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社区讲义
社区认知(讲义)(精)
第1教学单元课题社区认知目的要求使学生深入掌握社区的构成要素和各种分类,并通过讲授进一步明确社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社区研究的意义重点社区的功能难点社区的结构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学时理论2学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说明备注课堂导入1.你居住的社区你了解吗?它的历史如何?你去过社区哪些地方?使用过社区哪些公共设备?2.你觉得你所在的社区优缺点有哪些?你对它有何评价?如果有机会,你想搬出你的社区吗?3.你和社区中哪些人互动交流过?社区中你有多少熟人朋友?你和你的朋友参加过社区活动吗?4.你觉得你所在的社区需要什么?通过讨论进入社区的认知学习课程讲授1.社区的概念1981年杨庆堃统计社区概念的定义超过140种,众多的定义的共同点在于哪里?(1)社区概念不断演变,是社区消失了?还是社区类型增加了?(2)社区的空间和外延可以无限扩大吗?(3)由一些非地方性的特殊因素连接起基础知识教授及互动启发式学习来的人群,如少数民族、支持同一足球俱乐部的人群,或患有同样特殊类型疾病的人群等能否算社区?2.社区的构成要素北大教授夏学銮将社区概念的历史演变总结成三个阶段:组织论时代,“区域”论时代,综合论时代。
社区包含有四层基本含义:(1)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
(2)社区都有以特定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
(3)生活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
(4)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3.社区的结构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文化要素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自身具有一定的结构,互相之间也形成一定的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社区类型。
(1)经济结构:包括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是社区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制约着其他方面的发展。
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交换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区经济的空间分布结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构成都是分析社区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12章 社区社会工作
第12章社区社会工作第一节社区社会工作的含义一、社会的含义1、社区的五个要素:居民、地区、共同关系、社区组织、社区意识2、三种不同概念的社区(1)地理和结构概念的社区:侧重地理的、结构的、空间的、有形的因素(2)心理与互动概念的社区:侧重心理的、过程的、互动的、无形的因素(3)社会与行动概念的社区:侧重社会的、组织的、行动的发展因素3、我国关于“社区”的定义(1)城区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2)社区是家庭之后被认为最富有归属感意识的非正式组织(3)社区满足着人类群居的习惯、情感以及认同感方面的需求(4)社区是推动基层设施建设的基本单位(5)社区是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单位(6)在我国农村和城市,政府一直重视社区建设工作二、社区工作的含义1、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理解社区(1)社区是一个工作地点和环境(2)社区是一个互相关怀和照顾的网络(3)社区是影响社会政策的基地2、社区社会工作两个层面的意义(1)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实务领域(2)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专业方法三、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1、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2)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对外对内关系)(3)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社工在挖掘社会资源过程中:①重视挖掘社区中的人力资源②重视社会政策研究工作③重视辖区单位(或组织)的资源发展工作2、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为民(服务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第二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单位制和街居制2、市场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社区制从街道组织看,多元主体包括:政党组织、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会团体二、社区服务1、我国社区服务取得的成绩(1)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设施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2)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3)社区服务对象和内容得到拓展(4)新型社区服务机制初步建立2、社区服务分类(1)从内容的结构角度:核心内容/重点内容/福利性服务;中间部分/一般内容/行政事业性服务;边缘内容/辅助内容/商业性服务(2)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特殊对象;一般居民的服务(3)从社区服务的层次的角度:以福利机制维持的正式层次服务;以市场机制作为驱动力的准正式层次服务;以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非正式层次服务3、面向各类弱势人群的福利服务为弱势人群(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优抚对象)提供服务是社区服务最基本的内容和最基本的任务(1)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服务:养老服务、文化教育、健康服务、再就业服务、婚姻服务(2)为残疾人提供的福利服务:康复服务、安置服务、生活服务(3)为优抚对象提供的福利服务:贯彻落实政府的优抚政策,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就医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困难;开展军民联谊活动,开设培训军地两用人才的培训班等(4)为青少年提供的福利服务:生活照顾服务、校外教育、失足青年的帮教(5)为贫困者提供的福利服务:通过小区组织努力,发展小区服务业,帮助他们再就业;执行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动员小区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6)为外来经商工人提供的福利服务4、面向小区普通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根源在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客观事实(1)居民生活服务(2)家务劳动服务(3)文化生活服务三、社区就业(一)开展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二)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1、税收优惠政策:对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项目取得的收入,在规定年限内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筑税、教育附加税2、工商登记优惠政策:三年内免3、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政策4、场地安排优惠政策(三)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四)解决社区下岗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接续等实际困难四、社区治安(一)社区治安的管辖部门1、狭义上讲:指管辖本地区社区治安工作的公安机构及派出所2、广义上讲: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3、治安保卫委员会(治保会)是群众性自治的治安保卫组织(二)社区治安的主要内容1、宣传教育工作2、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1)群防群治工作(2)保护案发现场,提供破案线索(3)依法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的形式刑事处罚人员和监视居住的被告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进行帮助教育3、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1)搞好宣传(2)建立户口协管队伍(3)深入了解人口情况4、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社区治安动态,以及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五、社区教育(一)社区教育的含义1、活动都是以学习为核心展开的2、社区教育的实施取向(1)学校本位的社区教育:实施主体是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2)社区工作本位的社区教育:社会福利机构、社工(二)社区教育的内容1、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的看(1)补偿式教育:补偿社区居民没有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重点是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结构、投诉途径、公民权益等知识,改善他们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知识欠缺(2)控制式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以阻止性为主;目前政府推行的公民行为规范的教育多属控制式教育(3)发展式教育:核心是达到思想的解放,形成批判性思维;重点是对居民进行意识提升2、从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看(1)家庭生活教育(2)公民教育:重点对象青少年(3)成人教育:扫盲、职业技能培训等(4)健康教育第三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一)社区分析1、社区类型分析(1)商品住宅区(2)单位型社区(3)经济适用房住宅区(4)老旧小区2、社区基本情况分析(1)社区的名称、发展历史(2)社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3)社区的人口结构(4)社区组织或单位资源3、社区问题分析(1)社区内共同性问题的分析(质询的方式):社区有什么问题存在;居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社区内部是否有严重的冲突;社区与外部是否有冲突;如果社区存在问题和冲突,当前是如何处置的(2)社区内群体性问题的分析:该人口群的共同属性;人口的分布和人口的数量;群体存在的问题;政府是否有相关政策扶持,内容如何;民间和社区组织是否提供服务,内容如何4、社区需求分析布雷德绍:感觉性/表达性/规范性/比较性需求(二)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策划·策划之初:对社区问题和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广泛征求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的意见;·策划中期:充分考虑资源状况,估计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订立服务目标,规划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人员分工;·策划后期:确定服务的成效评估方法1、服务(活动)策划前的分析工作(1)服务对象分析(2)问题分析(3)服务(活动)的逻辑推进步骤分析:界定问题和确认问题、确认要达到的目标、选定评估的指标、寻找各种可行的方案(包括人力、物力、时间)、计算每个方案的成效、列举方案并进行比较分析2、服务(活动)策划的过程(1)确认社区需求(2)了解社区居民或者服务对象的特征(3)订立目标: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期望的成效(4)评估自身的能力: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能力(5)制订工作进度表:开始、推行、评估(6)程序编排(三)社区服务(活动)方案执行1、筹备阶段:经费筹措、人力/场地安排、宣传推广2、服务或活动阶段:预算管理、时间进度管理、服务品质管理、士气激励和提升3、结束阶段:经费报销、服务资料及时归档、对社工和志愿者进行表彰、对服务成效进行评估(过程和结果评估)(四)社区服务(活动)方案评估1、评估方法(1)定量分析:数字;预先设定答案由服务对象选择(2)定性分析:文字;无预设答案,只是听取意见和看法,然后再进行归纳和总结2、评估内容(1)成效评估: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观察、文件档案整理(2)过程评估:一般只定性分析二、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资源链接1、社区资源:指可以被社区运用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文化和组织资源2、社区资源链接的方式(1)资源整合(社区内)(2)资源共享(相邻社区间)(3)资源流通(二)推动居民参与1、参与的形式与层次(1)告知:最低层次、自上而下(2)咨询(3)协商:推动居民成为决策过程的一分子(4)共同行动(5)社区自治:自下而上不同的社区、不同的时机采用不同的参与形式,不一定非得是最高形式的2、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因素(1)对参与价值的肯定:不关心/自主/无用感(2)在参与意愿方面:家人或朋友的支持会(3)在参与能力方面:时间和金钱、知识与技巧(4)除以上个人因素外,还有制度因素3、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1)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2)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3)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4)制度方面:建立自主的基层组织;可借用媒体等社会舆论的压力要求做出改变(三)建立社区支持网络1、个人网络2、志愿者联系网络3、互助网络:把面对相同问题或具有相似兴趣的人,建立朋辈支持小组/4、邻居协助网络:用最自然、最快捷的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发展互助性支持,有效减低正规服务的烙印效果。
社区工作第二版第十二章社区组织
社区组织的特点
要点一
地方性
要点二
自治性
社区组织通常是基于一定的地域范围 而形成的,其管理和服务范围通常仅 限于特定的区域。
社区组织通常是居民自发形成的组织 ,其管理和决策由社区居民自主决定 。
要点三
服务性
社区组织的主要职责是为社区居民提 供各种服务,包括公共安全、环境卫 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等。
案例的启示
启示1
加强社区内部的沟通和协调, 增进居民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启示2
加强有效的组织和管理,避免 资源的浪费和活动的混乱。
启示3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应加 大对社区的支持力度,为社区 服务项目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
金和人力支持。
THANK YOU.
03
社区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社区组织的建设
健全社区组织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区组织架构,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形成权责清晰、相互支持的治理结构。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志愿服务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参与社区工作,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提高社区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促进社会和谐
社区组织能够在政府与居民之间搭 建桥梁,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02
社区组织的结构与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社区组织的结构
横向结构
社区组织在横向上的结构通常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中介组织等,其中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居 民自发形成的组织,社区中介组织则是连接政府和社区的桥梁。
纵向结构
社区组织在纵向上的结构通常由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等构成,其中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 构,对社区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居民委员会则是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机构,物业公司则提供社区物业管理服 务。
社区导论全套PPT课件 完整版
• 1955年,美国学者希莱里做过统计,他发 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多达94种。 • 1981年,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杨庆坤又指出, 关于社区的概念有140余种之多。
• 社区: 是区域性社会,它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 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理解: 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 社区都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人们具有地缘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 核心内容是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 • • • •
含义 特点 类型 结构 功能
一、农村社区
(一)农村社区的含义:
是指居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 来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农村社区地域广 阔,社区结构简单,人口同质性较高,社 会流动缓慢。
社会流动: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 另一个地位的移动。常常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 改变,尤其是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三)农村社区的类型:
1、按农村社区的静态分类 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 平原村、山村、草原村、 沿江河湖海村、内陆村。 根据社区聚落形态的差 异,可分为散村、集村。
1、按农村社区的动态分类
(1)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可以分为农业村、林 业村、木村和渔村等等。 (2)根据人口聚居规模,可分为基层村和中心村。
国内学者:
• 徐震(台湾):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 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群体。 • 王康:社区是一定区域内,按照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 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 何肇发:区域性的社会。 • 方明: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 张敦福:共同情感联系和价值的认同,共同的地理空间, 共同的利益,一定的人群。
(五)农村社区的功能:
1、经济功能: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而 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和原材料。 2、政治功能: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等进行的 管理、规划、建设等。
社区概论
《社区概论》课程讲义第一章社区概述一、社区的概念1、社区的定义:理论上,社区是指有一群人长期在一起生活,为了他们共同的需求和利益,他们需要频繁的社会交往互动,渐渐形成了自然的情感维系和心理认同,成为一个人群共同体。
在我们国家城市里边,应该说自然的地理社区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在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城市治理中把一个个的相对独立的街道和居民区划分成一个个行政管理区域,在街道一级实行的是政府派出机关办事处,负责街道辖区的管理,在居民区一级实行的是居民自治管理的区域管理方式。
2、社区的要素:美国学者希拉里(Hillery,1955)和威尔士(Willis,1977)都曾经总结过社区定义的文献,提出了自己的社区定义的四个基本要素:人群、地域(或网络)、社会互动、共同的依附归属感第一节社区的概念二、社区的分类(一)根据人们之间联系的方式或属性,来对社区分类。
美国学者法林(Fellin,1995)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分别是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又称为功能社区)、和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二)根据人们之间的联系强度而对社区的分类。
社会学家A. J. 亨特和G. D. 沙特斯根据居民认同感的程度,把社区分为四种类型:面对面的街区、具有共同感的邻里关系、标准社区(功能齐全的社区)、扩大了的社区(某个城区)。
(三)英国社会家德兰狄在《社区》一书中,把社区概念分为四种类型:地域社区、功能社区、想象的共同体、虚拟社区。
(四)根据形成方式或形成历史而对社区的分类根据社区中大家的居住方式和社区资源的利用和功能的发挥来划定社区的界限,把社区分为传统老居民区、新建小区、单位家属院社区、城乡结合部外来移民居民区、部队驻区、行政驻区等第二节社区的功能一、社区功能的不同划分1、早期的美国社区学者桑德斯(Irwin T. Sanders)在1958年提出社区的各项服务功能,包括商业服务、医药服务、教育服务、娱乐服务和交通服务等功能。
社区管理学教案与讲义
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社区是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产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区在社会中的地位将不断增强。
社区是满足居民需求的第一社会空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维护时候稳定的第一防线。
掌握社区管理基本知识是完善社区管理的前提。
本章界定了社区、社区管理的内涵、历史的演变,通过学习,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社区的特征与基本构成要素。
2、理解社区的功能与分类、社区管理的基本原则。
3、了解社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二、考核知识点1、社区的特征与基本构成要素。
2、社区的功能与分类、社区管理的基本原则。
3、社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三、本章重点、难点1、社区的特征与基本构成要素。
2、社区的功能与分类。
3、社区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社区概述一、社区概念的历史演变(一)“组织论”阶段(1887-1917)把自然社区(农村)看成是与理性社会(城市)相对立的组织形态(二)“区域论”阶段(1917-1975)把社区看成是人们在其中共同生活的区域(三)“综合论”阶段(1975-)把社区既看成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又看成是一个冲突的场所,还看成是一个行动的场域二、社区的含义社区实质上就是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社区包含以下四层基本含义:(一)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
(二)社区都有以特定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
(三)生活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理上的归属感与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
(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三、社区的特征(一)社区是社会的缩影与社会相比,社区内的社会生活具有直观性,并只能反映社会的部分性质.(二)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三)社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由于每个社区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各个社区都有自身的文化特点,以区别于其他社区.(四)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的意识社区意识也叫社区认同感或归属感.它是指社区居民对自己所属社区在感情上和心理上产生的一种认同感.(五)社区是不断变迁的社区的变迁是人类社会变迁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进步四、社区的功能(一)政治功能1、社区居民享有选举权、监督权、通过其选举、监督行为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社会学:社区
2.社区与社会
社区与社会的区别:社区是一个具体概念,它是 直观可感的社会空间和地理空间的有机结合;社 会则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人们在各种社会行动 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合。 社区与社会的联系: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一 个社会是由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社区组成的; 社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是宏观社会的 微观缩影。
集镇英文名词“Rurban”。这是英文“乡村” (rural)和“都市”(urban)两个词的缩 约 费孝通认为:集镇社区是“一种比农村社区 高一层的社会实体”。 集镇社区是一种介于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之 间的中介性社区,其典型特征就是“二元化” 或“双重性”。
农村社区的特征: 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较少流动; 经济活动简单; 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受传统势力影响大; 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工远不如城市复杂; 家庭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缘关系浓厚, 人际关系密切。
三、社区的基本要素 (二)人口要素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 区必不可少的构成要 素。社区构成的人口 要素包括 人口的数量与质量、 人口的构成、 人口的分布、 流动状况等。
三、社区的基本要素
(三)结构要素 结构要素主要指社区内部各种社会群体和 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 社区的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生产 经营部门、商业单位、村委会与居委会、 社会团体、文化团体、学校和医院等。
二、社区概念的涵义
(一)社区的定义 1、功能主义的社区观
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 系的人组成的共同体。(社会组织?) 2、地域主义的社区观 认为社区是一个在特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 人群共同体。 所谓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而形 成的、具有一定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 会群体。(教材P109)
《社会学研究法》讲义-12-定性资料分析-教学版
第十二章定性资料分析与前面一章定量资料分析完全不同的是,本章所介绍的方法基本上与数字无关,与统计无关。
这是由定性研究所得资料的性质决定的。
与那种格式统一、能转变成数字、输入计算机,并进行统计分析的定量资料相比,定性资料显得过于杂乱无章;而与定量资料分析中那种规范的、统一的程序,成形的、相对固定的方法,以及标准化技术相比,定性资料分析也似乎是无规则可循。
它似乎主要根据每个研究者自己的喜好、习惯和经验来进行,而且基本上只依赖于研究者的主观分析。
但在实际上,我们仍然可以从这种看起来杂乱的资料中寻找到某些可以依据的线索和脉络,从这种无明显程序的分析过程中总结出某些经验性的做法。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从了解和探讨定性资料的形式和特点开始,对定性资料分析的目标、特点等进行探讨,并详细介绍整理和分析这种类型资料的各种方法。
在介绍和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将定性资料分析与定量资料分析进行对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定性资料分析的方法。
第一节定性资料及其形式一、定性资料及分析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定性资料指的是那些以文字、段落、文章或其他记录符号来描述或表达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人物的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生活事件的资料。
”在本书中,我们则进一步将定性资料(qualitative data)定义为:研究者从实地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种以文字、符号表示的观察记录、访谈笔记,以及其他类似的记录材料。
根据这一定义,本章中所谈到的定性研究及定性研究者也主要指的是实地研究和实地研究者。
在一定的意义上,对这种定性资料的分析,也可以有定量与定性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定量方式主要体现在本书第九章中介绍的内容分析一节中。
在那里,研究者先将各种文字、段落、图片、符号等材料进行编码和量化的处理。
再运用各种统计手段对它们进行定量分析。
除了资料的来源不同、形式不同、编码的方法不同以外,内容分析中的资料分析程序与调查研究中对问卷资料的分析程序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十二课第二框时社区考察课件教科版最新实用版
⑶考察的主要方法和过程
礼貌待人。
实施考察活动
•8、在实施考察的过 程中,要做好考察记 录:时间、地点、人 物、问题、内容、经 过等。
分析与交流(撰写考察报告、交流 考察结果)
撰写考察报告
9、考察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
• ⑴考察报告的题目 ⑵考察的目的 • ⑶考察的主要方法和过程 • ⑷考察的内容 ⑸考察结果分析 • ⑹结论和建议
10、交流考察结果的方法之一是
11、举报行告报会告会的。程序(步骤) 有哪些?
• ⑴主持人主持报告会; • ⑵小组代表作主要发言,其他
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 ⑶其他小组成员提问; • ⑷主持人宣布报告会结束。
练习
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学生为了贯彻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 “开展2007年度全国中学生暑期‘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通知 ”的精神,开展了社区考察活动。(注:“四个一”即参加一 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参加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回报
7、社区考察与研究(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7、考察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哪些? 3、同学合作进行考察有什么意义? 3、邻里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
• (3)制定考察计划方案与实施 6、社区考察与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最基本的社区有: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类。 (3)研究考察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3、同学合作进行考察有什么意义? (2)每个同学陈述自己选题的理由。
• (4)实施考察计划 1、实现为社区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是什么? • (5)撰写考察报告分析与交流
• (6)交流考察结果
分组和选题(组织考察小组、确定考
察问题)
• 个人考察 • 同学合作考察
3、同学合作考察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2)有利于同学间的取长补短、相
社区工作基础知识讲义讲解
目录第一章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1第二章社区概论 (34第三章社区建设 (47第四章社区居民自治 (80第五章社区组织 (96第六章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实务 (114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41附录二、陕西省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1431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报名专线:400-6300-999第一章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第一节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从产生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NGO 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也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对象(一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主体两个部分。
所谓其他公共管理主体,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而存在的一些组织,一般可称为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
(二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管理以社会公共事务作为管理对象。
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分为公共资源和公共项目、社会问题等。
1.公共资源(1公共设施、产品。
即特定社区所有人都有可能享用和受益的物质性存在,且它们本身必须是劳动产品,如能源、城市道路、路灯、桥梁、交通标志等。
(2公共信息资源。
即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和可能享用的各种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科技成果、经济信息等。
《社区管理》作者韦克难(精)
社区管理》作者:韦克难第一章社区概述1、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
2、社区主要特征:一、社区是一个综合实体;二、社区具有多重功能;三、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四、社区是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的;五、社区是发展变化的。
3、构成社区的主要因素:人口要素、自然物质要素、结构要素、精神文化要素。
4、社区是地域性的社会,在社区的区域范围内,存在着诸多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包括党政机关、服务企业、生产企业、学校、医院、科研单位、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家庭、邻里等以及社区居民自发的各种群体因素,如各种文艺、体育团体等趣缘群体。
5、社区中的精神文化主要指行为规范、特色文化、社区心理意识等内容。
6、任何一个社区都同时具备两类功能:其一是不同类型的社会共同体所共有的功能;其二是其他类型的社会共同体并不一定具备或相对淡化的功能。
其一被称为社区的一般功能;其二是社区的特殊功能。
评论:本章作为《社区管理》的开篇章节,主要对“社区”这样一个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概述,从社区的含义、特征,再到构成和类型分类,以及社区的功能,让我比较全面的理解了“社区”的概念。
结合课上所学的内容,我对社区有一个小的概述,那就是:社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实体,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
书上的理论毕竟是死板的,结合我们生活中的体会,不难感觉到,社区就类似于一个小型的社会,人就是这个小社会中的主要构成单元,当然,这个小社会中还包括其他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的集合就是我们生活的社区。
社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理论结合实际让我对社区有了更好的理解。
第二章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必然性1、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供给社区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延缓,是我国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我们将最早出现的社区称为原发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社区讨论:社区在你的心目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像?第一节社区的概念与理论●一、什么是社区●1、社区概念的来源与演变●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与社会》————藤尼斯●至滕尼斯之后,社会学家从各种角度对社区概念进行界说。
基本上可以把社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功能主义观点出发,认为社区是由相互关联的人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组成的社会共同体;●一类是从地域出发,认为社区是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共生的有组织的人群。
一、什么是社区社区概念的涵义: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l)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如集镇、村落等,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然而,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
从社会学角度看,这个“区”乃是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在同一地理空间可以同时存在许多社区。
(2)社区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3)在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在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如共同的文化传统、民俗、归属感等。
他们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4)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人们在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互动,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并由此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社区。
社区的历史演变●早在社会学者形成社区这一概念之前,社区这种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现象就已存在。
人类总是合群而居的。
人类社会群体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区域,具有一定地域的社区就是社会群体聚居、活动的场所。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是农业发展的产物。
●在远古游牧社会中,居民逐水草而居,并无固定的住地。
严格说来,那时的游牧氏族部落只是具有生活共同体性质的一种社会群体,不是今天所说的社区。
●其后,随着农业的兴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需要定居于某个地区,于是出现了村庄这样一种社区。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广大乡村社区之间又出现了城镇社区。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区进入了都市化的过程,不但城市社区的数量日益增多,而且城市社区的经济基础与结构功能都不同于以往的社区,其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大都会社区。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P230●1.地域环境●2.社区人口●3.文化●4.社会活动1.社区地域环境●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环境和人工环境三部分,它们对社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社区地域环境的发展与建设主要是协调两方面的关系:●一是社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环境仍是某种共生的关系,人与生物圈是统一的。
因而人对环境更多的是选择与适应,而不是硬性的改造。
●二是地域环境与社区其他构成要素的关系。
社区的环境不是孤立的,它是与社区的其他方面如人口、经济活动、文化传统等相适应的。
2.社区人口社区人的因素包括人口、社会群体和个人体系。
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1.人口数量。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给社区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人口结构。
城乡、性别、年龄、文化结构等。
●3.人口素质。
2001年,我国目前有8507万文盲,严重影响了社区发展。
●4.人口密度。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占土地面积43%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7%多。
●5.人口流动和迁移影响3.文化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1)社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协调;--自然平衡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2)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协调;(3)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协调;城乡文化差距时我国目前城乡差别的主要内容。
城市显著特点:科层制化、世俗化、理性化。
(4)中西文化发展的协调。
东西文化各有长短,对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优秀文化。
社区与社会的联系与区别社区与社会的联系: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一个社会是由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社区组成的;社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是宏观社会的微观缩影。
社会与社区的区别(1)社区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社会不强调“共同”(2)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社区空间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两者的结合;(3)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更紧密;(4)社区的功能更为明确和专门化。
如城市社区通常是社会中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向社会提供大量工业产品,而农村社区则主要为社会提供农副产品。
从社会结构上看,社区总是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中观体系,社会中的人总是生活在一种甚至是几种相互交织的社区内。
二、社区的类型(一)从纵向和横向划分纵向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传统社区。
主要指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出现过的社区的残余形态。
所谓传统,主要是指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目前这类社区在发达国家已经不多见。
2.发展中的社区。
这是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中的一种社区形态。
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既延续了传统,又由于受到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兼具现代社区的一些新特质。
如我国的许多集镇和乡村。
3.现代化的社区。
又称发达社区。
表现为现代城乡一体。
城乡融为一体,农村和城市功能互补,优势互补,人们借助便利的通讯、交通手段往来于城乡之间,乡村的生活不比城市差,甚至还要高于城市。
横向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法定社区。
即通常讲的地方行政区。
界限明确地标示在地图上。
2.自然社区。
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聚落。
最主要的是村落。
3.专能社区。
指由于人们的专门活动而形成于一定地域空间上的聚集区。
如大学、矿区等。
4.虚拟精神社区。
没有明确的共居地,但有认同感,共同的亚文化,如分散的犹太人。
现在的网上社区。
(二)以空间特征划分1.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共同体。
主要特点是:(1)人口集中,异质性强。
(2)经济和其他活动频繁。
(3)具有各种复杂的制度、信仰、语言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4)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和组织。
(5)家庭的规模和职能缩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松散。
(6)思想、政治、文化相对发达。
2.农村社区●指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
它有别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是:(1)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流动性小。
(2)经济活动简单。
(3)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受传统影响较大。
(4)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工不如城市复杂。
(5)家庭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缘关系重要,人际关系密切。
3.小城镇(集镇)社区一种介于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之间的中介性社区,其典型特征就是“二元化”或“双重性”。
我国著名社会学费孝通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集镇社区作过界定。
他认为集镇社区是“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的社会实体”。
“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
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它们都既有与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
4.城乡联合社区,是城市和乡村社区的结合。
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市带县的法定社区。
中国特色的过渡型社区●小城镇(集镇)社区:指区域规模比较小,人口集中度较低,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一种社区。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的产物,是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把周边的农村吞并,但是仍保留着很明显的农村特色。
●城中村:出现在繁闹的市中心区域,住宅楼是一家一户的个体盖起来的,村内人气和商业气氛很旺,街道狭窄幽暗,村民与几万租房而居的外来打工者共同生活。
四、社区研究的理论(一)社区研究理论1.腾尼斯的《社区与社会》社区指的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或自然情感的社会有机体,颇接近平常所说的乡村传统小社会;而社会则是由契约关系和选择意志造就的机械结合,如股份公司、都市、国家等等。
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理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人类共同生活的表现形式也就由社区时代向社会时代演进。
2.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由芝加哥学派提出。
这一理论借助于生物进化论的原理,强调研究城市的空间布局。
竞争是社区生活的主导过程,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它决定着社区环境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空间形式和区位功能。
3.马克思主义的城乡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
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
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恩格斯认为消灭城乡对立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消灭城乡对立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发展生产力,通过合理的经济布局,通过“城乡融合”。
(二)社区研究的方法两类:一类是实地调查法。
社会学早期关于社区的研究就是以调查为主的。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英国学者C.布思的17卷本的报告《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美国学者林德夫妇的《中镇——美国当代文化的研究》、帕克等人对芝加哥城市社区的调查研究等、李景汉的《定县社会调查》、王同惠和费孝通的《花摇篮的社会组织》等。
二分析方法。
社区实地调查是社会分析的基础,它一直受研究者们的重视。
社区研究的分析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分析理论。
不同的分析方法用不同的研究观点对同一现象——社区进行剖析。
社区研究的分析方法1.人类生态学的方法人类生态学也称为人文区位学,主要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对城乡环境合理布局与利用,更好地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这一研究方法的核心。
2.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注重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研究社区,不同社区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尤其是不同民族社区之间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3.社会体系(系统)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把社区作为一个互动系统,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社区的群体组织、主次体系等结构以及经济、政治、教育、宗教、福利等多种功能的研究;二是社区内部的互动关系,如同化、合作、竞争,特别是社区冲突的研究,是互动研究的重要内容;三是研究社会场域(空间),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从人们活动的社会范围(组织网等)来考察人们的社区互动。
第三节社区建设和协调发展---P233一、农村社区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主要以农业活动为基础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农村社区特点:(1)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2)人口的同质性强,社会整合程度高(3)具有较强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4)以传统道德和礼俗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将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迈向现代化的新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