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修养结论

合集下载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_1200字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_1200字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_1200字《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1200字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前不久开一个会,和大家聊到修养和涵养。

正好今天读完这本书,主题又刚好是修养,倒真是适逢其会了。

所谓修养,大抵是一个人的文化工夫。

修过一些学读过一些书,对于一些问题,能够吸取智者前人的思想,有相对通透的看法。

所谓涵养,大抵是一个人的性格工夫。

首先是比较理性,不冲动,能够设身处地为人着想,遇事冷静,天大的问题莫大的委屈都能平静面对。

总之,一个人文化修养工夫好,就没有想不通的事。

一个人性格涵养工夫好,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本《中国人的修养》,主要谈文化修养。

用作者的话总结,其实主要就是谈一个人如何加强体育,德育,智育,后半部分又补充了一个美育。

蔡元培是五四先贤中比较夺目的一位,历来备受推崇。

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全面的反映这位五四前贤的思想。

既有传统儒家天下精神的一面,也有受西方文化影响而注重个体精神的一面。

纵而观之,主线还是儒家传统文化,起自孔孟,兼及王阳明的心学思维。

孔子方面,主要强调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个人修为工夫,道德黄金律。

孟子方面,主要强调勇者精神,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王阳明心学方面,对于“致良知”的思想修为强调较多。

“中国人的修养”应该是怎样的?本书其实有一个核心,即一个人的“责任”意识。

就是说,一个人修养的主要对象是通过学习和锻炼认识责任,然后是完成责任。

这个责任首先是对自我的责任,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体育),一个健康的头脑(智育),一个健康的人生(德育)。

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一颗高尚的审美的心灵(美育)。

如此,即是作者理想中的一个完善中国人的自我修养。

一个人的修养首先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思想健康行为健康负责,然后是对家庭负责,强调儒家的孝悌传统。

再然后是对国家负责,成为强健的热血青年,为国御辱,为民守卫。

再然后呢?作者没说,但我们可以补充,依照儒家的传统,“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一条龙,是要打完的。

《中 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 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读完蔡元培先生的《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我感触颇深。

在这本书中,蔡元培先生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中国人应有的修养,让我对自身以及周围人的行为和思想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书中,蔡元培先生提到了诸多关于道德、伦理、文化等方面的修养要点。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这件小事虽小,却让我对“修养”二字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决定去家附近的公园散步,享受一下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公园里人不少,有老人坐在长椅上晒太阳,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在草坪上玩耍,还有一群年轻人在打篮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我沿着公园的小路慢慢走着,欣赏着周围的美景。

这时,不远处的一个场景吸引了我的注意。

在一个垃圾桶旁边,有一位穿着整洁的阿姨,手里拿着一个空的饮料瓶。

她没有直接把瓶子扔进垃圾桶,而是先仔细地看了看垃圾桶的分类标识,然后轻轻地将饮料瓶放进了可回收物的那个桶里。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举动,却让我心里为之一动。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很多人可能随手就把垃圾一扔,根本不会在意垃圾桶的分类。

但是这位阿姨,她却能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上,体现出对环境的尊重和对公共秩序的遵守。

我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公园的湖边。

湖边有一个小亭子,很多人在那里休息。

我找了个空位坐下,观察着周围的人。

不一会儿,一对年轻的情侣走了过来,他们手里拿着零食,一边吃一边聊天。

当他们吃完后,男孩子很自然地把垃圾装进了随身携带的垃圾袋里,女孩子则拿出纸巾,把他们坐的地方擦得干干净净。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在心里为他们点赞。

他们的行为虽然很平常,但却展现出了良好的修养和素质。

他们不仅仅是在享受公园的美景,还在用心地呵护着这片公共空间。

在公园的另一角,我看到了一个小男孩在追逐一只蝴蝶。

他跑得欢快,笑声清脆。

突然,他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他的妈妈赶紧跑过来,把他扶起来,一边安慰他,一边用随身携带的湿巾为他清理伤口。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是一本深入探讨中华文化的书籍,每一页都可以让我们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具备良好修养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和价值观。

首先,一个有修养的人需要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

只有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当我们了解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时,我们也能够更好地明白我们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一个有修养的人需要遵守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规范。

他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到言行一致。

他们不仅在道德上比较高尚,而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愿意为人民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再次,一个有修养的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美德品质。

他们注重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

例如,在公共场合时,他们不会随意乱扔垃圾,而是会主动把垃圾放入垃圾桶。

最后,一个有修养的人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并且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他们注重倾听和理解别人的观点,以及在处理问题时表现出应有的耐心和智慧。

总之,《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修养对于一个
人的重要性。

它教给我们如何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难题,如何在社会中更好地融入,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
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3000字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3000字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3000字《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篇一蔡元培先生的《中国人的修养》,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中国人修养方面的诸多模样,读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想:“哟,这又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呗。

”可是读着读着,我就被打脸了。

蔡先生讲的道理那可不是空泛的,是特别接地气的。

就像他讲公德的时候,我就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儿。

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有人把吃完的薯片袋子就那么随手一扔,旁边就是垃圾桶啊,那一瞬间我就觉得这人公德心有点差。

蔡先生说的公德,不就是体现在这些小细节上吗?这就好比一个城市是一个大花园,每个人的公德心就是那些小园丁,如果大家都不维护,那这花园迟早得变成垃圾场。

蔡先生谈到的私德部分,也让我陷入了沉思。

他说的“慎独”,我觉得在现代社会太难做到了。

我就想啊,现在到处都是摄像头,大家在外面可能还会装装样子,可要是真到了一个没人看见的角落,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的能有几个呢?我自己都有点心虚。

比如说我有时候在自己房间里,东西乱扔,心想反正没人看见,这其实就是缺乏“慎独”的表现。

蔡先生在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礼仪的内容。

这让我想起我参加一个亲戚婚礼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在餐桌上各种捣乱,又大喊大叫又把食物扔得到处都是。

他的家长也不管管,这让我觉得特别不舒服。

蔡先生要是看到这一幕,估计也会摇头吧。

礼仪就像润滑剂,能让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

要是都像那个小朋友和他家长那样,那社交场合不就乱套了吗?不过,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小想法。

蔡先生的这些理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肯定是非常先进的,但是现在社会发展得这么快,有些地方是不是可以稍微调整一下呢?比如说,他强调的一些传统礼仪,有些可能过于繁琐了。

现在大家都忙忙碌碌的,要是每一个礼仪细节都做到,那得多累啊。

但是呢,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抛弃这些东西,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上了一堂深刻的修养课。

我知道自己在修养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不断地改进。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内容概括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内容概括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内容概括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内容包括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礼仪修养和社交修养。

1. 道德修养:中国人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忠诚勤勉等。

他们追求正义、公平和善良,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规范化。

2. 文化修养:中国人非常重视文化修养,包括对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认知和尊重。

他们注重传统价值观念的继承与传承,重视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3. 礼仪修养:中国人注重礼仪的规范和仪式感。

他们重视尊重他人,注重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礼貌和尊重。

他们注重言行举止的合宜和恰当,重视社交场合中的礼节和仪式。

4. 社交修养: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社交技巧的培养。

他们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的意识,懂得与人和睦相处,注重谦虚谨慎和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

他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友善和善意。

总体而言,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包括道德、文化、礼仪和社交方面的培养和塑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传统观念。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中国人的修养》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的书籍,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解读,向读者展现了中国人的修养和礼仪之美。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书籍,更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宝库,让我们重新认识和体会中国人的修养。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节奏和浮躁。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然而,通过阅读《中国人的修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书中提到了许多关于中国人的修养和礼仪的内容,比如尊重长辈、孝顺父母、谦逊礼让、宽容待人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修养的重要体现。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和塑造,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人的修养和礼仪之美。

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和塑造。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相尊重,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谦逊礼让,宽容待人,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国人的修养和礼仪之美。

通过阅读《中国人的修养》,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会中国人的修养和礼仪之美。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中国人的修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会中国人的修养和礼仪之美。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中国人的修养》读书笔记

《中国人的修养》读书笔记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一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有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都从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修己,是为第一。

在蔡元培先生的《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开篇第一章即为修己。

其中提出“体育,知育,德育,三者不可偏废也”道德虽然是修己之本,但是若是没有体育——体育在这里可以延伸为康强身体。

自古要求人们忠孝两全。

忠,是为国之义务。

孝,是为供养双亲。

若无康强的身体,那么又如何供养双亲,又如何为国奉献呢?蔡元培先生有提出,体育与智育相辅相成,正所谓“康强之精神必寓于康强之身体”“能否成之,视体魄耳”|每个人存活在这世界间,并非能够做到遗世而独立的,多多少少都是有他应尽的本分,而身体是否康健,就决定了能否完成这应尽的本分。

除去体育,知育,德育三者要并重发展。

其间还有诸多小细节,一样决定着我们的修养。

卫生之道包涵着饮食,清洁,运动,寝息,习惯....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最是息息相关的地方。

饮食要注重不能够恣食,恣食损身。

“为食欲所迫,不及自制,养成不能节欲的习惯,其害尤大,不可不慎。

”我们也常被教导着,进食7分饱,不能够暴饮暴食。

《红楼梦》中就有关于“饭后歇息片刻再饮茶”说法。

清洁,清洁以洁肤为始,由此拓展。

除去洁肤,房舍庭院亦不能任其芜秽。

身体衣服,作用是除去保暖,是为了优美我们的仪容。

要据此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我们的精神才能更好的散发出来。

关于运动,蔡先生所说“爽朗精神者”。

运动是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好的身体,为了更加的投入到学业中去。

寝息,正是我们所说的休息睡觉。

所谓劳逸结合,正如这观点所说。

但是休息睡眠这个是需要自身把握住量的大小。

不足,则身体衰弱,精力既疲,且事半功倍。

而过于多呢,则会酿成惰弱之习惯。

这也是大家所不愿的。

蔡元培先生认为“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正如我们古语中所言,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习惯,“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习惯是为我们的第二天性,是不知不觉浸润精神。

这不能不慎。

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中国人的修养 心得体会

中国人的修养 心得体会

把个人修养和工作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借助公司开展党员读书活动,工作之余,我认真阅读了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中国人的修养》一书,深深的被其中的言论所吸引,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实践,细细体会,有感于在如何把提高个人修养和工作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方面的思考,希望借此:首先对于自己是一些自省和警示,其次也是希望能形成一些探讨,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在集体活动中,更好的体现个人和集体的价值。

在进行阐述和探讨之前,首先有必要说明对于每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特点,这样结合蔡元培先生在著作中论述,这样才不会无的放矢,这样的探讨才是合理而且有价值的。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已经超过三十年,从经济总量上看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相比社会发展的初期,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已经有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生活和精神观念随之也有了深刻的变化,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同样是缺一不可的,在党的十八大来,国家努力提倡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下,提倡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个人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人更加注重在精神方面的提高,在生活和工作中展现更好的状态,这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克服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诸多文明问题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这是目前社会和个人发展对于个人修养提高的阶段性条件。

蔡元培,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伦理学家。

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其兼容并包的思想,给中国的学术发展带来了突变。

《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要求我们的,就是开放包容,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的体现个人价值。

这本书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中华传统修身与西方现代公民教育观念相结合,对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的道德观进行指导,促进社会和谐。

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一文中,蔡先生从修己,民族,国家,职业,良心,道德等方面阐述了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应该履行的义务,告诉我们如何在成功之前先承认,如何让一个群体过渡,如何让一个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不会迷失方向,这对于我们个人自身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 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 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读完蔡元培先生的《中国人的修养》,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犹如一面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让我对中国人的修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蔡元培先生在书中强调了个人修养对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修养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忽略了自身的修养。

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缺失。

而这种缺失,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形象,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书中提到的“修身”理念让我深受启发。

修身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尊重他人。

例如,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要学会倾听,尊重对方的观点,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

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却是修养的体现。

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身,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同时,蔡元培先生还强调了教育对于修养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品德教育。

这导致了一些学生虽然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做人方面却存在很大的缺陷。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技能,更取决于他的品德和修养。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要加强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书中,蔡元培先生还提到了“仁爱”的思想。

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修养的重要体现。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缺乏关爱和互助。

我们应该弘扬仁爱精神,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给老人让座、帮助贫困家庭、关爱弱势群体等等。

只有当每个人都充满爱心,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另外,蔡元培先生对于“诚信”的论述也让我印象深刻。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交往的基石。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范文三篇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范文三篇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范文三篇【篇1】《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最近因院长推荐,有幸拜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大作《中国人的修养》一书,着实受益匪浅。

虽然此书已完成百年,较于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我们新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然蔡元培先生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的要求不仅承袭了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连接了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依旧紧扼时代的脉搏。

可以想象蔡元培先生对于时代的把握,对未来,对近现代文明的卓越贡献。

正如杜威所说:“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先生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

”通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蔡元培先生在那个黑暗与迷茫的时代,引领出新的潮流,使学术界,使整个社会拨开迷雾的伟大。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但新时代的中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修养的要求,从这本书中,依旧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其内容并不过时,依旧站在时代前沿。

读了这背书,我对学习,生活,修养都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学习方面,我对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学习生活中最重要一点,其在不知不觉间浸润我的精神,习惯真不可不慎。

良好的习惯要想培养,则必须自制。

爱快乐,忌苦痛,人之情也,我也不例外,从小就爱玩。

儿时爱玩具动画,少时爱游戏电视,今有手机难以释手,然要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这些欲望就需要遏制。

蔡先生说:“自制之目有三:节体欲,一也;制欲望,二也;抑热情,三也。

”正如流传的段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

在新时代,学习依旧十分重要,如蔡先生所说:国家之贫富强弱,与其国民学问之深浅为比例。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中国人的修养》是朱光潜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中国人精神修养的书籍。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深入剖析,朱光潜先生试图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人的修养到底是什么?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人修养的核心是“仁爱”。

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

在中国,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对弱者的关怀和帮助,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国家,都强调团结互助的精神。

这种仁爱的修养不仅体现在大事上,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例如,在中国,人们常常会主动给老人让座,给孩子们让路。

这种关怀和互助的精神无疑是中国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提到了中国人的“礼仪之邦”的传统。

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上,更体现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中国人注重礼仪,不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修养和教养,更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例如,中国人在与人交往时都会注意言谈举止,尊重他人的感受。

这种注重礼仪的修养不仅让人们相互尊重和体谅,也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中国人的“道德”的修养。

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强调人的行为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

中国人注重道德的修养,不仅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更要求自己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引导。

例如,中国人常常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要求每个人从自身做起,遵守道德规范,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注重道德的修养不仅提升了个人的修养,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最后,我认为中国人的修养还体现在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

中国人对自然有着深深的敬畏之情,他们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使中国人具备了谦虚和包容的品格,他们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

同时,中国人也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读书心得从国外公园“禁止吐痰”的华语告示牌,到肯德基店里女服务员的崇洋媚态;从大街上跌倒的老人边伸着手求助边说:“是我自己跌倒的,是我自己跌倒的”,到某地方官僚中最受欢迎的礼品:清水装的高档酒——以示清高……当下的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但人们的精神道德体系却几尽崩溃。

民众个人道德素养普遍缺失。

面向大众的基础道德修养的有力引导,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蔡元培先生的这本《中国人的修养》,秉承中华修身传统,融汇西方的公民教育观念,是一部百年罕见的公民道德实践之书,现在看来尤其意义非凡。

此书不仅对今天中国的青年从我做起,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合格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迪作用,更是一本值得所有人阅读的道德指导手册。

该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华工学校讲义,包括德育三十篇、智育十篇,第二部分中学修身教科书,又分六章,第三部分蔡元培国民修养散论,收录了作者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

首先我想浅谈一下第一部分的德育三十篇。

这三十篇讲义基本涵盖了一个有修养的中国公民为人处事的必备品质,而诸如“合群”“舍己为群”“注意公共卫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物”等篇目我觉得更应该仔细品读。

“合群”讲得的是人要有团队精神,现在这种精神不仅在企业在社会受到广泛的重视,就是在校园里大家也十分强调它,比如每一年学校社团招新时,具有团队精神、容易合群的人往往很受欢迎。

另外我觉得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也很需要“合群“。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生活中做个合群的人,学习上才有朋友可以请教切磋,漫漫求学路也就不会显得太过艰辛,因而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还能多收获几分快乐。

书中讲:“个人孤立奋斗,就是挨饿受冻也是在所难免的;集合众人的力量去奋斗,才可以去谈幸福的生活、文明的事业。

”“舍己为群”这一道德要求乍一看似乎只有圣人能做到,因为实在太亏了,其实不然,读过蔡元培先生的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舍己为群”是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是有智慧的人一定会做的事。

《中 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 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读罢蔡元培先生的《中国人的修养》一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本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的著作,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修养之路上前行的方向。

书中的观点深入浅出,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紧密联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

蔡元培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中国人的修养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

他不仅仅是在讲述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更是在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有品格、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人们的精神世界似乎并未与之同步发展。

许多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忽略了自身修养的提升。

而《中国人的修养》提醒着我们,修养并非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之中。

蔡元培先生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的修养是其立身之本。

良好的修养能够使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

例如,在面对工作中的压力时,拥有良好修养的人能够保持冷静,理性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之道,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逃避。

同样,在人际关系中,修养良好的人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从而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书中还提到了家庭修养的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的修养教育对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氛围和价值观,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和责任感的家庭,能够培养出有爱心、有责任感、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

相反,一个缺乏良好修养的家庭环境,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社会修养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方面。

蔡元培先生认为,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在社会交往中,要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只有当每个个体都注重自身的社会修养,整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实现和谐与进步。

反思当下,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上存在着一些缺乏修养的现象。

中国人的修养500字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500字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500字读后感在中国文化中,修养被视为一个人品质的表现,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传承。

中国人的修养包括了对他人的尊重、对自身的约束、对社会的责任感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他人的尊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敬长辈、尊重他人一直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

中国人在与他人相处时,始终保持礼貌和谦和,尊重对方的立场和观点,以和谐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

这种对他人的尊重并不仅限于家庭和社交场合,更体现在对待陌生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时。

中国人的修养让他们能够包容不同意见,理解他人的难处,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世界。

此外,中国人的修养还体现在对自身的约束和修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一直被视为至高的修养目标。

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他们在行为举止上保持着谦虚、勤俭、守纪律的品质,以人格魅力吸引他人的尊敬和喜爱。

中国人的修养也表现在对自己的要求上,他们追求内在美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坚持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另外,中国人的修养还表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播种善行、行善积德一直被视为人们修养的重要内容。

中国人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责任感,他们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人相信“行善积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位有修养的人应该做到仁义礼智信的完美结合,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修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通过对他人的尊重、对自身的约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中国人树立了一个道德高尚、品德优良的形象。

在当代社会,人们更加重视修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提高个人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够深刻理解和体会修养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为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内容概括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内容概括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的言行举
止都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

因此,中国人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宽容大度、关爱他人等。

2.文化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文化修养,认为文化是人的重要
组成部分。

因此,中国人注重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3.礼仪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修养,认为礼仪是人与人之
间交往的基本规范。

因此,中国人注重学习各种礼仪知识,包括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婚礼礼仪等,以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

4.身心健康: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身心健康,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和
心理都应该保持健康状态。

因此,中国人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作息、注重饮食健康等,以保持身心健康。

5.人格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格修养,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是
他的重要品质。

因此,中国人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包括谦虚、自信、坚韧不拔等,以提升自己的人格素养。

总之,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内容包括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礼仪修养、身心健康和人格修养等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中国人的修养》是一本由北岛撰写的书籍,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通过对中国人修养的探讨,展现了中国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作为一名中国人,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自己的修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书中提到了中国人的修养是从内心开始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不仅表现在言谈举止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心灵深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养是一种内在的修炼,是一种对自我的要求和约束。

通过修养,中国人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格。

这种修养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提升,更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书中,作者对中国人的修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到了中国人的礼仪之邦、孝道、忠诚、谦让、正直等传统美德。

这些传统美德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这些美德的传承,使得中国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着一种淡定、从容和坚韧的品质。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的价值逐渐被淡化,很多人对于传统修养的重要性已经忽视。

然而,通过阅读《中国人的修养》,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珍贵之处。

中国人的修养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够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对自己的修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意识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应该时刻铭记传统文化的教诲,坚守传统美德,修身养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和修炼才能够达到。

我会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中国人的修养》,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身的修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自己的修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中 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 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读完蔡元培先生的《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对“修养”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蔡元培先生在书中阐述了诸多关于道德、伦理、文化等方面的修养要点,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思考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具备怎样的品质和素养。

在书中,蔡元培先生提到了“修己”的重要性。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

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去商场购物。

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在一家服装店门口,我看到了一个令人不太愉快的场景。

一位顾客因为对衣服的尺码不满意,和店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顾客的声音越来越大,态度也越发恶劣,甚至开始口出脏话。

店员虽然一直保持着礼貌,但脸色也变得很难看。

我站在一旁,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想,这位顾客如果能够多一些理解和耐心,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或许这场冲突就可以避免。

这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修养不仅仅是在大事上的表现,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展现出来的。

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以平和、理性的态度去处理问题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蔡元培先生还强调了“自省”的意义。

这使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犯过的一个小错误。

那是在一次小组合作中,我们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大家的压力都很大。

在讨论方案的过程中,我和一位小伙伴产生了分歧。

我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听取他的建议,甚至还对他发了脾气。

最终,虽然我们按照我的想法完成了任务,但结果并不理想。

事后,我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我意识到自己当时太过自我,没有考虑到团队的整体利益,也没有尊重他人的意见。

如果我能够多一些倾听,多一些包容,也许我们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从那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遇到问题要先冷静思考,多从自身找原因,不断改进自己。

书中关于“社会责任”的论述也让我感触颇深。

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小区要进行环境整治。

居委会号召大家一起参与,共同美化小区环境。

一开始,我有些犹豫,觉得自己工作已经很忙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通用5篇)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通用5篇)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通用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1古人说“修身,治国,平天下”,可见修养自身道德情操,完善个人人格多么重要。

为什么要加强自身修养?怎样加强自身修养?蔡元培先生《中国人的修养》一书里给了我们答案。

蔡先生以人们身边熟知的事物为例,娓娓道来,使人于不知不觉中深受启发,比如开篇《合群》一章,先生便以教室、桌椅、衣服和身体为例,说明事物都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有机组合而成,进而指出人与人必须结成集体,彼此合作,才能谋求最大利益。

引发我们加强自身修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共赢的思考。

本书触动我最深的是《方正与拘泥》一章,文中说,行为固然要遵守一定的规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因过于正派而显得死板。

对于这一点,先生也举了不少古代的例子。

生活实际中,方正不难做到,按原则做事就行,但方正又不拘泥,便很是考验一个人看透事物本质的本领了。

许多人欠缺的便是这个本领,过于方正,是死板是死脑筋,不方正不免就流于油滑和油腻,拿捏得当,思维灵活又敢做敢当,实在是令人羡慕的事情。

可惜这许多年来,遇到有些事情,本人时常犹豫“该做还是不该做”,而为自己平添了许多烦恼,现在想来,敢情也有许多人和本人差不多,所以蔡先生才写成这篇来开化我这等脑袋。

蔡先生关于良心的论述,也是令我非常感动的部分。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因良心的驱动而不得不去做某些好事,又不得不去避免做一些坏事。

所以我们该做什么,都应该交由良心来决定。

但是良心却又可能被邪念所压倒;所以,对邪念要趋而避之。

我们应该借助良心,从知识、情感和意志三方面共同着手去消除邪念。

以趋善避恶的良心为基础,以臻于至善的理想为目标,不断实现道德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形成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道德,最终实现自我完善的人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 工 学 校 讲义 ■ 101
德育三十篇
合群
吾人在此讲堂,有四壁以障风尘;有案有椅,可以坐而作书。壁者, 积砖而成;案与椅,则积板而成者也。使其散而为各各之砖与板,则不能 有壁与案与椅之作用。又吾人皆有衣服以御寒。衣服者,积绵缕或纤毛 而成者也。使其散而为各各之绵缕或纤毛,则不能有衣服之作用。又返 而观吾人之身体,实积耳、目、手、足等种种官体而成。此等官体,又积无 数之细胞而成。使其散而为各各之官体,又或且散而为各各之细胞,则 亦焉能有视听行动之作用哉?
吾人最普通之群,始于一家。有家而后有慈幼、养老、分劳、侍疾之 事。及合一乡之人以为群,而后有守望之助,学校之设。合一省或一国 之人以为群,而后有便利之交通,高深之教育。使合全世界之人以为群, 而有无相通,休戚与共,则虽有地力较薄、天灾偶行之所,均不难于补救, 而兵战、商战之惨祸,亦得绝迹于世界矣。
华 工 学 校 讲 义 ■ 105
1916 年 3 月,华法教育会为筹备广设华工学校,推广对在法华工的 教育,先招收教师 24 人,开设师资班。是年 4 月 3 日开学,由蔡元培考 验新生,并为该班编写德育、智育讲义,名曰《华工学校讲义》,亲自讲 授,以便于这些师资转授华工。
据都尔[法]中华印字局刊发《华工学校讲义》(1919 年 9 月)
然而人格之发展,必有种子,此种子非得消极道德之涵养,不能长 成,而非经积极道德之扩张,则不能蕃盛。故修德者,当自消极之道德 始,而又必以积极之道德济之。消极之道德,与积极之道德,譬犹车之有 两轮,鸟之有两翼焉,必不可以偏废也。
中 学 修 身 教 科 书 ■ 097
华工学校讲义
(一九一六年夏)
第六章 结论
道德有积极、消极二者:消极之道德,无论何人,不可不守。在往昔 人权未昌之世,持之最严。而自今日言之,则仅此而已,尚未足以尽修德 之量。盖其人苟能屏出一切邪念,志气清明,品性高尚,外不愧人,内不 自疚,其为君子,固无可疑,然尚囿于独善之范围,而未可以为完人也。
人类自消极之道德以外,又不可无积极之道德,既涵养其品性,则又 不可不发展其人格也。人格之发展,在洞悉夫一身与世界种种之关系, 而开拓其能力,以增进社会之利福。正鹄既定,奋进而不已,每发展一 度,则其精进之力,必倍于前日。纵观立功成事之人,其进步之速率,无 不与其所成立之事功而增进,固随在可证者。此实人格之本性,而积极 之道德所赖以发达者也。
吾人之生活于世界也亦然。孤立而自营,则冻馁且或难免;合众人 之力以营之,而幸福之生涯,文明之事业,始有可言。例如吾等工业社 会,其始固一人之手工耳。集伙授徒,而出品较多。合多数之人以为大 工厂,而后能适用机械,扩张利益。合多数工厂之人,组织以为工会,始 能渐脱资本家之压制,而为思患预防造福将来之计。岂非合群之效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