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最全复习资料
经济社会学整理资料全
经济社会学复习知识点少 什么是经济社会学?答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相关的复杂行为(斯梅尔瑟1987)本课程认为: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 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经济体系以及其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理查德•斯威德伯格从社会学的角度把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韦伯、迪尔凯姆、齐美尔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帕森斯、斯梅尔塞、波兰尼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经济学、社会学乃至人类学有关经济社会学问题。
从理论的角度探讨经济学和社会学作为两门学科的异同 从社会系统角度考察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关系 从经济过程角度分析经济过程的各个环节 从经济变迁与社会变迁角度研究两者的关系。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怀特、格兰诺维特、扎利泽 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3、坚持调查研究与科学分析相结经济学和社会学方法论的异同1、相关变量2、自变量3、变量间的关系4、假定的重要性新经济社会学:主要指那些采用网络理论、组织理论以及文化理论来研究经济现象的社 会学取向。
与此相对,在此之前的经济社会学被称为“旧”经济社会学,主要指工业社 会学和帕森斯、斯梅尔塞等人关于经济和社会的观点。
龙1 "新一一日七褥社W 学的士理差异I 日经济社会学潮喇中碗X 沃的硼先. 理论敢向尤H J 上中国见在比接宏现和J 微网JH+MJ f 年月]经济生孑舌的各科* *侬 矶^三士咫人"-宏现纽,的的社会以描逑性方法为壬.至 来FH 个靠如干充和*与 现窿.8年二代后也■白 用守手拽tfwr 宛e RL E 社会关系MJ 络 ,文f 匕因 成果应用素对经济生猾_汕能n 向(1) (2)(3)(4)轲i 周欣羔1 /人与久9现I 叼 素m助卷的外部条二I 二作的所 M *白勺 人「不;注 菸£,匚田1!方面)"上会分 W '团[认因团招午等”>”了书"土也采JIJ 抽样研究年和夕卜明学整齐学[.*¥另FJH 彷市.宜主SO 人类孚-工21k ,匚、到! *八斤上骸了企4k 更犊手他1造言 件理其劳动者「官理今新经济社会学诞生标志: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WT论文”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1985 年,《美国社会学杂志》,同年,美国社会学会提出了“新经济社会学”名称今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1、嵌入(embeddedness)嵌入的类型:关系的嵌入:与行动者亲近的关系结构的嵌入:与行动者较远的关系2、经济的社会建构弱关系与你关系亲密(强关系)的人都分享着同质的、有限的信息资源。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复习资料(名解、简答、论述、案例分析)1、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的一门学科,试图对包括市场组织在内的诸种社会组织,对包括追求货币收入目标和其他目标在内的行为,对包括经济增长(衰退)和其他社会现象在内的社会运行状态做系统的分析;在分析和解释中,力求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传统假设和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分析工具。
2、资源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增长的需求而言,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3、效用指个人获得的满足。
4、效用最大化指人们在进行选择时在各个备选方案中倾向于选择带来满足感最大的一种方案。
5、格兰诺威特的强关系、弱关系以及判别强关系是指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
弱关系是指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的纽带联系,是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
判别:区分强弱关系一般从四个方面来进行:互动的频率上;感情的维系上;亲密的程度上;互惠交流上。
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
弱关系是在群体之间发生的,由于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它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以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从而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这些群体的某个个体。
6、嵌入性:微观方面指的是个人的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不同程度地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中观或宏观层面指的是固化的社会网络。
指的是各类经济交易都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结构的限定,这种社会结构决定着它们的形式与结果。
7、关于简单的供求模型表现形式:①需求曲线:需求受商品价格的影响。
表示价格和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之间的关系。
②供给曲线:价格影响供给。
表示价格与生产者出售商品数量之间的关系。
经济与社会高三知识点
经济与社会高三知识点在高三阶段,经济与社会科学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门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为未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高三经济与社会科学的重要知识点。
1. 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管理资源的学科。
它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方面的内容。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如家庭、企业和市场的运作规律;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如国民经济总量、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等。
2. 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和创造物品和服务的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
生产关系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经济体系的基础,决定了资源的配置和社会的发展。
3. 市场与市场经济市场是供需双方通过交易来完成商品和服务的买卖的地方。
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通过市场交易来配置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原则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了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4.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记录。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等。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情况。
5.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
经济增长和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繁荣和人民福祉的重要保证。
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和解决市场问题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是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等。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干预市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
7. 社会学基础知识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完整word版)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必过版)第一讲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与发展古典经济社会学,以马克思、杜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学术空间,然而,他们之间却未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
综合经济社会学,以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为代表,以其理论整合的方式,建立了功能—结构主义经济社会学。
然而,由于其概念和框架太过抽象和机械,加之其忽视了宏观系统分析的微观基础,而被认为于研究经验事实无补。
新经济社会学,以科尔曼,怀特,格兰诺维特为代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它把人与人之间以经济为媒介物所相互缔结的关系作为研究课题,是研究社会的经济部分的社会学。
新经济社会学认为,经济现象是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社会结构就是一种网络,牵涉到个人之间、角色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等多种层次的社会单位之间的关系模式。
基本特征:1、“新经济社会学”只是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越境行动”所形成的多元格局中的一支2、探讨经济行为、经济制度等传统上被认定是经济学核心领域的那些现象并对之给出社会学解说学术地位: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处于社会学的领军地位,导引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学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革命:经济学向社会学传统领域的侵入,奠立了整个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古典经济学试图从生产成本的视角解释价格机制,则新古典经济学力图从市场需求的心理角度来解释观察到的价格波动和经济周期。
新古典革命的主要内容:1、“边际”+“效用”=分析工具2、数学分析的引入和使用马歇尔在融合了供求理论、生产费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等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完整的微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导致非自愿失业。
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又在于“消费倾向、灵活偏好和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据此提出国家干预政策,建立现代宏观经济学。
经济社会学详细考试复习资料
经济社会学详细考试复习资料经济社会学第⼀讲经济社会学总论学习经济社会学的意义(1)经济⾏为是社会⾏为的核⼼部分;(2)社会学、经济学都不是孤岛,学科发展有交叉也需要交流。
(⼀)什么是经济社会学?最早的名称:1898年涂尔⼲《社会学年鉴》中对社会学的分类关于经济的社会学研究(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economy)。
⽤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法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门社会学分⽀学科1、[⽇]富永健⼀:《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为及经济体系分别看作社会⾏为及社会体系中的⼀种形态或下属部门。
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社会学的概念⼯具及理论体系,说明经济⾏为及经济体系的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个外延的独⽴分⽀”。
2、[美]尼尔·斯梅尔瑟:1963年《经济⽣活社会学》:“研究社会⽣活中经济⽅⾯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即两者是怎样交叉重叠,怎样互相影响的”。
“经济社会学是运⽤社会学原理和⽅法,探讨经济⾏为对于社会⽣活的作⽤,并且科学地分析经济结构和社会其他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3、中国学者孙本⽂《社会学原理》:“研究经济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费孝通《略论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上的商品流通、供求关系、物价起落等等,⽽社会上⼈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变动,满⾜这些需要的物品和服务的⽣产、流通、消费的很多活动并不在市场上进⾏的,于是⼜产⽣了‘经济社会学’”。
1985年中国社会学⾸届经济社会学研讨会:“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
运⽤社会学的观点和⽅法,把经济现象置于⼴阔的社会背景中进⾏分析研究。
既研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后果,也要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
(⼆)经济社会学的先驱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个重要分⽀。
Swedberg:“⾃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学领域中充满⽣命⼒和颇有前景的⼀门学科。
《经济社会学》复习纲要
《经济社会学》复习纲要1.经济社会学的名称1)经济社会学的英文名是economic sociology.最早把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名称记录在册的是涂尔干于1896年创办的法国《社会学年鉴》, 将社会学划分为七个学科分支: 普通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法律和道德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和美学社会学。
2)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经济社会学”的使用频率开始逐渐增加, 格兰诺维特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中。
2.学科定义1)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是以1956年帕森斯和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一书为标志。
2)斯梅尔瑟在为《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经济与社会”词条时, 将经济社会学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次, 分别对应于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来研究3)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的一门学科, 对应于研究对象在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上的分别, 可划分为微观经济社会学、中观经济社会学和宏观经济社会学。
4)三个核心主题: A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形式B经济行动是在社会中定位的C经济社会是社会建构3.新制度经济学(1)周长城在《经济社会学》一书中重新划分了经济社会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890—1930;第二阶段: 20世纪50年代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2)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新经济社会学的出现(嵌入性、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理性选择理论等)。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侧重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研究领域, 交易成本是指在建立商品交易过程中, 没有被易主而损耗掉的成本, 譬如讨价还价花去的精力与时间, 为防止受骗而采取的保险措施等, 这些举动花费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 因为其范围涵盖太广泛, 至今具体的定义仍有很多说法。
(3)冈纳•缪尔达尔——“新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 提出经济学者分析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时不宜将该国的历史源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活动水平、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等各项非经济因素视为孤立变数, 而应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列入考虑之后再行研究才有意义;他还提出“社会过程理论”, 认为经济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是社会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是科技进步及其诱发的文化、社会与经济等因素所共同孕育而成。
经济社会学复习提纲
31·经济增长:指生产的增长,生产能力的扩大。
32·GDP: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33·相对贫困:指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满足程度以及发展的机会低于或少于社会平均值,它体现的是与社会的一般生活水准,财富的分配和社会地位的相对关系。
6·使用价值:指物品或商品的用途,这种用途包括直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还包括生产用途的需要。
7·交换价值:指一定量的某种商品能换回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它表明商品的交换性及交换的比例或数量。
8·血缘家庭: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在血缘家庭内部,同胞兄弟姐妹相互集体通婚,即家庭内部每一个兄弟都是他们每个姐妹的丈夫,而每一个姐妹也是每一个兄弟的妻子。
7.简要说明技术一功能理论?
答:对教育与机构及相互关系所进行的首次系统研究是从技术一功能理论的观点出发展开的.这一理论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教育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当社会开始出现现代化时,经济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就日益复杂化,而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也变得日益分化与理性化.传统的社会化机构-如家庭,教会,村庄社区无法为个人提供足够的相应素质去参与现代化经济生活.这样,正规化,科层化的有组织的教育体系就逐渐发展起来,以便向社会及个人提供必要的现代关念及工作技能.
9·专偶家庭:即一夫一妻制的家庭,这种家庭是文明社会的产物。
10·家庭结构:指家庭关系的构成,不同家庭关系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家庭结构。
11·首属经济群体:经济群体在许多场合下,需要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配合,经常在一起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自然形成首属的经济群体。
12·正式群体:指为了完成组织的任务而组成有组织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正式编制,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分工。
高三经济与社会知识点
高三经济与社会知识点经济与社会是高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它的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以下是高三经济与社会知识点的一些简要介绍,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知识1. 经济学概述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规律的学科,它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
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而计划经济则是由中央计划部门制定计划并对资源进行分配的经济体制。
3. 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而生产关系则是指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作方式。
4. 供给与需求供给是指市场上各个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5. 市场均衡和价格形成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市场状况,而价格则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1.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统计和分析的方法,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
2.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而经济波动则是指经济活动周期性的波动。
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而通货紧缩则是指货币供应相对减少导致价格总水平下降的现象。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而货币政策则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
第三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1. 社会学概述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它关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2. 群体与集体行为群体是指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人群,而集体行为是指群体中的个体在某些情境下的共同行动。
3. 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总体,而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中根据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而划分的层次。
经济社会学复习大纲
经济社会学复习大全第一讲经济社会学渊源于发展一、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阿弗德里•马歇尔代表作《经济学原理》,其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偏好是如何产生的。
(2)行为理论。
(3)组织是生产的第四因素。
2、约瑟夫•熊彼特代表作《经济分析史》,主要思想:(1)经济社会学是经济的一部分。
(2)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是不同的。
(3)企业家功能(4)企业家特质和作用(5)企业家角色心理(6)社会分层理论3、卡尔•波兰尼代表作《伟大的转变》,其思想:1)经济“嵌入”更大的社会之中2)市场经济及其矛盾。
3)作为基本制度的自我调节市场4)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范式普遍效力的要求的限制二、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埃米尔·蒂尔凯姆:代表作《社会分工论》①社会整合论。
②对自由经济的批判. ③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④反对经济与社会过渡社会化。
⑤社会秩序建立的基础。
2、马克斯·韦伯代表作《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主要思想:1)从传统经济行为到理性经济行为2)资本主义3)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4)经济与文化3、乔治·齐美尔代表作《货币哲学》,其主要思想:1)货币的社会价值 2)对现代的诊断 3)文化符号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三、经济社会学的发展1、第一阶段:1890-1930年德国:韦伯法国:安奈2、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帕森斯斯梅尔塞3、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 新制度经济学第二讲经济社会学及研究一、经济社会学的定义1976年,斯梅尔塞: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复杂行为。
第一、经济背景变量与社会背景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研究经济行为本身。
2、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经济。
经济制度与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学视野中的公司、组织和产业。
经济与社会系统、政治系统之间的关系。
3、新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就是研究经济行动、经济产出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经济社会学复习大纲
经济社会学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经济社会学economic sociology经济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其背后的理论思路和分析框架仍然是社会学式的,即不将经济现象看成是独立于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之外的领域。
这一学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以社会学家介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为特点,反思和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
2、社会经济学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看待社会现象。
是探讨个人的经济活动和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包括了个人在既定社会环境下的选择、个人企图改变现行社会环境的行动、以及社会环境的演变等。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确定为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着前后是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是怎么来的;二是这样思考的依据是什么。
3、嵌入概念embededness“嵌入(embededness)”这个概念首先是由波兰尼在《大转变》中提出来的。
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在最明显的层次上,嵌入状态意味着劳动力和土地尚未商品化,仍然与人们的生活浑然一体。
劳动力是人的生命、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自己和家人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且具有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层面的涵义。
也就是说,人的劳动是同他的整个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嵌入状态的第一个层面。
土地的经济功能也是与它满足人的需要的其他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包括劳动在内的人的所有活动都是与自然紧密联系成一体的,这是嵌入状态的第二层面。
嵌入状态的第三个层面可以从第一个层面引申出来。
既然劳动不仅仅有经济义涵而且有社会和文化义涵,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是交织在“诸如亲属关系、邻里关系、职业关系和信仰关系”等等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的,因为这些意涵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生发、体现出来。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百度)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经济社会学资料
第一章经济社会学概述第一节有关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一、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定义斯梅尔瑟在他的《经济社会学》提出: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参考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
富永健在他主的《经济社会学》书里也给经济社会学下了定义: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及其经济体系分别看做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
从两位学者所下定义中,可找出四个共同点。
第一,运用社会学的概念框架进行研究。
第二,研究经济行为。
第三,研究与经济行为有关的社会行为。
第四,他们对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没有足够的重视。
综合给出经济社会学的定义: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看做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二、理论框架对经济社会学有重要影响的四大社会学理论流派:1功能主义功能主义的理论特征是把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体系、社会过程分别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帕森斯和默顿的最突出。
功能主义对经济社会学研究有重要影响,主要是有助于分析经济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2冲突理论冲突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冲突有正、负功能;社会分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当各群体的利益不均等时,便会引起冲突,重新分配资源;阶级之间会出现冲突,社会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过程。
3交换理论交换理论将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做比较,得出五大命题。
(1)成功命题;当一种行为发生后得到某种奖励,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会带来相同的行为。
(3)价值问题:行为的效果越有价值,越有可能重复这类行为。
(4)剥夺与满足命题:重复奖励越多,奖励的价值就越小。
(5)攻击与赞同命题。
揭示了与经济交换规律对等的社会交换规律,为探求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异同,并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4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是;1、心灵、自我和社会是人际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符号是先决条件:2、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4、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的自我设计;5、个体行为,受他自身对符号定义的影响;6、个人与他人存在于互动中。
经济社会学复习资料
经济社会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经济社会学:economic sociology 研究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运⾏过程中经济因素和⾮经济因素相互作⽤的⼀般规律的社会学分⽀学科。
经济社会学是运⽤社会学的理论和⽅法来研究经济⾏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的⼀门学科,对应于研究对象在经济⾏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上的差异,可划分为微观经济社会学、中观经济社会学和宏观经济社会学。
理性经济⾏为:古典经济学认为⼈是“理性经济⼈”,实现个⼈利益最⼤化是“经济⼈”⾏动的终极⽬标,为此,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的⽅法,遵守趋利避害原则对其所⾯临的⼀切机会进⾏优化选择,从⽽使选取的⽅案达到其偏好标准的最⾼点。
嵌⼊性:格拉诺维特认为,嵌⼊性是指经济⾏为嵌⼊在已经存在的社会关系之中,⽽社会关系的本质就是已经存在的社会⽹络.社会⽹络嵌⼊从本质上来看,所显⽰的是交易之间的信任关系。
⽤波兰尼的观点来说,前资本主义经济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不能⽤经济理论来分析,“嵌⼊”为此提供了⼀种替代性的选择。
“嵌⼊”之所以能成为新经济社会学的核⼼概念,这在很⼤程度上还要归功于格兰诺维特对这⼀概念的扩充和发展。
⼀⽅⾯,格兰诺维特承认波兰尼在使⽤“嵌⼊”这个概念时恰当地指明了社会因素在很⼤程度上塑造着前资本主义经济;另⼀⽅⾯,他进⼀步强调,在现代市场中,各种社会因素对经济⾏为不仅有作⽤,⽽且是有着相当重要、甚⾄是决定性的作⽤(Granovetter,1985)。
在这个基础上,格兰诺维特还区分了不同的“嵌⼊”,指出经济⾏为是嵌⼊于个⼈关系之中的(关系性嵌⼊),⽽经济⾏动者们⼜是嵌⼊于更为⼴阔的社会关系⽹络(结构性嵌⼊)中的。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指个⼈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络之中,只有通过成员资源和⽹络联系才能获得回报。
我们倾向于把社会资本分为微观社会资本和宏观社会资本两个层⾯,微观社会资本被界定为⾏动者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络及嵌⼊其中的情感、信任、规则等,⾏动者为实现⼀定⽬标,通过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能够调动和利⽤各种社会资源,包括经济、信息、机会、劳动⼒、决策等;宏观社会资本被界定为⼀个国家、区域的特征,包括和谐、开放的社会关系⽹络、有效的制度规范、普遍信任、权威关系以及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社会学最全复习资料第二章:在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经济社会学的定位问题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定(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财富最大化、非财富最大化。
(2)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3)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即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二、经济学与社会学方法论上的异同1、相关变量经济学最基本的相关变量是生产、资源配置和收入的分配;凯恩斯的体系中是就业水平与国民收入。
社会学解释个人行为取向、个人行为、群体行为、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现象的规律和变化2、自变量经济学的自变量是供求关系,可以解释几乎所有相关变量的关系社会学则从其希望解释的问题中寻找自变量3、变量间的关系经济学模型中,变量关系是函数关系社会学中,变量的关系有三种模式:静态模型、过程模式、变迁模式4、“假定”的重要性经济学假定多而严格,重要的假定:经济理性社会学相对假定较为宽松第三章经济社会学思想渊源及其发展一、阿弗里德?马歇尔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一)偏好的产生偏好的产生在马歇尔构建的理论大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马歇尔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需求水平将越来越高。
马歇尔指出,活动产生偏好,当然,这里的活动是广义的活动,包括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活动。
这样,马歇尔将生产和消费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不仅体现在其著名的供需曲线上,也体现在活动产生需求的一般思维方法上。
根据他的观点,生产和消费是强烈相关的,这被看成是对李嘉图强调生产重要性观点的批判。
虽然马歇尔认为活动产生需求,但他区分了两种不同的需求,即舒适的标准(standard of comfort)和生活的标准(standard of life),而且只有生活的标准与活动相关。
他指出舒适标准的增加仅会导致"虚假需求"的增加。
有时需求的增加是由于其他过程而不是活动所致,但进步则是活动的结果。
(二)行为理论马歇尔偏离主流经济学,分两步剖析了行为:首先,他认为货币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然后,他讨论了产生这一动机的理由,或者说动机的动机。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假定人是功利主义的和原子化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动不受其他行动者行动的干扰。
马歇尔的观点与此相反,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多数情形下是基于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动的认识。
换言之,一个人的偏好,或者动机,与其他行动者的偏好是相关联的。
显然,马歇尔关于行动的理论与韦伯的行为理论是一致的,即当一个行动者考虑其他行动者的行为时,这一行动具有社会性特征。
(三)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1、马歇尔认为生产要素通常三类:土地:指大自然在各方面所赋予的物质和力量。
劳动:指人类用手或脑进行的经济工作。
资本:指为了生产物质货物和获取收入利益而准备的一切储备。
2、马歇尔最先把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并强调它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保证工业组织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是,使每个受雇者担任最合适的工作,并供以最好的机械和其他工具。
作为生产组织者的企业家,需要具有对自己行业中的物质要素的透彻知识,又应是人的天生领导者。
很少有人具备这种理想的全部才能。
他认为,经营才能是组织要素得以发挥作用的重大手段,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经营管理日趋复杂,必须对它加以重视。
二、卡尔?波兰尼关于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观点:中心论点:经济“嵌入”于更大的社会之中。
社会有优先权并控制着经济。
在历史和比较视野中,经济总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之中,经济行为者的活动并非旨在最大限度地扩大其物质利益,而是为了维护其社会地位、身份和社会优势。
三、马克斯?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一)从传统经济行为到理性经济行为经济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以经济为取向,或者以设法满足对有用效益的欲望为取向。
人类的经济倾向可以是传统式的或是目的理性的:传统的行为倾向曾经普遍地存在于各个社会和文化中。
在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等领域里,根深蒂固的保守性压抑着人们的创新潜能。
这种传统倾向在经济领域具体体现为束缚于本能反应的觅食活动,以及局限于固有技术和社会关系的传统习性。
理性经济行动具有以下特征:(1)经济行动者有计划地分配他一切可以运用的现有与未来资源;(2)他能把资源按其重要性分配到不同的可能用途;(3)当经济行动者本身拥有对必要生产工具的支配权时,他能以有计划的生产方式获得利润;(4)当事人可以有计划地通过结社的手段,取得对有限资源的共同支配权。
(二)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
资本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的基本运动,而存在随着时代和国家而变化的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
合理的近代资本主义只遵循一个法则:合理计算(成本、风险、利润)。
与各种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相比,近代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在于:(1)私人的独立生产企业自由占有所有的物质手段,如土地、设备等;(2)市场交易自由;(3)合理技术导致了合理的预测,以及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大规模的机械化;(4)合理而可精确估价的法律;(5)劳动自由,即个人出卖劳动力不是迫于政治、法律义务,而是出于经济考虑;(6)经济的商业化,即企业股份公司化,促进了资本主义投资与投机。
影响其发展的具体因素是多近代资本主义是西方文明理性化不断增长的结果,重的,包括:(1)西方历史上特有的基督教新教伦理(2)合作社衰落导致家与职业分离,进而导致专业化的产生(3)文艺复兴之后意大利城市经济中货币的使用和银行的出现(4)中世纪城市里市民阶级的出现也许是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人类将面临两种理性经济类型:1、市场经济:以财政预测、家庭预算与企业预算三者之间的明确分野为基础的,经济实体依市场价格确定经济行为取向,因而生产者与消费者会始终面临风险;2、计划经济:根据以独裁为基础的行政管理指令来确定经济行为取向,倾向于提倡实物津贴以取消生产与消费的对立理论上:市场经济本身包含着不合理性,而计划经济则具有最大的合理性。
实际上:计划经济无法解决社会需求预测的合理性问题,因而会阻碍经济理性化。
无论何种经济类型,都必须正视劳动分工问题及趋向于获取财富的活动的协调问题,行政手段无法替代经济实体自身的理性选择。
(四)经济与文化确立了文化对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的重要性。
强调行动的意义,文化不可能脱离经济生活而单独存在。
提出了一种历史的文化社会学,用来解释基本历史进程中追求自我利益的影响。
第四章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一、社会关系网络或社会网络: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网络是指以个人为核心展开的社会关系总称。
社会网络的要素(1997年,米切尔?达弗尔)1、结构要素:行动者之间联系的形式与强度,是网络分析的基石2、资源要素:行动者所具有的各种特质,能力、知识、财产等3、规范要素:影响行动者进行行动的各种文化与规则,即“惯习”4、动态要素:社会网络的基本保证,指网络形成与变化的各种机会与限制(时间与空间)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与强关系: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而弱关系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
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
弱关系是在群体之间发生的,由于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它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以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从而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这些群体的某个个体。
三、社会资源:个人通过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
林南认为,那些嵌入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权力、财富和声望,并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来获取。
因此,林南对社会关系网络的理解,突出了其社会功能。
四、社会关系网络的功能:第一,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第二,是一种信任和承诺的机制;第三,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第四,提供信息、充当信息桥;第五,是一种“弱者的武器”,能为社会弱者提供日常权威五、布迪厄的社会资本概念:就是通过对某种持久的、体制化的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体。
布迪厄指出,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量,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方面是他可以有效调动的关系网络的规模。
另一方面是这些网络中人们拥有的资本(包括经济、文化、符号等形式的资本)的数量。
六、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在目的性行动(purposive action)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
他认为,社会资本的理论模型包括三个过程:(1)社会资本中的投资;(2)社会资本的涉取和动员;(3)社会资本的回报。
在对社会资本的行动要素的分析中,他把社会行动分为工具性行动和表达性行动。
工具性行动是指为寻找和获得不为行动者拥有的额外的有价值资源,而表达性行动指为维持已被行动者拥有的有价值资源,这两种行动构成了行动者的动机。
七、科尔曼关于社会资本功能的论述1、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如下功能:首先,社会资本可以为个人提供各种物质支持;其次,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情感支持;通过社会资本还可以获取就业信息与就业机会;再次,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组织的形成与规范,维护正常的交往活动,提高组织的效能等等。
2、社会资本的消极功能。
容易形成小群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牺牲整个集团的利益;增加社会交往成本,产生腐败行为等•不过,科尔曼坚信,社会资本的积极功能始终要大于它的消极功能。
•八、结构洞:罗纳德.博特认为,结构洞是指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联系或联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就象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
结构洞的存在为某些个体提供了保持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优势。
第五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社会分层、社会地位与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上所处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二、帕雷托的精英理论及其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不同(一)帕雷托用精英循环理论来说明社会政治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
帕累托认为,社会的分层结构是普遍的和永恒的,但社会成员的地位并不是凝固不变的。
稳定的等级结构是稳定的经济状态的产物,因而仅仅是农业社会的典型结构。
现代社会是动态的、创新和变革的工业社会,现代资本主义中不存在终身的或世袭的阶级。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
社会成员的地位取决于他们天生的能力和才干。
精英,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干,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社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