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专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与优生学课程建设报告

培养符合21世纪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大学的根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建设精品课程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大学教师的历史责任。根据学校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精神,我们积极开展了遗传与优生学优质课程的建设。现将建设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先进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在21世纪,伴随着我国人口与疾病模式的转变,遗传性出生缺陷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现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在2000年启动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因此,遗传学和优生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遗传与优生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紧紧围绕遗传病的发生机制、诊断、预防及其治疗而展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殖健康保健和遗传优生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以积极推动我国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监控事业的发展,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从事遗传优生咨询服务的临床医师以及为相关科研机构培养从出生缺陷研究的专门人才。

二、注重师资队伍培养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

1、教师队伍结构

现承担遗传与优生学课程的专职教师有4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高级职称教师占75%。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例为100%。他们分别毕业于不同的大学,学缘结构合理,包括主讲教师在内80%以上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

2、学科骨干

承担该课程的师资力量雄厚,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均有一定影响,是建设该课程的中坚力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其中王应雄教授为重庆市遗传学学科技术带头人、何俊琳教授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并有教师担任重庆市生殖健康专家组委员、重庆市计划生育科技评审组委员、重庆市病残儿签定专家组委员、重庆市遗传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性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市医学遗传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华医学遗传学会理事、中华医学生

物学会理事、重庆市优生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计划生育协会常务理事等学术兼职。

3、主讲教师

近五年来,遗传优生教研室教授和副教授参与本科生教学的人数为100%,且高级职称教师还参与了实验课教学。导组专家评议,均为优秀(见附件)。

4、青年师资培养

师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研室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制定了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为保证教学质量,青年教师都必须通过两次试讲才能走上讲台,主讲教师和资深教师经常抽查、听课;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和实验课的预实验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鼓励和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为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高。陈雪梅在职攻读了硕士学位,丁裕斌正在准备攻读博士学位。此外,我们还选派教师脱产学习外语,并用科研经费支持多人次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短期培训,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大大提高。

5、师资获奖情况

1)王应雄教授:2002年获得重庆市首届巴渝人口奖;2002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师资培养优秀奖;2004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04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2)何俊琳教授:2001年重庆医科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2004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教学优秀奖;2004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2006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教书育人奖;2006年获得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3)刘学庆副教授:2002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优秀奖;2004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三、科学研究是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撑

科研工作对促进课程质量和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科学研究作为基础,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水平很难有大的提高。因此,遗传优生教研室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工作,教研室制定了学术交流制度,并定期在教研室和学院内组织学术讲座,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活跃科研思维,创造学术氛围。

近五年,遗传优生教研室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总经费达12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不仅培养了师资的业务素质,而且极大地促进了遗传与优生学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的进步。

四、积极实施教学改革,推动课程建设

遗传与优生学是一门临床遗传学与优生学相互结合的专业课程,其核心内容涉及遗传病的发生机制、诊断、预防及其治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在国家高度关注我国人口质量的今天,这门课程对医学生(特别是生殖医学和妇幼医学专业方向)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因此,近年来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不断地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成绩,在此基础上,我们力求把该课程建设成为有特色、有品牌和有优势的精品课程。

1、教学计划

我们根据《遗传与优生学》课程建设目标,制定了该课程完备的教学计划,这些计划充分体现生殖医学专业方向特点,符合我们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计划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些在我们的教学环节和实验室特殊技能培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们分别已完成国家计生委规划教材《遗传与优生学》以及配套教材《遗传与优生学实验指导》和《遗传与优生学学习指导》,并已在学生中使用,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好评,2004年《遗传与优生学》获得了校级优秀教材二等奖。2006年教研室有4位教师参加了3本卫生部临床医学生殖医学方向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1名教师(王应雄)担任主编,2名教师(何俊琳、刘学庆)担任编委。2007年,教研室何俊琳老师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医学遗传学》(第五版)的编写工作。

3、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

鉴于遗传与优生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因此,我们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作了较大的改革,使之更能体现该课程的特色和适应社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