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适用于结构较复杂,决策准则多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它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应用数学原理为分析决策、预报或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深入分析之后,建立一种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字化,从而为求解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征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思路简单清晰,能紧密地和决策者的判断和推理相联系,并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及其推理过程给予量化描述,从而使决策者在大多情况下,可直接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大大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及可行性,使得这种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一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影响.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1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层或指标层.当准则过多时(譬如多于9个)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2构造成对比较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及)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的因素,用成对比较阵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则需重新构造成对比较阵.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较阵.从上面介绍的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看,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是关键的一步.构造成对比较阵是整个工作的数量依据,应当由经验和知识丰富、判断力强的专家给出,还不妨采用群体判断的方式.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首先将问题涉及的因素分为三类(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二层为准则层,表示衡量实现目标的标准,如可以是实现目标的各种措施、方案、政策等.第三层为方案层,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例1(购物模型)某一顾客在购买空调时,看好了A、B、C、D四种空调,举棋不定。
层次分析模型(数学建模)
第k层nk个元素对于第k-1层上第j个元素为 准则的单排序向量 uj(k)=(u1j(k),u2j(k),…,un j(k))T j=1,2,…nk-1 其中不受第j个元素支配的元素权重取零,
于是可得到nk×nk-1阶矩阵
u (k ) u21 = ( ) unk1 k
(k ) 11
1 A = ( aij ) n×n , aij > 0, a ji = aij
1/ 2 1 1/ 7 1/ 5 1/ 5 4 7 1 2 3 3 5 1/ 2 1 1
3 成对比较阵 5 A~成对比较阵 1 / 3 是正互反阵 A是正互反阵 1 1
要由A确定 要由 确定C1,… , Cn对O的权向量 确定 的权向量
1. 正互反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正互反矩阵A 是正单根, 正互反矩阵 的最大特征根λ是正单根, Ak e T 对应正特征向量w, 对应正特征向量 , lim T k = w, e = (1,1, L ,1) k →∞ e A e 定理1 定理1 正互反阵的最大特征根是正数, 正互反阵的最大特征根是正数, 特征向量是正向量。 特征向量是正向量。 定理2 定理2 n阶正互反阵 的最大特征根λ ≥ n , 阶正互反阵A的最大特征根 λ= n是A为一致阵的充要条件。 为一致阵的充要条件。 是 为一致阵的充要条件 一致性指标 CI =
“选择旅游地”思维过程的归 选择旅游地” 选择旅游地 纳 • 将决策问题分为 个层次:目标层 ,准则层 , 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 目标层O,准则层C, 个层次: 方案层P;每层有若干元素, 方案层 ;每层有若干元素, 各层元素间的关系 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 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目标的权重,及各方 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目标的权重, 案对每一准则的权重。 案对每一准则的权重。 • 将上述两组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各方案对目标的 将上述两组权重进行综合, 权重。 权重。 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完成以上步骤,给出决策问题的定量结果。 完成以上步骤,给出决策问题的定量结果。
AHP(层次分析法)方法、步骤
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W= (w1, w2, …,wn) T
AW= λ W max
由此得到的特征向量W= (w1, w2, …,wn) T 就作 为对应评价单元的权重向量。 λmax和W的计算一般采用幂法、和法和方根法
2009.11
方根法
m
bn aibni i 1
2009.11
(4)评价层次总排序计 算结果的一致性
设:CI为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指标: RI为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CI m aiCIi i 1
CIi为Ai相应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m RI ai RIi i 1
RIi为Ai相对应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随机一致性指标 并取 CR CI
在单层次判断矩阵A中,当
aij
aik a jk
时,称判断矩阵为一致性矩阵。
进行一致性检验的步骤如下:
(a)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 max n ,式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
n 1 (b)计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R.I.是多次重复进行随机判断矩阵特征值的计算后取算术平均数得到的 ,下表给出1~15维矩阵重复计算1000次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max 4
d3 W23
d4 w24
d5 w25
C.R.=0
C1
C2
C3
d1 d2 d3 d4 d5
2009.11
(3)计算各元素的总权重
准则 权重 方案 d1 d2 d3 d4 d5
C1
0.105
0.491 0.232 0.092 0.136 0.046
C2
0.637
0 0.055 0.564 0.118 0.265
数学模型复习知识点
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还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
2.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的构成、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3.数学建模的过程描述:表述、求解、解释、验证几个阶段。
并且通过这些阶段阶段完成从现实对象到数学模型,再从数学模型到现实兑现的循环。
4.量纲其次原则:以若干物理量为基本量纲,运用物理学公式,对相关的物理问题求解,用数学公式表示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公式等号两端必须有相同的量纲。
5.量纲分析:就是利用量纲其次原则建立的物理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6.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7.模型的逼真性:即为根据客观事物的特性,作出能真实反映其内部机理,较直观模型的可行性:即根据内部机理的数量规律,通过对数据的测量和统计分析,按照一定准侧做出的与数据拟合最好的模型。
模型的逼真性和可行性相辅相成,只有相互依存,才能使模型构成的更好。
8.(效用函数)无差别曲线:描述甲对物品x和y的偏爱程度,如果占有x1数量的x和y1数量和占有x2的x和y2的y,对甲某来说是同样满足的话,称p2和p1对甲是无差别的。
9.无差别曲线的特点:无差别曲线有无数条、无差别曲线是下凸的、单调的、互不相交的。
10.对无差别曲线做下凸形状作如下解释:当人们占有的x较少时,人们宁愿用较多的△y 换取较少的△x,当人们占有较多的△x时,人们愿意用较多的△x换取较少的△y满足这种特性的曲线是下凸的。
11.数学规划模型属于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问题的范围,其决策变量个数n和约束条件个数一般较大,并且最优解往往在可行域的边界上取得,数学规划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分类:①线性规划②非线性规划③整数规划12.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①在一般工程技术领域,数学建模仍然大有用武之地。
②在高新技术领域,数学模型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层次分析法步骤解析—根法、和法、幂法
层次分析法(AHP)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方法,是由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学家T.L.Satty提出的。
它是指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求解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
AHP十分适用于具有定性的,或定性定量兼有的决策分析。
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和科学决策方法,现在已广泛地应用在企业信用评级、经济管理规划、能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分析、城市产业规划、企业管理、人才预测、科研管理、交通运输、水资源分析利用等方面。
一、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一般来说,可以将层次分为三种类型:(1)最高层:只包含一个元素,表示决策分析的总目标,因此也称为总目标层。
(2)中间层:包含若干层元素,表示实现总目标所涉及的各子目标,包含各种准则、约束、策略等,因此也称为目标层。
(3)最低层:表示实现各决策目标的可行方案、措施等,也称为方案层。
典型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总目标m一个好的递阶层次结构对解决问题极为重要,因此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时,应注意到:(1)从上到下顺序地存在支配关系,用直线段(作用线)表示上一层次因素与下一层次因素之间的关系,同一层次及不相邻元素之间不存在支配关系。
(2)整个结构不受层次限制。
(3)最高层只有一个因素,每个因素所支配元素一般不超过9个,元素过多可进一步分层。
(4)对某些具有子层次结构可引入虚元素,使之成为典型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设有m个目标(方案或元素),根据某一准则,将这m个目标两两进行比较,把第i个目标(i=1,2,…,m)对第j个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记为a ij,(j=1,2,…,m),这样构造的m阶矩阵用于求解各个目标关于某准则的优先权重,成为权重解析判断矩阵,简称判断矩阵,记作A=(a ij)m×m。
【数学建模浅谈层次分析法】
浅谈层次分析法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层次分析法的定义、特点、基本步骤以及它的优缺点。
层次分析法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
它的应用已遍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和环境等领域。
关键词:层次分析多目标多准则成对比较一致性检验前言数学是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科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不断完善,数学不但运用于自然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而且渗透到经济、管理以至于社会科学和社会活动的各领域。
众所周知,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才能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和研究。
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活动是讨论建立数学模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是一种数学思维方式。
从学术的角度来讲,数学建模就是利用数学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从价值的角度来讲,数学建模是一个思维过程,它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更是一个升华理论方法的过程(总结);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数学建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1 数学建模过程和技巧数学建模的过程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简化、假设、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等,得到数学上的解答;再把它反馈到现实问题,给出解释、分析,并进行检验。
若检验结果符合实际或基本符合,就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否则就再假设、再抽象、再修改、再求解、再应用。
构造数学模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建模过程和技巧具体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⑴模型准备在建模前要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明确建模的目的和要求;深入调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主要矛盾;并按要求收集必要的数据。
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
为残缺元素
Cw w
3, w (0.5714,0.2857,0.1429)T
Aw w
2 2 0 A 1/ 2 1 2
0 1/ 2 2
aij , i j, aij
aij 0,
i j, aij
mi 1, i j
mi~A第i 行 中的个数
6. 更复杂的层次结构 • 递阶层次结构:层内各元素独立,无相互影响和 支配;层间自上而下、逐层传递,无反馈和循环。 • 更复杂的层次结构:层内各元素间存在相互影响 或支配;层间存在反馈或循环。
• 精确计算的复杂和不必要
• 简化计算的思路——一致阵的任一列向量都是特征向量, 一致性尚好的正互反阵的列向量都应近似特征向量,可取 其某种意义下的平均。
和法——取列向量的算术平均
1 2 例 A 1/ 2 1
6 列向量 0.6 0.615 0.545 0.364 平均 0.324 w
为 A 的 截集,其中, 叫置信水平。
模糊综合评价
什么是事物的模糊性? 指客观事物在中介过渡时所呈现的“亦此亦彼性”。
(1)清晰的事物——每个概念的内涵(内在涵义或本质属性) 和外延(符合本概念的全体)都必须是清楚的、不变的,每个 概念非真即假,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如男、女。
(2)模糊性事物——由于人未认识,或有所认识但信息不够丰富, 使其模糊性不可忽略。它是一种没有绝对明确的外延的事物。 如美与丑等。人们对颜色、气味、滋味、声音、容貌、冷暖、 深浅等的认识就是模糊的。
定理1 正矩阵A 的最大特征根是正单根,对应
正特征向量w,且
lim
k
Ak e eT Ake
w,
e (1,1,,1)T
正互反阵的最大特征根是正数, 特征向量是正向量。
数学建模方法详解三种最常用算法
数学建模方法详解--三种最常用算法一、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1]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2,3,4].该方法是社会、经济系统决策的有效工具,目前在工程计划、资源分配、方案排序、政策制定、冲突问题、性能评价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一)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的核心问题是排序,包括递阶层次结构原理、测度原理和排序原理[5].下面分别予以介绍.1.递阶层次结构原理一个复杂的结构问题可以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或因素,即目标、准则、方案等.每一个因素称为元素.按照属性的不同把这些元素分组形成互不相交的层次,上一层的元素对相邻的下一层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起支配作用,形成按层次自上而下的逐层支配关系.具有这种性质的层次称为递阶层次.2.测度原理决策就是要从一组已知的方案中选择理想方案,而理想方案一般是在一定的准则下通过使效用函数极大化而产生的.然而对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决策模型来说,常常难以定量测度.因此,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是决策模型中各因素的测度化.3.排序原理层次分析法的排序问题,实质上是一组元素两两比较其重要性,计算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测度问题. (二)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人对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大体上是一致的[1]. 1. 成对比较矩阵和权向量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提高结果的准确度.T .L .Saaty 等人的作法,一是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对比,二是对比时采用相对尺度.假设要比较某一层n 个因素n C C ,,1 对上层一个因素O 的影响,每次取两个因素i C 和j C ,用ij a 表示i C 和j C 对O 的影响之比,全部比较结果可用成对比较阵1,0,ij ij ji n nijA a a a a表示,A 称为正互反矩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互反阵A 满足:,ij jk ik a a a ,,1,2,,i j k n L (1)则A 称为一致性矩阵,简称一致阵.容易证明n 阶一致阵A 有下列性质: ①A 的秩为1,A 的唯一非零特征根为n ;②A 的任一列向量都是对应于特征根n 的特征向量.如果得到的成对比较阵是一致阵,自然应取对应于特征根n 的、归一化的特征向量(即分量之和为1)表示诸因素n C C ,,1 对上层因素O 的权重,这个向量称为权向量.如果成对比较阵A 不是一致阵,但在不一致的容许范围内,用对应于A 最大特征根(记作 )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后)作为权向量w ,即w 满足:Aw w (2)直观地看,因为矩阵A 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连续地依赖于矩阵的元素ij a ,所以当ij a 离一致性的要求不远时,A 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也与一致阵的相差不大.(2)式表示的方法称为由成对比较阵求权向量的特征根法.2. 比较尺度当比较两个可能具有不同性质的因素i C 和j C 对于一个上层因素O 的影响时,采用Saaty 等人提出的91 尺度,即ij a 的取值范围是9,,2,1 及其互反数91,,21,1 .3. 一致性检验成对比较阵通常不是一致阵,但是为了能用它的对应于特征根 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应在容许范围内.若已经给出n 阶一致阵的特征根是n ,则n 阶正互反阵A 的最大特征根n ,而当n 时A 是一致阵.所以 比n 大得越多,A 的不一致程度越严重,用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n 数值的大小衡量A 的不一致程度.Saaty 将1nCI n(3)定义为一致性指标.0CI 时A 为一致阵;CI 越大A 的不一致程度越严重.注意到A 的n 个特征根之和恰好等于n ,所以CI 相当于除 外其余1n 个特征根的平均值.为了确定A 的不一致程度的容许范围,需要找到衡量A 的一致性指标CI 的标准,又引入所谓随机一致性指标RI ,计算RI 的过程是:对于固定的n ,随机地构造正互反阵A ,然后计算A 的一致性指标CI .表1 随机一致性指标RI 的数值表中1,2n 时0RI ,是因为2,1阶的正互反阵总是一致阵.对于3n 的成对比较阵A ,将它的一致性指标CI 与同阶(指n 相同)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 之比称为一致性比率CR ,当0.1CICR RI(4) 时认为A 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可用其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对于A 利用(3),(4)式和表1进行检验称为一致性检验.当检验不通过时,要重新进行成对比较,或对已有的A 进行修正. 4. 组合权向量由各准则对目标的权向量和各方案对每一准则的权向量,计算各方案对目标的权向量,称为组合权向量.一般地,若共有s 层,则第k 层对第一层(设只有1个因素)的组合权向量满足:1,3,4,kkk w W w k s L (5)其中 kW 是以第k 层对第1k 层的权向量为列向量组成的矩阵.于是最下层对最上层的组合权向量为:132s s s w W W W w L (6)5. 组合一致性检验在应用层次分析法作重大决策时,除了对每个成对比较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外,还常要进行所谓组合一致性检验,以确定组合权向量是否可以作为最终的决策依据.组合一致性检验可逐层进行.如第p 层的一致性指标为p n p CI CI ,,1 (n 是第1 p 层因素的数目),随机一致性指标为1,,p p nRI RI L ,定义11,,P p p p n CI CI CI w L 11,,p p p p n RI RI RI wL 则第p 层的组合一致性比率为:,3,4,,p p p CI CRp s RIL (7) 第p 层通过组合一致性检验的条件为 0.1pCR .定义最下层(第s 层)对第一层的组合一致性比率为:2*sP p CR CR (8)对于重大项目,仅当*CR 适当地小时,才认为整个层次的比较判断通过一致性检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归纳如下:(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而同一层的各因素之间尽量相互独立.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1个或几个层次,通常称为准则或指标层,当准则过多时(比如多于9个)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2) 构造成对比较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91 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重新构造成对比较阵.(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利用公式计算最下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酌情作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CR较大的成对比较阵.(三)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1.系统性层次分析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2.实用性层次分析把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应用范围很广.同时,这种方法将决策者与决策分析者相互沟通,决策者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它,这就增加了决策的有效性.3.简洁性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即可了解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计算也非常简便,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四)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可以用囿旧、粗略、主观等词来概括.第一,它只能从原有的方案中选优,不能生成新方案;第二,它的比较、判断直到结果都是粗糙的,不适于精度要求很高的问题;第三,从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到给出成对比较矩阵,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很大,这就使得决策结果可能难以为众人接受.当然,采取专家群体判断的方法是克服这个缺点的一种途径. (五) 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层次分析法问世以来不仅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理论体系、计算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下面从应用的角度讨论几个问题. 1. 正互反阵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特征向量的性质成对比较阵是正互反阵.层次分析法中用对应它的最大特征根的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用最大特征根定义一致性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这里人们碰到的问题是:正互反阵是否存在正的最大特征根和正的特征向量;一致性指标的大小是否反映它接近一致阵的程度,特别,当一致性指标为零时,它是否就为一致阵.下面两个定理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定理1 对于正矩阵A (A 的所有元素为正数) 1)A 的最大特征根是正单根 ;2) 对应正特征向量w ( 的所有分量为正数);3)w IA I I A k k k lim ,其中1,1,1 I ,w 是对应 的归一化特征向量.定理2 n 阶正互反阵A 的最大特征根n ;当n 时A 是一致阵.定理2和前面所述的一致阵的性质表明,n 阶正互反阵A 是一致阵的充要条件为 A 的最大特征根n .2. 正互反阵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实用算法众所周知,用定义计算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矩阵阶数较高时.另一方面,因为成对比较阵是通过定性比较得到的比较粗糙的量化结果,对它精确计算是不必要的,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 (1) 幂法 步骤如下:a .任取n 维归一化初始向量 0wb .计算1,0,1,2,k k wAw k %L c .1k w%归一化,即令ni k ik k ww1111~~d .对于预先给定的精度 ,当 1||1,2,,k k i i i n L 时,1k w 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否则返回be. 计算最大特征根 111k n ik i in %这是求最大特征根对应特征向量的迭代法, 0w 可任选或取下面方法得到的结果.(2) 和法 步骤如下:a. 将A 的每一列向量归一化得1nij ij iji a a%b .对ij %按行求和得1ni ij j %%c .将i %归一化 *121,,,ni ini w%%L 即为近似特征向量.d. 计算 11n ii iAw n ,作为最大特征根的近似值.这个方法实际上是将A 的列向量归一化后取平均值,作为A 的特征向量.(3) 根法 步骤与和法基本相同,只是将步骤b 改为对ij %按行求积并开n 次方,即11nn iij j%%.根法是将和法中求列向量的算术平均值改为求几何平均值.3. 为什么用成对比较阵的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当成对比较阵A 是一致阵时,ij a 与权向量n w ,,1 的关系满iij ja,那么当A 不是一致阵时,权向量w 的选择应使得ij a 与ij相差尽量小.这样,如果从拟合的角度看确定w 可以化为如下的最小二乘问题: 21,,11min i nniij i n i j j aL (9) 由(9)式得到的最小二乘权向量一般与特征根法得到的不同.因为(9)式将导致求解关于i 的非线性方程组,计算复杂,且不能保证得到全局最优解,没有实用价值.如果改为对数最小二乘问题:21,,11min ln ln i nni ij i n i j j aL (10)则化为求解关于ln i 的线性方程组.可以验证,如此解得的i 恰是前面根法计算的结果.特征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可通过对定理2的证明看出. 4. 成对比较阵残缺时的处理专家或有关学者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或不愿对某两个因素给出相互比较的结果,于是成对比较阵出现残缺.应如何修正,以便继续进行权向量的计算呢?一般地,由残缺阵 ij A a 构造修正阵 ijA a %%的方法是令,,0,,1,ij ij ij ij i i a a i j a a i jm m i i j%为第行的个数, (11)表示残缺.已经证明,可以接受的残缺阵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为不可约矩阵.(六) 层次分析法的广泛应用层次分析法在正式提出来之后,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从处理问题的类型看,主要是决策、评价、分析、预测等方面. 这个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很快为广大的应用数学工作者和有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接受,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层次分析法在求解某些优化问题中的应用[5]举例 假设某人在制定食谱时有三类食品可供选择:肉、面包、蔬菜.这三类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单价如表所示表2 肉、面包、蔬菜三类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单价该人体重为55kg维生素A 7500国际单位 (IU)维生素B 1.6338mg热量 R 8548.5kJ考虑应如何制定食谱可使在保证营养需求的前提下支出最小?用层次分析法求解最优化问题可以引入包括偏好等这类因素.具体的求解过程如下:①建立层次结构② 根据偏好建立如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表3 比较判断矩阵max 2 ,10CI ,100.1CR ,主特征向量0.75,0.25W 故第二层元素排序总权重为 10.75,0.25W表4 比较判断矩阵111max 1113,0,0,0.58CI CR RI ,主特征向量0.4,0.4,0.2W故相对权重 210.4,0.4,0.2,0P③ 第三层组合一致性检验问题因为 2111211112120;0.435CI CI CI W RI RI RI W ,212200.1CR CR CI RI故第三层所有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到第三层元素维生素A 、维生素B 、热量Q 及支出E 的总权重为:221221120.3,0.3,0.15,0.25W P W P P W求第四层元素关于总目标W 的排序权重向量时,用到第三层与第四层元素的排序关系矩阵,可以用原始的营养成分及单价的数据得到.注意到单价对人们来说希望最小,因此应取各单价的倒数,然后归一化.其他营养成分的数据直接进行归一化计算,可得表5表5 各营养成分数据的归一化则最终的第四层各元素的综合权重向量为:3320.2376,0.2293,0.5331W P W ,结果表明,按这个人的偏好,肉、面包和蔬菜的比例取0.2376:0.2293:0.5331较为合适.引入参数变量,令10.2376x k ,20.2293x k ,30.5331x k ,代入 1LP123min 0.02750.0060.007f x x x131231231230.352725.075000.00210.00060.002 1.6338..(1)11.930011.5100 1.048548.5,,,0x x x x x s t LP x x x x x x则得k f 0116.0min13.411375000.0017 1.6338..26.02828548.50k k s t LP k k容易求得1418.1k ,故得最优解 *336.9350,325.1650,755.9767x;最优值 *16.4497f ,即肉336.94g ,面325.17g ,蔬菜755.98g ,每日的食品费用为16.45元.总之,对含有主、客观因素以及要求与期望是模糊的优化问题,用层次分析法来处理比较适用.二、模糊数学法模糊数学是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L.A.Zadeh创立的.模糊数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已初步应用于模糊控制、模糊识别、模糊聚类分析、模糊决策、模糊评判等各方面.在气象、结构力学、控制、心理学方面已有具体的研究成果.(一) 模糊数学的研究内容第一,研究模糊数学的理论,以及它和精确数学、随机数学的关系;第二,研究模糊语言和模糊逻辑,并能作出正确的识别和判断;第三,研究模糊数学的应用.(二) 模糊数学在数学建模中应用的可行性1.数学建模的意义在于将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6].而模糊数学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本身就有其巨大的应用背景,国内外每年都有大量的相关论文发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目前在数学建模中较少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的原因不在于模糊数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而在于最新的研究成果没有在第一时间进入数学建模的教科书中,就其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的特点而言,模糊数学应该有助于我们解决建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2.数学建模的要求是模型与实际问题尽可能相符.对实际问题有这样一种分类方式:白色问题、灰色问题和黑色问题.毫无疑问,引进新的方法对解决这些问题大有裨益.在灰色问题和黑色问题中有很多现象是用“模糊”的自然语言描述的.在这种情况下,用模糊的模型也许更符合实际.3.数学建模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用新理论、新方法解题应该受到鼓励.近年来,用神经网络法、层次分析法等新方法建立模型的论文屡有获奖,这也说明了评审者对新方法的重视.我们相信,模糊数学方法应该很好,同样能够写出优秀的论文.(三) 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的最大隶属原则有效度在模糊统计综合评判中,如何利用综合评判结果向量12,,,m b b b b L ,其中, 01j b ,m为可能出现的评语个数,提供的信息对被评判对象作出所属等级的判断,目前通用的判别原则是最大隶属原则[7].在实际应用中很少有人注意到最大隶属原则的有效性问题,在模糊综合评判的实例中最大隶属原则无一例外地被到处搬用,然而这个原则并不是普遍适用的.最大隶属原则有效度的测量1. 有效度指标的导出在模糊综合评判中,当11max 1,1njj j nj bb 时,最大隶属原则最有效;而在 1max 01,jj nbc c 1n j j b nc 时,最大隶属原则完全失效,且1max jj nb 越大(相对于1njj b 而言),最大隶属原则也越有效.由此可认为,最大隶属原则的有效性与1max jj nb 在1njj b 中的比重有关,于是令:11max njjj nj b b (12)显然,当11max 1,1njj j nj bb 时,则1 为 的最大值,当 1max 01jj nb c c ,1njj bnc时,有1n 为 的最小值,即得到 的取值范围为:11n .由于在最大隶属原则完全失效时,1n 而不为0,所以不宜直接用 值来判断最大隶属原则的有效性.为此设:11111n n n n(13)则 可在某种程度上测定最大隶属原则的有效性.而最大隶属原则的有效性还与j nj b 1sec (jnj b 1sec 的含义是向量b 各分量中第二大的分量)的大小有很大关系,于是我们定义:11sec njjj nj b b(14)可见: 当 1,1,0,0,,0b L 时, 取得最大值12.当 0,1,0,0,,0b L 时, 取得最小值0.即 的取值范围为012 ,设 02120.一般地, 值越大最大隶属原则有效程度越高;而 值越大,最大隶属原则的有效程度越低.因此,可以定义测量最大隶属原则有效度的相对指标:112121n n n n(15) 使用 指标能更准确地表明实施最大隶属原则的有效性.2. 指标的使用从 指标的计算公式看出 与 成反比,与 成正比.由 与 的取值范围,可以讨论 的取值范围: 当 取最大值, 取最小值时, 将取得最小值0;当 取最小值, 取最大值时, 将取得最大值:因为 0lim ,所以可定义0 时, .即:0 .由以上讨论,可得如下结论:当 时,可认定施行最大隶属原则完全有效;当1 时,可认为施行最大隶属原则非常有效;当0.51 时,可认为施行最大隶属原则比较有效,其有效程度即为 值;当00.5 时可认为施行最大隶属原则是最低效的;而当0 时,可认定施行最大隶属原则完全无效.有了测量最大隶属原则有效度的指标,不仅可以判断所得可否用最大隶属原则确定所属等级,而且可以说明施行最大隶属原则判断后的相对置信程度,即有多大把握认定被评对象属于某个等级. 讨论a . 在很多情况下,可根据 值的大小来直接判断使用最大隶属原则的有效性而不必计算 值.根据 与 之间的关系,当0.7 ,且4n 时,一定存在1 .通常评价等级数取4和9之间,所以4n 这一条件往往可以忽略,只要0.7 就可免算 值,直接认定此时采取最大隶属原则确定被评对象的等级是很有效的.b . 如果对 12,,,m b b b b L 进行归一化处理而得到b ,则可直接根据b 进行最大隶属原则的有效度测量. (四) 模糊数学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模糊数学有诸多分支,应用广泛.如模糊规划、模糊优化设计、综合评判、模糊聚类分析、模糊排序、模糊层次分析等等.这些方法在工业、军事、管理等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 举例 带模糊约束的最小费用流问题[8]问题的提出 最小费用流问题的一般提法是:设 ,,,D V A c 是一个带出发点s v 和收点t v 的容量-费用网络,对于任意,ijv v A ,ijc表示弧 ,i j v v 上的容量,ij 表示弧 ,i j v v 上通过单位流量的费用,0v 是给定的非负数,问怎样制定运输方案使得从s v 到t v 恰好运输流值为0v 的流且总费用最小?如果希望尽可能地节省时间并提高道路的通畅程度,问运输方案应当怎样制定?模型和解法 问题可以归结为:怎样制定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最优运输方案?(1)从s v 到t v 运送的流的值恰好为0v ;(2)总运输费用最小;(3)在容量ij c 大的弧 ,i j v v 上适当多运输.如果仅考虑条件(1)和(2),易写出其数学模型为:,0,,0,,,,min()..0,0i j s j j s t j j t i j j i ij ijv v Asj js v v A v v A tj jt v v Av v A ij ji i s t v v A v v A ij ijf f f v f f v M s t f f v V v v f c把条件(3)中的“容量大” 看作A 上的一个模糊子集A %,定义其隶属函数 : 0,1A 为: 00,0,1,ij ij ij i j A d c c v ij c c v v e c c%其中 1,i j ij v v c A cg (平均容量)21,21,0,1lg 1i j i j ij v v A ij v v A A c c d A c cg g建立ij 是为了量化“适当多运输”这一模糊概念.对条件(2)作如下处理:对容量ij c 大的弧 ,i j v v ,人为地降低运价ij ,形成“虚拟运价”ij ,其中ij 满足:ij c 越大,相应的ij 的调整幅度也越大.选取ij 为 1kij ij ij , ,i j v v A .其中k 是正参数,它反映了条件(2)和条件(3)在决策者心目中的地位.决策者越看重条件(3),k 取值越小;当k 取值足够大时,便可忽略条件(3) .一般情况下,合适的k 值最好通过使用一定数量的实际数据进行模拟、检验和判断来决定.最后,用ij 代替原模型M 中的ij ,得到一个新的模型M .用现有的方法求解这个新的规划问题,可期望得到满足条件(3)的解.模型的评价 此模型在原有的数学规划模型和解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模糊约束.新模型比较符合实际,它的解包含了原模型的解,因而它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型.隶属度的确定在模糊数学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整.同样的思想方法可以处理其他的模糊约束问题.三、灰色系统客观世界的很多实际问题,其内部结构、参数以及特征并未全部被人们了解,对部分信息已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我们称之为灰色系统.灰色系统理论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信息间的关系,即研究如何利用已知信息去揭示未知信息.灰色系统理论包括系统建模、系统预测、系统分析等方面.(一)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及方法灰色系统理论[9]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是在不完全的信息中,对所要分析研究的各因素,通过一定的数据,在随机的因素序列间,找出它们的关联性,找到主要特性和主要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与步骤:1.原始数据初值化变换处理分别用时间序列 k 的第一个数据去除后面的原始数据,得出新的倍数列,即初始化数列,量纲为一,各值均大于零,且数列有共同的起点.2. 求关联系数0000min min ||max max ||||max max ||k i k k i k ik i ki k k i k k i k ikx x x x x x x x3. 取分辨系数 01 4. 求关联度11ni ki k k r n(二) 灰色预测1.灰色预测方法的特点(1)灰色预测需要的原始数据少,最少只需四个数据即可建模;(2)灰色模型计算方法简单,适用于计算机程序运行,可作实时预测;(3) 灰色预测一般不需要多因素数据,而只需要预测对象本身的单因素数据,它可以通过数据本身的生成,寻找系统内在的规律;(4) 灰色预测既可做短期预测,也可做长期预测,实践证明,灰色预测精度较高,误差较小.2. 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一点改进一些学者为了提高预测精度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方法.本文将在改善原始离散序列光滑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GM(1,1)预测模型的理论缺陷及改进方法[10].问题的存在及改进方法如下:传统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一般步骤为: (1)1-ADO :对原始数据序列0k x 1,2,,k n L 进行一次累加生成序列 101kk i i x x1,2,,k n L(2)对0x 数列进行光滑性检验:00,k ,当0k k 时:0011101k k k k ii x x x x文献[11]进一步指出只要0101k k ii x x 为k 的递减函数即可.(3)对1x 作紧邻生成: 1111*1*,2,3,,k k k Z x x k n L一般取0.5b ax dtdx 11 (16)为灰色微分方程 01k k x aZ b 的白化方程. (4)按最小二乘法计算参数,a b(5)解(16)式并进行离散化得模拟序列1x 和0x 的计算公式: 1101exp k x x b a ak b a ,其中0,1,2,,k n L01111011exp *exp k k k x x x a x b a ak ,其中1,2,k L并假定 111101x x x文献[12,13]指出:假定 111101x x x 的理由是不充分的,文献[14]认为应当以最后一个 1n x 为已知条件来确定微分方程中常数项m c 的值,理由是最后一个数据是最新的,最能反映实际情况.同时文献[15]又进一步提出常数m c 的确定,由于数据序列中。
数学建模(层次分析法(AHP法))
判断矩阵元素a 判断矩阵元素 ij的标度方法
标度 1 3 5 7 9 2 , 4 , 6, 8 倒数 含义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层次分析法在经济、科技、文化、军事、 环境乃至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中都 有广泛的应用。 常用来解决诸如综合评价、选择决策方案、 估计和预测、投入量的分配等问题。
层次分析法建模
一 、问题的提出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决策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决策问题。决策是指 在面临多种方案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选择 某一种方案。 某一种方案。 例1 某人准备选购一台电冰箱 他对市场上的6 他对市场上的6种不同类型的电冰箱进行了解 选取一些中间指标进行考察。例如电冰 指标进行考察 后,选取一些中间指标进行考察。例如电冰 箱的容量、制冷级别、价格、型式、耗电量、 箱的容量、制冷级别、价格、型式、耗电量、 外界信誉、售后服务等 外界信誉、售后服务等。
目标层
O(选择旅游地 选择旅游地) 选择旅游地
准则层
C1 景色
C2 费用
C3 居住
C4 饮食
C5 旅途
要比较各准则C1,C2,… , Cn对目标O的重要性 要比较各准则 对目标 的重要性
Ci :Cj ⇒aij
选 择 C1 旅 C2 游 C 3 地
C4 C5 C1
层次分析法(AHP法 层次分析法(AHP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006层次分析方法
鼓励儿童学习
鼓励儿童们学习的一种方法是:当他们回答 问题正确时给予奖励,而当他们回答不正确时不 予奖励(或有时给予惩罚)。教育工作者感兴趣的问 题是设讨一种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案。试建立一 个在儿童中进行试验之前就能评估不同方案的数 学模型。 我们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该问题,这里只给 出结构模型,因为选择不同的值,结果就有可能 不同。 给出各个层的因素对目标层的影响,确定它 们在Z中的所占比重,然后计算他们的总排序权值, 即可得针对某学生所要采取的方案。
(2)求解
用层次分析法解决一两个实际 问题。 例如:试给出准则,为学校评 选优秀学生或优秀班组构造层次结 构模型; 为某人购置电脑作出决策; 为准备报考大学的青年建立一 个选择志愿的层次结构模型等。请 给出数据,算出结果。
农民卖水果问题
有一个农民要出售他种植的一种水果,若现在收摘可 得到水果120公斤.每公斤价格为1元。由于果实仍在继 续生长,因此若晚一些时候收摘,每过一周可增加产量 20公斤,但价格要下降0.1元,试问他应怎样安排收摘使 收益最大? 这是一个简单的优化问题:设x周后收摘 max(120十20x)(1—0.1x) 解之得最优解x=2,即在两周后收摘卖出获利最大。 假定这位农民对上述算法并不了解,并且不认为产 量和价格会以上述方式有规律地变化,此时问题的复杂性 在于,即使他会进行一些计算,也难以获得一个可以求得 精确解的简单的数学公式。本例的目的是要帮助他处理这 一不确定问题,选择一个出售水果的最佳时机,并说明复 杂问题的处理方法。
作品评比
电影或文学作品评奖时,根据有关部门规定, 评判标准有教育性、艺术性和娱乐性,设其间建 立的成对比较矩阵为
本例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
不难看出,A矩阵的建立对评比结果的影响 极大。 事实上,整个评比过程是在组织者事先划定 的框架下进行的,评比结果是按组织者的满意程 度来排序的。这也说明,为了使评比结果较为理 想,A矩阵的建立应尽可能合理。
层次分析法1
<3>一致性比率(用于确定A的不一致性的容许范围)
CR =
CI RI
当CR<0.1时,A的不一致性程度在容许范围内,此 时可用A的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
用此方法,计算得矩阵A的一致性指标 随即一致性指标
λ n 4.016 4 = = 0.0053 CI = 4 1 n 1
RI =0.9
CR = CI 0.0053 = = 0.0059 <0.1 RI 0.9
所以一致性比率
一致性检验通过,上述
w
可作为权向量.
用同样的方法构造第三层对第二层 的成对比较矩阵,共有四个:
1 1 B1 = 2 1 5
2 5 1 2 1 1 2
1 1 1 3 8 1 B2 = 3 1 3 8 3 1
1 1 3 B3 = 1 1 3 1 1 1 3 3
1 3 4 1 B4 = 1 1 3 1 1 1 4
尺度xij 1 3 5 7 9
含
义
xi与xj的影响相同 xi与xj的影响稍强
xi与xj的影响强 xi与xj的影响明显地强 xi与xj的影响绝对地强 xi与xj的影响之比在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 xi与xj的影响之比为上面xij的倒数
2,4,6,8
1,1/2,…,1/9
得到:
A=(xij), xij>0,xji=1/xij
1.415 0.7875 0.3025 1.485
0.355 0.197 0.076 0.372 =w
1.425 0.7885 Aw 0.3049 1.501
1 1.425 0.7885 0.3049 1.501 4.016 4 0.355 0.197 0.076 0.37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8.3.2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AHP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将所包含的因素分组,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
这些层次大体上可分为3类1、最高层:在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又称目标层;2、中间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要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又称为准则层;3、最底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又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层次分析结构中各项称为此结构模型中的元素,这里要注意,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不一定是完全的,即可以有元素(非底层元素)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而只支配其中部分元素。
这种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所形成的层次结构,我们称之为递阶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可不受限制。
为了避免由于支配的元素过多而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每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地不要超过9个,若多于9个时,可将该层次再划分为若干子层。
例如,大学毕业的选择问题,毕业生需要从收入、社会地位及发展机会方面考虑是否留校工作、读研究生、到某公司或当公务员,这些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如图8.1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图8.1再如,国家综合实力比较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6.2:图6.2图中,最高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应用AHP所要达到的目标;中间层表示采用某种措施和政策来实现预定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一般又分为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表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政策(即方案)。
然后,用连线表明上一层因素与下一层的联系。
如果某个因素与下一层所有因素均有联系,那么称这个因素与下一层存在完全层次关系。
有时存在不完全层次关系,即某个因素只与下一层次的部分因素有联系。
层次之间可以建立子层次。
子层次从属于主层次的某个因素。
它的因素与下一层次的因素有联系,但不形成独立层次,往往有结构模型表示。
层次分析法(AHP)
(3)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了评估人员对各因素相 对重要性(或优劣)的经验认识,一般采用经典1-9 及其倒数的标度法。如下表所示。
图2 AHP层次结构示意图
表1 1-9 标度及其含义
(4)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A.层次单排序就是求某一层次上各指标对其上层指标 相对重要性的权重。一般计算方法采用方根法, 设判断 矩体阵计为算B步=骤[b如ij],下阶:数为n,bij为矩阵中第i行第j列元素, 具
选择1-9比率标度法是基于下述的一些事实和科学依据
类似的,当RI<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
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案例:用方根法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 的特征向量
1 5 3
1
5 1 1
3
1
3 3
1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M1
1
1 5
1 3
1 15
0.067
n
Wj 0.405 2.466 1 3.871
j 1
W1
W1
n
Wj
0.405 0.105 3.871
j 1
W2
W2
n
Wj
2.466 0.637 3.871
j 1
W3
W3
n
Wj
1 0.258 3.871
j 1
正规化
数学建模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建模
数学建模
模型背景 基本步骤 应用实例
一、模型背景
❖ 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Saaty在20世纪7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是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
对总目标Z的排序为
A1
A2
Am
a1, a2 ,, am
B层n个因素对上层 A中因素为 Aj
其层次单排序为
B1
B2
Bn b1 j ,b2 j ,,bnj ( j 1,2,, m)
层次 A A1
层次 B a1
B1
b11
B2
b21
.
.
.
.
.
.
Bn
bn1
A2 … Am B 层次总
a2
… am 排序权值
RI 0i RIi 0.58 i 1
CR CI / RI 0.087 / 0.58 0.015 0.1
C5
0.118 0.166 0.166 0.668
层次P的 总排序
0.3 0.246 0.456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系统性——将对象视作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 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成为继机理分析、统 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
w(2) (0.263, 0.475, 0.055, 0.090, 0.110)T
同样求第3层(方案)对第2层每一元素(准则)的权向量
方案层对C1(景色)的 成对比较阵
方案层对C2(费用)的 成对比较阵
…Cn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计算过程详解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计算过程详解写在前面:层次分析法是一个很早的决策算法了,它能够处理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问题,思维方式却很简单。
由于其系统性等优点,后续很多算法都有借鉴,所以这里写一写。
网上关于该方法的讲解很多也很详细,所以本篇都是在前辈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
文章尽量详细,然后加上一些我自己的理解,希望后面看到的人能够读起来更轻松,更容易接受。
注意:文中说的判断矩阵,又称成对比较阵目录:1.层次分析法概论1.2什么是决策1.3 决策分析法原理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2.1 层次分析法步骤2.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3 构造判断矩阵2.4 计算单层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2.5 计算组合权向量(层次总排序)并做一致性检验2.6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归纳3.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3.1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4.注意事项5.可应用的领域6. 完整例子分析6.1 旅游问题6.2 干部选择问题1.层次分析法概论1.1 什么是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匹兹堡大学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 Saaty)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的课题时提出。
它是一种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是对社会、经济以及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时,面临的经常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层次分析法则为研究这类复杂的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的、实用的决策方法。
是一种解决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
该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用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的权数,利用权数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比较有效地应用于那些难以用定量方法解决的课题。
层次分析法-数学建模
步骤5 层次总排序即求各方案的综合得分
前面我们求的都是在一层中各因素的权重,这个过程称为单
层次排序。不妨设准则层权向量W (w1, w2,L , wn ),T 而方案层有 l
个方案可供选择,且每个方案的权向量分别为 1, 2,L , l 。那么 每个方案对最终目标的影响程度(C1,C2,L ,Cl )T 就可以通过下面的 式子算出来了。
合理分配企业利润
准则层 调动积极性 提高企业质量 改善生活条件
方案层 发奖金 扩展福利设施 引进人才和设备
在层次划分及因素选取时,我们要注意三点:
(1)上层对下层有支配作用;
(2)同一层因素不存在支配关系(相互独立);
(3)每层因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认为,人对许多东西优劣及优劣 程度判断能力,最多大致在9个以内,超过这个范围就 会判断失真。例如,人们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常常会 眼花缭乱,难以抉择。)
23
9
重要性
xi比 x j 相同 稍重要 重要
绝对 很重要 重要
aij
1
3
5
7
9
在每两个等级之间有一个中间状态, aij 可分别 取值 2 , 4 ,L , 8 。
例如:评价电影的好坏
目标层
评价
准则层 娱乐性 x1 艺术性 x2 教育性 x3
方案层 电影1
电影2
……
这
个人认为:
x1 : x2 3
层次分析法是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处理的一种有效手 段。
面临各种各样的方案,要进行比较、判断、评价、 最后作出决策。这个过程主观因素占有相当的比重给用 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带来不便。T.L.saaty等人20世纪在七 十年代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处理这类问题的实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得到
w1 w 1 w2 A = w1 wn w1
w1 w2 w2 w2 wn w2
w1 wn w2 wn wn wn
(3)
这些比较显然是一致的,n块小石头对大石头的 权重(即在大石头中占的比重)可用向量 w=(w1,w2,…,wn)T
13
表示,如果大石头为单位重量,则有
5
其次,你会就每一个准则将3个地点进行对比,譬 如P1景色最好,P2次之;P2费用最低,P3次之;P3居 住等条件比较好等等.最后,你要将这两个的比较 判断进行综合,在P1,P2,P3中确定哪个作为最佳地 点. 上面的思维过程可以加工整理成为下几个步骤: 1,讲决策问题分解为3个层次,最上层为目标 层,即选择旅游地,最下层为方案层,有P1,P2, P33个供选择地点,中间层为准则层,有景色,费用, 居住,饮食,旅途5个准则,各层间的联系涌现联的 直线表示(图9-1).
20
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 表9-2 随机一致性指标 的数值
n RI 1 0 2 0 3 4 5 6 7 8 9 10 11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表中n-1,2时RI=0,是因为1,2阶的正互反阵总是一致阵. n-1,2 RI=0, 1 2 对于n≥3的成对比较阵A,将它的一致性指标CI与同 阶(指n相同)的随机一致性的指标RI之比成为一致性 一致性 比率CR 当 比率
14
如果得到的成对比较阵是一致阵,像(3)式的A, 自然应取对应于特征根n的.归一化的特征向量(即分量 之和为1)表示诸因素C1,…,Cn对上层因素O的权重, 这个向量称为权向量 权向量.如果成对比较阵A不是一致阵, 权向量 但在不一致的容许范围内(下面将说明如何确定这个 范围),Saaty等人建议用对应于A最大特征根(即作λ) 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后)作为权向量w,即w满足 Aw= λw
8
成对比较距阵和权向量 涉及到社会,经济, 人文等因素的决策问题的主要困难在于,这些 因素通常不易定量地测量.人们凭自己经验和 知识进行判断,当因素较多的时给出的结果往 往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如果只是定性的结果, 则常常不容易被别人接受.Saaty等人的做法, 一是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 互对比,而是对比时采用相对尺度,以尽可能 地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提 高准确度.
层次分析法建模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许多决策问 题:买一件衬衫,你要在棉的,丝的,涤纶 的…及花的,白的,方格的…之中作出选择; 请朋友吃饭,要筹划是办家宴或去饭店,是 吃中餐还是西餐或自助餐;假期旅游,是去 风光绮丽的苏杭,还是去迷人的北戴河海滨, 或者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如果以为这些日 常小事不必作决策问题认真对待的话,那么 当你面对报考学校,挑选专业,或者选择工 作岗位的时候,就要谨慎考虑,反复比较, 尽可能地作出满意得决策了.
2
人的主观选择(当然要根据客观实际)会起着相当 主要的作用,这就给一般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带来 本质上的困难. T.L.Saaty等人在七十年代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地处 理这样一类问题的实用方法,称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记AHP).这是一种定性 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过 去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主要有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 两种方法,起着用典型的数学工具分析现象的因果 关系,后者以随机数学为工具,共过大量观测数据 寻求统计规律,近年来发展的系统分析又是一种方 法,而层次分析法就是系统分析的数学工具之一.
3
下面先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和应用实例,再讨 论该方法在理论,计算以及建模等方面的若干问题.
4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人对一个复杂的 决策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大体上是一样的. 不妨用前面提到的假期旅游为例,假如有P1, P2,P33个旅游胜地供你选择,你会根据诸如景 色,费用和居住,饮食,旅途条件等一些准则 去反复比较那3个候选地点.首先,你会确定 这些准则在你的心目中各占多大比重,如果你 经济宽裕,醉心旅游,自然特别看重景色条件, 而平素朴素或手头拮据的人则会优先考虑费用, 中老年旅游者还会对居住,饮食等条件寄以较 大关注.
9
假设要比较某一层n个因素C1,C2 , …,Cn对上 层一个因素O的影响,如旅游决策问题中比较景 色等5个准则在选择旅游地这个目标中的重要性. 每次取两个因素Ci和Cj,用aij表示Ci和Cj对O的影 响之比,全部比较结果可用对比比较距阵 A=(aij)n×n , aij > 0 , a ji =
CI CR = <0.1 RI
(7)
21
时认为A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可用其 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否则要重新进行成对比较, 对A加以调整.顺便指出,(7)式中0.1的选取是 带有一定主观信度的. 对于A利用(6),(7)式和表9-2进行检验 成为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 对于(2)式给出的A可以算出,λ=5.073, 归一化的特征向量 w=(0.263,0.475,0.055,0.099,0.110)T . 由(6)式
6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图9-1
选择旅游地的层次结构
7
2,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于目标的权重, 及各方案对于每一准则的权重.这些权重在人的 思维过程中通常是定性的,而在层次分析法中则 要给出得到权重的定量方法. 3,将方案层对准则层的权重及准则对目标层的 权重进行综合,最终确定方案层对目标层的权重. 在层次分析法中要给出进行综合的计算方法. 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起来完 成上述步骤,给出决策结果.下面我们来说明如 何比较同一层各因素对上层因素的影响,从而确 定它们在上层因素中占的权重.
9
16
1,再进行定性的成对比较时,人们头脑中通常 有5中明显的等级,用1-9尺度可以方便地表示如下.
尺度a 表9-1 1-9尺度 ij的含义 尺度
尺度aij 1 3 5 7 9 2,4,6,8 1,1 ,…,1 2 9
Ci与Cj得影响相同 相同 Ci与Cj得影响稍强 稍强 Ci与Cj得影响强 强
含 义
Ci与Cj得影响明显地强 明显地强 Ci与Cj得影响绝对地强 绝对地强 Ci与Cj得影响之比在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 Ci与Cj得影响之比为上面aij的互反数 17
2,心理学家认为,进行成对比较的因素太多, 将超出人的判断能力,最多达之7±2范围.如 以9个为限,用1-9尺度表示它们之间的差别正合 适. 3,Saaty曾用1-3,1-5,… ,1-17,(d+0.1)(d+0.9)(d=1,2,3,4),1p-9p(p=2,3,4,5)等共27中比 较尺度,对在不同距离出判断某光源的亮度等 实例构造成对比较阵,并算出权向量.把这些 权向量与按照光强定律等物理知识得到的实际 的权向量进行对比发现,1-9尺度不仅在简单的 尺度中最好,而且结果并不劣于较复杂的尺度.
1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也经常面对抉择:一个厂长要 决定购买哪种设备,上马什么产品;科技人员要选 择研究课题;医生要为疑难病症确定治疗方案;经 理要从若干应试者中选拔秘书;各地区各部门的官 员则要对人口,交通,经济,环境等领域的发展规 划作出决策. 人们在处理上面这些决策问题的时候,要考虑的 因素有多有少,有大有小,但是一个共同的特点是 他们通常涉及到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的因素. 再做比较,判断,评价,决策时,这些因素的重要 性,影响力或者优先程度往往难以量化,,
18
根据上述定理和λ连续地依赖于aij的事实可知λ 比n大得多,A的不一致程度越严重,用特征向量 作为权向量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λ-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A的不一致程度,Saaty将
CI =
λ n
n 1
定义为一致指标 一致指标.CI=0时A为一致阵;CI越大A的不 一致指标 一致程度越严重,注意到A的n个特征根之和等于A 的对角元素之和(为什么?),而A的对角元素均为1, 所以特征根之和 ∑ λ = n .(不妨记λ1=λ).由此可 知,一致性指标CI相当于处λ外其余n-1个特征根的 平均值(取绝对值).
11
仔细分析一下(2)式给出的成对比较阵A可以 发现,既然C1与C2之比为1:2;C1与C3之比为4:1. 那么C2与C3之比因为8:1而不是7:1才能说明成对比 较是一致的.但是,n个因素要做 n(n 1) 次,全部一 2 致的要求是太苛刻了.Saaty等人给出了在成对比较 不一致的情况下计算各因素C1,…,Cn对因素O的权 重的方法,并且确定了这种不一致的容许范围.为 了说明这点我们先看成对比较完全一致. 设想把一块大石头O砸成n块小石头C1,…,Cn,如 果精确地称出它们的重量为w1,…,wn,在作成对比较 时令aij=wi/wj,
1 aij
(1)
表示.由(1)给出的aij的特点,A称为正互反矩 正互反矩 阵.显然比由aii=1.如用C1,…,C5依次表示景 色,费用,饮食,旅游5个准则,设某人用成对 比较距阵(正互反阵)为
10
1 1 4 3 3 2 1 7 5 5 2 (2) A = 1 4 1 7 1 1 2 13 1 1 2 1 1 3 5 1 1 3 1 1 3 5 (2)中a12= 1 ,表示景色C1和给用C2对选择旅游地 2 这个目标O的重要性之比为1:2; a13=4表示景色C1和居 住条件C3之比为4:1;a23=7表示费用C2与居住条件 C3之比为7:1.可以看出在此人选择旅游地时,费用 因素最重要,景色次之.怎样由成对比较阵确定诸因 素C1,…,Cn对上层因素O的权重.
(5)
直观地看,因为矩阵A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连续地依赖 于矩阵的元素aij , 所以当aij离一致性的要求不远时,A 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也与一致阵的相差不大.
15
(5)式表示的方法称为由成对比较阵求 权向量的特征根法 特征根法.求λ和w的简便算法和特 特征根法 征根法更深入的意义,以及其他求权向量的 方法见9.3阶. 比较尺度 当比较两个可能具有不同性质 的因素Ci和Cj对于一个上层因素O的影响时, 采用什么样的尺度aij较好呢? Saaty等人提出 用1-9尺度,即aij的取值范围是1,2,…,9 1 及其互反数1,,… , 1 .理由如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