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的任务和特点
影视表演基础

影视表演基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表演艺术的特性和影视表演的特点一、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艺术的发展简说1.表演是人类的一种动态活动,依托于人们身体的一种动态的艺术;而戏剧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艺术,是一种动态造型的艺术,实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空里,演员以自身的“动作”把剧本中的人物表演给观众看的艺术2.剧本、演员、剧场(场地)、观众——戏剧的四要素。
其中,演员和观众是戏剧存在的核心基础;演员的表演是戏剧的核心,是在综合了文学(剧本)、戏剧(导演构思)、美术(布景、灯光、化妆、服装、道具)、音乐(背景音乐、音响)、舞蹈(演出中的形体造型)等多种艺术手段,有演员在舞台上直接传达给观众的。
演员是戏剧舞台艺术的中心3.电影表演艺术的出现是因为有了电影。
电影表演艺术依附于电影而存在4.最初的电影《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只是摄影机对生活情景的客观记录,十八个月后,乔治·梅里埃把戏剧带入电影,把舞台艺术中的剧本、演员、服装、化妆、舞台机关等系统应用在电影中5.表演是戏剧构成的主体6.在电影技术上,乔治梅里埃运用了“叠印”“多次曝光”“移动摄影”等手段,形成了电影逼真性和假定性并存的特性7.梅里埃之后出现的英国布莱顿学派在影片中注意了外景的完善使用,并出现了蒙太奇手法变化使用了镜头拍摄,使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有了区别8.1903~1909年间,查尔·百代支配了世界电影市场,这一时期被称为“百代时期”9.白带公司最著名的明星时安德列·斯特和麦克斯·林黛(后被卓别林取代)10.1908~1912年间,大卫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语言,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11.卓别林把喜剧表演推向了默片表演的最高峰,在整个默片时期,由于卓别林,美国喜剧流派在世界上一直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12.1914年2月2日卓别林出演第一部影片《谋生》13.默片时期,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中启用非职业演员,创造了非职业演员成功塑造银幕群像的范例14.默片时期,前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的影片《母亲》是典型的运用杰出戏剧演员进行创作的成果。
表演理论(教学)

2020/7/21
39
一、表现派
(一)表现派的主要观点
1、哥格兰提出“两个自我”的观点,他认 为 第一自我是我的灵魂,是演员对剧本里角色的构 思、想象,是角色的操纵者。第二自我是我的工 具,是我的声音和肉体,而不包括演员自我的情 感。
2020/7/21
40
2、演员平时要刻苦训练自己的形体、声音, 使之能够随心所欲地驾驭使用自己的工具。
3、在排练中,演员要认真钻研剧本、尽可 能地搜集相关资料,理解把握角色的外貌和性格, 体验的目的在于,寻找表现角色性格的外部形式。
在演出中,准确地再现这种形式,达到感动 观众的效果,而不是演员自己感动。演员要学会 理智地控制自己,不能被角色“拐跑”。
表演理论
2020/7/21
1
第一章 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
第一节、表演艺术及其特点 一、表演艺术
戏剧、电影及电视剧演员在剧作家所创作出来的 文学形象的基础上,通过行动创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 形象的艺术。
一度创作:剧作家所进行的剧本创作。 二度创作:戏剧表演、电影和电视剧表演等不同 形式的创作活动,均属二度创作。这些创作活动都是 以文学剧本为基础,并在导演构思的制约下所进行的。
体验与体现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不仅涉及到创作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认 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表演观 念。
要树立正确的表演观念,就必须清楚演员与 角色、内部(体验)与外部(体现)的关系。
2020/7/21
38
第一节 表现派与体验派
在表演艺术领域里,究竟应该侧重于内心体 验还是侧重于外在表现,欧洲曾有过表现派和体 验派的争论。表现派的代表人物有法国哲学家狄 德罗、法国著名演员哥格兰等。体验派代表人物 有英国著名演员欧文、意大利著名演员萨尔维尼 和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拉夫斯基。
京剧花脸的任务特征与艺术特点

京剧花脸的任务特征与艺术特点京剧花脸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传统行当,是京剧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角色。
花脸在京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独特的任务特征与艺术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京剧花脸的任务特征与艺术特点。
一、任务特征1. 个性鲜明京剧花脸的任务特征之一就是个性鲜明。
花脸角色通常性格刚强、豪爽、果敢,极富阳刚之气,表现出强烈的个性魅力。
他们往往是战将、英雄、忠臣、义士等形象,善于舞刀弄枪,表现出英勇豪迈的形象。
2. 表演技巧高超花脸角色的任务特征还包括表演技巧高超。
花脸角色的表演需要具备出色的舞技、武艺以及台词功底,要能够轻松驾驭各种动作和激烈的舞台戏剧冲突,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演技水平。
他们的表演需要有力度,要表现出非凡的气势,充分展现出角色的个性魅力和战斗风采。
3. 色彩鲜艳京剧花脸的脸谱是艳丽而具有特色的,颜色鲜艳,线条分明,极具辨识度。
花脸脸谱上一般都有浓重的线条和饱满的色彩,在舞台上一目了然,和其他角色一下子就能区分开来。
他们的服饰也通常十分华丽,与脸谱相得益彰,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4. 强烈的舞台张力京剧花脸的表演具有强烈的舞台张力,能够很好地打动观众。
他们的出场往往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透露出一种自信、果敢的气质。
花脸角色在舞台上的表演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京剧表演中的一大亮点。
二、艺术特点1. 高度概括的人物形象京剧花脸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
他们能够用简洁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让人一眼就能够认出来。
他们的形象非常饱满,往往有着鲜明的立意和特点,能够直戳人心。
3. 独特的审美情趣京剧花脸的表演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深受观众的喜爱。
他们的表演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和视觉上的冲击力,能够很好地满足观众对于艺术的审美需求。
花脸角色的表演风格独特,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京剧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角色行当。
4.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京剧花脸角色能够将传统与创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中国舞表演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中国舞表演的艺术特点有哪些中国舞表演的艺术特点有哪些我国舞蹈艺术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许多朝代都有着不少著名的舞蹈表演艺术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更是群星荟萃,四十多年来,他们在继承民族舞蹈传统和借鉴外来舞蹈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特色进行了成功地艺术创造,因此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表演体系,创建中国舞蹈表演学理论的时机已经到来。
根据我国舞蹈表演家的实践经验,以及与其他表演艺术和国外舞蹈表演艺术的比较,我们认为中国舞蹈表演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概括为:以情带舞,以舞传情;动而合度,形变神真;技艺结合,引人入胜;风采独具,意韵长存。
一、以情带舞,以舞传情。
舞蹈是一种表情的艺术,舞蹈家采用任何形式进行表演,都是通过特定的生活内容的表述,抒发舞者各种繁复多样的情感,使观众在审美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进而受到思想上的陶治和感染。
从舞蹈家内心之情,外化为具体可见的形象,再通过其所表现出的情感,唤起观众的共鸣。
这样一个艺术传达过程,必须以情带舞和以舞传情,进而达到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以舞带情,是从无形到有形。
即将以舞带情,是从无形到有形。
即将孕育于舞蹈家内心的.无形之情,凭借训练有素的人体外化为生动具体可感的舞蹈形象。
而以舞传情,是化有形为无形。
即通过饱含情感的舞蹈形象,激起观众的情感反应。
丰富饱满的情感给舞蹈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内心依据;性格化、美化,有高超技巧的舞又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内心的情。
情与舞的统一创造了既有真实感又有形式美的舞蹈形象,进而引起观众的审美兴趣,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完成了艺术传达任务。
二、动而合度,形变神真。
舞蹈最重要的特性是动作性,凡舞必动,不动不能成舞。
但又非凡动皆能成舞,只有经过提炼美化、节律化的动作才可能成舞,这就需要讲究“动而合度”。
人体的动从形式角度看可分三类,即形、质、势。
形,有大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正斜之分;质,有刚柔、粗细,强弱、轻重之别;势,有疾徐、动静、聚散、进退、沉升之态。
幼儿园表演艺术展示:戏剧表演与小品创作

幼儿园表演艺术展示:戏剧表演与小品创作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的成长乐园,而表演艺术展示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中,戏剧表演和小品创作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表演艺术展示中的戏剧表演与小品创作,了解其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意义。
二、戏剧表演1. 戏剧表演的定义和特点戏剧表演是一种以文字、动作、表情、声音等形式传达情感和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在幼儿园表演艺术展示中,戏剧表演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形式展现。
通过表演,幼儿可以培养自信心、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戏剧艺术的魅力。
2. 戏剧表演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戏剧表演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
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和情境对话,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和情感交流,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戏剧表演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老师引导和游戏情境创设,让幼儿参与到戏剧表演中。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或者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幼儿的表演意识和表演技能。
三、小品创作1. 小品创作的概念和特点小品创作是一种通过语言、动作、道具等形式塑造生动场面、塑造人物形象、再现生活片断的戏剧形式。
在幼儿园的表演艺术展示中,小品创作可以通过儿歌、故事片段等形式呈现,展现出幼儿天真可爱的特点。
2. 小品创作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小品创作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审美情感。
通过参与小品创作,幼儿可以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 如何在幼儿园进行小品创作在幼儿园中,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小品创作,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故事片段或者儿歌,让幼儿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和情境再现。
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道具和布景,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和呈现小品创作的场面。
表演的实质 演员与角色的统一

表演的实质演员与角色的统一表演是一种通过演员的演出完成艺术(话剧、舞剧、戏剧、故事片及电视剧等均为此)。
它是演出艺术表现形式的主体。
演员是演出艺术中形象的直接体现者。
表演艺术的创作目的和任务:就是依据作家提供的剧作形象(或称文学形象),在导演的指导下,进行二度创作,塑造出真实的、典型的、富于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演员艺术是如何完成形象塑造的呢?☐电影艺术的核心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矛盾的统一。
☐演员塑造人物实际上就是缩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使两者融为一体。
在解决演员与角色矛盾的统一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
并非演员脱胎换骨变成角色。
因此创作中演员要从自我出发,寻找自我身上与角色相近的东西与相似的情感,在加以扩大,并设法抑制与角色相反的东西。
应通过演员的身心、情感,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完美形象。
同时又要以角色为规范、为目的去进行“化身”与“塑造”。
二、在演员与角色这一对矛盾中,演员是主导的,作为艺术家的演员是角色的灵魂。
1.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演员主体的创造性。
2.要解决好演员与角色的矛盾,还涉及到演员自身的思想深度、艺术修养和表演技巧、功力等。
没有高超的艺术功力和修养是难以使演员与角色高度和谐与统一的。
表演艺术基本原则1.演员在摄影机或摄像机前,以演员自身为创作手段去体现影片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这就统称影视表演艺术,它的核心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的矛盾。
2.演员则是以其自身为创作的手段与工具。
表演艺术基本原则——三位一体1.表演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三位一体”。
2.演员自身:在表演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创作的工具材料、和创作的产品即人物形象这三位一体统一于演员自身。
3.演员创作的材料就是演员自己的脸、五官、自己的肌体、自己的思想、情感等等。
影视演员应掌握和磨练自身的外部表现工具-形体、五官、声音、语言以及各种技能,并掌握一整套表达人物情感、思想的内部心里技巧,他依据剧本,在导演指导下进行二度创作,将人的艺术形象从剧本体现到银、屏上。
简析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艺术特点

简析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艺术特点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开始喜欢欣赏戏剧表演和影视剧表演,为此表演者也开始重点重视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中必须体现的艺术特点。
掌握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艺术特点不仅能够让表演者了解不同类型表演艺术的特征,还能让表演者更加了解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特点。
本文通过分析戏剧表演的艺术特点和影视表演的艺术特点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希望能够给以后的表演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标签:戏剧表演;影视表演;艺术特点一、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概念1、戏剧表演概念戏剧表演是一个统称,里面包括:戏曲、话剧等很多内容。
戏剧表演要求表演者在接到剧本的时候先分析自己表演的角色,准确把握角色的人物性格,然后在经过服装、化妆等一系列的定妆之后在整体进行排练,最终进行表演。
戏剧表演在进行的时候表演者会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肢体把情节展现出来,演员的创造过程和观众之间会有一定的同步存在。
2、影视表演概念影视表演就是表演者通过自己表情和动作的方式在镜头面前表达角色内心的感受进而展现出一种生活的艺术。
影视表演是无顺序的,主要在摄像机前面展示自己的表演。
因为影视表演在进行的时候会受到很多限制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能按照顺序一场一场的拍摄,一般都是由导演根据日程按照成本选择拍摄顺序。
另外影视表演在现场拍摄的时候都是以分镜头为主,所以影视表演在进行的时候不仅要求演员要了解剧本,还要了解导演的分镜头程序,这样才能在表演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戏剧表演的基本特征1、艺术综合性一场完整的戏剧表演是所有演员集体合作的成果。
例如:一场戏剧表演需要化妆师、灯光师、舞美、音乐师、戏剧演员等角色共同完成工作,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自己的工作,化妆师主要负责演员的妆容,舞美负责演员的舞蹈动作,灯光师负责表演过程中所有的燈光设置,在这些所有的角色中最重要的就是戏剧演员。
在戏剧表演进行的时候戏剧演员会通过自身的表演抒发情感,把观众吸引到剧情中。
表演课程

表演课程:表演艺术的任务和特点(一)表演艺术的任务和特点一般常说,导演是演员的镜子,这还不能确切地说明演员与导演的合作关系及导演在演员创作中起的作用。
因为演员不仅要通过导演对自己表演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和纠正,而且导演要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赋与演员,要求演员表现出来。
诸如对人物思想性格的掌握、情感表达的分寸、动作的选择、场面调度的确定、台词的处理等等,演员既要自己有充分的准备和细致的设想,又要善于吸收导演的意见,按照导演的指示和要求完成自己的表演。
当然,这种创作关系是相互作用,彼此补充的,一个懂得表演艺术的好导演,对演员的创作是极其可贵的;而一个有经验的优秀演员能促使导演的构思、处理活跃和丰富起来。
电影还拥有塑造人物的另一个有力手段,就是摄影师和照明师的创作。
演员表演是通过摄影和照明拍摄在胶片上,放映给观众看的。
也就是说,银幕上展现出来的人物形象是经过了摄影、照明的艺术加工,其结果如何、同摄影、照明的处理有很大关系。
摄影、照明是根据剧情的要求、导演处理镜头的构思以及演员的形象特点和演员的表演来发挥其创作手段的。
摄影、照明要了解演员、了解演员的表演,同时演员也需要了解摄影、照明的具体处理,双方做到有机、紧密地配合。
特别要提到,塑造形象,离不开人物的化妆造型以及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的服装、道具等等。
化妆师、美术设计、服装员、道具员都是演员塑造人物的共同创作者,演员从研究、蕴酿角色开始,就应该同他们密切合作,共同探讨。
作为演员,要充分认识到塑造人物形象是集体创作的成果,离开了创作集体的哪一个部门,表演艺术的任务都是难以完成的。
有了这个认识,才能摆正表演艺术与其它创作部门的关系,尊重别人的劳动,尽量吸取集体的创作智慧,去完成表演艺术担负的任务。
在这一前提下,演员应该知道表演艺术在电影、戏剧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一部电影或戏剧的主题思想、情节内容、人物形象,最终是通过演员表演来展现的。
创作集体各个部门的创作心血和辛勤劳动都集中凝结在演员身上;观众从银幕或舞台上直接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也是由演员所扮演的人物。
新时期的戏剧表演艺术

同。
比如,对于同一个表演者,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评价。
对于戏剧演员来说,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评价,都需要与自身的表演情况结合起来,且通过分析评价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进而提升表演效果;第三,在戏剧表演艺术中,演员本身不仅仅是创作者的角色,并且其在表演角色的过程,也代表了艺术本身。
因此,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戏剧表演者需要从角色出发,根据角色的需求,结合自身的主观感受,与表演者独特的表演风格融合起来,使表演的角色形象更加突出。
戏剧表演艺术在戏剧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实际的戏剧演出中,所包含的艺术成分十分丰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艺术成分,其都是在剧本的基础上,演员发挥自身的主观思维,所进行的二次创造的过程。
从整体上来看,表演艺术是所有艺术成分中的核心内容,也是重中之重。
艺术成分的存在,不仅仅能够为演员的表演提供服务,并且是围绕表演艺术而产生的。
通过对不同时期舞台表演艺术家的了解发现,其在进行表演创造时,以突出舞台表演效果为主要目标。
对于戏剧表演的意义,可以将其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不同的戏剧表演中,导演对剧本的理解不同,想法和解释也会相应地有所不同,对于内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文化艺术·容相同的剧本,所呈现出来的表演效果不同。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明了,戏剧表演艺术具有一定的艺术创作力;第二,我国清代的戏剧大家李渔,在他的戏剧理论中明确提出,对于好的剧本,要想呈现出好的演出效果,不仅需要选择优秀的演员,并且也需要选择训练好的青年演员进行表演,否则就如同一块好玉被毁,或者像好的丝巾被撕裂一样,他的话不无道理;第三,需要注意的是,表演不同,所呈现出的效果也决定着表演的成和败;比如,一些舞台流派之所以逐渐衰落或者灭亡,主要原因为表演艺术的缺失。
以老舍的话本为例,不难发现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北京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表演,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文艺演出岗位职责

文艺演出岗位职责岗位概述文艺演出是一种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综合艺术形式,向观众传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活动。
文艺演出岗位是参与演出过程中的从业人员,包括演员、导演、编舞、音乐指导等。
在文艺演出中,每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任务,步骤与流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文艺演出岗位的职责及其重要性。
演员演员是文艺演出中的主体,他们通过表演,将角色的情感和内涵传达给观众。
演员的职责包括:1. 学习剧本和角色:演员需要研读剧本,并理解角色的身份背景、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做到将角色真实地呈现给观众。
2. 掌握舞台动作和表演技巧:演员需要通过舞台动作和表演技巧将角色的情感和动作展现出来,这需要他们不断的练习和掌握。
3. 对演出的投入和专注:演员在每一场演出中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中,以保证演出的质量和效果。
4. 与其他演员的协作:演员需要通过排练和协作,与其他演员形成默契,以保证整个演出的和谐与统一。
导演导演是整个演出过程的掌舵人,他们负责演出的策划、组织和指导。
导演的职责包括:1. 策划演出:导演需要根据演出的需求和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策划,确定演出的风格、主题和剧目选择。
2. 组织排练:导演需要协调演员的排练时间和内容,设计并组织排练计划,引导演员的表演和动作。
3. 指导演员和舞台工作人员:导演需要与演员密切合作,引导他们理解和表现角色,同时也要与舞台工作人员合作,包括舞美设计师、灯光师等,共同打造出舞台效果。
4. 把控演出节奏和效果:导演作为整个演出的监督者,需要关注演出的节奏、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确保演出的质量和效果达到预期。
编舞编舞是负责舞蹈演出的岗位,他们负责设计和编排舞蹈动作,展现出主题和情感。
编舞的职责包括:1. 理解演出主题和风格:编舞需要理解演出的主题和风格,根据需求创作出适合的舞蹈动作。
2. 设计舞蹈动作:编舞需要根据角色的身份、情感和剧情,设计出合适的舞蹈动作,并组织排练,指导舞者的表演。
小学一艺术表演

小学一艺术表演小学一艺术表演是一项全面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活动。
通过参与艺术表演,学生们能够培养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和艺术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活动目的、准备工作和表演内容三个方面探讨小学一艺术表演的重要性和开展方式。
1. 活动目的小学一艺术表演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表演,学生可以积极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力,增强自信心,培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方面的兴趣。
此外,艺术表演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小学一艺术表演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表演主题和形式。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比如音乐、舞蹈、戏剧等,来展示他们的才艺。
其次,组织准备表演队伍。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组织相应的艺术团队,比如乐队、舞蹈队、话剧表演小组等。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表演的机会,并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整个表演过程。
另外,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可以组织专业老师或艺术家来进行培训和指导。
教授表演技巧、艺术修养和舞台表现力,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
最后,筹备演出场地和设备。
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设备,确保演出过程顺利进行。
同时要做好舞台布景设计、音响灯光的调试等工作,为表演增色添彩。
3. 表演内容小学一艺术表演的内容可以多样化,既可以展示学生们才艺的个人表演,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呈现集体创作。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表演内容:音乐表演:学生们可以演奏乐器,合唱歌曲或者独唱,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和艺术魅力。
舞蹈表演:学生们可以编排舞蹈节目,展示他们的舞蹈技巧和协调能力。
可以选择不同的舞蹈风格,如古典舞、民族舞、爵士舞等,丰富表演形式。
话剧表演:学生们可以组织话剧表演小组,共同编排剧本,扮演角色,展示他们的戏剧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合艺术表演:学生们可以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元素,创作一场综合艺术表演,展示他们的多重才华和创意。
中国舞蹈表演的特点和规律

中国舞蹈表演的特点和规律舞蹈表演学是整个舞蹈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舞蹈艺术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很多朝代都有着很多的舞蹈表演艺术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更是群星荟萃,四十多年来,他们在继承民族舞蹈传统和借鉴外来舞蹈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特色实行了成功地艺术创造,所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表演体系,创建中国舞蹈表演学理论的时机已经到来。
根据我国舞蹈表演家的实践经验,以及与其他表演艺术和国外舞蹈表演艺术的比较,中国舞蹈表演的特点和规律能够概括为:以情带舞,以舞传情;动而合度,形变神真;技艺结合,引人入胜;风采独具,意韵长存。
舞蹈是一种表情的艺术,舞蹈家采用任何形式实行表演,都是通过特定的生活内容的表述,抒发舞者各种繁复多样的情感,使观众在审美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进而受到思想上的陶治和感染。
从舞蹈家内心之情,外化为具体可见的形象,再通过其所表现出的情感,唤起观众的共鸣。
这样一个艺术传达过程,必须以情带舞和以舞传情,进而达到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以舞带情,是从无形到有形。
即将以舞带情,是从无形到有形。
即将孕育于舞蹈家内心的无形之情,凭借训练有素的人体外化为生动具体可感的舞蹈形象。
而以舞传情,是化有形为无形。
即通过饱含情感的舞蹈形象,激起观众的情感反应。
丰富饱满的情感给舞蹈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内心依据;性格化、美化,有高超技巧的舞又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内心的情。
情与舞的统一创造了既有真实感又有形式美的舞蹈形象,进而引起观众的审美兴趣,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完成了艺术传达任务。
舞蹈最重要的特性是动作性,凡舞必动,不动不能成舞。
但又非凡动皆能成舞,只有经过提炼美化、节律化的动作才可能成舞,这就需要讲究“动而合度”。
人体的动从形式角度看可分三类,即形、质、势。
形,有大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正斜之分; 质,有刚柔、粗细,强弱、轻重之别;势,有疾徐、动静、聚散、进退、沉升之态。
这些对立的因素,如果能恰如其分地统一在人体动的过程中就谓之合度,达到了和谐,从而形成多样统一的舞蹈美。
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及培养

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及培养音乐表演艺术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它要求艺术家具备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通过多样的思考方式和创意的产生能力来解决问题或创造新的艺术作品的能力。
培养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提高艺术家的表演水平和创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从培养艺术家的想象力开始。
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艺术家需要通过想象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和表达方式。
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和创作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给学生一些自由创作的任务,鼓励他们表现出个性和想象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注重音乐艺术的自由探索。
音乐艺术是一个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载体,艺术家需要通过自由探索来寻找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在音乐表演和创作中尝试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技巧。
在音乐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乐曲演奏风格或创作风格,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现个人特色。
培养创造性思维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艺术感知能力是指艺术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音乐作品,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音乐教育中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和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判的能力,艺术家需要通过批判性思维来评估和改进自己的艺术作品。
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在音乐教育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活动,相互评估和改进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影视表演的基本特点

过场戏和高潮戏,处理好表演的力度和节奏。镜头感电 影演员是在摄影机镜头前进行表演创作的,因此必须有 镜头感。镜头感包括:表演生活化;对画
面的想象与体会;对不同景别、不同摄影技巧的适应; 对摄影棚、实景拍摄以及无观众交流、无对手交流的适 应。电影演员必须学会分析分镜头剧本提
供的条件并根据导演的艺术处理来设计和构思自己的表 演,不同景别的镜头要以不同的表演分寸和手段来体现。 远景和全景、近景与特写这两极镜头要
全文完!谢谢观看!
好莱坞 / ty36htvv
影表演的生活化决非用生活去代替表演,不是自然主义 地再现一切生活内容,它是以生活原型为基础,经过选 择、提炼,再现生活中的人物性格的艺术
。表演的非连续性时空自由是电影艺术独具的特点。影 片中镜头的分割与组合,可以将任何画面与其他画面并 列。这种时空的自由造成电影表演的非连
续性。为了生产上的需要,电影拍摄既不连贯,又不按 顺序,它使演员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甚 至颠倒地生活(扮演)在角色中,然而电
段,在塑造人物时,充分发挥电影的各种表现手段来丰 富、烘托、加强自己的表演。生产条件对电影演员的要 求电影表演不仅与电影艺术的特性有密切
联系,而且受到电影企业生产条件的制约,电影演员必 须适应其各种条件。例如,要经受“无穷等待”的考验: 拍内景,要等布光、等摄影技术条件、
等美工、等化装、等道具等等;拍外景,要等日出、等 日落、等下雨、等下雪等等。又如要适应各种拍摄条件, 如寒冷、高温、强光照射等等。
求演员运用不同的动作幅度和功力技巧。前者更着重于 外部形体的表现力,后者则要求更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 腻的表情。表演的总体效果电影在银幕上
塑造形象比其他艺术在舞台上塑造人物有更丰富的表现 手段,如不同景别的变化、蒙太奇结构处理、构图的变 化、音响、音乐、色彩、光影等等。这些
川剧特点简介

川剧特点简介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源自于四川的民间艺术形式、杂技、歌唱和舞蹈,发扬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期间,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
川剧的表演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剧目选材广泛,内容丰富。
川剧的剧目选材源远流长,包括历史故事、文学名著、流行民间故事等等,内容丰富多样。
这为演员在表演时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也使得观众在观看川剧表演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第二,高度舞台化的表演形式。
川剧表演形式极富舞台感,突出了音乐、舞蹈、杂技、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使得表演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川剧的角色化妆也是川剧的一个显著特点,不仅突出了角色的特征,同时也让演员更加入戏、更加贴合角色的气质和性格。
第三,强烈的地方特色。
川剧的演员大部分来自四川的山区和农村,他们的生活经历、口音、语言习惯等方面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这种地方特色贯穿于整个表演过程中,使得川剧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更贴合当地观众的喜好和文化背景。
第四,音乐旋律特点明显。
川剧的音乐旋律以四川民间音乐为基础,融入了西部地区的音乐元素。
川剧音乐以
“锣鼓点唱”为主要形式,音乐心情转换自然,既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又能展现角色的性格和特征。
总之,川剧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其表演形式、音乐旋律、角色化妆都具有独特的特点,是中国戏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川剧艺术的推广和传承已经成为了各级文化部门和艺术团体的重要任务,希望川剧艺术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表演的基本定义

表演的基本定义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扮演和表达来传递故事、情感和思想。
它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方式,可以用来娱乐、教育、启发和传达信息。
在表演中,演员通过语言、动作、声音和表情等多种方式来塑造角色和展示情感。
这篇文章将探讨表演的基本定义以及它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性。
表演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故事、情感和思想。
在表演中,演员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表情来传递信息。
他们使用语言和声音来表达角色的对话和情感,同时通过动作和姿态来展示角色的内心世界。
表演的目的是让观众能够理解和共鸣角色的故事和情感。
表演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娱乐观众,也可以教育和启发他们。
例如,戏剧表演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来传达道德和价值观。
音乐表演可以通过音乐和歌词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舞蹈表演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美感和情感。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表演,它们都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表演还可以用作传达信息和观点的工具。
政治演讲、辩论赛和演讲会等活动都是一种表演形式,通过演讲者的表演来传达信息和观点。
在这些场合,演讲者需要运用语言和表情来激发听众的兴趣和共鸣,以便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表演的艺术不仅需要演员的才华和技巧,还需要剧作家、导演、舞台设计师和其他艺术家的合作。
他们共同努力,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
剧作家负责编写剧本,导演负责指导演员的表演,舞台设计师负责设计舞台和服装等。
他们的合作和努力使得表演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准备和彩排。
他们需要理解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学习和记忆台词,练习动作和表情。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演出,演员可以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并更好地与观众建立联系。
表演是一种通过演员的扮演和表达来传达故事、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它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娱乐、教育、启发和传达信息。
表演需要演员、剧作家、导演和其他艺术家的合作,他们共同努力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
剧场演员岗位职责

剧场演员岗位职责剧场是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演员则是剧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作为一名剧场演员,他们肩负着传递情感、表达艺术、引领观众思考的重要任务。
在剧场中,演员需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剧场演员的工作职责。
1. 角色塑造在剧场演员的职责范围内,角色塑造是最核心的任务之一。
演员需要通过学习剧本、深入了解角色,透彻理解角色的性格、行为特点、内心世界等。
他们需要通过超凡的演技,将角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2. 舞台表演剧场演员的工作离不开舞台表演。
他们需要通过各种表演技巧,如语言表达、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将剧本中的情节和故事情感传递给观众。
演员要具备良好的舞台素养,包括掌握舞台动作、集体配合、舞台布景等,以确保整个演出的流畅和完美。
3. 排练与彩排在演出之前,演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排练和彩排。
这部分工作占据了演员工作的大部分时间。
演员需要按照导演的要求,学习并记忆剧本,配合其他演员进行排练。
通过反复彩排和修正,确保演出时的表演完美无误,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 身体训练和保养为了保持良好的状态和体能,演员需要进行身体训练和保养。
这包括对呼吸、肌肉的训练,以及适当的休息和放松。
演员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对于演出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演员才能够在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5. 观众互动与观众的互动也是剧场演员的一项重要职责。
在演出过程中,演员需要学会与观众产生共鸣,通过与观众的眼神交流、情感传递等方式,拉近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演员还需要适时地与观众互动,如在表演中引导观众鼓掌、欢呼等,营造热烈的氛围。
总结起来,剧场演员的职责包括角色塑造、舞台表演、排练与彩排、身体训练和保养,以及与观众的互动。
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和辛勤的努力,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演出。
同时,他们也承担着传递艺术、启发思考的使命,为社会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演员在工作中的表演技巧和技术要求

演员在工作中的表演技巧和技术要求演员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在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各种表演艺术形式中扮演者关键的角色。
他们不仅要具备优秀的演技,还需要掌握一些表演技巧和技术要求,以便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表演任务。
本文将从该角度探讨演员在工作中的表演技巧和技术要求。
一、表演技巧1. 角色塑造演员在表演中需要通过角色塑造来使得角色更加立体、鲜活。
他们需要通过深入研究角色背景、行为方式、语言特点等来理解角色,从而投身于角色之中。
此外,还需要善于运用表演技巧,例如声音、肢体语言等,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个性。
2. 情感表达演员需要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来传达角色的情感给观众。
他们需要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从而能够理解并展示出角色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表现。
在情感表达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节奏和呼吸等方面的处理,使得观众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世界。
3. 对白表演在对白表演中,演员需要掌握合适的语气、语速、语调等来表现角色对话的自然和真实。
同时,还需要通过语言的节奏、停顿和语气的变化等技巧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通过对对白的理解和刻画,演员能够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并且让观众对角色产生共鸣。
二、技术要求1. 肢体控制演员在表演中需要通过肢体来传达角色的动作和姿态。
他们需要通过维持良好的肢体控制来展现角色的力量、柔软性等特点。
此外,还需要注重协调动作、掌握节奏、使用空间等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表现角色的形象和动作设计。
2. 声音技巧声音是演员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需要通过声音来表达角色的情感、个性和声调等。
演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角色的语言特点和发声技巧,使得动作和声音能够协调一致。
此外,还需要注意声音的投射、节奏的掌握以及呼吸的运用,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角色的音色和声音韵律。
3. 妆容与服装妆容与服装可以有效地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形象。
演员需要通过化妆和服装的选择来体现角色的个性、社会地位和情感状态等。
舞台表演艺术的特征及朗诵表演艺术的特点

舞台表演艺术的特征及朗诵表演艺术的特点对于表演艺术的特征,专家们有许多大同小异的解释,但并不存在原则的分歧。
概括下来有主要四点:1,三位一体的艺术,2,体验与体现的艺术3,行动与感觉的艺术,4,时空传达的艺术。
一、三位一体、表演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则是“三位一体”。
表演艺术是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人物并化身与角色,塑造形象,通俗的说:“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
【讲解三个活人的实质】其他艺术创作的不同点来自他们各自创作的工具和手段,画家是创作者,创作的工具是画笔,画板,创作的材料是油彩,创作的结果是画布上的画,当然还有摄影家,文学家,作曲家等,而演员这个创作主体是用自己的身心去塑造形象,用他的思想,情感,知识,肢体,声音等作为创作工具和材料,而创作的结果是演员与角色合一的形象。
演员渗透到艺术作品里,连同他的身体形态,面貌,声音,表情都与他所创作人物融为一体。
表演艺术的这种三者集于一身的特点,一方面会给演员带来极为生动的创作结果,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满足了观众在视听的亲切感和极富感染力的享受。
同时对演员自身这种工具好材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员要出色驾驭好掌握好这一特点,就要很好的认识自己,锻炼自己,就要长期不断的训练好实践,提高自己的表演素质和能力。
衡量一个优秀演员的素质,应该具备“五感七力”。
1,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2,积极而稳定的注意力,3,丰富而活跃的想象力,4,敏感而真挚的感受力,5,准确而合理的判断力,6,灵敏儿细腻的市盈率、适应力,7,鲜明而真实的表现力。
1,真实感,2,节奏感,3,幽默感,4,形象感,5,信念感。
在这我想说一下演员如何把握好创作者与角色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人物形象是角色,形象的主人是演员,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在创作结果中有俩个自我,一个是演员化身角色,进入角色的规定情境中,过着角色的精神生活,同时演员作为角色的创作者,又时刻监督自己的表演,驾驭表演角色的整个过程。
否则表演将会失控【讲述演出时哭与笑失控的实例】【观众的反映、舞台的调度】因此,表演的分寸,表演的魅力,表演的艺术就产生于这种双重生活,双重人格的微妙的平衡之中。
戏剧表演艺术

戏剧表演艺术戏剧表演艺术指由演员扮演角色通过舞台行动过程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
戏剧表演艺术的特征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演员创造舞台角色形象。
它的具体特点是:①戏剧演员必须亲自粉墨登场、现身说法、身体力行,而且每一次都要重新创造,每次演出都要像第一次那样重新表演整个舞台行动过程。
这一点与一次完成艺术创造的电影表演有很显著的区别。
故所谓“保持演出的青春”,就成为戏剧演员的重要课题。
如何达到这个要求,是所谓“体验派”与“表现派”两种表演艺术理论基本分歧之一。
②戏剧演员扮演的角色形象在舞台时空中逐步展现。
表演艺术的空间性与时间性在舞台行动过程中达到统一。
舞台人物形象是直观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它诉诸观众的直接视听。
演员的创造过程,在排练时是根据生活逻辑与自己对角色的想象进行的,在演出时就当场受观众的客观检验。
观众的任何反应都会影响演员的表演,这种反馈作用表明观众也参加了创造。
因为戏剧表演必须当众进行,因此,在演出中,演员的创造过程与观众的欣赏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当演员创造的行动过程因全剧结束而停止时,观众的欣赏过程也就同时告终。
每一场戏的演出总有不同的观众来欣赏,他们的审美观点可能是很不相同的,而演员必须当场使任何观众对象获得良好的剧场效果。
因此戏剧演员必须具有与观众进行直接或间接交流的能力,必须具有在各种剧场条件下适应各种观众的能力,必须具有根据观众反应随时正确地即兴调整自己的表演分寸的能力。
③戏剧演员本人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的材料与工具,他表演角色的过程又是艺术作品本身。
这就造成演员与角色这个表演艺术的基本矛盾。
这种特殊的矛盾自戏剧表演形成之日起就存在,而且将伴随戏剧表演的发展而永存。
演员要扮演角色就必须不断地解决这个矛盾。
演剧史上自古至今对之争论不休,大致可以归纳出几个统一点:a.体验与表现必须结合;b.敏感与控制必须结合;c.创作与生活必须结合;d.演员与角色是矛盾的统一,任何舞台人物形象都是“演员-角色”的矛盾统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演艺术的任务和特点.txt老子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老子叫欺骗,互相忽悠叫代沟。
▲男人这花花世界,我要用什么颜色来吸引你。
中国艺术招生网>>影视>>影视专业>>表演艺术的任务和特点表演艺术的任务和特点2007-4-2 11:12:03表演艺术的任务和特点来源:作者:钱学格 2001-12-07 23:44:54一般常说,导演是演员的镜子,这还不能确切地说明演员与导演的合作关系及导演在演员创作中起的作用。
因为演员不仅要通过导演对自己表演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和纠正,而且导演要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赋与演员,要求演员表现出来。
诸如对人物思想性格的掌握、情感表达的分寸、动作的选择、场面调度的确定、台词的处理等等,演员既要自己有充分的准备和细致的设想,又要善于吸收导演的意见,按照导演的指示和要求完成自己的表演。
当然,这种创作关系是相互作用,彼此补充的,一个懂得表演艺术的好导演,对演员的创作是极其可贵的;而一个有经验的优秀演员能促使导演的构思、处理活跃和丰富起来。
电影还拥有塑造人物的另一个有力手段,就是摄影师和照明师的创作。
演员表演是通过摄影和照明拍摄在胶片上,放映给观众看的。
也就是说,银幕上展现出来的人物形象是经过了摄影、照明的艺术加工,其结果如何、同摄影、照明的处理有很大关系。
摄影、照明是根据剧情的要求、导演处理镜头的构思以及演员的形象特点和演员的表演来发挥其创作手段的。
摄影、照明要了解演员、了解演员的表演,同时演员也需要了解摄影、照明的具体处理,双方做到有机、紧密地配合。
特别要提到,塑造形象,离不开人物的化妆造型以及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的服装、道具等等。
化妆师、美术设计、服装员、道具员都是演员塑造人物的共同创作者,演员从研究、蕴酿角色开始,就应该同他们密切合作,共同探讨。
作为演员,要充分认识到塑造人物形象是集体创作的成果,离开了创作集体的哪一个部门,表演艺术的任务都是难以完成的。
有了这个认识,才能摆正表演艺术与其它创作部门的关系,尊重别人的劳动,尽量吸取集体的创作智慧,去完成表演艺术担负的任务。
在这一前提下,演员应该知道表演艺术在电影、戏剧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一部电影或戏剧的主题思想、情节内容、人物形象,最终是通过演员表演来展现的。
创作集体各个部门的创作心血和辛勤劳动都集中凝结在演员身上;观众从银幕或舞台上直接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也是由演员所扮演的人物。
所以对一部成功的作品,观众印象最深的是演员塑造完成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观众总是把他们对人物的感情赋诸于扮演这些人物的演员,他们最熟悉的是演员、最热爱的是演员,从这一点也反映出表演艺术的重要作用。
演员要清楚地看到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是由多方面的创作、劳动共同完成的,表演艺术只要其中一部分,不能把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己,同时更要明确演员肩负责任的重大,以此鞭策自己,严肃认真、兢兢业业、勤奋努力地进行创作。
下面谈谈表演艺术的特点。
我们知道各种艺术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运用艺术形象提示生活的本质规律,使人们认识现实。
艺术形象具有具体性、生动性、概括性和倾向性,它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具体描写,特别是通过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生活情景的描写,构成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用生活本身的形象的、感性的形式反映生活,提示人们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
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
""作者不是在发议论,而是在描绘","用形象、事实教育人十九世纪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早就解释过文艺的特点,指出文艺是在生动的形象和生动的图画中再现现实,是认识生活的一种手段。
他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来讲话,诗人用各种形象和图画来讲话,而他们所讲的是同样的东西。
政治经济学家以统计数字作武器,在读者或听众的理智中发生作用;他证明说,社会中某阶级的状况,因为如此这般的理由而改善了多少或是恶化了多少。
而诗人却以生动鲜明的现实描写作武器,在自己读者的想象中发生作用;用一幅真实的图画表现出社会中某阶级的状况,因为如此这般的理由而改善了多少或恶化了多少。
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表现,二者都是在说服,只不过一个用逻辑的结论,另一个则用画面罢了。
"各种艺术有这样的共同点,又有它们各自的相区别的不同特点。
作为这种或那种艺术类别的主要特征在于它们用以进行创作的艺术手段(材料和工具)。
美术家运用画笔、刻刀颜料以及金、木、玉、石等材料进行创作;文学家运用语言文字;作曲家运用音符;摄影艺术家运用摄影机、胶片、灯光……等等。
这些艺术中创作的主体(艺术家)和他们用以创作的工具、材料及艺术成品,三者是各自分开的。
而表演艺术却不同,它的基本特点是创作主体,所运用的工具材料以及创作成品都结合于演员自身,三位一体,不可能把它们分开。
也就是说,演员是运用自己的五官、形体、声音和思维感情来塑造人物,演员自身既是创作者又是进行创作的工具材料和人物形象的体现者。
当我们想到华程、李双双、邓世昌……等人物的时候,脑海中出现的是由演员李仁堂、张瑞芳、李默然在银幕上的那个具体形象。
表演艺术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表演艺术的最大难题是演员既不能脱离开自己去创作人物,又不能偏离剧本刻划的人物去表演自己。
舞台、银幕上的人物形象只能是演员与角色的对立统一体。
剧中角色与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之间总是一定距离的,他们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思想感情、精神气质以至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等都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这个距离有的很大(演员与角色在许多方面不接近),有的较小(演员与角色在某些方面比较接近),不论距离大小,他们总是两个不同的人,我们把这叫做"演员与角色的矛盾"。
演员就要克服与角色的矛盾,使自己在各方面接近于角色,运用自己"这块材料",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求得矛盾的对立统一,而统一的结果则应该是真实的和典型的。
由于演员可能扮演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多种类型人物,就要求演员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广博的社会知识和鲜明的表现能力,通过投入社会的斗争实践和认真学习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著作获取直接的和间接的生活感受,不断提高认识社会和理解人物的能力,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刻苦训练自己的声音、形体和表演能力,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纯熟演员的专业技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在生活、世界观、表演技术三方面狠下功夫,才有可能在表演艺术领域有所建树。
表演艺术的任务或演员创作的任务,概括说来就是在舞台、银幕上塑造真实、鲜明、生动的典型人物形象。
可是作为一个自觉的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仅有这样的认识是不够的。
表演艺术是整个艺术的一个组成部门,正确认识表演艺术的任务、作用,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理论,首先是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文艺和生活的关系;世界观对艺术创作的决定作用。
这些艺术理论的根本问题是《艺术概论》讲授有内容,不必过多重复,这里只从表演艺术的角度概略地谈谈。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艺术创作唯一的源泉,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毛主席在《讲话》中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 19世纪中叶,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哲学家、作家、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他的专论《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公式,他认为:"艺术的主要作用是再现生活中引人兴趣的一切事物;说明生活、对生活现象下判断,这也常常被摆到首要地位",这是关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唯物主义艺术观。
表演艺术虽然是依据剧作家在剧本中塑造的人物进行创作,但是演员能不能把用文学手段刻划的人物形象经过再创作,成为舞台、银幕上活生生的、真实、鲜明、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同样取决于演员对生活和人物熟悉的程度和理解的深度如何。
我们知道,表演艺术最初就是产生于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模仿和再现。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这样个故事:楚国有个艺人优孟,他为了帮助已故宰相孙叔敖的儿子,就穿戴起孙叔敖的衣冠,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过了一年多就学得非常像孙叔敖,甚至使楚王及其左右的人都辨别不出真假,一天楚庄王过生日大摆宴席优孟也前去祝寿,楚王一见大吃一惊,以为是孙叔敖又复生了,就要封他为宰相。
……这个优孟可说是古代善于从生活中模仿的演技高超的表演艺术家。
另一个故事更能说明表演与生活的关系:明侯朝宗著《马伶传》记载,明朝留都金陵,"梨园"中最好的两个剧社是华林部与兴化部。
在一次哄动金陵全城的盛会中,两部对台演戏,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家演同一个戏---"椒山先生",剧中主角相国严嵩,西肆由李伶扮演,东肆由叫马锦的伶人扮演,戏演到一半,坐客纷纷挤到西肆看李伶的演出,赞不绝口,没有人看马伶的严相国,结果东肆戏未演完就半途收场,因为马伶耻于不如李伶,悄悄换下衣服走掉了,从此渺无音信。
三年后,马伶重又回来。
要求召集以住宾客,再开盛会,与华林部再次对台演出"椒山先生",到马伶扮演的严相国一出场,李伶竟然惊讶失声,匍匐拜倒马伶面前,自称弟子。
兴化部一下远远超过了华林部。
其夜华林部拜访马伶,问他:"你的演技本来很高,但不如李伶,李伶扮演严相国堪称一绝,你又到那里拜师学习而超越其上呢?"马伶说:"固然,天下没有比得上李伶的,李伶又不肯教授我。
我听说当今相国某人酷似严相国,我走京师,求为他的门卒,三年来每日服侍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这就是我所拜的老师啊!"这个故事生动说明了演员需要以生活为师,观察、熟悉、了解生活中的人物,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维妙维肖的艺术形象。
我国戏曲表演相当的重视体验生活、向生活学习。
著名京剧武生盖叫天先生在《粉墨春秋》一书里就讲他们在科班学艺时这方面的事例。
他说:科班平时很注意训练孩子们随时留神生活里的形形色色。
每天上戏馆回来的路上,老师事先就派好任务,这一组人留心看街上挑担子的,那一组留神看拉车的,"这一留神,看的可就仔细了,生活中什么情景都有,就拿挑担子来说,那就有许多种,有挑水桶的,有挑酱油的,有挑菜篮的,份量不同,挑法也不同;老年人挑担和年青小伙子挑担不同;六月暑天挑担和腊月寒天挑担也不同;挑着一担菜进城来卖,担子沉,脚步快,脸上一付愁着卖不出去的神情;卖完了菜,一付空担子往肩上一担,两手向袖里的拢,一摇一晃,那股闲散劲和来时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