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学作业)
网络传播学(简单版)
网络传播的特点(论述题):(例子:2008汶川地震)1.即时性2.实时性3.全时性:全天候、全历史、全过程网络语言的特点(简答题):1.多样性:使用的符号数量更多,允许他们进行自由、灵活的组合。
体现了对现有一切语言符号的开放与兼收并蓄。
2.简约性3.形象性4.童稚性:嗲气的表达;夸张的表达;形象且具体;含混的表达:偶、表5.民间性:完全是网民的创造,切合网民的心理,适应网络特点,易于理解与记忆,就容易的得到传播.6.流行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流行词汇或流行语,多数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7.区隔性传统媒体的优势:1.一支专业的有资质的新闻采编队伍2.一套能够保证新闻真实性和发布者公信力的采编流程和模式 3.丰富的新闻资源4.多年经营积累的品牌知名度5.良好的政府关系,政策倾斜劣势:1.媒体体制的约束2.传统媒体思维方式与业务方式的束缚3.对传统媒体资源认识与利用上的误区4.技术上的滞后商业网站新闻传播的优势:1.拥有广泛的消息源,能发挥整合效应2.运营机制灵活,商业化运作3.能突破传统媒体的诸多陈规窠臼,敢于探索,对于网络传播特性的运用,他们往往更充分、更到位。
4.新闻操作方式多样5.重视技术创新劣势:1.政策上限定,在时事新闻新闻领域没有采访权,没有时事新闻原创能力的限制。
2.过于追求速度,新闻真实性受到一定影响自媒体(论述题):概念:1.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也叫“个人媒体”。
4.优势:传播理念——平等传播价值——同向传播路径——网状传播时效——高速5.不足:信息真实性存疑;媒体公信力较低;受众选择性困惑网络受众的匿名心理:(论述题)1.概念:匿名是指人们确确实实彼此互不认识,也很难存在事后追究责任的可能。
在社会心理学中,匿名心理指的是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传播学试卷(2)+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 分,共16 分)1、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B 】A、中国B、美国C、德国D、日本2、报纸上的“读者来信”可以看作获取【D 】的一种形式。
A、熵B、噪音C、冗余信息D、反馈3、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模式是【B 】。
A、信息传送数学模式B、五W 模式C、两级传播模式D、议程设置模式4、赖特认为,传播的功能除了监测环境、联系社会、传承遗产之外,还有【D 】A、宣传B、规范C、教育D、娱乐5、《参考消息》的创办符合下列哪一条传播规律【C 】A、信息来源重要性B、诉诸情感C、防疫论D、休眠效应6、既能进行大众传播,又是人际传播重要工具的媒介是【D 】A、报刊B、广播C、电视D、互联网7、广告中使用动物形象来推销,符合宣传七种策略中的【B 】A、辱骂法B、转移法C、证词法D、平民百姓法8、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纽曼提出的【D 】是一种强大效果理论。
A、教养理论B、知识沟假说C、第三者假说D、沉默的螺旋二、多选题(每题3 分,共24 分)1、下列哪些方法是量化/实证研究方法【A B C 】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哲学思辨2、人类传播的基本类型包括【A B C D 】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3、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A B C D 】A、认识自我B、建立人际关系C、控制周围环境D、进行情感沟通4、大众传播的功能包括【A B C D 】A、传播信息B、引导舆论C、教育大众D、提供娱乐5、下列传播活动哪些是在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下进行的?【A D 】A、封建时代的传播活动B、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播活动C、我国的新闻传播活动D、法西斯国家的传播活动6、麦克卢汉的理论包括【A B C 】A、媒介是人的延伸B、媒介即讯息C、冷媒介和热媒介D、媒介选择或然率公式7、下列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说正确的是【A B C D 】A、这个理论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大众传播B、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引起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C、大众媒介通过不同形式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D、最后导致需求的满足或其他(往往是非有意的)结果8、下列对创新与扩散论的解说正确的是【A B 】A、罗杰斯和休梅克的《创新的传播》是该理论的代表作B、它研究的是在社会中推广新技术、新知识的过程和效果C、用图表示的话,一项创新在社会中传播的过程大体上是一条直线D、比起人际传播来,大众媒介几乎没有任何传播效果三、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分)1、信息人的精神创造物,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传播学概论习题与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报刊问卷的回收率一般在( )A、20%以下B、15%以下C、5%以下D、10%以下正确答案:C2.传播学内容分析中被分析的内容是( )A、社会上传播的各种信息B、压制方法C、新闻D、文化历史背景正确答案:A3.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 )A、反馈机制B、个性化C、整体倾向性D、优势正确答案:C4.传播学诞生于( )A、日本B、中国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D5.对于报刊是“直接民主制喉舌”的观点,李普曼的看法是( )A、予以批评B、既不赞同也不反对C、同意D、非常赞同正确答案:A6.媒介中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被称为( )A、特殊媒介B、大众传播媒介C、传播渠道D、普通媒介正确答案:B7.《单面人》的作者是( )A、马尔库塞B、葛兰西C、弗洛姆D、阿道尔诺正确答案:A8.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称为( )A、渠道B、媒介C、媒体D、传媒正确答案:A9.创立系统论的是奥地利科学家( )A、申农B、维纳C、贝塔郎菲D、布里渊正确答案:C10.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总称为( )A、实证方法B、控制实验法C、调查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A11.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单一缺陷的是( )A、拉斯韦尔B、麦克内利C、巴斯D、卢因正确答案:B12.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机,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流传送声音先河的发明家是( )A、摩尔斯B、爱迪生C、贝尔D、马可尼正确答案:C13.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B、拉斯韦尔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德福勒模式正确答案:A14.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B、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C、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D、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正确答案:C15.所谓符号就是( )A、新闻B、现象C、标志D、信息正确答案:C16.对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作了充分肯定的是( )A、“沉默的螺旋”理论B、“上限效果”假说C、“知识沟”理论D、“培养分析”假说正确答案:B17.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理论是( )A、集权主义理论B、社会责任论C、自由主义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正确答案:C18.传播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A、人工模拟环境B、实验室环境控制C、实地实验D、实验室控制正确答案:C19.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是( )A、批判学派、传统学派B、社会科学学派、政治经济学派C、“思想统治”理论学派、社会文化学派.D、法兰克福学派、多伦多学派正确答案:A20.传播的条件问题又称( )A、内部结构问题B、内部问题C、外部结构问题D、外部问题正确答案:C21.传播研究中对传播功能的研究是源自西方社会学的( )A、社会功能主义B、结构主义C、结构功能主义D、功能分析主义正确答案:C22.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传播层次是( )A、组织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自我传播正确答案:B23.下列对报刊上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强反馈的及时性和传播的互动性B、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C、信息量更加庞大D、有了电子版,就可以取消印刷版了正确答案:D2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热媒介”B、“冷媒介”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媒介即讯息”正确答案:D25.由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 )A、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B、麻醉精神功能C、授予地位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D26.政治控制主要是( )A、政策控制B、政权控制C、政府控制D、政法控制正确答案:C27.人类传播史的一个里程碑是产生了( )A、劳动B、媒介C、文字D、语言正确答案:C28.“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英尼斯B、戈夫曼C、梅罗维茨D、麦克卢汉正确答案:D29.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A、韦斯B、凯尔曼C、霍夫兰D、卢因正确答案:D30.5W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控制论模式B、社会系统模式C、线性模式D、申农—韦弗模式正确答案:C31.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最早的实证研究者是( )A、罗杰斯B、拉斯韦尔C、霍夫兰D、哈特曼正确答案:C32.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是( )A、图像B、文字C、模式D、数理化正确答案:C33.研究战时宣传最为著名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李普曼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34.传播控制中包含所有控制形态的是( )A、政治控制B、自我控制C、经济控制D、文化控制正确答案:D35.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娱乐性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分散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B、集中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C、提供信息D、发挥协调功能正确答案:A36.涉及心理过程的实验,要在隔音室中进行,以消除外界之光与声等对心理过程的干扰,这个实验中光与声是( )A、因变量B、自变量C、无关变量D、实验对象正确答案:C37.“沉默的螺旋”假说中“舆论”的含义是( )A、公众意见B、公共意见C、公开意见D、公正意见正确答案:C38.世界著名的因特网最初是( )A、作为一种电子通信系统发展起来的B、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C、作为企业内部通信网发展起来的D、作为一种组织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正确答案:A39.进行“编码与释码”研究的是( )A、麦奎尔B、霍夫兰C、霍尔D、马丁正确答案:C40.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数据压缩技术B、信息化工程C、数据模拟技术D、信息高速公路正确答案:A41.在人类原始、古老的传播手段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渠道是( )A、标石B、口头语言C、烽火信号D、刻木正确答案:B42.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又被称为( )A、拉氏调查B、竞选调查C、意见领袖调查D、伊里调查正确答案:D43.对于视听兼备的综合性媒介电视来说,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 )A、消遣、娱乐的工具B、满足信息需要的渠道C、获取知识的工具D、满足心理需要的工具正确答案:A44.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反馈B、循环C、噪音D、信息正确答案:A45.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倚性》两部著作的学者是( )A、戈夫曼B、梅罗维茨C、麦克卢汉D、英尼斯正确答案:D46.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 )A、学习层面上的效果、理解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B、社会层面上的效果、政治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层面上的效果C、认知层面上的效果、社会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D、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正确答案:D47.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向把政治实践归结为( )A、意识形态B、文化批判C、革命斗争D、社会经济正确答案:B48.对传播过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学者是( )A、赖利夫妇B、卢因C、拉斯韦尔D、伯洛正确答案:D49.认为大众传播过程反映了“语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的是( )A、“知识沟”假说B、“编码与释码”研究C、“议程设置功能”理论D、“沉默的螺旋”假说正确答案:B50.按照赖利夫妇的观点,单位、学校和社团属于( )A、次属群体B、隶属群体C、基本群体D、关系群体正确答案:A51.发起我国首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的是( )A、中央电视台B、首都新闻学会C、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D、北京新闻学会受众调查学术团体正确答案:B52.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量小,但得到的信息却较多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等距随机抽样D、整体随机抽样正确答案:C53.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座谈会B、受众来信C、定量化形式D、定性分析正确答案:C54.在大众传播研究中,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传播效果研究的研究方法是( )A、抽样B、问卷C、控制实验D、内容分析正确答案:B55.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 )A、影响源B、组织源C、经济源D、政治源正确答案:A56.大众传播的内容力求( )A、抽象B、深邃C、平易D、刺激正确答案:C57.《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是( )A、尼葛洛庞帝B、比尔·盖茨C、戴尔D、安德鲁·葛鲁夫正确答案:A58.传播学对符号的研究带有( )A、特殊性B、操作性C、普遍性D、一般性正确答案:B59.对受众选择性因素的认识连贯论解释又称作( )A、使用与满足论解释B、实用论解释C、“靶子”论解释D、认知不和谐论解释正确答案:D60.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的是( )A、共产主义论B、社会参与论C、使用满足论D、社会责任论正确答案:D61.下列不属于“有限效果论”的内容的是( )A、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B、“使用与满足”研究C、“知识格差”研究D、传播流程研究正确答案:C6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指的是( )A、《社会研究杂志》B、《思想家》C、《启蒙的辩证法》D、《历史与阶级意识》正确答案:D63.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的学者是( )A、卢因B、霍夫兰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A64.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的是( )A、自由主义理论B、使用与满足论.C、社会责任论D、社会参与论正确答案:A65.与传播实践结合最密切的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 )A、传播效果B、传播功能C、传播控制D、传播媒介正确答案:A66.首次提出一般传播系统模式的是( )A、施拉姆B、维纳C、申农D、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C67.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A、媚俗文化B、流行文化C、民间文化D、精英文化正确答案:A68.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指出,在购物、时尚、娱乐等领域,意见领袖最重要的素质是( )A、政治性B、生活阅历C、社交性D、社会经济地位正确答案:B69.单一实验组的实验逻辑,是把实验对象前后测之间的变化全部归之于( )A、实验刺激B、后测C、前测D、实验效应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关于传统学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科学家”B、属于人文科学C、注重如何传播D、围绕传播的规律E、托庇于社会科学正确答案:BCDE2.非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 )A、定额抽样B、雪球抽样C、判断抽样D、调查抽样E、偶遇抽样正确答案:ABCE3.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 )A、多阶段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等距随机抽样E、整群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BCDE4.语义内容分析可以细分为( )A、语句分析B、指定分析C、断言分析D、词章分析E、归因分析正确答案:BCE5.目前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哈贝马斯B、马泰拉特C、努登施特伦D、哈默林克E、詹姆斯·哈洛伦正确答案:ABCDE6.短期的非预期效果包括( )A、个人的自发反应B、集合的自发反应C、个人的反应D、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E、社会的反应正确答案:AB7.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 )A、可纳入使用满足理论B、游戏说C、具有社会协调功能D、多属于工具性的E、分为社会性和自我中心性两大类正确答案:ABDE8.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的构成因素是( )A、物质B、能量C、信息D、新闻E、生物正确答案:ABC9.控制实验法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A、实验观测B、实验室C、实验者D、实验变量E、实验对象正确答案:ACDE10.下列曾对社会系统模式做过贡献的有( )A、施拉姆B、奥斯古德C、赖利夫妇D、德福勒E、马莱茨克正确答案:CE11.传播的过程可分解为下列环节( )A、信息B、媒介C、受者D、传者E、效果正确答案:ABCDE12.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是( )A、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B、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C、皮下注射论的观点流行D、魔弹论的观点流行E、魔弹论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正确答案:AB13.语言符号的特性是( )A、具有一定模式B、声音和语意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C、不表意D、有声的E、借助感觉器官正确答案:ABD1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是( )A、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B、认为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营造者C、暗示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D、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宏观的、综合的社会效果E、着眼于认知层面正确答案:CDE15.下列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传播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B、对个人的信息接收和利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信息传播完全自由D、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造成传播的麻醉功能失调E、信息成为数字化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正确答案:ABE16.在美国,广播收听率调查应运而生的重要原因有( )A、传播学者的努力B、广告商对广播的兴趣C、政府的重视D、广播的普及E、受众的强烈要求正确答案:BD17.霍夫兰等人的研究表明,制约传播效果的“条件”有( )A、传播主体B、说服方法C、传播者的主观愿望D、信息内容E、受众属性正确答案:ABCDE18.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由微观人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B、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C、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D、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E、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正确答案:ADE19.大众传播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事业,其外在标志是( )A、电视的兴起B、通信卫星的问世C、通讯社的产生D、大众报业的兴起E、广播的兴起正确答案:CD20.通过调查,贝雷尔森总结了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其中有获得外界消息的新闻来源和( )A、日常生活的工具B、休憩的手段C、读报本身的目的化D、树立社会威信的手段E、社会的手段正确答案:ABCDE21.依据英尼斯的观点,下列媒介中属于“偏倚空间的”媒介的是( )A、印刷媒介B、电视C、羊皮纸D、电话E、石头正确答案:BDE22.下列方法中,被用于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方法是( )A、人口统计学分类法B、打电话的方法C、辅助回忆的方法D、邮寄问卷的方法E、实地考察法正确答案:BCD23.在我国,已建立网站的广电媒介有中央电视台和( )A、岭南视听信息网B、中国教育电视台C、北京电视台D、西湖明珠电视台E、香港电台正确答案:ABCDE24.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分为的研究层次是( )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E、群体传播正确答案:ABCDE25.在批判学派看来,传统学派的“病症”主要是( )A、过分偏重微观研究B、过分依赖定量方法C、过分轻视微观研究D、过分依赖定性方法E、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正确答案:ABE26.蒂奇诺认为,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有( )A、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B、社交范围的差异C、传播技能上的差异D、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E、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正确答案:ABCDE27.信息高新科技对传播理论的影响是( )A、信息的真实与虚假的界限模糊化B、新闻与广告的界限的模糊化C、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D、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E、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正确答案:CDE28.为了扬长避短,杂志更多的趋向于( )A、传递信息迅速B、图文并茂C、专门化.D、专业化E、满足于不同类型读者的要求和爱好正确答案:BCDE29.下列关于“上限效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消除“知识沟”的存在B、“上限”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存在的C、“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D、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上限”是不存在的E、“上限效果”假说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可以实现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正确答案:CDE30.数字化技术的功能有( )A、编码B、数据压缩C、存储和传输D、解码E、解压正确答案:ABCDE31.“把关”和新闻要素研究认为,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A、社会文化规范B、历史因素C、时空因素D、媒介所在的城市E、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正确答案:ACE。
传播学概论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 )A、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B、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C、参与者即传播者D、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正确答案:D2.意见领袖和被影响者保持着( )A、横向传播关系B、外向传播关系C、纵向传播关系D、内向传播关系正确答案:A3.“培养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它是什么的有机组成部分?( )A、传播效果研究B、制度分析C、文化指标研究D、讯息系统分析正确答案:C4.被视为传播学控制研究领域的“一项最杰出的研究成果”是( )A、《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B、《报刊的四种理论》C、《论出版自由》D、《独立宣言》正确答案:A5.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座谈会B、定性分析C、定量化形式D、受众来信正确答案:C6.大众化报刊面向的读者是( )A、知识分子B、社会精英C、特定的新闻爱好者D、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正确答案:D7.世界电视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阶段是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20年代正确答案:C8.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比喻为“雷达功能”的是( )A、娱乐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社会协调功能D、环境监测功能正确答案:D9.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 )A、短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B、短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C、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长期效果D、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正确答案:D10.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是( )A、宏观效果论B、皮下注射论C、微观效果论D、有限效果论正确答案:A11.麦克卢汉认为,在口语传播中( )A、人的视觉功能加强,其他感觉被削弱B、在人类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C、分裂了人类的感觉生活,阅读和思考成为个人化的行为D、各种感觉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正确答案:D12.当代新兴学科不同于传统学科的特征体现在传播学上为( )A、理论先行B、重视实验C、理论实践并重D、引入模式正确答案:D13.在传播控制中,最根本的控制形态是( )A、经济控制B、受众控制C、文化控制.D、政治控制正确答案:A14.社会分类论的基础是( )A、心理学B、人类学C、社会学D、政治学正确答案:C15.传播学“登堂人室”的第一步是( )A、对传播过程的研究B、对传播活动的研究C、对传播方法的研究D、对传播现象的研究正确答案:A16.1848年在美国成立的纽约六家报纸联合创办的通讯社叫( )A、港口新闻联合社B、美联社C、合众社D、路透社正确答案:A17.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解释,人们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 )A、人际传播B、内心传播C、大众传播D、组织传播正确答案:C18.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舆论是一种( )A、大众话题B、社会合意C、社会控制的机制D、公众意见正确答案:C19.在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之间的信息是( )A、人工信息B、实得信息C、先验信息D、潜在信息正确答案:A20.1948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数学家申农发表了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 )A、方法论的基本问题B、系统论的基本问题C、信息论的基本问题D、控制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C21.“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是指( )A、传播条件B、传播内容C、传播目的D、传播机构正确答案:B22.在大众传播研究中,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传播效果研究的研究方法是( )A、控制实验B、内容分析C、问卷D、抽样正确答案:C23.我国首次对传播工作者的意识和心态进行调查的是( )A、武汉大学舆论研究所B、北京大学舆论研究所C、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D、复旦大学舆论研究所正确答案:C24.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 )A、受众B、传播渠道C、传播效果D、传播内容正确答案:B25.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申农—韦弗模式B、拉斯韦尔模式C、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D、德福勒模式正确答案:C26.为了克服由于大众传播的“拟态环境”所造成的西方民主制的危机,李普曼的设想是建立( )A、全球化的网络媒体B、对事实负固定责任的组织C、新大众传播媒介国有化D、新闻检查机构正确答案:B27.对传播过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学者是( )A、卢因B、伯洛C、拉斯韦尔D、赖利夫妇正确答案:B28.最早提出反馈概念的是( )A、德福勒B、维纳C、申农D、香农正确答案:B29.“过程研究”属于传播学( )A、分支理论B、宏观理论C、微观理论D、实用理论正确答案:B30.“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 )A、群众的喉舌B、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C、权力的工具D、“镜子”式的反映正确答案:B31.最先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的是( )A、韦伯B、李普曼C、麦奎尔D、诺依曼正确答案:D32.罗杰斯认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是( )A、两级的B、N级的C、多级的D、一级的正确答案:D33.对传播媒介而言自我控制是一种来自传播者的控制,它是(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自内而外D、自外而内正确答案:C34.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要求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的采集数据的方法叫( )A、面对面调查法B、日记法C、电话询问法D、仪器记录法正确答案:A35.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A、温达尔B、李普曼C、韦伯D、麦库姆斯正确答案:C36.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噪音B、反馈C、信息D、循环正确答案:B37.为传播学贡献一张“蓝图”,或者说一个“脚手架”的模式是( )A、5W模式B、系统论模式C、控制论模式D、申农—韦弗模式正确答案:A38.对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的是( )A、卡兹B、莫斯考维西C、池田谦一D、马丁正确答案:B39.由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A、麻醉精神功能B、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C、授予地位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D40.5W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控制论模式B、申农—韦弗模式C、社会系统模式D、线性模式正确答案:D41.传播功能中可以造成媒介人物的功能是( )A、麻醉精神的功能B、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C、社会整合功能D、授予地位的功能正确答案:D42.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B、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C、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D、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正确答案:A43.狭义的人际传播亦称( )A、亲身传播B、亲属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正确答案:A44.大众传播的内容力求( )A、平易B、抽象C、深邃正确答案:A45.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娱乐性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集中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B、提供信息C、分散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D、发挥协调功能正确答案:C46.读者概况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A、实验室法B、辅助回忆的方法C、人口统计学分类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C47.人类最原始的信息表现形式是( )A、图像B、符号C、语言D、文字正确答案:C48.施拉姆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是( )A、《传播与说服》B、《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C、《大众传播学》D、《人民的选择》正确答案:C49.可以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 )A、实用论B、可获得性(易得性)论C、认识连贯论D、使用与满足论正确答案:B50.传播学对符号的研究带有( )B、特殊性C、普遍性D、操作性正确答案:D51.194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B、施拉姆C、李普曼D、霍夫兰正确答案:A52.诺依曼认为,任何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 )A、选择性机制B、沉默的螺旋机制C、议程设置机制D、拟态环境的机制正确答案:B53.1952年在其著作中曾对“内容分析”下过一个经典性定义的是( )A、希尔泰兹B、施拉姆C、贝雷尔森D、麦克法考尔正确答案:C54.下列不属于“有限效果论”的内容的是( )A、“知识格差”研究B、传播流程研究C、“使用与满足”研究D、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正确答案:A55.下列为隐功能的是( )A、娱乐功能B、传递文化C、形成“脑海图景”D、监测功能正确答案:C56.传播学的研究路线是( )A、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一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B、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多学科理论探索C、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多学科理论探索D、多学科理论探索——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正确答案:A57.涉及心理过程的实验,要在隔音室中进行,以消除外界之光与声等对心理过程的干扰,这个实验中光与声是( )A、因变量B、实验对象C、无关变量D、自变量正确答案:C58.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的地方是( )A、纽约B、匹兹堡C、伦敦D、威尼斯正确答案:B59.传播的条件问题又称( )A、外部结构问题B、外部问题C、内部问题D、内部结构问题正确答案:A60.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人物是( )A、霍克海默B、卢卡奇C、霍夫兰D、葛兰西正确答案:A61.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模式研究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 )A、构架问题B、条件问题C、要素问题D、方向问题正确答案:C62.麦克卢汉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是( )A、人际传播时期,大众传播时期,网络传播时期B、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印刷传播时期C、口头传播时期,组织传播时期,大众传播时期D、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正确答案:D63.关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后者指的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B、前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C、后者是以告诉人们“想些什么”的方式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来D、后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正确答案:D64.1850年在德国创办的新闻通讯社叫( )A、德新社B、路透社C、港口新闻联合社D、合众社正确答案:B65.就文化体系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是( )A、大众文化B、娱乐文化C、平民文化D、弱势文化正确答案:A66.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具备不同的特点。
20秋西南大学[0444]《传播学》作业辅导资料
0444 20202单项选择题1、( )是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1. A. 编码2.信号3.译码4.符号2、第一次明确使用“大众传播学”这个概念的著作是()。
1.《宣传与推行》2.《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3.《宣传与传播世界史》4.《宣传、传播和舆论》3、以下哪项不是大众媒介信息的特征 ( )1.价值性2.娱悦性3.知识性4.新鲜性4、群体规范的维持,主要依靠群体内的()1.自卫行为2.说服3.奖惩机制4.宣传5、下列哪个是拉斯韦尔的三功能中的宣传作用()1.协调社会关系2.分析传播内容3.传衍社会遗产4.监视社会环境6、媒介即讯息是由谁提出来的()1.施拉姆2.温勒3.哈罗德·拉斯韦尔4.麦克卢汉7、认为”媒介就是信息”这个观点的是以下哪个理论( )1. B. 媒介决定论2. F. 媒介失控论3.媒介情境论4.媒介偏倚论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传播上的优势地位不会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2.语言传播是人类的重要特征3.电子传播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由大众传播带进跨国传播4.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9、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是()1.组织传播2.人际传播3.内向传播4.大众传播10、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1.温达尔2.麦库姆斯3.韦伯4.李普曼11、如果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对于个人特点过分强调或是对于传播模式无原则无休止争论的话,真正受到伤1.广大人民2.社会3.传播学4.某个传播学者12、信息爆炸的后果不包括()1. D. 信息浪费2.信息疾病3.信息超载4.信息匮乏13、具有独特“交互式”传播特点的媒介是()1. C. 网络媒介2.影视媒介3.印刷媒介4.广播媒介14、传播学界通常认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不包括( )1.选择性记忆2.选择性注意3.选择性排除4.选择性理解15、下列不属于传播效果三个层面的是()1.环境认知效果2.学习效果3.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4.社会行为示范效果16、()可分为上行传播、下行传播和平行传播等。
传播学作业
1.谈谈你对“传播的特性”这个问题的认识?你如何理解“传播是无处不在的”这个观点?答:(1)①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存在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③传播是双向互动的④是一种行为及活动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作为一种系统,包括五个方面: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效果。
(2)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如:报刊传播,网络传播,教育传播,电视传播,人与人谈话也是传播,这些方式都是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人与人谈话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所以最能体现“传播无处不在”的特点。
2.你如何理解“传播”的定义与内涵?答:(1)定义:是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
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没有包括反馈。
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
(2)内涵:传播的内涵是传播可以带来正面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带来负面的硬性,对社会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方式。
3.人类传播活动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人类媒介进化的规律,特点有哪些,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答:传播经历的阶段:口语传播阶段,文字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
电子媒介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整合了媒介的功能,从印刷阶段的分化重新进入整合。
规律:各阶段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传播的信息量更大,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特点:其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
未来的发展方向:向电视网络方向发展。
4.人类传播为何被形容成“I”和“ME”的对话?试举几种在现实生活中人类传播存在的具体情境,并分析其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答:因为人类传播的方式始终以人与人谈话交流为主,现在传播推广更多的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管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都将是最有效最基本的传播方式,将一直伴随人类的存在。
具体情境:人们谈话时是传播,甚至吃饭时也在传播信息,老是上课也是传播信息,演讲也是传播信息。
最基本特征:说话就在传播信息5.如何理解人际传播史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答:多媒体传播是现在宣传传播推广的主要形式,其传播效果非常显著,让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相关信息。
传播学作业
自1980年代初以来,传播学在中国迅猛发展,不仅成为二级学科(一级学科为新闻学与传播学),而且日益成为“显学”。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传播学者不仅继续翻译、整理和出版欧美的传播学理论,也尝试着从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媒体发展和传播实践中总结出,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能解释中国社会的传播学理论。
请尝试着搜集和整理1980年代以来,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进展和成绩,尤其是一些经典的研究,并进行评论。
要求:2000-3000字;禁止复制粘贴;提出自己的观点;逻辑清楚,格式清晰;有标题。
80年代之后的传播学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随即,传播学作为一门外来学科被引进中国大陆,至今已经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传播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传播学学科体系逐步得到确立、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群体不断进步、学术水平持续提高。
30年来,传播学研究对推动我国社会变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播学是一门与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产生广泛联系的社会学科。
传播研究以多种途径对人类社会的传播行为、传播现象与传播过程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研究,以理解人类社会使用不同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递、交换的行为及其意义。
虽然人类传播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但现代传播研究则产生于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传播被西方那些具有实用主义思想观念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政治学家等看作是推动社会广泛变革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二战之后,欧美社会快速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转型,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传播研究者开始研究媒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如媒介如何影响宣传与舆论;信息传递模式;电影对儿童与社会的影响;商业广告的效果以及传播对人的态度和动机的影响等。
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广播、电视、卫星、互联网等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传播已经成为反映当代人类生活面貌的一个重要特征,传播与传播媒介也成为当代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
今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传播学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之一。
(9072)《传播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72]《传播学》1[论述题]1、论述批判学派的由来及其立场。
2、论述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观点,并作评价。
4、传播中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的基本观点。
5、论述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理论观点。
参考答案:[判断题]3、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1、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社会性延伸。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2、把关是综合分析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包括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的过程。
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参考答案:正确[多选题]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主要有()A:书面媒体B:会议C:电话D:组织内公共媒体E:计算机通信系统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1、人类传播经过了哪些阶段()A:口语传播B:文字传播C:印刷传播D:电子传播E:人际传播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2、赖利夫妇1959年出版《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书,认为任何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包括()A:人内传播B:网络传播C:人际传播D:群体传播E:大众传播参考答案:ACDE[单选题]5、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A:报纸B:电视C:杂志D:广播参考答案:D[单选题]4、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是()A:布鲁默B:戈夫曼C:米德D:默顿参考答案:C[单选题]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起源于()A:美国B:日本C:德国D:英国参考答案:B[单选题]2、第一次提出传播过程5W模式的学者是()A:韦伯B:申农C:拉斯韦尔D:林顿参考答案:C[单选题]1、人类最早是借助什么发声来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的()A:口头B:符号C:手势D:动作参考答案:A。
【网络传播学】作业三:病毒式传播
【⽹络传播学】作业三:病毒式传播1.病毒式传播定义:病毒式传播是⼀种⽹络营销的常⽤⼿段,其利⽤⽤户⼝碑传播的原理,让“⼝碑效应”像病毒⼀样以低成本、⾼效率的传播。
【以下内容纯属个⼈设想。
】2.病毒式传播信息:RIO鸡尾酒&⽹易云⾳乐推出“我有故事,你有酒吗”限量版“⾳乐⼩酒”,进⾏联合宣传。
3.背景及具体创意:⼀直以来,⽹易云的营销都是结合其两⼤核⼼特⾊歌单与乐评。
其中⼤量内容是UGC,即⽤户来⽣产内容,每⼀则热门乐评之后都有⼀个打动⼈⼼的故事,那些你经历过的,和你未曾经历过的,它们都值得铭记。
⽽RIO鸡尾酒主打为年轻⼈的“青春⼩酒”,名字源于巴西著名城市“⾥约热内卢(RIO DEJANEIRO)”的简称,寓意充满活⼒、时尚、热情、阳光、快乐、⾃在的性格。
现将⽹易云⾳乐中精选的50条热评贴到5000万瓶RIO鸡尾酒瓶⾝上,让每⼀瓶RIO都有⾃⼰的⾳乐与故事。
乐评将根据RIO的⼝味、⾊彩来分类张贴,以打造独⼀⽆⼆的“⾳乐⼩酒”。
如粉⾊“⽔蜜桃⽩兰地”⼝味的RIO代表甜蜜攻势,配以“喜欢这种东西,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跑出来”(注:此为⽹易云⾳乐@阿__呆评论Ryan Gosling《CityOf Stars -Pier》);⽽“蓝玫瑰威⼠忌”代表忧郁与神秘,则配以“我听过⼀万⾸歌,看过⼀千部电影,读过⼀百本书,却从未俘获⼀个⼈的⼼”(注:此为⽹易云⾳乐@rajorA评论陈粒《奇妙能⼒歌》)等等。
每⼀条乐评旁都有⼀个⼆维码,扫码即可聆听与你⼿中这瓶“⾳乐⼩酒”相关的歌曲,还可以观看故事⼩短⽚,并将其分享到朋友圈、微博。
另外,限量版“⾳乐⼩酒”的瓶⾝设计也别致独特,青春⽂艺,富有⾳乐感。
4.传播途径:(1)注册“⾳乐⼩酒”官⽅微博账号,推出⼀则TVC⼴告⽚进⾏预热,将每⼀种⼝味的RIO鸡尾酒背后的故事都予以表现,唤起⾳乐的故事。
由@⽹易云⾳乐、@RIO鸡尾酒等微博公众号共同转发⼤⼒宣传,邀请微博⼤V、明星、有影响⼒的漫画⼯作室、营销号等转发TVC并发表评论,带上#我有故事,你有酒吗#话题刷热度。
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学笔记网络中各个节点的交织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虚拟社会。
各种评论相继出现:(1)“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言论多样化的舞台,以及信息自由流动的机会”(胡泳、范海燕, 1997:356 )(2)“互联网络,这是个最民主的地方”(王小东,1997:22)(3)“传播权利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真正的普及”(苏克军,1998:5)(4)网络所具有的“虚拟实在开创了人类一个崭新的生存空间,也存在把人类带到与真实世界更远的地方的危险”(严耕、陆俊,1998:36)。
(5)作为网络交际主体的人在网络交际中则是“由语言构成的虚拟主体”(孟建、祁林,2002:24 )。
★网络虚拟社会的特点:(1)自由性(2)开放性(3)虚拟性。
虚拟实在是指在效果上,而不是在实质上。
(4)非人性化★互联网的雏形是阿帕网(ARPAnet)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确认网络是“第四媒体”。
★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的优点:(一)更具经济性。
(二)更具保存性。
(三)更具检索性。
(四)更具互动性。
★网络传播细可分为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网络人际传播是指个体间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以文字和网络符号为主要手段所进行的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传播活动。
★网络人际传播主要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的两大类型。
(一)、非同步网络人际传播。
非同步(nonsynchronous)交流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牌(BBS)进行的。
(二)、同步网络人际传播。
同步(synchronous)即通过网络实时的交流空间进行的人际交流。
其基本形式有Web聊天、聊天软件(ICQ、OICQ)和互动游戏等形式。
网络作为人际传播平台时,受众的心理包括: 1、要求被认同的心理;2、渴望交流的心理;3、代入的心理(指受众无力实现却又想获得虚幻满足的心态);4、逃避心理;5、自我表露与隐匿;6、网上印象与表演;7、求“异”思维与情感诉求。
传播学期末作业
新传播音1302甘幸学号2013183040209作业三德国学者纽曼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指出,个人只有在考察了“意见环境”,认为自己的意见不至于被孤立的情况下,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而形成舆论。
而大众媒介是现代社会“意见环境”形成的重要来源。
请问你如何认识和评价“沉默的螺旋”理论,并举例说明。
针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目前盛传的一种说法是:互联网的普遍性和匿名性难以对网民施加群体压力,普通大众可以能在虚拟空间畅所欲言,不再害怕被孤立,故该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中已不复存在。
尤其是在中国的社会生态下,其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环境和传播议题和诺依曼所处的时代大相径庭。
此观点表示,当今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现实矛盾不断累积,底层情绪的压抑以及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等使得敏感公共事件如涉官、涉警、涉富时,网民言语过激,草根意见兴起,网络民意沸腾,公共事件的舆情发展规律不单是“沉默的螺旋”逻辑,更是遵循社会抗争的逻辑。
持这种意见的人普遍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运行过程和时代特征—传播方式革命化,参与者非理性化、传播途径多元化以及传播内容标签化,总结出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中仍表现出“沉默的螺旋”现象,但相对之前早已大大弱化。
在当今中国,随着网络交往环境的形成,个人态度与意见表达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分布,而是呈现出多数与少数之间的双向互动,匿名的网络交往不同于以往面对面的交往以及传统媒体下的交往,呈现出个人态度与意见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这样一来,经典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诠释力变得十分有限。
那么,是“沉默的螺旋”理论过时了,还是应该面对新的网络交往环境重新修正了这一理论,提升其诠释力?在我看来,“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概念并未过时,只是其中的内涵发生了改变,注入了新的交往内容,需要根据新的交往环境进行观察、测验并加以修正。
网络交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们对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网络存在虚拟成分,但并非绝对的虚拟,网络也有真实的成分,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匿名面具的背后毕竟还是一个个真实世界中的人;一是坚信现在的互联网是个开放的、参与性十分强的世界。
自考网络传播概论模拟试卷(答案全面)
自考测验网络传播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一、选择题(10分)1、目前公认的第一台实用的计算器是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雷斯·帕斯卡于( )年制造的A 1648年B 1642年 C1623年 D1632年2、计算机信息网络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A 、通信设施B 、通信网络C 、计算机D 、数据资料3、电磁波的利用是在哪次信息革命( )A 、第一次B 、第二次C 、第三次D 、第四次4、“皮下注射理论”也叫( )A 、狂欢理论B 、魔弹论C 、议程设置理论D 、大众传播理论5、下列哪些手段是对网络犯罪进行控制?(多选)( )A 、防火墙技术B 、加密技术C 、数字签名技术D 、启用分级过滤软件二、填空题(18分)1.手机报两大类型,一是( ),二是( )。
2.WAP 即( ),是一个专门为移动应用而设计的( )。
3.广告媒体有( )( )等大众型传播媒体,又有( )( )( )等户外媒体。
4.搜索引擎广告形式( )( )( )。
5.网民网上行为主要包括( )( )( )( )( )( )。
三、名词解释(20分)1.移动通信2.大众传播3.网络舆论4.网络政治参与5.信息的特性四、简答题(30分)1.移动媒体的传播特点2.网络广告的优势和特点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3.网络广告的新理念4.网络社区的特征5.网络舆论的特性及局限性五、论述题(22分)1、列举你熟悉的传播学理论(7分)2、传播学理论的相关概念及运用,请举例说明(15分)。
《传播学原理(本科)》17年9月作业考核答案
《传播学原理(本科)》17年9月作业考核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符号制作涉及到信息流通过程的()A. 译码B. 编码C. 编码和译码D. 反馈正确答案:C2. 人际传播的规模,下限明确,上限()A. 10人左右B. 模糊不清C. 不超过10人D. 视情而定正确答案:B3. 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两级传播理论”,强调()A. 意见领袖影响大众传媒B. 组织传播的效力大于群体传播C. 大众传媒影响社会公众D. 人际传播的效力大于大众传播正确答案:D4. 误差最小的抽样形式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随机抽样C. 分层随机抽样D. 整群随机抽样正确答案:C5. 在网络时代,社会信息传播中信息把关方式的改变指的是()A. 把关现象在社会上全然消失B. 把关操作变得更为简单C. 把关仅依靠技术手段完成D. 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把关正确答案:D6. 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指代关系是通过 ( )A. 某个专家的研究认定的B. 辞典的编写确定的C. 人类约定俗成的D. 语法和逻辑的规则形成的正确答案:C7. 在美国,系统的受众调查始于20世纪()A. 20年代初B. 30年代初C. 30年代初D. 50年代初正确答案:B8. 下列对象中属于次级群体的是()A. 社团B. 友人C. 家庭D. 邻居正确答案:A9. 印刷媒介中最早出现的是()A. 报纸B. 杂志C. 图书D. 文件正确答案:A10. 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主要贡献是倡导并确立了()A. 内容分析法B. 实地调查法C. 控制实验法D. 个案研究法正确答案:B11. 最早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的是()A. 施拉姆B. 霍夫兰C. 拉斯韦尔D. 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D12. 电脑网络上的信息提供者是()A. 电脑网络用户B. 网上的个体用户C. 各种传媒机构D. 网络服务供应商正确答案:A13. 假设某城市有28个街道办事处,先随机抽取5个街道办事处,再对这5个办事处的居民进行普查,这样的抽样方法属于()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随机抽样C. 分层随机抽样D. 整群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14. 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是()A. 语言的形成B. 电子技术的进步C. 文字的诞生D. 印刷技术的发明正确答案:A15.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A. “地球村”B. “媒介有冷热之分”C. “媒介即信息”D.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确答案:C16. 按照英尼斯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偏倚空间”的媒介是()A. 纸张B. 泥土C. 羊皮D. 石头正确答案:A17. 人类最基本的信息交流载体是()A. 语言B. 文字C. 符号D. 图像正确答案:C18. 拉斯韦尔提出大众传播有三个功能,但不包括()A. 环境监测功能B. 社会协调功能C. 文化传递功能D. 重申社会准则功能正确答案:D19. “人们永远无法说出一种事物的全貌”,这句话表明()A. 语言是静态的B. 语言是有限的C. 语言是抽绎的D. 语言是灵活的正确答案:B20. 李普曼认为现代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有一个由大众传媒构筑的()A. 社会环境B. 直接环境C. 虚拟环境D. 真实环境正确答案:C《传播学原理(本科)》17年9月作业考核二、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网络传播学_习题集(含答案)
《网络传播学》课程习题集一、多项选择题1.网络媒体较以往的传统媒体而言特征包括()。
A传播方式的交互性B数字化C多媒体D个性化E超文本2.魔弹论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
A受众面对大众媒介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B认为大众媒介力量有限C受众与大众媒介地位相当D受众面对大众媒介并不是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E认为大众媒介力量巨大3.人类的传播活动大体上经历了那几个阶段()A口头传播时代B文字传播时代C印刷传播时代D电子传播时代E网络传播时代4. CMC作为新型传播手段。
它有哪些特点()A、从传播模式看,它既然实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也可实现大众传播。
B、从传播方式看,它既可以实现传授者之间的一对一传播,也可以实现传授者的一对多、多对多传播。
C、从传播内容看,它既可以传播文本信息,也可以传播声音信息、图像信息和视频信息。
D、从传播媒介看,互联网是CMC传播的基础,CMC不能离开Internet而单独存在。
E、从传播的实效性上看,它既可以实现传授者之间的同步传播,也可以实现传授者之间的异步传播。
5.系统模式理论是德国学者马莱兹克提出来的。
他的主要观点是()。
A、大众传播过程一般不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B、大众传播过程是各种社会力量、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C、传播的主要因素如传播者、接受者、媒介与信息,都会受到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心理因素的制约。
D、传播者和受众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着互动的、双向的信息传播。
E、整个传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的系统。
6.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网络传播者分为()。
A、职业的网络传播者B、普通的网络传播者C、专门的网络传播者D、技术型网络传播者E、非技术性网络传播者7.网络媒体受众的心理特征包括()。
A、独处心理B、隐蔽心理C、匿名心理D、角色扮演心理E、共享心理8.网络传播模式的多种传播类型结合的特点体现在()的结合。
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E、交互传播9.网络传播中的把关行为包括()。
网络传播学复习题
网络传播学复习题一、网络传播的概念与特点网络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数字化: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在和传输,便于存储、处理和传播。
2、多媒体融合:能整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丰富了传播内容。
3、全球性:打破了地域限制,使信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4、交互性: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可以实时互动,受众不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
5、个性化: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二、网络传播的类型1、网站传播网站是网络传播的重要平台,包括新闻网站、商业网站、政府网站等。
它们通过页面设计、内容更新等方式向用户传递信息。
2、社交媒体传播如微博、微信、Facebook 等,用户可以创建个人账号,分享信息、观点和生活点滴,形成社交网络。
3、搜索引擎传播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引擎为其提供相关的网页链接和信息,帮助用户快速获取所需内容。
4、视频分享平台传播像 YouTube、抖音等,用户可以上传、观看和分享视频。
5、在线论坛和社区传播人们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形成具有共同兴趣的群体。
三、网络传播的受众1、受众的特点网络受众具有自主性强、个性化需求高、参与意识浓等特点。
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同时也能主动发布和传播信息。
2、受众的行为包括信息搜索、浏览、分享、评论、转发等。
受众的行为不仅受信息内容的影响,还受到社交关系、平台算法等因素的制约。
四、网络传播的效果1、认知层面网络传播能够拓宽受众的知识面,增加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
2、态度层面可能改变受众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形成舆论。
3、行为层面影响受众的行为决策,如购买商品、参与活动等。
五、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1、虚假信息传播网络上存在大量虚假、夸大的信息,误导公众。
2、隐私泄露个人信息在网络传播中可能被不当收集和使用,导致隐私泄露。
3、网络暴力一些网民在网络上发表攻击性言论,对他人造成伤害。
4、知识产权侵犯未经授权转载、复制他人作品等行为屡见不鲜。
传播学作业
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早提出“文化霸权”理论的学者是( b )A.卢卡奇B.葛兰西C.哈贝马斯D.马尔库塞2.人们常常比较容易回忆起在报刊、广播、电视报道中占显著位置的新闻,这一现象印证了( d )A.认识连贯论B.认知不和谐论C.实用论D.可获得性(易得性)论3.针对信息革命实质的问题,美国学者贝尼格尔提出了( a )A.控制革命的观点B.第三次浪潮的观点C.媒介一人体的延伸D.信息革命与信息爆炸4.在“使用与满足”的早期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 a )A.面访记录法B.心理实验法C.实地调查法D.内容分析法5.20世纪30-40年代改进舆论调查方法,并取得研究成果的代表人物是( c )A.李普曼B.卢因C.盖洛普D.拉斯韦尔6.使受众的判断能力和主动精神受到不利影响的是( c )A.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B.授予地位的功能失调C.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D.娱乐功能失调7.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为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 c )A.《米老鼠与唐老鸭》B.《猫和老鼠》C.《芝麻街》D.《汤姆历险记》8.互联网是( b )A.单一型媒介B.复合型媒介C.第三媒介D.传统媒介9.传播活动是一种( d)A.客观现象B.主观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10.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就是卢因指出信息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必经的(c )A.地区B.门户C.门区D.枢纽11.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d)A.信源的可信性B.媒介的权威性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D.内容的说服力12.杂志在传播媒介的竞争中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c )A.增插静态图像B.注意扩版C.向专业化方向发展D.模仿报纸的做法13.创新与普及的研究表明,“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 b )A.社会政治结构B.社会经济结构C.社会教育结构D.社会文化结构14.在控制研究领域中,探讨传播者究竟为谁传播、为什么传播等重大问题的是( d )A.耶鲁学派B.哥伦比亚学派C.传统学派D.批判学派15.“有限效果论”注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 a )A.微观效果B.宏观效果C.长期效果D.潜在效果16.会分散和冲淡受众对重大问题注意力的传播内容是( b )A.新闻性信息B.娱乐性信息C.消息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17.有关自然灾害和战争威胁的报道,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c )A.社会动员B.社会规范C.环境监测D.社会协调18.针对传播主体展开的研究是( d )A.内容分析B.议题设置C.媒介研究D.控制研究19.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 d )A.区别很大B.完全相同C.各不相同D.有重合之处20.“编码与释码”理论的提出者是( a )A.霍尔B.萨尔瓦焦C.贝尔D.罗杰斯21.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及其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这种看法出自( b )A.社会分类论B.个人差异论C.社会分化论D.社会关系论22.媒介的“高清晰度”指的是( c )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23.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用“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指称(c )A.流行文化B.通俗文化C.大众文化D.商业文化24.在调查问卷上,适宜于放在前面的问题是( c )A.有难度的B.敏感性的C.容易回答的D.反映主要情况的25.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 c )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26.批判学派可以追溯到( d )A.霍夫兰学说B.功能主义C.信息论D.法兰克福学派27.受众收听、收看轻松愉快的信息内容,主要的动机是( b )A.满足信息需求B.追求娱乐与消遣C.获取知识D.交往的需要28.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 a )A.人际传播B.自我传播C.群体传播D.网络传播29.大众传媒的授予地位功能,可使个人和集体的地位( b )A.规范化B.合法化C.合理化D.标准化30.“小道消息”不胫而走,造成信息的误传和混乱,这说明了信息富于( b )A.传递性B.扩散性C.扩充性D.共享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化中的新闻业
上世纪中期,麦克卢汉的论断之一“媒介即信息”名震全球。
时隔不到半世纪,尼葛洛庞帝就来挑战这一论断,声称“媒介不再是信息,而是比特。
”两个人的论断只不过是抽象和具体之分,只不过是媒介变迁的反映(从大众媒介为主体到以互联网为主体),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表明,越来越多的信息,如声音和影像,都被数字化了,被简化为同样的1和0。
自然而然,媒介化在这一程度上又可以称为数字化。
媒介是人的延伸,从人类的祖先使用工具起,注定我们必须得依靠媒介生存。
在后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主力的时代,大多数信息是以原子的形式散发,我们身披媒介,媒介就是我们本身,我们依靠媒介生存,我们的生存越来越媒介化。
草根媒体是生存媒介化的一个明显表现。
这对于新闻业领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过去的新闻传播主要是被一群管制严格的大众媒体引导,以电视为中心,而且他们控制着人们理解新闻的方式和角度。
今天,这种新闻的发行在渐渐远去。
来自网络各处的新闻和评论已经是生活中的事实,虽然专业记者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参与者已经越来越多。
突出表现之一是博客的全民使用。
纽约大学罗森认为博客是“相当民主化的新闻业”,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言论还不会被别人知道身份。
这对于以现代性为表征的社会而言是一件好事,人们自由的权力被充分授予,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能是舆论的主体,新闻的传播者。
博客成了相对于专业人士所属新闻领域而言的业余人士的“新闻领域”,它几乎没有门槛。
这个“人人都能产生新闻”的世界,无疑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挑战,尤其是记者。
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社会很可能每个人都是记者,那么记者这个职业就得消失了。
所以对已经从事这项职业或即将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来说,当然也包括我,必须得有危机感了。
从当代社会的发展速度来说,这不是在杞人忧天。
我们的饭碗正在被别人无心地觊觎着,我们必须全力保护它,唯一的方法是从自身做出口。
我们要有比常人更敏感的眼睛,更细腻的心思,更深刻的思想。
新闻敏感度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这必须是我们基本“装备”之一。
另外,新闻业民主化带来的弊端是海量的信息使人们目不暇接,我们必须具备筛选信息的能力,“去伪存真”、“去旧存新”、“去浅存深”,让真实有效新鲜的新闻尽快传播给受众。
当然,这更多的是编辑的职责,可是一个优秀不被淘汰的记者,哪一个不是融编辑的思想和记者的头脑有一身的?记住,未来的社会,记者这个职业可能会消失,但是编辑这个职业肯定不会消失。
传统的新闻制造者的规则已经改变,新的规则正在形成,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让自己成为规则中的主体。
否则,何为新闻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