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考试重点全图文稿

合集下载

司法考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考点

司法考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考点

司法考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考点(加粗、下划线的为重点)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主体a、合法行政原则包括法律保留(只能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进行)与法律优先(制定的任何文件不违法、不越权,积极履行)b、合理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公平公正对待、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符合比例原则(行政机关在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应当在一定限度以内,选择对当事人权利影响最小的手段)c、程序正当原则程序正当:要求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听取公众意见)、公务回避d、高效便民原则高效便民:行政效率、便利当事人e、诚实守信原则诚实守信:提供的信息真实可信、信赖保护原则(行政机关的规定一经作出不能轻易的变更,如果确实因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必须改变的,除了必须有相应的法定程序以外,还必须给予一定的补偿。

f、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立、增加、减少、合并,由本级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编制管理机构审核后,报上一级政府批准。

县级以上政府还要报本级人大备案g、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授权是授权本无权的组织或机构。

委托除了机构或组织,还可以是个人;授权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上的依据,委托只要求不违法即可;授权的后果归属于被授权的组织,委托的后果归属于委托者。

2、公务员a、公务员的处分:警告(6月)、记过(12月)、记大过(18月)降级(24月)、撤职(24月,并且降级)、开除。

注意:1、处分的适用:多个处分的合并类似有期徒刑的合并,但是最长不超过48个月。

从重处分:主犯、毁灭证据、妨害他人作证的、包庇从轻处罚:主动交代、避免损失、检举揭发减轻处罚:主动交代并且避免损失的免予处分:情节轻微,且批评后改正的。

2、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记过、记大过、降级和撤职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失为恢复原级别、职务。

b、任职回避:近亲回避:夫妻关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不得担任隶属于同一领导职务、或者直接上下级关系、或者在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中从事组织纪检检查审计财务职务。

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doc

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doc

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 )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⑦法律优先⑧法制统一.A.①③④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⑧ C.①②③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 )出发点和落脚点。

A.为人民服务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D.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本题答案: 3、名词解释 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本题答案: 4、名词解释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行政合同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2004年8月21日,刘某向乡政府提出建房申请,同年8月27日,乡政府通知刘某因为申请材料不全,告知不予受理。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刘某的申请材料不全的,乡政府应当当场告知刘某补正B.乡政府告知刘某补正的,可以分几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C.乡政府决定不予受理是错误的D.刘某的申请材料不全的,如果不能当场作出的,乡政府可以在五日内告知刘某补正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行政执法机关行使。

行政诉讼法考试重点全

行政诉讼法考试重点全

名词解释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地域管辖又称土地管辖或区域管辖;它是指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横向划分其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行政诉讼法第17条的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管辖权的转移:是指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把案件的管辖权由上级人民法院移交经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人民法院移交给上级人民法院..一由下向上转移;二由上向下转移..移送管辖是没有管辖权的法院送给有权管辖的法院移送管辖一般是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进行的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冲突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对同一法律事实或关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规范作出了不相同的规定;法院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就会产生不同的裁判结果..必要共同诉讼是当事人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不可分离;因而必须实行诉讼主体的合并..①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被处罚的人..②侵权案件中的致害人和受害人均对给予致害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诉讼..③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受害人;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共同受害人为共同原告..④被指控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由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参与作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诉讼的个人或组织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是指由法律预先规定;在行政案件的真实情况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如果其提供不出证明相应事实情况的证据;则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后果的制度..1.举证责任是一种风险;即一种不利后果出现的可能性2.出现败诉后果的条件是承担该风险的当事人不能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3.举证责任这种不利的风险是由法律规定在当事人身上;不是当事人选择的结果诉的分离对原告提出的几个诉单独审理;或法院将一个行政案件中已经合并受理的几个诉分开单独审理..进行诉的分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法院已经将几个诉合并受理;②对已经合并受理的几个诉不能或者不宜合并审理撤诉是原告表示或依其行为推定其将已经成立的起诉行为撤销;法院审查后予以同意的诉讼行为..撤诉的条件:时间上:受理后;宣判前..经法院审查;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缺席判决是在法院开庭审理时;当事人一方经法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继续审理并经合议庭合议后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1被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到庭后未经法庭准许中途退庭的2原告虽申请撤诉但法院不准许;其拒不到庭;若原告未申请撤诉;但经法院两次合法传唤;仍拒不到庭的简述题库正面行政诉讼法第11条:一对行政机关行政处罚不服的案件二对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案件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案件四认为行政机关对要求颁发许可证和执照的申请予以拒绝或者不予答复的案件五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法定职责的案件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案件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九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起诉的其他行政案件反面行政诉讼法第12条: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抽象行政行为三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的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司法解释第1条第2款:五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六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七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八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九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力、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诉的构成要素就是构成一个诉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它是使诉特定化的根据和区别各个不同诉的标志..诉的构成要素包括:1.诉讼当事人—当事人地位不可转换;不可反诉2.诉讼标的..所谓诉讼标的;就是当事人双方发生争议;并请求法院审理和解决的具体行政行为..3.诉讼请求..4.诉讼理由..国家行为不受诉1.这种行为有其特殊性;涉及整体利益和集体利益2.这种行为通常以国家的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为依据以国际政治斗争的形势为转移;法院很难作出判断3.国家行为的失误通常只由有关领导人承担政治责任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复杂案件界定1.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3.涉外或涉港、澳、台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行政案件4.被告为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案件;基层法院不适审理5.其他重大、复杂的案件参照规章规则一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参照规章”的具体动作规则1.实际上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对规章的选择适用权2.前提是审查规章;通过审查确定规章的合法性;从而决定参照与否和是否适用3.经审查;认定相应规章合法;该规章即与法律、法规一样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应该适用;只不过适用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别二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中;对行政机关依据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规则人民法院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对规章以下行政规范必文件亦要予以参照或参考;只要其不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就应认定其合法性①一般规范性文件可以用来判断被告是否滥用职权..②可以作为行政处罚行为是否显失公正的判断标准..1.依据:法律、法规2.参照:规章..3.援引:司法解释..4.引用:其他规范性文件..原告资格转移行政诉讼法第24条和相应司法解释1.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按法定程序宣告死亡..近亲属的范围;按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的规定;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2.有权可以提起诉讼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可以提起诉讼..未成年人的原告资格问题被告资格转移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被告..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诉讼参加人的请求或依职权采取措施加以确定和保护的一项诉讼制度..证据保全条件1.必须存在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证据的情况2.采取保全措施的证据必须是与案件有一定的关联性3.提请证据保全的时间一般应当是在诉讼开始之后法院调查程序开始之前诉的构成要素诉的构成要素就是构成一个诉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它是使诉特定化的根据和区别各个不同诉的标志..诉的构成要素包括:1.诉讼当事人—当事人地位不可转换;不可反诉2.诉讼标的..所谓诉讼标的;就是当事人双方发生争议;并请求法院审理和解决的具体行政行为..3.诉讼请求..4.诉讼理由..法院对起诉的审查1.相应案件是否属于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2.是否遵循了法律关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的规定3.是否符合法律对起诉期限的规定4.是否是重复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1.原审人民法院或其上级人民法院发现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可以提起再审;进入审判监督程序2.人民检察院认为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向人民法院抗诉;从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3.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调解书认为确有错误的;可在裁判、调解书生效两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再审程序(一)裁定中止原裁判的执行二分别适用一审、二审程序发回原审法院重审的情形:1.应回避而未回避;2.应开庭而未开庭即作出判决;3.当事人未经合法传唤即作缺席判决;4.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5.对当事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未予裁判;6.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重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重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重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行政法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规范行政组织及其职权、行政行为的条件与程序,以及对行政活动予以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主要特征:(1)行政法涉及的内容广泛;(2)行政法规范具有易变性;(3)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没有截然分开。

2、行政法的渊源及其制定主体:(1)宪法;(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3)行政法规: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6)行政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地方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7)国际条约与协定;(8)法律解释;3、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对由行政活动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行政主体相互之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主要特征:(1)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行政主体一方是恒定的;(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和不对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4)行政法律关系的设定具有灵活性与及时性;构成要素:(1)主体,行政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2)内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3)客体,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或标的。

4、依法行政原则:(1)合法行政,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行政诉讼法考试重点

行政诉讼法考试重点

行政诉讼法考试重点一、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依法受理、依法应诉原则2.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4.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5.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6.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原则7.当事人有权辩论原则8.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二、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一)合议制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二)回避制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三)公开审判原则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四)两审终审行政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即告终结。

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下列情况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6)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9)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四、行政诉讼的管辖一、级别管辖(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2)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1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4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重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重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重点1.?? 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3.?? 行政主体是依法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4.?? 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5.??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6.?? 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7.?? 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分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8.?? 行政组织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行政机关的设置、编制、职权、职责、活动程序和方法的规范。

其中职权、职责规范是行政组织规范的核心。

另一类是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双方在录用、培训、考核、奖惩、晋升、调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以及在职务上的权利义务的规范;行政行为法,主要是行政机关与个人、组织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行政监督法是对行政进行监督的规范,也就是监督主体对行政进行监督的规范。

9.??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

是接线员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规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

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⑴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

⑵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

⑶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行政合法性原则通常要求行政权依法律的规定存在,行政机关依法设立并应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行政诉讼法》课件

《行政诉讼法》课件

共同诉讼人是指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 作为共同原告或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被告
被告是指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由其作出 或者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 关。
行政诉讼的管辖
01
02
03
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法院的 级别划分受理第一审行政 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指按照地域范 围划分受理第一审行政案 件的分工和权限。
行政诉讼的审理与裁判
审理方式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 准绳,遵循合法、公正、 公开、及时的原则。
证据规则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 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 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 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裁判种类
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判决撤销或者变更具体 行政行为、判决被告履行 法定职责等。
受案范围的具体规定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具体规定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 政征收等行政行为引起的诉讼。
03
不受案范围
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情形包括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内部人
事管理行为等。
行政诉讼的当事人
原告
共同诉讼人
原告是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 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案例三:行政强制案件
总结词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法律、法规所确定的管理目标,而依法直接采取的强制手 段。
详细描述
某市城管局因某商家占道经营,对其采取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物的行政强制措施。商家不 服,认为城管局的强制拆除行为违法,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城管局的强制 拆除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因此判决撤销该行为,并责令城管局重新作出行政强制决定。

行政诉讼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行政诉讼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行政诉讼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诉讼法》规定,被提起行政诉讼的主体是()。

A. 行政机关B.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 受委托的机构D. 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答案:E(知识点:行政诉讼法第二条)2.《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

A. 对等B. 平等C. 不平等D. 基本平等答案:B(知识点:行政诉讼法第七条)3.《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是()。

A. 上一级法院B. 同级人民政府C. 同级党委D. 检察院答案:D(知识点:行政诉讼法第十条)4.A市B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对赵某私自从外省购进、染有口蹄疫奶牛30头一案进行行政处罚时,赵某不服并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于案情较为重大,他应当直接向()提起诉讼。

A. B县法院B. B县公安部门C. 省级高级法院D. A市中级法院答案:D(知识点:行政诉讼法第十三、十四、十五条)5.《行政诉讼法》规定,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 )可以提起诉讼。

A. 其近亲属B. 其所在单位推荐的人C. 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D. 经人民法院指定的人答案:A(知识点: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6.A养殖场因不服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所处罚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诉讼期间因A养殖场经营不善被B养殖场收购,那么行政诉讼的原告是()。

A. A养殖场原法人B. B养殖场法人C. A养殖场所在地政府组织D. 由人民法院指定答案:B(知识点: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7.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以()为行政诉讼被告。

A. 该派出机构B. 该行政机关C. 该行政机关的上级主管机关D. 该派出机构和该行政机关答案:B(知识点: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8.郭某对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行政处罚不服,提出行政复议。

复议机关经审理,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处罚偏重,改变了原处罚数额。

但郭某仍不服,欲将()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_1.doc

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_1.doc

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18届4中全会指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 )。

A.公平正义 B.自由平等 C.公正法治 D.诚信友爱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的划分依据的标准是( )。

A .行为适用和效力作用的对象的范围 B .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序 C .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律形式 D .以行政行为是否以作为方式来表现 本题答案: 3、判断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五人以上的单数。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中国共产党18届4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

A.教育和预测作用B.引领和规范作用C.指引和教育作用D.引领和强制作用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将行政复议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目标责任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重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重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重点3.前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后者自治区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治州和自治县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六、行政规章1.中央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2.中央部门规章——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3.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七、国际条约与协定——我国参加的八、法律解释——有权国家机关1.立法解释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司法解释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3.行政解释权——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4.地方解释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第二章行政法律关系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对由行政活动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行政主体相互之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行政主体一方是恒定的。

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和不对等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

4.行政法律关系的设定具有灵活性与及时性5.权利义务的法定性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1.调整的对象(1)行政活动过程中的法律关系行政主体相互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在行政活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2)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各种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在对行政主体事实监督活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属性(1)实体法律关系:决定人们之间具有本质属性的事实、状态和结果的权利义务关系(2)程序法律关系:保障实体性权利义务关系得以形成和正常运行的权利义务关系3.行政主体的隶属关系(1)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所属公务员(2)外部行政法律关系: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4.主体的类型第二节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行政主体、行政公务人员、行政相对人以及监督行政主体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1.行政主体相互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公务人员之间的权利义务(1)行政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2)行政主体与公务人员之间的权利义务2.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利义务3.监督主体与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监督主体: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依法对行政主体享有国家监督权力或其他监督权利的各种主体。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参考重点资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参考重点资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参考重点(一)1.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地域)管辖。

2. 下列行政处罚种类中,属于人身自由罚的是(行政拘留)。

3. 公务员一经任用,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这属于公务员的(身份保障权)。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取得行政主体资格的方式的是(行政机关委托某特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能)。

5. 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负责制)。

6. 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

7. 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8. 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关或组织,被称为(行政主体)。

9. 公务员执行公务,有法律规定情形时应当回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任务艰巨预感到难以完成的应当回避)10. 我国《行政强制法》规定,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11. 行政程序法上设立的下列制度,哪一项主要不是为了体现行政效率原则的?(回避制度)12. 关于行政复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13.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这体现了(信赖保护原则)。

14. 行政行为成立后即对有关的组织或个人产生法律上的约束效力,不能再作出与该行为相抵触或违反该行为的相关要求的行为。

这是行政行为法律效力中的(拘束力)。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可以录用为公务员)。

行政诉讼法(PPT 129页)

行政诉讼法(PPT 129页)

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解释》第10条 第二款规定了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处理: 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人民法院 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 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 立的,裁定驳回。
第四讲 行政诉讼当事人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原告
一、概念 指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
犯其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引起行政诉 讼程序发生的自然人或组织。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 院(11999955年)粤深高圳法市行 初字第l号
是关键!
除中级、高级、最高以 外,均由基层管辖
法院级别
管辖案件
基层人民法院 除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以外的其他 行政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 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和海关处理的案件;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二、地域管辖
(一)一般地域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
没有经过复议或复议 没有改变行政决定
最初作出行政决 定的行政机关所 在地的法院管辖
复议机关改 变行政决定
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 或最初作出行政决定的 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法院 管辖
(二)特殊地域管辖
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诉讼法》第18条规定:“对限制人身 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 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指定管辖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 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 指定管辖。
三、管辖权的转移
指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把 有管辖权的案件,由下级人民法院移 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或者由上级人 民法院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四、管辖权异议
指在人民法院受理了行政案件之后, 案件的当事人由于认为该法院对案件 没有管辖权而提出的异议,表示不服 该法院的管辖行为,并主张变更管辖 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诉讼法考试重点全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名词解释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地域管辖又称土地管辖或区域管辖,它是指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横向划分其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
《行政诉讼法》第17条的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管辖权的转移:是指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把案件的管辖权由上级人民法院移交经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人民法院移交给上级人民法院。

(一)由下向上转移;
(二)由上向下转移。

移送管辖是没有管辖权的法院送给有权管辖的法院移送管辖一般是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进行的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冲突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对同一法律事实或关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规范作出了不相同的规定,法院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就会产生不同的裁判结果。

必要共同诉讼是当事人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不可分离,因而必须实行诉讼主体的合并。

①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被处罚的人。

②侵权案件中的致害人和受害人均对给予致害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诉讼。

③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受害人,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

共同受害人为共同原告。

④被指控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由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参与作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诉讼的个人或组织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是指由法律预先规定,在行政案件的真实情况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如果其提供不出证明相应事实情况的证据,则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后果的制度。

1.举证责任是一种风险,即一种不利后果出现的可能性
2.出现败诉后果的条件是承担该风险的当事人不能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
3.举证责任这种不利的风险是由法律规定在当事人身上,不是当事人选择的结果诉的分离对原告提出的几个诉单独审理,或法院将一个行政案件中已经合并受理的几个诉分开单独审理。

进行诉的分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法院已经将几个诉合并受理;
②对已经合并受理的几个诉不能或者不宜合并审理
撤诉是原告表示或依其行为推定其将已经成立的起诉行为撤销,法院审查后予以同意的诉讼行为。

撤诉的条件:时间上:受理后,宣判前。

经法院审查,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

缺席判决是在法院开庭审理时,当事人一方经法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继续审理并经合议庭合议后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
(1)被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到庭后未经法庭准许中途退庭的
(2)原告虽申请撤诉但法院不准许,其拒不到庭,若原告未申请撤诉,但经法院两次合法传唤,仍拒不到庭的
简述题库
正面
《行政诉讼法》第11条:
(一)对行政机关行政处罚不服的案件
(二)对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案件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案件
(四)认为行政机关对要求颁发许可证和执照的申请予以拒绝或者不予答复的案件
(五)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法定职责的案件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案件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起诉的其他行政案件
反面
行政诉讼法》第12条: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抽象行政行为
(三)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的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司法解释》第1条第2款:
(五)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六)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七)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八)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九)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力、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诉的构成要素就是构成一个诉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它是使诉特定化的根据和区别各个不同诉的标志。

诉的构成要素包括:
1.诉讼当事人—当事人地位不可转换,不可反诉
2.诉讼标的。

所谓诉讼标的,就是当事人双方发生争议,并请求法院审理和解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3.诉讼请求。

4.诉讼理由。

国家行为不受诉
1.这种行为有其特殊性,涉及整体利益和集体利益
2.这种行为通常以国家的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为依据以国际政治斗争的形势为转移,法院很难作出判断
3.国家行为的失误通常只由有关领导人承担政治责任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诉讼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复杂案件界定
1.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
3.涉外或涉港、澳、台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行政案件
4.被告为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案件,基层法院不适审理
5.其他重大、复杂的案件
参照规章规则
(一)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参照规章”的具体动作规则
1.实际上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对规章的选择适用权
2.前提是审查规章,通过审查确定规章的合法性,从而决定参照与否和是否适用
3.经审查,认定相应规章合法,该规章即与法律、法规一样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应该适用,只不过适用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中,对行政机关依据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规则
人民法院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对规章以下行政规范必文件亦要予以参照或参考,只要其不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就应认定其合法性
①一般规范性文件可以用来判断被告是否滥用职权。

②可以作为行政处罚行为是否显失公正的判断标准。

1.依据:法律、法规
2.参照:规章。

3.援引:司法解释。

4.引用:其他规范性文件。

原告资格转移
《行政诉讼法》第24条和相应司法解释
1.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按法定程序宣告死亡。

近亲属的范围,按《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的规定,包括配
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2.有权可以提起诉讼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可以提起诉讼。

未成年人的原告资格问题?
被告资格转移
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诉讼参加人的请求或依职权采取措施加以确定和保护的一项诉讼制度。

证据保全条件
1.必须存在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证据的情况
2.采取保全措施的证据必须是与案件有一定的关联性
3.提请证据保全的时间一般应当是在诉讼开始之后法院调查程序开始之前
诉的构成要素
诉的构成要素就是构成一个诉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它是使诉特定化的根据和区别各个不同诉的标志。

诉的构成要素包括:
1.诉讼当事人—当事人地位不可转换,不可反诉
2.诉讼标的。

所谓诉讼标的,就是当事人双方发生争议,并请求法院审理和解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3.诉讼请求。

4.诉讼理由。

法院对起诉的审查
1.相应案件是否属于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
2.是否遵循了法律关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的规定
3.是否符合法律对起诉期限的规定
4.是否是重复诉讼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1.原审人民法院或其上级人民法院发现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可以提起再审,进入审判监督程序
2.人民检察院认为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向人民法院抗诉,从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3.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调解书认为确有错误的,可在裁判、调解书生效两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再审程序
(一)裁定中止原裁判的执行
(二)分别适用一审、二审程序
发回原审法院重审的情形:
1.应回避而未回避;
2.应开庭而未开庭即作出判决;
3.当事人未经合法传唤即作缺席判决;
4.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
5.对当事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未予裁判;
6.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