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
天气变化早知道二年级下册教案
![天气变化早知道二年级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875980f78a6529657d5302.png)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通过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如:“气象科普影片”等)、图片(如:“洪灾”、“旱灾”、“雪灾”等),以及学生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一些天气对人们的不利影响;通过学生讨论、老师讲解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知道一些获得未来天气变化情况的途径,了解一些天气预报方面的知识;通过给同学们安排课下观察记录一周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适应天气的变化,并根据大气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天气的伤害。
学习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能想办法收集天气预报资料,并进行简单整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2~3个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和天气、天气预报相关的资料。
2.让学生通过网络或查资料,搜集不利于人们生活的天气资料和与天气变化相关的生活谚语。
【导入新课】(让大家欣赏视频“央视天气预报”。
)老师:同学们,大家是不是很熟悉这段视频呢?学生:(略)老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视频吗?谁知道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对,这是中央电视台每天的天气预报,那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呢?没有它不行吗?我们来了解一下天气预报有什么重要性。
(过渡)【讲授新课】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板书)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看第七十二页的图和第七十三页上面的三幅图,认真看一看,图中画的是什么?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然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教材中共展示了七幅图,分别展示的是雨天、降温、台风、暴风雪将要来临时人们的活动,正因为有了天气预报,人们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免遭恶劣天气的伤害。
2015春冀教版品生二下《天气变化早知道》word教学设计
![2015春冀教版品生二下《天气变化早知道》word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8f845e360cba1aa911da8f.png)
天气变化早明白
打查询电话
上网查询
听电台广播
天气谚语
教学反思:
《天气变化早明白》是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五单元的第三课,这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天气预报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能够更加感受到天气预报的重要,通过各种途径,如互联网,电视媒体等及时调剂自己的生活,小孩们有了初步的意识,爱护自己,更加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明白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从多种渠道了解以后的天气情形,适应天气的变化,并按照天气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幸免受到恶劣天气的损害。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初步的自我爱护意识。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明白提早明白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能够适应天气的变化,并按照天气变化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幸免受到各各天气的损害。
教师小结:提早明白下雨,人们会从学习、生活、工作、出行等许多方面加以防范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变不利为有利,这确实是提早明白天气变化的好处。
4.除了下雨,你还明白哪些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方便?
学生发言。
学生按照已有的生活经历讲述自己提早明白下雨后的做法。
(1)能够提早预备雨具。
(2)能够适当多穿衣服。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交流
引入主题
1.教师以当天的天气情形为话题提出咨询题:今天的天气情形如何样?
气温是多少?
你们是如何明白的?
2.教师出示课件并连续提咨询:这画面你们熟悉吗?老师是看天气预报节目明白的。那你们明白经常看天气预报节目有什么好处呢?
刚才同学们讲得专门好,看天气预报节目能够使我们提早明白天气的变化。
针对这节课要紧涉及到的咨询题,课前,我让学生第一调查了解了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形,不同的天气应提醒人们做些什么?同时还搜集了一些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如此在课堂上,才能按照自己所设计到的把每一个环节讲到位,同时环环相扣,达到教学目的。许多同学都完成了表格,但由于我的疏忽,没有提早加以引导、整理,以致在课上许多同学对自己预备的不太自信,阻碍了交流汇报的成效。针对谚语汇报这一环节,由于我未能设计一些开为车等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如此就不至于汇报时侧重了某些学生。一种知识搜集过多,而其他知识有空缺,我在设计课时,也应该考虑到这一咨询题,按照学生交流情形及时补充,因为备课考虑不够全面,和课堂及时反映能力不佳,造成这一环节感受学生交流不够充分,教师补充也不具体。而第二个环节,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结合搜集的资料填写治理自然灾难的资料卡时,同学也显现上诉咨询题,只是在课前预备时我考虑到了这一点,及时补充知识。
天气变化早知道教学设计
![天气变化早知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c7b3db5022aaea998f0f7b.png)
《天气变化早知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适应天气的变化,并根据天气变化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学习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2、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变化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喜羊羊吗?今天,喜洋洋要和我们一起上这节课,你们高兴不高兴?来和喜洋洋打个招呼吧。
出示图片,喜洋洋怎么跑了,他去哪里了?出示视频,喜羊羊遇到了什么天气?你喜欢雨天吗?除了下雨天,你还知道什么天气情况?天气是什么天气?这样的天气,你感觉如何?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更多地了解天气。
出示标题。
板书(天气)。
二、不利天气对外出的影响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有时候它变化出的天气实在不利于咱们外出,回忆回忆,哪些天气不利于我们外出?学生说,随机出示图片,并说出这样的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雨、雪、冰雹、雾(视频)、沙尘暴、大风、高温、低温、阴。
]以上这些不利的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有些特别恶劣的天气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来看一看。
出示恶劣天气的视频并解说。
[南方雪灾][2008年1月,我国南方遭遇了雪灾,雪灾造成了汽车、火车无法正常行驶,成千上万的旅客无得无停留在车站,这次雪灾殃及了我国南方14个省市,七千多万人受灾。
1月26日,湖南省变电公司工人周景华、罗海文、罗长明在为高压线塔架除冰时,不幸殉职。
]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在遇到以上这些不利的天气时,应该如何做呢?喜羊羊提醒你,遇到雷雨天气,要这样……大家齐读。
天气真是喜怒无常,变化多端,板书(变化),这些变化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三、提前知道天气的重要性恶劣的天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损失,细心的人就会避免这些损失。
《天气变化早知道》教学设计
![《天气变化早知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03b41e0740be1e650e9a1a.png)
教学设计782016年03期扫描二维码,观看本文相关微视频《天气变化早知道》教学设计田晓梅(石家庄谈南路小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教材分析】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不同的季节,天气在变化,就是同一季节,天气也有很大变化。
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就可以及时调节我们的生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知道如何适应天气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适应天气的变化,并根据大气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学习观察,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适应天气变化,并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一、 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
同学们想听吗?(课件1)有一只小兔子,名字叫乖乖。
有一天,乖乖看到阳光明媚,就想:今天真是个好天气,最适合到外面找朋友玩了。
于是它高兴地跑出去了,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可开心啦!不一会儿,它看到一条小蛇急急忙忙地了爬过来,就说:“蛇宝宝,我们一起来玩吧!”蛇宝宝忙说:“不行啊,不行啊,马上要下雨了,赶紧回家吧!”乖乖看了看头顶上火红的太阳,心想:怎么可能下雨呢?它在草地上尽情地蹦着,跳着。
又过了一会儿,几只蜻蜓飞过来了,乖乖又马上迎上去说:“蜻蜓姐姐们,我们一起来玩吧!”小蜻蜓急忙说:“不行啊,不行啊,马上要下雨了,赶紧回家吧。
”乖乖又抬头看了看,太阳还是习俗考察……这些都是学生习作的素材。
学生参与的过程恰恰就是搜集整理过程,有综合语用能力的考量。
结 语字理正在语文课堂展示着强大的活力,许多名师的课堂也都在运用着字理的知识,如山西王林波老师的《燕子专列》、浙江张幼琴老师的《识字7》、张茜老师的《识字8》、薛法根老师的《卧薪尝胆》等。
《天气早知道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天气早知道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56cd8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4.png)
《天气早知道》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会利用天气预报信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3. 提高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能力和预计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天气预报?2. 天气预报的作用和意义。
3. 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天气预报信息。
4. 天气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天气预报图表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预报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对天气预报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进修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1. 介绍天气预报的定义和作用: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数据和气象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计和预报,其作用是帮助人们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2. 诠释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气象术语和符号:如晴、阴、多云、雨、雪、雷阵雨等,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天气预报信息。
第三步:掌握正确理解和利用天气预报信息的技巧1. 分析天气预报图表和数据:帮助学生学会根据气象图表和数据分析天气变化趋势和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计。
2. 制定天气预报应对措施:指点学生根据天气预报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衣着搭配和户外活动,避免受到不利天气影响。
第四步:深入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1. 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介绍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帮助学生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预计方法。
2. 讨论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对农业、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能力和预计能力,从而更好地利用天气预报信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同时,学生也应该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重要影响,培养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和应对能力。
愿大家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天气早知道”,做好应对准备,享受美好的生活!。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天气变化早知道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天气变化早知道](https://img.taocdn.com/s3/m/8daf6ccc915f804d2a16c154.png)
《天气变化早明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天气变化早明白》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四单元第二课《学会看天气中》的内容、本课包含有“天气有变化”和“天气变化早明白"两个主题活动。
天气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事先明白天气的变化或者具有预测天气变化的方法,就能够及时做好防范,健康的生活。
本次活动要通过指导学生充分讨论、观察、探究,认识到在生活中有特别多方法能够预测天气,并依照天气变化做好防范措施。
重点是使学生体验到发现和获取知识的快乐,充分感受到大自然天气变化的神奇、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天气等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感兴趣,他们对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差不多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而一年级的学生平常缺乏对天气情况的关注,通过图片的观察、网上搜索、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的有效引导,相信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天气变化,并依照天气变化调整生活,幸免灾害天气带给自己伤害、课标分析: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倡导要把品德培养回归生活,事实上就是强调了品德教育的生活性和活动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活动中紧紧围绕这个标准,针对一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活动,以体验学习、探究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作为基本的学习方式,来实现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生活的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经常有变化,探究天气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尝试通过观察、体验等手段预知天气变化情况,学习多渠道了解天气变化,以及应对天气变化的策略。
3、培养认真观察周围事物、自然现象的良好习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1、尝试通过观察、体验等手段预知天气变化情况,学习多渠道了解天气变化,以及应对天气变化的策略。
2、能将学到的知识切实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师准备:1、ppt课件学生准备:1、课前通过询问家长,课外阅读、上网搜索等方法,搜集有关天气变化的资料和预测天气变化的方法。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3688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8.png)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天气变化早知道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观察天气变化;2.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3.学生了解不同天气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4.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3.让学生明白天气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通过教师提出一些与天气有关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1.今天的天气情况怎样?2.明天会如何?3.上次下雨了,过了几天草地上的花就都开了呢。
2. 学习(25分钟)1.给学生播示关于天气的影响,例如: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打球、骑车、散步;天气不好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在家看书、听音乐。
2.教师讲解天气仪器,例如:温度计、气压计、感应器,并让学生自己操作这些仪器来测量不同天气下的数值。
3.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情况来预测未来的天气,从而掌握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合作游戏(25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接受一项任务。
任务如下:小组一:请搜集各种天气预报应用并对比分析其可靠性;小组二:请整理近1年河北省的天气变化数据,并做出统计分析;小组三:请通过访问畜牧场或者农家了解天气情况对生物的影响。
4. 结束(5分钟)老师对每个小组的教学任务进行点评,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课后作业请通过网络搜索,找到有关天气预报的内容,并制作一份天气预报PPT。
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掌握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并了解天气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体现本课程优秀的教学方法。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98ef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d.png)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天气变化的概念。
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兴趣。
1.4.2 讲解天气变化的概念讲解天气变化的基本定义,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1.4.3 讨论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如穿衣、出行等。
1.5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思考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天气观察与记录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
培养学生记录天气变化的习惯。
2.2 教学内容天气观察的方法。
天气记录的方式。
2.3 教学方法示范法:展示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天气观察的方法讲解如何观察天气变化,如关注温度、湿度、降雨等。
2.4.2 讲解天气记录的方式讲解如何记录天气变化,如使用天气日记本、天气图表等。
2.4.3 示范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教师示范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并提供指导。
2.5 作业布置让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天气变化,持续一周。
第三章:天气预报的学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实践法:引导学生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讲解天气预报的定义、制作过程等。
3.4.2 讲解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讲解如何通过电视、互联网、手机等途径获取天气预报。
3.4.3 实践了解天气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天气预报了解一周的天气变化。
2年级科学教案《《3 天气早知道》
![2年级科学教案《《3 天气早知道》](https://img.taocdn.com/s3/m/b7ee889d02768e9950e738d4.png)
体验天气预报信息,能看懂最简单的天气信息。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流程
师生行为
二次备课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1、复习天气现象符号。
2、出行看天气(生活情境,见课件视频)
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从熟悉的内容开始,可以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了解天气预报的各种途径
小组讨论:
1、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预报?
(师生交流,学以致用,举例:雨天——带好雨具。)
结论:
依据天气情况,增减衣物,带好户外工具,及时调整出行计划等。
搜集天气预报各种途径的图片及视频。
准备较全面信息的天气预报视频。
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寻找答案。同时设计了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优势互补。
积累生活经验的重要性。
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寻找答案。同时设计了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优势互补。
(教师举例——温度,联系生活经验,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
3、表达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师生交流互动,观看视频。)
4、得出结论:
天气预报信息包括:日期、气温、风向、风力、空气质量、气压、紫外线、当天和第二天的日出日落、当天和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如晴、阴天等)、生活指数、生活提示等。
三、安排出行计划
第一单元第3课《天气早知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预报的多种途径,体验天气预报信息,会根据天气安排出行计划。
2.过程与方法:小组讨论、生活情境及经验、图片信息、课外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积累生活经验,激发科学兴趣。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优秀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d1ddb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1.png)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优秀教案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优秀教案教学内容第五单元:大自然探秘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智育目标]: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适应天气的变化,并根据大气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天气的伤害。
学习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素质发展目标]: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能想办法收集天气预报资料,并进行简单整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和天气、天气预报相关的资料。
2.让学生通过网络或查资料,搜集不利于人们生活的天气资料和与天气变化相关的生活谚语。
一、导入新课(让大家欣赏视频“央视天气预报”。
)老师:同学们,大家是不是很熟悉这段视频呢?学生:(略)老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视频吗?谁知道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对,这是中央电视台每天的天气预报,那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呢?没有它不行吗?我们来了解一下天气预报有什么重要性。
(过渡)二、讲授新课[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板书)]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看第七十二页的图和第七十三页上面的三幅图,认真看一看,图中画的是什么?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然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教材中共展示了七幅图,分别展示的是雨天、降温、台风、暴风雪将要来临时人们的活动,正因为有了天气预报,人们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免遭恶劣天气的伤害。
可见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的重要。
(可让学生欣赏视频“天气和人类的生活”和音频“气象信息服务百姓”,加深对天气预报重要性的了解。
)老师:恶劣天气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有重大的影响,只有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才可能避免伤害。
(让大家欣赏视频“自然灾害”。
)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天气对人们的生活有不利影响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天气变化早知道》教学设计及反思
![《天气变化早知道》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9b3a7f316fc700aba68fc7e.png)
《天气变化早知道》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事先知道天气的变化,就会适应变化,及时调节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从而健康的生活。
通过本课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知道如何适应天气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生活经验还略显不足,平时对天气情况也不是很关注,通过本课的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使学生懂得人们只有适应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才能免遭恶劣天气的伤害。
教学重难点: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适应天气变化,并根据天气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
过程与方法: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学会适应天气的变化,并根据天气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风、雨、雷的声音)师:听说老师要来给你们上课,我的一些朋友非要跟我一起来,你们欢迎它们吗?它们是谁?师:它们都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早些知道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气变化早知道。
二、认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1.师:想一想天气变化早知道,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吗?生:下雨了:提前带好雨具下雪了:提前出门,穿好防滑鞋刮大风:提前关好窗户天热了:适当的减少衣服天冷了:适当多穿衣服2.师: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帮助呀!那各行各业的人们提前知道天气预报后,对他们有什么帮助呢?(出示图片)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吗?3.师:提前了解天气后,不仅可以更好的安排生活,而且可以预防身体受到伤害和财产受到损失,有哪些天气会伤害身体、损失财产呢?(展示台风的视频)师:看完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2024年二年级品生下册《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1冀教版
![2024年二年级品生下册《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1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0c2a7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3.png)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和认识,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晴、雨、风、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
-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实际影响
-天气变化的重要性总结
4.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图表、图片等视觉元素,增加板书的吸引力
-利用颜色、字体等设计元素,提高板书的视觉冲击力
-加入一些有趣的天气变化现象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天气变化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天气变化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天气变化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天气变化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天气变化案例进行分析。
2024年二年级品生下册《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1冀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冀教版二年级品生下册的《天气变化早知道》。本章节内容主要围绕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以及如何观察和预测天气变化等方面展开。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气象知识,如云、雨、风等,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其次,学生在生活中对天气变化有了一定的感知和经验,能够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的现象。最后,学生已经学习了观察和描述事物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观察和预测天气变化。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03063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8.png)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天气变化规律,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本节课将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关注天气、关爱生活的意识。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学会观察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天气变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关爱生活的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章:天气变化的基本知识2.1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解释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让学生理解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层的变化,而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某个地区的天气状况。
2.2 天气变化的要素介绍气温、降水、风力等天气变化要素,让学生了解这些要素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3 天气变化的规律讲解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如季节变化、日较差等,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天气变化。
第三章:观察天气现象3.1 观察方法教授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方法,如观察天空颜色、云状、风力等。
3.2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天气现象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3 观察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第四章:天气变化与生活4.1 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讲解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如穿着、出行、农业等。
4.2 生活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典型天气变化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应对不同天气变化。
4.3 关爱生活,关注天气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生活质量,关爱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天气变化的基本知识和观察方法。
5.2 拓展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不同地区的天气变化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3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六章:天气预报的解读6.1 天气预报的类型介绍天气预报的不同类型,如短期、中期、长期预报,让学生了解各种预报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天气变化我知道中班科学教案(一)
![天气变化我知道中班科学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3424a09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3.png)
天气变化我知道中班科学教案(一)教案:天气变化我知道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特征;2.掌握天气变化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影响;3.了解人类应对不同天气变化的方法。
教学内容1.什么是天气变化;2.天气变化的原因和特征;3.天气变化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影响;4.应对不同天气变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1.观察课室窗外的天气;2.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晴天、雨天、多云、刮风等。
新授1.什么是天气变化:–天气指某一时刻某一地区的气象现象,如温度、湿度、风力、降水等;–天气变化是指某一地区一段时间内,气象现象的变化。
2.天气变化的原因和特征:–季节变化、大气运动、地形环境等;–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天气变化的表现不同。
3.天气变化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影响:–食物、水源等生活资源的供应;–健康、安全等生存条件的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稳定。
4.应对不同天气变化的方法:–围衣、棉衣、雨具等;–做好防晒、防冻等保健工作;–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等。
操练1.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季节、不同地域气象现象的不同表现;2.观察并讨论天气变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总结1.天气变化是什么?有哪些原因和特征?2.天气变化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有哪些影响?3.应对不同天气变化的方法有哪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其对天气变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评定小组合作的成果。
教学反思1.在讲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特征时,可以通过PPT等形象化工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2.组织小组合作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并理解其他小组的观点。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观察天气,记录当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气象现象,并制作相应的气象日记;2.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了解气象员等相关职业的工作内容和作用;3.通过学习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气候变化应对意识。
教学资源1.天气变化相关的绘本故事、图书和PPT等多媒体资料;2.模拟天气变化的实验器材、工具和材料。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0b299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6.png)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引入天气变化的概念。
讨论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好奇心。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天气变化的影响。
1.4 教学活动:提问:“你们曾经遇到过哪些天气变化?这些变化对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分享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天气观察与记录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
培养学生记录天气变化的习惯。
2.2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
讲解如何记录天气变化。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法,引导学生了解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2.4 教学活动:讲解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如观察云彩、风力等。
讲解如何记录天气变化,如温度、降雨量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第三章:天气预报的学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
培养学生学习天气预报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如电视、网络等。
讲解如何学习天气预报。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法,引导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和学习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天气预报的心得。
3.4 教学活动:讲解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如电视、网络等。
讲解如何学习天气预报,如关注天气符号、了解天气变化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天气预报的心得。
第四章:应对天气变化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预防工作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讲解应对天气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预防工作。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法,引导学生了解应对天气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应对天气变化的实例。
4.4 教学活动:讲解应对天气变化的方法和技巧,如防雨、防晒等。
大班科学教案天气早知道
![大班科学教案天气早知道](https://img.taocdn.com/s3/m/6f3bef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a.png)
大班科学教案天气早知道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出门旅行还是日常出行,了解天气情况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对于大班科学教案来说,教授天气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教授天气早知道的知识,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预测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天气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为大班科学教案设计一节“天气早知道”的课程内容。
一、导入环节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可以先设计一些有趣的导入活动。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视频,并请学生通过观察视频中的天气符号和解说词,猜测接下来的天气情况是晴天、阴天还是雨天等。
让孩子们感受到天气预报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天气符号的认识天气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图形符号。
通过教授天气符号,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预测天气情况。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等教具,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的天气符号,并解释每个符号代表的天气含义。
比如,太阳代表晴天,云朵代表阴天,雨滴代表雨天等。
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进行天气符号的分类和归纳,让他们通过观察天气符号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三、气象仪器的介绍气象仪器是用来观测天气情况和气象要素的工具。
通过教授气象仪器,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气象观测的方法和原理。
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常见的气象仪器,如温度计、气压计、风向标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气象观测实验,如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变化、使用风向标判断风的方向等,让他们亲自动手感受气象观测的乐趣。
四、天气预测的方法天气预测是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来推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一些简单的天气预测方法,如观察云朵的形状和颜色来预测天气、通过气温的变化来判断天气的变化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一些天气预测实验,如观察水珠在玻璃上生成的形状来预测天气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学会根据现象来推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14598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3.png)
小学品德与生活《天气变化早知道》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和兴趣。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
难点: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1.3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天气变化的图片和视频。
准备天气预报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等。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天气变化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天气变化的特点。
1.4.2 讲解介绍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解释天气变化的原因,如大气压力、温度差异等。
1.4.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天气变化的现象。
学生使用天气预报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等,进行实际测量和记录。
教师强调天气变化的重要性和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天气预报的解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解读天气预报。
培养学生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和理解。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解读天气预报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理解和应用天气预报中的专业术语。
2.3 教学准备准备天气预报样本。
准备相关天气预报的专业术语卡片。
2.4 教学过程2.4.1 导入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实际的天气预报。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和解读天气预报。
2.4.2 讲解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解释天气预报中的专业术语,如晴天、多云、降雨概率等。
2.4.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解读不同的天气预报。
学生使用专业术语卡片,进行天气预报的模拟发布。
教师强调天气预报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第三章: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具体影响。
难点:学生能够根据天气变化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3.3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天气变化对生活影响的案例。
3.4 教学过程3.4.1 导入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实际的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案例。
1.3《天气早知道》教案
![1.3《天气早知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1ebd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c.png)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和体验不同天气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天气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即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本和相关学习资料。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气现象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实验器材:如果本节课涉及实验操作,要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准备观察天气现象所需的道具、工具等,并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宽敞、明亮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天气现象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天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天气变化我知道中班科学教案
![天气变化我知道中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119e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5.png)
天气变化我知道中班科学教案
教案名称:天气变化
教案类型:中班科学
教案时长:30分钟
教案目标:让幼儿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天气变化对我们的影响。
教学内容:天气变化
教学步骤:
1.引入
老师问幼儿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为什么有时候会下雨?”让幼儿们思考一下。
2.探究
a.让幼儿们通过观察天气变化图,感受不同天气的图片,了解不同天气的特点。
b.让幼儿们模拟不同的天气状况,譬如做出下雨的声音或者上演刮风的场景。
c.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们初步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并学习相应的词汇。
3.巩固
a.让幼儿们通过图片或者实物认识不同的天气工具,例如温度计、风力计、雨量计等等。
b.让幼儿们亲自试用不同的天气工具,让他们学习操作方式,了解其作用。
c.让幼儿们通过绘画、贴纸等不同的方式,创造自己心目中的不同天气环境,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拓展
a.老师提问,不同天气的特点和影响,让幼儿们进行简单分析。
b.老师规划一次户外观察天气的活动,让幼儿们在活动中深度体验不同天气环境,提升识别天气变化的能力。
评估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随时观察,以及后期绘画、活动等不同方式进行评估。
课后反思:记得及时收集幼儿们的问答记录,以及绘画等作品。
合理规划户外活动时间,并及时反馈本次活动情况,根据幼儿们的反馈不断完善和改进下一次教学计划。
小班科学教案:天气变化(2篇)
![小班科学教案:天气变化(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3602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1.png)
小班科学教案:天气变化【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天气的变化,对每天的天气感兴趣。
2、知道晴天、雨天、阴天等天气,学习使用相应的图像来表示。
3、初步了解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尝试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天气状况。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晴天、雨天、阴天等天气,学习使用相应的图像来表示。
【活动难点】让幼儿学习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天气状况。
【活动准备】电视机、天气图像标志(阴、晴、雨),一张阴天的图片、油画棒、作画纸【活动过程】一、了解天气的变化,知道晴天,雨天,阴天,并会选用合适的图像表示。
1、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有太阳的是什么天气?”“老师这里有四个表示天气的标志,你觉得用哪个表示晴天比较合适?请你来帮我找一找晴天的标志。
“噢,原来晴天可以用太阳来表示。
”“那你还知道有什么天气?”(雨天,下雨。
)那(雨天。
)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来帮我找一找表示雨天的标志。
“噢,原来雨天可以用雨点来表示。
”(出示阴天的图片),小朋友们看,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天气既没有太阳,又没有下雨,天气阴阴的,那你觉得这样的天气是什么天气?“噢,原来阴天可以用乌云来表示。
”教师小结:原来,当我们看到太阳就知道是××,看到雨点就知道是××,看到乌云就知道是××。
(教师手拿标志,进行小结)2、游戏:学说“今天的天气是×天。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老师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图像标志都藏起来了,当我拿出一个天气的图像标志时,请你们用一句好听的话“今天的天气是×天”来表示”。
教师先后出示天气图像标志,先请个别幼儿回答,然后再集体回答。
当孩子没有说完整时,教师进行补充,要求孩子说完整。
二、当小小气象预报员,制作天气图像标志。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天气变化,有晴天,雨天,阴天,还有刮风、下雪等等,那你们是通过什么来了解每天的天气变化的?”“对了,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上网等很多方法来知道每天的天气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们欢迎它们吗?它们是谁?
师:它们都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早些知道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气变化早知道。
二、认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1.师:想一想天气变化早知道,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吗?
二、关注孩子的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问孩子“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对各行各业的人们有什么好处?”密切联系孩子们的生活,使他们认识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就会适应变化,及时调节自己的生活,从而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健康的生活。பைடு நூலகம்
三、不足之处
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还缺少智慧,应该找到一个巧妙的方法呈现教材中的事例。
生:下雨了:提前带好雨具下雪了:提前出门,穿好防滑鞋
刮大风:提前关好窗户天热了:适当的减少衣服
天冷了:适当多穿衣服
2.师: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帮助呀!那各行各业的人们提前知道天气预报后,对他们有什么帮助呢?
(出示图片)
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吗?
3.师:提前了解天气后,不仅可以更好的安排生活,而且可以预防身体受到伤害和财产受到损失,有哪些天气会伤害身体、损失财产呢?
教学反思:
参加本次品生学科的评优课使自己收获颇多,课虽然已经上完了,但是真正的思考才刚刚开始。回想这节课的过程,得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标准,先得教材,给教学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品德与生活》变成了平等的师生参与性交往。教师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这一点变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始终作为一名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活动,用活泼生动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整堂课的气氛热烈融洽,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通过风声、雨声为学生创设天气变化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谈天气变化早知道的好处,然后进而延伸到各行各业的人提前了解天气变化后对他们的帮助,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恶劣天气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并且知道预防的方法。
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孩子们会使用常见的天气符号,更主要的是根据天气的变化合理的安排生活,并为人们的出行提出合理的建议。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生活经验还略显不足,平时对天气情况也不是很关注,通过本课的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使学生懂得人们只有适应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才能免遭恶劣天气的伤害。
教学重难点
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适应天气变化,并根据天气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学生活动。
全班交流。
3.出示更多的天气符号。
五、课外延伸
师:我们生活在城市,可以通过上网、看电视等了解天气变化情况。那么,过去的人们没有这些条件,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来提早知道天气的变化呢?那就是通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出许多有关预报天气的谚语,如“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这样的谚语,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
过程与方法: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学会适应天气的变化,并根据天气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题。
1、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风、雨、雷的声音)
课题内容
天气变化早知道
参赛单位及教师
石家庄市回民小学
钟艾
教材版本
冀人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事先知道天气的变化,就会适应变化,及时调节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从而健康的生活。通过本课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知道如何适应天气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所以在本节课的最后安排了孩子们播报天气预报的实践活动,一是通过活动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更重要的是要还自己们根据天气情况提出合适的建议,使他们真正能够根据天气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展示台风的视频)
师:看完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师:这么厉害的天气,怎么预防?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预防台风的视频)
师:看了这个短片,你学到了什么?
师:像台风、冰雹、沙尘暴这样恶劣的天气不利于我们出行,我们就应该尽量避免选择这样的天气外出。天气虽然在不断变化,但只要我们提前知道它的变化,就会变不利为有利,甚至可以利用天气变化,让天气为人类服务。
三、多渠道了解天气
师: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呢?
(学生畅所欲言)广播、电视、上网、121天气声讯台、短信等。
四、小组交流,综合应用
1.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师:看来大家都很关注天气,今天老师就请大家做一次天气预报员,在此之前,我们先一起来认识天气符号。
(多媒体出示)
2.小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将合适的符号画在对应的天气中,在小组中试着播报一下,并根据天气情况提出合适的建议。
(二)围绕课程内容,知道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本节课,安排孩子们观看台风以及预防台风的短片,使孩子们直观、充分的感受到恶劣天气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有时候甚至是灾难,从而知道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开天气不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