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教育成功的历史经验
美国发展社会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美国发展社会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8ee2871783e0912a2162ad9.png)
美国发展社会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其启示摘要:造成美国今日社会教育高度发达的原因很多,既有良好的外部条件(自然环境和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又和美国联邦政府长期对社会教育的高度重视,并通过立法和拨款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会教育的发展进行干预,但美国在发展社会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联邦政府对各州社会教育的宏观调控乏力,各级政府对社会教育的拨款增长幅度较为缓慢、各州社会教育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弊端。
关键词:美国;社会教育;历史经验一、美国发展社会教育的主要历史经验(一)良好的外部条件为美国社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沃壤和动力。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美国建国后社会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很多,但不能仅仅从美国社会教育的内部去寻找,还必须从制约和影响美国社会教育的政治、经济、历史背景中去探究,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事实上,美国建国后面临着开拓疆土、建设新国家的艰巨任务,能否把这个移民国家的民众尽早地美国化,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与他人友善地相处,热爱美国民主制度的良好公民成为关系到国家能否摆脱贫困,实现真正独立的战略大事,这就对发展美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出了极为迫切的要求。
同时美国独特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建国后除南北战争外,本土上没有发生过战争,国内政治局势长期相对稳定,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土地充足,劳动力数量因移民的大量迁入而不断增加,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民财富急剧增加,这些良好的外部条件为美国社会教育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沃壤和动力。
如果没有这些良好的外部条件,美国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就会受到影响,很难成为世界社会教育强国的。
但是,“仅仅从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解释美国的速成速效,是颇为不足的。
因为虽有优美的外在条件而缺乏内在的因素,以致辜负良机和坐失良机的史实,是数不胜数的。
” ①许多国家虽然也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而社会教育缺乏内在动力,结果社会教育并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
美国之所以取得教育成功
![美国之所以取得教育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7d99f41c52d380eb63946d07.png)
一、美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1.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演进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职业性培训课程时期、“专业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科学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融合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时期…。
在19世纪职业性培训课程时期,在所有开设的26门课程中,没有普通教育课程。
教育专业课程也只有2门。
基本上是学科专业课程一统天下的格局。
到了20世纪20年代,开始步人了“专业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这个时期普通教育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都得到了空前的壮大,而学科课程被削减到了只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不到。
二战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天平又开始向学科专业课程一边倾斜,而教育专业课程被削减。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块才真正达到一种各占三分之一的状况.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也得到了摒弃,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走向融合化,从而消灭了由来已久的“专业性”与“学术性”之争。
2.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及特点美国之所以取得教育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十分重视师资的质量,而提高师资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与手段,就是不断调整和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通过课程这一教育影响来发展学生的师范技能和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美国在课程设置方面形成的特点与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注重广博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相互渗透日益明显,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还要跨领域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
宽厚的知识基础是教师职业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文化要求和知识素养,也是当今教师职业趋向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受西方“博雅教育”传统的影响,美国的师范教育非常关注普通文理课程的设置,强调未来教师掌握学术性知识的重要性。
博雅教育旨在解放精神和思想,使人摆脱“无知、偏见和狭隘”的束缚,避免狭隘的专业化,并不仅仅为职业做准备。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国的师范教育非常关注普通文理学科的教育,拓展其知识面,使其具备宽厚的文理基础知识,注重普通文化知识的养成。
历史地实践地透视美国教育
![历史地实践地透视美国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c845af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7.png)
历史地实践地透视美国教育
美国教育体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早期的教育主要由
私人机构和宗教机构提供。
在19世纪末,政府开始介入教育领域,
建立了公立学校和教育法规。
美国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分级分科的,分为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生阶段。
考试和评估在美国教育
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历史上,美国的教育体系一直处于改革和创新的状态。
早期
的改革主要是针对教育的普及和公平性问题,例如布朗诉教育委员
会案件决定了美国公立学校必须取消种族隔离政策,从而让黑人学
生能够在同一校园内接受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
美国的教育改革也开始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
例如
2001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教育质量来推动教育改革。
目前,美国的教育领域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争议。
其中之一
是教育的公平性问题。
尽管美国政府在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学生仍然面临着受教育机会不足的问题。
教育的体制化问题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之一。
许多人认为标准
化测试过多依赖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其他发展方面。
总之,美国的教育体系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时
代和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教育的质量
和公平性。
1。
美国基础教育的成功之道
![美国基础教育的成功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a6468871a26925c52dc5bf03.png)
基础教育是美国一项庞大的事业,历来受到高度 重视。二战以来,美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教育改革, 无论是50年代出台的《国防教育法》,还是80年代发 表并在全美引起巨大反响的《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 势在必行》的报告,都以中小学的问题和改革为核心 。美国的基础教育在管理、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学 校生活的组织等方面有着许多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 既决定了美国教育的许多优势,也让美国教育一步步 走向成功。
美国基础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普及教育的国 家之一,据1994年的统计资料,美国共有 在校学生612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4700万 人,11万所公立中小学是美国基础教育的 核心和主体,为所有未满18岁的青年提供 免费义务教育,美国中小学的发展可以追 溯到殖民时期。
美国基础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初,独立以后的美国走上了全面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为了适应工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大批有 技术有文化的劳动力,普及教育因而被提上议事日 程,在全国掀起了“公立学校运动”的热潮 公立学校以建立由税收维持、社区管理、面向全体 儿童、免费的公立学校为宗旨,经过40年的努力, 19世纪60年代,八年制公立小学已经在美各州普遍 建立起来
一、地方管理下的办学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满足所有学生所有需要的办学宗旨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教育观 四、学校与家庭紧密联系,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美国基础教育的成功之处
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面向全体学生 二、极具个性化的教育 三、社会各方面积提倡创造性学习 四、开展创造性的教育
初,当首批欧洲移民在北美大陆定居下来以 后,教育活动也随之开始了。新英格兰地区的教育 活动最为活跃,新英格兰地区的移民大多数是来自 英国的清教徒,他们崇尚书本,信奉教育
浅谈美国卡登幼儿教育及启示
![浅谈美国卡登幼儿教育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cd3b99e9ec3d5bbfc0a742b.png)
浅谈美国卡登幼儿教育及启示麦·卡登(mae·carden)女士是美国二十世纪杰出得教育家,其创立得卡登教育采纳专门得阅读教学法和艺术教育课程来培养小孩得阅读能力和艺术修养.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得卡登,幼年就读于檀香山得公立学校,大学毕业后,来到法国和意大利潜心研究艺术、音乐和文学.通过三年欧洲雄伟艺术和音乐得熏陶,卡登感受到了古典艺术对小孩进展得重要性,回到美国后,却发觉美国流行得教育模式扼杀了小孩对艺术之美得观赏能力,因此决心创立一种全新得、能激发小孩潜能得教学方法.1934年,卡登在纽约创办了第一所卡登(miss carden)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卡登教育法,尤其是以语音学为基础得阅读教学方法为卡登学校赢得了广泛得声誉.依照卡登教育法,幼儿从稚嫩园开始学习母音、子音及发音变化规则,从而使幼儿能够念出每个生字;卡登幼儿教育不只注重阅读,对幼儿品行塑造和艺术修养也十分重视.通过七十五年得努力,到目前为止全美已有八十多所卡登学校遍布美国得二十三个州,数以万计得幼儿在享受着卡登教育法带来得学习得乐趣.一、卡登幼儿教育理念(一)尊重每一个幼儿卡登得教育哲学确实是尊重每一个幼儿,确信每一个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卡登学校为每个小孩独特得个性和能力提供表现和进展得机会,确保小孩在幸福、鼓舞和自由得氛围下和谐习惯自己所处得环境;给予每个小孩所有得艺术科目,唤醒他们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得认识,培养他们得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二)强调教师得职责卡登女士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得行为和品行来妨碍小孩,而不是仅仅依靠枯燥得讲教.Wwwm因此,教师应该心胸宽广,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和学习,同时尊重小孩得纯真.教师得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因此否能激发学生得学习动机,唤起学生得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卡登得著作《品质教学,成功学习》一书里写道: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自我学习得能力——一个跟不上时代步伐得教师,不是一个合格得教师.教师应该时刻了解最新得信息并开阔自己得视野,只有不断扩大自己得知识范围、提高自己得品味,才能激起学生得学习兴趣.每一所卡登学校得教师都通过严格考核,至少获得大学文凭或者是具有某一领域得专业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同意卡登教育哲学和教学方法方面得指导.他们必须定期参加由卡登教育基金会开设得卡登方法训练营,以保持和进展自己得教学专业素养.专业得教师培训使得教师对卡登教育方法有充分得理解,保证了卡登学校得独特性和高品质得教育成果.重视艺术和品行教育(三)重视艺术和品行教育受欧洲古典艺术得妨碍,卡登特别重视音乐和艺术对幼儿得妨碍,卡登幼儿学校得小孩一进入学校就接触大量得文艺作品,借此进展学生得文学和文艺得修养;同时,重视对幼儿品行得培养,认为得当得教育能够使小孩非常小得时候养成自信、独立等品质.“高贵、优雅是每一个卡登学校得教育主旨”,1992年卡登教育基金会派送给卡登学生家长得第一份简报中如是写道.受欧洲古典艺术妨碍甚深得卡登认为培养优雅得公民是每个学校得目标之一,就像她曾讲得:真正得教育,包涵了对良好性格特征得坚持和有价值得公民修养得忠诚,它使学生从正确得角度看待生活并实现个体得真正价值.她盼望每个小孩都能成为见闻广博、有文化素养得个体,享受生活和学习得乐趣.二、卡登幼儿教育特色基于卡登对儿童得深刻理解和独特得教学理念,卡登幼儿教育充满了温情和关爱.卡登稚嫩园没有政治色彩和种族偏见,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下得每个幼儿.学校环境优美,温馨而安全.一般来讲,卡登幼儿教育包括学前三岁班、学前四岁班和幼儿园,有得卡登学校还招收学前两岁得幼儿.(一) 课程安排卡登幼儿教育最大得特点确实是卡登阅读法.卡登认为具备良好阅读素养得人在社会交往中具有非常大得优势,那些能用心倾听、清楚表达、准确阅读、成功书写得人具有一种他人无法剥夺得社会交往信心.卡登幼儿教育得课程特别全面,几乎囊括了所有得基础科目,以萨克拉曼多卡登学校(carden school of sacramento)为例,其稚嫩园课程包括:语言艺术学科(包括文学、演讲、语言、诗歌、拼写等)、艺术(包括艺术观赏和幼儿动手绘画)、音乐、数学、科学、体育、法语、计算机、实地旅行考察等.具体来讲,每门课程得教学内容和目标为:语言艺术学科:在卡登学校,幼儿从三岁开始接触《晚安,月亮》《我是一只老鼠》《窗子下面》等文学作品,以学习词汇、进展想象力和经历力;学习准确得发音,提高讲话水平;通过《谁喜爱》《爸爸得花园》等语言课程,学习语法和词汇,同时培养独立自信得品行和谦虚得态度;通过学习字母得名称和发音,以及一些字母游戏认识字母,为阅读做好预备;同时,幼儿还会进行诗歌得朗诵,以获得良好得语言韵律感.进入幼儿园后,幼儿通过字母游戏和口头阅读等方式进一步学习辅音字母得拼写;通过边读边写得训练,进行两个元音字母单词得拼写;同时增加了书写课,学习字母和数字得书写.值得注意得是,卡登稚嫩园得读本上没有任何图片,教师要求幼儿在内心将每个字和句子得意思想象出一幅画,并将其描述出来.卡登认为,这种方法不但能激发幼儿得想象力,而且能对幼儿阅读能力得进展特别有关心.艺术:卡登学校十分重视艺术培养,认为良好得艺术修养使人思想充实、举止优雅,充分领会生活得美好.幼儿从三岁开始接触一些艺术大师比如拉斐尔、莫内、罗丹等得作品,幼儿园得走廊、墙壁上随处可见这些名家作品得复制品、照片、雕塑等,以培养小孩对美得鉴赏能力和对艺术得感悟;四岁时,幼儿除了接着观赏大师得作品外,还要学习泥土雕塑,绘制蜡笔画,油彩画等,培养对色彩得敏感,培养制造力和独立得个性.进入幼儿园后,教师会鼓舞幼儿尝试各种各样得艺术形式,不断探究,以此来感悟艺术,表达自我.音乐:幼儿三岁时学习手指游戏、律动以及关于季节得歌曲;进入幼儿园之后,会进行古典音乐赏析、表演艺术、音乐理论得观赏活动,并学习一些乐器得演奏.数学:幼儿从三岁开始认识数字,学习有关数字得词汇,从操作各种实物操作中掌握数字得概念;进入幼儿园后,理解数字之间得关系,学习书写0~100得数字.科学:幼儿三岁时通过《妈妈爱宝宝》、《去动物园》等活动学习宝宝得名字,认识各种动植物、昆虫、鸟类;四岁时,通过《动物宝宝》、《小鸭子得种类》等活动培养幼儿敏锐得观看力;到幼儿园,幼儿学习天气、水以及热量等方面得知识.体育:卡登学校特别重视体育活动.学前班幼儿除了学习跑、跳、投掷、抓握等差不多动能技能外,还要养成公平竞赛和排队等候得适应;随着年龄得进展,幼儿体育锻炼得项目也随之改变,进入幼儿园后,幼儿每天要进行三十分钟得日常体育锻炼,练习手眼得协调性,并注重运动适应得养成.计算机:卡登学校在幼儿四岁班上开始应用计算机支持其他课程得学习,巩固拓展课堂学习得内容;鼓舞幼儿及早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盼望通过鼠标得操作来促进幼儿细微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得进展.法语:法语学习也是卡登学校得特色之一.幼儿从三岁开始就进行法语得学习,先是有关颜色、数量得词汇,然后是日常得对话以及简单法语歌曲得学习.(二)着装统一卡登学校特别重视礼仪,每个幼儿都穿有学校精心搭配得制服.在萨克拉曼多卡登学校,幼儿得服装以海军制式为主,上身为印有“卡登”标识得水手领长袖运动衫,外加海军v领背心或者套头衫,外套则为带有同样“卡登”标识得白色v领开襟羊毛衣;下身为海军制服裤子或者短裤,女孩还能够搭配白色得裙子.每周得周五能够穿牛仔裤和印有卡登标志得polo恤,但牛仔裤要整洁合身,不能穿松松垮垮或者有破洞得衣服.萨克拉曼多卡登学校还规定:鞋子应有鞋带或者搭扣,而且不能露出足趾;袜子应该是白色或者海军蓝色,袜边最好露出鞋子;上体育课要穿专门得运动服,年纪小得小孩能够只更换合适得鞋子.卡登学校认为,小孩每天穿戴整齐得来到学校会让他们重视学校和学习,遵守学校得纪律,以认确实态度对待学习.统一得着装能增强小孩得自尊心和荣誉感,自然而然得端正自己得行为,尊重自己和他人,举止优雅自信.(三)家长参与卡登幼儿教育鼓舞和欢迎所有得幼儿家长参与到学校得各项活动中来,共同培养幼儿谦逊、合作、将来、尊重他人等良好得品质.不同得卡登学校会依照学校得特色、家长得意见等采取不同得家园合作方式.萨克拉曼多卡登学校设有专门得家长俱乐部来组织各种家园活动,以保证父母与学校有充分得交流与沟通.而弗雷斯诺卡登学校(carden school of fresno)则建立了家长志愿者方案(the parent volunteer program),要求每个学生得家长每学年为学校志愿工作20个小时.工作得内容能够是为学校职能部门提供关心,或者在自己小孩所在得班级担当教师助手,甚至合法得捐赠也能够作为志愿工作得一部分.同时,卡登幼儿学校还会举办亲子夏令营、家庭野餐等活动增进家长和小孩之间得联系,使小孩感受到家长对他们学习得重视.卡登学校相信,家长越多得参与到小孩得学校教育中来,小孩就越容易取得良好得学业成绩.三、借鉴之处卡登幼儿教育在美国取得得成功,有诸多值得我们借鉴得地点.每一个幼儿基本上独一无二得,有着与他人不同得个性特征,正是这些差异带给我们一个个爽朗可爱得幼儿,带给那个世界绚烂多彩.每一个幼儿教育者首先要从内心深处尊重这些差异,同意差异,而不是用固有得标准去衡量幼儿、要求幼儿.在卡登幼儿教育中,小孩得个性得到了最大程度得尊重,卡登教育得目得不是制造“好小孩”,而是培养小孩独立得思维能力;教师不能强迫小孩同意不人得观念,小孩应该得到彰显自己真正办法得机会.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儿童得人格和权力,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得进展.尊重幼儿,才能给幼儿得进展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得环境;反之,则会打压幼儿心灵进展得积极性,给其进展留下阴影.真正得愉悦来自内心得平静,而教育带领幼儿寻到那条通往内心平静世界得道路.教育不应该是功利得,幼儿学习得知识技能不应该成为家长之间相互攀比得道具或者用来炫耀得资本.卡登对教育抱有远大得理想,认为教育得全然目得在于让小孩体会到他们之因此来到那个世界,是为了对人类社会得福祉做出贡献;欢乐是关心不人之后得到得回馈;人一辈子得目得绝不是为了成就丰功伟业,而是要满足内心得愿望.卡登幼儿教育是开放而自由得,在尊重每一个小孩得个性得同时,关注小孩得全面进展,使幼儿在保持自己独特得人格特点得基础上获得充实生活所必需得各种素养,进展得文学和文化得内涵,享受学习和生活得欢乐,就像卡登所讲得:生活是欢乐得,学习也一样.。
简述美国教育的发展历史
![简述美国教育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d8ebc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0.png)
简述美国教育的发展历史美国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折点。
教育在美国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变了美国社会的结构。
美国的教育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殖民时期,当时英国殖民者将自己的宗教派别和文化带到新大陆,这些新到的宗教教育和文化在新大陆上较早出现。
英国殖民者建立了房屋招待学校,这种学校在1640年前后成为主流,大多数孩子受这种教育。
学校中的教育主要受到宗教影响,重视宗教礼仪,凸显行为规范,强调基督教道德价值观等,把学生小心翼翼地训练成洁身自好、遵守宗教教义的贞节寡妇。
随着英国殖民者的建立,美国社会逐渐发展,这种宗教教育也在发展。
18世纪,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刚刚独立后社会动乱,建立全国教育系统,以实现政策统一,促进社会进步。
这一时期美国的教育也从宗教中脱离出来。
20世纪以来,美国的教育行政分离了宗教,开发了多种新的教育模式。
其中,大学教育拥有最高的地位,而在小学教育方面,美国也出现了更加综合的课程设置,不仅仅只局限于宗教的教育,还引入了其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推广实施了全民教育法,并给予学校充分资金支持,促进教育设施的改善,并将大学免学费政策扩大到更多的群体和地区,这样一来,美国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当时,改革实行了一种中央政府全国一体化的教育制度。
从1970年代起,美国和欧洲等地区也出现了私立教育,这种私立教育更加灵活,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束缚,教育的主体也更加具有选择的余地。
到了21世纪,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信息技术也成为美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教育的实施让传统的纸质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美国的教育正在朝着信息化、多元化及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美国教育的发展历史见证了美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转型,同时也反映出美国社会的进步。
目前,美国的教育正在朝着多样性和先进性的方向发展。
浅谈美国教育成功的历史经验
![浅谈美国教育成功的历史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bdc56e2f580216fc700afd5f.png)
浅谈美国教育成功的历史经验[摘要]对美国教育成功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目的在于了解美国社会迅速发展的教育背景并为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某些借鉴与反思。
[关键词]美国教育成功历史经验一、教育决策要从实际出发,才能使教育发展符合国情的需要美国是移民国,无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各方面的发展只能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向欧洲学习,二是走自己的路。
而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皆要面向现实,从实际出发,从国情需要出发,即既要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实现,又要符合经济发展讲求实用的原则。
而正是这一原则使借鉴与开创二者得以结合在一起,使美国教育在博采众长中能够保持自身的特色,在各方面有所创新的同时,又吸纳了欧洲教育的可取之处。
在教育制度方面,美国初等教育在借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经验时,又未将义务教育置于双轨学制之下,而是保持了单轨制的特色。
中等教育在职能上既保留了欧洲中学的升学传统,又开创了美国中学的就业新风尚,使兼顾升学与就业成为美国中学的特点。
高等教育方面,既向德国学习,创立起注重科研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使美国与欧洲能在学术发展上保持同步,又开创了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使大学的科研功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与此同时,面向现实的需求,美国还创办了讲求实效的农工学院、社区学院,以及强调大学功能在于面向社会服务的现代大学。
在教育思想方面,19世纪美国以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指导当时的公立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又以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指导当时的中高等教育的发展。
20世纪杜威建立起民主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给美国教育予全方位的影响,并由此确立起与欧洲传统教育思想相异的现代教育思想流派。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教育发展重心由普及数量向提高质量的转移,巴格莱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赫钦斯的永恒主义教育思想;以及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等所谓新传统派教育思想又主导了各级学校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各项教育改革运动。
美国教师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教师教育的经验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328dfd57f1922791688e845.png)
美国教师教育的经验和启示作者:王凌飞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03期完善的教师教育体制对科学、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各国都在不断探索理想的教师教育模式,尤以美国为代表。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美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师教育制度,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美国教师教育的经验提高教师的素质,应成为国家优先考虑的问题。
美国政府把教师教育提升到事关国家前途与未来的高度,在不断完善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有机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美国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理想的教师教育模式,在对7个示范性教师教育机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优化教师教育理念。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美国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师教育理念。
重视实践的作用,注重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丰富教师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机智,并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使教师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
教师有了良好的教育机智,才能更好地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不再套用固定死板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综合分析学生的发展规律、学习理论、动机研究以及学科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开设课程。
适当延长教学实习时间,使教育理论成功过渡到实际教学中,把教学实习与理论课程相互整合成为一体,且交替进行。
同时科学设计实践和成绩评价标准,对理论课程的成绩和教学实践进行有效、全面的评估。
为了促进学习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机联系起来,美国广泛推行教学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自我评价。
美国教师教育强调树立合作的观念,加强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友好合作,通过集体的磋商、合作、探究,共享资源,创造一种合作的文化氛围。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专业化教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
美国教师教育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普通教育课程、教育科学课程、学科专业课程,这三部分课程各占三分之一的学时。
美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美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84cff086c85ec3a87c2c586.png)
美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笮王晓阳王晓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室主任(北京100084)教育发展研究2008.23专题·美国教育·美国教育史学家认为,美国大约在1865年至1929年间实现教育现代化,[1]历时约65年。
作为美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和终点,1865年与1929年都和战争有关。
1865年是美国历时4年的内战结束,开始战后重建的年份。
而1929年是美国经济在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十多年的繁荣,开始陷入大萧条的前一年。
本文试图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强国,美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分哪几个历史阶段?每段完成哪些主要目标?主要理念、制度创新是什么?具体包括:美国基础教育何时实现普及?职业教育如何发展?高等教育何时实现大众化?美国研究型大学怎样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等等。
第二,美国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教育宏观管理、教育思想观念及其实践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我们有哪些启示等。
一、美国教育现代化(1865-1929年)的背景美国教育现代化是与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同步,并为其服务的。
从1865年到1929年的65年间,美国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奉行孤立主义的美洲农业国,崛起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工业化国家。
以下简要回顾这段时间内美国人口、经济、政治领域的变化,及其对美国教育产生的影响。
1.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
在人口数量方面,从1869年到1929年,美国人口从38,558,000增长到121,878,000人,增长了3倍多。
人口的增长成为教育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从1890年到1920年,有1800万移民进入美国。
这些移民大部分来自中欧和南欧各国。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国籍法》,规定暂时根据每个国家1890年在美国定居者的后裔人口数目比例确定该国每年来美国的移民限额。
这一法律使得来自中欧和南欧以及亚洲国家的移民大幅减少,美国移民增长数开始减缓。
美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7047ce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0.png)
美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近年来,美国教育改革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在美国本土,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和借鉴。
一、种类多样的学校制度美国的学校制度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包括私立学校、公立学校、特殊学区学校等在内的各种类型。
相比之下,中国的学校制度则比较单一,一般只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种类型。
这种多样性带来了一定的竞争性,由此也促进了学校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同时也允许家长和学生进行选择,提高了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
二、注重实践教学美国的教育注重实践教学,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探索知识、提高技能,并将所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高中生在学习课程时就需要进行社会实践,既能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这一点与中国当前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强调学生要学以致用,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教育资源丰富美国的各级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各种图书馆、博物馆、科技展览馆等文化设施,还有世界级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这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机会。
中国现在也在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例如推广教育云平台、智慧校园等多种方式,用网络科技打造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教育资源网络,以满足学生和公众的需求。
四、教学质量评估和改进美国的教学质量评估非常严格,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绩效绑定。
这种考核方式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此外,美国的教育改革也注重教学质量的改进,一些研究机构会评估教学质量,并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对差异的发现和分析,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五、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学校文化建设包括学校信念、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传统等。
美国的一些优秀学校会在学校文化上下很大功夫,打造出学生关注主动、积极探究、艺术创造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美国教育和创新的历史和现状
![美国教育和创新的历史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b26db4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8.png)
美国教育和创新的历史和现状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为强大和发达的国家之一,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和创新机制。
在如今这个高度竞争的时代,教育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成功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而美国的教育和创新的历史和现状也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一、美国教育的历史美国的教育得益于其独特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
最早的美国教育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当时的教育是由教会组织和私立机构来承担的。
到了19世纪中期,公立教育逐渐普及,这一进程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20世纪初,美国政府开始介入教育事务,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公立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193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实施新政策,大力支持各种研究和发展计划,这为后来的科研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美国教育的现状如今,美国的教育系统依然是世界一流的。
美国一共有135所顶尖大学,其中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一些著名大学更是享誉世界。
此外,美国还拥有一些知名的高中和中学,如海边清华和菲利普斯学院等。
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原因,美国的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美国的教育系统极为庞大和复杂,因此管理和监管难度非常大,这使得一些学生难以得到质量上乘的教育。
其次,教育资源的分配也不够公平,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匮乏,这使得学生在教育上面临很大的挑战。
三、美国创新的历史美国的创新也是得益于它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美国,创新之风从殖民地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的美国独立于欧洲,拥有独立的思考和行动能力,这使得美国人民敢于打破传统和突破束缚,开创了新的道路。
20世纪初,美国政府开始赋予科学和技术以更多的重视,这也为后来的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的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全世界领先的水平,这一点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四、美国创新的现状如今,美国的创新能力也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之上。
美国拥有世界顶尖的科研团队和优秀的科学家,每年的科研成果也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之上。
从“达标”到“成长”——美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从“达标”到“成长”——美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8db69402f5335a8102d220f8.png)
从“达标”到“成长”理论探索美国在全球许多经济领域处于利润丰厚的上游,这与美国比较成功的人才培养机制关系密切。
美国的学校不仅培养了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一大批科技和商业精英,而且培养了一大批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者,这使美国一直在科技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使美国一直控制着世界上大部分的科技专利。
即使在对华贸易存在巨大逆差的局面下,甚至在“金融危机”的经济困难时期,美国也一直坚持对华高科技禁运。
今天,教育问题成为许多中国家庭的沉重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成为压在许多中国家庭之上的沉重“大山”。
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关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了改进中国的教育,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美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一、小布什的“一个都不能少”在林登·约翰逊总统的推动下,作为“向贫穷宣战”努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会通过并颁布了《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Elementary and SecondaryEducation Act of 1965,简称ESEA)》。
其后,修订ESEA 就成为历任总统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2000年大选期间,候选人小布什的竞选主题是教育改革。
在整个竞选过程中,最重要的活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大会的主席台被布置成一间小学教室。
2001年1月20日,小布什总统宣誓就职。
1月23日,他就推出了被称为“一个都不能少”(No Child Left Behind,直译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方案。
2001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小布什总统主持修订的新的ESEA 法案,新法案被命名为《2001年一个都不能少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NCLB)》。
法案的第一句话是:“这是一个以问责、灵活性和选择性填平教育成就水平鸿沟从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An act to close the achievement gap with accountability, flexibility, and choice, so that no child is left behind)”。
美国教育的三个时代及其启示
![美国教育的三个时代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faa9b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6.png)
美国教育的三个时代及其启示美国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全球瞩目,不仅因为其发达的教育技术和资源,更因为其在教育理念和制度上的不断创新。
回顾美国的教育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代,每个时代都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时代:殖民地时期的宗教教育美国教育的第一个时代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那时的美国是一片新近殖民的土地,移民们主要来自欧洲,带来了基督教信仰以及宗教教育的传统。
在这个时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对神学和摩拉尔的理解和信仰。
这种宗教教育的传统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直至美国建国后,受到了公立学校的挑战和改革。
这一时代的启示在于,宗教教育虽然带来了信仰和伦理道德的灌输,但也限制了教育的多元化和人文科学的发展。
我们应当意识到,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人格和能力,而不应该局限于特定的宗教信仰和观念。
第二时代:公立学校运动时期的普及教育19世纪初,美国建国后,逐渐形成了一套公共教育制度,这一时期被称为公立学校运动时期。
在这个时代,美国政府开始积极支持和推动公立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逐步普及教育,并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这一时代的教育理念是以普及教育为目标,强调公立学校的职责和义务,鼓励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的教育。
这个时代也注重了教育的素质提升,推动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制定,使得美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和规范。
这一时代的启示在于,普及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只有全面普及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教育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提升,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生个体的成长需求。
第三时代:多元化和个性化教育的时代20世纪以来,美国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一时代以多元化和个性化教育为特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
美国教育史(优秀范文五篇)
![美国教育史(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35640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2.png)
美国教育史(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美国教育史美国大学的崛起---------以哈佛大学为例 1.哈佛大学的发展历程 2.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 3.哈佛大学办学资金来源 4.哈佛大学校长“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作为北美最古老的大学,哈佛以”追求真理”为校训,秉持宗教宽容理念、敢为天下先在美国高等教育早期发展阶段独领风骚、四、校长们引领哈佛大学的崛起-----以哈佛的五任校长为例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舵手,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大学的成长期,校长的作用就更加突出。
翻开世界知名大学史册,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一所大学走向成功与知名的历程中,总离不开一个或一批杰出的校长: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朱九思与华中科技大学,他们高瞻远瞩、超前的理念、明确的目标、坚定的立场、锐意改革,开创了大学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并在引领大学傲然崛起中留下了不朽英名。
作为当今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大学哈佛大学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它在近现代以来的异军突起和声望日隆也离不开几位杰出的校长的开拓创新与励精图治,本文拟以哈佛大学近现代五任杰出的教育家校长为分析样本,探讨他们在哈佛大学崛起中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1)艾略特校长任期院校建设的管理思想和践行到19世纪中期美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实施,美国迎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大学理念和大学改革风起云涌,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波前所未有的改革大潮中面对新大学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哈佛大学一度迷失方向,抱残守缺、停滞不前。
在这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年,哈佛睿智地选择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校长查尔斯.威廉.艾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在他长达40年的校长任期中,哈佛从一所偏安一隅的古典本科文理学院(在校生不足1000人,教授32人)发展身为拥有多个学院、名师云集的、享富声誉的现代大学(在校生超过300人,教授169位)。
浅谈美国学前教育
![浅谈美国学前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6fe60d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7.png)
浅谈美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为孩子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美国学前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期。
当时,一些慈善家和教育改革者开始关注贫困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并尝试建立一些学前教育机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学前教育逐渐发展壮大,并形成了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和体系。
美国学前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促进儿童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在身体发展方面,注重培养儿童的运动技能和健康习惯;认知发展方面,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发展方面,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情绪管理能力;社会发展方面,教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美国学前教育的机构类型多种多样。
公立幼儿园是由政府资助和管理的,为符合年龄要求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
私立幼儿园则通常收取较高的学费,但可能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育服务。
此外,还有一些早教中心、托儿所和家庭日托等机构,为家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学前教育强调综合性和体验性。
课程内容通常包括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社会研究、艺术和音乐等领域。
教学方法注重以游戏为基础,让儿童在玩耍中学习和探索。
例如,通过搭积木、拼图等游戏培养儿童的空间认知和动手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美国学前教育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前教育教师通常需要获得相关的学位和证书,并接受持续的专业培训。
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求,能够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进行因材施教。
教育评价也是美国学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测试和家长反馈等方式,对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美国学前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美国教育的三个时代及其启示
![美国教育的三个时代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366c7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1.png)
美国教育的三个时代及其启示美国教育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和最发达的教育系统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国教育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发展,每个阶段都对今天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国教育的三个时代,并探讨它们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第一时代:殖民地时期至19世纪末美国的教育体系最初是在殖民地时期建立的。
这个时期的教育主要是由宗教机构和家庭来承担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价值观。
直到19世纪末,美国才开始建立起了公立学校系统,并且实行了义务教育。
这个时期的启示在于,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整体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学术知识的传授。
宗教机构和家庭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表明教育是一个全社会的事务,而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
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得教育普及化,也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二时代: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是美国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美国开始实施了全面的教育改革,包括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公立学校系统,提高了教师的培训水平,推动了学校课程的多样化等。
这个时期的启示在于,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全面的教育改革使得美国的教育水平大幅提高,也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多样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促进了个体潜能的挖掘和发展。
20世纪中期至今是美国教育发展的新时代。
在这个时期,美国教育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等。
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美国教育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包括推动STEM教育、发展在线教育、加强多元文化教育等。
这个时期的启示在于,教育应该以培养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为目标。
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
STEM教育的推广、在线教育的发展等都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领域。
美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浅谈美国教育的发展
![浅谈美国教育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89e193f19e8b8f67c1cb9e8.png)
浅谈美国教育的发展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任职三年院长的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是一位教育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研究者,她的教育研究著作《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教育学领域的经典和必读书目。
两百多页的内容尽数道出了教育学在美国的发展历史。
通过对该书的阅读,我们可以窥探出美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从中也能找到些许对我国教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启示。
标签:美国教育;教育发展;拉格曼一、教育与女性在美国,教师最初被视为“女人的事情”。
“教师以女性为主而教育管理者以男性为主”。
把教学与“女人的事情”相联系使得教育研究长期以来受到轻视与蔑视。
这样的联系与美国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根据拉格曼的叙述,之所以教学与女人联系如此之紧密,是由于其教学成本支出大小的问题。
对于女人,不必要像男人一样支付较高的教学成本,也就是女人的工资是比男人低的。
基于这样的原因,使得学校大量招入女性教师,以求得降低教学成本。
此外,女权主义者坚称女性的“天然”品质有利于启发青年人的智力和情感,并且,女性在从事三四年的教学事业后更有利于婚姻生活。
女性确实较男性来说更加细腻,但是,因为这个原因将教学与女性直接相关联的观点则是武断的。
女性有女性的“天然”品质,比如耐心、细心、关怀、情感丰富等,然而,只是具有这些品质,或者说,一直以这样的环境去教育孩童也是不完美的。
世界本就是由男人与女人共同组成,缺乏男性的阳刚的教学环境是儿童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缺陷。
而这种缺陷可能造成的后果有可能是教育者不愿意看到的。
笔者并不排斥女性对教学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她们与教学的天然联系。
女性确实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比如福克纳在约克纳帕塔法小镇塑造的女性都有着坚韧的性格;玛格丽特在其《飘》里塑造的斯嘉丽一角毫不逊色于任何男性。
只是,笔者认为男性和女性共同加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境,也必将更加有益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美国学校教育的发展
![美国学校教育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8f686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e.png)
美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然这个体系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但是教育的目标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出一批才华横溢、有着强烈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人才。
20世纪初期,美国的学校教育还处于一个相当基础的阶段,大部分的学生都只能在小学阶段得到有限的知识,随后他们就只能去从事农业或工厂等简单的体力劳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政府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学校教育,这也让学校教育得以建立起起步于现代科技文明的庞大基础。
很快,美国的学校教育便逐渐发展起来并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学校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时期也被称之为“公共教育革命”。
革命的目的是在国家层面构建出一个公平公正且开放的学校教育体系,帮助每个人都能够接触到优质且普及的教育资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沿着逐渐多元化的轨道发展。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
而在大学教育方面,学生们可以选择专门从事工业、科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科、法律、医学等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与之前相比,现代美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随着时光的推移,学校教育的目标也逐渐从简单的硬技能培训过渡到了更多关注软技能、智力发展等方面。
根据一些调查数据,拥有健康心理状态和自我认知能力是留美学生成功的关键指标。
学校教育走向更加多元化,不再单纯注重填鸭式的教学,而是着重于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感兴趣的领域里得到深度的探索和掌握。
总体来说,美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进步的教育体系。
在未来的发展中,美国学校教育有望继续建立和普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标准,同时学生可以得到越来越充足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自己去应对日益变化的世界。
简述美国教育的发展历史
![简述美国教育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b77f576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7.png)
简述美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国教育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涵盖早期殖民时期到现代社会,它以不同的风格演变发展,以满足多元文化社会的教育需求。
目前,美国的教育体系发展程度非常高,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围绕早期的殖民统治、文化传统、社会变革和技术革新,来简述美国教育的发展历史。
国从17世纪初殖民者带来的教育开始起步,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有英国风格的教育系统,以促进自己的宗教和价值观。
殖民地教育以国家管控为基础,重视人们的政治和宗教信仰,着重培养未来公民,政府制定很多法律来监督学校的办学情况,为公民提供宗教、政治、历史和社会等教育。
殖民地时期,非裔美国人的教育受到限制,他们受到种族歧视,无法受到正规教育,此外,在南方奴隶制度得到确立后,奴隶不得受教育,教育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反弹。
着修正案被通过,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60年代,联邦政府出台了《公民权利法案》,禁止种族歧视,推行“放松营养”政策,这些新的规定改变了社会环境,促使政府大力投入教育投资,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并努力消除种族差距。
同时,由于科技不断发展,在美国引入了计算机课程、电子教室、虚拟实验室等新型技术,让教育更加高效和人性化。
今天,美国教育体系已经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而且受益于联邦政府的大力投入,资源也得到了更充足的支持。
由于联邦政府在资金上和社会公正方面的平衡,在美国上学的孩子们无论是出身社会地位是否高,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在学习时受到一致尊重。
上所述,美国教育发展历史多元多样,它源远流长,从殖民时期到今天,经过各种困难和挑战,美国获得了今天拥有平等并被高度重视的教育环境,它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大众教育体系,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可供学习的发展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国教育成功的历史经验
[摘要]对美国教育成功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目的在于了解美国社会迅速发展的教育背景并为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某些借鉴与反思。
[关键词]美国教育成功历史经验
一、教育决策要从实际出发,才能使教育发展符合国情的需要
美国是移民国,无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各方面的发展只能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向欧洲学习,二是走自己的路。
而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皆要面向现实,从实际出发,从国情需要出发,即既要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实现,又要符合经济发展讲求实用的原则。
而正是这一原则使借鉴与开创二者得以结合在一起,使美国教育在博采众长中能够保持自身的特色,在各方面有所创新的同时,又吸纳了欧洲教育的可取之处。
在教育制度方面,美国初等教育在借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经验时,又未将义务教育置于双轨学制之下,而是保持了单轨制的特色。
中等教育在职能上既保留了欧洲中学的升学传统,又开创了美国中学的就业新风尚,使兼顾升学与就业成为美国中学的特点。
高等教育方面,既向德国学习,创立起注重科研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使美国与欧洲能在学术发展上保持同步,又开创了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使大学的科研功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与此同时,面向现实的需求,美国还创办了讲求实效的农工学院、社区学院,以及强调大学功能在于面向社会服务的现代大学。
在教育思想方面,19世纪美国以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指导当时的公立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又以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指导当时的中高等教育的发展。
20世纪杜威建立起民主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给美国教育予全方位的影响,并由此确立起与欧洲传统教育思想相异的现代教育思想流派。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教育发展重心由普及数量向提高质量的转移,巴格莱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赫钦斯的永恒主义教育思想;以及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等所谓新传统派教育思想又主导了各级学校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各项教育改革运动。
总之,从实际出发,在借鉴中创新,是美国教育能扎根本土的真正原因。
二、教育决策要富于预见性,才能使教育影响超越本国,走向世界
美国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能推陈出新,扎根本土,而且在于其能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在一定条件下,越是具有民族性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具有世界性。
笔者以为,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换言之,即当民族性蕴含着未来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时,那么,这种民族性也就有了世界性。
纵观历史,如果说古希腊罗马开创了西方教育历史的先河,那么,德国与美国则
分别铸就了近现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的辉煌。
德国与美国教育的共同性不仅在于他们的教育具有开创性与民族性,而且还在于这种开创性或民族性反映了未来世界教育的方向与要求,从而使其能分别领导世界近代与现代教育的潮流。
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科学化与人文化是近代教育不同于封建教育的地方,是近代教育的努力方向,在由封建教育转向近代教育的过程中,德国在各方面起了领头羊的作用,故其教育的民族性也就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
就美国而言,美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源于摆脱欧洲的政治奴役及对欧洲经济的奋起直追。
但与德国不同的是,德国的封建历史传统使德国在确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与思想方面,不可能走得太远。
而美国一方面恰好兴起于人类社会由旧社会步入新社会的转折点,这一状况使其发展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可以有机会借鉴欧洲资本主义教育已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没有封建历史的传统,可使其在教育各领域的独创性更符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与潮流(例如民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不仅是美国教育发展的需要与特点,也是世界近代与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由此可将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与思想更向前推进一步,从而率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三、教育决策的制定需要教育科学研究的导航
教育决策能否从实际出发,使教育发展符合国情,以及教育决策能否有预见性,使教育影响走向世界?这一问题除了取决于一定的客观社会需求以及相应历史条件外,还离不开众多教育思想家与教育专业组织的主观努力以及他们所从事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换言之,美国教育之所以能后来居上,除了因其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同时自身又无封建历史传统,其进步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为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之外,能否认识这种环境,能否利用这种环境就需要人们的主观努力。
诚如前面所述,美国教育与各种教育专业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于不同的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二战前,围绕普及教育的重心工作,杜威的民主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思想不仅成为指导美国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而且成为整个世界现代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分水岭。
二战后,随着教育研究重心从普及数量向提高质量的转移,以及新传统派的崛起,美国教育科学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研究各分支领域涌现出众多教育思想家与专业组织。
如果没有这些教育家与教育专业组织的努力与探索,美国教育决不可能在短短的三百多年时间内走完欧洲国家千百年走过的路程。
当然,在促成美国教育迅速发展的主观因素中,除了教育家与教育专业组织的主观努力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美国历届政府领导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及美国人民对教育的积极支持。
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有许多人涉及,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美]卡扎米亚斯,马西亚拉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腾大春.美国教育史显示的教育发展客观规律.保定: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4]李惠国,吴元梁,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现代化.转引自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第15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5]腾大春.美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