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语义
《语言学概要》(叶蜚声)版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思维导图)
两个意义基本相同,但还有差 别的同义词的差别体现在:
理性意义方面:两个同义词强调的重点和方面可以 有所不同,如:交换—礼物、意见;交流—思想、 文化,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few修饰可数名词,
附加色彩方面:
感情色彩不同,如:鼓励——怂恿 风格色彩不同,如口语—书面语:生日—诞辰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如:大—小、多—少。
三、反义关系
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在同一个范围中的反义,如:黑、白属于颜色范围的反义,多、少属于数量范围的反义。这种 反义关系里往往可以加入别的成员,如:大、小中可以有“中”,热、冷中有“温、凉”。
非此即彼的反义,如男—女,正—反、整体—局部。这种反义关系里不能加入别的成员。
同义和反义中的“同”和“反”是对立的统一。p.135
反义词必须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
同义词中往往包含着反义的因素,因为同义词要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 微差别,在“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这“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
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
言内意外:在日常生活中,像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喻等,都很注 意留下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这种现象可以用“言内意 外”来概括。
“言不尽意”与“言内意外”的关系:言内意外包括言不尽意,言内意外既是消 极的言不尽意的结果,(言不尽意的消极结果就是使人们不得不言内意外),也 是积极的言不尽意的一种表现,有了言不尽意,人们往往利用言内意外进行积极 的语言表达,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改)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语言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涉及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即语言符号以及符号的组合与现实世界、人类经验的关系。
——语义学(词义、句义)二、涉及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说话人具体运用语言时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即涉及语言形式与语境,特别是与语境中说话者的关系。
——语用学第一节词汇一、词汇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短语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2、特点:结构的凝固性(不能随意增删改动或改变词序)和意义的整体性。
3、分类: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04)(08)1、基本词汇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指语言中产生较早而又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高的词,为全民所理解。
基本词汇所标记的概念,大多是与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其特点是: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2、一般词汇是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其特点是:开放性、非稳固性、非普遍性、非能产性。
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词汇。
社会的变化发展首先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
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1)派生关系:一般词汇中的词多是由基本词汇中的词派生的。
(2)转化关系:一方面,一般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与人类社会日益密切变成基本词汇;另一方面,基本词汇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其所指示的现象或概念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不再密切从而退出一般基本词汇,变成一般词汇。
4、区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意义:(1)研究语言的历史: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基本词汇是判定亲属语言的重要依据,区分二者,有利于探索词汇及语言的发展。
(2)有利于进行语文教学: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核心,构词能力强,一般词汇中大量的词语都是以基本词汇为材料构成的,学习一种语言,应首先学习它的基本词汇,牢固掌握基本词汇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词汇的主干。
语言学概论 自学笔记 第五章 语义
第五章语义一、名词解释1.语义2.理性意义3.非理性意义4.词汇意义5.语法意义6.语境意义7.词义 8.词的理性意义 9.词的非理性意义 10.感情色彩 11.语体色彩 12.形象色彩13.词义的模糊性 14.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 15.义项 16.义素 17.义素分析18.单义词 19.多义词 20.本义 21.基本义 22.派生义 23.同义词 24.等义词25.近义词 26.反义词 27.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28.语义场 29.上位词、下位词30.词汇意义 31.关系意义 32.语法关系意义 33.语义关系意义 34.语气意义35.述谓结构及四种类型 36.变元 38.语义指向 39.蕴含 40.预设41.歧义二、简答及论述1.在语义中,句义和词义具有突出的地位.2.词义的概括性.3.举例说明依靠语境的限定作用,表达概括意义的语言形式可以有具体的、个别的所指.4.简要说明语义的民族性。
(含义、表现)5.为什么说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6.语境意义和语言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区分二者?7.语义模糊性的含义和特点.8.为什么说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作用)9.词的理性意义的产生.10.词义也可以反映精神世界的对象.11.词的理性意义在词义中的地位.12.关于义项:13、为什么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14.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5.义素分析法的简明步骤16.义素分析的运用17.义素分析的目的和要求.18.义素分析的作用.19.义素分析存在的问题.20.词的语体色彩和词语使用的关系如何?21.形象色彩和词语构造有什么关系.22.为什么相同的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所表达的几个意思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个词的几个义项?23.为什么说明或掌握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应该以义项为基本单位.24.语义学领域的义素分析法和语法学领域的语义特征分析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5.本义和基本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26.派生义产生的途径是什么?27.一个词虽然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简述其原因。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词汇和词义(一)基本词和一般词基本词:一种词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
特点:1. 全民常用;2. 稳固性;3. 构词能力强。
(有些基本词没有构词能力,如: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的、地、得、吗、啊等。
表示指称的代词,如:你、我、他。
基本词汇三个特点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一般词:词汇系统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所有词汇。
(二)词的词汇意义(词义)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
词义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基础。
词义的特征:一方面是以现实为基础,对现实现象作概括的反映;另一方面,词义往往带有人的主观态度、主观评价色彩。
词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
理性意义: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所有词都具有的,是整个词义的基础。
附加色彩:除理性意义之外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和评价的意义。
理性意义比较稳固,附加色彩容易变化。
“天堂、地狱、神、鬼”之类的词虽然是主观臆造的,但其形成仍然具有现实基础。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
任何词都是在概括。
词义的概括性把纷繁的客观现象化简了,获得了以简驭繁的功效。
词义概括性的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一般性:词义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对象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特点,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性特点。
模糊性:指人们认识中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的边界、状态的不确定性。
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细致反映,而是大致的反映。
产生模糊性的原因:一方面,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难以切割,人们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
另一方面,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好及所处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并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
“我们能分清好坏,但是我们分不清好和坏的界线。
”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概念的边沿区域,在中心区域概念的区别还是清楚的。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五章 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第五章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语素、词语、词组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定义以及具有的意义;了解语音、语汇和语法这三个语言要素的意义第一节语义概说一、什么是语义1、定义:语义指的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的表达内容2、语义所包括的内容:(1)语汇意义:实词和固定短语所表达的意义语法意义:虚词、语序、形态、句调等所表达的意义。
(2)言内之意:一般的、稳定的意义言外之意: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如:今天天气很热(3)理性意义:表达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非理性意义:表达人们的主观情感、态度及语体风格如:你真讨厌二、语义的性质★(1)概括性:人们可以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使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
如:笔(2)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线。
如:土豪、中午。
(3)民族性: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及分类也存在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
如:龙:中国的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而西方的dragon是一种危害人间的怪物。
三、语义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1、要不要研究语义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彼此密不可分,互相不能取代,强调语言研究中形式和意义的“结合”2、怎样研究语义:研究各种语言片段表示的语汇意义和语段意义第二节词语的意义一、词义的构成要素1、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1)理性意义:是人们对主观世界事物的反映,而且是概括性的反映如:山、河、神仙、天堂(2)非理性意义: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2、语素义(1)单纯词:词义=语素义,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词如:书(2)合成词:①词义=语素义+语素义如:皮包②词义并不能从其构成语素义推导而来如:针线3、义项★(1)定义: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来决定的如:凉:①温度低。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第五章 语义分析
义素分析实例
例一: 美国语言学家奈达(E.A. Nida)在分析英 语中的run(跑)、walk(走)等七个表示人 的肢体活动的词的语义时,列出了如下的义素 矩阵:
例二: 炒:[-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熘:[-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炸:[-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 煎:[-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 熘:烹饪方法,炸或焯后,作料中加淀粉汁。
(2)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 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 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如:
他浓浓地泡了一杯茶 小王扭伤了腰 老李死了一头猪 那种点心他们都吃了 他在黑板上写字
▲语气意义: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 的态度。 在语言中,语气意义一般都是通过语调 形式来表达的,在有些语言中,一些虚词和 语气副词也有表达语气意义的作用。
与动词相配,名词则有如下几类: a.施事,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b.受事,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c.与事,指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如“小 李”。 d.主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 主体。如“花”、“眼睛”。 e.致使,事件发生变化的引发者。如“惨 案”。 f.工具,指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 或手段。例如“他用勺子吃饭。”中的“勺 子”。 g.处所,指动作行为发生或所及的处所。 例如“他回上海了。”中的“上海”。 h.时间,动作行为等开始或结束的时间, 延续的时段等。
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 他哥哥在北京上学(蕴含) 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 他有哥哥(预设)
预设的例子:
老王又来了 老王以前来过 我早就不是校长了 他当过校长 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美好的 他什么时候去的王府井 他去过王府井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ppt
十一、句子的语义结构
1.述谓结构:由-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 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部分。一个述谓结构可以 有多少变元以及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 的语义规定的。
2.变元:又称题元、项等,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 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一般都是名词性 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 如:他给我一支笔。
义素分析法: 死 [+ 心脏不跳动、 +瞳孔散大 ]
六、单义和多义
1、词由单义发展为多义是有各方面根据的。首先, 客观对象间的各种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 其次,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必然产物。
2、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
其他意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采的派 生义,也叫引申义。
申一般都是沿着客观对象间的相关性联系或相似 性联系这两个方向进行的,前者的引申方式是借 代,后者的引申方式是比喻。
本义
借代 比喻
派生义 引申义
旅客:小姐,把我的行李放上去! 乘务员:先生,对不起,我自己一个人抬 不动,
一起好吗? 旅客: 你不是天使吗?天使还放不上去?! 乘务员:先生你是上帝都放不上去,我天使
2、关系意义: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 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 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意义。 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可分为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 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 相互关系就是语法结构关系,由这种结构关系所 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意义。
不能跨越语言或方言来讨论同义词。
3.同义词可以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类。
八、反义词
1.反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有的换喻有特定的出处: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古稀 泰山 东床
词的派生不止以上两种方法: a.特指:“喜事”:一切高兴的事。现特指结婚。 b.谐音法:“二百五”“半封(半疯)”、“气管炎-妻管严”
本章的内容安排
语义层面
词汇语义:词汇的性质和构成、词义的一般特点、 词义间的各种关联、词的语义特征和 语义场
句子语义 :句义和词汇形式的关系、句义与人 类经验的关系、句义与说话人和交际 现场的关系、语义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语用层面:从语用的角度说明话语中意义的最终表达与语境中 各要素(特别是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各种关联。语 用方面的重要概念。
金牌 银牌 铜牌
(下位词、下义词)
1.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应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
的关系:
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比下位义更多;而下位
义的概念义内涵属性更丰富,除了继承上位义的所有属性外,
还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2.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是可以有
层次的。
艺术
3.语言中的上下位关系大致等
同于逻辑上的种属关系,但又 不完全同于逻辑上的种属关系。 文学 绘画 戏剧 音乐 舞蹈
二、同义关系
等义词和近义词 同义词之间的关系
甲乙重合(等义词) 甲乙基本重合(近义词)
所谓同义词就是指几个语音形式不同而意义基本相同或相 近的词。
下面的关系不是同义关系
甲乙 不是同义关系
甲乙之间是包含关系:a.上下位关系:指称大类事物的词和指 称大类事物中某一小类的词。 Man-boy、fruit-apple、鸟-麻雀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
“言内意外”是指:有的时候,特殊的、 个别的东西的复杂性难以用言辞一一穷尽 地表达出来,因而在要表达的意思上留下 一些空白,由听话人凭自己的经验、体会 去补充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婉转的告诫、 含蓄的言词、辛辣的讽刺等,都属于“言 内意外”的现象。 但在法令章程等语体中,是不能使用“言 内意外”的手法的,因为法令章程应当避 免留下意思上的空白,使执行者不折不扣 地贯彻执行。
如“把校徽别在胸前。”和“别了,康 桥!”两个句子中的“别”就属于同音词, 因为前一个“别”的意义是“用别针把东 西固定在纸或布等物体上”,后一个“别” 的意义是“再见”,两个意义之间没有任 何联系,因此这是两个不同的词,只不过 读音和写法都一样而已。
二、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 相同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称为等义词,意义基 本相同的称为近义词。 等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词或外来词的结果 。 如 “知道”和“晓得”,“话筒”和“麦克风”。 等义词由于意义完全相等,只会增加人们的记忆 负担。因此,有些等义词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细 微的差别,如“医生”和“大夫”,前者已经多 用于书面语,后者则常见于口语;有些随着人们 使用习惯的统一,其中一个就逐渐消失了 。 如 “水泥”和“士敏土”,后者就没有人再使用了。
2.多义词。单义词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表 达的需要,慢慢就会变成多义词。多义词的 多种意义中,我们把其中有历史可查的最初 的意义叫做本义,如“兵”,我们可以查到 它最早的意义是“兵器”;由本义逐渐衍生 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如“兵”由原来 “兵器”的意义逐渐转变为“拿兵器打仗的 人”。
另外,在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中,有一种是人们在一 听到这个词首先就想到的也是最常用的意义,我们
三、“言内意外”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答案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名词解释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就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
基本词汇里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多义词—— 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它们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
如“跑”就具有“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逃走”、〈方〉“走”、“为某种事务而奔走”、“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液体因挥发而损耗”等六项互相有联系但又各不相同的意义,是多义词。
反义词—— 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
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
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种。
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之间只需要有一个义项相对或相反就可以了。
施事—— 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焦点—— 人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
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
这就是句子的“焦点”。
情态——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看法”的范畴。
主要表达“必然性”、“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
语气—— 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指的是句子所携带的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言语行为—— 人们说出的话不仅仅是人类经验的映像(句义),也不仅仅是特定说话者对人类经验的具体认知,它还是一种社会行为。
像打人、吃饭等其他社会行为一样,“说话”这种社会行为也有对行为者之外的事物(特别是受话者)或行为者自身产生某种效力的目标,也有因行为而引发实际变化的效果。
简而言之,言语交际行为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与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人、物、现象、事件有着“行为—效力”的关联。
这些是语言在另一小李在船上看到了他的朋友。
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做“言谈现场”。
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三、词义的类型 2、附加意义 2)语体意义 词运用于不同语体而产生的附加意义,分 口语意义和书面语意义。 口语 书面语 奶奶 祖母 一下子 短暂 口语:活泼、浅显、通俗、自然; 书面语:文雅、庄重、深奥、正式。
书面语体的再分类 公文体 政治体 科技体 文艺体 查 商榷 结晶 涟漪 特此 协商 有机 轻盈 周知 结盟 硬件 萦绕 切望 衰退 收盘 奔流 务希 盟军 沸点 矍铄 惩戒 党委 激光 萧瑟 签署 政见 化合 静谧
第三节 句义(词义的组合)
• 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 1、词语的搭配 •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组合)来 实现的。
• 这里的词语搭配主要是指语义上的搭配。
当然,词义的搭配必须符合语法规则,不
符合语法规则时,词在语义上也是不能搭
配的。
2、词语搭配的限制 (1)语法规则的支配 (2)语义条件的限制 A:受现实现象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制约 猴子吃苹果。 苹果吃猴子。X B:受到语义场中其它成员的制约 北京话:吃饭(固体食物) 上海话:吃粥、吃水、吃烟(流体、液体、气体 )
2、词语搭配的限制 (2)语义条件的限制 C: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打毛衣 打渔网X tall man high man X high building tall building X D: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饰效果 褒义 贬义 口语 书面语
2、词语搭配的限制 词义的形成:从特殊到一般,从复杂到简单 词义的组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凸 现一些语义特征,隐去一些语义特征)
三、反义词 例:男人:女人 A、黑:白 B、左:右 C、高:矮 D、生:死
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 的关系。 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 比下位义更多。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大致等同于逻辑上的种 属关系。 上下位关系不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团 体和成员的关系。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雪
派生意义的产生途径主要就是意义的引申,就是 意义之间产生联想。 大体有两种方式:隐喻、换喻
1.隐喻。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
由此产生引申。如“近视” 。
2.换喻。两类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由于这种联系经
常在人们心目中出现而固定化。如“花” 。 上下文具有排除其它意义的作用。
三、词义的概括性(一般性、模糊性、全 民性)
词义的概括性
1、一般性。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纳成一般的、简单的 东西。 2、模糊性。经过概括的概念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 显的界限。
个社会的内部交际就必须使用语言。同时,语言在使用时是 带有强制性的,社会内部必须按照已有的“约定俗成”使用 语言。所以,词义就必须是全民性的。
第三节
一、词语的搭配
词义的组合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来实现的。而词语的搭配受 到语法规则的限制,也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1、语义条件的限制。语义条件反映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说“他吃了鸡”,却不能说“鸡吃了他” 。 2、社会的使用习惯。比如现代的中国人称女子好看为
“美”,男子好看为“帅” 。
焦点和预设
第四节 语用
焦点: 句子中的新信息。 说话者所传递信息重点。 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 别关注的部分。 预设: 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与 受话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识。
第四节 语用
焦点的标示
会话中,通过语调重音标示 小明吃了苹果 小明吃了苹果 焦点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 汉语中“是…的”句 英语中“it is …”句 有些语言中用的句法虚化成分标示 索马里语中 baa
第五章 词汇和语义
第五章词汇和语义【教学目的】认识词汇的构成和词义的特点;掌握词义的聚合与组合;词语在思想表达中的灵活运用。
简单了解语义学的发展;了解语义特征分析法和相关的语义场理论。
【基本概念】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词义理性意义附加意义单义词和多义词本义基本意义派生意义引申隐喻换喻区别性语义特征义位义素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场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多义关系义项第一节词汇的性质和构成第二节语义第一节词汇的性质和构成一.词汇的定义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
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成语。
它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种:二.词汇的性质特点1、语言的建筑材料→从功能角度言的。
其最终职能是进入句子→完成交际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
(各级单位有序的组合体:彼此联系,共同制约)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三.词汇的构成基本词汇:词汇体系中,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常用虚词的总汇。
是一种语言的词汇的核心部分,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
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三个特点。
一般词汇: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的集合体,其特点是变化迅速,缺少历史稳固性.构词能力差,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固定结构的总汇(熟语总汇)(1)成语: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的意义→结构的定型化+意义整体性+语法作用相当于词(2)惯用语:人们口头上经常使用的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结构。
结构形式有一定的灵活性。
(3)专有名称:专门用来指称某类事物、现象的固定称谓。
(4)固定的句子结构:谚语、歇后语→人们口头上流传形成的,具有固定形式和完整的内容,可作为词的作用进入句子,也可独立成句,应该也属于词汇的范围。
语义理性意义非理性意义
看 望 盯
3.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披广泛利用, 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义素分析可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 于揭示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近义词,反义 词等的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 (2)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 还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
4.语义特征分析法和义素分析法的区别:语义特征分 析法是在语法领域进行义素分析手段而形成的分析方法。 它和义素分析法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把词的义项分解为 更小的语义构成(义素)。 二者的区别在于语义特征分析法属于语法领域,分 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和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特别关注那些 对词语组合有影响的语义成分。义素分析法属于语义学 领域,义素分析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 的组合,目的是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 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语义特征分析法:死 成立 [+完成]、 [-持续] 义素分析法: 死 [+ 心脏不跳动、 +瞳孔散大 ]
2、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主要表现为:
(1)感情色彩。即反映现实现象时表现出的主观态度 给词义所带来的附加色彩。感情色彩中最主要的是 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没有感情色彩的词是中性的。 (2)语体色彩。由交际环境不同而导致的语言的变体 就是语体。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 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 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 种基本类型。
三、词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1、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 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这 种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 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在词义中的地位: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 的基本和核心部分,没有它,词语就会丧失指称 和区别事物的功能,表示人的主观态度等的附加 色彩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因而理性意义是词义 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通俗意义 :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 的反映的词的理性意义。 科学意义 :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的词的 理性意义 。 如:水- H2O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_语义学
老太太[+人 +女性 +年老 +褒义] 老太婆[+人 +女性 +年老 +贬义]
三、前提义素和断言义素
前提义素——是与邻界词共同的义素,是确定该 词义与邻界词义有共同联系的义素,是反映事 物一般特征的。
断言义素——是与邻界词不同的义素,是确定 该词义与邻界词义相区别的义素,是反映事物 本质特征的。
语法意义包括词法意义和句法意义,即指词的 形态特征、各种语法单位间的关系意义(陈述、 支配等)。
2、言语意义: 言语意义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交流时受到语
言环境的影响而临时产生的意义。
第二节 义素与义素分析
一、义素性质:词义的区别特征就是义素,义素就是 对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 位。
3、义素分析具有相对性
也就是说在不同情况下词义分解为义素可以不一 样。如: “酒精” 一般人只了解它的外表特征和可作消毒药品的一般功 能 医疗工作者还有认识它具有使人中毒的特性 化工专业的人还能认识它作试剂,化工原料,燃烧等 特征 这样,不同职业的人对该词义义素的划分就会不同:
一般人:(1)无色液体;(2)药品;(3)用 于消毒
第五节 语义的组合
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相当于句子的语义单位——表述。连带表述的
意思——话语。对表述进行切分就获得相当于词、 短语的“义丛”,义丛由义素组成。
在一个表述中,在句法上起谓语作用的义丛 叫“谓词”,起主、宾等作用的义丛叫谓项。 关系: 表述 分解为 义丛 分解为 义素 (意义) (谓语+谓项)
3、义素分析可以检验词的搭配关系是否合理。
第三节 词义
一、词义的内容: 1、词汇意义: 即理性意义、概念意义。 2、语法意义 3、色彩意义: (1)情态色彩: (2)语体色彩 (3)时代色彩: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
答:义素研究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义素分析可以清楚间接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2)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
13. 解释“单义词”。
24. 解释“关系意义”
答:词语在组合时都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叫做关系意义,包括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
25. 解释“语气意义”。
答: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
26. 解释“述谓结构”
答: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9. 简答义素和语素之间的区别。
答:义素和语素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是两种性质上根本不同的单位。义素是对一个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语素则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义素是一种从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就不是一种自然语言的单位,义素不直接与语音相结合。语素不仅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读音,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自然语言的单位。
21. 为什么多义词在交际中一般不会造成歧义?
答:一个词虽然可以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1)词语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上下文会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2)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发生的,特定的交际环境也可以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
22. 简答近义词之间的差别。
答:层次性是语义场的一个显著特点,事物本身的分类是有层次的,因而反映事物类别的语义场也就形成了有层次的结构,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系统性也是语义场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语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类属义划定的意义领域,被划分为若干块并分配给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以一种互补的方式来对同一意义领域进行反映。系统中某个词语的意义会受到系统中其他词语的制约,系统中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减,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语义场的系统性的特点反映出语言的词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整理和描写
叔叔 [+父系亲属] [+男性] 伯伯: [+父系亲属] [+男性] 姑姑: [+父系亲属] [-男性] [-年长于父亲] [+年长于父亲] [+-年长于父亲]
也可以借鉴矩阵图的描写,例如: [父系亲属] [男性] [年长于父亲] 叔叔 + + 伯伯 + + + 姑姑 + +-
(五)义素分析的作用 1、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 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 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 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一些同义、反义 等关系。 2、义素分析还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 条件限制。
三、词义的性质
(一)概括性(具体性) (二)模糊性(确定性) (三)民族性(普遍性)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一词多义
含有一个义项的词是单义词,含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是多义词。
引申义(转喻) 本义——派生义(中心意义)
比喻义(隐喻)
注意:▲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和联系
二、同义关系 三、反义关系 四、上下义关系
有一位朋友到张三宿舍去找张三,只见 房门锁着,门上留有一张纸条:
“我一个小时后回来,钥匙在老地方。” 12时30分
二、话题和说明 从信息结构的角度看,句子是由话题和 说明构成的。 1、话题: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 那个实体。如: “这个人我认识。” “客人来了。” “昨天,他去北京了。”
话题的特点: (1)话题是言语所关涉的对象,是句子的 出发点。 (2)话题一般是位于句首的名词或名词性 短语,后面可以有停顿。 (3)话题可以是施事,也可以不是施事。 (4)话题一般是有定的、已知的、可推知 的。
他买了一篮子萝卜 他踢了小张的腿 李明批评了张三 他买了一篮子菜 他踢了小张 张三挨批评了
蕴含关系一般发生在有上下位关系或整 体与局部关系的句义之间。
2、语义学研究的蕴含关系是指就话语本 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的蕴含关系,这种蕴含 关系通常可以从句子本身的意义推知,而不 必依赖特殊的背景知识。如:
*今天是端午节 *今天是8月31号
二、句义的构成(语言中的句义): 词汇意义 句义 关系意义 语气意义
主谓关系 动宾关系 定中关系 状中关系 中补关系……
语法结构关系意义 语义结构关系意义
▲语法结构关系意义
如:
▲语义结构关系意义
(1)动词和名词间的语义关系—语义角色
如:猴子玩苹果/我送了小李一本书(动作) 花很红/ 眼睛大大的(性质/状态) 惨案震惊了世界(使动)
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 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 他哥哥在北京上学(蕴含) 他有哥哥(预设)
预设的例子:
老王又来了 我早就不是校长了 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他什么时候去的王府井 老王以前来过 他当过校长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美好的 他去过王府井
同蕴含一样,预设是句子的潜在意义, 如果再说出就显得重复啰嗦。
2、预设的分类: 绝对预设:既是句子内容的一部分,同 时又作为句子的预设,这种“一身二任”的 预设,称为绝对预设。 相对预设:纯粹作为其他被表述的事态 的前提条件的那些预设,称为相对预设。 ▲绝对预设是每个句子必须有的,其内 容确定。相对预设有些句子不一定有,从句 子推断出来的相对预设,有时可能会有一定 的游移性。如: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一、词汇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或特定范围) 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词汇有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区别。 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汇,是语言词汇 的核心,主要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和较 强的构词能力三个特点。 一般词汇的特点恰好和基本词汇相反, 它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 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 时间、地点、场合、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 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 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 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例: 甲:你喜欢这部电影吗? 乙:喜欢。
例:
b、同形(书写形式)异义。eg:
“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他这个人太好说话了。” “赶张三,没那么容易。” “他走了一个多小时了。” “饺子包好了。” “小吃店关门了。” “这本书是黄色的。”
(2)语法歧义: a、词性不同
“自行车没有锁。” “饭热菜不热。” “你别上。”
b、词跟短语同形。
“谁还要炸薯条?” “我要炒白菜。” “要出租汽车的快登机。” “这游戏机的开关有问题。”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 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 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 “ 缚而杀之 ,何如?”操曰:“是矣!今 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 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
例: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 迅《秋夜》) 例: 甲:你孩子个子好高哇! 乙:他呀,就一傻大个。
c、相同的词语之间存在不同的层次构造或句法 结构关系。eg:
“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 “哥哥和妹妹的同学。” “北京人多。” “我们需要进口机电产品。” “学生家长都来了。” “我想起来了。”
(3)语义结构关系歧义:相同的词语之间可 以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 歧义
a、施、受同形。
“开刀的是我父亲。” “连老王都不认识。” “鸡不吃了。”
(2)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 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 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如:
他浓浓地泡了一杯茶 小王扭伤了腰 老李死了一头猪 那种点心他们都吃了 他在黑板上写字
▲语气意义: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 的态度。 在语言中,语气意义一般都是通过语调 形式来表达的,在有些语言中,一些虚词和 语气副词也有表达语气意义的作用。
b、领属关系和非领属关系同形。
“小张衣服做得真好看。” “小张的笑话说不完。” “小张的画像画得好。”
c、语义指向不同。eg:
“在火车上写标语。” “中山公园松树最多。”
四、蕴含和预设(是句义间的两种重要关系) (一)蕴含: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 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 乙。可用公式:甲 乙,如:
今天吃粽子
明天中小学开学
3、一个句子的蕴含关系有时不止一个。 原因:一个词的上位词可能有多个 或从不同的角度构成的。如:
他有汽车 他有车 他有交通工具
那个日本人送给他一支钢笔 那个日本学生送给他一Biblioteka 钢笔那个日本学生送给他一支笔
(二)预设 预设和蕴含一样,也就是就话语本身表达 的意义而言的,也是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 乙,但蕴含在句义的断言范围之内,是句子 的基本信息;而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之 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如:
“小王的哥哥又买了一张桌子。”
3、预设同原句的关系 如以A表原句所表述的事态、情况等,以 P表预设所表述的事态、情况等,则: P不存在,A一定不存在。 P同A的这种关系,逻辑学称P是A的必 要条件。
第四节 语用
一、语境与语境义 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 语境”。 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 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上下文, 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 的前言后语。
三、歧义 1、什么是歧义句? 句子的表达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称为同形异义句, 也称歧义句。eg:
“qῑ zhong考试快到了。” “北京人多。” “我们要进口机器” ▲ 歧义在语言中大量存在,但由于语境的作用,歧义往往不妨碍交际的 正常运行,但如果语境不充分,就有可能影响。
2、歧义的类型: (1)词汇歧义(词汇上的原因造成的): a、词语的同音异义(口头歧义)eg: “到lǐ bà i sì 我再告诉你。” “新加坡一yó u chuá n 起火了。” “这是zhì癌物质。” “shù mù 太多了。”
2、说明: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其他部分。如 “这个人我认识。” “客人来了。” “昨天,他去北京了。” 说明的特点: (1) 说明一般是话题后面的谓词或谓词性短 语。 (2)说明一般含有说话者要传达给受话者的 新信息。
练习:指出下面句子的话题和说明 1、大象,鼻子很长。 2、鼻子,大象的最长。 3、这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早。 4、老张啊,真是个热心人。 5、这部电影,观众有不同的看法。
二、词的词汇意义:
词义就是词所表示的意义内容。具体可以 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的内容。 (一)语法意义: 是指词的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词的语 法意义是语言中的词的语法作用通过类聚之 后所显示出来的,所以是一种更抽象更概括 的意义。
(二)词汇意义: 通常所说的“词义”是指词的词汇意义, 它是语义研究的基础。 词的词汇意义有概念义(理性义)和色彩 义之别。 概念义(理性义)是词汇意义的主体部分; 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意义。
例四: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词 (1)跑、走、跳 (2)钢笔、圆珠笔、毛笔、粉笔 (3)嫁、娶、入赘 (4)姐姐、弟弟、哥哥、妹妹 ▲用义素分析分析《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 句义
一、词语的搭配(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1、词语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 的支配,另一方面也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 制。 2、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 惯,即所谓的“惯用法”。 3、词语的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 色彩和修辞效果。 4、词义在搭配组合中还会凸显一些语 义特征,隐去一些语义特征。
例三: 陆军:[军队]{[在陆地][作战的]}f{[通常由…组成][步
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各[专业部队]} 海军:[军队]{[在海上][作战的]}f{[通常由…组成][水 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各[专业部 队]} 空军:[军队]{[在空中][作战的]}f{[通常由…组成]各 [航空兵部队][空军地面部队]} 在上面的三个义素表达式中,义素写在方括号内, 同一类型或相互配合的义素写在同一花括弧里。f是 结构式的标志,意思是“适用范围”。“各”不是 一个义素,而是一个标志,它表示被标志的义素可 以分解为若干同类的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