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d8cbf7a58da0116d174921.png)
重点一
重点二 重点三
辩证法对现存的事物既肯定又否定
辩证法对任何即成的形式都是从不 断运动中,从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3.方法论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时紧 谁说未来的汽车不会变形!!!! 密联系在一起的。
(1)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 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 陈规旧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 念。
汽车的发展
思考:为什么 汽车要不断创 新?
1.理论依据
名车受欢迎是因其有优越性
(1)任何事物对它产生的那个时代和 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但它不具有永恒的优越性
(2)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 存在的理由将丧失。
它会被更好地取代
(3)经过辩证的否定,让位于更高的 阶段。
2.基本内涵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01
辩证否定观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 和创新意识
目录
02
鸳鸯锅
重庆“鸳鸯火锅”,被认为是中国最简单的创意、 最赚钱的革命。一次,几个重庆人宴请北京人, 麻辣的“红汤”让客人难以忍受,主人只好用清 水把烫熟的菜洗了再待客,而客人又忍不住想尝 尝“红汤”中的美味,于是,一下子触动了店主 廖长光的灵感,何不在一个火锅中调出两种汤来? 他就在火锅中间加了一道弧形隔板,并起了一个 动听的名字——“鸳鸯火锅”。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和变革的先导。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 新形势下怎样发展
⑵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 的创新,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优化指导】高考政治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 第10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优化指导】高考政治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 第10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3b1d124027d3240c8447ef8b.png)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纲展示]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 观。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 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知识梳理]
[问题探究]
1.判断正误
(1)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 ) (2)扬弃就是抛弃。( × ) (3)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 ) (4)创新就是对权威的否定。( × )
(2)辩证的否定的特点、实质、方法论要求
辩证的 否定 特点
内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 灭亡的根本途径。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 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 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 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 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 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是,旧事物被否定了,代替它的是新事物。
(2013· 江南十校联考 ) 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一 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 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英国哲学
家培根的这句话表明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 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要对既往否定和对现实肯定 D.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正确理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1)无论是科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技术的发明,都离不开创 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人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是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精神
基础。大自们由此去探索并试图把握 世界、理解自然时,科学就开始了它的历程。
高考政治总复习必修四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
![高考政治总复习必修四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960c9f9b89680203d82582.png)
1.(2018·4 月浙江选考)辩证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 的环节,其实质就是“扬弃”。( T ) 2.(2017·11 月浙江选考)学习国学经典不能拘泥于原著,这符 合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T ) 3.树立创新意识要彻底抛弃传统文化。( F )
4.(2016·4 月浙江选考)下边的这幅漫画(根据张砚钧漫画改编) 启示我们( )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比较
辩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 的动力
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 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 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辩证否定是“扬弃”,是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
否定与肯 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中包 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要求敢于突破与 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 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开拓新境界。 (3)认识论角度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 拓创新,树立创新意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定的关系 含着肯定,肯定中包含着 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
否定同发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
展和联系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的环节
的关系
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b) 全面把握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1)唯物论角度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2)辩证法角度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与时俱进,树立创 新意识,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优秀教学案例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d9b126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4.png)
一、案例背景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已进入关键阶段,针对“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教学,我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设计了一份符合教学实际的优秀教学案例。本案例结合学科特点和课本内容,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知识深度,为高考政治复习提供有力支撑。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与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创新意识是什么?”,“创新意识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等。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思考并探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意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新意识的内涵,认识创新意识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为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和创新意识的内涵,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具、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同时,在讲授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创新意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给出讨论题目:“结合我国科技创新案例,探讨创新意识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分析科技创新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创新意识的观点分析和评价社会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高考政治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演示PPT课件
![高考政治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演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942200e009581b6ad9ebbb.png)
创新的内容 创新包括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 新及其他创新。其中,实践创新是基础,理论创新是指导,制 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 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创新 内容
含义 作用 实质
辩证 法的 革命 批判 精神
创新 内容 依据
2、创新的依据: (1)从辩证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 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从辩证法的角度:辩证的否定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其实质是扬弃,要求必须树 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 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3)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 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4)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 此必须发扬创新精神,才能达到主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相 结合,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5)从认识论角度: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要求我 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我
没
有
耐
心
不
过
我
对
演
员
还
是
很
有
耐
心
。
但
是
当
我
拍
完
一
个
镜
头
,
下
一
个
镜
头
试
完
镜
后
我
希
望
很
快
就
可
以
拍
【人教版】必修四政治: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四政治: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6758e2fab069dc50220124.png)
(1)透视××的成功, 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 创新 就是否定”。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的成功, 既是对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素的肯定、继承 和发展。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否定,但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 功开发××。
[易错点拨]
创新不是否定一切
(1)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 想进行否定,但并非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对旧事物中合理 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2)创新不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唯一条件 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 主观条件。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 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 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4.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2010· 浙江卷· T29①)(× )
理由:创新是既肯定又否定,实质是“扬弃”。
二、选择题常考点
使用手机成瘾会影响 智能手机在方便人们生活 [典例 1] (2013· 四川高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 人的身心健康,说明 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 夸大了手机 要坚持适度原则 社会问题,说明对待手机 在一起, 你却在玩手机。 ”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 让手机变成了“手 的影响 功能的拓展,要坚持辩证 否定观 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 ( )
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 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 A.①③ C.②③
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 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
矛盾具有普遍性, 人性的弱点不可 能被消除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和哲学复习课件:第10课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共30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和哲学复习课件:第10课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f400642b84ae45c3b358c80.png)
注意: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否定不是来自外部力量 的否定,而是根源于事物自身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内 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两个方面既统一又斗争的结果 。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 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这是因为:
•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 面。
★小结:辩证否定观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 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观是联系、发展 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 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 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实。因此,A、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 威;B、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
文化 角度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创新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创新
理
制
科
文
论
Zx.xk
度
技
化
创
创
创
创
【新高考警示钟】新创新的社会作用新往往结合国家科新技进步、
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考查。
(到理1社)论会创实创新践的新是社是社会会先作发用导展不,的能根制忽本视度动,创力也。新不能是夸保大障,应,认识
旧事物——新事物
发展 联系
3.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不是“抛弃 ” 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或简单地否定一 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 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 理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扬弃”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0febf4941ea76e59fa0407.png)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学习目标1、1.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及要求,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特点,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2.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比较两种不同否定观,提高分析比较和辩证思维能力。
3.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思想方法,树立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辩证否定观;难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1、辩证否定观(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否定,即自己自己,自己自己。
(2)辩证的否定与发展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是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途径。
(3)辩证的否定与联系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是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和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一切,也不是简单地一切,而是既又,既又,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与辩证的思维方法相对立的的思维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要么。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内涵: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的的和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善于提出,敢于寻找,确立,开拓。
高考政治第第三单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课件
![高考政治第第三单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b5b5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2.png)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创新的哲学依据是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否定观、唯物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③④正确;①说法错误,创新既要立足实践, 又要尊重客观规律;②不是哲学内容,应排除。
【答案】 B
4.黑河市科技局按照《黑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总体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并推进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1)(2014年天津卷,5)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 ( )。
如此创新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 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解析】 本题属于漫画启示类试题,漫画蕴含的意思是我们在创 新中应该怎么做。《如此创新》给我们的启示不是要标新立异,而 是要从实际出发,A、C不符合题意,D正确;漫画是讽刺“如此创新 ”,启示我们在创新中不能脱离实际,故B项不符合题意。
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物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⑤
。
2.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
既⑥
又⑦
,既⑧
又⑨
,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
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
3.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 唯实。
,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
4.与辩证的思维方法相对立的是
事物向前发展。
【典例】 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 停滞不动的臭水坑。”别林斯基的这一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类历史可能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只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人教版必修4)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5ad170c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1.png)
肯定、保留 扬
——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内存为6G的电影,4G需要花费一
否定、克服
个小时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 弃
而5G只需要三秒
增添
结论: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旧事物 (4G)
新事物 (5G)
(一)辩证否定观
3.实质:扬弃 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
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一)辩证否定观
2.特点:
(1)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总是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物 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否定总是包含着新旧事物的联系)
(2)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 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发展通过辩证否定实现)
探究:5G是如何产生的?
4g能够快速传输数据
生
产
影响
力 三
要
素
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推动
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2.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提出市 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 市场。这一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 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掀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扬 ——肯定、保留 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弃 ——否定、克服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探究:如果简单地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会出现什么结果?
肯定一切 否定一切
现在还在 用4G
5G就失去创 新的基础
事物将没有发展,或发展受到阻碍 事物将失去联系,无法实现发展
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知识小结】 辩证的否定观原理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2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2](https://img.taocdn.com/s3/m/e2ce0e0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b.png)
关闭
A浙.江①省③推进B“.整①体④智治”的举措显然是系统观念在党政机关治理中的创造
C性.运②用③,①正D确.②切④题。“整体智治”有利于推动省域经济社会发展,但“决定
性步骤”的说法夸大了这一举措的作用,②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治理模式
是对以往治理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是对以往治理模式和治理方法的辩
证否定,③正确切题。材料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④错误。故选A项。 关闭 A
考点一
考点二
-15-
2.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试判断
)
点拨 发展是事物辩证否定的过程,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
自己,自己发展自己。题干认为否定是来自外力的否定,属于形而
上学否定观。详见下表:
-16-
考点一
考点二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比较
比较 否定的 动力
否定与肯 定的关系
否定同发 展和联系 的关系
解析 答案
-6-
2.(2021·湖南)工业机器人的RV减速器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从源头上进行基础理论创新,通过不断科技 攻关,最终掌握了“机器人关节RV减速器设计及制造工艺”的核心 技术,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这一事实佐证了( )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推动科技创新 ②创新性思维能够 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对事物联系多样性的科学认知 关闭 是 我国理科论研创人新员的进基行础基础④理把论创科新技,通成过果不转断化科为技现攻实关生最产终力掌握是核科心技技创术新, 的 说明重实要践价基值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推动科技创新,①符合题意。材料中将研 A究.成①果②成功实现产业B化.①,说④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 C重.要②价③值,④符合题意D。.③实④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否定之否定规律》3课时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否定之否定规律》3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7b93fe08a1284ac85043e0.png)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否定之否定规律》3课时教案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忆目标(1)辩证否定观的内涵;(2)辩证否定法的本质;(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2、理解目标(1)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辩证否定观与书本知识和权威思想的关系;(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3)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3、运用目标(1)分析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2)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3)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二、能力目标1、学会用辨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辨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辨证的否定观并不是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扔掉书本,蔑视权威,而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敢于怀疑,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2、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3、培养学生破处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2、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意味着个人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观念、新境界,创新实现了个人的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1、辩证否定观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3、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创新促进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的变革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导入新课】多年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工程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的电梯。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2张PPT)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2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691cb919e8b8f67d1cb947.png)
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
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
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三、创新的社会作用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的哲学依据 见《学习指导》P69 (3)认识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综合探究 P83
课堂小结
1种精神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2种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 3个作用 创新的三个社会作用
一、辩证否定观
1、含义 2、特点
3、实质 4、要求
5、《学习指导》辩证否定与形而上学的否定
6、原理总结:辩证否定观原理(否定之否定原理)
内容:辩证否定的含义、特点、实质
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7、举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豆子发芽;鸡 Nhomakorabea孵化成鸡;
吐故纳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破旧立新;
原来存在的理由就会丧失。
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 社会,但最终也会被社 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经过辩证的否定,让位于更 否定
高阶段,更高阶段也会走向 之否
衰落和灭亡。
定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连着一个
过程的,过程的更替要通过否定来实现。在事物发展的 长链条中,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 否定之否定——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因此说,否定之否 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高二政治课件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新必修4
![高二政治课件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新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b9da813a58f5f61fb6366628.png)
第二十页,共22页。
答案:(1)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其实 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 学,积极的要保留,但消极的要否定。②中小学开设国学 课程,要有选择地学习《弟子规》、《论语》、《三字经》 相关(xiāngguān)内容,如《弟子规》选读、《论语》选读。 要编写规范的教材,并且注意循序渐进。③辩证的否定观 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对《弟 子规》、《论语》、《三字经》中消极的东西要否定,要 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新的思想观念。④中 小学开设国学课程,应该作为选修课,不应该作为必修课 对所有学生灌输,要尊重学生选择。
第四页,共22页。
(3)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并能正确对待旧事物,做到不唯上, 不唯书,只唯实。书本是传播知识(zhī shi)的载体,是人 类进步的阶梯,但任何书本知识(zhī shi)都需要不断丰富 和发展;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但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不犯错误。 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zhī shi),尊重权威,还 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十八页,共22页。
第十九页,共22页。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fāzhǎn)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后,某校 在落实中央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决定在学校全 校推广《弟子规》、《三字经》,让学生坚持在早读时进 行背诵;在教学楼内修建《论语》走廊,开设了《论语解 读》、《孔子思想与现代文化》等校本课程。但学校的国 学课堂上根本没有规范的教材,将一些现成的读本不加选 择的印发给学生,毫无体系地教学,也让学生产生厌恶感。
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1课时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1课时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af42dc1d5727a5e9856a6134.png)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整体设计教材分析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在此意义上,本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
根据课程标准,第十课是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其内容设计为两个课时。
在本课中,第一课时分析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实质之所在。
培养怀疑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
这一课时主要是谈创新的哲学基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二是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这二者都是从理论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第二课时,分析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这一课时是谈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从实践的层面上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教学重点1.辩证否定观的含义。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教学难点1.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辩证法的本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2.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辩证法的否定观与书本知识的权威思想的关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能力目标1.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能力。
3.培养学生破除落后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注意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讯内部需要自我竞争。米聊、飞信等社交软件来势凶猛, 如果靠移动QQ动作缓慢的自我更新,很可能会被抢占有限 的用户市场。与其这样,不如先自己革了自己的命,让自己 打败自己,而不是被别人打败。”
——某业内人士
不管你在移动互联网大浪 潮面前有多强,稍微疏忽,也 许是一个月可能就翻船了。
——马化腾
善治民者不泥古。这给我们的启示 A.要以怀疑一切的精神否定权威
C
B.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超越客观条件
C.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D.坚持辩证否定,把握新旧事物的联系
牛刀小试
有人感叹,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
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
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
案例三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以 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 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 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 ,造就了信息络社会的生活方式。
案例四
影评: 《大圣归来》归来的何止是大圣战斗的能力,还有曾经迷
常州目前已集聚石墨烯原料及下游应用企业51家,预 计2015年产业规模超过12亿元。
案例二
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在腐败存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要先治标,严肃执纪、 严厉惩治,形成“不敢腐”的威慑力,遏制腐败蔓延势 头,为治本赢得时间。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倒逼我们 加大治本力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修订了《中国 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 例》,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好制度,扎紧笼子。
2015-11-23
案例一
2015年11月17日,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 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联合举行全球 首款石墨烯3D触控芯片解决方案Z-Touch新品发布会, 为石墨烯应用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Z-Touch压力触控的应用仅是未来颇具潜力众多应用 的开始,后续期待充分发挥石墨烯优势,在可穿戴、 物联网等领域推动更广泛的应用。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食物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
。
生命 从内部打破,是
。
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
从内打破,是成长。
李嘉诚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1、辩证否定观
(1)含义: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
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外力强加的否定
问题1: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QQ做得那么好了,为什么腾讯还要开发推广“微 信”?
①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C
②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 待
③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④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 理解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牛刀小试
清魏源曾指出:善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
国总部举行。孔子哲学既蕴育于深厚的中华本原文化
土壤之中,又凝炼提升出中华本原文化的精髓,其倡
导的许多价值理念与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仍相契合。
这说明:
A.发展的实质是“扬弃”
D
B.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C.批判的继承是辩证法的核心
D.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牛刀小试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案例五
与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上的古代科技相对应的是模糊直观 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是形而上学的 思维方式,而与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相对应的则是辩证的思 维方式。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问题2: “微信”是对QQ的全盘否定吗?
比较
战略定位
人群定位 时间定位
好友呈现
微信
社交功能 共性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1、辩证否定观
(1)含义: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
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征:
≠否定一切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3)实质:扬弃
应该
B
A.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做好走曲折道路的准备
B.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
C.把手机的发展作为过程加以考查,放弃使用手机
D.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
牛刀小试
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 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 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 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 3、方法论要求: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
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思想 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破旧 立新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扬:发扬(肯定、保留)——积极合理的因素
弃:抛弃(否定、克服)——消极不合理的因素
2、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创意具有裂变效 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 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 商业奇迹。
3分钟看完手机20年的变化
商汤王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旧事物 → 新事物 → 更新的事物 →……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其否定的理解 现存事物必然灭亡 要从暂时性上理解现存事物
总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含义
辩证
特征 否定观 唯
实质
物原
革命批判精神
辩 证
理
发展的观点 法
树 立 创要 新求 :民族进步的灵魂
文思 化维
社生 会产 制关 度系
生 产 力
牛刀小试
2014年12月18日,《孔子哲学》新书发布会在联合
失的心灵,更有大大小小的观众对大圣更深一层的爱。 他是我们华语文化中当之无愧的超级英雄,而本片主打
的情怀,正是落魄英雄的崛起。而当他华丽变身、挥棍荡 妖的那一刻,你一定会热血沸腾! 《黑客帝国》制片人质疑这部片“真的没有 好莱坞参与吗”,既让人欣喜又让人心酸。 是时候也该让我们的猴子去惊艳四方了。 说到底,谁心里没有一个大圣呢。 每一代中国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孙悟空,尽管 对他已经无比熟悉,但依然会满怀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