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土青蛙养殖技术参考资料
青蛙养殖的技术
![青蛙养殖的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8b8843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d.png)
青蛙养殖的技术
青蛙养殖的技术
青蛙肉质鲜美,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在中国也有很多地方盛产青蛙。
青蛙养殖是一项高科技农业,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技术。
以下是青蛙养
殖的技术介绍。
1. 地点选择
青蛙养殖需要选取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水质清洁的地方。
最好选择
靠近山区、河流、湖泊等地方,保证水源充足,环境适宜。
2. 池塘建设
池塘的大小应根据自己的资金和自己是否有经验来决定。
但是池塘的
深度一定要保持一致,一般为1.2米左右。
3. 青蛙的选种
要选择优质的青蛙种苗进行养殖。
优质青蛙可以在食性、环境适应性、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等方面获得优势。
4. 饲料
青蛙的饲料主要有两种:活泥鳅和人工饲料。
虽然活泥鳅会让青蛙长
得更快,但不易管理和控制。
因此,大多数养殖户会选择人工饲料。
5. 环境控制
青蛙的生长环境、食品全靠人工管理。
水质要保持清洁,水温要定期
测量。
在夏天,还需要防止蓝藻等水生生物的繁殖,避免引起青蛙生病。
总的来说,青蛙养殖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严格控制环境、科学合理管理和饲养,才能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
稻蛙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稻蛙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1a503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c.png)
稻蛙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稻蛙是一种生活在水稻田中的小型两栖动物,因其能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而备受养殖户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稻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养殖户正确高效地养殖稻蛙。
正文:一、养殖设施和环境准备1. 环境选择:选择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水田作为稻蛙养殖场地,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2. 填充鱼塘水:净化水质后填充足够的淡水,水深不灼过10厘米,养殖密度以每亩适当放养500至700只为宜。
3. 搭建遮阳棚:搭建遮阳棚可有效调节温度和避免太阳直射,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合理饲养稻蛙1. 饲料投喂:以昆虫类和蠕虫类为主要饲料,如蚂蚱、蝗虫、蜈蚣、蟑螂等。
饲料应保持新鲜,并适量添加水分,以增加稻蛙取食的欲望。
2. 饲养管理:保持稻蛙养殖环境湿润,及时清理池塘底部的残渣和杂草。
注意观察稻蛙的进食情况,如发现异常可及时调整饲养方式。
3. 防病防虫:定期检查池塘和稻蛙身体,发现异常情况要做好隔离和治疗。
可采用生物防治或药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疾病和害虫对稻蛙的威胁。
三、繁殖和繁育技巧1. 繁殖方法: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选取年龄和体型较强壮的稻蛙,进行人工授精。
将授精的卵精心收集和保护,放入特制的孵化容器。
2. 卵的孵化:为了提高卵的孵化率,应保持温度在23-26℃,湿度在60-80%之间。
平均经过8-15天,卵会孵化成蝌蚪,出生后应及时转移到合适的饲养池。
3. 幼蛙饲养:建议将幼蛙放养在细心筹备的苗圃中。
苗圃要有浅水区和陆地,提供充足的食物和遮蔽物。
定期更新水质,以防止发生腐败。
四、注意事项1. 温度管理:稻蛙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在极端高温和严寒的天气条件下需及时采取措施,以保障稻蛙的生长和繁殖。
2. 监测氧含量:稻蛙是两栖动物,对水中的氧含量极其敏感。
要定期检测水中溶解氧含量,并及时增氧。
3. 饲养密度:适当的饲养密度有助于促进稻蛙的生长,但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竞争激烈,影响稻蛙的养殖效果。
4. 饲料搭配:丰富和合理的饲料搭配可以保持稻蛙的全面营养,并预防可能出现的疾病。
在稻田里怎么养青蛙?青蛙的养殖技术
![在稻田里怎么养青蛙?青蛙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670096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d.png)
在稻田里怎么养青蛙?青蛙的养殖技术青蛙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益虫,它可以捕食大量的蚊子害虫等。
青蛙的肉很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多年来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之一。
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青蛙养殖已经成为养殖者们最欢迎的项目之一,那么在稻田里要怎么养殖青蛙呢?接下去跟着本人一起来看看吧。
一、稻田改造选择地域宽阔,通讯、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稻田,四周用1.8米高的密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以防青蛙外逃。
加固加高田埂。
在稻田中央挖出1个占稻田面积1/5的小池塘并用网片围起,池塘面积80~120平方米。
如果稻田太大,中间可设若干个小池塘,水深为40厘米。
从田埂架设木板桥到小池塘岸边,以便投饵和日常管理。
小池塘上空设有直径0.5厘米的水管。
二、蝌蚪放养用生石灰15公斤对小池塘进行干法清塘,7天后注水深40厘米,加入发酵过的有机肥150公斤。
5天后蝌蚪入塘。
选择优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越冬蝌蚪,经消毒,每亩稻田放养5000尾。
三、蝌蚪饲养管理1、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爽。
池塘在保持微流水的同时,保证水质不恶化。
2、饵料投喂:以多次少量为宜。
喂以浮性粉状自配饲料,直至变态。
3、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勤于巡视,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保证水质肥爽,饵料合理配制,蛙体大小均匀。
四、幼蛙摄食训养幼蛙变态收尾后开始摄食。
在小池塘中央设置底为铁丝网,框为光滑半圆木的饵料台,每天投喂活饵(如小鱼、蚯蚓)及浮性颗料饲料。
投喂时从饵料台上空水管中进水,引动浮性颗粒饲料。
刚开始时活饵料所占比例较大,随后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饲料。
饵料必须新鲜,每隔一定时间投喂药饵料。
此时幼蛙体重已经有0.1kg斤以上,并产生了定点摄食习惯,可以把小池塘周边的围网打开,让蛙进入稻田。
五、饲养管理幼蛙入田后,首先要保持田间水质清爽,经常检查进出水口和田埂的保水性能,防止旱、涝。
其次是防止鸟虫害,防蚌类逃跑。
再次是预防疾病。
蛙类发病主要源于外伤感染,要以预防为主,在小池塘中定时挂袋消毒,遇有病时应及时分离,并加大药量进行消毒,同时投喂药饵。
人工养殖青蛙技术
![人工养殖青蛙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f9ced5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1.png)
人工养殖青蛙技术人工养殖青蛙技术青蛙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两栖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区。
在我国,青蛙又被称为“宝贝”,由于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养殖青蛙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致富途径。
一、前期准备在养殖青蛙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址。
青蛙一般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选址应该是在水源充足、空气湿润,并且能够遮阳的地方。
其次,需要规划布局。
青蛙的养殖区不宜过大,一般2000平方米左右即可。
养殖区应该设置合理的进出口,方便管理。
再次,需要考虑清楚养殖的品种和规模。
各种品种的养殖条件不同,在选种的时候需要咨询专业人士。
对于初次养殖者,建议从小规模入手,逐步积累经验。
二、环境调节养殖青蛙需要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对于青蛙来说,水是必不可少的。
在养殖青蛙时,应该注意确保充足的水源,并避免水污染。
此外,青蛙对光线的敏感度较高,养殖区应该设置遮阳网以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
在环境调节上,还需要注意掌握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以调节青蛙的食欲和生长速度。
三、饲料管理青蛙是肉食动物,主要以昆虫、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在人工养殖中,应尽量模拟其天然食物来源。
常用的饲料有蚯蚓、蜗牛、苍蝇、蚂蚁等。
应根据青蛙的品种和生长周期,量身定制营养方案。
饲料应该新鲜、纯净,不应过于肥腻。
此外,为了避免养殖区内的青蛙互相抢食,应该合理分配饲料。
四、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养殖青蛙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避免发生疫情,需要在养殖青蛙之前,做好消毒工作。
在养殖过程中,应该采取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控制进出口。
此外,应定期检测青蛙的身体状况,以及养殖环境的水质和空气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营销推广在养殖青蛙之后,还需要考虑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
在销售方面,可以选择在线销售、前往批发市场、参加农博会等方式。
在营销推广方面,需要注重宣传青蛙肉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为消费者树立信心。
青蛙科学养殖技术要点
![青蛙科学养殖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e6f24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5.png)
青酬学紀订术要点O郛志文一、食用青蛙的场地建设1.场址选择建造一个规范合理的青蛙养殖场,是养蛙成功的基础。
由于青蛙喜欢在安静、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活,青蛙养殖场最好选择在平坦开阔、背风向阳,同时水源比较方便的地方。
生产实践中养殖从业者一般选择稻田改造作为养殖场地,因为这样的底质能保证所建造的蛙池保水性好。
同时,养殖青蛙的场地附近最好有河流、水库、塘堰或比较丰富的地下水,青蛙养殖特别是蝌蚪期,其养殖用水必须清新无污染,水质符合NY5051-2002的要求。
使用地下水来养殖青蛙的,一定要确保该地下水无重金属污染,对于矿物质超标(曝气后水面出现红色浮沫等)的水,则不要使用。
青蛙养殖场地还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因为地势较低的地方,夏季暴雨洪水期间,如果洪水将蛙场淹没,即使不导致青蛙逃跑,也会致使青蛙因抢占陆地而挤压造成批量死亡。
2.蛙池的开挖蛙池现在普遍采取“回”形一体化养殖池建设。
这种蛙池样式既照顾青蛙的生活习性,又方便养殖管理。
所谓“回”字形池,就是单个蛙池四周的埂和池中的环形沟组成了“回”字,形成蛙池的基本结构。
规格为长25m,宽8m,每口蛙池约200m2,每亩场地大约可以挖建蛙池2-3口。
蛙池外围设置1.2m高的尼龙围网,埋入地下部分为30cm,这样既可以防止青蛙逃走,也可保护它们免受蛇、老鼠、黄鼠狼等天敌的侵害。
防逃网使用40目左右的密眼网布,有效避免有小蝌蚪钻出网外,同时围网上端要做成“7”字型,防止青蛙外逃。
整个养殖场要用网布架起网棚,防止鸟类等天敌捕抓青蛙。
二、青蛙的人工繁育及蝌蚪培育1.青蛙的人工繁育【亲本的选择】早期养殖户的种蛙全部通过捕捞野生蛙而获得,通过多年人工驯养,养殖技术日益成熟,现在人工养殖青蛙种源一般是经过多代人工驯养,养殖场每年都会自行留种,但也提倡与其它地区养殖场串换种源,以减少因长期近亲繁殖带来的危害。
种蛙应挑选身体强壮、表皮光滑、没有伤残、体重50g以上三代以内的青蛙。
人工饲养青蛙喂什么?
![人工饲养青蛙喂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dc1cd0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f.png)
人工饲养青蛙喂什么?前不久的一款佛系旅行青蛙在网上可谓是大火特火,不少的朋友都养起来了,而在现实中养殖青蛙可是一项养殖致富的好项目,那现在养殖青蛙喂什么食物?现在养殖青蛙喂什么食物?青蛙爱吃各种小昆虫,所以有着农业森林小帮手的称号。
不过一般大面积养殖青蛙的话,光靠它自己吃昆虫肯定是不行的,还可以投喂:1.蚯蚓、黄粉虫、大麦虫等,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专门养这些动物饲料的养殖场,可以和这些地方建立联系,直接从养殖场进货,会省很多钱的。
2.因为像黄粉虫和蚯蚓的生长是要俩三月的,所以还可以选择投喂蛆,这种饲料可以说是最为节省的了。
饲养青蛙饲料配方?1、蝌蚪人工配合饵料配方配方一:鱼粉60%,米糠30%,麸皮10%。
配方二:小杂鱼粉50%,花生饼25%,饲用酵母粉2%,麦麸10%,小麦粉13%。
配方三:血粉20%,花生饼40%,麦麸12%,麦粉10%,豆饼15%,无机盐2%,维生素添加剂1%。
配方四:肉粉20%,白菜叶10%,豆饼粉10%,米糠50%,螺壳粉2%,蚯蚓粉8%。
配方五:蚕蛹粉30%,鱼粉20%,大麦粉50%,维生素适量。
配方六:蓝藻或颤藻65%,蛋黄35%,甲状腺素3/4片。
配方七:鱼粉15%,猪肝25%,米糠43%,菠菜10%,骨胶7%。
2、幼蛙和成蛙人工配合饵料配方配方一:鱼粉50%,花生饼30%,麦麸20%。
配方二:鱼粉60%~~70%,麦麸20%一25%,干酵母、脱脂奶粉。
肝粉、血粉、矿物质、维生素少量。
配方三:豆饼40%,菜籽饼5%,鱼粉10%,血粉5%,麦麸30%,苜蓿粉10%。
人工饲养青蛙养殖技术有哪些?1、幼蛙培育技术要点幼蛙池保持水深0.3~0.5米,水面设置3~5个饲料台和休息台。
刚变态的稚蛙放养密度为200~300只/㎡,50克以下的幼蛙放养密度为100~200只/㎡。
同池幼蛙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应按幼蛙的口径相适应。
刚变态的幼蛙投喂粒径为2.0毫米的稚蛙料,个体20~30克时投喂粒径3.0毫米的幼蛙料,个体30~50克时投喂粒径3.5毫米的成蛙料。
3、黑斑蛙养殖方案设计精选全文
![3、黑斑蛙养殖方案设计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4557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黑斑蛙养殖方案(以1亩地综合测算)一、土青蛙品种介绍野生青蛙已被国家列入保护动物,从事繁养应该在当地林业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土青蛙由于活动饵料的来源有限,养殖规模受到限制。
近年来,人工大量养殖蝇蛆、蚯蚓、黄粉虫,为人工养殖土青蛙创造了很好的养殖条件。
最常见的土青蛙在动物分类学上被称为黑斑蛙,此外还有金线蛙和虎纹蛙。
虎纹蛙的野生资源非常稀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斑蛙和金线蛙是省(直辖市)重点保护动物。
目前市场上对大型蛙如牛蛙、美国青蛙不看好,接受程度减低。
虎纹蛙尽管是一个很好的养殖品种,但因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家对该项目并不支持。
而本地蛙黑斑蛙种源来源多,肉质鲜美,深受欢迎。
下面以黑斑蛙养殖为例,设计该项目。
黑斑蛙简介黑斑蛙俗称“青蛙”,“田鸡”。
雄蛙62cm,雌蛙体长74.4mm。
成蛙体重一般60~100克,雌蛙身体显著大于雄蛙。
黑斑蛙成蛙一般11月开始冬眠,钻入向阳的坡地或离水域不远洞穴中,深约10~17厘米。
次年3月中旬出蛰,4~7月为生殖季节,产卵的高潮在4月间。
每1卵块有卵2~3.5千粒,多浮于水面,卵径1.7~2.0毫米。
蝌蚪体笨重,尾肌弱,尾鳍发达,尾末端尖圆,约经2个多月完成变态。
三、黑斑蛙的养殖理论数据1、黑斑蛙的生长发育阶段经过一个冬眠,长江流域3月中旬出蛰活动,一般4~7月份进行繁殖,繁殖高峰期为4~5月,雌蛙一次可产卵3000粒左右,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
黑斑蛙一般从孵化到成蛙,经过三个阶段:即蝌蚪期、变态期、幼蛙期和成蛙期等四个阶段,全部过程需要5个月时间。
2、饲养密度数据①蝌蚪(变态期):蝌蚪在原孵化池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
2个半月。
②幼蛙:按每平方米100~150只培育,60~80只,1个月。
③成蛙: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1个半月,体重达到100克。
④商品蛙:100克以上成蛙,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以后逐渐减少到每平方米10~15只。
人工养殖青蛙技术_青蛙人工养殖技术(最新)
![人工养殖青蛙技术_青蛙人工养殖技术(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2bd226e8f12d2af90342e616.png)
青蛙人工养殖技术.下面是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青蛙人工养殖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池塘建设青蛙养殖池塘分为孵化池和养殖池。
1.孵化池的建设。
根据蝌蚪孵化数量来设定孵化池大小,通常孵化池面积要求在1亩以上。
水体过小,水质不易稳定。
2.养殖池的建设。
养殖池大小一般以200平方米为宜,东西走向,同时每个池塘均应设有进排水管道。
池塘高40~50厘米,池塘中间有环沟,环沟宽约60厘米、深40厘米,中间留出3~5米宽的滩涂,供青蛙夏天上岸休息使用。
在滩涂上方布置遮阳网,高约80厘米,或种植撒播水稻,主要用于夏天遮阳、防高温。
每个蛙池之间用40目以上的网片分割开,高约1米。
同时整个养殖场用围网架起网棚,进行封闭式遮盖,避免鸟类捕食青蛙。
二、孵化方法青蛙繁殖时间一般集中在3—4月。
每天清晨收集卵块,应在产卵后2~3小时采卵。
这时受精卵外的卵膜已充分吸水膨胀,受精卵可以在卵膜中转位,从而使受精卵的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受精卵动物极呈黑褐色朝向上方,植物极乳白色或淡黄色,朝向下方。
)注意不要随意翻转卵块,避免受精卵的植物极和动物极发生颠倒。
孵化池中可放置网箱进行孵化,网箱材料采用100目以上的尼龙网。
架设网箱时,网箱上下全部固定,避免风吹导致网箱晃动,吃水深约50厘米。
网箱中间放置塑料框,用于盛放卵块。
通常一个塑料框中放5~10个卵块,每个卵块约2000粒卵。
若没有准备充足的孵化池,也可将卵块直接移至成蛙养殖池,此时的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投放0.2~0.5个卵块。
养殖池水位要保持最高水位。
将卵块投放于塑料框中,同时塑料筐固定在环沟中。
三、蝌蚪养殖技术1.蝌蚪选择。
在青蛙养殖过程中,蝌蚪的选择尤为重要,须选择经过驯养吃人工配合饲料的种蛙繁殖的后代。
其次选择体质健壮、破膜后5~7天的蝌蚪,此时蝌蚪规格大,卵黄吸收完全,运输过程中损失少。
蝌蚪入蛙池前,首先将氧气包放入池中,等水体平稳后再投放蝌蚪,蝌蚪的投放数量在200~500 尾/米2。
青蛙养殖技术视频,青蛙养殖技术教程,青蛙养殖技术资料
![青蛙养殖技术视频,青蛙养殖技术教程,青蛙养殖技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651e52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0.png)
青蛙养殖技术视频,青蛙养殖技术教程,青蛙养殖技术资料篇一:青蛙养殖技术全套资料青蛙养殖技术全套资料一、生活与生殖习性青蛙喜溪流在水稻田、溪边、池塘边,尤其沼泽浅海浅水区,性喜温湿毛序有遮阳的水草或水草丛生的环境生活,捉昆虫飞蛾能力更为重要强。
青蛙属变温动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当温度低于12℃时就粘毛开始冬眠,春季温度上升至16℃结束冬眠。
青蛙一般1龄可达到性成熟,产卵季节为5月~8月,产卵旺季为5月底~6月初,个体体重为150g~300g亲蛙怀卵量为0.2万粒~0.6万粒,分批产卵,一般年产卵3次。
二、人工育苗1.亲蛙的培育与换为将闲置的甲鱼温室水泥池越冬为亲蛙培育越冬池、产卵池和蝌蚪培育池,温室面积为2133平方米。
室内水泥池为平面布置,两边池,中间路,每个水泥池面积60平方米,深1.2m,池底光滑,向排水口有1%的坡降。
亲蛙池应保持水位0.3m~0.5m,水面设置2~3个规格为0.3m×1.2m的木板或泡沫塑料板作为饲料台和肉类休息台。
池的1/4水面放养水葫芦。
亲蛙放养密度2只/平方米,雌雄比例为1∶1。
进入10月中旬,用无滴薄膜构建简易"人"字型保温棚。
进入11月,昼夜温差大,夜间需抽入地下井水,以增加亲种池内水温。
遇到打霜下雪和阴雨天时,根据水温情况可多次抽入井水。
通过保温和提高减短水温等措施来缩短亲蛙的冬眠期,延长生长发育期,促进性腺发育,以达到早繁的目地。
在亲蛙培育、越冬期间,要加强投喂,投喂新鲜的切成小碎块的野杂鱼或去头回前的鲢鳙鱼,日投喂量为蛙体总重的5%~12%。
水温低于20℃时,中午投喂1次。
到了4月初,雄蛙开始呜叫,此时必须将雄鸟分池饲养。
6月前中旬可拆除保温棚。
2.繁殖技术成熟的雌蛙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口角处咽侧下无声囊,体型大;成熟的雄蛙咽喉部黑斑明显,口角处咽侧下以有一对声囊,体型小,呜叫声高昂。
青蛙繁殖可分为现代人繁殖和人工催产繁殖两种。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人工养殖技术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人工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b938e3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e.png)
青蛙养殖技术青蛙人工养殖技术青蛙是一种常见的食用动物,其肉质柔嫩、味道鲜美,是很多人
喜欢的美食之一。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青蛙养殖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开
展的产业。
那么,如何进行青蛙的人工养殖,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呢?
首先,合适的场地和环境是青蛙养殖的重要条件。
青蛙适宜生长
的环境温度为20~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70%。
因此,一般选择相
对湿度高、气温适宜、日照时间相对较短的地方进行养殖。
此外,还
要注意场地的卫生和环境保护,以避免污染、疾病的发生。
其次,种苗选育是决定青蛙养殖质量的关键。
选择优良品种的种苗,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良品种应选育出体形饱满、无
残缺、色泽鲜亮、健康无病的青蛙,以确保养殖效果。
青蛙的饲养也非常重要。
在饲养过程中,青蛙需要食用化学草,
在此基础上添加少量的面粉和盐,保证其养分和营养充足。
同时,还
要注意饲料的品质和卫生。
需要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残留物和养料,
以避免臭气和腐烂物质的滋生,影响青蛙的健康和生长。
还需要注意养殖条件的控制。
一般来说,养殖密度不宜过大,青
蛙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宜太小。
通常养殖密度为5~10只/立方米的水域。
养殖场的水质和水温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便青蛙能够舒适
地生长和发展。
青蛙的养殖周期一般为3个月到5个月左右,当肉质桔红色时,
即可进行屠宰,处理后即可进行销售或加工。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
疫病的防治和病害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人工青蛙养殖的技术要领
![人工青蛙养殖的技术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9d1ccb5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5.png)
人工青蛙养殖的技术要领嘿,你问人工青蛙养殖的技术要领啊?这事儿我还真有点研究。
我有个远房表哥,前两年就开始养青蛙了。
一开始他也是啥都不懂,瞎折腾,走了不少弯路呢。
咱先说这场地吧。
表哥找了块地,围起来弄成个青蛙养殖池。
这池子可不能随便弄,得有讲究。
首先得保证水源干净,不能有污染。
表哥就到处找水源,最后找到一个小水沟,水挺清的。
他就把水引到池子里,还装了个过滤器,生怕水不干净。
然后呢,池子的底部要铺上一层泥土,这样青蛙才有地方躲。
表哥还在池子里种了一些水草,说是给青蛙提供个藏身之处,也能净化水质。
再说这饲料。
青蛙可挑嘴了,不是啥都吃。
表哥一开始不知道,随便买了些饲料,结果青蛙根本不吃。
后来他去请教了有经验的养殖户,才知道青蛙喜欢吃活食。
表哥就去抓了些小虫子,还买了些黄粉虫回来喂青蛙。
嘿,你别说,这青蛙吃得可欢了。
还有这温度也很重要。
青蛙怕热也怕冷,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行。
表哥就弄了个遮阳网,夏天的时候给池子遮阳,防止水温太高。
冬天呢,他又在池子上面盖了一层塑料薄膜,保暖。
有一次冬天特别冷,表哥担心青蛙会冻死,晚上都睡不踏实,起来好几次去看青蛙。
养殖青蛙还得注意防病。
有一回,表哥的青蛙突然死了几只。
他可着急了,赶紧找兽医来看。
兽医一看,说是得了什么病,得赶紧治疗。
表哥就按照兽医的建议,买了药回来给青蛙治病。
那几天,他天天守在池子旁边,观察青蛙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表哥的青蛙养殖越来越顺利了。
他还赚了不少钱呢。
所以啊,人工青蛙养殖的技术要领就是要注意场地、饲料、温度和防病。
这也和开头说的一样,表哥刚开始养青蛙的时候啥都不懂,后来慢慢摸索,才掌握了这些技术要领。
嘿嘿。
稻田养殖青蛙的方法
![稻田养殖青蛙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e7a0e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3.png)
稻田养殖青蛙的方法青蛙是一种我们熟悉的两栖动物,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而且普遍的农业养殖项目,青蛙的养殖方式很多,稻田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法,那么,稻田怎么养殖青蛙?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青蛙稻田养殖技术一、稻田基础工程的建设选择地势低洼、排灌方便、洪水不泛滥、天旱不干涸的稻田,面积控制在0.067-0.134公顷为宜。
每0.067公顷稻田一般建宽在1米左右、高在50厘米以上的埂堤多条,埂堤面积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20%,创造符合青蛙水陆两栖习性的环境。
埂与埂之间宽4-5米,便于插稻。
稻田周边用聚乙烯网进行拦围、网高1米左右,以防蛙逃逸。
在埂堤边上用竹杆和芦苇帘子架设高出地面50厘米的遮阳棚,作为蛙休息和摄食的场所,规格为2米×1.5米,田埂上每10米左右设一个遮阳棚。
每个遮阳棚下放置3个食台,规格为50厘米×30厘米。
为了确保稻田有充足的水源,每个养殖框口要单独设立进、排水渠。
进、排水渠成对角线设立,促进水流的旋转使得换水充分。
青蛙稻田养殖技术二、种苗投放稻田养殖青蛙中,一般4月初放养幼蛙。
放养前,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20公斤对埂间水沟进行撒施消毒,一个星期后放水养蛙。
刚变态的幼蛙每0.067公顷放养2万-2.5万只,30天后的幼蛙每0.067公顷放养1.5万-2万只。
切忌规格差异较大的青蛙同时放养。
青蛙稻田养殖技术三、饲养管理1、食物驯化。
具体办法是:先把活体饵料如面包虫、蝇蛆、小蚯蚓等均匀撒放在埂堤边上,让幼蛙捕食,每天分早晚2次投喂;5天后,幼蛙已习惯了捕食上述活体饵料,这时再将这些活饵投放到食台上;一个星期后,将鱼、动物内脏等"死饲"做成与活体饵料大小相似的配饲与活体饵料一起投喂,逐渐增加"死饲"的份额,最后完全过渡到"死饲"投喂。
另外可用模拟活饵办法,在饲料中放入数条活泥鳅,活泥鳅在饲料盘中游动带动盘中的饲料,幼蛙一见盘中饲料全部震动,以为是活饵,便会抢着吃,同样也可达到驯化目的。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https://img.taocdn.com/s3/m/734380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7.png)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青蛙养殖是一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其产品不仅可以供应市场,还可以用于科研和药用。
但是,要想成功养殖青蛙,首先就需要了解青蛙的生态习性和养殖技术,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建造。
下面将对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进行详细介绍。
一、青蛙养殖技术1. 青蛙品种选择在进行青蛙养殖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青蛙品种。
常见的青蛙品种有巴西青蛙、中华大目蛙、中国林蛙等,可以根据当地的养殖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2. 青蛙养殖池塘建造养殖青蛙的池塘建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池塘的选址要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地势要稍高,便于排水和通风。
池塘的大小和深度要根据养殖青蛙的数量和品种来确定,一般池塘的水深应为30-50厘米。
3. 青蛙饲料青蛙的饲料主要包括活体饵料和人工饲料。
常见的活体饵料有小鱼、虾、蚯蚓等,人工饲料可以选择市售的青蛙专用饲料,保证青蛙的营养需求。
4. 青蛙养殖管理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更换水源。
定期检查青蛙的生长情况,注意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另外,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导致青蛙生长缓慢。
5. 青蛙养殖环境为了提高青蛙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可以在池塘周围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增加水质的氧气含量,提供青蛙的栖息地,有利于青蛙的生长和繁殖。
二、场地建造1. 场地选址青蛙养殖场地的选址至关重要,要选择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的地方,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避免污染源的影响。
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和水源充足的因素。
2. 设施建造青蛙养殖场地的设施主要包括青蛙池塘、饲料存放库、办公室、生产车间等。
池塘的建造要符合青蛙养殖技术要求,保证青蛙的生长环境。
饲料存放库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霉菌滋生。
3. 环境卫生在场地建造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的问题,保持场地干净整洁,定期清理池塘和设施,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做好垃圾处理工作,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安全措施在场地建造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措施的设置,保证员工的安全生产。
虎纹蛙养殖模式及技术要点
![虎纹蛙养殖模式及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a3276e02768e9951e738ce.png)
雏 鸟采 用冷开水 供水 ,杀灭水 中的细菌
锦鸡 抱 窝育 雏 的能力强,人工养殖 时要把当 日产的蛋捡出 ,以减 少雌 鸟 见
卵抱 窝 的行 为 。 同时 ,采用人工孵化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孵化温 压 3 8 ~ 3 8 . 5  ̄ C,空 气 相 对 湿
和微 生物 病原 体 。 1 ~ 3 3龄 的饮 水 中 1
雌鸟早 1 个 月 ,在 组 成 配 对 活 动 时 相 互
食 的方法 。育雏室要清洁干燥 ,铺上干
木 屑 。料槽 和水 槽 槽 缘要 低 ,槽 面要 窄 ,既安全又卫生 。饮水器 由广 口罐头
瓶倒装配置 ,逐步过渡到小型钟式饮水
器 ,每 日清洗消毒食 具 。3 周龄 以内的
间有 呜 叫声 。发 情雄 鸟 不停 地 追 随雌
是在平地上 开挖建成 ,每条蛙棚 总宽 9
米 、长 4 0 米 ,池子 中央 留出宽 3 米 、长
4 O 米 平 台作 为投料 台。投 料 台上平 铺
尼龙网片或浇筑水泥 ,以防泥土滑落或 溶 失于 水 中 ,两侧 各 挖 宽 3 米 、长 4 0 米 、深 0 . 5米 的土 沟 。设 置 进 出水 口 , 出水管 为活 动连接 。四周用木 桩 固定 , 并用 网片 围成高 0 . 5 米 的防逃 网。顶部 用竹子或铁管作为 固定架 ,用于覆盖遮
约2 0 0 只/ 平方米 ,苗期喂水料 ,大蛙喂
排泄物 的排 出以及 网箱 内水体的交换。
四、池塘 养殖 池塘养殖主要 有两种形 式。一种 是 将 现有 的池 塘改 造 ,周 围用 细 网片 围
岸料 ;蝌蚪放养 ,养殖密度约 8 0 0 只/ 平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https://img.taocdn.com/s3/m/a9a0965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c.png)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青蛙养殖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产业,而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技术和场地建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的相关知识。
首先,青蛙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
一般来说,场地应该选择在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空气清新、土壤肥沃等条件较好的地方。
此外,选择场地时还需考虑到周围环境是否有可能对青蛙养殖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靠近工厂或污染源的地方就不适合进行青蛙养殖。
其次,对于青蛙的饲养管理也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确保饲料质量良好,且种类多样化。
在饲喂过程中应该注意定时定量,并且要避免过量喂食导致浪费和污染。
此外,在饲喂前还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以保证饲料干净卫生。
除了饲料管理外,还需要注意对水质的管理。
因为青蛙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所以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等,以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处理。
此外,还需要注意青蛙的疾病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青蛙可能会受到多种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或者死亡。
因此,在养殖前需要对青蛙进行全面检查,并且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卫生管理和预防措施。
最后,关于场地建造方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建造方式。
例如,可以选择用塑料布搭建简易棚屋进行养殖;或者选择在室内搭建专门的青蛙养殖房间;或者在户外挖掘池塘进行养殖等等。
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考虑到通风、排水、温度调节等问题,并且要保证场地干净卫生。
总之,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是一个相对复杂而又有前景的产业。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建造,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da121e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1.png)
青蛙养殖技术青蛙,俗称田鸡。
目前人工养殖的青蛙多为黑斑蛙(土青蛙的一种)。
为了解决保护野生青蛙和市场需求之矛盾,目前,在国内很多地方发展人工养殖青蛙,那么人工养殖青蛙的技术都包括哪些呢?请看养殖行业网为大家整理的人工养殖青蛙技术:一、青蛙池如何建设:青蛙池塘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掌握大小,青蛙池塘的周围应该用砖墙围栏,围墙的高度大约在1.5米以上,为了更好的防止青蛙逃跑或被蛇类进入捕食青蛙,最好能在房屋附近建造青蛙池塘,这样可以更方便的管理,青蛙池塘两边应该分别设置进水口可排水口,并且用铁枝合密眼尼龙网封口防止逃跑,青蛙池内四周应该在上水草合小灌木二、种蛙的护理:在每年严寒冬天到来之前,应把池水放干,但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为种蛙钻入泥洞中冬眠创造有利条件。
三、繁殖幼虫(蝌蚪):每年春天惊蛰节令过后,应放适量活水进入蛙池,让母蛙繁殖蝌蚪。
繁殖出蝌蚪后应把种蛙隔离,防止吞食蝌蚪。
四、繁殖的饲养和管理:1、投喂活饲料。
由于小蝌蚪以幼小动物为食,因此,应经常投放一些水蚤、孑孓或其它小蛙类的蝌蚪等供它们食用。
这些幼小动物,一般可在水田、池塘、死水沟等水中捕到。
2、投饵料要足。
由于小蝌蚪在缺食情况下会以大吃小,互相残杀,因此投放饵料要充足,使小蝌蚪随时都有饵料可食。
五、幼蛙和成蛙的饲养和管理:1、分级饲养。
由于青蛙性情凶猛,大蛙吃小蛙等弱肉强食现象很普遍,为杜绝这种现象,应分级饲养,把同样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饲养,更应投足饵料,让它们都能吃饱,才不会互相残食。
2、饵料来源。
青蛙食性很杂,蚯蚓、昆虫、小鱼、小虾、小蟹、小螺、小蚌等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
为了保证饵料的来源可与附近城镇市场经营水盆鸡、鸭的商贩联系,适当给他们一点定金,要求他们把每天弃废出来的鸡、鸭嗉囊和小肠肺等收集起来提供给自己,然后切碎当饵料。
也可煮一些茶麸水灌注入蕉根、树根或垃圾堆附近等肥沃的土中,不久,就会纷纷钻出很多蚯蚓任人捕捉当饵料。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方法 青蛙养殖一亩要多少钱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方法 青蛙养殖一亩要多少钱](https://img.taocdn.com/s3/m/d75465f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7.png)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方法青蛙养殖一亩要多少钱青蛙现在已经成为餐桌上人们非常喜爱的一道美食了。
青蛙的肉质是非常鲜嫩,而且青蛙的做法也是非常的多,而且做法也是非常简单。
加上青蛙肉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的丰富,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加入人工饲养青蛙的行列里来。
今天就来和大家讲一讲青蛙的一些养殖技术。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方法1、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
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
2、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
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
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
3、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
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
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
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
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
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4、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
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青蛙养殖一亩要多少钱青蛙养殖的投入的成本也并不高,按三年来算现在养殖青蛙一亩地投入成本大概是1万到1.5万元。
如果加上后期的一些饲料的话,同时也要添加一些人工的费用,这么样算下来一亩的投入大概在2万到3万元之间,但是这些养殖青蛙的利润却非常的高。
养青蛙要注意哪些事项1、在下定决心养殖之前,应全面掌握好青蛙、苍蝇、蚯蚓、黄粉虫、EM生物等全面养殖技术,技术是生产的核心力量,是成功的基础,没有掌握好全面的青蛙养殖技术,就不要盲目行动,这样会得不偿失。
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环境安静,地势稍高不被水淹的地方建场。
泥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泥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1a48b7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e.png)
泥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泥蛙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合适的环境、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介绍了泥蛙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饲养环境、饲养食物、生长条件要求、繁殖技巧等,旨在帮助养殖者更好地养护泥蛙。
正文:泥蛙,俗称金鱼蛙、马蛙,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生活在水中的两栖动物。
其种类众多,各具特色,成为养殖者爱养的对象之一。
下面将介绍泥蛙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照顾泥蛙。
一、养殖环境1.水质条件:泥蛙喜欢适度流动的水体,水温以24℃-28℃为宜,PH值保持在7-8之间。
定期更换水源,避免水体积聚有害物质。
2.水族箱选择:选择较大的透明水族箱,提供舒适的生存空间,箱子底部有足够的泥土,供泥蛙栖息。
二、饲养食物泥蛙偏爱肉食,常吃昆虫、蚯蚓等。
养殖者可在水族店购买小型昆虫或者蚯蚓,每天适量投喂,避免过量引起腐败。
另外,养殖者也可以自己饲养一些小型昆虫,如果蝇、蚊子等,给予泥蛙更多食物选择。
三、生长条件要求1.适宜的温度:泥蛙宜在28℃以下的温度下生长,高温容易引起泥蛙体力消耗,影响其生长发育。
2.保持湿度:泥蛙对湿度较高的环境要求较高,养殖者可保持水族箱内湿湿润,并且覆盖透明盖板,以减少水分蒸发。
3.适宜培养泥土或叶片:提供适宜的泥土和叶片为泥蛙提供栖息地,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繁殖技巧泥蛙的繁殖主要通过产卵实现。
养殖者可在水族箱内放置一块具有褶皱的卵石作为产卵基地,泥蛙雌蛙将会在上面产下卵,产卵后的卵会粘附在卵石上。
卵孵化期一般为10-14天,然后会孵化成蝌蚪。
注意事项:1.杜绝捕捞野生泥蛙: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履行的责任,尽可能选择良种,不要采取败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2.注意泥蛙的饲养数量:根据养殖者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养殖数量,避免泥蛙过多给养殖环境带来困扰。
3.定期检查水质及清洗: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清洁水族箱里的污垢,保持水质清洁、无菌。
4.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养殖者在照顾泥蛙时需避免使用对泥蛙有害的药物或化学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养殖土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养殖技术,土青蛙养殖
土青蛙,俗名田鸡。
为了解决保护野生青蛙和市场需求之矛盾,目前,很多地方正在发展人工养殖青蛙。
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
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
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
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人工养殖青蛙技术如下:
一、蛙池的建设:蛙池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蛙池四周应用砖墙围栏,墙高在1.5米以上,以防止青蛙逃跑或被蛇类进入捕食青蛙。
最好能在居所附近建蛙池,以方便管理。
蛙池两端应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并用铁枝和密眼尼龙网封口防逃。
蛙池内四周应栽上水草和小灌木,以方便成蛙栖息。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
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
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
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
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
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
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
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
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
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
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
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中国青蛙网,青蛙养殖网
二、种蛙的护理:在每年严寒冬天到来之前,应把池水放干,但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为种蛙钻入泥洞中冬眠创造有利条件。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
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
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
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
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
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
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
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
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
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三、种蛙繁殖蝌蚪:每年春天惊蛰节令过后,应放适量活水进入蛙池,让母蛙繁殖蝌蚪。
繁殖出蝌蚪后应把种蛙隔离,防止吞食蝌蚪。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
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
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
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
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
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四、蝌蚪的饲养和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
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
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
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
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变态前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蝌蚪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
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蝌蚪饵料注意:
1、投喂活饲料。
由于小蝌蚪以幼小动物为食,因此,应经常投放一些水蚤、孑孓或其它小蛙类的蝌蚪等供它们食用。
这些幼小动物,一般可在水田、池塘、死水沟等水中捕到。
2、投饵料要足。
由于小蝌蚪在缺食情况下会以大吃小,互相残杀,因此投放饵料要充足,使小蝌蚪随时都有饵料可食。
中国青蛙网,青蛙养殖网
五、幼蛙的饲养管理:
1、分级饲养,强化驯养。
由于青蛙性情凶猛,大蛙吃小蛙等弱肉强食现象很普遍,为杜绝这种现象,应分级饲养,把同样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饲养,更应投足饵料,让它们都能吃饱,才不会互相残食。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
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
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
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青蛙养殖技术,土青蛙养殖
2、饵料来源。
青蛙食性很杂,蚯蚓、昆虫、小鱼、小虾、小蟹、小螺、小蚌等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
为了保证饵料的来源可与附近城镇市场经营水盆鸡、鸭的商贩联系,适当给他们一点定金,要求他们把每天弃废出来的鸡、鸭嗉囊和小肠肺等收集起来提供给自己,然后切碎当饵料。
也可煮一些茶麸水灌注入蕉根、树根或垃圾堆附近等肥沃的土中,不久,就会纷纷钻出很多蚯蚓任人捕捉当饵料。
3、诱饵驯食。
由于青蛙喜欢在水中捕食,不喜欢在陆地捕食,所以应把饵料投入池水面上,方便青蛙捕食。
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
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
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
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
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
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4、注意事项。
蛙池底就有数十厘米厚的肥沃土壤垫底;应严防被农药、化肥或工业废水等污染的水流入蛙池。
六、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
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
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
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
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
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
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中国青蛙网,青蛙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