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基因的表达复习课教案
基因的表达(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基因的表达(一轮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44d73ade80d4d8d15a4f49.png)
课题名称基因的表达(2014--20XX届高三一轮复习)科目生物学生年级高三课时 1 教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2014—20XX届高三一轮复习之模块2“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第2单元第3讲“基因的表达”的知识内容。
本课主要是通过“思维辨析回顾”、“知识网络重构”和“例题精练精讲”三个环节,让学生着眼整体,变换视角,融汇贯通知识,锁定考点,巩固双基,注重提高学生审题、答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生物复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目标(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B)(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B)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PPT软件完成的本堂课的“基因的表达”一轮复习任务。
(2)利用自编学案完成本堂课的“思维辨析”、“知识网络重构”和“精练精讲”。
(3)夯实双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提高学生精确计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敢于面对综合题的信心。
(2)通过分组学习,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节时高效,愉快学习,快乐学习。
4、重点(1)比较分析DNA和RNA (2)RNA的种类和功能(3)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4)转录、翻译与DNA复制的比较(5)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数据计算(6)掌握中心法则的内容与各种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7)理解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8)理解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5、难点(1)转录、翻译与DNA复制的比较基(2)因表达过程中相关数据计算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思维辨析”回顾知识,进而重构“知识大网络”,再通过“精练精讲”强化加深,最后归纳总结。
2、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基因的表达》教案设计
![《基因的表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5a12d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d.png)
《基因的表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表达的概念和过程。
2. 掌握转录和翻译的基本原理。
3. 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基因表达的概念:基因表达是指基因信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2. 转录:转录是指DNA模板上的遗传信息被复制成mRNA的过程。
3. 翻译:翻译是指mRNA上的遗传信息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4.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DNA复制、转录、翻译和蛋白质的功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表达的概念、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转录和翻译的详细机制及其调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因表达的概念、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实例,加深学生对基因表达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基因表达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PPT,直观展示基因表达的过程。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遗传信息传递实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为什么眼睛的颜色是由基因决定的?”引发学生对基因表达的兴趣。
2. 讲解基因表达的概念:介绍基因表达的定义和意义。
3. 讲解转录过程:详细解释DNA复制成mRNA的过程,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阶段。
4. 讲解翻译过程:详细解释mRNA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起始、延长和终止阶段。
5. 分析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DNA、mRNA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基因表达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等。
3. 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
八、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基因表达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新课标)高三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3讲基因的表达教案(生物)
![(新课标)高三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3讲基因的表达教案(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8326b661b52acfc788ebc947.png)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4页 [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 1.RNA 的结构与功能2.遗传信息的转录(1)转录的定义: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
(2)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在叶绿体、线粒体中也能发生转录过程。
(3)转录的条件⎩⎪⎨⎪⎧模板:DNA 的一条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能量:ATP酶:RNA 聚合酶(4)转录过程:(5)转录的产物:信使RNA 、核糖体RNA 、转运RNA 。
3.遗传信息的翻译(1)翻译的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
(2)翻译的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能量:A TP酶:多种酶搬运工具:tRNA(3)翻译的过程(4)翻译的产物:多肽――――→盘曲折叠蛋白质 [重难突破——攻重难,名师点拨] 1.2.3.(1)图甲、图乙的过程判断①图甲DNA 两条链都作为模板⇒复制。
②图乙DNA 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转录。
(2)图丙的过程解读①一个核糖体与mRNA 的结合部位形成2个tRNA 结合位点。
②翻译起点:起始密码子决定的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
③翻译终点:识别到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翻译停止。
④翻译进程:核糖体沿着mRNA 移动,mRNA 不移动。
(3)图丁的过程解读①数量关系:一个mRNA 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聚核糖体。
②目的与意义:少量的mRNA 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③方向: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从左向右,判断依据是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
④结果:合成多个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的多肽,因为模板mRNA相同。
4.转录、翻译过程中的4个易错点(1)转录的产物不只是mRNA,还有tRNA、rRNA,但只有mRNA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
(2)翻译过程中mRNA并不移动,而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进而读取下一个密码子。
(3)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不是A—T,而是A—U。
基因的表达复习课学案
![基因的表达复习课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d4dcf99b89680203d8256e.png)
《基因的表达》复习课教案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生物组卢文君【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概述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2、说出中心法则的内容3、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结束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生物的研究学习中去能力方面: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和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2、运用证据和逻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教学重难点】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2、中心法则3、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归纳比较法、讲练结合【教学用具】幻灯片、学案【教学过程】本节课为复习课,教师可以从中心法则入手,引出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两个环节:转录和翻译。
知识点一:中心法则中心法则图解:(请学生上黑板画图解)转录翻译DNA RNA 蛋白质逆转录知识点二:遗传信息的转录(请学生自主复习,相互讨论完成学案上相关的内容;老师在学生完成学案的过程中进行巡视,观察学生做学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易错点进行详细讲解,详略得到。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2、转录的条件:(1)模板: DNA的一条链(2)原料: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3)酶:解旋酶、RNA聚合酶(4)能量: ATP3、配对原则:碱基互补配对(A-U、G-C)[思考1] RNA形成后通过核孔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起来。
知识点三:遗传信息的翻译1、密码子(1)概念:遗传学上把 m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叫一个密码子。
(2)种类:共 64 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61 种。
2、转运RNA(1)结构:形成三叶草型结构,一端是携带 氨基酸 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可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称为 反密码子 。
(2)种类: 61 种。
3、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 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 氨基酸 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6单元第3讲 基因的表达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6单元第3讲 基因的表达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86a323fcf46527d3240ce0dc.png)
第3讲 基因的表达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1.结合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DNA 分子转录、翻译的过程(生命观念)2.运用中心法则,阐明DNA 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科学思维)3.结合实例分析基因表达的异常情况(社会责任)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RNA 的结构和种类(1)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2)组成成分:(3)结构:一般是单链,长度比DNA 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4)种类及功能:⎩⎪⎨⎪⎧ 信使RNA mRNA :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转运RNA tRNA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核糖体RNA rRNA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5)DNA与RNA的区别:物质组成结构特点五碳糖特有碱基DNA 脱氧核糖T(胸腺嘧啶) 一般是双链RNA 核糖U(尿嘧啶) 通常是单链2.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转录过程(见图):3.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为1个密码子。
②种类: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
(3)翻译过程(4)过程图示(人教版必修2 P67图改编)(1)图中a、b、c依次为何种物质或结构?图中显示a、b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其意义何在?(2)图示翻译方向是A→B还是B→A,判断依据是什么?(3)图中c所指的3条链的氨基酸序列是否相同?为什么?提示:(1)a是mRNA,b是核糖体,c是肽链。
图示表明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其意义是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2)由c中三条链越往B侧越延长,可确认翻译方向是A→B。
(3)图中c所指的三条链的模板相同(均为a),故其氨基酸序列均相同。
基因的表达复习课教学设计
![基因的表达复习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7b36103169a4517723a35a.png)
《基因的表达》复习课教学设计长阳一中黄家国【考纲要求】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基因的概念;2、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3、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图表信息的阅读和解析能力;2、培养结合知识点用图表来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重难点】1、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中心法则的理解。
【教材分析】“基因的表达”是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内容,通过对“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的复习,同学们已经掌握“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的问题。
本节课复习“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即基因的表达。
本节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中心法则。
这是在微观分子水平上认知和理解过程,学生缺乏直观体验;本节基础内容涉及RNA的种类、遗传密码的概念、特点等。
复习内容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较多,和其他章节的联系广泛。
所以课堂教学难度大。
按计划一课时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复习。
【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先组织学生自主看书复习,安排学生重点对必修2教材P54DNA分子的复制图解、P63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P66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这三幅图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比较,并讨论完成表格。
后进行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相关概念、发生时间、场所、模板、原料、酶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产物、产物去向、特点、意义等方面的比较归纳。
通过加深对中心法则的理解来实现上述内容的落实,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他们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比较方法引导合作学习。
让学生代表在讲台向同学们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教师适当根据学生的不足给予适当补充,做好引导者角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基因表达的概念(二)解读考纲1、理解并且能够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场所等,其中难点是转录翻译的过程。
2、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且能够举出实例。
(三)DNA与RNA的比较用表格的形式直接呈现二者的比较项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 基因的表达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 基因的表达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ec19ea2c77da26925c5b021.png)
第3讲 基因的表达知识点一 遗传信息的转录⎩⎪⎪⎪⎪⎨⎪⎪⎪⎪⎧RNA ⎩⎪⎨⎪⎧结构⎩⎪⎨⎪⎧基本单位:① ⎩⎪⎨⎪⎧磷酸含氮碱基:②五碳糖:③空间结构:一般是④ 链种类⎩⎪⎨⎪⎧信使RNA (⑤ )⑥ (tRNA )⑦想一想:三种RNA 都携带遗传信息吗?转录⎩⎪⎨⎪⎧概念:在⑧ 中,以⑨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10 的过程场所:⑪ (主要)模板:⑫原料:⑬ 产物:⑭配对方式:⑮ 、C —G 、G —C 、⑯ 比一比:DNA 的转录和复制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知识点二 遗传信息的翻译议一议:若一个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这种变化是否一定反映到蛋白质的结构上?知识点三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提出者:○38 内容图解:○39 补充后的内容图解:○40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种方式⎩⎨⎧(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41 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通过控制○42 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调控生物体性状的因素⎩⎨⎧内因:○43 外因:○44 真核生物的基因分类⎩⎪⎨⎪⎧细胞核基因○45 ⎩⎪⎨⎪⎧线粒体基因○46 想一想:中心法则中几个生理过程准确进行的原因是什么?1.tRNA 、mRNA 、rRNA 均是转录产生的,在翻译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mRNA ——携带遗传信息tRNA ——运送氨基酸 rRNA ——核糖体的成分2.每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 转运;但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特例:终止密码子无对应的氨基酸),且一种tRNA 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转录、翻译基因与性状关系自我校对:①核糖核苷酸 ②A、U 、C 、G ③核糖 ④单 ⑤mRNA ⑥转运RNA ⑦核糖体RNA(rRNA) ⑧细胞核 ⑨DNA ○10RNA ⑪细胞核 ⑫DNA 的一条链 ⑬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⑭RNA(主要是mRNA) ⑮A —U ⑯T -A ⑰氨基酸 ⑱mRNA ⑲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⑳核糖体○21mRNA ○2220种游离的氨基酸 ○23蛋白质(或多肽链) ○24tRNA ○25A -U 、U -A 、C -G 、G -C ○26mRNA ○27一个密码子 ○28mRNA ○2964 ○3061 ○313 ○32tRNA ○33mRNA ○34密码子 ○35反密码子 ○36tRNA ○3761 ○38克里克和沃森○39 ○40 ○41代谢 ○42蛋白质 ○43基因 ○44环境条件 ○45细胞质基因 ○46叶绿体基因 想一想:三种RNA 中只有mRNA 携带遗传信息,mRNA 在翻译过程中起模板的作用。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6单元 第3讲 基因的表达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6单元 第3讲 基因的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cd2dda9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1.png)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第3讲基因的表达[课标要求] 1.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2.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 1.结合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DNA分子转录、翻译的过程。
(生命观念)2.运用中心法则,阐明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分析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与生物性状关系的实例,认识到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来表现。
(科学思维)3.模拟中心法则各过程的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科学探究)4.通过分析吸烟会使人体细胞和精子细胞中DNA甲基化水平升高,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
(社会责任)考点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一、RNA的结构和种类1.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2.组成成分3.结构一般是单链,长度比DNA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4.种类及功能⎩⎨⎧ 信使RNA (mRNA ):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转运RNA (tRNA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核糖体RNA (rRNA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5.DNA 与RNA 的区别物质组成结构特点五碳糖 特有碱基 DNA 脱氧核糖 T(胸腺嘧啶) 一般是双链,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RNA 核糖 U(尿嘧啶) 通常是单链,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二、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通过RNA 聚合酶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
2.转录的过程三、遗传信息的翻译1.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比较密码子 反密码子 种类64种 目前发现有很多种 位置mRNA 上 tRNA 一端 实质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与mRNA 上密码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3个相邻的碱基四、中心法则1.图解2.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途径遗传信息的传递举例①DNA复制从DNA流向DNA 细胞生物、DNA病毒、逆转录病毒②转录从DNA流向RNA 细胞生物、DNA病毒、逆转录病毒③翻译从RNA流向蛋白质所有生物④RNA自我复制从RNA流向RNA 某些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⑤RNA逆转录从RNA流向DNA 逆转录RNA病毒(如HIV)1.tRNA分子中的部分碱基两两配对形成氢键。
基因的表达复习教案
![基因的表达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5f7cee6294dd88d0d26b97.png)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复习教案武冈展辉实验学校殷向政Ⅰ、学考大纲要求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理解)。
2、中心法则和基因对形状的控制(理解)。
Ⅱ、要点解读及典例分析一、RNA的组成及分类1.基本单位:____________。
2.组成成分:思考:组成RNA的主要化学元素有哪些?3.结构:一般是单链,长度比DNA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思考感悟:如何从化学组成上区分DNA与RNA?即时应用:1、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A.N B.O C.P D.S2、比较DNA和RNA的分子结构,DNA特有的化学成分是()A.核糖与胸腺嘧啶 B.脱氧核糖与胸腺嘧啶C.核糖与腺嘌呤 D.脱氧核糖与腺嘌呤思考感悟:什么是遗传信息?遗传信息是怎样从细胞核转移至细胞质中?二、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转录是在_______内进行的,是以_____________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2.过程第一步:DNA双链解开,碱基暴露出来。
第二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上的碱基碰撞,当核糖核苷酸与DNA的碱基_____时,两者以______结合。
第三步: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________上。
第四步:合成的mRNA从DNA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3.场所:4.过程a. DNA 解旋,以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b. DNA与RNA的碱基互补配对:c. 组成RNA 的核糖核苷酸一个个连接起来5.条件:(1)模板:DNA的一条链(2)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3)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4)能量:ATP6.结果:形成一条mRNA【即时应用】3、信使RNA的来源是()A.由DNA复制而来 B.由DNA转录而来 C.由DNA翻译而来 D.由DNA解旋而来4.下图所示的过程是()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基因突变三、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游离在_______中的氨基酸,在核糖体上以__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________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翻译。
基因的表达(复习课)ppt实用资料
![基因的表达(复习课)ppt实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7e482b58f5f61fb6366684.png)
DNA的自我复制……);即有相应的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就会有碱 基互补配对的发生
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场所有:
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2)若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
该DNA分子所控制的生物行性状是否一定发生改变?为什 么?
产物 蛋白质(多肽)
密码子: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
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共有64种密码,其中包括
两个起始密码,三个终止密码。能编码氨基酸的为终止密码以外 的61种
注意:
1、关于基因的知识点注意联系第三册所学习的相关内 容,例如:细胞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真核基因结构 与原核基因结构等
A.不同细胞的基因数量不一样,所以合成 的 蛋白质不一样
B.不同细胞的基因经过不同的重组,所以合成 的蛋白质不一样
C. 不同细胞被转录的基因不一样,所以合成的蛋 白质不一样
D.不同细胞的基因复制速度不同,所以合成的 蛋白质不一样
2、已知某tRNA一端的三碱顺序是GAU, 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 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 ( A) A.GAT B.GAU
A、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 3、
链为转录的模板链,遗传密码子存在于
A、46%,54% B、23%,27%
链上。
B、基因的内含子能翻译成多肽 → 结构蛋白 → 细胞结构 → 生物性状
(2)若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该DNA分子所控制的生物行性状是否一定发生改变?为什么?
C、编码区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 能编码氨基酸的为终止密码以外的61种
不一定。有以下几种可能: (1)发生在DNA的非基因片段(即无效片段);(2)发生在 基因的非编码区;(3)发生在基因的内含子中;(4)突变 后的遗传信息仍然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新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教案
![新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4983a93b3567ec102d8afd.png)
第三讲 基因的表达素能目标★备考明确考点一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RNA 的结构与功能2.遗传信息的转录(1)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在叶绿体、线粒体中也能发生转录过程。
(2)条件⎩⎪⎨⎪⎧ 模板:DNA 的一条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能量:ATP 酶:RNA 聚合酶(3)过程(4)产物:信使RNA 、核糖体RNA 、转运RNA 。
3.遗传信息的翻译(1)场所或装配机器:核糖体。
(2)条件⎩⎪⎨⎪⎧ 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能量:ATP 酶:多种酶搬运工具:tRNA(3)过程(4)产物:多肽――→盘曲折叠蛋白质。
4.中心法则(1)提出者:克里克。
(2)补充后的内容图解:①DNA 的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RNA 的复制;⑤RNA 逆转录。
(3)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DNA 、RNA 是信息的载体,蛋白质是信息的表达产物,而ATP 为信息的流动提供能量。
【基础小题】1.判断正误(1)少数RNA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真核生物的tRNA 呈三叶草结构。
(√)(3)与DNA 相比,RNA 特有的物质是核糖和尿嘧啶。
(√)(4)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 上相邻的3个碱基。
(×)(5)转录和翻译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6)tRNA 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7)转录和翻译过程都存在T -A 、A -U 、G -C 碱基配对方式。
(×)2.教材拾遗(1)真核生物翻译时少量的mRNA为什么可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提示: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
(2)起始密码子AUG决定甲硫氨酸,为什么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是如何使肽链延伸的?从核糖体上脱落下来的是有特定功能的成熟蛋白质吗?提示: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往往需进行加工修饰,甲硫氨酸在此过程中往往会被剪切掉。
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并依次读取密码子,进行肽链的合成,直到读取到mRNA 上的终止密码子,合成才能终止。
基因的表达复习说课课件.ppt
![基因的表达复习说课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6f947da45177232f60a25c.png)
说板书设计
第19讲 基因的表达
一、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比较 二、基因表达的相关计算 基因、mRNA、与氨基酸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 四、中心法则 1、内容 2、应用
说教学反思
针对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以及对高效课堂的认识需要 补充改进的方面进行解释说明。
《基因的表达》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基因的表达》,它是高三的一节 1
2 3 4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5 6
7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反思
说学法
说教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说学情
本节内容对高三学生已学过的旧知 识,对大部分概念、原理基本了解,但 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还掌握的不够,且 本节有一些概念、过程十分抽象,学生 较长时间没有巩固,遗忘较多,因此, 要激发学生积极自学,合作探究,加深 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说教法
以启发式教学、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为 主,辅之以讲解。
说学情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大部 分学生是不愿主动回答问题的,担心出错 丢人,但是通过小组讨论,这样出错的几 率就少了,而且能回答的较全面,学生也 能积极配合。
说教学过程
(1)导入(第1~第2分钟) (2)考纲定位及考纲解读(第3~第5分钟) (3)考纲知识梳理(第6~第40分钟) 考点一的学习 考点二的学习 考点三的学习 考点四的学习 (4)本节小结及作业布置(第41~第4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基因的表达Ⅰ.教材分析:本章为《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内容,内容上与前后章节有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本章之前,复习的是基因的本质,讲述的是DNA与生物性状的相关性,为本章节的复习做了铺垫,本章则是着重描述基因如何实现对性状的控制。
Ⅱ.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对高三学生而言虽是已学过的旧知识,对大部分概念、原理基本了解,但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还比较零乱,且本节有一些概念、原理、过程的知识十分抽象,学生模糊不清,易于混淆。
高三复习课教学已进行一个阶段,学生已具备有一定的自主复习构建章节知识网络及发现知识漏洞的能力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DNA和RNA分子的区别,及RNA的分类和作用2.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3.概述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能力目标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本章节的知识网络,2、能应用本节的知识原理解析相关生物学现象,提高综合分析及解题能力情感目标相互交流、合作和评价Ⅳ.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教学难点:RNA的种类与作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启动子与终止子Ⅴ.教学设计思路:课前指导学生复习本章节内容,将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网络图,在课堂展示并点评,进而导出教师的网络图,抓住贯穿整节课的主干内容,即DNA---RNA---蛋白质,再从中延伸各个知识点,使学生系统掌握本章节的内容。
结合高考试题题的讲解的,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Ⅵ.课时安排:3课时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导入]:在前面的孟德尔遗传实验复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那么,基因是怎样实现对性状的控制呢?我们前面学过的转基因抗虫棉,为什么能够产生抗虫的毒性蛋白,从而避免遭到虫害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进行今天的复习——“基因的表达”也就是,基因上的遗传信息如何变成蛋白质,体现出生物性状。
[基础知识]1.RNA的种类、结构和功能(1)基本单位及组成[据图填空]①磷酸基团;②核糖;③A、G、C、U;④核糖核苷酸。
(2)结构特点:一般是单链。
(3)种类及功能①mRNA: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中。
②tRNA:转运氨基酸,识别密码子。
③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注意]除以上种类及功能外,RNA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2.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试写出①②有关的知识过程①②名称转录翻译场所主要是细胞核核糖体模板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产物RNA多肽链(2)密码子反密码子位置mRNA tRNA种类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61种功能决定相应氨基酸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课堂高效练习]1.判断正误(1)若核酸中出现尿嘧啶或核糖,则必为RNA。
(√)(2)密码子是由真核生物基因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的。
(×)分析: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碱基。
(3)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4种。
(×)分析:密码子共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另外3种是终止密码子。
2.下列属于核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共同之处的是()A.时期相同B.场所相同C.都需要消耗能量D.原料相同解析:选C核DNA在细胞分裂间期复制,转录和翻译在细胞任何时期都进行,A错误;核DNA的复制和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翻译发生在细胞质内,B错误;三者都消耗能量,C正确;DNA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转录需要核糖核苷酸,翻译需要氨基酸,D错误。
3.下列有关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RNA是某些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和催化剂B.RNA都是通过转录形成的C.mRNA的主要功能是把DNA的遗传信息传给蛋白质D.HIV的RNA中插入某些核苷酸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解析:选B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RNA,A正确;有些RNA病毒的RNA可以经过RNA的复制形成,B错误;所有含DNA的生物,其DNA通过转录形成mRNA,指导蛋白质合成,C正确;HIV的RNA中插入某些核苷酸会导致RNA 的碱基序列改变,从而导致遗传信息改变,D正确。
[高考重难点突破]1.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各标号所表示的生理过程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
(2)比较三个生理过程进行的条件过程①②③条件模板DNA的两条单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酶解旋酶、DNA聚合酶解旋酶、RNA聚合酶酶能量ATP原核生物细胞无核膜。
③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左→右(填“左→右”或“右→左”),判断依据是多肽链的长短,肽链长的翻译在前。
(4)由图③可看出:一个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存在这种关系的意义是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5)若③中mRNA由②过程生成,则②③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b→c→d(填字母)。
(6)据图写出三个生理过程的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②边解旋边转录;③1条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肽链。
(7)图示三个生理过程的联系2.基因、mRNA中碱基与蛋白质中氨基酸数量的关系基因中碱基数∶mRNA碱基数∶多肽链中氨基酸数=6∶3∶1,图解如下:[题组巩固]角度一考查基因表达的过程1.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RNA聚合酶能与信使RNA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转录B.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保证翻译的速度C.真核细胞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D.转录时的碱基互补配对类型有4种,翻译时有3种解析:选B RNA聚合酶能与DNA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转录,A项错误;从密码子的使用频率来考虑,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B项正确;真核细胞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C项错误;转录时的碱基互补配对类型有A—U、T—A、C—G、G—C 4种,翻译时有A—U、U—A、G—C、C—G 4种,D项错误。
2.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X表示某种酶,请据图分析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X为RNA聚合酶B.该图中最多含5种碱基、8种核苷酸C.过程Ⅰ在细胞核内进行,过程Ⅱ在细胞质内进行D.b部位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可能有T—A、A—U、C—G解析:选C由图可知,过程Ⅰ表示转录,X表示RNA聚合酶,A正确;该图中最多含A、T、C、G、U 5种碱基,DNA和RNA共含8种核苷酸,B正确;过程Ⅰ表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也可在细胞质中进行,如线粒体或叶绿体内,过程Ⅱ表示翻译,在细胞质内进行,C错误;b部位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可能有T—A、A—U、C—G,D正确。
3.(2016·安徽淮南模拟)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引导蛋白质定向转移)及信号序列的差异。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过程形成多聚核糖体,加快了多肽链合成的效率B.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中信号序列被切除属于对蛋白质的加工C.无信号序列参与的蛋白质留在了细胞质基质D.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相应结构时无选择性解析:选D一个mRNA能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A正确;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B正确;图中⑤无信号序列,蛋白质作为胞质可溶性蛋白,留在了细胞质基质,C正确;线粒体⑥和细胞核⑦都具有生物膜结构,对物质的利用具有选择性,D错误。
4.如图显示同一mRNA前体,在不同器官中由于剪接部分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成熟mRNA,翻译成不同蛋白质的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降钙素与CGRP有部分氨基酸序列相同B.过程①是转录,过程②是翻译C.RNA剪接是细胞分化的原因之一D.RNA剪接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解析:选B过程①是mRNA前体剪接生成成熟mRNA的过程,是转录后加工而不是转录。
角度二考查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计算5.起始密码子AUG编码甲硫氨酸,UGA为终止密码子。
若以“—AA TGAACTTGAA TTGATGT—”的互补链为模板合成一个小分子多肽,则此多肽含有的肽键为()A.5个B.4个C.3个D.2个解析:选C以“—AATGAACTTGAA TTGATGT—”的互补链为模板合成多肽,则合成多肽的直接模板mRNA碱基序列是—AAUGAACUUGAAUUGAUGU—,起始密码子AUG编码甲硫氨酸,UGA为终止密码子,该模板中AUG、AAC、UUG、AAU能编码4个氨基酸,形成的多肽含3个肽键。
6.(2016·衡阳质检)由某DNA片段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14%,则转录出此RNA的这个DNA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40%和60%B.30%和20%C.20%和30% D.40%和30%解析:选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分子及其转录形成的RNA分子中,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在整个DNA分子及每条链中的比例都相等,即(A+T)%DNA双链=(A+T)%DNA单链=(A+U)%RNA链。
故根据mRNA中A+U=40%,可推出转录此RNA 的DNA双链中A+T=40%,进而推出C+G=60%,根据双链DNA分子中,A=T、G=C,可知T=20%,G=30%,C项正确。
7.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其中A链中的氨基酸有m个,B链中的氨基酸有n个。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中至少有碱基数是6(m+n)B.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C.胰岛素mRNA中至少含有的密码子为(m+n)个D.A、B两条肽链可能是经蛋白酶的作用后形成解析:选B胰岛素基因编码的两条多肽链中氨基酸总数是(m+n),所以DNA中对应碱基数至少为6(m+n);一个基因在编码蛋白质的过程中,只有一条链作为模板链;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是一条,而形成的两条肽链中氨基酸共有(m+n)个,根据密码子和氨基酸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考虑终止密码子)可知,与之对应的胰岛素mRNA中至少含有的密码子应该为(m+n)个;A、B两条肽链可能是形成一条肽链之后,经蛋白酶作用使肽键断裂,然后再组装成胰岛素的。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相关计算DNA中的碱基、mRNA中的碱基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数量关系(1)转录时只以DNA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中的碱基数目是DNA中碱基数目的1/2。
①在转录时,DNA模板链中的A+T(或G+C)与RNA分子中的U+A(或C+G)相等。
②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嘧啶=(A+G)/(T+C)=k(模板链),在mRNA链中:嘌呤/嘧啶=(A+G)/(U+C)=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