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训诂学考点(浙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

自考复习资料

目录

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 (1)

第二章训诂学的内容 (1)

第三章训诂学的作用 (2)

第四章训诂的条例、方式和术语 (3)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 (5)

第六章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掌握的基本观点 (6)

第七章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7)

第八章训诂中常见的几种弊病 (8)

第九章训诂学的新领域 (8)

第十章训诂源流述略 (11)

般的哲学著作,它是通过训诂的形式,来达到表述其哲学思想的目的。从形式上

看,这似乎是一部训诂书,但就其内容而言,它又是一部哲学专著。

最常考死

背辨析古书异例★★★★辨析古书异例。(简答题)

古书异例是指古书中一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及古人行文中一些特殊的习惯,

这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是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

习惯来约束的。

(一)倒文

1.句中倒字:

2.倒字叶韵:

3.倒句:

4.倒序:

(二)省文

1.蒙上省:

2.因下省:

3.语急省:

4.以疏略而省:

5.二人之辞而省曰字:

(三)复文

1.同义字复用

2.复句:

3.两字义类相同牵连用之而

4.语词叠用:

5.一人之辞加曰字:

(四)变文

1.用字错综

2.连类并称

3.变文叶韵

4.上下文变换虚字

5.句中或人名中用助字

(二)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裁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

(三)在遇到课本或选本中当注而未注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独立的研究,从而求得正确的答案,以弥补课本或选本在注释方面的不足

(四)课本或选本如有误注之处,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五)训诂学能够使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最常考死

背指导辞书编纂

★★★

简述训诂学与辞书编撰的关系。(简答题)

训诂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古代文献中的字和词,而辞书编纂工作,也就是解释词义,不言而喻,训诂学与辞书编纂的关系是至为密切的,辞书编纂要以训诂学为

指导,而训诂学则应该在辞书编纂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很常考必

背抉发词的意义

结构间的内部

联系

★★

简述抉发词的意义结构间的内部联系。(简答题)

所谓抉发词的意义结构间的内部联系,用中国传统训诂学的一句老话来说,就叫做“观其会通”。什麽是“会通”呢?“会通”基本上就是一种综合,即综合语词

和语词、字和字之间内容和形式上的本质特点。

就内容来说,是词义和一定语言环境中的表达功能;就形式来说,主要是作为语词的物质外壳的语音。从语词中抽出这两方面的相同或相牵连的质素来加以综

合,就可以看到语义的内部联。

而一旦掌握了这种内部联系,就能把错综杂的一词多义的现象理出头绪,并贯串起来,从而更好地掌握一个词的全部意义。这对於辞书编纂来说,无疑是极其

重要的。

释,对於人们了解这些词的含义是大有帮助的。

最常考死

形训

★★★

试简述形训。(简答题)

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谓之形训。先秦典籍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五年》“反正为乏”,《左传·昭公元年》“皿虫为

蛊”,《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ム,背ム谓之公”等等,都是形训。

许慎的《说文解字》,凭借字形的构造说解字的意义,也是形训。古人将汉字字形的构造归纳为六种,即所谓“六书”,一曰象形,二曰指事,三曰会意,四曰

形声,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其中前四种,从训诂学和词汇学的角度讲,都是形训。

最常考死

声训

★★★

试简述声训。(简答题)

亦称音训,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有同音的,如《说文》:“衣,依也。”有双声的,如《说文》岂部:“恺,康也。”有叠韵的,如《说文》人部:

“侨,高也。”关於声训,《白虎通》、《释名》两书中材料最多,郑玄所注群经中也

有不少散在的资料,今人张舜徽先生为之裒集发挥,撰为《演释名》一文,收入《郑

学丛著》一书中。又清人张金吾《广释名》一书,搜罗经子注文中的声训材料甚富,

至於前贤和时人讨论声训问题的理论性文章,更是汗牛充栋,读者自可参看。

最常考死

义训

★★★

试简述义训。(简答题)

以通行词训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谓之义训。如《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始是通行词,前面被解释

的十一个词,或为古语词,或为方言词。《说文》及古传注多採用以通行词解释古

语词的办法,杨雄《方言》一类的书则是以通行词解释方言词。

最常考死

互训

★★★

试简述互训。(简答题)

互训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式。细分之又可区别为三种:

1.《说文》同一部首中的互训。

2.《说文》不同部首中的互训。

3.集合同义字以类为训。

最常考死

背互文见义

★★★

互文见义是什么?(简答题)

谓上下两句或同一句子的上下两部分参互见义,互相补充。如:

《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明·汪瑗《楚辞集解》曰:“二句参错,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兰芷、荃蕙变化而为茅草,失去了芬芳。

《诗·大序》:“动天地,感鬼神。”《正义》云:“天地云动,鬼神云感,互言耳。”意思是说,感动了天地和鬼神。

以上为上下两句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此谓主、客同时下马,又同时上船。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此谓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以上是同一句的上下两部分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最常考死

背析言、浑言

★★★

试论述析言、浑言。(论述题)

析言又称对文、对言,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