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角度

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其最佳角度在那里呢?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提问的切入点。选准一个适当的角度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减少理解障碍。例如教《孔乙己》一文,就可抓住“笑”这一“文眼”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问题,①《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②课文中那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③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④《孔乙己》在讥笑悲惨中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⑤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笑”设计的,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深刻理解课文蕴涵的深意。再如讲解高尔基的《海燕》一课时,为了研究文章的结构,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反映平淡,积极性不高。于是,我一反常规地问道:“这首散文诗是由三幅画组成的。每幅画面上有背景,有海燕形象。请你找找看,是哪三幅画?”这样一问,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二、难度

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跳一跳才能得到。如在讲授《祝福》时,我一般都是从“我真傻”入手,去深刻认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但由于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不一,教学效果也就不同。第一次,我是这样来设计提问的:“祥林嫂认为自己真傻,这告诉了我们什么?作者这样写能否揭示主题?”由于问题涉及的面较大,较笼统,学生难以回答清楚。第二次,我改提如下几个问题:“祥林嫂为什么认为自己傻?”“为什么阿毛被狼吃了,祥林嫂就变傻了?”“阿毛不被狼吃掉,她会不会变傻?她的命运会不会好些?”这样提问,化难为易,学生也就乐于思考,从而深化了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认识。教师的提问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往往是难度过大。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境地。例如,一次教《项链》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此问题一提出,学生默然。这时,我随机应变,问道:“路瓦栽夫人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很快答道:“是一个追求享受,梦想过豪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的妇女。”我再设一问:“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学生答:“当时的法国在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的豪华奢侈、讲排场、爱虚荣之风大盛。”这样,就把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解决了。

三、梯度

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例如讲解“拿来主义”时,就应多设几级提问的阶梯:“拿来”是指什么而言?“拿来”的原则、方法是什么?“拿来”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是“拿来”?“拿来主义”的重大意义何在?这一连串的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才能启发学生对“拿来主义”有一个逐层深入的了解。再如讲《过秦论》时,我曾根据秦国兴起、强大、统一全国及其灭亡的过程,精心设计了四个台阶式提问:(1 )秦国兴起时实行何种基本国策,起何作用?(2)秦孝公以后的80多年,又为何能进一步强大起来?(3)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偶然的吗?为什么?(4)秦朝迅速灭亡的基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这几个问题,由于“解答距”的长短不一,形成了提问的梯度,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提高。

四、深度

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反问学

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我们仍以《项链》一文中造成路瓦栽夫人的悲剧原因这一问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原因有三,个人方面的原因只是原因之一。关于个人方面的原因,书中有许多描述,很容易回答,但只提问到此,很显然深度不够,结论不完整。那么,还有哪些原因呢?阶级和社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哪里?玛蒂尔德没有陪嫁的资产就不能认识有钱的体面人吗?跳舞时不是还有三个像路瓦栽那样睡在小客室的客人及他们的夫人吗?这些都说明了造成路瓦栽夫人悲剧的真正原因不单是个人性格所致,还有深层的社会和阶级原因,即: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以金钱论地位的阶级,提问到此才有深度。但深度还不够,如果联系当前中国社会现实提出几个问题,如为什么要“两个文明”一齐抓?加强个人修养的意义何在?这样联系社会现实提问,才真正有深度,文章的借鉴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我们把握适当的度,以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心理健康等。因此,应想方设法把课堂提问设计好,以便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问“问题”

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几乎是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添鸭式,很少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有时形式上也让学生提问,但所提问题还是超不出老师所规定的框框条条,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有时学生积极问“问题”或大胆发言还可能受到老师的指责或讽刺批评。因此,现代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转变思想,改变提“问题”的方式。

1. 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留出问“问题”的时间

有的学生为什么不爱问“问题”,或者没有问“问题”的习惯?原因不完全在学生身上,更主要的是因为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中老师几乎没有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和时间。所以必须从改变教学方式入手,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和时间。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发现式、研究式教学,改变注入式、牵引式教学。课堂上教师不要给学生太多的限制,也不要独占课堂,或采取每节留出十分钟左右让学生问“问题”,或要求学生每人备一个“问题”本,随身携带;还可定期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等,进一步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从现在关心学生“今天得了几分”向关心学生“今天提出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的转变。

2.精心设疑,给学生留出问“问题”的空间

教师通过精心设疑,为学生制造“愤”、“悱”情境,从而激发学生问“问题”的欲望,促进学生为“问题”而悬,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设疑的方法通常可采取:在课题上直接设疑,在教材上重点和关键外设疑,在新、旧知识联系上设疑,在解题思路上设疑,在比较上设疑,在谬误上设疑,在疑难上设疑,在深化上设疑。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从“无疑处生疑”。而教师在设疑时,也应难易适度,层次清晰,方法灵活,形式新颖,时机恰当,目的明确,问题有启发性,内容有针对性。3.把句号改为问号,实行开放性教学

课本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前人研究总结出来的结果,结果就是句号,“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都是一种结论。传统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具、学具的演示和教师的讲解,把这种结论变成学生脑中的句号。创新教学要求老师启发学生把书本上的句号变成如“三角形内角和为什么是180度”、“三角形面积为什么是底乘高的一半”然后让学生自己或在老师帮助下把这个“问号”再变为“句号”。当然,现在有些教师也知道把书本上的句号改为问号,但往往自己很快又把问号变成了句号,就是不放心,放不开。这样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的主动权,还是要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如语文字词句教学,可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办法各自把不懂的字词句弄懂”。4.消除“懒问”的思想,让学生敢问“问题”

有的学生怕想“问题”,不敢问“问题”,作为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消除“懒问”的思想,鼓励他们积极去想问题。学生不去想,思维几得不到锻炼,久而久之,大脑就会“生锈”。不会思考问题,也就谈不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