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1)(导学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认识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余数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能够进行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二、导学内容
1. 余数的概念
余数是除法中未能整除的部分,即除法中的剩余部分。

例如,10 ÷ 3 = 3 … 1,这里的1就是余数。

2.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是指在进行除法运算时,除不尽的情况。

例如,11 ÷ 4 = 2 … 3,这里的3就是余数。

3.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实际例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
老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余数吗?”,引导学生回顾除法运算的过程,了解余数的概念。

2. 讲解
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介绍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理解除法中的余数是如何产生的。

3. 练习
让学生完成一些有余数的除法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余数在除法运算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解决。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多加练习,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技巧,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第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1)(导学案)

第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1)(导学案)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学习目标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是余数的除法的意义,除法整式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表内除法有了初步认识,并会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既是表内除法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

教材注重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直观操作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大量运用对比帮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针对难点增加试商教学,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同时加强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继续落实“四能”目标。

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继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课时分配:(1)有余数的除法(1) 1课时(2)有余数的除法(2) 1课时(3)有余数的除法(3) 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解决问题(1) 1课时(6)解决问题(2) 1课时(7)练习课1课时(8)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9)综合与实践小小设计师1课时教法与学法:本单元的教学中注重操作直观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课题有余数的除法(1)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的设计力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感知生活中蕴藏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够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第一课时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第一课时导学案

它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1)课题解决问题(1)课型 新授课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这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有余数除法这一单元后进行的教学, 既是对前面知识设计说明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应用。

学生在能力上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欠缺灵活,容易犯不符合实际的错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学习重、难点学前准备课时安排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并能够结合商和余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正确含义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教具准备:PPT 课件1 课时教学环节导 案1.解决问题。

(1)学校食堂买来了 23 棵大白学 案 达标检测1.水果超市购进 33个香瓜,每 4 个装一盒销一、复习旧知,引 入新课。

(6 分钟)二、自主 学习,探 究新知。

( 20 分钟)菜,每筐装 6 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2)学校食堂买来了 23 棵大白菜,装 3 筐,平均每筐装多少?还剩多少棵?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例 5。

1.课件出示例 5,组织学生读题,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的方法。

3.体会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引导学生讨论、辨析,体会“进一法”。

a.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 5 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 6 条船,你觉得呢?b.余下的 2 人是关键,应该怎1.(1)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1)23÷6=3(筐)……5(棵) (2)23÷3=7(棵)……2(棵)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6有余数的除法1|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6有余数的除法1|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6 有余数的除法1|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中的第六部分内容,有余数的除法1。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三章第五节的有余数的除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如何进行计算,以及如何判断余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学会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在于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计算。

重点则是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学习,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图片引入有余数的除法的话题,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一下。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计算。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结合一些例题进行讲解,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

讲解完之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板书,以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主要包括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题,以及一些应用题。

我会尽量让同学们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讲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进行拓展延伸,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学会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同学们特别关注。

一、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有余数的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

它是指在两个整数相除的过程中,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从而产生一个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设计导学目标:1、在给定的具体情景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余数在生活中产生必然性,能理解到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理解到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写横式及用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写横式及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通过猜测——验证——概括这几个教学环节,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4、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导学重难点: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弄懂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学会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写法及用竖式进行计算,学会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写法及用竖式进行计算,理解商和余数的理解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导学准备:小棒,相关课件。

导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激发兴趣师:孩子们,老师不仅会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还有一个特异功能,想知道吗?课件展示游戏规则:老师的特异功能需要你的配合,请伸出你的左手,从大拇指开始数,从大拇指开始数,11是大拇指、是大拇指、22是食指、是食指、33是中指、是中指、44是无名指、是无名指、55是小指,数完后又回到大拇指接着数6、7、8……就这样依次往下数。

这样数到你想数的数(这样数到你想数的数(4545以内),请你记下这个数和对应的手指头,待会你们报出你数的数,老师会用自己的特异功能猜出你说的数对应的手指头。

我们马上来试一试吧。

的手指头。

我们马上来试一试吧。

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师:你们想学老师的这一本领吗?相信通过今天学习,你们想学老师的这一本领吗?相信通过今天学习,你们一定能破你们一定能破解老师的特异功能猜手指的秘密。

解老师的特异功能猜手指的秘密。

二、动手实践,探究问题二、动手实践,探究问题1、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的产生。

、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的产生。

我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动脑,我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动脑,也爱动手的好孩子,也爱动手的好孩子,相信在课堂上你们的表现也是最勇敢最自信最出色的。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 6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剖析本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的延长和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上行教课的。

教课内容包含领会余数的含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两大多数内容。

教材着重系学生已有的知和,合详细情境,数量小,学生熟习的事物作例,配以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算方法。

学情剖析本元教课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表内乘除法的基上学的。

内容包含有余数除法的和有余数除法的式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

学生在前一段学会表内除法,已接触多正好所有分完的案例,但二年学生的思是以详细形象思主,想达成由形象思向抽象思的,就要借助手操作,学生自去,去体知的形成程。

在教学,依据知的系性以及二年学生的思特色,使学生通累察、操作、、合作沟通、抽象、归纳等数学活取知,展学生的抽象思。

教课目知技术:使学生把均匀分后有节余的象抽象有余数除法的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虑:通例教课,使学生遇到唯物主点的启发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优秀智慧,提升盛情。

解决:有余数的除法,加观点,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

感情度:学生能在详细情境中借助已有的和知睁开学,激学生的学情和趣,感觉数学学的价。

教课要点:有余数除法的意和算方法。

教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安排: 61.有余数除法的意和算⋯⋯⋯⋯⋯⋯⋯⋯⋯⋯⋯⋯⋯⋯⋯32.解决⋯⋯⋯⋯⋯⋯⋯⋯⋯⋯⋯⋯⋯⋯⋯⋯⋯⋯⋯⋯⋯⋯23.小小⋯⋯⋯⋯⋯⋯⋯⋯⋯⋯⋯⋯⋯⋯⋯⋯⋯⋯⋯⋯⋯1二年数学学科(下)第6元学指案:有余数的除法型:新授研究:第1使用明及学法指:1、合自学本第 59-61 例 1、例 2 和“做一做”,用笔勾勒出迷惑点,独立思虑达成自主学和合作研究任,并律方法。

2、自主学中找出的迷惑点,上小沟通,答疑解惑。

3、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目:1、使学生把均匀分的象抽象有余数的除法程,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含。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导学稿】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导学稿】

苏州市在线直播课堂课时计划(小学数学)课题: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稿指导教师:汤琪指导时间:2020年2月10日【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成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能正确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等经验,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点梳理】有余数的除法方法1.正确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如31 ÷ 7 = 4 (3)2.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利用与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并且小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典型例题】1.把10个糖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如果每人分2颗,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颗、4颗、5颗呢?分一分,写一写,说一说。

(1)10个糖果,每人分3颗,可以分给()人,还剩()颗。

写成除法算式是:10 ÷3=□(人)……□(颗)(2)10个糖果,每人分4颗,可以分给()人,还剩()颗。

写成除法算式是:□÷□=□()……□()每人分几颗分给几人还剩几颗2.3.信封里有一些小棒,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五边形,结果可能会怎样?如果有剩余的话,会剩几根?为什么?【巩固练习】1.里可以填什么数?(1) ÷3=2……□(2) ÷3=7……□(3) ÷5=2……□最大是几?2.(1)9根,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9÷2=□……□(2)9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还剩()根。

9÷2=□……□3.(1)14朵花,每个花瓶插()朵,插了()瓶,还剩()朵。

14 ÷□=□(瓶)……□(朵)(2)14朵花,平均插在()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朵,还剩()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课时安排;6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3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3.小小设计师………………………………………………………1课时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六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

三上《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三上《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一)》导学案设计者:大同小学刘波学生姓名:组别:学习内容: 50-51页上的内容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

学习目标:1、通过创设情景和动手操作活动,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能够正确的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学习重点: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在()里最大能填几?5×()< 16 ( ) × 6 < 25 4 × ( ) < 2313 > 3 × ( ) 47 > ( ) × 6 ( ) × 8 < 26 2、计算:8 ÷ 4 = 45 ÷ 5 =二、自主探究我会独立观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图。

(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2)我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3)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我想到了什么?阅读教材50页,我理解图意。

(1)、从布置会场场面图中看到有盆花,每组摆盆(2)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15 ÷ 5 = [ ] (组)(自学书50页)通过自学我会在下面的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

3 ()(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数……5/ˉˉ1ˉˉ5ˉˉ()1 5 ()和()的乘积ˉˉˉˉ0ˉˉ(5)自主探索,汇报结果。

我知道了的含义、还学会了的书写方法及商的位置,还会应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请你独立思考后填空,填好后二人小组互相检测。

)三、合作交流请你读题书51例题2 。

(1)我用小棒摆一摆,按要求分一分。

同组同学将分的过程完整地口述一遍。

(2)我会列出算式:(3)写出竖式,提问:分成了几份?也就说明23里面最多有()个5,商是()。

(4)思考:每5个分一份,分成了4份,共分掉了几个?(5)竖式怎样算?4和5的积—20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20表示什么意思?23盆花,分掉了20个,还剩几个?那么在竖式中是怎样得到余下的3个的?在竖式中,“3”叫什么?()(6)我会写竖式计算的过程。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doc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doc

2014年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六单元)有余数除法(一)2导学案设计导学活动设计意图检验:每条船最多坐4人,5条船最多坐20人,6条船肯定能坐22人,解答正确。

小结: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租船等问题时,商加1才是最后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书p67做一做第1题:问: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题?(装载问题)装载问题应该注意什么?(商加1)指明学生读题,说一说解题思路,最后集体订正。

第2题:指名学生看图说图意,解答后说一说思考过程,最后订正。

程问:这些钱是多少钱?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解题过程。

四、补充练习:第一小队共有9名队员,他们打算去“恐龙乐园”进行野营。

让我们一起来为他们打理野营装备吧。

(1)香肠20包,平均每人分得—包,还剩—包。

(2)苹果30个,平均每人分得—个,还剩—个。

(3)矿泉水40瓶,平均每人分得—瓶,还剰—瓶。

(4)每3人公用一个平底锅,必须准备—个平底锅。

(5)每2人公用1顶帐篷,必须准备—顶帐篷。

(6)每顶帐篷需用8颗地钉,必须准备—颗地钉。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思考过程。

五、总结:略。

导学案设计1导学案设计用除法计算,列式:164-3=5 (组) ....... 1 (面)余数是1,就说明第16面小旗是下一组的第1面, 应该是黃色。

口答:第16面小旗是黃色的。

检验是否正确。

归纳总结:1、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 出现,这样的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2、 在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题中循环出现的规 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 求问题的答案。

三、 巩固练习1、 书p68做一做问:这道题的循环排列的规律与例6相同吗?要想求第27面小旗的颜色怎么列算式?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 补充练习(1)小明按照下面的规律画图形,第14个图形是什 么?让学生找出排列规律后列式计•算,最后确定第14个 图形是什么。

(2)元宵节到了,学校要在教学楼上挂一串彩灯,彩灯 是按红、黃、蓝、绿、紫的顺序排列的,算一算 第38只彩灯应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读题后,说出解题思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1课时)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1课时)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1时)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本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一)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讨论:分不完的怎么办?(三)教师小结,揭示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

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二、解疑合探一(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导学案
2、第3页其他食物怎样平均分?除数是(),余数都有(),余数有可能是4吗?假如余数是4,那还可以怎么样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呢?
交流展示解疑
1、交流学习收获。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解疑。
三、成果展示、汇报交流(8′)
1、鼓励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2、记录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3、帮助解2′)
……
自主学习
五、想一想在除法算式中,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六、说一说在除法算式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七、做一做课本第4页1、2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20′)
1、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吧!
2、参与学习,提供帮助。
3、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
合作探究
1、9÷4=除了摆小棒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
训练反馈
检测题目
四、当堂检测,及时反馈(5′)
1、能根据图形来求出问题的答案。
2、能口算简单的带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会一些简单的应用…………
课堂


谈谈你学了这可后有什么感受?
五、归纳总结,提升拓展(5′)
()÷5=()……()中余数最大是几呢
板书
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4=2……1余数<除数
教学反思或后记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图形来求出有余数的问题的答案。
2、能口算简单的带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会一些简单的应用…………
重点难点
结合现实生活背景,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以及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学案
导案
1、学法指导、问题导学
一、读一读
1、朗读教材第2页----5页。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学生:复习表内除法,预习新课
学案
导案
1、复习导入
21÷3=42÷6=84÷4=39÷3=123÷3=
2、把15盆花平均摆成5组,每组摆几盆?
探究一学习例1
1、从情境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列式计算。
3、尝试用竖式计算。
4、指一指说一说竖式除法中每一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
5、竖式除法书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探究二:学习例2
6、列式解决,从解决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7、指出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8、尝试用竖式计算。指一指说一说竖式除法中每一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
9、余数表示什么?它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10、比较例1、例2你发现了什么?
达标测评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6个,每()个一份,平均分成了()份,还剩()个。
(2)有9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个,还剩()个。
(3)有13个,每6个一份,平均分成了()份,还剩()个。
2、竖式高楼我来造
27÷6= 31÷4=
17÷5= 29÷8=
3、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1)完成探究二
(2)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红星小学导学案◇
年级

学科
数学
章(组)

主备人
学习内容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除法巳经有了认识,在此基础上在同一问题的情境下,不同的学生会发现不同的问题,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还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大多数同学应该能够接受。

六、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六、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六、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2. 学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思维能力。

4.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难点:深化学生对余数的理解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四、教学手段黑板、白板、资料图片、PPT、应用实例五、教学过程1. 引入(1)通过上一课所学,提问学生能否将一个数分为互相相同的若干个部分?(将一个整数a分为b个部分即a÷b)。

(2)引出本次学习的内容: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2. 概念解释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如果a不等于0且b不等于0,我们可以用十进制表示:a×10n + a1×10n-1 + a2×10n-2 + … + an-1×10 + an 除以 b,得到商q和余数r。

如果商q为整数,且余数r为0,我们称a可以被b整除,即a÷b=q(余0),其中q 可以是0。

3. 教学(1)举例说明含有余数的除法如:将15÷4进行带余数的计算:15÷4=3 (3)(2)通过有余数的计算过程,导出余数小于除数的原理。

例如:6÷5=1(余1),如果余数比除数还大,那么商就会增加1。

即11÷5=2(余1)。

(3)总结:如果a÷b=q(余r),则a=qb+r,其中0 < r < b。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推出a=bq0+r,其中q0为商的整数部分,r为余数部分。

(4)进行实例演算:如:计算53÷6,求商和余数。

解法:53÷6=8(余5),即53=6×8+5。

(5)对比多个实例:对于多个例子,可以总结其中规律。

如:计算275÷12、276÷12和277÷12时的余数(6)练习:根据学习内容,让学生自行练习一些例子,加深对余数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1课时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1课时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1课时)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讨论:分不完的怎么办?(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

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二、解疑合探一(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导学案)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导学案)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学习目标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是余数的除法的意义,除法整式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表内除法有了初步认识,并会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在此根底上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局部内容既是表内除法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根底,因此这局部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

教材注重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直观操作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大量运用比照帮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针对难点增加试商教学,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同时加强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继续落实“四能〞目标。

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比照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通过操作、计算、比拟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根本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课时分配:〔1〕有余数的除法(1) 1课时〔2〕有余数的除法(2) 1课时〔3〕有余数的除法(3) 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解决问题(1) 1课时〔6〕解决问题(2) 1课时(7)练习课1课时〔8〕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9)综合与实践小小设计师1课时教法与学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明确余数都比除数小。

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式进行探究和解答,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把假设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学习重、难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6《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6《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除法算式卡片、小棒、计算器等。

2. 学具准备: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举例说明。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独立计算,并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2)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比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完成情况、学生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2. 参考资料:《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等。

3. 网络资源: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数学教学网站等。

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地点教室十一、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册学生十二、教学设计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是余数的除法的意义,除法整式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表内除法有了初步认识,并会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既是表内除法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

教材注重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直观操作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大量运用对比帮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针对难点增加试商教学,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同时加强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继续落实“四能”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继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课时分配:
(1)有余数的除法(1) 1课时
(2)有余数的除法(2) 1课时
(3)有余数的除法(3) 1课时
(4)练习课1课时
(5)解决问题(1) 1课时
(6)解决问题(2) 1课时
(7)练习课1课时
(8)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9)综合与实践小小设计师1课时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教学中注重操作直观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1)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感知生活中蕴藏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够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通过以形助教、数形结合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确余数都比除数小。

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式进行探究和解答,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学习重、
难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各种形状的积木学具准备: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6分钟)
1.课件展示教材第59页情境
图,他们在做什么?
2.用13根小棒摆出课件上展
示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根据摆
的过程写出除法算式。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探究算
式的特点。

1.学生观察,汇报信息:他们都在
用小捧摆图形。

2.根据摆的过程列式计算。

13÷4=3(个)……1(根)
13÷3=4(个)……1(根)
13÷5=2(个)……3(根)
3.观察算式,交流发现,这些除法
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不同,它们不能除
尽。

1.
19条小鱼,每(5)条一份,平
均分成了(3)份,还剩(4)条小鱼。

19÷5= 3 (份)…… 4 (条)
2.用摆小棒或圈一圈的方法
解决下面各题。

小明买来13个苹果,平均分
给奶奶、爸爸、妈妈,余下的给
自己。

小明自己还有多少个苹
果?
3.填一填。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25分钟)
课件出示例1。

1.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
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

他们
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
放一盘。

现有6颗草莓,可以摆
几盘,请同学们拿出摆一摆,教
师巡视、摆完后列出算式。

2.如果是7个草莓,每2个摆
一盘,可以怎样摆呢?又该怎样
列式呢?
3.引导学生讨论7÷2这个算
式的结果,剩余的1个如何用教
学语言描述。

4.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①这个算式该怎么读?
1.动手操作后,交流、汇报:
6÷2=3(盘)。

可以摆3盘,正好摆
完。

2.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同桌交流
摆的结果和列式。

3.小组交流、讨论明确:
7÷2=3(盘)……1(个)省略号表示
剩余,1表示剩下草莓的个数,叫作余
数。

4.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①这个算式读作:7除以2等于3
盘,余1个。

②余数的单位名称和商的单位名
②商和余数后面的单位名称相同吗?
③这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5.小结: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称不相同,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
单位名称相同。

③7叫被除数,2叫除数,3叫商,
1叫余数。

5.明确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用13根小棒摆正方形能摆
几个?列式为13÷4=3(个)……
1(根)。

①这个算式中3叫做(商),1
叫做(余数)。

②这个算式读作:(13除以
4等于3个余1根)。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5分钟)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第1题。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第2题。

1.借助圈一圈、填一填,理解算式
表达的含义。

2.先圈再填,先独立完成,再全班
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4分钟)
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
么?
2.布置课后预习内容。

结合所学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

强调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认知的冲突、问题的解决中体验到成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培养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等思维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