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应急预案管理

合集下载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优秀8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优秀8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优秀8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篇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辖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第三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实施、修订、培训、演练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行业标准;(二)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三)明确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应急物资、应急装备、应急措施等;(四)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第六条应急预案分为以下类别:(一)综合应急预案: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制定综合性工作方案;(二)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特定类型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专项工作方案;(三)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生产安全事故,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评审、公布与备案第七条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内部评审,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八条评审合格的应急预案,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公布,并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第四章应急预案的实施与培训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应急预案纳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应急预案的落实。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全体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五章应急预案的监督检查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应急预案的监督检查,确保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实施等工作依法进行。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一、背景和目的
为了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提高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水平,确保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和处置,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生产型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厂房、矿山等。

三、应急预案的制定
1. 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标准化的应急预案。

2. 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职责、应急资源、应急流程、应急设备等内容,确保全面、详细。

3. 应急预案应由专业人员编制,经企业领导审批后才能正式启用。

四、应急预案的管理
1. 企业应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明确应急预案的调整、修订和审批流程。

2. 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 应急预案应与企业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五、应急预案的执行
1. 应急预案的执行应由专门的应急人员负责,确保处置措施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2. 应急情况发生后,应急人员应根据预案的要求,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3. 应急情况解除后,应急人员应做好事后总结和评估,补充完善应急预案,以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

六、应急预案的培训和宣传
1. 企业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的技能和意识。

2. 企业应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让员工了解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应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七、附则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部分,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产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评估和修订。

第三条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和评估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四)科学合理、简便易行;(五)持续改进、动态管理。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状况等因素,编制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第六条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预案编制依据;(二)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三)事故风险分析;(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五)应急响应程序;(六)应急资源保障;(七)应急物资储备;(八)应急演练;(九)事故信息报告;(十)应急终止条件。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八条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预案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实施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应急预案纳入日常安全管理,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第十一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第四章应急预案的评估与修订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范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范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范文
一、总则
为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能力,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员工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责任分工
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及人员,建立事故应急指挥系统,保证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处置。

3.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应当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负责,确保应急预案的及时更新和完善。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包括事故分类、应急机构设置、应急队伍建设、信息报告和通信保障、物资保障、应急演练等内容,确保应急响应系统的完整性。

2. 应急预案的执行应包括应急响应机构的快速启动、应急救援力量的调拨、预警信息的发布等。

3. 应急预案的实施应当充分考虑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和地域环境,做到灵活适用。

四、应急演练
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 应急演练内容应涵盖事故模拟、应急演练人员培训等,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故。

五、监督检查
1. 生产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监督检查。

2.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六、附则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制定单位:XXX公司
制定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审批单位:XXX部门
审批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规范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和修订等工作。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第四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预案。

2. 针对性:针对本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类生产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 实效性:应急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4. 及时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1. 事故类型及特点;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 事故预防和预警措施;4. 应急处置程序;5. 应急保障措施;6. 通信联络方式;7. 应急演练计划;8. 附件。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公布第六条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评审,评审内容包括:1. 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2. 符合企业实际情况;3. 应急措施科学合理;4. 应急保障措施完善。

第七条经评审通过的应急预案,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公布。

第四章应急预案的备案第八条企业应将应急预案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章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第九条企业应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对应急预案的认识。

第十条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预案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一条企业应将应急预案培训纳入员工培训计划,确保每位员工熟悉应急预案。

第六章应急预案的演练第十二条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第十三条演练内容应包括:1. 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2. 应急处置措施的执行;3. 应急保障措施的落实。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一、背景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企业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办法,以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

二、制定应急预案
1. 风险评估:企业需要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和可能影响的范围。

2. 应急预案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企业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对程序、人员组织、设备设施和资源保障等内容。

3. 定期演练: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完善性。

三、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1. 领导责任:企业的领导层需要明确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紧急性,明确责任人和组织架构,并建立应急指挥部。

2. 人员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常态化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3. 设备维护:保障应急设备的完好性,包括消防器材、防护装备和应急通讯设备等。

4. 资源储备:建立应急资源储备体系,包括人员、物资和资金等方面的保障。

5.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各部门应急处理能力。

四、总结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是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的重要途径。

企业需要严格依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管理和执行,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对能力和预防能力,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及时响应突发事件,保护员工和财产安全,制定和管理生产安全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的基本规定:1. 预案目标:根据企事业单位所处行业特点、生产流程和风险点,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预案编制:企事业单位应根据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组织机构、应急措施、物资储备、人员配备、危险源防控、应急演练等内容。

3. 预案审核:企事业单位应将编制好的预案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确保预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同时与相关部门达成协议,确保有关支援与协调工作的实施。

4. 预案发布和宣传:企事业单位应将预案及时向员工、相关人员和社会公众公布,并定期进行宣传,以提高应急预案的知晓率和应急能力。

5. 预案落实和培训:企事业单位应根据预案要求,制定具体的预案落实方案,并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掌握必要的应急技能。

6. 预案演练和评估:企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演练可以采取实地演练、桌面演练等形式,以不同场景模拟应急情况,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

7. 预案更新和完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工作实践和应急经验,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

预案更新应当与变更相应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相结合。

8. 预案监管和考核:相关主管部门应对企事业单位预案的制定、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并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以确保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对于违反预案管理规定的单位,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和纠正。

1. 预案目标:根据企事业单位所处行业特点、生产流程和风险点,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预案编制:企事业单位应根据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提高事故应对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三、责任部门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的责任主体为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完善和执行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的制定
1.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可操作性强、紧急性佳的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内容应明确部门职责、应急措施、资源保障等方面内容。

3.应急预案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定期更新,确保实效性。

五、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

2.应急演练应包括定时的模拟演练和实地演练,不定期进行全面演练。

3.演练结果应及时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六、监督与检查
1.监管部门应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对发现问题的单位,应督促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七、处罚与奖励
1.未按规定制定应急预案或未按规定执行的单位,将被处以相应的行政
处罚。

2.对于表现优秀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予以奖励鼓励。

八、附则
1.需要与其他相关管理制度形成衔接,确保应急预案的顺畅执行。

2.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需要修改,应经相关部门审批。

以上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安全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运营的连续性,在组织、指挥、调度和执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预案编制:制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应对措施。

2. 组织架构:明确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确定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

3. 预警机制:建立预警机制,及时获取有关生产安全的信息,判断潜在危险和风险,预测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并提前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4. 应急资源保障:明确应急救援资源的配置、调度和管理,包括救援人员、设备、物资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动和利用。

5.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6. 信息管理:建立应急救援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和传递有关信息,提供决策和指导。

7. 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应急救援工作的效果和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中的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规定

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安全生产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1. 指挥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职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研究、决定重大安全生产应急事项;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评估应急工作成效。

(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办公室1. 应急办公室设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2. 应急办公室职责:组织实施应急预案;收集、整理和发布应急信息;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四、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一)应急预案编制1. 应急预案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科学、合理地编制。

2.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响应程序、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演练等内容。

(二)应急预案实施1. 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明确应急预案的审批、备案、修订、培训和演练等环节。

2. 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3. 企业应将应急预案纳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应急预案的落实。

五、应急响应(一)事故报告1.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

(二)应急处置1. 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控制事故蔓延,减轻事故损失。

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案

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生产单位、各部门及全体员工。

三、组织机构1. 成立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2. 设立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生产事故的应急响应、指挥、协调和处置工作。

3.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演练和培训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的编制1. 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公司实际情况及事故风险评估结果。

2.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风险分析:分析公司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风险,包括火灾、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等。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各应急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3)应急响应程序:制定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启动、救援处置、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等。

(4)应急资源保障:明确应急物资、装备、人员等资源的储备和调配。

(5)应急演练: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预案的修订1. 针对事故风险的变化、应急预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2. 修订后的应急预案经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六、应急预案的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应急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启动、救援处置、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等。

3. 应急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七、应急预案的培训1. 对全体员工进行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培训内容包括:事故风险认识、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使用、自救互救等。

八、监督检查1. 公司内部定期开展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监督检查,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项生产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 依法依规,科学合理;3. 以人为本,责任明确;4.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条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机构:1. 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培训和演练;2. 应急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和处置;3. 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4.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保障;5. 技术支持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技术分析和支持。

第六条各机构职责如下:1. 应急办公室: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管理和维护。

2. 应急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和处置,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事故现场控制和恢复等。

3. 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确保信息畅通。

4.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保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 技术支持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技术分析和支持,为救援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要求:1.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科学合理;3. 内容完整,结构清晰;4. 操作性强,便于实施。

第八条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适用范围和编制依据;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 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4. 应急物资和装备;5. 应急培训和演练;6. 应急信息报告和发布;7. 应急终止和善后处理。

第九条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实施应经应急指挥部批准。

企业生产应急预案管理规范

企业生产应急预案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第三条企业生产应急预案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四)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五)科学评估、持续改进。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负责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第五条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二)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三)收集、整理、分析应急信息;(四)组织协调应急资源;(五)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六)组织实施应急响应;(七)总结评估应急工作。

第六条企业各部门、车间、班组应设立应急小组,负责本部门、车间、班组的应急管理工作。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第七条企业应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第八条综合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预案编制依据;(二)适用范围;(三)应急组织体系;(四)应急响应程序;(五)应急资源与物资;(六)应急通信与信息保障;(七)应急培训与演练;(八)应急评估与改进。

第九条专项应急预案应根据企业生产特点,针对特定事故类型编制,主要包括:(一)事故类型及可能发生的原因;(二)事故影响范围及后果;(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四)应急响应措施;(五)应急资源与物资;(六)应急通信与信息保障;(七)应急培训与演练;(八)应急评估与改进。

第十条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具体事故部位、设备设施和事件特点编制,主要包括:(一)事故类型及可能发生的原因;(二)事故影响范围及后果;(三)现场处置程序;(四)现场救援措施;(五)应急资源与物资;(六)应急通信与信息保障;(七)应急培训与演练;(八)应急评估与改进。

生产经营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经营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确保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实施、演练、评估、修订和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第五条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预案编制依据;(二)事故风险分析;(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四)应急响应程序;(五)应急资源与物资保障;(六)应急演练计划;(七)应急信息报告;(八)应急终止条件。

第六条专项应急预案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特定类型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七条现场处置方案应当针对现场事故的具体情况,明确应急处置流程、措施和责任人。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评审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九条评审内容包括:(一)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合规性;(二)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三)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四)应急预案的衔接性和协调性。

第四章应急预案的实施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应急预案纳入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第十一条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二)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效性;(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五)加强应急信息报告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第五章应急预案的演练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应急预案管理则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生产环境的安全稳定,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首先,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和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预案编制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紧急值班制度,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其次,企业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全面的演练和评估。

通过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管理制度,规范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确保在实际应急中能够有序有效地执行预案。

另外,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采集和分析机制。

通过加强对各种安全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应急教育和培训。

通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应对措施。

总而言之,《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对企业而言,是一
项重要的管理工作。

只有建立完善的预案管理机制,加强组织、演练、监测和培训,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

生产单位应急预案管理规定

生产单位应急预案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产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生产单位,包括各类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烟花爆竹企业等。

第三条生产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四)及时有效,确保安全。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分类与编制第四条生产单位应急预案分为以下三类:(一)综合应急预案:针对生产单位可能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包括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

(二)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特定类型的生产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泄漏等,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三)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针对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五条生产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人员及职责。

(二)收集有关资料,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事故案例、生产单位基本情况等。

(三)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确定风险等级。

(四)开展应急资源调查,包括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

(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组织体系、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恢复重建等。

(六)进行桌面推演,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七)组织应急预案评审,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八)批准实施应急预案。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第六条生产单位应当对全体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七条生产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应急演练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桌面演练:针对特定事故情景,进行模拟演练。

(二)实战演练:在真实事故情景下,进行实战操作演练。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一、总则1.为了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和紧急处理工作,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理。

二、组织机构1.各企业应成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2.应急处理小组应设置应急预案负责人、联络人、救援人员等职责,并明确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权限。

3.应急处理小组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

三、应急预案的制定1.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风险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适用于企业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组织和应急资源,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包括报警、疏散、救援等措施。

3.应急预案应定期评估和更新,保持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四、应急响应与处理1.应急响应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为严重事故,二级为一般事故,三级为轻微事故。

每个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和处理程序都应明确规定。

2.应急处理小组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事故级别进行相应的处置。

3.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警、疏散员工,并开展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

4.应急处理小组应根据事故情况,及时调取相关应急资源,进行救援和处理工作。

五、应急演练和培训1.每个企业应急处理小组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

2.演练内容应包括报警、疏散、救援等程序,演练过程中应模拟真实情况,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应急处理小组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成员的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

六、评估和监督1.应急处理小组应对应急预案定期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2.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预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应急处理小组应积极参与有关应急预案的研讨和讨论,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

七、处罚和奖励1.对于未按照规定制定或执行应急预案的企业,相关部门应予以相应的处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应急预案管理
第一条目的与分工
(一)当发生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市场退货紧急情况时,为确保满足客户要求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二)生产部总负责应急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
(三)生产设备部负责保持与供水、供电部门的联系,负责停水、停电抢修的应急措施及自身设备应急管理。

(四)人力资源办公室负责劳动力短缺时,储备人力的准备。

(五)生产分厂负责生产线人员的调配,满足生产线人员匹配需求。

(六)物流中心、质保部负责市场退货时准备和实施应急计划。

(七)采购部负责物料供货商中断或物料短缺时,准备和实施应急计划。

第二条联络信息
紧急联络通讯簿的建立。

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制定紧急电话通讯簿(包含火警电话,供水、供电公司电话、联系人,供电、供水管理员及公司主管级以上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宿舍位置等),电话通讯簿应至少张贴在分厂办公室、生产车间。

第三条水、电中断的应急措施
(一)已知停水、停电的应急计划:设备部接到供水、供电公司的通知后,应及时将信息转生产部长,以便及时做好生产计划调整,保证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二)当停水、停电影响到生产计划无法顺利实施时,生产部应根据客户订单交期的缓急程度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一种或多种)并及时通知营销部长。

(1)利用备用系统优先安排特急订单生产。

(2)待系统恢复正常后安排加班处理。

(3)安排委托外加工处理。

(4)采用更快速的运输方式交货。

(5)通知营销部,请求延缓交期。

第四条物料供应中断或物料短缺的应急措施
(一)1.供货商提出合作中止或因为自然灾害等非人为原因,导致供货商无法正常交货,影响本公司产品交会时应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二)安排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供货商责任人或供货商高层管理人员协商解决。

(三)选择新的供货商安排紧急交货。

(四)采用更快速的运输方式交货。

(五)安排委托外加工处理; 通知客户,请求延缓交期。

(六)采购部应主动收集同行业物料供货商及委托外加工商信息数据(包括生产周期、生产能力、价格水平、质量管理状况、物料最小等)为出现物料紧急采购或借料或委托外加工提供便利。

第五条劳动力短缺的应急措施
(一)如因客户订单大幅度增加,员工集体辞职或员工染病或中毒而导致劳动力短缺时,应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二)人力资源部负责联系劳动中介公司、学校、人才市场、各类培训机构等安排人员紧急招聘。

并主动收集劳务中介公司、学校、人才市场及各类培训机构的信息数据,以便在劳动力短缺时为安排成批劳动力输入提供便利。

(三)人力资源部招聘临时工人。

(四)生产部加强现有员工多功能培训,使员工能够担当多方面的工作。

(五)安排委托外加工处理。

(六)采用临时人员顶岗。

(七)通知客户,请求延缓交期。

第六条关键设备故障的应急措施
(一)所管设备部门应根据《设备保养作业指导书》内的要求对关键设备实施维护保养及备件管理。

(二)当发生关键设备故障后,所管设备部门应安排紧急抢修,并评估内部维修的可行性及大致时间,将此信息通知生产部,如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一种或多种)。

1、安排委托外加工处理。

2、采用更快速的运输方式交货。

3、通知客户,请求延缓交期。

采购部应主动收集关键设备故障影响工序的供货商信息数据,以便在关键设备故障时,为委托外加工处理提供便利。

4、生产部收集关键设备维修服务商的信息数据,以便关键设备故障内部无法排除时,及时寻求外部支持。

设备修复后加班补救生产计划。

5、棒剪机、油压机、摆碾机、调质炉、中频淬火机是关键设备。

模具、感应器为关键工装。

第七条市场退货的应急措施
由质保部调查退货原因,如退货品可以通过返工/返修的方式,质保则安排人力到客方或公司执行返工/返修,如退货品不能通过返工/返修处理时,生产部则安排紧急补货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