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精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精讲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

戏曲者,“以歌舞演故事也〞——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

一、文化常识

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是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它的典型、最高成就。明清传奇是在元代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继元代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代表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它们的区别:

〔1〕杂剧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传奇没有楔子.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杂剧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传奇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还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

〔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的末不是主角。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宏大,曲调丰富,分工更细,形式更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市〕人,明代戏曲作家。所居名玉茗堂。故《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现在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清初戏曲作家、诗人,因《桃花扇》的成功,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二、鉴赏提示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多项艺术于一体.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但是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其实只是把它当作文学剧本来读的.所以,我们只要扫除字词障碍,就能透过诗化的唱词与半文半白的说白,抓住科介去揣摩出人物的动作,从而去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作品主题.

三、重点撮要

1、积极的主题

《窦娥冤》是通过窦娥的血泪控诉,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控诉、抗议,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高度。

《长亭送别》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时代最强音〞,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牡丹亭》中也通过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反映了明确的反礼教的愿望和行动,也与当时的反对礼教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脉相承的。

2、丰满的形象

《窦娥冤》中的窦娥,请求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以及与婆婆诀别的场面.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使她的形象兼有反抗精神和善良心灵,从而使她的形象更丰满;在《长亭送别》中莺莺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的是对爱情的珍重,更有对功名利禄的轻视,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反抗性格的光辉。

3、浪漫的手法

《窦娥冤》中的三桩誓愿显灵的超现实情节,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牡丹亭》让一对陌生的青年男女在梦中相会,由梦生情,由情而病,由病而死、死而复生。这种异乎寻常、出死入生的爱情,使全剧从主题情节到人物塑造都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

这种特色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作者善于继承前代戏曲遗产,采取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作者有进步的理想,是这种理想激烈迸发的结果.

4、感人的语言和情景交融的境界

《窦娥冤》中,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冤气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徐缓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感情如火,激荡如潮,慷慨激昂。这三个场面的描写,以质朴无华而富于韵味的语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层深入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课文中的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课文中的说白,如窦娥向刽子手请求走后街不走前街的对白,以及窦娥与婆婆诀别时的对白,都是相当动人的,凝练而又明白如话,声气口吻酷似其人。

《长亭送别》的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既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又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还吸收了不少的方言词和俗语、成语,并将民间口语加工为富于文采的文学语言,最终,语言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又富于文采。

《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1、《窦娥冤》在表现窦娥的反抗精神的同时,是怎样表现窦娥的善良心地的?

讲析:这种题目看似简单,其实同学们要想完整准确地进行解答,却又实属不易。因为它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读题.题目要我们回答的关键词是“怎样〞,而不是“哪些地方〞等等,所以我们要去从课文中找出作者“怎样表现窦娥善良心地〞的方法,而不是表现善良心地的内容.

〔2〕全面搜索。课文中是怎样表现的呢?同学们大体上都能找到一两处。但有没有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