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模式
美术领域教学模式
美术领域教学模式1. 引言美术领域是一门注重创作、表现和审美能力培养的学科,对学生的感知、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起到重要的培养作用。
在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讨论几种常见的美术领域教学模式,并提供一些实践建议。
2.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授知识和技巧,学生通过模仿、练习来学习。
这种模式注重基本技能的掌握,但缺乏创造性的发展。
学生通常只是在模仿他人的作品中进行练习,缺乏对自身创作的思考和实践。
3. 探索性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探索性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于美术领域教育中。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被鼓励去探索、发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的角色更多地是扮演导师和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自主创作的能力。
4. 项目式学习模式项目式学习模式是当前美术教育领域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艺术项目来学习和应用知识和技能。
项目式学习强调实践和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以项目为单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学习。
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5. 反转课堂模式反转课堂模式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的模式,在美术领域教育中也得到了应用。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之前会通过阅读、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预习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和讨论。
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6. 艺术表演模式艺术表演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实践和展示的美术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艺术表演活动,如舞蹈、音乐、戏剧等,来学习和发展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这种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培养艺术综合素养。
7. 实践建议•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不同的美术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尝试创作。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教育模式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教育模式引言幼儿园美术教育在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教育模式,本文将从绘画教育、手工制作和创意艺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绘画教育绘画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教学内容。
在绘画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和模仿,幼儿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然而,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幼儿进行自由绘画,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集体绘画,通过合作创作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二、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手工制作,幼儿可以锻炼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手工制作教育中,教师应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供幼儿选择,并引导他们进行自由发挥。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纸板、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自由拼贴,制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创意艺术创意艺术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
它强调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启发幼儿的思维,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创意艺术教育中,教师应提供开放性的任务和挑战,让幼儿能够自主选择创作主题和表现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进行表达。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在绘画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在手工制作中,教师应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供幼儿选择,并引导他们进行自由发挥;在创意艺术中,教师应提供开放性的任务和挑战,让幼儿能够自主选择创作主题和表现方式。
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幼儿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在艺术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最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最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引言
美术课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找最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创意教学模式
1. 项目式研究:将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通过开展综合性的项目,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制作教具:鼓励学生参与教具的制作,例如制作模型、创作海报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艺术展览:定期组织学生的作品展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和认可。
数字化教学模式
1. 使用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提供更直观、生动的教学体验。
2. 在线资源共享:建立美术教学资源库,与其他学校和教师分享教案、课件和作品,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合作。
个性化教学模式
1. 可选择的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个主题供学生选择,激发学生的主动研究兴趣。
2. 差异化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水平,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培养。
结论
最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创意教学、数字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结合。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可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具体实施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初中美术教育注重技能培养和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但过于灌输和临摹写生容易让学生认为只有老师灌输的东西才是正确的,无法自由创造。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促进学生自由创造和技能提高。
经过实践和探究,体现自由创造和促进技能提高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应逐步推广。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学科教改研究的总课题,课堂教学结构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因素之一。
将美术课设计为“观察欣赏激趣——发现探索尝试——讲解示范点拨——练讲座辅导——评讲小结提炼”的五步进行,是比较理想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步:导入—观察.欣赏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用2--3分钟引导学生审美技巧,唤起创造美的欲望。
教师先出示范画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从整幅中找感觉,找寻画了些什么,表达什么意思等。
学生通过观察逐步发现构图的方法、笔墨的技巧等,体会到画家的思想和阅历。
通过这一步步地观察,学生们接受了美的熏陶,体会到画的笔墨情趣,也从中找到了一些作画的步骤、构图的方法、笔墨的技巧等。
在强烈兴趣的趋使下,学生们产生了创造美的欲望。
例如,在研究《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一课时,教师先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工艺美术品图片,让学生们观察艺术品制作过程中的技术工艺,进而赞叹古人的艺术成就的同时思考其中的科学内涵,自然地引入课堂的教学之中来。
校园风景》是一门户外写生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景物进行写生,并在课后进行作业点评和总结。
然而,经过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不佳,无法达到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学生对于事物认知的过程。
因此,我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先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景写生作品,感知写生绘画的基本效果和方法,然后再带上相关工具外出写生。
这种方法的效果显著,学生的作品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符合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体现了我校的教学模式。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手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结合实物、图片、模型等,增强学 生的直观感受
利用网络资源,如网络课程、在线 辅导等,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网络教学
优势: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特点:互动性强,可以实时交流和反馈 内容: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 注意事项:保证网络稳定性,注意网络安全,保护学生隐私
混合教学模式
概念: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 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参与度,实现个性化学习 实施步骤: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组织线上与线下活动 注意事项:确保网络稳定性,关注学生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翻转课堂模式
概念:将传统的课堂模式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 讨论和实践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 教学模式与手法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内容 03 教学方法
02 教学模式 04 教学手段
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为中心: 教师主导课堂, 学生被动接受
知识
讲授式教学: 教师讲解知识, 学生听讲、记
笔记
单一评价方式: 以考试成绩作 为评价学生表 现的唯一标准
学生改进:学生 根据教师的点评 进行改进和提升
任务驱动法
教学方法:以任务 为导向,引导学生 主动学习
特点:强调学生的 自主性和创造性, 注重实践和应用
实施步骤:设定任 务、指导学生完成 任务、评价任务完 成情况
优点: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和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的定义:一种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的优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的实施步骤:分组、任务分配、讨论、汇报、评价 合作学习法的注意事项:教师要引导和监督,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
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美术教育,是指传授美术知识、技能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则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从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优缺点、改进方向、实践研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环境下,实现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目标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模式则是根据美术课程的性质、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而制定的、具有明确指导意义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它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多元化:美术教学模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以传统书写、绘画和立体造型为主,并伴随着数字美术、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
2.情感性:美术作品是情感的体现,美术教育也应是情感教育。
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作品体验情感、表达情感、沟通情感。
3.主体性:美术教学应呼吁学生具有更多的主体意识,并创造合适的条件,鼓励学生探究和探索,发挥多样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自由性:美术教育是注重自由表现的教育,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创作。
二、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美术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选择和运用。
其中,美术教学模式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丰富多彩:美术教学模式注重表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重智能。
2.注重个性:美术教育强调个性表达,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个人风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3.培养综合能力: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培养专业技能、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术教学模式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难以量化:美术教学注重个性和自由表现,往往难以量化,难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准确评价。
2.教学资源不足:美术教学需要一定的画具、器材等资源,有时学校教学资源不足,难以保障教学效果。
初中美术教学创新模式(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创新模式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教学创新模式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不再仅仅是对技能的培训,而是对学生审美素养、创造力及个性发展的培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在这个阶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我们需要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初中美术教学创新模式。
一、引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美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并结合作品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二、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例如,在教授《泥塑创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泥塑作品。
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到泥塑的基本技巧,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塑作品。
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审美素养。
三、采用分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组合作教学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美术作品。
例如,在教授《公益广告设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幅公益广告。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这样,学生在合作中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沟通与交流能力。
四、实施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需求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美术教学模式
美术教学模式
美术教学模式是指在美术教学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
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而产生的。
通常来说,美术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讲授式: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主导,通过讲解美术理论和技法来教授学生,适用于基础教学。
2.示范式:老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或现场创作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适用于实践教学。
3.探究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践和反思来提高美术创作能力,适用于深度教学。
4.互动式: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和提高,适用于多元化教学。
此外,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美术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通过在线课程、虚拟现实等方式来进行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模式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来灵活选择和应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创造力。
- 1 -。
美术教学模式
美术教学模式美术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学习绘画技巧、认识艺术理念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课程。
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并且强调“正确”的答案和技巧。
这种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创造性,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和缺乏灵感的体验。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现代美术教学采用了多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美术教学模式:1.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艺术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思路来完成作品。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和能力。
2.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合作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共同探讨艺术作品、分享创意和技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合作和沟通的能力,也能够从其他学生的创意和经验中受益。
3.交互式学习交互式学习是一种通过互动参与来学习的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艺术相关的课外活动、访问艺术展览和观看电影等方式,对艺术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和技巧,还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内涵。
4.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被分配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探究艺术史、艺术风格、艺术家的个人经历等。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同时学习到关于艺术的深层知识。
5.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是一种将数字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使用数字工具来创建艺术作品、观看艺术视频、了解艺术家等等。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并练习艺术技巧,同时也能够发掘自己的创意和潜能。
总的来说,现代美术教学通常强调学生思考和创造的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技术,鼓励学生自主性和互动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个人特长的目的。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一、工具准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美术工具(师生)准备,学生纪律组织。
2.复习旧知:回忆上一节课知识要点。
3.新课导入:视频、儿歌、谜语、图片、交谈等多元方式导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引导启发,互助交流
1.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要点。
2.小组互助交流学习,探讨、掌握知识点,加强自主学习认知的效果。
3.师生评价。
4.教师归纳知识要点。
三、作品欣赏、互助交流、教师示范
1.视听导入,整体感知,陶冶孩子情操。
2.自主思考,小组探讨交流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技法、理论、情感)。
3.教师示范,符合学生学龄段的发展阶段(深入浅出,尽可能能让每个孩子掌握技法或者方法)。
4.小组互动,思维碰撞分享想法。
四、作业安排,自主完成,巡回辅导
教师根据所教授课程,手工、绘画表现、欣赏做出不同的安排。
手工课主要以四人小组或者同桌两人小组的模式,分工协作,团结互助,共同完成“手工”作业。
五、作品展示,小组评价、拓展小结
1.小组作品展示,师生及时评价。
2.教师拓展资源,引导启发孩子。
3.课堂小结评价,提醒工具收拾。
美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美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一、引言。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施美术教学,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二、美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美术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教室布置要温馨舒适,教学用具要齐全,教学板书要清晰美观。
同时,要注重美术作品的陈列,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现。
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现。
通过观察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知识,培养审美情趣;通过思考艺术创作,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通过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3. 注重实践操作、示范指导。
美术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践操作和示范指导。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实际的绘画、造型等操作示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
4.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组织美术作品展览、艺术实践活动、艺术节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倡导合作交流、鼓励个性表现。
在美术教学中,要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展示个性表现。
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艺术创作和思想交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6. 注重评价反馈、激发学习动力。
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评价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鼓励他们不断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激情。
三、结语。
美术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自主、互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堂教学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在小学美术课中,四个学习领域,针对不同的年级学段,所要求达到的内容标准、教学活动也不同,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四种基本类型课。
如何在这四种基本类型课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造型能力,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模式要解决的问题。
一、模式的基本构架观察欣赏激趣——发现探索研究——讲解示范点拨——自主练习辅导——评讲小结拓展。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出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来实现教学目标。
2、重视学生的长远学习习惯的培养。
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生兴趣并使之保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养成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3、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
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兴趣高涨,主动地、积极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得到美的熏陶。
4、通过形象设置、情感激发、积极评价及现代网络技术等手段,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情绪及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模式说明1、观察欣赏激趣:教师出示范画来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从整幅中找感觉,找出画了些什么,表达什么意思等。
逐步发现构图的方法、绘画的技巧等。
通过观察与讨论,学生们接受了美的熏陶,体会到画的笔墨情趣,也从中找到了一些作画的步骤、构图的方法、笔墨的技巧等。
就会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创造美的欲望。
2、发现探索研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掌握正确的创造美的方法和技巧,教材中的重点部分教师一定要精讲。
让学生初步发现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一些绘画技巧。
3、讲解示范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观察的情况,再进行示范讲解,在此基础上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讲讲自己的发现,或让学生讲讲自已的构思,让他们充分显示一下自己的创造才能。
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美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美术教学中,我们结合课程改革的新教学理念和我校开展多元智能教学经验,创新了美术课堂领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美术课堂教学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堂教学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四个学习领域,针对不同的年级学段,所要求达到的内容标准、教学活动也不同,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四种基本类型课。
二、美术课堂的高效教学模式美术教学中,我们实践创新了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即“观察欣赏激发兴趣、探究交流解决重难点、讲解示范点拨疑点、实践创新完成目标、展示评价相互提高、拓展延伸促进发展。
”实践证明运用这六环节进行教学,是我们美术课堂教学比较理想的模式。
(一)、观察欣赏激发兴趣。
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我们常根据所学课型的特点和学生年龄、认知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具体内容,可以利用语言、图片、影像、表演、问答等手段来设置一种情境,激发学生运用感官,如:眼、耳、口、鼻、手等,完成一定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二)探究交流解决重难点学生在观察、欣赏有关图片、影像等资料的同时,教师可以把一些思考的问题融入到其中,采用纵横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由回答,可以小组交流、好可以师生交流。
我们这时采取巧妙地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观察、分析、研讨交流中,解决了大部分教学中的重难点,剩余的要靠我们用适当的方式来解决。
例如:黄老师在上二年级美术课《三个好伙伴》一课时,教师通过课件中的色环观察和作品赏析后,学生对色彩美感意识还有些不清晰。
这时,教师让学生以同桌讨论的交流方式和教师的帮引的辅助手段,有力地分散了教学难点。
三)、讲解示范点拨疑点。
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的基础上基本上能解决重难点,教师再适当利用如问答、欣赏图片资料等教学手段基本上解决了重难点,但在此可能还存在着疑点,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点拔帮助学生解决疑点,教师的示范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进而确定主题。
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创造力发展。
与其说是一种模式,不如说是一种引导与激发。
我们美术老师,时刻怀抱着对学生无限可能性的信念,努力将每堂课打造成一场激发创意的盛宴。
首先,我们采用的是示范引导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下,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艺术创作的引导者。
每当展示画笔在画布上起舞时,我们仿佛在呼唤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的艺术天赋。
示范的过程不仅仅是技术的演示,更是一种对学生创造力的种子的播种与灌溉。
其次,我们注重的是互动式探索。
在美术课上,我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尝试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互动并不仅限于师生之间,更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
画板上的每一笔,都是孩子们思想的交融,是对彼此想法的回应与共鸣。
此外,我们追求的是个性化的指导。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为他们提供精准的艺术指导,让他们在创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最后,我们注重的是情感与审美的培养。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情感的表达与审美情趣的培养。
我们通过赏析名家作品,感受不同风格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多样性与深度,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教育哲学的体现。
在我们的课堂上,艺术不仅仅是技能的积累,更是思想的碰撞与灵感的迸发。
我们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创造力为使命,引导他们在美术的海洋中尽情航行,探索无尽的艺术之美。
初中美术教学模式
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初中阶段,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此,探索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我国美术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实际出发,旨在总结和探讨适应初中生特点的美术教学模式,以期为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教学模式概述1.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评价能力。
2.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验和探究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图片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氛围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项目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是以完成具体项目为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美术技能。
三、教学模式的应用1.启发式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美的规律。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2.情境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艺术的美。
例如,在教授色彩知识时,教师可以展示不同色彩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色彩的搭配原则,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简述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
简述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一、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的提出教学模式是教育理念的反映,传统教学模式是适应旧理念的产物,新的理念要求新的模式与之相适应。
观察目前的美术课堂教学,发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非常普遍,教学模式仍是“课堂授受”,课堂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美术课程标准》落实的效果并不乐观。
究其原因:一是长期以来美术教学因凯洛夫、契斯恰科夫等强调的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等教育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
教学过分注重表面的外显性特征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
课堂以学生记忆老师的讲解、示范,临摹为主,较少关注学生的深层次心理活动,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
教学的环节从“引入”到“作业布置”看似完整,但忽略了对学生个体和学生学的过程的研究,所以教学过程并不完整。
二是到目前为止,《美术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学模式的落实还没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新模式可参照。
《纲要》颁布以来就倡导教学要逐步实现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也没有落到实处。
基于这一现状,笔者从教学过程入手提出“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流程图如右所示)。
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学生以视觉感知及身体的其他感知、自己的生命体验为前提,通过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全新模式。
完整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两种过程的有机结合,教师创设出师生能够进行交互作用的教学环境,并适时监控、指导,保证教学信息流畅进行;学生能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维,经历同化、顺应和自我调节,充分建构意义,不仅达到第一次平衡,而且还能实现第二次平衡,人格、个性得到培养,从而形成教学新效应,生成新质的过程。
二、操作实施要领(一)备课备课以提炼结构化问题(任务)为主,结构化问题(任务)的提炼是教师备课的核心,是实施新模式的先决条件。
有了结构化问题(任务),才有可能实施新模式。
美术版画教学模式
美术版画教学模式简介美术版画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教授学生版画技巧和知识来培养他们艺术创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版画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将图案刻划在木板、金属板或其他材料上,再通过印刷方式将图案转移到纸张或其他媒介上。
美术版画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版画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 培养学生的版画技巧,包括刻划、印刷和色彩运用等方面。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内容1. 版画的历史和发展:介绍版画的起源、发展和不同的流派。
2. 版画材料和工具:研究不同的版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刻划技巧:教授学生不同的刻划技巧,如浮雕、凹版和平版等。
4. 印刷技巧:教授学生版画的印刷过程和技巧。
5. 色彩运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色彩在版画作品中表达情感和意义。
6.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版画作品的创作实践,提供指导和反馈。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演示,展示不同的版画技巧和过程。
2. 实践训练:学生进行实际的版画刻划和印刷实践,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版画作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艺术鉴赏: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展览,研究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版画作品。
5. 个性创作: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创作独特的版画作品。
教学评估1. 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版画作品,包括技巧运用、表达能力和创意等方面。
2. 口头表达: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口头表达,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3. 书面反思:要求学生撰写对版画教学过程和作品创作的反思和总结。
教学效果通过美术版画教学模式,学生能够:- 掌握版画的基本技巧和知识。
- 培养创造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 提升团队合作和批判思维能力。
结论美术版画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模式
幼儿园美术教学模式一、美术欣赏教学模式:五层次教学模式1.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周围环境和注意各种美术作品中造型、色彩、构图等的情感表现性;培养他们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丰富其美感经验,培养初步的审美评价能力。
2.策略和程序第一层次:整体感知描述。
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
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出示作品或以音乐激发幼儿对欣赏对象的兴趣。
引导幼儿集中注意观察欣赏对象,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的欣赏,鼓励幼儿把初步感知获得的认识描述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艺术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只有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才用启发的方式、提问题的形式给予他们以线索启迪,引导他们观察、想像并进一步陈述清楚。
第二层次:形式分析。
这是幼儿美术欣赏教学的关键环节。
所谓形式分析是指分析上述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组合的情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
在幼儿对具体作品进行形式分析过程中,教师宜引导他们运用边体验边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让幼儿通过自己充分的感性体验,再进行理性的分析。
为此,教师应注意四个问题:一是教师自己要对艺术形式有一定的理解与欣赏能力,必须理解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可能的象征意义,二是教师必须理解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的原理。
因为一幅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是变化和统一的有机整体;三是要适当地教给幼儿一定的美术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四是教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分析,待幼儿说出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再进行总结,以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
对于作品独特的描绘手法,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加深理解。
第三层次:领会、表达作品。
由于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原因,教师必须对幼儿进行指导,应注意两点:第一,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即必须根据美术作品的各个部分来理解美术作品的整体,又必须根据美术作品的整体来理解美术作品的各个部分。
美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美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美术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等。
因此,有必要对美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实施方案。
1. 多元化教学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绘画技法,还应该引入当代艺术、数字艺术等新颖的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 强调实践性教学。
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绘画技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理论知识。
实践性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通过项目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4. 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兴趣都是不同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创作能力。
5. 融合艺术素养教育。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法,还应该融入艺术素养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绘画的同时,培养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2. 学生的绘画技法得到更全面的提高;3.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更好地发展;4. 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对艺术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总结。
美术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美术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为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美术教学模式一、美术欣赏教学模式:五层次教学模式1.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周围环境和注意各种美术作品中造型、色彩、构图等的情感表现性;培养他们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丰富其美感经验,培养初步的审美评价能力。
2.策略和程序第一层次:整体感知描述。
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
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出示作品或以音乐激发幼儿对欣赏对象的兴趣。
引导幼儿集中注意观察欣赏对象,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的欣赏,鼓励幼儿把初步感知获得的认识描述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艺术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只有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才用启发的方式、提问题的形式给予他们以线索启迪,引导他们观察、想像并进一步陈述清楚。
第二层次:形式分析。
这是幼儿美术欣赏教学的关键环节。
所谓形式分析是指分析上述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组合的情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
在幼儿对具体作品进行形式分析过程中,教师宜引导他们运用边体验边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让幼儿通过自己充分的感性体验,再进行理性的分析。
为此,教师应注意四个问题:一是教师自己要对艺术形式有一定的理解与欣赏能力,必须理解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可能的象征意义,二是教师必须理解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的原理。
因为一幅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是变化和统一的有机整体;三是要适当地教给幼儿一定的美术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四是教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分析,待幼儿说出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再进行总结,以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
对于作品独特的描绘手法,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加深理解。
第三层次:领会、表达作品。
由于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原因,教师必须对幼儿进行指导,应注意两点:第一,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即必须根据美术作品的各个部分来理解美术作品的整体,又必须根据美术作品的整体来理解美术作品的各个部分。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运用“对意义的预期”手段,即自身应对美术作品各部分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先理解美术作品各部分的意义,再根据各部分进行整体意义的解释,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合理的解释。
第二,教师必须鼓励幼儿不要拘泥于教师的解释,甚至不必拘泥于创作者原有的创作意图,而是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应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联想。
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介绍创作者的生平、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者个人的创作动机。
第四层次:评价小结。
所谓评价是指判断一件美术作品的价值。
对幼儿评价阶段的指导重点宜放在对作品的审美判断以及揭示作品对于人类美术活动的意义上,以帮助幼儿从多样化的作品表达方式中吸取审美经验,提高其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趣味。
例如:评价《大碗岛的星期天》时,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你觉得这幅画美吗?”“你喜欢这幅画吗?”“你看后感觉如何?”“你是否想把这幅画挂在教室里?”等。
幼儿交流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可以总结。
第五层次:外化创新。
即情感深层体验,联系外物,尝试创新。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提供幼儿外化创作新客体的环境,引导幼儿运用新知、新感觉创作新作品,这能启发幼儿的智慧,对促进幼儿的审美创造有极其积极的作用。
这一层次的活动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临摹体验。
通过临摹,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增强幼儿对美术作品的体验,促进幼儿的心灵对欣赏作品产生共鸣融合。
这种方法较适用于大班的部分美术欣赏作品,如欣赏《向日葵》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临摹梵高的《向日葵》,并将自己的作品与梵高的《向日葵》放在一起展示。
临摹活动能使幼儿进一步感受《向日葵》色彩明快和线条简练、有力等特征。
二是游戏法。
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1)角色游戏法:如大班欣赏《茶具》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请幼儿扮演…导游,介绍一两种本班展览的茶具。
”这个游戏使幼儿欣赏到更多的茶具之美,丰富了审美经验。
(2)建构游戏:通过让幼儿建构游戏,加深对欣赏对象美的特征的认识。
如欣赏《民居建筑》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拼搭各种民居建筑,促进幼儿审美创造力的发展。
三是尝试制作。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艺作品的欣赏,能加深幼儿对美的体验和感受。
如欣赏剪纸作品后让幼儿尝试制作剪纸。
幼儿在制作中体验剪纸的方法,进一步感受剪纸作品的本质特征,领略剪纸作品所具有的审美韵味。
四是表演活动。
可让幼儿用动作表现作品描绘对象的动态。
例如,大班欣赏舞蹈《奔马》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幼儿在“赛马”的录音伴随下做马奔跑的动作,加深了幼儿对水墨画的表现手法的感受。
又如欣赏舞蹈《印染纱巾》,最后让幼儿用纱巾装扮自己并随音乐跳舞。
3.教学范例及评析美术欣赏:大碗岛的星期天活动目标1.感受点彩派绘画作品中色彩的排列变化,感受画面构图的不对称的均衡美。
2.体验作品中悠闲、恬静的情感与氛围。
3.初步学习点彩派画法。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大碗岛的星期天、彩色视频仪、水粉颜料、铅画纸、乐曲磁带。
活动过程1.出示教学挂图“大碗岛的星期天”,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提问:(1)小朋友,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2)这些人在干什么?有什么样的姿态?(3)除了这些人还有什么?(4)你能看出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吗?2.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形式分析,重点感受点彩派作品的特点。
提问:(1)画面上有什么样的线条,给你的感觉怎么样?(2)画家画这幅画时用了哪几种颜色?在画面上是怎么安排的?(3)画面上的黄颜色给人的感觉怎么样?(4)你觉得这幅画上色方法跟平时我们见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吗?教师简单介绍点彩派绘画中的上色方法及色彩效果:把无数的原色油彩细点交错排列在画面上,再通过欣赏者的眼睛调混起来,这样画面上的各种色点组成五彩缤纷的镶嵌画,这种方法称为点彩派。
这幅画的作者修拉就是点彩派”的代表人物。
继续提问:(5)画面上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6)画面前面和后面的人物看上去哪个更清楚,为什么?(7)看完整幅图,你感觉怎样?3.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假想是画中人物,随着教师的描述语去想像:“我躺在一片嫩绿的草地上,看见周围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在休息,有的照管着孩子,有的在看风景……透过密密的树阴,远处的湖面上有白色的帆船,还有人在划赛艇,每个人都充分享受阳光和水的滋润,我感觉轻松极了,真想在这儿多留一会儿。
”(配抒情的钢琴曲。
)4.教师提问幼儿:“你觉得这幅画美吗?为什么?”简单小结:这幅画上人物多样,色彩丰富,看上去五彩缤纷又有规律,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不对称的平衡。
画家用点彩派的画法给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效果。
今天,我们也来用点彩派的画法画一画。
5.教师提出要求,幼儿绘画。
(1)教师用基本色黄色、蓝色来画树叶,通过黄色和蓝色的色点混杂,产生黄、绿、浅绿、深绿的色彩效果。
(2)使用水彩色时,注意保持画面的清洁,洗笔后蘸颜料。
6.展示、评价幼儿作品,主要评价画面的色彩效果。
注:此范例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艺术》大班第308页,许卓娅、孔起英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三版。
评析:该欣赏活动开始以问题提示幼儿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和描述,为了让幼儿在欣赏中理解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及其意义,教师有顺序地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图中线条、形状、色彩、人物的动态、图画的背景等,让幼儿在细致观察过程中进行审美想像,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该作品是“点彩派的代表作,在色彩的运用上很有特色,教师很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掌握“点彩”特色。
继而,在轻快的音乐伴随下,让幼儿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教师还给幼儿简单地介绍了画家修拉及“点彩派”作品的知识,开阔了幼儿的视野。
活动最后一个环节,组织幼儿用“点彩”方法画画,通过幼儿亲身实践,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独特表现手法的感受。
二、命题画的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1.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多种绘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帮助幼儿学习新的造型技巧,培养幼儿的绘画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及对绘画的兴趣,发展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观察能力。
2.程序和策略第一环节:导入活动。
导入活动应注意精练、游戏化,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幼儿的积极思维,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
常用方法是:①用语言帮助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有关的经验;②可以组织幼儿唱歌、猜谜语、看表演或出示教具等,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本次活动中来。
第二环节:讲解要领。
绘画活动的重点、难点是需要教师讲解的,必要时应有示范,这是一个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环节。
既要语言简练、示范运动清楚,让幼儿掌握本次活动的基本技能,又要避免幼儿简单模仿。
在此,教师应特别注意两点:①在物体画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幼儿详细完整地观察、理解物体的结构特征。
把握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颜色和动态等,可以采用特征对比、形象比喻、几何图形概括等方法来帮助幼儿获得物体的视觉表象。
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逐步采用涂染法和线描法来描绘物体。
通过系列课题来帮助幼儿掌握物体的造型。
②在情节画教学中,首先应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物体间的空间关系,教幼儿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把与之有关的物体形象恰当地安排在画面上,以便正确地表现出各个形象间的相互关系。
其次要注意引导幼儿通过把主体物画大、画细致或通过画面色彩的设置来突出主题。
第三环节:提出要求。
在幼儿创作前,教师要明确地向幼儿提出一些要求,一般有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交代绘画程序:有些绘画活动的程序不能随意变动,教师应让幼儿明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例如,在大班“大海里的轮船”纸版画活动中,要求幼儿的作画顺序是:画底版→剪→叠贴→涂油墨→盖宣纸拓印。
二是提醒技能要求:色彩搭配、合理布置、均匀涂色等,要依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和实际水平提出,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
三是提醒习惯要求:握笔、正确使用工具、专心作业、爱惜作品等,应依据班级幼儿近期出现的问题提出,使之具有针对性。
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并非每节课都必须提出,应依据本次活动的特点、所使用工具材料的特点以及幼儿实际水平等有所侧重。
大量的、充足的时间应放在让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上。
第四环节:幼儿作业。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创作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构思、操作、创新。
幼儿作业时,教师应进行巡回指导,从构思、造型、色彩使用、构图等角度对幼儿进行辅导。
构思、造型、色彩、构图四个方面,在不同的幼儿身上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形成了每个幼儿自己的绘画特点。
教师要在了解幼儿绘画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