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计划(选修一)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古代科技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科技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发明与创造;3. 中国古代科技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4. 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中国古代科技的起源与发展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发明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代科技的好奇心。
2. 介绍中国古代科技的起源与发展,包括夏、商、周等时期的科技成就。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并向全班汇报。
4. 教师点拨: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拨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科技的发展原因。
第二课时: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发明与创造1. 复习上节课内容: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介绍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发明与创造,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3. 观看视频或展示实物: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展示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与创造的原理和应用。
4. 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古代科技发明或创造,进行模拟实验或制作展板,展示其原理和应用。
第三课时:中国古代科技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科技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古代科技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并向全班汇报。
3. 教师点拨: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拨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科技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作用。
4. 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现代科技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课时: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承与发展1. 复习上节课内容: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教案:3.1《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两课时)
-提示:可以通过阅读《魏书》、《北史》等史书,或查找相关论文、文章,了解孝文帝改革在民间的影响和传承。
4.分组进行课堂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问题进行探讨,形成共识后,将讨论成果整理成文字,分享给其他同学。
(三)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些改革对北魏及其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2.利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例如:展示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文物、壁画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5.创设情境教学,模拟北魏孝文帝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
-例如:模拟孝文帝与群臣讨论改革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改革者的决策过程。
6.通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方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4.学生在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熏陶,通过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这是本章节的核心知识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例如:分组讨论孝文帝改革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举措,每组总结并汇报讨论成果。
3.运用历史比较法,将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其他历史时期的改革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教案: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优秀教学案例(1课时)
3.学生回答后,教师揭晓答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商鞅变法。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商鞅变法的背景,如战国时期的战争、农业、商业等方面,让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要性。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如商鞅变法在当今社会的启示等,培养其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历史剧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商鞅变法的过程,增强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商鞅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教师强调商鞅变法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中的地位,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商鞅变法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师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查阅相关资料,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2.通过商鞅变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认识到商鞅虽然遭到杀害,但他的变法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2.教师详细讲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如废井田、开阡陌、奖军功、实行连坐法等,使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3.教师分析商鞅变法的过程,如商鞅如何推行变法、变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等,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曲折历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除旧布新梭伦改革改革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1.2掌握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3提高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析,探讨梭伦改革的意义。
2.2采用史料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的态度。
3.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
2.教学难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希腊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雅典城邦的位置,简要介绍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导入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
2.探讨梭伦改革的背景2.1分析古希腊的社会经济状况,揭示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2介绍梭伦改革的发起者梭伦,引导学生了解其出身、地位和改革动机。
3.分析梭伦改革的内容3.1列举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改革。
3.2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了解梭伦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
4.探讨梭伦改革的影响4.1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
4.2引导学生思考梭伦改革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5.小组讨论5.1分组讨论梭伦改革的意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改革的作用。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7.1列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简述其影响。
7.2思考:梭伦改革对我国当代社会有何启示?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让学生了解了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课后作业旨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4.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5.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会责任感。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教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设计(2课时)
b.选择题: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土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案:使农奴获得土地)
c.简答题: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主要措施和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b.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c.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达成共识,准备进行全班分享。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相关习题,检测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的掌握,如:
1.论文撰写: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自选角度撰写一篇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论文。要求如下:
a.论文结构清晰,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b.论文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据充分,不少于800字;
c.论文中至少引用三则以上史料,对史料进行适当解读;
d.论文格式规范,注意引用文献的标注。
2.案例分析:请同学们从以下案例中任选一个,分析其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关系,并撰写分析报告。
3.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研究,提高对历史信息的提取、整理和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高思辨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从历史背景、改革措施、影响等方面,深入剖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培养历史思维。
a.案例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的土地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b.案例二:俄国农奴制改革对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全套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针对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近代中国的历史起点- 课时1:鸦片战争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课时2: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失败原因分析- 课时3:洋务运动与变法运动的兴衰2. 第二单元:民族意识觉醒与维新变革- 课时4:戊戌维新运动及其失败原因分析- 课时5: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课时6:五四运动与中国的新思潮3. 第三单元: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崛起- 课时7: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政局- 课时8:土地革命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课时9: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红军的崛起4. 第四单元: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课时10:日本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课时11:抗日战争胜利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课时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中国的现代化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促进互动和合作。
3.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听取音频等方式获取历史素材。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2.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全套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充。
希望本教案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新教材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新教材高中历史教学计划(3篇)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各项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根据高二文科班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第一、总体目标1、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
因此我在教学进程中,将有目的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2、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我在教学中,将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我将采用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同时把教学计划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第二、学生基本情况本届高二文科共有2个班,共计93人,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主要教学措施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度。
2、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来进行高二历史教学;真正做到常规教学落到实处。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教师平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5、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6、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国古代史》。
1、假期补课期间完成《中国古代史》第一至第二章的教学。
2、下学期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三章至第四章教学任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公元前560年雅典建立僭主政治;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开始确立;梭伦改革局限性的表现;(2)理解僭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梭伦改革是希腊最为重要的改革之一;梭伦改革局限性的原因;(3)探究梭伦出走后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从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中探究其改革的出发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梭伦出走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同一历史问题的纵向归纳和总结能力;(3)任何历史现象的发生,都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
通过对梭伦改革的评价,学会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一种政治臸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但进步的最终会取得胜利;(2)通过肯定梭伦不计个人得失的品德,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3)使学生明确改革总会遇到阻力,关键是怎样处理。
梭伦改革所采取的‚折中‛手段的失误让我们认识到,改革必须果断、无畏,不能轻易向旧势力屈服。
【教学重难点】重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
难点:梭伦改革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思路】课文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作课题,是对之前两篇课文,尤其是梭伦具体改革内容的高度评价,但也不回避其局限性,是‚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鲜明体现。
教学中,如果仅就梭伦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照本宣科,课堂将显得生硬、沉闷、无趣;串联全文,贯穿学习是本课教学不二的选择。
具体而言,可先复习前两课知识,巩固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内容的认识,然后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由材料题引入对其特点的分析,指出其局限和梭伦改革的尴尬局面,最后再引向对其积极意义的全面分析,肯定其历史功绩。
最后再将对改革的评价引向当今社会,使学史为社会发展服务!本课知识简单,教学中以成串问题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5篇)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5篇)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篇1】我们称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
古希腊语中民主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
今天的民主通常是指与_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
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内容。
是整个历史教材中的亮点之一,它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课内容主要讲述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发展、辉煌及衰退的过程,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不同于中国古代_政体的另一幅灿烂的政治画卷,让我们去亲自感受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人类政治历史发展历程中地位和重要影响。
2.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课在整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这一课的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重要概念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等2)结合历史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理解民主政治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3)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与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的关系,懂得每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其国情、经济发展等因素相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感受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理解希腊奴隶制度是把双刃剑的含义;体会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2024年高1历史教学计划精选6篇
2024年高1历史教学计划精选6篇高1历史教学计划篇1一、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目的目标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
1.1917—1945年是十月革命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②“一战”后建立的凡-华体系,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1929—1933大危机的发生,又一次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现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③德,意,日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而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终于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世界各国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二战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
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
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以上内容,即是本学期讲授的重点内容。
四、教学设想: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法环境。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教学案:专题九 二 、百日维新 Word版含答案
1.背景(1)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严重。
(2)康有为再次上书,终于引起光绪帝的重视。
(3)1898年1月,康有为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呼吁实行变法。
2.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是维新变法的宣言书和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
3.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2)经济方面: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3)军事方面: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
(4)文教方面: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4.光绪帝采取猛进政策诏令各官署,应办诸事,限期执行,否则严惩不贷。
[深化认知]变法措施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个要害问题,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
变法只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发动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度的巨大力量。
1.新政危机(1)原因:变法措施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招致他们的抵制和反对。
(2)表现:①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免去翁同龢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沉重打击了光绪帝和维新派。
②胁迫光绪帝,规定凡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官员必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
③大力提拔亲信荣禄,授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④袁世凯倒向慈禧一边。
2.戊戌政变(1)囚禁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将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
(2)搜捕维新党人:①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流亡日本。
②谭嗣同、刘光第等人被捕,慷慨就义,史称“戊戌六君子”。
③倾向变法和参与新政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罢黜,或被放逐。
(3)变法失败:政变之后,顽固派取缔学会,封闭报刊,新政措施中唯有京师大学堂等得以保留。
“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深化认知]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教学设计4.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的学习中,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北宋中后期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包括土地兼并、官僚腐败、军队衰弱等问题。
2.掌握庆历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理解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设计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应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社会危机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理解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
2.理解庆历新政中改革者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的精神,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c)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庆历新政成功与失败的认识。
3.案例分析:
选择一个历史案例,分析其与庆历新政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要求不少于300字。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历史小论文:
以“庆历新政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启示”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3.学会比较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改革措施的异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深入剖析社会危机的原因和表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运用历史资料、文献、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庆历新政,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和解读能力。
4.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仍存在一定的依赖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篇
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篇一、内容标准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二、问题探究1.分别从戊戌变法前中国社会、经济、思想领域来分析变法的历史背景?2.列表简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3.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列表整理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从百日维新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的比较以及百日维新的结果等方面去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4.从政治改革、救亡图存、思想解放等角度,归纳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5.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史论共享1.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康有为一方面借用孔子的来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另一方面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
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
严复借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百日维新的主要特点: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加政治的可能性。
百日维新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损害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但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
3.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促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教学设计
-出示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涵盖梭伦改革的各个方面。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问。
-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讨论,共同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梭伦改革的认识。
2.教学过程: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梭伦改革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梭伦改革的背景、过程和主要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
2.掌握梭伦改革中的改革措施,如解负令、土地分配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并能分析这些措施对古希腊社会的影响。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分享学习收获。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深入研究梭伦改革,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梭伦改革的论文或心得体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梭伦改革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梭伦改革的论文,要求如下:
4.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梭伦改革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梭伦改革的背景、过程和主要内容。
2.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梭伦改革时期的文献资料,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梭伦改革时期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理解改革的必然性。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教学设计
(2)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评价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撰写历史小论文:请同学们结合所学,选择一个角度,如商鞅变法的改革措施、影响等,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字数不限,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3.历史角色扮演:分组进行历史角色扮演,模拟商鞅变法时期的人物,如商鞅、秦孝公、百姓等,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探讨商鞅变法的利与弊。要求每组撰写剧本,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2.价值观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战国时期,秦国秦国在商鞅变法中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讲授新课
1.商鞅变法的背景
(1)战国时期,秦国社会经济落后,战争频繁。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难点:
(1)理解商鞅变法中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内涵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史料,讲解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1)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评价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方法:采用课堂练习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历史人教版选修1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含解析】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和实质。
②通过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积极性和局限性的剖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分析古希腊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特殊城邦政治景观,探究其与古希腊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②在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相关资料时,引导学生剖析、归纳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希腊辉煌的政治文明,使学生认识到追求民主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理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及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导入:师讲:同学们,我们已经在专制主义的古代中国遨游了几千年,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出国,那我们去哪里呢?生答:希腊。
PPT展示课题以及学习目标及相关英语。
师讲:这里有句英文,谁试着翻译一下。
生答: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师讲:对,翻译的很好,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希腊的辉煌。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①展示希腊的航拍图,给同学们对雅典的地理环境直观感受。
接下来展示雅典露天剧院与《雅典学院》,让学生在图片中感受希腊文明的辉煌。
②展示希腊的地形立体图及柏拉图的名言:“我们环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提问学生,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希腊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生答:多山岭、土地贫瘠;海岸线曲折、良港众多。
师讲:中国是属于典型的大河文明,可以进行农业生产,哪雅典呢?可以吗?如若不可以,他们将从事何行业?生答:海外贸易与工商业。
③展示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一段话作为材料,引导学生总结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相关条件。
生思考后回答:材料中可体现雅典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雅典公民具有一种追求自由平等的开拓精神。
④展示“雅典城邦分布图”,并指出两个重要的城邦雅典与斯巴达,并让学生讲述其各自的特色。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5.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3.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PPT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作业与评价: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如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2)内容学习:运用案例分析法,详细讲解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改革措施,如青苗法、募役法等,并通过对比、图解等方式,使学生清晰掌握各项措施的实施过程。
(3)影响分析: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强调改革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教育学生客观看待变法的局限性,探讨其失败的原因。
(2)开展课堂展示、小组讨论等活动,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过程,实施过程性评价。
5.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通过展示北宋时期的一幅社会生活画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画面反映了北宋时期的哪些社会现象,由此引出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4.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探讨其失败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学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高中历史选修一《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为教材,通过对古代文明的深入研究,使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演变过程,掌握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不同文明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
同时,通过分析现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历史课程有着较高的兴趣。
然而,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尚停留在表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提高历史素养。
此外,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历史学习中都能得到提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古代文明的基本知识,如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文明古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成就;(2)了解世界历史的大致脉络,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3)理解现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分析历史与现实的关系;(4)学会运用历史资料,进行史料分析和批判性思考;(5)提高历史素养,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现象,培养历史思维;(4)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历史剧表演、模拟考古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学习兴趣;(5)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尊重历史的态度,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敬畏之心;(2)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多元的,各种文明都有其独特价值和地位,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5)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发展、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选修1第8单元第 3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联合中学廖慧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明治维新的内容、特点、影响。
分析理解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国、美国的不同,认识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认识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特点。
课型:新授课教法:研讨法教具:多媒体投影仪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学生总结回答第一第二课介绍的明治维新背景2、教师指出:本课将重点介绍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并透视维新运动的意义。
3、学生阅读P114的导言,问:《五条誓文》你能看出哪些信息?【讲授新课】一、明治维新的含义:教师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解释。
【思维启迪】1: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
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二、明治维新的目的: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最终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三、明治维新的内容:(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作用:①废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②平民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③华族和士族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总之,通过以上措施,使日本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选修一)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民主思想与政治实践》,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如下: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基本适应,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且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属于自己的历史论辩,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
(1)主抓基础知识,每一单元的复习都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脑子里有清晰的线索。
(2)多研究一些习题,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习题,扎扎实实的做题。
(3)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2、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
但是由于毕竟高一、二年级的学生
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变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会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①每堂棵的具体安排1+2+1的模式。
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5—10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
这样做到日日清。
②及时单元检测,把本单元所复习的主要内容以试卷形式考察一遍。
考完要及时进行试卷讲评。