将离任的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让他“一定要去石门看一看,给石门一些帮助”。

钱运录来到石门乡之后,在高志华和柏格里墓地呆了20分钟;众人下山时,他又一人折回,在墓前双手合十行了一个礼,才缓缓离去。

这位拜谒柏格里墓地的最高级别官员,给石门乡带来了3000万拨款,用于改善道路环境、学校、卫生院和政府办公条件,以及历史文物保护。

2008年,影像工作者杨波在网络上建设起一个网络资料库——“走近石门坎”。青年学者张坦则正在执行一个“百年记录”的口述历史计划,为石门坎留下真切的历史记忆。张坦还说,“石门坎要发展,需要卞淑美那样扎根下来的人”。

卞淑美,一位来自东北的妇女,石门坎唯一骑摩托的女人。早年前,深圳在石门坎捐建了一所小学,东北小学教师卞淑美来到这里任校长。她借鉴柏格里汉苗双语、小班制教学,如今学校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比石门乡的平均分高整整30分。

至今还在石门坎“流放”着的她意图与一些支教组织联系“新教育试验”,这个计划意图以建设一个完备的图书馆,来影响学校

和社区的阅读习惯和文化氛围。

图片说明:

Gu20111212h-01 蜚声海外的石门坎便是因为这道“石门”而得名。张文斌摄

Gu20111212h-02 1949年外国传教士制作的幻灯片上,石门坎苗族学生。网上图片

Gu20111212h-03 正是在这所小房子里,石门坎开创了近代男女同校的先河。张文斌摄

Gu20111212h-04 柏格理和同伴为苗族创造的字母文字。网上图片

Gu20111212h-05 石门坎中学教师朱雨翔。张文斌摄

Gu20111212h-06 威宁石门民族学校的前身就是1905年开始创建的光华小学。张文斌摄

Gu20111212h-07 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围墙旁便是当时的游泳池。张文斌摄

Gu20111212h-08 至今保存完好的礼堂还能见证当时石门坎的辉煌。张文斌摄

Gu20111212h-09 半山坡上清晰可见的麻风病安置中心——柳树村。张文斌摄

Gu20111212h-10 校史陈列馆里至今还有青年柏格理的照片。张文斌摄

Gu20111212h-11 文革时期被破坏后按照原貌新修的柏格理

墓。张文斌摄

石门坎行纪-----百年回首不忍看,何时再遇艳阳天

石门坎行纪——百年回首不忍看,何时再遇艳阳天 By 张愚扬三刀 0 写在前面的话 1)希望可以了解中国最穷省的最穷县的最穷乡的一些情况。 2)用你的爱心让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 3)帮助一下那些在贫困线下为温饱苦苦挣扎的农民。 1 为什么去石门坎 今年夏天,金天线居然在世界杯期间来到了贵阳。我听说后立马和他取得联系,当时并不知道他所为何来,也没有问,只是想着见面后可以好好聊聊。很遗憾,直在他离开前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去拜会。只是在他离开后才从他的博客了解到,他去了一个叫石门坎的地方。后来金天线更呼吁大家参与到乐施会在当地组织的一些助学活动,我看了看那些材料,心中暗暗许愿,要帮助那些孩子。我也是从安徽一个农村的山区走出来,从小家庭也是班上甚至学校的困难户,虽不存在温饱问题,但初中大部分时间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不过十几块,高中也不超过三十。 但我想的不仅仅是参与乐施会的项目给一个孩子提供一个月八十块的生活费,我更希望做的是自己能影响那些在贫困线下挣扎的孩子,让他们能有走出大山的机会,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为了进一步了解石门坎,我开始查找相关资料,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从那些网络上零散的文献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地区百年的辉煌和没落;我看到的是一个伟大圣人的虔诚和卓绝;我看到的是一栋栋茅草搭建的简易房屋;我看到的是一个个邋遢而又纯真的孩子。 这一切只是让我感到好奇。 真正让我毫不犹豫做出决定要前往石门坎的是当我听到当地教堂传出的天籁之音。 老实说,我到现在依然一句也听不懂那些歌声所表达的意思,但那声音仿佛从云端而来,从我的天灵直接穿透,进入我的灵台。 此行我给自己设立了几个目的: 1)祭奠伯格里、高志华等人,感谢他们为中国的牺牲; 2)寻找为什么一百年来石门坎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原因; 3)看看现在真实的石门坎,了解那里到底有多困难; 4)看看乐施会在那里的扶贫项目落实情况; 5)最重要的是去看看我们最应该石门坎做点什么。 出发前和乐施会威宁县负责人管毓红老师联系,她很热情的给了我乐施会在当地的几个联系人电话,石门片区的汪万全(音)、吴天慧,云炉片区的韩文军、马贵荣。

汉正街导游词(完整版)

汉正街导游词 汉正街导游词 翻开史册,汉正街历尽沧桑。历史悠久的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之一,据《夏口县志》等书记载,这条街迄今为止已有500年的历史。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汉正街就已形成市镇,这里沿江从西至东,出现了宗三庙、杨家河、武圣庙、老官庙和集家嘴等众多的码头,为商埠吞吐,集散物资。由于水上交通便利,沿街店铺行栈日益增多,贸易往来频繁。到清代康熙、乾隆的经济发展鼎盛时期,汉正街已成为汉口之正街。乾隆四年(1739年),汉正街修起条石路面。同治三年郡守钟谦钧在此主持修建了万安巷等新码头。从此,汉正街更是商贾去集,交易兴盛,市场繁荣。被称为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唯意,吸引了四方商旅,八方游客,热闹繁华,盛极一时。于是,本省荆州、孝感各县,外地山西、陕西、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人口纷纷迁入。正如清代汉阳人徐远志的《汉口竹枝词》所云: 石镇街道土镇坡,八码头临一带河;瓦屋竹楼千万户,本乡人少异乡多。近百年来,汉正街一直是旧汉口镇的商业精华之所在。旧汉口镇之商业有所谓上八行(商业行栈),下八坊(为手工业作坊)。据《汉口小志》称: 最著名者俗称八大行,即盐行、茶行、药材行、什货行、油行、粮行、棉花行、牛皮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营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以及后来文革的影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曾一度停歇。那些年,小商品几乎无人经营,盛极一时的三镇市场门庭冷落,市场萧

条,私人经营一度中断,整个市场处于封闭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又获得了新生。1979年9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重新恢复、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当年就有100多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在此经营小商品。至1982年,汉正街小商品个体户猛增到458 户。至目前,汉正街个体经营户已达到13200户,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面貌。地理交通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汉正街坐落在白云黄鹤的故乡、长江和汉水交汇处,是镶嵌在华中腹地上的一颗璀璨的市场明珠。汉正街市场东起三民路、民族路,西到桥口路,南临汉口沿河大道,北至中山大道,由汉正街、大夹街、长堤街、宝庆街、三曙街、永宁巷、万安巷等78条街巷组成,占地 56平方公里,含有6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划。市场内已建成服装、皮具箱包、家用电器、鞋类、陶瓷、布匹、小百货、塑料、工艺品、副食品等 10大专业市场,营业面积共计60多万平方米,经营商品6万作余种,市场从业人员10万余人,客货运输站22个,拥有276条线路,对开500多班次,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个体经营户13200户,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旺委可达20万人次。具有经营特色的汉正街老店一.谦祥益绸布店谦祥益绸布店开业于清光绪二十年,所经营的宝蓝布、宝蓝细布、宝蓝竹布畅销武汉三镇、江汉平原诸城乡吁因这三种蓝布均由该店自设染坊染整,必过三道缸,色正而深,质量始终如一而享有盛誉,是与当时舶来品阴丹士林布竞争的唯一对手。谦样益绸布店以谦和致祥,诚信待客树立店风,与买主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外地熟客到店,将购货单交柜即去办理另外事务。到时再来,照单付款取货,无须讨价还价,从无差池。店堂内悬挂有黑漆牌困,上书一

贵州导游词汇总_导游词

贵州导游词汇总 安顺市概况导游词3篇5篇介绍贵州大小七孔的导游词范文大小七孔位于贵州省荔波县樟江名胜风景区境内,它的奇山秀水、独特的地貌,吸引万千游人。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贵州大小七孔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贵州樟江的导游词范文樟江,为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柳江支流龙江的上游河段。贵州省荔波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县内月亮山南麓,流经3区1镇7个乡,在瑶山乡王蒙街汇入打狗河。主河道长53.1公里,20平方公里以上的集雨面积河流11条,集雨面积1498. 5平方公里。 5篇介绍贵州紫云格凸河的导游词范文格凸河,珠江流域红水河支流濛江支流。格凸河长128公里。发源于长顺县,流经长顺县、紫云县、罗甸县等县,罗甸县油闹乡打告村油然附近注入濛江。流域面积2441平方公里,跨安顺、平坝、长顺、紫云、罗甸等县。主要支流有打扒河、摆所河。 关于贵州的导游词范文贵州菜肴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贵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酸菜家家腌制,食之开胃消食。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们喜欢橙子为大家准备的导游词,感谢支持。 侗寨鼓楼导游词侗寨鼓楼群分多柱和独柱两类:多柱即四根主柱十二根衬柱;独柱即由一根中柱支撑,直立于鼓楼中央,直伸顶端,1 / 9

底层四根衬柱。不论何种建筑形式,其顶层均置放齐心鼓,故人们称之为鼓楼。 滴水潭导游词自助徒步旅行是我向往已久的,自从上一次去了贡嘎山就再也没有背着背包出去徒步旅行,这次的滴水潭旅行我们已经筹划了许久,过了两个月脚早就开始痒了,最后定下了五男三女一起同行,可到了该出发的时候天空不做美,下起大雨,本来这次旅行 九龙洞风景区导游词地理概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洞位于城东17公里的漾头镇、六龙山脉北端、锦江南岸大峡谷之中,风景区内山峰林立,重峦叠嶂,溪谷幽深,竹木苍翠,植被完好,既有璀璨峥嵘的岩溶洞群,雄奇险秀的锦江峡谷,逶迤秀丽的锦江(漾头)库区, 黄果树景区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风景点是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在瀑布,也是世界上慕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龙宫风景区导游词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区西南二十七公里,距黄果树瀑布三十多公里,属安顺县马头乡龙潭村。龙宫1980年发现,以暗湖溶洞称奇,泛舟湖上,可作洞中游。龙宫全长三千多米,由暗河连接五组溶洞组成。群众习称“五进龙宫”。 香炉山导游词香炉山海拔1200余米,方圆15公里,四周石崖崭绝,迭垒三层,顶平腰束,形状酷似香炉,故而得名。古代苗族人民2 / 9

关于介绍贵州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关于介绍贵州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贵州景点的导游词范文(一) 在今天的贵州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这里的居民由于都是古时屯堡军户的后裔所以人们把他们称为“屯堡人”。600多年前,明洪武帝朱元璋为加强连疆地区的统治。在江浙招幕士兵,让他们携妻带子进入贵州,居住在设置的卫所里,占时出征,闲时屯垦。当时卫所广布全省各地,军户达数万人之多。 沧海桑田,而今这些卫所的遗迹大多散落到了历史的时空中了,但在“黔之腹,滇之喉”的安顺,至今还保存着一此卫所旧址及当时人们生活的遗风,云山屯就是其代表。屯堡人的服饰,主要表现在妇女身上,她们的装束通常是宽衣大袖,大衣袍长及膝下。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流绣花纹,腰间以两端垂于膝弯部的织锦丝带系扎。长发挽成圆髻网罩挽于脑后,圆髻上插有玉簪、银链等首饰。 妇女婚否的区别在于:未婚少女梳长独辫;已婚者则除了挽髻外,尚须剃额修眉。妇女装束中往往还配有耳坠、手镯、戒指、

手笼、长圆裙以及用绣、补、镂、镶、滚等方法制作的高帮单勾凤头布鞋。如果游客来得适时,可以领略到许多独具特色而又韵味无穷的节日文化;正月初九的玉皇会,正月十六迎汪公,六月初六土地会,六月二十四敬雷神……这些节日中,以迎汪公最具屯堡特色。 5篇介绍贵州景点的导游词范文(二)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风景点是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在瀑布,也是世界上慕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瀑布距省城贵阳市137公里,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县和关岭县接壤处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从贵阳乘车到黄果树,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 黄果树大瀑布已经到了,你们看,这就是早已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总高74米,宽81米,夏秋洪水暴涨,瀑布如黄河倒倾,峭壁震颤,谷底轰雷,十里开外,也能听到它的咆哮;由于水流的强大冲击力,溅起的水雾可弥漫数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左侧崖顶上的寨子和街市常

穿岩十九峰导游词4800字

穿岩十九峰导游词4800字 穿岩十九峰风景名胜区位于新昌县西南,距县城和大佛寺风景名胜区22公里,景区面积30. 65平方公里,由十九峰、千丈幽谷、台头山、倒脱靴诸景区和镜岭古镇组成。 穿岩十九峰景区属天台山余脉的江南古陆浙东丘陵区,以峰峰相连的十九峰而著称,诸山峰海拔一般在200-4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C O整个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绵亘的山脉、台地和蜿蜒回旋的江溪构成了风景区的骨架,以山光水色取胜的自然空间中分布有100多处的景观、景物,其中人文景观15处。主要的自然景观特征有奇峰、嶂岩、幽谷、洞穴、绿荫、飞瀑、流泉、小溪、碧潭等各种类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景点,其特色为 “雅、幽、奇、险"。 “穿岩之岩高苍苍,峰峦十九摩天光..... ”最早把穿岩十 九峰引入诗歌的是南宋大学士左丞相王棱,他独具匠心地将每一座山峰的峰名组织到诗句中,为此十九座山峰的峰名皆因形似而代代相传,自北往南依次为香炉、缆船、马鞍、一新妇、棋盘、卓剑、覆钟、望海、阳釉、笔架、馨、泅洲、噗头、蒸饼、文殊、普贤、摆旗、狮子、鹅鼻。 请大家注意看最左边的山峰一一“香炉峰”,那凸起的部位 与旁边“缆船峰,夕相连接白勺凹处即为香炉的炉底,那株株青松大家看像不像供奉的香?而两边山岩突出的地方即为西只炉耳。

大家再来看旁边的小亮点,这是“缆船洞”,据说此洞是当年大禹治水为缆船所凿。相传古时大禹治水,在此缆船看地形、察水情,故称“缆船峰” O刘录有这样的记载:“其日了溪者,推禹功也 .......... ”所谓了溪,在新昌知溪下游嫌州市,位于该市 东北2. 5公里,相传是大禹治水宣告成功的地方。据《新昌县志》记载,在狮子峰一带的百郎殿,传为禹治水神将百员聚合处。 现在我们看到那最高的山峰即为“望海峰”,它的海拔是306 米。大家再看那如旗帜迎风招展的山峰,那便是“摆旗峰”:而最南端的是“鹅鼻峰”。 现在我们看到道旁的这株古木为乌储树,它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此树因受雷击而只剩树杆,当地村民确认它已死。时隔已久,不知何年却见残桩上又长出了新枝,称为一绝,于是后人题“树神”二字以示敬畏。大家仔细看,此树像不像一位姑娘伫立道旁迎候川流不息的游人?我们姑且称之为穿岩姑娘迎宾吧。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颇像一只倒立的靴子的石头叫“脚桶岩”,它前面的峰就叫“新妇峰”,“新妇”或许有人会理解成 “媳妇”,其实不然,她就是我们现今所一说的“新娘子” o相 传这脚桶岩是新妇出嫁时洗脚用的。脚桶岩上有一洞,洞不大也不深。可是这洞里蓄着的这点水却是久旱不涸的,此洞像一只脚的模样,当然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只脚也未免太小了,但在古代,那可是标准的“三寸金莲"。 “新妇峰”亭亭玉立,可我们却看不清她的五官,这是因为

介绍贵州的导游词

介绍贵州的导游词 介绍贵州的导游词 贵州是我国一个风景优美的省份,它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文化让人感觉到美丽,流连忘返,下面是一份介绍贵州的导游词,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对贵州进行导游词的介绍的吧! 介绍贵州的导游词 壮美大瀑布多彩贵州风相信有很多人对贵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俗语;我想三千八百万贵州各族人民不会认同,因为它的描述与实际的贵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乡处处平、人逢节日遍身银”才是真正的贵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实乃“中国之宝贝”。根据“贵州”二字写法,乃‘中、一、贝、州’,即‘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一语道破贵州的奇特与珍贵。 贵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和谐相伴的一个大宝贝,是自然与人类文化的一片净土。贵州的“天”—洁净、湿润、气候宜人;贵州的“地”—由变化万千的喀斯特奇观构成;贵州的“人”—生活在多种文化环境之中,并且创造出绚烂多姿的文化与文明。

贵州位于北纬24〃37′到29″1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在地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们饱受炎热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涝的危害、沙尘暴的袭击;自然灾害正在大范围地侵蚀人类的家园,可是在贵州这块宝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两雨、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俨然一个难得的大空调。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环境,造就了贵州种类繁多、覆盖丰厚的绿色植被,演绎出“山山张家界、处处九寨沟”神奇画卷,由此得到‘公园省’、‘空调省’的美誉,这正是贵州动人魅力之所在。 明初刘伯温曾经预言:“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云贵以什么来取胜江南呢?刘伯温又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贵州风光的集中表现就是那莽莽大山了。 贵州属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据境内地土面积的 95.2%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喀斯特。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充分的地方,造就出神奇的喀斯特奇景:黄果树、龙宫、马岭河。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磊落清壮,语简而意无穷;李白曾被流放夜郎,大途中遇赦,没有机会见到这比庐山瀑布更大、更壮、更

贵州凉都六盘水导游词-导游词

贵州凉都六盘水导游词-导游词 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县县城西南面,保护区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是一个完整、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黑颈鹤等228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贵州威宁草海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贵州威宁草海导游词(一)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做客“高原鹤乡,阳光威宁”,这里是贵州西部门户,这里是贵州屋脊;这里有一坐古老的城池,一片神奇的土地,一片未敢忘怀的的水域……今天很荣幸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如诗如画的威宁草海,在此呢,预祝各位游客朋友旅途愉快! 凤饮龙泉第一山,脱冠饯别两分难; 渔人闹市三江口,六桥烟柳遇神仙; 野马腾效青草地,铁锁孤舟一只船; 醉饮葡萄沽美酒,四水西流永不还。 这是前人对威宁县城及城郊八大景点的描写,又叫《威宁八景诗》。威宁立于飞凤山下,群山环抱,如一艘天然的航母停泊于草海边上;诗中未提及的是城西北,现草海火车站后面的“双霞洞”过去妙若仙境,相传明惠帝朱允文逊位,化名乐隐秀才在洞内隐居过,并有这样的对联留于洞门:洞云含雨润,山月弄晴辉。

草海位于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草海镇,离县城仅1公里、毕节市125公里,从世界上最大的天体花园——百里杜鹃,可延毕威高速或G326均可到达,上接云南昭通,下接凉都六盘水,内昆铁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 现在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草海吧!草海堪称鸟的天堂,草的海洋,是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贵州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和七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全国三大高原淡水湖之一。零二年,古巴国家旅游规划的世界旅游组织官员迈克先生考察草海曾感叹:在古巴我最终提炼是——生活需要加勒比海,在中国我的最终感悟是——生活更需要草海! 威宁草海,象一颗晶莹的蓝宝石,闪耀在祖国版图西南云贵高原上。它的常年水面27.5平方公里,有5个杭州西湖那么大。这里更是著名歌唱家郑绪兰《远方飞来的黑颈鹤》歌声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跳舞的地方,也是人鸟和谐的胜地。草海,四面环山,浪静波恬,恰似镶嵌在在乌蒙群山之中的一颗明珠。草海,鸟的王国,中国第二大鸟海,海内有157种水鸟,水下众多水草,像一片片绿色的地毯铺垫水中。草海西鱼红虾肉鲜美,它的落日神奇而美丽。站在绿荫覆盖,苍翠秀丽的阳关山看草海,那是一种特殊的景致。阳关山它东与六桥烟柳堤遥遥相望,西与西凉山隔水并峙;海面辽阔,一望无际。近看海水淡黄,稍远蔚蓝,远处翠绿,再远有种水天相连之感。当太阳无私的把晚霞送给这片水域,整个湖面变得五彩缤纷的世界。 从县城进入草海,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草海码头和道路两旁艳丽

5篇介绍贵州织金洞的导游词范文.doc

5篇介绍贵州织金洞的导游词范文 编制:______________ 版本:______________ 修订: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5篇介绍贵州织金洞的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织金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的两个景区:东风湖景区和恐龙谷景区。我是东风湖云谷公司的号导游员,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感受东风湖,热爱东风湖,让大家通过游览东风湖领略到贵州最壮美的喀斯特高峡平湖的风采,让大家愉快地度过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天。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八仙洞。在进入八仙洞游览之前,让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今天主要参观的东风湖。我们脚下这条深谷里的水面就是乌江。乌江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她有两条源流,北源叫六冲河,南源叫三岔河,都发源于贵州西部地势最高的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两条源流分别在深深的峡谷里流淌了几百公里后,终于汇合成了乌江,又继续在深深的峡谷里流淌,横贯贵州的中部和北部,最后在重庆市的涪陵汇入了长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在这里修筑了东风水电站的大坝,湖面倒灌进两条源流各有几十公里,使滚滚的乌江变成了一个三叉形的十分平静的湖面东风湖。 现在我们就要下到码头去乘船游览东风湖。从八仙洞到湖面的垂直高度是200多米,修建上下缆车的计划正在制定,今天只有辛苦大家下行这一段了,请大家小心! 水西坐佛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开始游览东风湖。我们左面的山崖上耸立的这尊佛像有300多米高。他法相端庄,和善慈祥,正默默地祝愿大家,

在此去东风湖游览的过程中欢乐愉快! 各位游客,东风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拥有两岸的悬崖峭壁。这些悬崖峭壁一般都在300米以上,气势壮伟、气象万千。那么这些峭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大约是在七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代,今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地壳运动地质学上称之为燕山运动。这次运动在今日贵州的地盘上造成了一条从西部往东北走向的大裂谷,裂谷底部后来就成了一千多公里长的乌江的河床,我们今天游览的东风湖处在乌江的上游。实际上也就是这条大裂谷的上段。在这里。相对深厚的岩层使形成的裂谷比别的地方深了许多,自然也精彩了许多。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喀斯特风光不仅在乌江所有的峡谷风光中无与伦比,就是在全世界所有的峡谷风光里也首屈一指。 不过,再美好的风光都要有起码的进入条件,才能够得到天下游客的青睐。有一个数据大家应该知道,在乌江上游的448公里河段上,落差就多达1636米,拥有十分丰富的水电资源。从上个世纪中期国家就开始了乌江梯级电站的开发。我们现在航行着的东风湖就是其中的一个电站。东风水电站大坝坝高162米,形成的湖面倒灌入乌江的两条源流都远达三十多公里以外。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游览整个东风湖的方便条件。应该说,大家都是很有福气的了,如果你是在上个世纪来的话,无论如何也是看不到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神奇风光了! 无字碑林 各位游客,请注意左面峭壁的上部,有一片片平坦的岩面,仿佛是一面面人工凿成的石碑。现在它的上面还没有写字,那是为所有游

介绍贵州的导游词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5b9984508.html,)/导游词 〔介绍贵州的导游词〕 贵州是我国一个风景优美的省份,它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文化让人感觉到美丽,流连忘返,下面是一份介绍贵州的导游词,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对贵州进行导游词的介绍的吧! 介绍贵州的导游词壮美大瀑布多彩贵州风相信 有很多人对贵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俗语;我想三千八百万贵州各族人民不会认同,因为它的描述与实际的贵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乡处处平、人逢节日遍身银”才是真正的贵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实乃“中国之宝贝”。根据“贵州”二字写法,乃‘中、一、贝、州’,即‘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一语道破贵州的奇特与珍贵。 贵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和谐相伴的一个大宝贝,是自然与人类文化的一片净土。贵州的“天”—洁净、湿润、气候宜人;贵州的“地”—由变化万千的喀斯特奇观构成;贵州的“人”—生活在多种文化环境之中,并且创造出绚烂多姿的文化与文明。 贵州位于北纬24〃37′到29″1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在地球

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们饱受炎热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涝的危害、沙尘暴的袭击;自然灾害正在大范围地侵蚀人类的家园,可是在贵州这块宝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两雨、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俨然一个难得的大空调。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环境,造就了贵州种类繁多、覆盖丰厚的绿色植被,演绎出“山山张家界、处处九寨沟”神奇画卷,由此得到‘公园省’、‘空调省’的美誉,这正是贵州动人魅力之所在。 明初刘伯温曾经预言:“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云贵以什么来取胜江南呢?刘伯温又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贵州风光的集中表现就是那莽莽大山了。 贵州属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据境内地土面积的 95.2%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喀斯特。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充分的地方,造就出神奇的喀斯特奇景:黄果树、龙宫、马岭河。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磊落清壮,语简而意无穷;李白曾被流放夜郎,大途中遇赦,没有机会见到这比庐山瀑布更大、更壮、更奇、更美的瀑布,倘若他有幸畅游黔中,目睹令人惊心动魄的黄果树大瀑布,又会留下怎样的诗篇?此时此刻,我们无法臆断历史,但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表达对大瀑布

浅析贵州千岛文化现象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生课程 作业题目: ——浅析贵州“千岛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 年级: 2012级 姓名:杨云 学号: 121003010054 指导老师:殷红梅

一、贵州地理环境与“千岛文化”的形成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 族、彝族、 仡佬族、水 族、回族、 白族、瑶族、 壮族、毛南 族、蒙古族、 仫佬族、羌 族、满族、 畲族等16个。(图一贵州省遥感影像图)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贵州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厚、多样的民族文化,享有“文化千岛”“百节之乡”的美誉。但因地域、交通等因素限制,贵州长期给外界封闭、落后的印象,给人的想象空间是单色调的。然而贵州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山多洞穴多、温和湿润的自然环境,五大古族系长期交往、结集的社会历史背景,铸就了贵州民族文化诸多的特色和深厚的底蕴。山川的纵横交错虽不便于交通,客观上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以及与内地联系的日趋加强,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变异。贵州民族文化在此特

定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静与动之中,和谐而有序地发展变化着。贵州民族文化是以家庭为单元、以血缘为纽带、以民族为标志、以社区为范围、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山地农耕文化。贵州地理环境的多样,山川的阻隔,历史上长期实行“土流并治”,各种民族文化在这里形成多元的复杂体系,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廊。各民族在迁徙、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大杂居,小聚居”、“既杂居,又聚居”的分布状况。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民族,在贵州都找到了他们生存发展的空间,而且长期保持各自不同的文化。在贵州,就某一文化的局部区域而言,它与周围其他民族的文化显然不同,表现出“十里不同风”的特点,仿佛是一个“文化孤岛”。但从全省范围来看,这许许多多的“文化孤岛”,又显得千姿百态,融合成为“文化千岛”。这种多元文化的保存、共生的展示,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的,它给人类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其他地方早已消失的文化现象,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在贵州延续下来,形成一条穿越时空的神秘隧道。一些古老的文化环境保存下来,成为鲜活的文化生态博物馆。长期形成的山乡异俗,显现出地域文化的鲜明特征。朵朵绚丽的民族文化之花,点缀在贵州高原,形成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贵州有着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气候、地形、地貌特征。贵州属于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地较多、有少量的坝子地、多溶洞、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了贵州的大多数地区与外界交流较少。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

最新贵州导游词经典大全

最新贵州导游词经典大全 对大家有所帮助! 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 量颇多。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舞阳河风景名胜区位于凯里市附近的镇远、施秉、黄平三县 点,融自然山水,名胜古迹,民族风情为一体,面积四百平方千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舞阳河三峡是该景区的精华,主水道长35千米,以峡奇、峰险、水绿为主要特点。云台山位于舞阳河上游,地形起伏明显,峰峦重叠,组成千山万壑的岩溶奇观,其间还有不少庙宇遗址和摩崖石刻;铁溪为舞阳河支流,两岸原生植被丰富,奇峰异石耸立与河谷之中。 镇远位下舞阳河 舞阳河下游是镇远古镇,是一座具有20_年历史的国家重点历史文化名城。城内聚集有青龙洞、中元洞、和平村、吴王洞、四宫殿、天后宫、古城垣等人文景观。其中以青龙洞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即佛教、道教、儒教文化为一体,依山傍水,布局和设计别具特色,是贵州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 黄平舞阳河 黄平舞阳湖,从旧州古镇顺舞阳河上行五公里,是总蓄水6300万立方,水域面积4余平方公里的舞阳湖(两岔河水库),舞 古镇的“银碗”。

贵州石门坎 百年苗疆的超常规奇迹

余老师定的题目:(一声叹息贵州石门坎) 贵州石门坎:百年乡村的超常规奇迹 用当地人话说,偏居乌蒙山腹地的石门坎是贵州“西部之西、边远之远”,这里曾经几乎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但朱雨翔可以毫不费力地带着你穿过齐膝的荒草,找到已经废弃多年的游泳池、篮球场。从这位熟知石门坎历史的苗族教师口中,“苗族文化复兴圣地”、“西南苗族文化最高区”等词眼所承载的繁荣便得以复活。 近期,伴随着寄望的慕名拜访,记者一行从贵阳行车一直往西,在乌蒙山腹地千壑万仞中颠簸近十小时后,走进了这片蜚声海外的文化高地。 香港文汇报记者虎静郎艳林威宁石门坎报道 稿一、 苗疆乡村的超常规发展 1985年,刚出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在干部见面会上,出人意料地和当地干部讲起了一个外国人的故事:1904年,一个名叫柏格理的英国人在贵州威宁县一个非常贫穷、荒凉的地方开创了一系列教育奇迹。 胡锦涛最后还对当地干部说到:“柏格理用实践告诉人们:进步的科学文化和艰苦创业,可以在贫困落后的地区,实现教育的

超常规发展。” “龙年得道”迎来“救星”(小标题) 石门坎,正是胡锦涛语中提到的”非常贫穷、荒凉的地方“,一个被当地人称为“西部之西、边远之远”的苗族村寨。半个多世纪以前,这个位于贵州省威宁县最西部山区的小村庄,一度被建设成为“苗疆文化圣地”和“西南文化最高区”。 1905年,为逃避杀戮,一支被称为“大花苗”的苗族逃到了滇黔川最偏僻荒凉的石门坎。在这里他们没有土地,靠租种彝族土司的土地为生,过着刀耕火种、结绳刻木的生活。 就是在这个被当时“大花苗”称为“龙年得道”的7月12日,威宁和水城一带的四个大花苗人跋山涉水,走了几天,找到了当时在云南昭通圣经公会布道所的牧师柏格理。 当时柏格理已经40岁,对于这位已在中国传道17年的牧师来说,他一直希望能像到非洲传道的同胞李文斯顿那样,在中国引领一个民族归信。“尽管他在昭通做过很多传教的工作,还曾冒着生命危险到金沙江附近的凉山彝族去传教,但收效甚微。”朱雨翔说。 据史料记载,正是在四个大花苗人的邀请下,这年冬天,柏格理和四名苗族以及昭通的汉族信徒来到了滇黔交界处的石门坎。 对于已在中国生活了17年的柏格理来说,初入石门坎时,当地苗民半农半奴的生活场景还是令他十分震惊。由于生活极其

贵州各主要景点导游词

梵净山解说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具有“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的美誉的贵州旅游!我是大家此次旅游活动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 现在我们的所在地就是贵州的省会贵阳。贵阳,被誉为“森林之城”。大家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还有下句就是避署之都在贵阳。从贵阳的形象定位就可以感受到它的“绿色”和“生态”的气息。 古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赞曰:天下之山,翠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那今天,我们就去见识见识贵州之山: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752米。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之美誉。整个梵净山山体庞大,东西宽约21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次峰“红云金顶”是梵净山的精华部分,也是梵净山景区中段部分,总面积大约150平方公里,它分东西两线上山游览,今天我们走的是东线。南面松桃暂且尚未开发,这三县均属于铜仁地区管辖。 梵净山,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典籍上考证,梵净山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据史料记载,梵净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谷”,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梵净山”。这大概只有去问当年的佛教高僧们了。“梵净”乃“佛教净界”。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朋友们,你们不远千里万里迢迢来到这里,不就是要亲眼看看梵净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的快乐吗?是的,梵净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地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年代,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塑造了

贵州威宁石门坎导游词3篇

贵州威宁石门坎导游词3篇 威宁石门坎,位于威宁县西北140公里的石门乡荣和村,该旧址是由英籍牧师柏格理于1905年春带领昭通汉族教师王玉洁、傅正忠、李司提反、钟焕然、刘申五到石门坎与苗族青年王道元、杨雅各一起以教会投资和民助的方式,创建教堂和学校,王玉洁将学校命名为"石门坎光华小学",钟焕然任校长。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贵州威宁石门坎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石门坎是贵州近百年来最有文化活力和创造力的地区之一,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西方与东方、本土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奇异花朵。 在生态版图上,石门坎原本边远洪荒之地,位于贵州接近川滇最边缘的西北角,古时被称作乌撒蛮的乌蒙山区腹地,属威宁,距县城140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最高处薄刀岭2762米,最低河谷1218米。生态恶劣、稼穑艰难;古来瘴疠之地,贫病交加,生计难;大雾阴雨、沟壑纵深,行路难。到了机动车时代,石门乡处在贵州公路网末梢,与云南路网不衔接,退居边缘之边缘。至今,乡村交通仍然羊肠细路,村民往来依旧人背马驮。《石门坎溯源碑》曰:“天荒未破,畴咨冒棘披荆,古径云封,遑恤残山剩水”。 在文化版图上石门坎曾是茅塞未开的村落,居住着所谓“晦盲否塞”、结绳刻木的苗族。苗语称石门坎为“卯岭南”,苗文写作"hmaob lis naf",有两种解释:一说意为像岭南那么兴旺的苗族居住地;另一说为从利亚那搬迁来的苗家,二者都寄寓对好生活的向往。苗族苦难数

千年,迁到黔西北、滇东北的一支称大花苗,栖身在彝族土目的地盘上,刀耕火种,受土目和官府的歧视盘剥,被官府划为尚未教化的“生苗”。处于半农奴半奴隶境地。迁来石门坎时,大花苗是汉字文盲,汉语语盲和数字数盲。 石门坎近百年历史令人叹为观止:这个从物质角度观察近乎“炼狱”的地方,在文化视野中别有一番景致,这里曾经是文化“圣地”,一个蛮荒不驯的小村落,异军突起,带领苗族和周边川滇黔十多个县少数民族扫除文盲,勃兴教育,风云叱咤,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关于石门坎教育和卫生的成就,文献这样记载: 创制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这种文字以石门坎语音为滇东北方言区的标准音,在川滇黔苗族中广泛传播。 100年前创办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小学,也是第一所新式教育学校。 兴建威宁县第一所中学,也是西南苗疆第一所中学。 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第一位博士,以及一批苗族知识分子。 中国第一个倡导和实践双语教学的双语学校。 中国近代开男女同校先河的学校。 倡导民间体育运动,石门坎被称为贵州足球的摇篮。 发育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西南最大的基础教育网络,管辖川滇黔地区100余所学校和机构。 创建乌蒙山区第一个西医医院。 乌蒙山区第一个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的地方,最终控制了天花。

六广河导游词

《六广温泉景区导游讲解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上船时请注意安全,请大家找到座位依次坐好,并穿戴好救生衣。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六广河大峡谷。我是大家此次六广河大峡谷之游的讲解员,小X。 现在我们的出发地点是阳明码头,阳明码头又称阳明古渡,因王阳明先生当年曾游历经次而得名。码头公园占地12000平方米,由公路集团于1997年在此修建。在码头的正中间是一尊高8米,重20吨大理石所造的王阳明先生的雕像,雕像前立有石板,上面记载着王阳明先生的生平简介。王阳明当年曾经游历六广河并且在此留下咏赞诗篇“六广晓发”。 六广晓发 初日曈曈似晓霞,雨痕新霁渡头沙。 溪深几曲云藏峡,树老千年雪作花。 白鸟去边回驿路,青崖缺处见人家。 遍行奇胜才经此,江上无劳羡九华。 (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王阳明先生) 王阳明字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平定宁王朱宸濠造反),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国历史是可以堪称“立德”“立言”“立

功”的圣人。王阳明因为当年为忠臣上言而得罪当时明朝的宦官刘瑾被贬至修文,最终在龙场悟道“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弘传天下,因此修文也被誉为“王学圣地”。 我们现在所处之地名为六广镇,六广镇历史悠久,元代属六广蛮夷司,隶顺元路,明初为水西的折溪地,明代奢香夫人开九驿,六广驿为第二驿站。崇祯年间建六广城一座,明代奢香夫人开九驿,六广驿为第二驿站。 1984年4月改建为六广乡。1985年8月改为六广镇。六广镇是花灯之乡,同时也有本地的特色小吃六广臭豆腐而远近闻名。 六广河河水水质清洁,达到国家二类水标准,盛产鲤鱼、草鱼、乌江鱼,沿江生态保护良好,因此六广河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的栖息地。同时,六广河也是修文县与黔西县的界河,河的对面就属于黔西县。 六广河大峡谷共七峡四十二景,集发电、旅游观光为一体。现在我们所处的这段河流为白马峡,因上流流水湍急,流水犹一匹飞奔的白马而得名。请大家看左边的这一块巨大的岩石,它名为“红旗岩”,因形状像一面旗帜一般,若是在夕阳的余辉照耀下它就像一块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右边这一块地叫做“马坟”,关于这个地方有一个历史典故,明朝天启年间(1622),当时贵州的宣慰使安邦彦带领着六万苗军起兵反叛明廷,当时朝廷命刘超将军领兵围

贵州景点导游词

贵州景点导游词 苗族民间剪纸形式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如“中心构图式”,艺人主要在画面中心表现主题,四周讲究相应的对称协调,用不同的花木草虫来装饰搭配。欢迎阅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导游词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镇远县导游词 镇远县位于贵州省东缘,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年降水量1093.3 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面积1878平方公里,人口近24万人,县城面积约6平方 公里,常住人口近5万人,是一座历史悠久,物阜境优的文明古城,是国家批准的黔东南 州民族改革开放试验区所辖县市之一。 镇远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有大小河流106条,水力理论蕴藏量10.55万千瓦,可开发装机5.3万千瓦矿产资源经勘察探明不同级别储量的矿床24个,矿点54个;森林覆盖率在30.2的基础上逐年递增,土地肥沃,果树品种多,分布面积广,为绿色产业开发加工创造了条件;饲养动物已基本实现良种化。 镇远县交通通讯方便,湘黔电气化铁路、公路与舞阳河穿城而过,纵贯县境90多公里,320国道和多条省县乡级公路纵横全境。近年来围绕撤县建市的奋斗目标,基础设施和市镇建设步伐加快,为交通运输、投资办厂、旅游观光提供了方便。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开发建成了大小水电站18座和11万伏国网变电站3座,22万伏国网变电站2座。装机容量分别为2.26万千瓦和3.6万千伏安,年发电量6千万度,基本实现了工业生产电气化。依托电力优势和交通通讯便利的条件,镇远县初步建起了拥有能源、冶金、化工、纺织、 制造、建材、酿造、食品、皮革、加工等行业的工业企业480家,产值近3.5亿元,主要 支柱产业有电力、冶金、酿造。 镇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融佛、儒、道三教文化内涵于一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观光、考察。全县对外 开放旅游的历史文物名有200余处;自然风光景观景点300余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点 有3处。镇远旅游资源以其山川奇隽秀、野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内涵深邃、侗民族苗族等 民俗等民俗风情别具风采,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欣赏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镇远县明确了“加强农业,强化工业,振兴旅游,富民强县”的工作思路, 提出了“引资抓突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政策,改善综合投资 环境,加大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调动各方力量,以实干取实绩,有力地促进了镇远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外来投资企业已发展到30余家。

威宁足球史

贵州省威宁县足球史 1904年英国传教士柏格里传教来到威宁石门坎。1905年创办了石门坎光华小学,并在昭通聘请汉族教师来石门坎担任《四书》、《五经》的教学工作,这时的学校只能在校外开展些小型文体活动。到1918——1919年间,由于威宁山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农业无收成,饥荒严重。有近千名苗族和其他民族灾民,逃荒到石门坎要求教会救济。当时教会除给难民们发放救济粮之外,还利用这些难民劳动力在石门坎坡上修建了长100公尺,宽40公尺的体育场。从此,在这个广场上,开展了由外国教士对信徒学生们教练足球的活动。以后根据教会的发展和各个支堂分校的建立,相继在天生桥、陆家营、水槽、大寨、前冲等地的学校范围内开辟了足球活动场地。所需的教学和教练师资,均由光华小学的优秀学生承担。每当星期天或节假日,这些学生做完礼拜之后,不待击鼓鸣金,就短兵相接角逐在足球场上。以后由于足球运动蓬勃兴起,凡在石门坎小学读书和杂居在苗族村寨的彝、回等兄弟民族也相继走进足球运动场地,于是足球运动就在所有苗族居住的地方普遍开展起来,并出现了父子、兄弟足球队。每年到端阳节这一天,在石门坎教会的邀请安排下,各分校运动师生即应邀前来石门坎进行足球比赛,取得优胜成绩的,赠以奖旗和奖品。这种奖励方式,本来就是促进人们走向运动一个重要手段,这样一来,有乐有荣,对当时的青少年运动员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这里要引述一个故事:1932年,北方军阀韩复榘有一天骑马路过,见一群学生在打篮球,很不理解,问其卫士这是干什么,卫士答,学生们在抢球,韩说,抢什么,叫黄秘书给他们买几个就是了。由此看来当时即以民国而论,我国的球类运动是十分落后的,在贵州就很难说了。旧社会的赛球,十分粗野,根本谈不到什么文明礼貌,什么风格不风格,实质上就是讲英雄,拼体力,如某次昭通明诚中学的几个苗族学生,到圆保山与伪军部队比赛时,在球场角逐中,对方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其横蛮庸俗,实使人难以想象。又一次,驻扎在昭通的伪贵州省第三绥靖司令杨森,听得石门坎足球队在地方的威名,就带领他的足球队员来石门坎比赛,赛后他凭自己的权势,硬带着几个优秀球员走了。这也说明旧社会那种黑暗制度给人民的运动事业带来多少阻力! 解放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下,全国上下普遍开展了各种体育活动,毛主席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后,春风吹起,万象皆新,这给山区体育健儿们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足球运动也就蓬蓬勃勃的开展起来了。 1955年春,贵州省首届足球赛,威宁的十四名苗族和金沙县的一名汉族运动员所组成的地区足球队出席了这次运动会(地点在六广门体育场),运动员们在沙石埂埂的足球场上赤着双脚,与各州县的球员们风云角逐,硬拼硬搏,显得勇猛活跃,得到观众的热烈赞扬。《新黔日报》为此特作嘉誉性的新闻评述,这次比赛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也算是威宁苗族足球运动员们“初出茅庐”战斗的第一炮。 威宁足球队,从1955年起,直到1984年数十年间,正规的比赛(不包括小型友谊赛)不下十余次之多,其中与贵阳、遵义、安顺、黔西、大方、云南昭通等邻县的球队的赛次较多,还代表毕节地区出席省的运动会,每次战斗取得不少的经验;1985年2月,毕节地区足球锦标赛,参加比赛球队有毕节、威宁、黔西、织金等县,毕节一中、毕节师范学校的足球队也参加了这次比赛。威宁去甲乙队,甲队成年队,乙队少年队,甲队获冠军,乙队获第四名。1959年3月,以威宁苗族足球队运动员为主力的毕节地区足球队,出席贵州省第一届全运会选拔赛。比赛在省体育场上举行,通过数日的接连拼搏,先后战胜了其他县、地、州队,平遵义对,输于贵阳队获亚军。运动组织委会代表省委、省政府授予毕节队奖旗,并分别授予国家二、三级足球运动员称号。威宁足球运动员在省运会上所取得的成绩,载入《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