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教学生态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生自主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和自主发展的主体。
本文将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种有效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课程,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跨学科的项目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应该被鼓励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此外,学校可以设立学生论坛或学生议会,让学生通过辩论和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沟通能力。
三、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例如,可以设置自主学习中心,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资料和学习任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和俱乐部,提供更多发展的舞台。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倡独立思考和尝试新的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和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创业讲座和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五、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学校应该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学校可以设置学生自理宿舍和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事务。
六、建立良好的学科评价体系学校的学科评价应该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潜力,鼓励学生的探究和创新。
评价方法不应该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应该更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评价、学生项目评价等,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何建构良好教学生态体系
如何建构良好教学生态体系张欣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可归纳出四种教学生态,了解这四种教学生态,对教师如何建构良好教学生态体系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第一种,填养式教学生态。
教师主观地把持着教学,传授知识,满堂灌输,是填养式教学生态的最主要特征。
教师教什么内容,学生学什么内容;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不教了,学生就不学了。
教师处在主宰地位,学生处在被动地位。
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也不能决定学习的进度,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
当下许多中小学就是如此。
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横竖成排,面向讲桌,正襟危坐,小手背在身后,不许随意说话,专心听教师满堂灌输知识。
从小学灌输到初中,从初中灌输到高中,甚至有些大学的有些学科仍然是这样继续灌输着。
这种教学生态环境下的“三维目标”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第二种,牵养式教学生态。
如同牧童牵着牛到草地,把牛拴在固定的桩子上,牛在牵牛绳长度半径内“自由自在”寻觅草料。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比较普遍的就是这种牵养式教学生态,可以称其为“被主动”。
与传统的填养式教学生态相比,首先,要肯定的是学生可以“主动”学习了。
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事实上的肯定和尊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接受方式。
其次,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始终处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教学不但注重知识和技能,还注重过程和方法,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生态环境中的培植。
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可以完整实施。
牵养式教学生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提供互动的、畅所欲言的课程活动平台,鼓励学生行为互动,设计并使用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功能,使教学有效输出环节分布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
可以说,牵养式教学生态对传统的填养式教学生态是一种颠覆式变革。
然而,牵养式教学生态也有不足——教师划定教材重点、难点、知识点范围,定量定性提供所学内容导学案,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围绕导学案教材内容进行学习。
构建生态课堂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016年4月号上构建生态课堂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宿连堂 王汝明生态课堂的主体和主人是学生,对学生的尊重、唤醒、激励是我们生态课堂的核心,有效、高效、参与是我们生态课堂的追求,学生健康发展和幸福成长是生态课堂的目标。
生态课堂是完全以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通过更优化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发展,真正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高度统一的课堂。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是奠定生态课堂的基础所谓生态课程,就是一个学生乐于学习,教师乐于教学的课堂。
是一个学生和老理由可以互动合作,共享成果的课堂。
是充满生活气息,充满生命意义,并且思想和生命共同成长的课堂。
(一)放下教师架子,走到学生中间。
当代教育家李希贵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发展。
如果以牺牲孩子的前程命运作为维护管理权威的代价,这不但背离了管理的初衷,而且这种管理最终必然走向死胡同。
所以在学生面前,我们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走入学生中间,“蹲下身子”和学生交谈。
作为任课教师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千万不要忽略课间十分钟,在这个时间里,我们可以参与孩子的活动,或是指导他们的游戏,或是聆听他们幼稚的谈话,或是和他们进行心灵间的调侃,让他们感受到你在参与他们生命的成长,你很在乎他们。
(二)创造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源泉。
上课时,老师要满面春风,脸上洋溢着肯定的笑容,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的紧张、害怕情绪减少,使他们的思想和思维没有压力,从而产生智慧的火花。
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无拘无束”并不是放任学生,任意妄为。
他们的畅所欲言,是在合理的思维框架下的尽情发挥;大胆展示,是在课堂常规的约束下的个性彰显;互动交流,是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思维碰撞。
二、构建充满生活味的课堂,是打造生态课堂的关键每个学生进入学校时,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而不是一张空白的“白纸” 。
生态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实施与效果
生态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实施与效果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生态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至关重要。
生态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观与行为习惯,从而激发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际行动。
生态教育的实施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行为等。
在中小学阶段,生态教育的形式多样,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和社区参与来实施。
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和实践,从而加深对生态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生态教育通常包含生物、地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
通过这些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例如,在生物课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生长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地理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特征,从而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项目式学习是生态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设置生态主题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与研究,比如生态园的建设、植树活动、垃圾分类活动等。
这种实践性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外活动是生态教育的重要补充。
学校可以组织生态考察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亲身体验自然环境。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近距离观察生态现象,还能够与自然进行互动。
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学生们的生态意识更容易被激发。
家长和社区在生态教育中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家长的生态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应成为生态教育的延伸。
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活动中,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网络。
同时,社区也可以为学校提供资源支持,比如志愿者、专家讲座等,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机制 促进学校教育优质发展
的 目的。但教师 的积极性并非 随之 完善而提高 , 究其 原 因则 是 其 对 人 的 行 为 影 响 是 以 服 从 和 奖 惩 等 为 基
础 。 忽视 了人 的 因 素 , 式 直 接 且 效 果 短 暂 , 乏 灵 而 方 缺
活性和创造精神 。因此 , 在学校的管理实践 中将理 性
作 为 学 校 的 全 部 本 质 属 性 . 难 以 培养 出具 有创 新 精 则 神 和实 践 能 力 的人 才 。 随着 社 会 的发 展 , 教师 、 学生 变 得 越 来越 有 “ 见 ” 主
} 1 . 1
1 。 .
校长 论坛
{ l
} }
l
构 建 和 促 进 学
■广东
育 优 质 发 展
十二 中学 刘 卫川
学 校发 展 的根 本 在 于 师生 自我 意识 的提 升 和 自我
第十二中学工作 指引》 ,强化了关注教师 的自由和情 感、 存在与价值 , 尊重 、 理解 、 沟通 、 信任等人文精神。 通 过建立起学校的非理性管理文化 , 培植共 同的理想信 念、 价值观念 、 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因素 . 建立适应 师 生共 同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 。 实现学校的和
项 课 程 学 习 和 社 会 活 动 等 以 发 展 性 的评 价 予 以呈 现 ,
现 代 社 会 的 发 展 需要 职业 忠诚 。 样 , 校 的 优 质 同 学 发 展 一 样 离 不 开 教 师 的 职业 忠诚 和 荣 誉 感 。 学 校 的 总 体 发 展 战 略 必 须 与 教 师 自我发 展 规 划 相 结 合 .使 教 师 依 据 实 际 情 况 制 定 可 行 的 自我 规 划 ,并 通 过 自我 规 划 实 现 个 人 价 值 , 得 事 业 成 就 感 . 升 职 业 荣 誉 感 和 忠 获 提
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探讨与分析
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探讨与分析一、引言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本文将就如何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参考。
二、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意义语文学科在高中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阶段,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可以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多元维度。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有利学生参与的多种学习环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4.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通过构建生态课堂,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成绩提升,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三、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关键要素要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需要具备以下关键要素:1.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实地考察等,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途径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扩大课堂的教学空间,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 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学科活动、参观、实践活动等,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现代教育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理念。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终身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意义。
首先,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当从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校应当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学校可以建立自习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
此外,学校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如开设丰富多样、与学生兴趣相关的选修课程,在学校内外组织各类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学校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再次,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家长和学生本身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但不应过分干涉和指导孩子的学习。
家长可以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学生本身也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按照计划积极主动地学习。
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图书、互联网等,主动寻找和补充知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最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浅谈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
激 发 学 习兴 趣 . 学 生 学 有 余 力 让
情景能将抽象 的事物具体化 , 能引起学生的感知 , 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但并不是任何一种情 景都 能达到此种 目的。若使 学生顺利感知情景 , 我们必须注意感知的基本规律 , 即由具体到
为怦 然 心 动 、 不 可 言 。 所 以在 教学 过 程 巾 , 师应 留给 学 生一 妙 教
感知的 目的是理解情景 ,从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更 深入 的思考 ,这也正是学生 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时机 。这样可使学生
在 愉 快 轻 松 的气 氛 中保 持 旺 盛 的 学 习 热 情 , 助 学 生 理 解 情 景 帮
而生 。
学生一旦对学 习发生 了兴趣 , 就会在大脑 中形成兴奋 中心 ,
பைடு நூலகம்
促使包括大脑在内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 ,从而为其参与
学 习提供最佳 的准备 。因此 , 设法使学 生对学习产生浓厚 的兴 趣, 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 。首先 ,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 前要先生动形象地讲清它在实际 中的应用 或今后学习新知识 的 作 用 和 意 义 等 , 发 学 生 的 求知 欲 。其 次 , 学 中要 结 合 所 学理 激 教 论 ,联 系 实 际 ,把 社 会 生 活 中的 热 点 问 题及 实 例 有 机 运 用 于 教 学, 激发学生研究探讨解决实际问题 的兴趣 , 引导学生通过知识
的迁 移 提 高 分 析 、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解
二 、 设 参 与 条 件 。 学 生学 有 机 会 创 让
( ) 六 创设 理解 情 景 , 化感 受 强
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 ,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 展 。 因为 发 展 的 即 时感 受 大 多 表 现 为 茅 塞顿 开 、 然 心会 ; 现 悠 表
生态型课堂建构策略
奖励机制的运用
03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
动力和自信心。
促进互动合作的策略
1 2 3
分组合作学习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 作学习,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互动交流活动的组织
设计丰富多样的互动交流活动,如小组讨论、角 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 沟通能力。
生态型课堂的教学环境具有和谐、开放、 民主的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 素养的培养。
03
生态型课堂建构的策 略
营造和谐氛围的策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建立起师 生之间的信任和互动。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通过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 挥自己的潜力。
生态型课堂的基本要素
学生
教师
生态型课堂的学生具有自主性、探究性、 合作性等特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实现 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
生态型课堂的教师具有引导性、开放性、 民主性等特点,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差异, 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
教学内容
教学环境
生态型课堂的教学内容具有生活化、综合 化、实践性的特点,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 系和学生的实践体验。
05
生态型课堂建构的反 思与展望
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
课堂互动的挑战
在生态型课堂中,学生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参与,但有些学生可能不愿意或不知道如何参与 ,导致互动不足。
平衡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生态型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 系是一个挑战。
评价体系的完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学生自主发展方面采取的主要举措
学生自主发展方面的主要举措引言学生自主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复杂变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采取一系列举措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举措,并说明它们的作用和效果。
1. 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学校应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可以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2.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等。
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发起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环保活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3. 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学校应建立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参与讨论等机会。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平台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移动应用程序来实现,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 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指导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问题,在这方面,学校应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指导。
可以设立专门的辅导员团队,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也可以组织一对一的导师制度,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负责指导他们发展的老师。
5.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质之一。
为了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组织相关的活动,如创业比赛、创新项目等。
学校还可以邀请成功的创业者来校园进行讲座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6. 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机会学校应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机会。
通过参与实践和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并且了解职业发展的需求和要求。
学生自主发展方面采取的主要举措
学生自主发展方面的主要举措一、引言学生自主发展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活动、发展能力,实现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过程。
学生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主要举措。
二、建立学校自主发展指导机构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学校可以设立学校自主发展指导机构,由专门的老师负责。
他们可以负责制定学生自主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并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同时,他们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2.1 学校自主发展指导机构的职责•制定学生自主发展的政策和指导方针;•组织开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图书馆、实验室等。
2.2 学校自主发展指导机构的运作模式•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制定学生自主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计划;•组织各种活动,如学生社团、比赛、讲座等,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面谈,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三、开设自主发展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创新精神,学校可以开设自主发展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3.1 自主学习技巧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自主学习技巧的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进行学习整理、提高学习效果、进行信息检索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3.2 创新思维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创新思维培养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敢于提问、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3 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提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实验、社会实践、实习等,通过亲身经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施小班化教学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实施小班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枣庄市第四十四中学孟庆伟一、深刻变革,追求课堂改革新境界枣庄四十四中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自周边农村。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学校招生范围内的优质生源严重流失,每年招生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加之周边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多,留守儿童比例大,这些学生在必要的家庭教育缺失的同时,又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他们的思想修养、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集体荣誉感普遍较差,给学校办学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面对学校生存压力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紧迫要求,如何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创办适合当前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成为摆在四十四中人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学习了关于小班化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后,尤其是经过对上海、江苏南京等小班化教学先进地区办学经验的学习借鉴,我们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要办好教育必须把立德育人放在首位,发挥我校班额较小的优势,落实“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出学生个人成长中的内驱力,激发出他们个人成长的美好愿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将他们的成长变“被动”为“主动”,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产生更好效果,发挥更大效益。
由此我们实施了“对学生的关注度100%、个别辅导率100%、课堂作业完成率100%、课堂参与率100%、当堂检测目标达成率100%,”五个100%为具体目标的小班化教学,得到了全体师生的积极响应,积极参与。
二、践行创新,打造小班化教学新品牌“小班化”教学不仅是人数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是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进一步优化。
改革的道路上总是荆棘遍布,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改革之初,教师的课前备课不符合小班化教学的要求,课上无所适从;学生课上欲说无言,讨论低效,课堂参与度低下;把时间还给学生,利用率低,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充分暴露。
经过反复论证,我们明白了,只有“先学”,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教师只有进行充分的问题预设和学生活动设计,课堂才能节奏紧凑,效率提高。
生态教育观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生态教育观的教师,我有幸参与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自身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转变。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生态教育观让我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生态教育的内涵。
通过学习生态教育,我明白了生态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生态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
这种观念的转变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生态责任感的公民。
其次,生态教育观使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
生态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将生态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态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生态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再次,生态教育观让我在教学评价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过去,我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生态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使我开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评价中,我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力求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生态教育观还让我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变。
过去,我主要采用讲授法,而现在我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乐趣,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
总之,生态教育观让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生态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我对生态教育观的一些具体体会:1.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教育观念,认识到生态教育的重要性。
让学生拥有一片自主发展的绿洲
让学生拥有一片自主发展的绿洲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具体而言,就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着眼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始终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以下谈谈在具体的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索欲望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是体现在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但又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
而“欲望”会让人产生一种冲动,是动力的源泉。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创设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情境,要把握好“激励情感——设计问题——组织问题”三个环节,创设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难易适度。
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通常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正方体的3个面,如果要想一眼看到长方体纸盒6个面,你有办法吗?学生经过思考后,想出了不同方法:沿长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平;或一个面一个面切下来摆在桌上。
然后让学生操作比较,找出了最佳方法。
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既没有限制学生思维,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操作变”要我作”为“我要作”,真正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
二、优化师生关系,激发学习情感——营造探究氛围外部环境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
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的见解,敢于与老师争论,或指出老师讲课中的失误及教材中的不妥之处。
这样,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1.留出空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往往被过于严肃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话所压抑。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的过程。
中小学生态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小学生态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1. 引言1.1 中小学生态教育的意义中小学生态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保护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自然环境,培养孩子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生态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自然界的规律和珍贵性,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生态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态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运作原理,增加对生态平衡的认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能力。
中小学生态教育的意义重大且迫切,对孩子们的成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中小学生态教育现状分析目前,中小学生态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依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部分学校对生态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措施,导致学生在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方面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引导。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的中小学生态教育条件较差,师资力量和教材资源不足,限制了生态教育的开展和深入。
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等因素也影响了中小学生态教育的推进,使得学生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关注。
中小学生态教育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提升中小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素养。
2. 正文2.1 中小学生态教育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生态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宝贵性和环境的脆弱性,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和系统观念。
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看待自然和生态系统,建立起生态学习与生活、生态与经济、生态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
3. 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和道德感。
通过生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及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
4. 培养学生的生态技能和实践能力。
学生自主发展
学生自主发展学生自主发展一直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学生自主发展的定义、意义以及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一、学生自主发展的定义与意义学生自主发展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决策、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
它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社交技能等方面。
学生自主发展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主发展能够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促进1.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要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其次,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
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让他们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和调整。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自我决策权,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由选择和拓展自己的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能力。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实验和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探索和创新。
4.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学生在自主发展过程中,需要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社交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结语学生自主发展是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既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和社会的共同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好教学生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2-7661(2010)06-0120-02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提升,是在人的生命里完成的。
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所以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人的自主活动应当也可以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要承载物。
教学--学习在学生整个生活中具有核心地位,学生自主发展需要良好的教学生态,这是提升生命的质量,发挥教育的价值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教学生态,会极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教学生态自主发展生本教育
“头脑是生命里面最重要的东西之一,但惟有当它作为一个仆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主人的时候才好。
”1教育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自主发展的人。
在我们往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强调学生的学比教直接,学比教到位。
其实,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在校学习期间,他们的自主性和依赖性是并存的2,没有教的支持,他的学可能要走更多的弯路,而且也不能组织和激励出更强烈的学。
所以,学生的“自主发展”应是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的“自主发展”。
这一切依赖于良好的教学生态的创设。
一、良好教学生态
生态学认为,任何生物都有其完整无缺的自然整体,是一个稳定、有序和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任何生物都只能在适当的环境下存
在,只有保持开放,才具有生命力;任何生物都是生活在一起,互利共生,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不断发生某种联系。
教学生态由课堂教学组成。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因素构成。
良好的教学生态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
良好的教学生态中教师对学生生命机制的认识,否定学生被动学习、发展的假设。
培养自主发展的人,其首要就是要从良好的教学生态入手,“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如通过课件出示动画导入课文,结合音乐进行范读,结合动画画面讲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
在此基础上,揭题并提出学习任务,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
紧接着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学习方法:自学批划、小组合作……),在全班交流,揭示文章重点时,再次运用多媒体课件,由此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得出的结论做小结。
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从而培养其学会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能积极地、主动地追求个人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方式。
二、良好教学生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良好的教学生态会极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自主发展需
要教育良好的教学生态,这是提升生命的质量,发挥教育的价值的
重要途径。
(一) 生命机制呼唤人的自主发展
对生命机制的认识,首先应该明确“人的生命自身就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场,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是最大的资源,这一资源包含了生命所拥有的一切,生命所联系的一切。
”4百万年来人类的进化使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在生存竞争中,人不仅形成了丰富的任何计算机也不能比拟的用于思想的物质基础——人脑,拥有逃避危难、繁衍族类、发荣滋长等内部机制,而且形成了更高级的适应环境、学习外界、实现自我的意识或本能。
这正是人之成为人的标志之一。
成为学习和内化前人的知识经验等心理内容的基础,也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以及‘有教无类’,面向全体学生的生物学基础。
”5可见,人类的生理机制决定了人具有强大的学习天性与内在动力。
人对自我发展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的内在动力是“教”不来的。
所以说,人拥有包括一系列思维的和学习的本能,从而成为自身生命提升的最重要的资源和动力,人才是是教
育的真正主体。
由此,郭思乐教授认为“教育科学要研究在此基础上的教育理想,而不是延续在人的‘被动假设’(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基础上的旧的教育观念体系。
也就是说,在教师和教材的条件下,儿童也在生产知识,但这种生产不是丰富人类的知识库,而是使他们的自己头脑
发生变化,从头脑的实然,朝着应然前进,换句话说,儿童在‘自己生
产自己’。
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的生动活泼的认识活动过程,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课堂充满了如叶澜教授指出的那种‘生命活力’。
”6鲁洁教授也曾说:“不能只局限于教育可以使一个自然人转变成一个具有社会历史规定性的人。
它的更深层的含义还在于,教育不仅使人具有各种现实规定的实然性,而且还赋予人所独有的应然性。
教育使人有追求,有理想,有创造,有超越,有意义世界的建构……教育要开发人的智力、能力,要开掘人的大脑潜能等,但教育更重要的是发展人之发展的动力;授人以自我发展的“发动机”和“钥匙”,并不断提高它的能量和功能范围。
”7
(二) 良好教学生态依托的是人的生命机制
教育是对生命的提升,是随着人的生命的成长与成熟逐步完成的。
以生命提升为本质的教育,必然依靠生命来实现。
所以,这也应该是教育教学进程中最应该重视的资源。
在人的本能被激发的时候,教育只是在为生命活动做准备,在提供导引,在激扬生命。
良好的教学生态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独立的外部环境,启发和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是对人的生命机制的顺应,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它摈弃了频考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动画课件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
让学生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同时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白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极动脑。
通过声音、画面和教师
的语言,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真正走进课文,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正如奥修说:“一切都得教,就连生命的根基也得教,那就意味着我们被连根拔除了。
我们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
如果你被教会如何去爱,你的爱将是虚假的。
真正的爱应该是自发的。
你怎么能被教会去爱?如果你被教会了,那么你是根据规则行事的,那里没有自然的流动。
”8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良好的教学生态必然对学生的自主发
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